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典美术作品赏析
- 格式:ppt
- 大小:10.51 MB
- 文档页数:24
01乔托《犹大之吻》Kiss of JudasGiotto1305乔托《犹大之吻》聚焦于基督和犹大之间心理交锋的瞬间。
基督坚定的目光回应犹大的注视,眼神中只有对背叛者的谦卑和同情。
在指控、欺骗和背叛的喧嚣中,基督保持着始终如一的怜悯。
乔托首次赋予形象鲜明的人性动机,以及传统绘画欠缺的心理深度与逼真感。
02马萨乔《纳税银》The tribute moneyMasaccio1427画面描绘了《马太福音》里的故事:税吏质问耶稣是否缴纳了税。
画面中央税吏正在索要纳税银,场景延续至画面左边,彼得从鱼口中取出钱币。
右侧,彼得交给税吏纳税银。
马萨乔将三个独立场景浓缩于一幅画面之中,赋予角色人性化的感情,同时在古典主义基础上加入了技法的革新。
03扬 · 凡 · 艾克《阿尔诺芬妮夫妇像》 Arnolfini portraitJan van Eyck1434这幅谜一般的双人像,描绘阿尔诺芬尼和新妻宣誓的场景,展示出 扬 · 凡 · 艾克 卓尔不凡的传递细节和光线的能力。
夫妇的姿势和不同寻常的细节设置,都有独特涵义和象征性,镜中反射出夫妻背影和画家本人。
装饰性拉丁铭文写着:「1434年,扬 · 凡 · 艾克在此。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不但是新型油画深入表现的最早尝试,也是后世风俗画和室内画的最早先例。
04保罗 乌切洛《圣罗马诺之战》Battle of san RomanoPaolo Uccello1440乌切洛名作《圣罗马诺之战》,显示出直线透视法领域的突出成就。
前景是交战双方,后面是持矛的队伍,地上横七竖八丢弃的武器盔甲。
背景经过几何式的抽象处理和透视安排,具有强烈的空间效果。
乌切洛首次在理性层面上,探索总结出「焦点透视法」,不仅使二维空间艺术在视觉上趋于科学性,而且使东西方绘画的空间经营从此分道扬镳。
05波提切利 《维纳斯的诞生》The Birth of VenusSandro Botticelli1482-1486希腊神话中,克罗努斯阉割了乌拉诺斯,重伤的生殖器坠入大海,孕育出美女维纳斯。
中外美术作品赏析——“维纳斯的诞生”赏析《维纳斯的诞生》作者桑德罗·波提切利是佛罗伦萨画派的一位画家。
佛罗伦萨画派(Florence School)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形成的美术流派,13世纪末已经形成,早期代表画家有:乔托·迪·邦多纳、马萨乔、安杰利科、乌切洛、波提切利等。
盛期代表画家有: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佛罗伦萨画派以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为主导,用科学方法探索人体的造型规律,吸取古代希腊、罗马的雕刻手法应用在绘画上,把中世纪的平面装饰风格改变为用集中透视,有明暗效果,表现三度空间的画法。
佛罗伦萨画派侧重于表现宗教题材,整个画面显得神圣、崇高而肃穆。
在以宗教神话为主的题材中,把抽象的神象画成世俗化的合乎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理想的人,成功地创造了人物画新风格。
该画派的创始人乔托在创作中,第一次按照自然的法则拉开了人物之间和人物与背景之间的距离,并有了初步的透视关系。
这种现实主义艺术原则在马萨乔、安杰利科、乌切洛、波堤切利等画家的创作中得到进一步继承和发展。
佛罗伦萨是15世纪意大利绘画艺术的中心,它决定了这个时期意大利艺术发展的主流,他们的画法细腻,画面明暗对比不甚强烈,画家们在作画技法上很讲究步骤。
由于意大利气候的原因,画家们较多地使用画布来作画。
影响了温布里亚画派和帕多瓦画派。
佛罗伦萨画派绘画标志着中世纪美术向文艺复兴美术的过渡。
其风格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虽然以宗教题材为主,但较多的表现世俗生活的情景,注重空间关系与人物的立体表现,杰出的表现了文艺复兴美术的基本特点即:现实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完美结合。
作为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的最后一位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受到尼德兰肖像画的影响,波提切利同样又是意大利肖像画的先驱者。
1447年,画家出生在一个皮革工匠之家。
少年时的他非常顽皮,不思学业,父亲只得把他送到一间金银作坊里学艺。
不久,他喜欢上了绘画,菲利普·利比收他为徒。
恰当理解皮耶罗的作品的确不容易。
因为除了画家,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身份---数学家。
在文艺复兴时代,满怀激情地去研究古希腊的数学与几何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皮耶罗的狂热与成就却是所有人当中最突出的。
分在他在拓展欧几里德几何学方面的作为无人能敌。
此外,他还写出了众多关于数学与几何学的学术著作,在其中一篇保留至今的文章里,他采用大量繁复的数学技巧详尽阐释了有关焦点透视的原则。
无可避免地,他也把这种精神的研究、带入到自己的绘画里。
《基督受洗》是皮耶罗为家乡一座施洗者约翰教堂画的祭坛画。
由于祭坛画的特殊形制,画板的外形被分为由半圆与方形组成的两个部分。
没有人能够比皮耶罗把这种自然的分割利用得更加巧妙而神奇。
读者可以注意观察画面中的那只白鸽,它被画成了正面透视的样子,圆圆的头部正巧是半圆的圆心,而伸展的双臂又恰好与方形的上边线持平。
不仅如此,围绕圆心,观者的视线完全可以将另外的半圆在画面内部找全,享受到一种近于神圣的圆满旅程。
透视与几何形式在皮耶罗的作品中是显著而精确的。
不仅如此,他还能够运用比同时代画家更为复杂的技巧,使深度空间兼备平面空间的张力。
皮耶罗喜欢使用大面积平涂的色块,然后把它们与潜在的透视法,几何形按照最完美的图式,尺寸和比例结合在一起。
比如左侧的两根树干,仅仅依靠颜色深浅的不同就可以把画面上近景,中景,远景三个大的层次空间划分出来。
画面上,那些柔和而明亮的色彩总是散发着令人愉悦的光辉,其中大量的白颜色在过去的绘画传统里是被忌讳使用的,而皮耶罗却使它们具有了一种至为纯净的气息。
有迹象表明,皮耶罗有迹象表明,皮耶罗从未属于哪一间绘画作坊。
或许,他只是一个自由画家,一个孤独探索自己理想的人。
因此,他似乎从不顾虑观者希望在他的画面上看到的东西。
在那个时代,能够把《圣经》故事展现得真实而动人心魄是艺术家给世人带来的一大奇迹。
这个传统从乔托开始,之后又有莱奥纳多《最后的晚餐》或者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
外国美术作品赏析赏析赏析赏析赏析(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朦胧之美——莫奈的《日出·印象》我第一次看到这幅画是在高中的美术课上,那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这是一幅印象派的画作,给我们浏览了图片。
现在在大学的美术课,我再一次看到这幅油画,跟以前一样我挺喜欢这种朦胧之美,所有的形象都是朦朦胧胧,没有写实的细节。
《日出·印象》是克劳德·莫奈所画的印象派的画作。
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光学原理改变了画家对固有色的观念,由此他们开始在艺术上对光与色进行新的探索。
其实在当时,人们还不接受“印象派”这一艺术流派,克劳德·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曾遭到一位记者地嘲讽说:“这幅作品很粗糙,过于随便,它完全就是凭印象胡乱画出来的,还有其他人附和着说,这些画家统统都是“印象主义”。
没想到,这些挖苦的话,反而成全了这批画家,“印象派”随之诞生。
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印象派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
十九世纪后半叶到二十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作。
《日出·印象》是莫奈于1873年在阿弗尔港口画的一幅写生画。
它描绘的是透过薄雾观望阿佛尔港口日出的景象。
据了解,克劳德·莫奈在同一地点还画了一幅《日落》,绘画描绘出晨雾中不清晰的背景,多种色彩赋予了水面无限的光辉,画出了水的流动感。
整幅画作主要运用了水蓝色、淡蓝、红色、橙色和黑色。
海水、天空、景物几乎采用了同一色系——蓝色,在轻松、无拘束的笔触中,交错渗透,浑然一体。
日出时, 海上雾气迷朦, 水中反射着天空和太阳的颜色。
岸上景色隐隐约约, 模模糊糊看不清, 给人这种瞬间的感受。
在蓝色为主打的背景色下,淡淡的海上,那些黑色的小船依稀可见,其实仔细去看,中间的那个小船有船夫拿着船桨在撑船预示着船夫已经开始工作,新的一天来临。
中外美术史经典作品赏析
1. 《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不是让你特别着迷呀?就好像她在跟你悄悄说着什么秘密呢!想想看,达·芬奇是怎么做到让她的微笑如此有魔力的呀?
2. 《最后的晚餐》里每个人的表情都那么生动,这简直太神奇了吧!这不就像是一场发生在眼前的紧张戏剧吗?
3. 梵高的《星夜》哇,那绚烂的色彩和扭曲的线条,难道不是像在带你进入一个奇幻的世界吗?就如同在梦中遨游一样!
4. 《大卫》那健美的身姿,多让人惊叹啊!好像他随时要从石头里走出来跟你打个招呼呢!
5. 古埃及的壁画,那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风格,不就像是一本打开的历史书吗?讲述着古老的故事。
6. 《呐喊》那惊恐的氛围,是不是让你也感同身受呀?仿佛能听到那声嘶力竭的呼喊呢!
7. 中国的《千里江山图》,那连绵的山脉和波光粼粼的水面,不就是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写照吗?真的太震撼了!
8. 古希腊的雕塑,那完美的比例和优雅的姿态,是不是像神一般的存在呀?让人忍不住顶礼膜拜。
9. 《向日葵》那灿烂的黄色,多像阳光洒在脸上的感觉呀!梵高对生命的热爱都在里面了呢。
10. 莫奈的《睡莲》系列,那如梦如幻的光影,不就像是在水上跳起了一场优美的舞蹈吗?真的太美啦!
我觉得这些经典作品真的是人类艺术的瑰宝,每一件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了艺术的无穷魅力和力量。
美术欣赏名赏析美术作品带给我们一种欣赏和享受的感觉,通过观赏艺术家们的创作,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独特的艺术情怀和创意想法。
在众多的美术作品中,有一些名作更加引人注目,被广大艺术爱好者誉为经典之作。
本文将对几幅著名艺术作品进行赏析,以期读者们能更全面地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所传达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一、《蒙娜丽莎》-列奥纳多·达·芬奇《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作品之一,也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
这幅画以一个吸引人的女性形象为主题,通过细腻的色彩和光影处理展现了巧妙的艺术技巧。
蒙娜丽莎的微笑看似含蓄而又神秘,给人以无穷的遐想空间。
达·芬奇通过对细节的精心描绘和对肖像的独特构图方式,赋予了这幅画作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
二、《星夜》-文森特·梵高《星夜》是荷兰后印象派艺术家文森特·梵高的代表作之一,他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色彩的运用而闻名于世。
这幅画以浓烈的蓝色为主调,让观者仿佛能够感受到夜晚的宁静与神秘。
梵高运用斧劈式的笔触,勾勒出森林和星空的细节,创造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星夜》融合了梵高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独特表达,将观者带入一个超现实而富有感情的境界。
三、《歪斜的塔楼》-保罗·塞尚保罗·塞尚是法国印象派的先驱,他的作品以捕捉光与色彩的变化为特点。
《歪斜的塔楼》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画面中的建筑物被放置在画布的右上方,呈现出一种扭曲的视觉效果。
这幅画在结构和构图上极具创新性,塞尚通过对色彩和形态的变异,创造出了一种抽象的感觉。
《歪斜的塔楼》将观者从传统的视觉经验中解放出来,探索了艺术表现的更深层次。
四、《吼叫》-爱德华·姆克《吼叫》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爱德华·姆克的代表作之一,该画成为现代艺术中最具象征性的作品之一。
画作中的人物被扭曲和夸张地表现出来,充满着痛苦和恐惧的情绪。
世界经典油画1、亚当和夏娃﹝Adam and Eve﹞,创作年代:1507 年,油彩?画板,左右画板各规格:209 x 81 公分,普拉多美术馆,马德里﹝Madrid﹞,西班牙。
杜勒第二次去意大利的目的,就是去研究透视法和人*体比例学。
学成之后,他创作了《亚当与夏娃》这两幅组画。
画中的亚当与夏娃,是德国绘画史上,第一次用和自然人体大小相同比例,所绘制的裸体画。
为了了解人*体的比例,杜勒早在1504 年,杜勒就画了一系列的手稿和几何结构草图,其目的不仅是为了要确定人体的比例关系,而且要确定轮廓的几何图形。
亚当与夏娃在这幅画中的形体是纤细、苗条的,轮廓线条柔和,画面上没有太过着墨于勾划那些人体的生理细节。
其中亚当是以一种稍微倾斜的方式来构图的,他的身体重心落在左腿上,右脚轻轻地抬起,右手微微向后摆,以平衡身体的重心。
波浪式的头发、憩静的表情、像想要说话的半开半闭的嘴等等,他的姿势,就像一个舞蹈姿势那般的优美。
然而温柔甜蜜的夏娃,微微倾身,好像要更仔细地倾听伴侣的声音一样,她迈出了一只脚,给人动感的印象。
2、沉睡的维纳斯乔尔乔内[意大利] 1505年尺寸:175 ? 108cm 布面油画德国,德累斯顿美术馆这幅画是乔尔乔内27 岁时的作品。
画面背景为宁静的大自然,维纳斯柔和的体形、旺盛的生命力与纯洁的心灵被融合在一起,让人感觉到崇敬、高贵。
比例匀称的裸*体流露出一种纯真,人体弧线宛转柔和,右手枕入脑后,右腿弯在膝下,形成封闭的轮廓,有一种柔顺感。
画面坡度很小,丘岗宁静,起伏的线条与人体的轮廓相呼应。
乔尔乔内擅长表现美丽的人体和优美的大自然风景,色彩华丽、明暗关系柔和、色调流畅。
《沉睡的维纳斯》是乔尔乔内作品中最著名、最成熟的一幅,但是没有画完他就离开了人世,其弟子提香补上了画中的风景。
这幅画可算是文艺复兴时期表现女性人体美最具艺术魅力的一幅作品。
3、美惠三美神雷根劳特1793年4、美少年阿多尼斯之死意大利拉斐尔约1512年5、大宫女安格尔1814年布面油画91*162cm 现藏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安格尔先生的画把优美推到了怪异的程度——从没有这么柔软这么颀长的脊柱,也从没有这么易于弯转的脖颈,从没有这么平滑的大腿,而身体的全部曲线也从没有这么操纵过视线(这视线与其说注视着那些曲线,不如说包围并触摸着它们更恰当),《大宫女》近似于蛇颈龙,她让人梦想到一个世纪以来为了快乐的消遣而培育的一个特殊的女性*品种中那精选的受过良好训练的女子,就像那熟悉情况的英国良种马一样。
美术作品赏析全部美术作品赏析。
一、《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是世界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油画之一。
这幅画作描绘了一位神秘的女性,她微微一笑,眼神深邃,给人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感觉。
画中的背景是一片模糊的山水,使得蒙娜丽莎的形象更加突出。
达·芬奇运用了光影的技巧,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给人一种立体的感觉。
整幅画作充满了神秘和魅力,让人不由得想要一探究竟。
二、《星空》。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代表作《星空》是一幅充满情感的作品。
画中的星空如同一片波澜壮阔的海洋,星星闪烁着微弱的光芒,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画家运用了浓烈的色彩和明暗对比,营造出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整幅画作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宇宙的探索,给人一种超越现实的感觉。
三、《午后的荷尔梅斯》。
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代表作《午后的荷尔梅斯》是一幅充满阳光和活力的画作。
画中描绘了一处阳光明媚的荷兰田园风景,荷尔梅斯河上的船只在阳光的映衬下闪闪发光,田间的麦穗在微风中摇曳,整幅画作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莫奈运用了明快的色彩和轻快的笔触,营造出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四、《吉他手》。
西班牙艺术家毕加索的代表作《吉他手》是一幅充满了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
画中描绘了一位弹吉他的男子,他的形象被简化成了几何图形,给人一种抽象而神秘的感觉。
毕加索运用了明快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营造出了一种前卫而奇特的氛围,给人一种超现实的感觉。
整幅画作充满了对音乐和艺术的热爱,让人不由得陶醉其中。
五、《夜巡》。
荷兰黄金时代画家伦勃朗的代表作《夜巡》是一幅充满了戏剧性和动感的作品。
画中描绘了一场夜间的军事巡逻,士兵们整齐列队,气势恢宏,给人一种庄严而壮观的感觉。
伦勃朗运用了明暗对比和细腻的笔触,营造出了一种紧张而激烈的氛围,给人一种紧张而震撼的感觉。
整幅画作充满了对战争和军事的描绘,让人不由得感叹伦勃朗的艺术造诣。
六、《自由领航》。
蒙娜丽沙美术鉴赏《蒙娜丽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杰作,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绘画之一。
它是一幅半身像肖像画,描绘了一位神秘而优雅的女性,她微微带笑,眼神深邃,似乎散发着内心的力量和智慧。
这幅画采用了达·芬奇独特的艺术技法,包括透视原理、柔和的光影效果和丰富的细节表现。
他通过精确的绘画技巧,将蒙娜丽沙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表现得栩栩如生,给人一种亲近而又神秘的感觉。
蒙娜丽沙的微笑更是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她的微笑都仿佛有一种神秘的魅力,让人产生无法言喻的共鸣。
这幅画的背景也很精细地描绘了一片自然景色,包括远处的山脉和水域。
达·芬奇巧妙地运用透视法将蒙娜丽沙与背景融合在一起,增强了画面的整体效果。
此外,画中的光影变化和色彩运用也展现了达·芬奇对绘画的独特见解和技巧。
《蒙娜丽沙》作为一幅绘画作品,不仅在艺术价值上具有重要意义,也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它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物形象的新探索和对绘画技巧的突破。
达·芬奇通过这幅作品展示了他对人性和情感的深刻理解,使得观者们能够通过作品感受到蒙娜丽沙所传递的思想和情感。
《蒙娜丽沙》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艺术领域,成为了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它被广泛引用和模仿,成为了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无论是艺术爱好者还是普通观众,都可以从这幅画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深度。
总之,蒙娜丽沙是一幅具有重要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绘画作品。
它的精湛技巧和神秘表情使得它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的瑰宝,也让人们对艺术产生了深深的思考和赞美。
无论是从审美角度还是文化角度,这幅画都值得我们深入鉴赏和欣赏。
蒙娜丽沙美术鉴赏《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杰作,也是世界著名的艺术品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神秘微笑和精湛的绘画技巧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对《《蒙娜丽莎》的美术鉴赏,简要介绍其艺术价值和吸引力。
世界经典油画赏析1、无名女郎 1883年克拉姆斯柯依俄国75.5cm×99cm 布油彩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藏这是一幅颇具美学价值的性格肖像画,画家以精湛的技艺表现出对象的精神气质。
画中的无名女郎高傲而又自尊,她穿戴着俄国上流社会豪华的服饰,坐在华贵的敞蓬马车上,背景是圣彼得堡著名的亚历山大剧院。
究竟“无名女郎”是谁,至今仍是个谜。
画家在肖像画上创造了一种新的表现风格,即用主题性的情节来描绘肖像,展示出一个刚毅、果断、满怀思绪、散发着青春活力的俄国知识女性形象。
2、入睡的维纳斯约1510-1511年乔尔乔意大利108.5cm×175cm 布油彩德累斯顿国家美术馆藏这是乔尔乔最成功的油画作品,最后由提香完成。
作品中的维纳斯展示出造化之美,没有任何女神的特征:在自然风景前入睡的维纳斯,躯体优美而温柔,形体匀称地舒展,起伏有致,与大自然互为呼应。
这种艺术处理不是为了给人以肉感的官能刺激,而是为了表现人的具有生命力的肉体和纯洁心灵之间的美的统一。
这种充满人文精神的美的创造,是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理想"美"的典的。
3、蒙娜丽莎 1503年-1506年莱奥娜多·达·芬奇意大利77cm×53cm 板油彩巴黎卢浮宫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妇女形象。
据记载,蒙娜丽莎原是佛罗伦萨一位皮货商的妻子,当时年仅24岁。
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呈现着微妙的笑容,眉宇间透出心的欢愉。
画家以高超的绘画技巧,表现了这位女性脸上掠过的微笑,特别是微翘的嘴角,舒展的笑肌,使蒙娜丽莎的笑容平静安祥而又意味深长。
这正是古代意大利中产阶级有教养的妇女特有的矜持的美好表现,不少美术史家称它为"神秘的微笑"。
4、亚威农少女毕加索西班牙 1907年油画244×233.5厘米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这是现代艺术创始人毕加索早期立体主义的代表作品,是一幅颠覆了以往的艺术方法的立体主义经典画作。
1.相比洞窟壁画,拉文特岩画有什么特点?答:绘画逐渐由洞窟转移到露天岩壁,人类的活动开始成为绘画的主要对象。
岩画以表现人物、动物的运动为主要的特点,人物以剪影的效果表现出来,以拉长的四肢和夸张的动作表现人物的动势,富有生活气息。
2.赏析米开朗基罗的雕像《大卫》。
答:《大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品。
成功地塑造了圣经故事中的一位英勇的少年角色,雕像并没有表现大卫将歌利亚人的头部踩在脚下的胜利时刻,反而把所有的力量聚集在弹弓将发未发,大卫聚精会神的一刻,体现大卫的果敢、机制、冷静等良好品质。
整个雕塑看上去比例十分协调,那是因为我们的角度是仰视,如果平视就会发现,大卫的比例是“上大下小的”,之所以这种变形会给人带来和谐的享受,那是因为米开朗基罗在雕刻时熟练地掌握解剖和透视,结构突出运动感十足(通过表现投出石子前的一刻,增强紧张感)。
体现了画家以科学的精神去观察自然的态度,是西方雕塑史上难以逾越的一座高峰。
3.试分析达芬奇的绘画作品《最后的晚餐》。
答:(1)达芬奇,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画家、科学家和发明家。
画家所处的时期正是文艺复兴最为鼎盛的时期,绘画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2)《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壁画作品,画面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耶稣被犹大出卖的传说。
达芬奇以他独到的匠心、卓越的构图、深刻的人物心理描写而成为不朽的杰作。
达芬奇紧紧抓住耶稣与12个门徒共进晚餐时,突然说出的一句话后众门徒顿时显出各种不同的神态这个极富表现力的瞬间,着重刻画了各个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了画家对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卑微的鲜明爱憎,进而对人物的精微描写,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3)构图十分完美:横幅的画面以耶稣为中心,组成严格对称的构图。
12个门徒平均分成对称的四组,这几组人物之间彼此具有紧密的联系和各种不同的姿态,显得丰富而统一。
此外,在画面空间与背景的处理上,用透视法画出了深远的空间。
(4)所有这些使这一作品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典范,成为享誉世界的艺术作品。
世界经典油画赏析1、无名女郎1883年克拉姆斯柯依俄国75.5cm×99cm 布油彩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藏这是一幅颇具美学价值的性格肖像画,画家以精湛的技艺表现出对象的精神气质。
画中的无名女郎高傲而又自尊,她穿戴着俄国上流社会豪华的服饰,坐在华贵的敞蓬马车上,背景是圣彼得堡著名的亚历山大剧院。
究竟“无名女郎”是谁,至今仍是个谜。
画家在肖像画上创造了一种新的表现风格,即用主题性的情节来描绘肖像,展示出一个刚毅、果断、满怀思绪、散发着青春活力的俄国知识女性形象。
2、入睡的维纳斯约1510-1511年乔尔乔内意大利108.5cm×175cm 布油彩德累斯顿国家美术馆藏这是乔尔乔内最成功的油画作品,最后由提香完成。
作品中的维纳斯展示出造化之美,没有任何宗教女神的特征:在自然风景前入睡的维纳斯,躯体优美而温柔,形体匀称地舒展,起伏有致,与大自然互为呼应。
这种艺术处理不是为了给人以肉感的官能刺激,而是为了表现人的具有生命力的肉体和纯洁心灵之间的美的统一。
这种充满人文精神的美的创造,是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理想"美"的典范的。
3、蒙娜丽莎1503年-1506年莱奥娜多·达·芬奇意大利77cm×53cm 板油彩巴黎卢浮宫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妇女形象。
据记载,蒙娜丽莎原是佛罗伦萨一位皮货商的妻子,当时年仅24岁。
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呈现着微妙的笑容,眉宇间透出内心的欢愉。
画家以高超的绘画技巧,表现了这位女性脸上掠过的微笑,特别是微翘的嘴角,舒展的笑肌,使蒙娜丽莎的笑容平静安祥而又意味深长。
这正是古代意大利中产阶级有教养的妇女特有的矜持的美好表现,不少美术史家称它为"神秘的微笑"。
4、亚威农少女毕加索西班牙1907年油画244×233.5厘米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这是现代艺术创始人毕加索早期立体主义的代表作品,是一幅颠覆了以往的艺术方法的立体主义经典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