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叠合楼板支撑计算书

叠合楼板支撑计算书

叠合楼板支撑计算书
叠合楼板支撑计算书

叠合板底(轮扣式)支撑计算书

计算依据:

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3、《建筑施工承插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231-2010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平面图

纵向剖面图

横向剖面图四、叠合楼板验算

按简支梁 ,取1.2m 单位宽度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

W=bt 2/6=1200×602/6=720000mm 4

I=bt 3/12=1200×603/12=21600000mm 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q 1=γG b (G 2k +G 3k ) (h 现浇+ h 预制)+γQ bQ 1k =1.2×1.2× (24+1.1) × (0.06+0.07)+1.4×1.2×3=9.739kN/m

q 1静=γG b (G 2k +G 3k ) (h 现浇+ h 预制)=1.2×1.2×(24+1.1) × (0.06+0.07)=4.7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γG b (G 2k +G 3k ) (h 现浇+ h 预制)+γQ bQ 1k =1×1.2×(24+1.1) × (0.06+0.07)+1×1.2×3=7.52kN/m 1、强度验算

M max =0.125q 1l 2=0.125×9.739×1.22=1.753kN·m

σ=M max /W=1.753×106/(7.2×105)=2.435N/mm 2≤[f]=14.3N/mm 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 =5ql 4/(384EI)=5×7.52×12004/(384×30000×216×105)=0.313mm νmax =0.313 mm≤min{1200/150,10}=8mm 满足要求!

五、主梁验算

主梁材质及类型 方钢管 截面类型 50×80 截面惯性矩I(cm 4

) 426.667 截面抵抗矩W(cm 3

) 106.667 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2

) 17.16 弹性模量E(N/mm 2)

8800

计算方式

四等跨梁

q 1=γG l(G 1k +(G 2k +G 3k )h 0)+γQ lQ 1k =1.2×1.2×(0.05+(24+1.1) ×0.13)+1.4×1.2×3=9.811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γG l(G 1k +(G 2k +G 3k )h 0)+γQ lQ 1k =1×1.2×(0.05+(24+1.1) ×0.13)+1×1.2×3=7.576kN/m

面板类型

叠合楼板 厚度t(mm) 60 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2

) 14.3 弹性模量E(N/mm 2

)

3×104

计算方式

简支梁

按四等跨梁连续梁计算,又因小梁较大悬挑长度为200mm,因此需进行最不利组合,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σ=M

max

/W=1.457×106/106667=13.659N/mm2≤[f]=17.16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

max

=6.937kN

τ

max =3V

max

/(2bh

)

=3×6.937×1000/(2×100×80)=1.301N/mm2≤[τ]=1.848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ν

max =2.43mm≤[ν]=min[l

b

/150,10]=min[1200/150,10]=8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

1

=6.797kN

R

2

=13.173kN

R

3

=11.071kN

R

4

=13.173kN

R

5

=6.797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 1ˊ=5.252kN R 2ˊ=10.179kN R 3ˊ=8.555kN R 4ˊ=10.179kN R 5ˊ=5.252kN

六、立柱验算

l 01=hˊ+2ka=950+2×0.7×170=1188mm

考虑到为了施工操作方便存在拆除扫地杆情况,因此取h=1200+350=1550 l 02=ηh=1.2×1550=1860mm 取两值中的大值l 0=1860mm

λ=l 0/i=1860/15.9=116.981≤[λ]=150 长细比满足要求! 2、立柱稳定性验算 不考虑风荷载

顶部立杆段: λ1=l 01/i=1188/15.9=74.72 查表得,φ=0.75

N 1=[γG (G 1k +(G 2k +G 3k )h 0)+γQ Q 1k ]l a l b =[1.2×(0.1+(24+1.1)×0.13)+1.4×3]×1.2×1.2=11.859kN

f=N 1/(φ1A)=11.859×103/(0.75×489)=32.34N/mm 2≤[σ]=205N/mm 2 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 λ2=l 02/i=1860/15.9=116.981 查表得,φ=0.47

N 2=[γG (G 1k +(G 2k +G 3k )h 0)+γQ Q 1k ]l a l b =[1.2×(0.6+(24+1.1)×0.13)+1.4×3]×1.2×1.2=12.723kN

f=N 2/(φ2A)=12.723×103/(0.47×489)=55.35N/mm 2≤[σ]=205N/mm 2 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

M w =ψc ×γQ ωk l a h 2/10=0.9×1.4×0.624×1.2×1.552/10=0.227kN·m 顶部立杆段:

N 1w =[γG (G 1k +(G 2k +G 3k )h 0)+ψc ×γQ

Q 1k ]l a l b +ψc ×γQ M w /l b =[1.2×(0.1+(24+1.1)×0.13)+0.9×1.4×3]×1.2×1.2+0.9×1.4×0.227/1.2=11.493kN

f=N 1w /(φ1A)+M w /W=11.493×103/(0.75×489)+0.227×106/5080=76.03N/mm 2≤[σ]=205N/mm 2

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

N 2w =[γG (G 1k +(G 2k +G 3k )h 0)+ψc ×γQ

Q 1k ]l a l b +ψc ×γQ M w /l b =[1.2×(0.6+(24+1.1)×0.13)+0.9×1.4×3]×1.2×1.2+0.9×1.4×0.227/1.2=12.357kN

f=N 2w /(φ2A)+M w /W=12.357×103/(0.47×489)+0.227×106/5080=98.45N/mm 2≤[σ]=205N/mm 2

满足要求!

七、可调托座验算

N =11.85kN≤[N]=40kN

满足要求!

八、抗倾覆验算

混凝土浇筑前,倾覆力矩主要由风荷载产生,抗倾覆力矩主要由叠合楼板及支架自重产生

M T =ψc ×γQ (ωk L a Hh 2+Q 3k L a h 1)=0.9×1.4×(0.624×4×2.8×2.8+0.55×4×2.8)=32.418kN.m

M R =γG G 1k L a L b 2/2=1.35×[0.6+(24+1.1)×0.06]×4×42/2=90.98kN.m M T =32.418kN.m <M R =90.98kN.m 满足要求! 混凝土浇筑时,倾覆力矩主要由泵送、倾倒混凝土等因素产生的水平荷载产生,抗倾覆力矩主要由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及支架自重产生

M T =ψc ×γQ (Q 2k L a H+Q 3k L a h 1)=0.9×1.4×(0.25×4×2.8+0.55×4×2.8)=11.29kN.m

M R =γG [G 1k +(G 2k +G 3k )h 0]L a L b 2/2=1.35×[0.6+(24+1.1)×0.13]×4×42/2=166.882k N.m

M T =11.29kN.m≤M R =166.882kN.m 满足要求!

九、立柱地基承载力验算

30MPa ,考虑到浇筑混凝土几天后便进行楼板吊装,取楼面混凝土达到1.2MPa 方能上人施工为最低强度 立柱底垫板的底面平均压力

p=N/(m f A)=11.859/(0.4×0.25)=118.59kPa<f ak =1200kPa 满足要求!

PC结构叠合楼板模板及支撑架计算书

板模板(扣件式)住宅楼层叠合板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模板设计平面图

模板设计剖面图(模板支架纵向)

模板设计剖面图(模板支架横向) 四、面板验算 W=bh2/6=900×60×60/6=540000mm3,I=bh3/12=900×60×60×60/12=1.62×107mm4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q1=0.9×max[1.2(G1k+(G2k+G3k)×h)+1.4×Q1k,1.35(G1k +(G2k+G3k)×h)+1.4×0.7×Q1k]×b=0.9×max[1.2×(0.1+(24+1.1)×0.13)+1.4×2.5,1.35×(0.1+(24+1.1)×0.13)+1.4×0.7×2.5] ×1=6.782kN/m q2=0.9×1.2×G1k×b=0.9×1.2×0.1×1=0.108kN/m

p=0.9×1.4×Q1k=0.9×1.4×2.5=3.15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γG(G1k +(G2k+G3k)×h))×b =(1×(0.1+(24+1.1)×0.13))×1=3.363kN/m 计算简图如下: 根据混凝土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叠合板正截面受弯承载力M≦α1f c bx(h0-x/2)=f y aA s x=ξb h0 ξb=β1/(1+f y/E sεcu) =0.8/(1+360/(2×105×0.0033)) =0.5177 x=ξb h0=0.5177×(60-15)=23.3mm 叠合板混凝土受压区的受弯承载力 α1f c bx(h0-x/2)=1×14.3×900×23.3×(45-23.3/2)=10000697.9N·mm =10 kN·m 叠合板钢筋受拉区的受弯承载力 f y A s(h0-x/2)=360×302mm2(45-23.3/2)=3625812 N·mm=3.626kN·m 因为,叠合板面M max=max[M1,M2]=max[0.687,0.72]=0.72kN·m 现浇叠合板受拉受压区的受弯承载力为10 kN·m,3.626kN·m 远大于M max=0.72kN·m,所以叠合板本身可承载上部施工荷载 1、强度验算 M1=q1l2/8=6.782×0.92/8=0.687kN·m M2=q2L2/8+pL/4=0.108×0.92/8+3.15×0.9/4=0.72kN·m

预制叠合楼板吊装施工工艺

预制叠合板吊装施工工艺 一、构件吊装方式 吊装构件吊装时现场工程师需在楼上旁站监督。 安全员每日排班巡查,巡查内容为吊点验收、吊钩吊梁悬挂检查(试吊30s)。 构件起吊时,首先由信号工读出构件总重,上报至塔司,复核塔吊吊钩此处吊运重量是否满足实际需求,复核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起吊。起吊后劳务队伍挂钩工人需对构件吊点进行检查,起吊0.5m后停滞一段时间,从而保证构件吊装时吊点、吊具、吊索的安全。 插图1预制叠合楼板吊装示意图

二、构件工艺流程 构件进场 叠合梁板起吊 复核叠合梁板标高 摘钩并重复以 上工序 合格 吊装前准备工作 偏移较小使用撬棍进行调节;偏移较大需要重新起吊落位 调节丝扣或重新起吊落位 不合格 叠合梁板落位 位置、标高确认 无偏移 偏移 测量叠合梁板底部的标高 支撑架体的搭设 放线 根据测量调节支 撑架体 插图2叠合板吊装工艺流程图

三、构件吊装方法及技术措施要求流程节点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1.弹1m 线和板底 支撑搭设 弹出开间内的1m标高线确认支撑布置平面图,支撑类型、立杆位置、 间距提前布置好 按平面布置图搭设支撑,通过立杆调节,确 保木方顶标高和平整度符合要求 支撑的数 量、位置 应根据策 划方案确 定不能随 意乱摆乱 放 2.确认 待吊构件 及起吊 对照吊装顺序图,确认待吊构件编 号,并在车上找到相应构件 根据板尺大小选择合适吊点数量(小于4m采 用4点起吊,大于等于4m,采用8点起吊) 用吊钩挂住叠合板上吊环,慢慢起吊,确保 各钢丝绳受力均匀 构件吊装 时遵循 “慢起”、 “快升”、 “慢落原 则”

3.吊运 及落位 按照指定构件吊运路线将构件吊运至 安装位置 在离安装位置1m高左右,静停,确认叠合板 方向,确保安装方向正确 确认方向正确后,每边一个操作工进行位置 控制,并缓缓下降 / 4.安装就 位及起钩 在叠合楼板于叠合梁搭接处,贴单向 泡沫胶条,保证拼缝严密防止漏浆 操作工4名,调整干涉钢筋,使得叠合板缓缓 降落至支撑面 调整叠合板的搭接宽度,受力端搭接距离为 15mm,安装完毕后取钩 叠合板伸 出钢筋易 与梁箍筋 及剪力墙 钢筋干 涉,需人 工调整

叠合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

叠合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承插型盘扣式支架) 编制: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 XXX建筑有限公司

二?一二年二月十八日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盘扣式支架设计概要 第二章、施工技术措施 一、盘扣式支架施工 第三章、质量保证措施 一、材料要求 二、盘扣式支架搭设质量要求及检查、验收标准 三、盘扣式支架搭设要点及注意事项 四、盘扣式支架拆除要点及注意事项 第四章、构造措施 一、盘扣式支架构造措施 二、盘扣式支架与现浇梁支架构造措施 第五章、安全施工措施及施工应急预案 一、安全生产管理 二、施工应急预案 第六章、雨季施工措施 第七章、盘扣式支架计算书 一、盘扣式支架承载能力计算 二、木工字梁受力计算 三、方钢管受力计算 四、盘扣式支架稳定性计算 五、承插型盘扣式支架抗倾覆验算 六、水平杆及斜杆受力计算 七、地基承载力要求

第八章、施工资源配备和进度计划 附件1:XXXX地下车库工程承插型盘扣式支架布置图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编制依据 1编制依据 (1)XXXXX地下车库工程结构施工图纸; (2)《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 231- 2010;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混凝土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 (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7)国家、建设部、安徽省颁发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技术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验收办法; (8)我国的法律、法规及当地政府有关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劳动保护、土地使用与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9)屋玛公司的专业计算软件Power Frame寸本方案进行的验算。

叠合楼板施工方案

叠合楼板施工 1. 工程特点 1、本工程应用叠合板结构体系,地上六至八层,施工难度大、值得借鉴的经验较少。 2、本工程执行试验段指导施工及“样板房引路”的工作方式。一二层为试验段指导施工阶段,我司在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至二层时的10 个日历天内同步进行毛坯样板房、装修样板房的施工工作。在试验阶段通过边施工边总结的指导思想,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有关专家总结经验,不断的改善施工方法。 3、根据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和叠合板图集,确定薄板的型号,规格、现浇混凝土叠合层的混凝土厚度、强度等级和配筋参数。薄板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图。本工程为5mm 叠合板+7.5 现浇板。 2. 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项目负责人提前做好专项施工安全及技术交底,并根据施工方案及图纸认真地做好楼板的现场安装计划。 (2)相关技术施工人员要详细阅读施工图纸及规范规程,熟练掌握图纸内容,列出施工的难点和重点。图纸不明确的地方及时与建设单位工程部及设计院沟通。 (3)组织现场管理人员到大地普瑞公司学习,掌握叠合板相关知识,了解叠合板构造以及施工的难点和重点,借鉴大地普瑞的施工经验 (4)与建设单位住宅产业化中心及有关专家进行沟通和学习。

2、现场准备 (1)施工现场内设施工道路,并在施工道路边上做好排水沟。(施工道路见施工平面图) (2)在施工现场设置叠合板专用的堆场。 (3)施工前按照施工顺序由运输车辆提前将一部分墙板和支撑运至施工处。 3、材料准备 (1)支撑体系: 墙板支撑体系:墙体可调支撑、锚固螺栓、膨胀螺栓、塑料垫片楼板支撑体系:碗扣式脚手架、四向支撑头、木工字梁。 (2)安装工具: 水准仪、塔尺、水平尺、冲击钻、橡胶垫、专用吊钩、铁锤、撬棍、扳手、锚固螺栓等。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叠合板布置图,我司在现场布置QTZ63塔吊。 4、人员准备 (1)管理人员:施工现场叠合板安装主要施工员和安全员共同负责,并请大地普瑞公司派专业技术人员对现场安装进行技术指导。 (2)作业人员:作业人员经大地普瑞公司相关技术人员培训后方可上岗。 (3)安排取得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发的塔吊指挥岗位证书的人员指挥塔吊。 5、作业条件 (1)基础底板已按要求施工完毕,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并经建设单位专业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 (2)楼层平面放线已完成,并经验收合格。 (3)相关材料机具准备齐全,作业人员到岗。 (4)进入基础底板的临时施工通道已修好,运板车辆的通行要求,路面需要硬化且坡度不大于25 度。

压型钢板组合楼板计算与构造

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1.定义 组合楼板由压型钢板、混凝土板通过抗剪连接措施共同作用形成。 2.组合楼板的优点 1)压型钢板可作为浇灌混凝土的模板,节省了大量木模板及支撑; 2)压型钢板非常轻便,堆放、运输及安装都非常方便; 3)使用阶段,压型钢板可代替受拉钢筋,减少钢筋的制作与安装工作。 4)刚度较大,省去许多受拉区混凝土,节省混凝土用量,减轻结构自重; 5)有利于各种管线的布置、装修方便; 6)与木模板相比,施工时减小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7)压型钢板也可以起到支撑钢梁侧向稳定的作用。 3.组合楼板的发展 二十世纪30-50年代 早在三十年代,人们就认识到压型钢板与混凝土楼板组合结构具有省时、节力、经济效益好的优点,到50年代,第一代压型钢板在市场上出现。 二十世纪60年代-70年代 六十年代前后,欧美、日本等国多层和高层建筑的大量兴起,开始使用压型钢板作为楼板的永久性模板和施工平台,随后人们很自然的想到在压型钢板表面做些凹凸不平的齿槽,使它和混凝土粘结成一个整体共同受力,此时压型钢板可以代替或节省楼板的受力钢筋,其优越性很大。 二十世纪80年代-现在 组合板的试验和理论有了新进展,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中,广泛地采用了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日本、美国、欧洲一些国家相应的制定了相关规程。 我国对组合楼板的研究和应用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主要是由于当时我国钢材产量较低,薄卷材尤为紧缺,成型的压型钢板和连接件等配套技术未得到开发。近年来由于新技术的引进,组合楼板技术在我国已较为成熟。 4 常用的压型钢板的截面形式 给出了几种实际工程中采用的压型钢板,通过图片使学生对压型钢板有感性的认识,图中所示设置凹槽的压型钢板,设置凹槽后可明显提高钢板和混凝土板的组合作用。

叠合楼板支撑计算书

叠合板底(轮扣式)支撑计算书 计算依据: 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3、《建筑施工承插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231-2010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平面图 纵向剖面图 四、叠合楼板验算

按简支梁,取1.2m单位宽度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W=bt2/6=1200×602/6=720000mm4 I=bt3/12=1200×603/12=21600000mm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q 1=γ G b (G 2k +G 3k ) (h 现浇 + h 预制 )+γ Q bQ 1k =1.2×1.2×(24+1.1) × (0.06+0.07) +1.4×1.2×3=9.739kN/m q 1静=γ G b (G 2k +G 3k ) (h 现浇 + h 预制 )=1.2×1.2×(24+1.1) × (0.06+0.07) =4.7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γ G b (G 2k +G 3k ) (h 现浇 + h 预制 )+γ Q bQ 1k =1×1.2×(24+1.1) × (0.06+0.07) +1×1.2×3=7.52kN/m 1、强度验算 M max =0.125q 1 l2=0.125×9.739×1.22=1.753kN·m σ=M max /W=1.753×106/(7.2×105)=2.435N/mm2≤[f]=14.3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 max =5ql4/(384EI)=5×7.52×12004/(384×30000×216×105)=0.313mm ν max =0.313 mm≤min{1200/150,10}=8mm 满足要求! 五、主梁验算 q 1=γ G l(G 1k +(G 2k +G 3k )h )+γ Q lQ 1k =1.2×1.2×(0.05+(24+1.1) ×0.13)+1.4×1.2×3=9.811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γ G l(G 1k +(G 2k +G 3k )h )+γ Q lQ 1k =1×1.2×(0.05+(24+1.1) ×0.13)+1×1.2×3=7.576kN/m

装配式叠合板楼板安装施工方案

建筑三板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徐州铜山高新区2018-30地块开发项目工程建筑工程施工图纸,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和图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蒸压加气混凝土板》GB11968-2006 《蒸压加气混凝土块、板材构造》13J10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JG/T398-2012 《钢筋连接用灌浆料》JG/T408-2013 《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2011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2015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JG/T51231-2016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G310-1~2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15G366-1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或楼梯》15G367-1 《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NALC)构造详图》03SG715-1

二、工程概况 1.本工程位于徐州市闽江路以南,银山路以东,漓江路以北,一期工程3栋楼,每栋楼均为剪力墙结构,地上33层,地下一层.(1#楼带2层裙房),标准层高 2.9m,建筑总高度1#97.45米,2#~3#99.15米,总建筑面积49358㎡。一~二层为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三~三十四层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即预制板安装后再结构整浇,其中内墙板为预制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NALC)构件,外墙均为现浇混凝土结构,走廊处的连梁和厨房、卫生间、机房及屋面楼板为全现浇结构,其余楼板为预制和整浇叠合板.设计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 2.叠合板每层38块,预制构件最重板约0.98t,1#楼总计1178块,2#~3#楼各1216块;楼梯踏步板两种规格尺寸,总计1.5t;叠合板的预制层厚度为60mm,现浇层厚度为70mm,局部130mm。钢筋采用HPB300、HPB335、HRB400,叠合板及梁混凝土设计强度均为C30。 三、叠合板施工工艺流程

闭口型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施工工艺图

楼承板施工方案 本工程采用闭口型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1压型钢板施工 (1)压型钢板安装 本工程使用楼承压型钢板在施工阶段可当模板使用,在使用阶段替代全部板底受拉钢筋。施工过程中由于它满铺在钢梁上且用栓钉焊接牢固,所以可作为安装人员的脚手板。 1)材料要求 序号材料要求 1 压型钢板和连接件等的品种、规格以及 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 标准的规定,供货方供货时应提供质量 证明书,出厂合格证和复验报告。 压型钢板安装前检验涂层质量 2 压型钢板到场后,按照要求堆放,并且还必须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损伤及变形,无保护措施时,避免在地面开包,转运过程要用专用吊具进行吊运,并作 好防护措施。 3 材料及机具:压型板施工使用的材料主要有焊接材料如E43××的焊条,所有这些材料均应符合有关的技术、质量和安全的专门规定,局部切割采用等离子 切割机。 4 规格品种:由于压型板厚度较小,为避免焊接施工时烧穿,焊接时所采用的焊条直径可采用Ф2.5mm、Ф3.2mm 等小 直径的焊条。 2)施工质量技术要点 序号施工质量技术要点

1 压型钢板在装、卸、安装中严禁用钢丝绳捆绑直接起吊,运输及堆放应有足够支点, 以防变形。 2 铺设前对弯曲变形的压型钢板应校正好。 3 功能楼层钢梁顶面要保持清洁,严防潮湿及涂刷油漆未干。 4 下料、切孔采用等离子切割机进行切割,严禁用氧气乙炔火焰切割。大孔洞四周应 补强。 5 支顶架拆除应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拆除。 6 压型钢板按图纸放线安装、调直、压实并点焊牢靠。 7 压型钢板铺设完毕、调直固定后应及时用锁口机具进行锁口,防止由于堆放施工材 料和人员交通造成压型板咬口分离。 8 安装完毕,及时清扫施工垃圾,剪切下来的边角料应收集到地面上集中堆放。 9 加强成品保护,铺设人员交通马道,减少人员在压型钢板上不必要的走动,严禁在 压型钢板上堆放重物。 3)压型钢板堆放及吊装 序号堆放及吊装注意事项 1 楼承板运至现场,需妥善保护,不得有任何损坏和污染,特别是不得沾染油污。堆放 时应成捆离地斜放以免积水。 2 吊装前先核对楼承板捆号及吊装位置是否正确,包装是否稳固。 3 起吊时每捆应有两条钢丝绳分别捆于两端四分之一钢板长度处。起吊前应先行试吊,以检查重心是否稳定,钢索是否会滑动,待安全无虑时方可起吊。 4 压型钢板在装、卸时采用皮带吊索,严禁直接用钢丝绳绑扎起吊,避免钢承板变形。5 吊装时由下往上楼层吊装顺序,避免因先行吊放上层材料后阻碍下一层楼的吊装作 业。

叠合楼板施工方案

叠合楼板施工 1.工程特点 1、本工程应用叠合板结构体系,地上六至八层,施工难度大、值得借鉴的经验较少。 2、本工程执行试验段指导施工及“样板房引路”的工作方式。一二层为试验段指导施工阶段,我司在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至二层时的10 个日历天内同步进行毛坯样板房、装修样板房的施工工作。在试验阶段通过边施工边总结的指导思想,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有关专家总结经验,不断的改善施工方法。 3、根据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和叠合板图集,确定薄板的型号,规格、现浇混凝土叠合层的混凝土厚度、强度等级和配筋参数。薄板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图。本工程为5mm叠合板+7.5现浇板。 2.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项目负责人提前做好专项施工安全及技术交底,并根据施工方案及图纸认真地做好楼板的现场安装计划。 (2)相关技术施工人员要详细阅读施工图纸及规范规程,熟练掌握图纸内容,列出施工的难点和重点。图纸不明确的地方及时与建设单位工程部及设计院沟通。 (3)组织现场管理人员到大地普瑞公司学习,掌握叠合板相关知识,了解叠合板构造以及施工的难点和重点,借鉴大地普瑞的施工经验。 (4)与建设单位住宅产业化中心及有关专家进行沟通和学习。 2、现场准备

(1)施工现场内设施工道路,并在施工道路边上做好排水沟。(施工道路见施工平面图) (2)在施工现场设置叠合板专用的堆场。 (3)施工前按照施工顺序由运输车辆提前将一部分墙板和支撑运至施工处。 3、材料准备 (1)支撑体系: 墙板支撑体系:墙体可调支撑、锚固螺栓、膨胀螺栓、塑料垫片 楼板支撑体系:碗扣式脚手架、四向支撑头、木工字梁。 (2)安装工具: 水准仪、塔尺、水平尺、冲击钻、橡胶垫、专用吊钩、铁锤、撬棍、扳手、锚固螺栓等。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叠合板布置图,我司在现场布置QTZ63塔吊。 4、人员准备 (1)管理人员:施工现场叠合板安装主要施工员和安全员共同负责,并请大地普瑞公司派专业技术人员对现场安装进行技术指导。 (2)作业人员:作业人员经大地普瑞公司相关技术人员培训后方可上岗。 (3)安排取得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发的塔吊指挥岗位证书的人员指挥塔吊。 5、作业条件 (1)基础底板已按要求施工完毕,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并经建设单位专业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 (2)楼层平面放线已完成,并经验收合格。 (3)相关材料机具准备齐全,作业人员到岗。 (4)进入基础底板的临时施工通道已修好,运板车辆的通行要求,路面需要硬化且坡度不大于25度。

组合楼板计算实例

组合楼板计算 用于组合楼板的压型钢板净厚度(不包括涂层)不应小于0.75mm ,也不得超过1.6mm 。波槽平均宽度(对闭口式压型钢板为上口槽宽)不应小于50mm ;当在槽内设置栓钉时,压型钢板的总高度不应大于80mm 。根据上述构造要求,选用型号为60020075---XY 的压型钢板,厚度1.2mm 。 组合板总厚度不应小于90mm ,压型钢板顶面以上的混凝土厚度不应小于50mm 。此外,对于简支组合板的跨高比不宜大于25,连续组合板的跨高比不宜大于35。根据以上构造要求,压型钢板上混凝土厚度取c h =60mm 。 mm b 1121= mm b 582=mm b 49.763= 23() 31.2h b b c mm b += =∑压型钢板的形心高度 即单槽口对于上边(用s 代表)及下边(用x 代表)的截面模量为: 压型钢板的惯性模量s I :4233212357691) 32 (mm b b b b b b th I s =∑-∑+= 2123323 2 ()3s x x th b b b b b I W c b b +-==+∑ 22 1.275(1125876.49(1125876.49)76.49) 35876.49 ???+??++-==+114523mm 2123313 2 ()3x x x th b b b b b I W h c b b +-==-+∑ x x

2 2 1.275(1125876.49(112 5876.49)76.49) 311276.49 ???+??++-= =+81713mm 压型钢板的截面抵抗矩s W 取s x W 和x x W 的较小值,故: s W =x x W =81713mm 压型钢板的截面面积21000 1.240033 p l A t mm =?= ?= 施工阶段荷载 恒载 钢筋混凝土自重:5×[(58+88)×75/2+70×200] ×25=2.43kN/m 2 压型钢板自重: 0.16kN/m 2 荷载总重=2.43+0.16=2.59kN/m 2 活载 施工活载:1.5kN/m 2 2/208.55.14.159.22.1mm kN q =?+?= 2/04.1208.52.02.0mm kN q q x =?== m kN l q M x ?=??==17.1304.18 1 812max m kN q /818.02.0)5.159.2(0=?+= 强度验算 正应力验算:226 max max /205/2.14381711017.1mm N f mm N W M s =?=?==σ 剪应力验算kN l q V x 56.1304.12 1 21max =??== 腹板最大剪应力:23 3max max /7.122.149.76221056.1323mm N t b V =?????=∑=τ 挠度验算: []mm l w mm EI l q w s 7.1620,180min 7.113576911006.23843000818.053845540max =??? ???=?=?????== 使用阶段 1.2厚压型钢板自重:2 /16.0mm kN

双钢筋叠合板安装施工工艺标准--最新版

双钢筋叠合板安装施工工艺 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多层及高层多种民用建筑叠合楼板或屋面板的安装。对条件适合的工业建筑亦可采用。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双钢筋叠合板:板厚分为50mm和63mm两种系列。平面尺寸以三模为基准,50mm系列,长4.2m~6.3m,宽l.5m~ 3.9m.共72种;63mm系列,长 4.2m~7.2m,宽1.5m~3.9m,共99种。预制叠合板的叠合面应有凹凸差不小于4mm的人工粗糙面,表面不得有疏松层和浮浆。双钢筋叠合板要有出厂合格证。 2.1.2 支座硬架支模及支板缝的木板、木方或定型支柱等应按施工方案配制。 2.1.3 机具;垂直运输机械、钢卷尺、撬棍等。 2.2 作业条件: 2.2.1 依据图纸、规范、叠合板图集以及洽商的要求,绘制叠合板安装图。其中应表示出叠合板的平面位置、型号、板缝尺寸、支座搁置长度、支座硬架支模位置、临时支撑位置,以便叠合板安装。 2.2.2 检查叠合板的质量:详细检查有无裂缝、缺损,检查叠合板的表面质量。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得使用。并按安装图核对叠合板的型号和规格。 2.2.3 检查墙体或梁的标高及轴线。梁和圈梁的钢筋及模板办完隐、预检。 2.2.4 叠合板的堆放及场地要求: 2.2.4.1 场地应事先抄平、整实,并筑3∶7灰土两步。

2.2.4.2 堆放的支点位置同吊点。每块叠合板下沿叠合板长向紧靠吊环应放通长垫木,上下对齐、对正、垫平、垫实。不同板号应分别码放,不允许不同板号重叠堆放。堆放高度宜不大于6层。条件允许时应随到随上楼。 2.2.5 墙四周硬架支模及拼板缝处硬架支撑和板的临时支撑,按施工方案安装完毕,并做完预检。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图: 检查支座及板缝硬架支模上平标高→ 画叠合板位置线→ 吊装叠合板→ 调整支座处叠合板搁置长度→ 整理叠合板甩出钢筋 3.2 因叠合板在支座上搁置长度较小(或板未进支座),故一般情况下墙四周宜采用硬架支模,一般为单排支柱与墙体锁固,间距60~100cm。墙或梁顶标高应下降l~3cm。板的拼缝处亦设硬架支撑,一般为双排支柱,间距为60~100cm。安装叠合板前应认真检查硬架支模的支撑系统,检查墙或梁的标高、轴线,以及硬架支模的水平楞的顶面标高,并校正。 3.3 画叠合板位置线:在墙、梁或硬架横楞上的侧面,按安装图画出板缝位置线,并标出板号。拼板之间的板缝一般为100mm、如排板需要时,可在80mm~170mm之间变动。但大于100mm的拼缝应置于接近板连续边的一侧。见图4-39。 图4-39 板缝留置示意图 3.4 叠合板吊装就位:若叠合板有预留孔洞时,吊装前先查清其位置,明确板的就让方向。同时检查、排除钢筋等就位的障碍。吊装时应按预留吊环位置,采取八个吊环同步起吊的方式。就但时,应使叠合板对准所划定的叠合板位置线,按设计支座搁置年度慢降到位,稳定落实。 3.5 调整叠合板支座处的搁置长度:

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施工方案

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2) 1.1 施工组织设计 (2) 1.2 施工图 (2) 1.3主要规程规范、标准 (2) 2.工程概况 (2) 3. 施工准备 (3) 3.1 技术准备 (3) 3.2 材料准备 (3) 3.3 机具准备 (3) 3.4 现场准备 (3) 4. 施工部署 (4) 5. 预制叠合楼板施工 (4) 5.1 装配式叠合板下工具式支撑系统 (4) 5.2 装配式叠合楼板支撑系统工艺流程 (5) 6. 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9) 6.1 质量标准 (9) 6.2 保证措施 (11) 7. 成品保护措施 (12) 8. 安全、消防措施 (12) 9. 环保、文明施工及职业健康措施 (14)

1.编制依据 1.1 施工组织设计 1.2 施工图 建筑施工图 结构施工图 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图 1.3主要规程规范、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JGJ1-9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GJ08—903—2003)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 01-26-2003) 北京市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01-82-2004) 2.工程概况 此项目为定向安置房项目,地点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楼板采用叠合板,其中叠合层厚80mm,现浇层厚90mm 。

压型钢板闭口型组合楼板施工工艺流程

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施工工艺 一、施工准备 组合楼板施工前,应对压型钢板的搬运、堆放、铺设、连接方法、板内配筋、预埋件以及浇筑混凝土的方法等等都应作详细规划,并绘制压型钢板平面排板图,梁和压型钢板连接的节点图,同时统计好压型板、栓钉的型号、规格和数量,配件详图、规格和数量。 本工程压型钢板选用YX46-200-600型压型钢板。 板型图如下: 二、压型钢板加工 1、压型钢板的原材料应有生产厂的质量证明书。 2、压型钢板采用的卷板其质量应符合下表:

3、成型后的压型钢板及包角板的基板不得有裂纹;漆膜 应无裂纹、剥落等缺陷。 4、压型钢板长度的容许偏差不应大于±7mm,横向剪刀差 不应大于5mm。 5、压型钢板截面尺寸的容许偏差不应超过下表: 8、压型钢板出厂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 三、压型钢板运输和保管 1、装卸无外包装的压型钢板时,严禁直接用钢丝绳绑扎 起吊。 2、用车辆运输无外包装的压型钢板时,应在车上设置衬 有橡胶衬垫的枕木,间距不得大于3米。 3、对于采用汽车运输的压型板等,采用角钢框架分层固 定,绑扎牢固后进行运输。 4、压型钢板装卸时的悬伸长度不应大于1.5m。 5、压型钢板应按材质、板型分别堆放,压型钢板上不得

堆放重物,应避免污染。 6、板型规格的堆放顺序应与施工安装顺序相配合。 7、压型钢板在工地可采用枕木架空(架空枕木要保持约 5%的倾斜度)堆放。应堆放在不妨碍交通、不被高空重物撞击的 安全地带,并应采取遮雨措施。 8、安装压型钢板时,施工人员必须穿软底鞋,且不得聚 集在一起。在压型钢板上行走频繁的地方应设置临时木支撑。吊 放在钢梁上的压型钢板,应于当日安装完毕。未安装完毕的,必 须用绳具与钢梁捆绑牢固。 9、栓钉和瓷环的成品包装箱在运输中不得有损坏,运到 现场后要存放在干燥的小库房中,以免栓钉和瓷环受潮.在施工中 用多少料取多少料,以免来回搬运. 四、压型钢板切割、割孔和局部处理 1、切割和钻孔,原则上应采用机械加工,不要损害压型钢板的材质 和形状,不得已时可采用气割。考虑采用带锯机和全能锯机进行。 2、压型钢板在切割前必须校正弯曲和变形,切割时产生的毛刺、卷 边应及时清除。 3、压型钢板的端头未做封闭处理时,应设堵头板和挡板,防止施工时 混凝土的泄漏。 4、在压型钢板现场开洞的部位,应对其进行局部补强。 5、穿过楼板的水管,套管和各种悬挂件等都应事先固定在压型钢板 上或埋在槽内。 6、清扫压型钢板表面的各种杂物,以便下道工序的施工。 五、压型钢板铺设 1、清扫钢梁顶面的杂物,对变形的压型钢板进行矫正。

pc构件吊装专项施工方案(叠合板 专家评审)

目录 1、编制依据 (2) 2、工程概况 (2) 2.2建筑设计概况 (3) 3、材料与设备计划 (4) 3.1人员准备: (4) 3.2材料及场地准备: (4) 3.3机械设备准备: (4) 3.4 叠合板临时支撑体系 (6) 3.5施工技术准备: (7) 4、主要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 (8) 4.1构件生产 (8) 4.2构件的运输 (8) 4.3叠合板构件与预制楼梯的现场施工 (9) 4.3.3节点做法 (11) 4.4、吊装注意事项 (11) 4.4.2叠合板吊装注意事项 (11) 4.4.3楼板上层钢筋绑扎注意事项 . 12 4.4.4预制楼板底部拼缝处理 (12) 1、在梁、柱和楼板混凝土浇筑之前, 应派专人对预制楼板底部拼缝及其与 墙板之间的缝隙进行检查,对一些缝隙 过大的部位进行支模封堵处理。 (12) 4.4.5混凝土浇筑 (12) 5、质量措施和要求 (13) 6、成品保护及文明施工 (15) 7、安全措施 (17) 7.2、安全措施 (18) 7.3、环保措施 (19) 8、吊装过程中突发事件紧急预案 (19) 9、附件 (26) 1、群塔施工方案 (26) 2、塔吊基础计算书 (26) 3、基础尺寸平面图 (26) 4、叠合板吊装施工平面图 (26) 5、叠合板吊装布置图 (26) 6、叠合板吊装顺序图 (26) 页脚内容1

7、叠合板支撑图 (26) 8、叠合板临时支撑体系计算书 (26) 9、进度计划 (26) 混凝土预制构件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 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6、《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 130-2011) 7、《混凝土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8、《起重机钢丝绳保养、维护、检验和 报废》(GB/T 5972-2009) 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 80-1991) 10、《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框架结 构技术规范》(JGJ 224-2010) 11、《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 规程》(JGJ 276-2012) 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12) 1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 14、《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GB 50666-2011) 15、《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程》(DGJ32/J 184-2016) 2、工程概况 页脚内容2

楼板支撑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楼板压型钢板计算 (1) 四、支撑架搭设 (5) 五、楼板混凝土浇筑 (5) 六、质量保证措施 (7) 七、成品保护 (7) 八、安全环保措施 (8)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 3.《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北京杰西卡制衣有限公司综合楼施工图纸; 5.北京杰西卡制衣有限公司综合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北京市大兴亦庄开发区,北京杰西卡制衣厂院内。东临规划道路,南侧为现有厂房,西侧为拟建工程,北侧为规划市政主干道。本工程主体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五层,局部七层。建筑物檐高29.700米,首层面积3371.6 m2,总建筑面积20130m2。地下部分基础为筏板基础,主体结构为钢结构。 本工程楼板为压型钢板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组合而成,压型钢板采用YX75-200-600型(7520),板厚0.8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内掺10%HEA膨胀剂。膨胀带内掺15%HEA膨胀剂,首层楼板厚180mm,二层及二层以上楼板厚为125mm。 三、楼板压型钢板计算 1、压型钢板底部支撑布置 因结构梁是由钢梁通过剪力栓与混凝土楼面结合而成的组合梁,在浇捣混凝土并达到一定强度前抗剪强度和刚度较差,为解决钢梁和永久模板的抗剪强度不足,以支撑施工期间楼面混凝土的自重,通常需设置简单排架支撑(见附图)

2、计算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2)在进行压型钢板计算时,考虑以下几项荷载: ①压型钢板自重; ②新浇混凝土自重; ③钢筋自重; ④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 ⑤压型钢板的荷载设计值采用标准值乘以相应的荷载分项系数,荷载 分项系数按下表取用: 3、楼板压型钢板计算: 楼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压型钢板与碗扣式脚手架共同组成支撑体系。在压型钢板跨中设一道支撑,支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立杆间距为1.2m,上设可调顶托,顶托上设龙骨,龙骨用100mm×100mm方木。 (1)荷载计算 A、压型钢板自重: q=7.8×104×0.8×10-3×1/0.6×1 =104N/m2=0.104kN/m2 B、新浇混凝土自重:24×0.15(折算厚度)=3.6kN/m2

叠合板施工方案

用心整理可以编辑的word文档 大连金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沈阳恒大中央广场一期 目录 一、项目简介

二、工程概况 三、工程特点及施工重点 四、施工进度计划 五、施工准备与交底 六、施工方案 七、质量要求 八、安全措施 一、项目简介 1、叠合板技术简介 沈阳恒大中央广场一期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施工工艺。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系采用预制预应力薄板和现浇混凝土层组成整体的混凝土板。该技术是建设部推广的新的十项新技术之一。

传统生产方式由于资源消耗大,人力资源短缺,开始制约行业的发展。住宅产业化,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住宅产业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造,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住宅的工程质量、功能质量和环境质量,提高住宅建筑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实现住宅建筑可持续发展。叠合板施工工艺作为新兴的绿色环保节能型建筑新技术,符合产业化发展潮流,必将成为住宅产业化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2、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特点 (1)与现浇板相比,楼板抗裂性能大大提高; (2)不需模板,板下支撑间距不加于米,周转材料总可节约80%以上; (3)施工安装方便、快捷; (4)板底平整度好,不需粉刷,减少湿作业量; 3、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工艺原理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系采用薄板与后浇混凝土层组成的混凝土板。在生产、施工中执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二、工程概况: 沈阳恒大中央广场一期: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白塔河二路以南,东临安顺街,南侧为高深路。工程包括:31#、34#-35#楼、39#-41#、44#-45#楼5层洋房(含地下室);50#、51#楼31层住宅(含地下室);52#楼30层住宅(含地下室);56#、57#楼32层住宅(含地下室);61#-63#楼33层住宅(含地下室);I#-L#独立商业(含地下室);M#综合楼;1#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215743㎡,结构形式:商业基础为:框架结构,主体为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3、设计要求 (1)材料要求 砼材料:预制叠合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钢筋:采用直径三级钢8; 三、工程特点及施工重点 1、工程特点 (1)、根据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和叠合板图集,确定薄板的型号,规格、现浇混凝土叠合层的混凝土厚度、强度等级和配筋参数。薄板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图。本工程为60mm叠合板+70mm现浇板。 2、施工重点 (1)、薄板主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统一采用成品垫块作为垫块,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 (2)、叠合板钢筋采用机械制作焊接。 (3)、施工阶段临时支撑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薄板的承载力及临时支撑力杆的稳定性。 (4)、临时支撑搭设应严格按设计方案及有关规范规程进行,确保搭设质量。

楼板叠合层补强施工方案

******工程部分楼板混凝土厚度及强度存在问题,对楼板进行加固补强,具体措施如下: 一、施工准备 1. 施工场地清理对各楼层间遗留的材料、杂物、施工垃圾进行集中清运 2. 施工点、线布置对各楼层原有建筑500mm线,现重新复核核正,作为地面工程施工依据 3. 组织原材料进场、复试材料包括钢筋、水泥、砂石、结构胶等,需复试材料为钢筋、水泥、砂石 4. 混凝土配合比委托试验 5. 施工机具进场、安装卷扬机、搅拌机、电焊机、平板振捣器、冲击钻、大剪子、铝合金杠等 二、施工流程 地面凿毛一清理基层一划线一绑扎钢筋网片一钻孔、吹扫、植筋一固化一弯倒点焊一抄平打点一清理一扫素水泥浆一混凝土搅拌一混凝土浇筑一混凝土随打压光一混凝土养护三、主要施工工艺 1. 基层处理: 楼板表面的浮土、砂浆等杂物认真清理干净,露出基层原有混凝土表面,光滑处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 2. 湿润基层: 施工前浇水彻底湿润基层,但不得有积水现象。 3. 钢筋绑扎:

将6mm钢筋按200mm间距双向布置,以梅花型用22号镀锌铁丝按左右扣绑牢,局部用理石垫块垫好,钢筋接头按25嘱昔槎,搭接长度为30d,同时满足钢筋绑扎要求。 4. 抄平打点: 在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前,对建筑500mm线进行复核,再按照建筑500mm 线做出地面上平线,然后按地面上平线做点、帖饼。 5. 钻孔植筋: 在楼板上每1米钻梅花型孔洞,孔深50mm,孔径8mm后用气清吹、酒精擦净,将钢筋用建筑结构胶植入孔内锚固、固化后,弯倒与钢筋网片进行点焊。 6. 扫素水泥浆: 扫素水泥浆随扫随打C35细石混凝土。 7. 混凝土的搅拌: 现场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材料按比例、顺序下料,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少于90s,并且控制好水灰比,不得随意加水。 8. 混凝土浇筑: 细石混凝土强度为C35,稠度以5cm左右为宜,即用较干硬性的混凝土,混凝土运至施工地点后,高度应高于帖饼,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直至表面振出浆来即可,随打压光。 9. 混凝土养护: 地面抹好24小时后,浇水养护不少于7天后,方可上人行走。 四、质量要求 1. 钢筋应用Q235圆钢、直径为6mm,水泥应用 42.5级的水泥、石子应用碎石、砂应用中砂,混凝土强度C35。

楼板叠合层补强施工方案

楼板叠合层补强施工方案******工程部分楼板混凝土厚度及强度存在问题,对楼板进行加固补强,具体措施如下: 一、施工准备 1.施工场地清理对各楼层间遗留的材料、杂物、施工垃圾进行集中清运 2.施工点、线布置对各楼层原有建筑500mm线,现重新复核核正,作为地面工程施工依据 3. 组织原材料进场、复试材料包括钢筋、水泥、砂石、结构胶等,需复试材料为钢筋、水泥、砂石 4.混凝土配合比委托试验 5. 施工机具进场、安装卷扬机、搅拌机、电焊机、平板振捣器、冲击钻、大剪子、铝合金杠等 二、施工流程 地面凿毛—清理基层—划线—绑扎钢筋网片—钻孔、吹扫、植筋—固化—弯倒点焊—抄平打点—清理—扫素水泥浆—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随打压光—混凝土养护三、主要施工工艺 1. 基层处理:楼板表面的浮土、砂浆等杂物认真清理干净,露出基层原有混凝土表面,光滑处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 2. 湿润基层:施工前浇水彻底湿润基层,但不得有积水现象。 3. 钢筋绑扎:将6mm钢筋按200mm间距双向布置,以梅花型用22号镀锌铁丝按左右扣绑牢,局部用理石垫块垫好,钢筋接头按25%错槎,搭接长度为30d,同时满足钢筋绑扎要求。 4. 抄平打点:在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前,对建筑500mm线进行复核,再按照建筑500mm 线做出地面上平线,然后按地面上平线做点、帖饼。 5. 钻孔植筋:在楼板上每1米钻梅花型孔洞,孔深50mm,孔径8mm后用气清吹、酒精擦净,将钢筋用建筑结构胶植入孔内锚固、固化后,弯倒与钢筋网片进行点焊。 6. 扫素水泥浆:扫素水泥浆随扫随打C35细石混凝土。 7. 混凝土的搅拌:现场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材料按比例、顺序下料,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少于90s,并且控制好水灰比,不得随意加水。 8. 混凝土浇筑:细石混凝土强度为C35,稠度以5cm左右为宜,即用较干硬性的混凝土,混凝土运至施工地点后,高度应高于帖饼,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直至表面振出浆来即可,随打压光。 9. 混凝土养护:地面抹好24小时后,浇水养护不少于7天后,方可上人行走。 四、质量要求 1.钢筋应用Q235圆钢、直径为6mm,水泥应用4 2.5级的水泥、石子应用碎石、砂应用中砂,混凝土强度C35。 2. 钢筋、水泥等材料均应有出厂质量证明和检验报告,并按有关规定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3.钢筋粘接必须牢固,不得有转动及松动现象。 4.基层粘接必须牢固,帖饼时应对楼板浇水、刷灰浆,保证不空鼓。 5.表面应平整光洁,不得超出允许偏差。表面平整5mm 用2M靠尺和楔型塞尺检查 6.五、安全、环保注意事项 1.清理楼面时,不得从窗口向外抛杂物。 2.垂直运输采用的卷扬机,应注意上下信号联系,待吊笼在滚杠上落稳后,在进行装卸操作。 3.施工器具必须装有漏电保护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