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疆拓土和对外交流
- 格式:ppt
- 大小:3.73 MB
- 文档页数:38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是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开疆拓土和对外交流。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开疆拓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对外交流的形式、内容和对中国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开疆拓土和对外交流的基本情况,认识到这些活动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开疆拓土和对外交流的具体内容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丰富和深化。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历史的因果关系和影响有一定的困惑,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解释。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开疆拓土和对外交流的基本情况,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开疆拓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对外交流的形式、内容和对中国的影响。
2.难点:开疆拓土和对外交流的因果关系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于开疆拓土和对外交流的基本知识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开疆拓土和对外交流的基本情况。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合作讨论,分析开疆拓土和对外交流的因果关系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课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制作课件,包括图片、地图、文字等资料。
3.参考资料:教师准备相关的参考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拓展和解释。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对外交流。
然后引入本课的标题《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教学设计【课程标准】:课标:2—2—4讲述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说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2—2—3 列举实例,展现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地的交往,知道中华文明与世界闻名相互影响的历史。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秦汉时期与匈奴、西域的关系,把握汉初与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和战政策演变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思考、角色扮演、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课的课堂效率和学习积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秦汉时期与匈奴关系的学习,感受中华文化的多元融合,增强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学会欣赏不同民族的人文特色。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汉匈关系演变的历程难点:汉匈关系演变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局面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采取的措施,虽解决了内忧,但外忧又至,引出匈奴这一外忧。
(设计意图:角色扮演引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调动课堂气氛。
)二、新课教学1、秦与匈奴的关系(1)匈奴的兴起:运用地图让学生了解匈奴的地理位置,学生根据课本内容知道匈奴的兴起过程。
(2)秦与匈奴的关系:北击匈奴修长城。
运用地图让学生了解长城的东西端点;结合图3-18和课本,分析修建长城的目的;提供对于秦修建长城作用的观点,让学生学会对秦修长城做出全面评价。
观点1:秦长城的修建,对防备、阻止匈奴侵扰,保卫黄河流域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保障内地人民安定的生产和生活,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观点2:长城是秦始皇权力的象征,为修长城,秦朝连年投入数十万人力,它消磨了秦帝国的国力,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2、汉与匈奴的关系(1)西汉时:经历了一个战争、和亲、再战争及再和亲的复杂过程。
汉初:战争(白登之围)、和亲。
结合图3-19和3-21,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和亲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下列问题:目的、性质、作用汉武帝:战争。
通过阅读书本P59第一段和阅读卡,回答以下问题:①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政策有何不同?为什么?②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对当时西汉与匈奴有什么影响?汉武帝之后:和亲。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秦汉时期与匈奴、西域的关系,把握汉初与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和战政策演变的原因。
2、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艰难历程以及对丝绸之路开辟的积极影响。
了解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其积极作用。
了解汉朝与西域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的内容。
3、了解西汉政府对南方的经营;了解汉朝与朝鲜、日本的来往。
【学习重难点】重点:汉匈关系演变的历程、张骞出使西域以及丝绸之路。
难点是汉匈关系演变的原因。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秦始皇末年,匈奴形成强大的国家,首领称为____________。
2、秦为了更好地抵御匈奴,修建了西起________,东到_________的一道城防,叫_________。
3、西汉与匈奴关系的变化:与匈奴的关系标志性事件西汉初汉武帝时汉武帝后4、东汉时,匈奴分为_______部。
_________同汉友好,逐渐南迁。
__________仍然住在蒙古草原,经常侵扰东汉边境。
5、西汉时期,人们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_______地区和更远的地区,称为____________。
6、武帝在位时,派遣________出使西域,打算_______________。
7、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_______________,总管西域事务,保护往来商旅。
8、汉朝和西域沟通之后,中国与西方的贸易日益活跃,欧洲与西亚的商品沿着_____________抵达中国。
二、合作探究1、分析西汉与匈奴关系不断变化的原因2、概括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概况和意义。
三、小结结合课本归纳出本节内容的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