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赏析
- 格式:ppt
- 大小:2.06 MB
- 文档页数:9
《记忆的永恒》——达利作品赏析说到喜欢的艺术家,个人还是最喜欢达利,高中的美术课上老师第一次介绍他的时候就被他个性的小胡子深深吸引。
随着不断深入的了解,越发觉得这个艺术家十分有个性,当然也就开始喜欢上他和他的艺术了。
而第一次认识达利就是从他的那幅《记忆的永恒》开始的。
《记忆的永恒》典型地体现了达利早期的超现实主义画风。
画面展现的是一片空旷的海滩,海滩上躺着一只似马非马的怪物,它的前部又像是一个只有眼睫毛、鼻子和舌头荒诞地组合在一起的人头残部;怪物的一旁有一个平台,平台上长着一棵枯死的树;而最令人惊奇的是出现在这幅画中的好几只钟表都变成了柔软的有延展性的东西,它们显得软塌塌的,或挂在树枝上,或搭在平台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这些用金属、玻璃等坚硬物质制成的钟表在太久的时间中已经疲惫不堪了,于是都松垮下来。
达利承认自己在《记忆的永恒》这幅画中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是自己不加选择,并且尽可能精密地记下自己的下意识,自己的梦的每一个意念的结果。
而为了寻找这种超现实的幻觉,他曾去精神病院了解患病人的意识,认为他们的言论和行动往往是一种潜意识世界的最真诚的反映。
达利运用他那熟练的技巧精心刻画那些离奇的形象和细节,创造了一种引起幻觉的真实感,令观众看到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离奇而有趣的景象,体验一下精神病人式的对现实世界秩序的解脱,这也许是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真正的魅力所在。
而达利的这种将幻觉的意象与魔幻的现实主义作对比的手法,更使得他的画在所有超现实主义作品中最广为人知。
“除了毕加索,萨尔瓦多·达利也许是最为知名的二十世纪画家。
”这是道恩·艾兹(英)在他所著的《达利》一书中的开场白。
确实,在超现实主义画派中,达利(Sal vador Dali,1904—1989)比其他画家更加声名显赫,或者可以说“臭名昭著”——这不仅仅因为他的那些想象力丰富得令人震惊的画面,更因为他那古怪得让人侧目的形象和行为。
太阳墙米罗作品赏析
米罗是二十世纪绘画大师,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伟大天才之一。
他的作品色感强烈,淳朴天真又诙谐,其鲜艳的色彩和丰富的装饰性,给人美的享受。
本次选择的作品叫《太阳墙》,画面非常富有童趣,宽大的画面,鲜艳的红色发挥了最大的视觉效果,画面色彩纯粹,结构简单,由圆形、不同的线条组成,给人的印象很深刻,同时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
米罗的作品《太阳墙》,色彩鲜艳,构图简单。
作品的每一个元素没有固定的含义。
活动旨在通过与名画的对话与感知、想象,激发幼儿对色彩、对构图、对作品各元素的理解,从而在情感上喜欢作品,达到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目的。
米罗的太阳作品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
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
米罗的太阳作品冠绝时流其绘画,山水取人物、鞍马师法李公麟和唐人;工墨竹、花鸟,皆以笔墨圆润苍秀见长。
埃舍尔版画中的超现实主义埃舍尔(M.C. Escher)是一个著名的荷兰版画家,他被广泛认为是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先驱之一。
他的作品以错误视觉和错觉为特点,常被称为“奇幻艺术”或“魔术艺术”。
尽管他的作品常常只是纯粹的艺术抽象,但他的视觉技巧使他成为了“被广泛诠释成为一种突破现实世界的视觉艺术”的超现实主义代表之一。
以下是一些埃舍尔版画中超现实主义的例子。
1.《倒影》这幅作品是一幅有关镜子和反射的作品。
在画面左侧,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孤独的男人靠在一面墙上,在他的脚底下是一堆他自己的彩虹色的镜像,但这些镜像似乎没有反射出任何东西。
在画面的右边,我们可以看到一堆彩虹色的石块,就好像它们被镜子反射出来一样,但是这些石头似乎没有任何东西反射出来。
这幅作品描述了一种迷幻的情境,它的逻辑在于它是无解的,也正是这种逻辑迷惑了我们的眼睛和头脑。
2.《爬楼蜗牛》这幅作品展示了一只蜗牛爬起一座笔直的楼梯。
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作品的细节明确而准确地展示了蜗牛在爬行时其壳是如何围绕着楼梯缠绕的。
这幅作品引出了一个超现实的情境:蜗牛在一个不可能的地方完成了一项不可能的任务。
这个情境有一种迷人的奇怪性,因为它赋予了现实世界以不可想象的可能性。
3.《无限过程》这件作品展示了一个迷宫,似乎没有出路,但它同时展示了一些程序化生成的的几何图案。
这些图案看上去无限可复制,就像在无限制的计算机程序中一样。
这种模式重复本身的固有性质,使它们在视觉上和计算上都难以解释和理解,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超现实主义特征。
在某种程度上,这个模式模仿了人们的思维过程,我们不断地重复自己的想法,并把它们发展成新的想法。
4.《手与球》这件作品展示了一只人手托着一个球,并在球上显示出人手的反射。
这似乎是一个常规的画面,但在 closer look as ,我们可以看到人手和球体的形状是相互联系的,并且无法分辨出手与球体的具体形状。
这可以被视为一个超现实主义的图像,因为它迫使我们从一种习惯性的方式中解开我们的思维,更好地思考所看到的东西。
埃舍尔版画中的超现实主义埃舍尔(Maurits Cornelis Escher)是一位荷兰出生的艺术家,他以其宛如魔术般的版画作品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常常被称为“超现实主义艺术”,因为他通过创造不可能存在于现实中的场景和结构,打破了现实与幻想的界限。
埃舍尔的版画作品中充满了超现实的想象力和几何构图,其作品经常令观众感到迷惑和震撼。
埃舍尔的版画作品大多是通过木刻和石版画技术创作而成的。
他运用了大量的几何图形和对称结构,创造了一系列充满错觉和超现实意境的作品。
在他的作品中,观众常常会发现一些不可能存在于现实中的场景,比如无限重复的空间、不停延伸的楼梯和自相矛盾的几何图案等。
这些超现实的元素使得埃舍尔的作品具有了与生俱来的魔幻色彩,同时也让人不禁产生对现实的质疑和思考。
埃舍尔的版画作品中常常出现的一个主题是“无限”。
他通过大胆的构图和几何图形的重复,创造出了一种无限延伸和循环的错觉。
比如他创作的《无尽的楼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画中的楼梯无论怎么爬都无法到达终点,给人一种无限循环的感觉。
这种对无限的探索和表现,成为了埃舍尔版画作品中的一大主题,也是他超现实主义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
除了无限主题外,埃舍尔的作品中还常常出现一些几何图形的幻觉和错觉。
他善于利用对称性和空间关系,创造出了一系列不可能存在的场景和结构。
比如他的作品《相对论》中,画面中三个人的位置关系似乎不符合常理;《天使与魔鬼》中,一个正方体上的结构一会儿是天使,一会儿又变成了魔鬼;《蜥蜴》中则是一系列相互倒映、环绕的蜥蜴图案,给人以一种错觉的感觉。
这些幻觉和错觉的创造,使得埃舍尔的作品更加超现实且充满了魔幻色彩。
埃舍尔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常常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他的作品不仅引起了人们对艺术的思考和探讨,也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观看体验。
观赏埃舍尔的作品,就如同置身于一个充满错觉和幻觉的世界中,给人一种超越现实的感受和体验。
他的超现实主义艺术成为了艺术史上的经典,也为后人的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启发和影响。
毕加索作品赏析-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毕加索《坐着的玛丽••••••••••••泰雷兹》这是毕加索超现实主义时期的作品,人物外形柔和,当然是毕加索式的柔和,线条却又梗又硬,具有希腊式面孔的女人,在他的笔下变成了正面和侧面的缝合体。
构图简单、有趣、线条明快流畅,色彩明快。
人物富于表现力。
毕加索《格尔尼卡》此画结合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痛苦、受难和兽性:画中右边有一个妇女举手从着火的屋上掉下来,另一个妇女冲向画中心;左边一个母亲与一个死孩;地上有一个战士的尸体,他一手握剑,剑旁是一朵正在生长着的鲜花;画中央是一匹老马,为一根由上而下的长矛刺杀,左边有一头举首顾盼的站着的牛,牛头与马头之间是一只举头张喙的鸟;上边右面有一从窗口斜伸进的手臂,手中掌着一盏灯,发出强光,照耀着这个血腥的场面。
全画用黑、白,格尔尼卡(5张)与灰色画成。
这幅画描绘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
画家通过这幅画表达了对法西斯暴行的强烈抗议此画不是用写实的手法进行报道,而是采取象征性的手法有力地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法西斯的暴行。
一种史诗般的悲壮触动着观众的视觉和心灵。
画面里没有飞机,没有炸弹,却聚集了残暴、恐怖、痛苦、绝望、死亡和呐喊。
被践踏的鲜花、断裂的肢体,号啕大哭的母亲、仰天狂叫的求救,断臂倒地的男子、濒死长嘶的马匹……这是对法西斯暴行的无声控诉,撕裂长空。
画家以半抽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超时空的形象组合,打破了空间界限,蕴含了愤懑的抗议,成就了史诗的悲壮;在支离破碎的黑白灰色块中,散发着无尽的阴郁、恐惧,折射出画家对人类苦难的强大悲悯。
毕加索采用了剪贴画的艺术语言。
不过,画中那种剪贴的视觉效果,并不是以真正的剪贴手段来达到的,而是通过手绘的方式表现出来。
那一块叠着另一块的“剪贴”图形,仅限于黑、白、灰三色,从而有效地突出了画面的紧张与恐怖气氛。
《记忆的永恒》赏析一、作品背景:《记忆的永恒》是20世纪西班牙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的代表作品。
二、作品内容:主要描绘了在一片死寂的海滩上,远方的大海、山峰都沐浴在太阳的余晖中。
一个长着长长睫毛,紧闭眼睛,好像正在梦境中的像鱼又像马的“四不像”怪物躺在前面的海滩上。
怪物的一旁有一个平台,平台上长着一棵枯死的树,还有一个爬满了苍蝇的金属盘子。
画中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三只钟表,它们都变成了柔软的、可以随意弯曲的东西,显得软塌塌的,如同面饼一样,或挂在枯树枝上,或搭在平台的边缘,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这些钟表都不堪负荷,疲惫不堪地松垮了下来似的。
在这里时间被强烈扭曲了,停止了,仿佛一切都被融化成了无意识的东西。
三、艺术特色:1.《记忆的永恒》中的物体都是柔软得失去功能的生物的象征,其中表达了某种痛苦和无奈的生命现实。
这种对时间疯狂流逝的独特表现手法,暗示了个人情感在物质世界挤压之下进发出的无法回避的力量。
达利的表现手法是一种不完整的美,充分表现了超现实主义绘画的魅力,令人神往。
2.达利在创作这幅画时受到了弗洛伊德“潜意识”学说的影响。
他说这幅画中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自己梦中的每一个意念都是自己不能选择的,画家则负责尽可能精密地记下自己的下意识。
为了寻找这种超现实的幻觉,达利专门前去精神病院了解病人的意识。
在达利看来,精神病人的言论和行动往往是人的潜意识世界最真诚的反映。
1931年8月达利完成了《记忆的永恒》。
3.画面整体色彩丰富,明暗分明,棕黄色背景下,蓝色天空与橙色柜子色彩对比强烈。
四、整体评价:在《记忆的永恒》中,达利以一种超越正常情理的方式,将普通物象加以并列、扭曲或者变形,同时又把它们描绘得精细入微,几乎达到毫发不差的逼真程度,从而创造出一种能够引起幻觉的真实感,令观众看到一种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离奇而有趣的景象。
《记忆的永恒》是超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对于研究超现实主义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探析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形式语言特点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是一种20世纪初期在欧洲兴起的艺术运动,它通过用虚幻、梦幻、荒唐等手法表现超越人类生活的观念和梦境。
这种艺术运动不仅包括绘画、雕塑、电影等各种艺术形式,还贯穿于文学、戏剧和音乐等不同领域。
超现实主义绘画以其与常规现实主义绘画不同的形式语言特点著称,下面来探析一下它的形式语言特点。
第一,意象丰富而充满想象。
超现实主义绘画反对传统艺术创作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采用一些不真实和幻想的图像来代表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或者大胆的将现实中的形象扭曲或改变,以提防人们对现实的固有认知。
艺术家往往会使用种种独特的符号、象征、比喻等手法来表现他们的梦境、幻觉和深层心理。
第二,多元性强,形式多样。
超现实主义绘画在形式上不拘泥于传统绘画的形式,大胆地尝试了多种绘画形式,包括平面绘画、多媒介绘画、立体绘画等等,无论是色彩、线条还是材料都不受限制,艺术家有意地突破和破坏了传统绘画的约束,形式全面多样,同时也更加丰富多彩。
第三,构图独特,形式多变。
超现实主义绘画是富有创新性和独创性的,因此构图上更加独特。
它突破了传统绘画的约束,通过忽略透视、压缩空间,创造了独立于仿真世界的新颖绘画语言。
第四,色彩丰富多样,形式极具冲击力。
超现实主义绘画采用了对比强烈、鲜艳夺目、富有张力的色彩组合,以及冲击力强的形式表现手法。
艺术家在色彩运用上极其擅长,这种色彩技巧和鲜艳的色彩搭配表现了作品独特的氛围和内涵。
第五,意义不一,唯意识论的特点。
超现实主义绘画的意义不同寻常,它不是按照传统的象征意义表达,而是根据超现实主义者自身的梦境、幻觉喜好,通过唯意识主义的特征表现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精神世界的探求。
艺术家们的梦境和幻觉是他们作品的灵感来源。
超现实主义画家基里科的油画艺术风格如何?
超现实主义画家基里科的油画艺术风格
基里科(1888~1978年)意大利画家,他的画具有无限的神秘感和孤独感,他曾说他每一件严肃的艺术作品,包括两种不同的孤寂感,一种是造型的孤寂,另一种是形而上的孤寂,“表面上十分宁静,但给人的感觉却像是在宁静中会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当基里科在他那荒凉的空间安置上人体模型后,“人物变成静物”的孤寂感就更加强烈了,在《赫克托耳和安德洛玛刻》这幅画中,超现实主义画家基里科以人偶的形象,虚构一对命运悲惨的恋人死后团圆的情景,他以人偶、三角板、木棍、直角画线尺等机械性构件构成一种既抽象又真实的组合,
虽然人偶没有五官,但由他们头部的线条及肢体的比例,仍可看出左边的人偶为男性,画中互相依偎的两个人,正一同等待天国之门开启。
基里科的艺术是受到达达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主张透过作品呈现梦与潜意识的世界,因此基里科的作品中充满了奇幻、诡异、如梦境般的情景,常将不相干的事物并列,构成超越现实的幻想。
基里科作品《赫克托耳和安德洛玛刻》。
达利作品赏析
文管许靖颜1434236
西班牙内战的预感布油彩1936年100*99CM费城艺术博物馆《内战的预感》,是西方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作。
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理论依据是柏格森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和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它的重要特点是以写实的手法或近乎抽象的手法表现人的潜意识,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或是荒诞的情景,或是奇特而又近乎抽象的画面。
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属于前一种手法.画中的主体形象是人体经拆散后重新组合起来的荒诞而又恐怖的形象。
形似人的内脏的物体堆满了地面。
所有这一切都是以写实的手法画出来的,具有逼真的效果。
这显然不是现实的世界,而是像人做噩梦时所呈现的离奇而又恐怖的情景。
这是当时笼罩在西班牙国土上的内战的预兆在画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一作品是对非正义战争的一种控诉.达利自己解释说:“当时内战的预感在我心中萦绕不去。
我像个体内翻搅不已的画家,在西班牙内战爆发之前的6个月,即完成了这幅《西班内战的预感》。
在这幅作品里,可以看到一个隆起膝盖长着丑陋手臂的巨人,在掐着自己的脖子的狂乱状态中撕裂自己的腿。
”画面中央被丑陋的手和腿框起来的四角形隐喻了四分五裂的西班牙。
画面中怪物的头部宛如打败人类的恶魔,炫耀着自己的胜利;另一躯体伸出一只表面凹凸不平的手,邪恶的蹂躏着象征母性的乳房;画面前方那条夸张变形的腿为了遮盖上方的肉体,仿佛像是一支拐杖。
两个相互扭结的形体赫然呈现,造成人们心理上的恐惧感,画家以细腻的笔法描绘出战争的非人性,就像一场血肉横飞令人毛骨悚然的恶梦。
萨尔瓦多·达利(1904-1989)是20世纪超现实主义画派的巨擘。
1904年5月11日出生于西班牙东北部加泰隆尼亚省的小城菲格拉斯。
达利从小热爱绘画,并对生活周围异常的、新奇的事物具有高度的敏感。
1919年,年仅15岁的达利的作品在菲格拉斯剧院展出,受到了评论家的重视。
1921年,他进入马德里圣费南度美术学院就读,但是学院传统的教学无法传授给他渴望学习的东西,他潜心钻研,探索毕加索、莫朗迪、基里柯等人的艺术,大受启发。
达利在1929年参加超现实主义运动以来,给予艺术世界极大影响,创作出《记忆的延续软钟》、《欲望的幽灵》、《纳希瑟斯的蜕变》、《原子丽达》、《带抽屉的米罗维纳斯》等等惊人视听的作品。
他的创作理念,是从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和偏执狂的批判方法发展而来。
战后他则透过宗教与原子物理学的触发,在构思上力求接近"超合理性"的世界。
作为一名艺术家,达利不把自己局限在单一的风格和创作媒体中。
他的作品,历经了早期的印象派,作为过渡的超现实主义,直到最后经典时期这一变迁过程,证实了达利不愧是一位不断探索和进步的艺术家。
达利几乎在所有的艺术载体上工作,他留给世人的不光是大量的油画、水彩画作品,还包括许多雕塑作品,珠宝设计等等。
马鞍与时间于1942年发表的《达利的秘密》中,达利说:“机械、生硬的物体是我的天敌,对钟表而言,它要么是软的,要么就根本不要存在。
”达利认为人类不能依赖真实、无梦的世界,不能只是表现完全的真实。
这一点在他的作品《马鞍与时间》中是显而易见的。
马是达利世界的著名形象,以时间为胄,背负重任的马,是压抑的、慢慢行走的世界的代表。
达利用这件作品细致地表达了在社会压力束缚下的个体,他们无意识、真正的心态是试图隐藏自己,释放自我。
斗牛士的迷幻剂在西班牙没有什么比斗牛士更传统的形象了。
这件雕塑是超现实作品中的精品,几个不相适宜的东西组合在一起有了新的含义。
西班牙斗牛士迷幻剂的设计的意图是引起幻觉,藏在小号里的脸从一个超现实延展的肩上升起。
探析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形式语言特点【摘要】超现实主义绘画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艺术运动,突破了传统绘画形式的束缚,展现出奇幻、超现实的艺术表现形式。
本文从超现实主义绘画的非现实性特点、错位和拼贴技法、色彩与构图特点、符号和象征主义以及幻觉和梦境表现等方面进行探析。
超现实主义绘画通过玩味符号和象征的方式,表现出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审美体验上,观众可以通过超现实主义绘画中独特的形式语言,感受到艺术家对于现实和梦境的诠释,引起内心深层的共鸣和思考。
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形式语言特点包括虚幻、离奇、错位、拼贴等,为艺术界带来了独特的视觉体验和审美享受。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绘画、形式语言、非现实性、错位和拼贴技法、色彩与构图、符号和象征主义、幻觉、梦境、审美体验。
1. 引言1.1 介绍超现实主义绘画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初在法国兴起的一种艺术运动,其绘画作品以超越现实世界的表现形式和思维方式而著称。
超现实主义绘画的艺术家们试图挑战现实世界的理性和逻辑,通过夸张、扭曲和非现实的手法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欲望和想象力。
超现实主义绘画通常展现出一种超越常规的、梦幻般的意象和场景,让观众感受到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
艺术家们通过各种形式语言的运用,创造出一个超越现实世界的虚幻与幻觉的世界,让人们产生一种超现实的体验。
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作品常常充满了荒诞、荒唐和神秘的元素,引发人们对于现实与幻想、意识与潜意识、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思考。
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在20世纪的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超现实主义绘画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思维方式吸引着无数艺术家和观众,成为了当代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
通过对超现实主义绘画的探讨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艺术形式的内涵和魅力。
1.2 探讨形式语言的重要性形式语言在超现实主义绘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艺术家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工具。
埃舍尔版画中的超现实主义埃舍尔(M.C.Escher)(1898-1972)是荷兰的版画大师,他的作品以其细腻的技巧、复杂的构图和超现实的表现方式而闻名于世。
埃舍尔的版画作品通常具有迷人的视觉效果,使观者沉浸在奇妙的世界中。
他的作品既具有装饰性,又带有深刻的哲理,让人们思考现实与幻想之间的边界。
埃舍尔的版画作品常常将几何形状和图案巧妙地融入到自然景观中。
在他的作品《天空与水》中,他将飞翔的鸟群与波涛汹涌的海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观者可以清晰地看到鸟的翅膀与海浪的形状相似,形成了一种奇妙的视觉效果。
这种超现实的表现方式使他的作品充满了神秘感和想象力。
埃舍尔的版画作品还常常融入透视法的原则,使观者产生错觉和迷惑。
在他的作品《升降楼梯》中,他创造了一个看似无限延伸的楼梯系统。
观者无法分辨楼梯是上升还是下降,令人迷惑不解。
这种超现实的视觉效果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戏剧性和神秘感。
除了视觉效果,埃舍尔的版画作品还经常涉及到数学和几何学的概念。
在他的作品《画廊》中,他运用了四边形和透视法的原则,创造了一个无穷无尽的画廊。
观者可以清晰地看到画廊的墙壁和地板是由无限重复的图案组成的,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效果。
这种超现实的表现方式使他的作品充满了科学和哲学的探索。
埃舍尔的版画作品中还常常出现镜像和反射的元素。
在他的作品《手》中,他创造了一个看似无限镜像的场景,手的形象重复出现,不断反映自我。
这种超现实的表现方式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幻想和疯狂。
埃舍尔的版画作品是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他以其独特的技巧和应用数学和几何学的概念而闻名。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迷人的视觉效果和超越现实的想象力,使观者对现实与幻想之间的边界产生思考。
他的版画作品被广泛地欣赏和研究,对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超现实主义画家勒内·马格利特绘画作品赏析勒内·马格利特 René Magritte勒内·马格利特于1898年出⽣于⽐利时,其⽗是⼀名裁缝纺织商⼈,母亲是⼀名家庭主妇。
他是兄弟姐妹中的⽼⼤。
除此之外,⼈们对他的童年知之甚少,因为他从未提起过。
1912年,他的母亲被发现淹死在桑布⾥河⾃杀⾝亡,⼀家⼈因此被当众羞辱。
马格利特不久便开始画画,它的第⼀幅画于1915年以印象派风格完成。
Georgette,1937 © Rene MagritteMidnight marriage,1926 © Rene MagritteThe false mirror,1928 © Rene Magritte假镜The lovers,1928 © Rene Magritte情⼈Collective Invention,1934 © Rene Magritte集体发明The human condition,1933 © Rene Magritte⼈类境遇Philosopher’s lamp, 1936 © Rene Magritte哲学家的灯Clairvoyance (Self Portrait),1936 © Rene Magritte透视(⾃画像)The masterpiece or the mysteries of the horizon,1955 © Rene Magritte地平线的杰作或奥秘The anger of gods,1960 © Rene MagritteThe Son of Man,1964,Private collection © Rene MagritteThe Listening Room,1952 © Rene Magritte 听⾳室Le Seize Septembre,1956 © Rene Magritte抓住九⽉The blank signature,1965 © Rene Magritte空⽩签名Decalcomania,1966 © Rene Magritte脱脂The treachery of images (This is not a pipe), 1928 - 1929 © Rene MagritteThe human condition,1935 © Rene MagritteGolconda,1953 © Rene Magrit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