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的中医药疗法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老年期痴呆的中医药研究思路一、引言痴呆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行为、语言等方面的退化。
痴呆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交、活动和日常生活能力,对其个人、家庭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其预防和治疗成为了医学界的一大难题。
中医药治疗老年期痴呆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其在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上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文化传承。
本文在这个背景下,探讨中医药研究老年期痴呆的思路和方法,以期为中医药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思路。
二、人体精神病理学的研究状态目前,研究痴呆的最具代表性的人体精神病学研究是美国-南加州大学阿兹海默病研究中心(ADRC)创始人Braak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其中针对该疾病的简单过程模型已为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所普遍运用。
此外,随着神经生物学及磁共振成像等技术的发展,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痴呆)的研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应用这些技术,能够对产生病理学变化的神经元亚群进行定向研究,如皮质、内侧颞叶、本质外侧区尤其是鳞状细胞、海马等。
同时,还能够揭示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过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内出现神经元纤维丛缩、神经元数目减少和阿尔茨海默氏斑发生等。
三、中药治疗老年期痴呆的典型方药中医对于痴呆的治疗方法大致可分为养血生津、益气健脾、燥湿清热、祛风定志四类。
下面介绍几种中医治疗老年期痴呆的典型方药。
1. 复元汤复元汤是中医治疗痴呆的经典方剂。
该方药涌现于李时中《医阳堂实验方》、《修治妙方》和《丹溪心法》等医学著作中,并在随后的医药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其完整的临床应用模式。
复元汤的骨干组成部分是人參、枸杞子、当歸、鎖陽、菟絲子、淮山、山茱萸、白朮、香豉及茯苓等中药。
其中,人参为此方主药之一,用来增强体质和恢复体力,防止病情加重。
鎖陽和白朮同为主要的调理奇效中药,以改善心情、调整大脑功能为其核心作用和目标。
同时,枸杞子和山茱萸调理肝肾功能,从而有助于改善生命活力和机能。
中医药治疗老年痴呆痴呆(Dementia)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为普遍的智能低下,有不同程度的记忆、思维、判断力障碍,常伴有失行、失语、人格和情感的改变,但没有意识障碍。
在老年期痴呆中,以Aizheimer氏病和血管性痴呆为最常见的两大类。
由于老年期痴呆发病率、致残率很高,目前国际国内老年医学研究单位都把痴呆治疗的研究作为重点。
各式各样的促智药物不断出现,使治疗痴呆的药物有一定发展,但目前仍缺乏有效地根治及预防痴呆的药物。
祖国医学很早就有对痴呆的认识及治疗经验。
从医学角度出发,痴呆的形成与五脏六腑都有密切关系,特别是肾、脾、肝、心四脏尤为重要。
清代王清任说:“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
”肾生脑髓通脑,人至老年,肾精衰枯,脑海空虚则出现世事茫然,精神恍然,神明无主而发为此病。
另有脾气虚弱、痰饮内生、蒙蔽心窍、渐变呆傻、语言错乱。
或思虑伤脾、水谷气化不行、气血两虚,而见心悸怔忡,寡言痴笑。
再有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心肾不交、肾阳上扰、神明不敛,呆症遂生。
总之,老年痴呆根据症状不同,可分为虚证及实证,或虚实夹杂。
自明、清代起,对痴呆的治疗已有一定认识,提出益肾、补益气血,化痰开窍、清热泻火等。
近几年,随着研究的进展、我国对老年期痴呆的研究在痴呆原因、病机、分型、及治疗的研究上有一定发展。
认为痴呆临床分型大致分成:髓海不足、脾肾两虚、肾虚亏损、心肝火盛、痰湿阻窍、淤血内阻及气郁血瘀型。
治疗上应用黄连解毒汤、血府逐瘀汤、礞石滚痰丸、治疗老年痴呆,使患者认知功能、情感障碍方面有一定提高。
另外有用清宫长春丸、清宫寿桃丸以及调心方、调肾方治疗痴呆,致力改善有效率为74%,记忆力改善率为67.5%。
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血管性痴呆也有一定疗效。
还有报道,应用安宫牛黄丸治疗痴呆收到良好效果。
总之,近年来治疗中多以补肾填精、化痰清热、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方法。
补肾填精法多采用血肉有情之品,如紫河车、龟板胶、鹿角胶、猪脊髓;以益脑填精,配合山萸肉、山药、狗脊、枸杞子、川断、五味子、天冬等。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老年痴呆怎么办中医辨证治疗老年痴呆症
导语:老年痴呆症在中医中,归属为“痴呆”、“善忘”、“癫狂”等范畴。
那么中医治疗老年痴呆症一般采用哪些方法,如何治疗。
下面具体介绍中医如
老年痴呆症在中医中,归属为“痴呆”、“善忘”、“癫狂”等范畴。
那么中医治疗老年痴呆症一般采用哪些方法,如何治疗。
下面具体介绍中医如何辨证治疗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常见成因包括脑神经退化、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头部外伤后引发、中枢神经感染发炎或是肿瘤、营养差等因素。
中医认为老年痴呆症由于年老体衰、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役损伤等原因,导致心、肝、脾、肾多个脏腑功能失调。
中医治疗可从解肝郁、化痰浊、补肝肾方向着手。
老年痴呆症中医辨证可分为五种类型,包括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气虚血瘀、心脾两虚以及肝肾亏虚型。
可配合不同症候用药,以及针灸穴道、头皮针辅助调养。
中医辨证治疗老年痴呆症
“肝气郁结”者,常见于长期精神紧张、忧郁哀愁者,症见精神恍惚、情绪低落、神情呆滞、记忆减退、悲伤欲哭、胸闷烦躁、舌暗脉弦;药方可用加味逍遥散、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
“脾失健运,痰浊上蒙”者,常见于食欲不佳的老人,症见口吐涎沫、肠胃胀闷、不思饮食、喜卧少动、喃喃自语加上神呆目滞、智力减退、精神抑郁;治疗可用涤痰汤加黄芪、党参、白术、郁金、石菖蒲等加减。
“气虚血瘀,痰瘀交结”者,常见于有中风史或慢性病人身上,症见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表情淡漠呆滞,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可用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老年性痴呆的中医治疗老年性痴呆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又称为老年性精神病。
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一般认为,由于机体日趋衰老,老年人新陈代谢机能逐渐降低,引起体内蛋白质与类脂质代谢障碍,脑细胞营养缺乏,致使发生进行性脑功能衰退,出现脑萎缩,而发生本病。
但也有认为与脑遗传因素等有关。
本病的特点是以痴呆症状为主。
属中医的“癫证”、“郁证”、“痰湿”等范畴。
我国传统医学很早对本证就有所认识,历代医家论述也颇多,如《景岳全书·杂证谟》说:“……而渐至痴呆,言语颠倒,举动不经,或多汗,或善愁,其证千奇百怪,无所不至。
”主症本病以痴、傻、呆、愚为主要临床表现。
轻者神情淡漠,默默不语,反应迟钝,少思善忘。
重者言辞颠倒,举动失常,神志不清,或哭或笑,或数日不眠,或厌食不吞,或昏睡不醒,甚者二便失禁,不识亲友,数日不食不饥。
也有按疾病的发展,把老年性痴呆分成三期:第一期主要表现记忆力和认知力的障碍;此后患者有空间定向力差和活动范围减少,但尚能保持日常生活能力,无需旁人帮助。
第二期是痴呆继续加重,认识功能进一步减退,伴有失认、失语和失用;有的病例中可见偏瘫或癫痫发作,部分日常生活需有旁人帮助。
第三期是患者严重痴呆呈完全性缄默,完全卧床,生活需旁人照顾。
病因病机老年性痴呆随着老年人的增龄而增多,因老年以后,精气日损;更加之情志影响,如喜怒忧思悲恐惊等精神因素都可使髓海损伤,发展为痴呆之症。
也可继发于其他精神或神经疾患如癫痫,脑血管病变以及外伤、中毒引起者。
其病机不外是由于精气虚损、痰湿壅滞、气滞血瘀发展而成;因年老体弱,五脏皆虚,损于心脾者,痰浊积于胸中,蒙蔽清阳,使神志迷蒙,故痴呆诸症丛生。
肝肾虚损者精血不足,致使脑髓空虚,心神失养,亦可现痴呆之症。
如因外伤或中毒所致者是由于血瘀气滞,阻滞脉络,使气血不能充养于脑,亦可发为本病。
辨证施治老年性痴呆多由脾肾两虚、髓海空虚,或精神长期抑郁,或变生于其他疾病之后所致。
老人痴呆中医说法
在中医理论中,老年痴呆通常被称为“老年痴呆症”或“老年性痴呆”,属于中风病的范畴。
根据中医的理论,老年痴呆可以与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以下是中医对老年痴呆的一些解释和治疗方法:
1.气血不足:中医认为,老年痴呆可能与气血不足有关,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脑细胞功能减退。
因此,调理气血、促进血液循环对改善老年痴呆有一定作用。
2.肾虚衰退:中医认为,肾主藏精,脑髓受肾精滋养。
随着年龄增长,肾气逐渐衰退,可能导致脑髓不足,进而影响脑功能。
因此,调理肾气、滋养脑髓对改善老年痴呆也很重要。
3.心火上炎:中医认为,心火上炎可能导致头晕目眩、失眠健忘等症状,与老年痴呆有一定关系。
因此,清热降火、安神益智可以帮助缓解相关症状。
4.经络阻塞:中医认为,老年痴呆可能与脑部经络阻塞有关,影响了神经信号的传导。
因此,通过调理经络、活血化瘀可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老年痴呆。
针对老年痴呆,中医治疗通常采用综合调理的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按摩、饮食调理等。
但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治疗老年痴呆需要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且治疗过程需要持续而长期,患者及其家人需要耐心和配合。
另外,中医治疗老年痴呆通常是辅助性的,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结合现代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中医学对老年痴呆的研究概述老年痴呆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也称为阿尔茨海默病。
它是一种进行性退化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判断力等方面的逐渐损害。
中医学认为老年痴呆是由于肝肾不足,血脉不畅,气血亏虚所致。
因此,中医学在老年痴呆的防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一、中医学对老年痴呆的治疗思路中医学认为,老年痴呆的治疗应注重改善身体的整体状态,从而达到治本的效果。
在治疗老年痴呆病时,中医学一般采用中药、针灸、推拿、艾灸等治疗方法,来调节患者体内的阴阳气血等,以达到治疗老年痴呆病的目的。
同时,中医学也会注重患者饮食、生活习惯的调理,加强营养补充,增加氧气供应,改善睡眠习惯等,达到保持身体健康、抑制痴呆的发展的效果。
二、中医药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应用1、复方中药治疗老年痴呆在中药治疗方面,中医学提出了多种针对老年痴呆的复方方剂,如益智安神丸、黄芪精等。
复方中药可以综合调节患者的整体状态,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老年痴呆的目的。
例如,益智安神丸主要由人参、黄芪、远志、元胡等草药组成,具有益气安神、滋肾益精等功效。
2、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老年痴呆另外,中医学也提出了一种运用中药穴位贴敷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经络的作用,改善老年痴呆的症状。
主要是选取肝、肾、脾等穴位,通过中药穴位贴敷,促进血液循环、神经调节,达到改善老年痴呆症状的效果。
三、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的应用针灸作为中医学中的重要治疗方法,在治疗老年痴呆病方面也具有独特的疗效。
通过针灸作用于人体的穴位,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之气、血液循环、促进代谢等,从而改善老年痴呆的症状。
在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病时,常常采用悬灸、耳穴针灸等方法,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四、注意事项在中医学治疗老年痴呆病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不能盲目治疗。
其次,治疗过程中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护理、饮食等问题,例如要按时用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老年痴呆疾病有哪些有效的治疗方法
老人在到了一定的年龄后,记忆力就会下降很多,但是很多患者家人都没有在意,但是正是因为这种疏忽很有可能会导致老人患上老年痴呆。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于老年痴呆症这个疾病的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患者在进行治疗时也要选着正规的医院,才能有效地治疗此病。
老年痴呆的四大治疗方法:
1、针炙疗法:
头针取双侧语言区、晕听区、耳针取心、脑及质下及内分泌穴;体针取丰隆,间使、大椎、肾俞、人中、内关、风池等穴,一般强调辩论选穴。
这也是老年痴呆的治疗方法。
2、基因治疗:
利用重组技术将正常基因替换有缺陷的基因,以达到根治基因缺陷的目的,目前尚不能实现。
这是老年痴呆的治疗方法之一。
3、中医中药治疗:
一般多从脑、心、肾等不同脏腑及气、血、痰、瘀、火、郁等多种老年痴呆的治疗方法。
老年患者在治疗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医院,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由于老年痴呆对患者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老年痴呆的治疗,尽我们最大的能力帮助老年人安享晚年。
以上文章就是有关这方面问题的介绍,相信读者和患者朋友一定有所了解,对您肯定也能有所帮助。
在此,专家建议患者和家属,病发原因还是要去医院进行科学规范的检查之后才能确定,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以便查明原因后能够及时针对性的治疗,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给您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大的影响。
当然如果您还有其他想要了解的问题,可以点击我们的在线咨询专家。
原文链接:/lncdz/2012/1206/55792.html。
中医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调理方法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记忆力衰退、认知能力减退和行为异常。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调理也有一定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中医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调理方法。
一、中医认识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在中医中被归类为痴呆症(痴呆症通常被称为“老年痴呆”)。
中医认为,阿尔茨海默病主要是由于脑血脉瘀滞、肝肾不足、精血亏虚等因素导致的。
因此,中医的调理方法主要围绕活血化瘀、补肝肾、养精血展开。
二、中医调理方法1. 药物治疗:中医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中药和中成药。
常用的中药有益智饮、脑通舒等,这些中药具有健脑益智、活血化瘀的作用。
中成药中,杜仲膏被广泛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其可补肾益精、强筋骨,有助于改善病情。
2. 食疗调理:中医强调食物与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
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医建议适当调理日常饮食。
首先,多食用富含必需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等,有助于保护神经细胞。
其次,增加大豆、黑芝麻等食物的摄入,富含卵磷脂,对于改善记忆力和促进脑功能有一定作用。
此外,适量摄入温补食材,如桂圆、龟肉等,有助于补益肝肾。
3. 中医按摩:中医按摩是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达到调理身体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可以进行头部按摩,特别是太阳穴、百会穴等部位的按摩,有助于疏通经络、改善脑循环。
4. 中医养生:中医提倡“养生先养心”,强调心态的重要性。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此外,适当参加体育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气血循环。
5. 中医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的独特疗法之一。
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可以选择一些针灸穴位进行治疗,如百会穴、风池穴等。
这些穴位有助于调整脑功能、改善症状。
三、中医调理的效果中医调理阿尔茨海默病的方式多样,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可以起到协同作用,提高疗效。
防治老年痴呆的中药引言老年痴呆是一种常见的老年人健康问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中药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老年痴呆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药方和中药单味药物,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利用中药来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
1. 何首乌何首乌,中药名,为卷柏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根。
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
在老年痴呆的防治中,何首乌常用于滋补肝肾,强壮腰膝,增强记忆和注意力。
常见的用法是制成煎剂或者研粉,每日适量服用。
2. 银杏叶银杏叶,中药名,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干燥叶。
具有活血化痰、开窍益智的功效。
在老年痴呆的防治中,银杏叶常用于改善脑血液循环,增强认知能力。
常见的用法是制成煎剂或者研粉,每日适量服用。
3. 三七三七,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块根。
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消肿的功效。
在老年痴呆的防治中,三七常用于活血化瘀,改善脑血供,提高大脑功能。
常见的用法是制成煎剂或者研粉,每日适量服用。
4. 当归当归,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独活的干燥根。
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
在老年痴呆的防治中,当归常用于补血滋养脑细胞,改善神经功能。
常见的用法是制成煎剂或者研粉,每日适量服用。
5. 三七、当归、山楂煎剂三七、当归、山楂煎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复方,由三七、当归、山楂等药物配方而成。
具有活血化瘀、补血健脾的功效。
在老年痴呆的防治中,这一煎剂常用于改善脑血液供应,增加脑氧供,提高认知能力。
常见的用法是将药材煎煮后取汁,每日适量服用。
6. 五味子五味子,中药名,为五味子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具有益气健脾、滋补心肾的功效。
在老年痴呆的防治中,五味子常用于滋补脑神经,改善记忆力和注意力。
常见的用法是制成煎剂或者研粉,每日适量服用。
7. 中药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尽管中药在老年痴呆的防治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其中存在的一些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首先,不同的体质和病情对中药的反应会有所不同,所以在使用中药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
中医治疗痴呆的医案1中医治疗痴呆的重要性痴呆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常常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
虽然现代医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治疗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
因此,中医治疗痴呆显得尤为重要。
2中医诊断痴呆的方法在中医看来,痴呆病是由肾亏虚或阴虚火旺、气机壅滞等原因导致的。
治疗痴呆首先需要确立病因。
中医诊断痴呆的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
其中,舌苔、面色黯淡、精神恍惚等都是中医诊断痴呆的重要依据。
3中医治疗痴呆的常用方法3.1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痴呆的主要手段。
常用的中药包括首乌、淫羊藿、石斛等,这些中药可以补肾益精、清热解毒、活血通络。
同时,中药有健脾开胃、调理神经等作用,对于改善痴呆患者的食欲和睡眠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帮助。
3.2针灸治疗针灸治疗也是中医治疗痴呆的有效手段。
针刺可以刺激穴位,调整机体的生理功能。
常用的针灸方法包括头针、耳针、足三里等。
针灸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对于改善痴呆症状有很好的效果。
3.3推拿按摩推拿按摩也是中医治疗痴呆的重要手段。
推拿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神经,对于改善痴呆患者的睡眠和食欲也有帮助。
同时,推拿按摩还可以刺激经络,促进气血的运行,改善人体的免疫功能和代谢功能。
4中医治疗痴呆的案例曾有一位老年痴呆患者,在中医的治疗下逐渐康复。
他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记忆力衰退、语言不流畅、形体衰老等。
中医师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舌苔、脉象等诊断结果,采用了中药治疗、针灸和推拿按摩等方法。
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他逐渐恢复了自我照顾的能力,精神状态也逐渐变得稳定。
最终,病情得到了控制,他重拾了生活的信心和乐趣。
5总结中医治疗痴呆不仅能够缓解症状,也能够改善病人的身心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未来,中医治疗痴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以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病人和家庭的负担。
中医治疗老年痴呆症的几种药方老年痴呆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病情会迅速恶化。
因此,许多老年痴呆患者希望通过中医治疗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
下面介绍几种中医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方。
传统中医学将治疗老年痴呆症分为五类。
其中,痰浊阻窍类的症状包括神情呆滞、缄默少言、倦怠嗜卧、胸闷不饥、头重如裹、脘腹痞满、口干不欲饮、舌淡、苔白厚腻、脉弦。
治疗方案为洗心汤加减,包括人参、甘草、半夏、陈皮、石菖蒲、茯神、枣仁、、胆星、竹茹等草药。
同时,根据病情可加入黄连、全瓜蒌、天竺黄、竹沥水、白芥子、枳壳、厚朴等草药,以帮助化痰开窍,健脾益气。
气滞血淤类的症状包括神情呆滞、智力减退、语言颠倒、善忘、口干不欲饮、肢体麻木不遂、舌质暗紫或有淤斑淤点、舌苔薄白、脉细弦或涩。
治疗方案为血府逐淤汤加减,包括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川牛膝、柴胡、枳壳、甘草、人工麝香、水蛭等草药。
若兼气虚乏力,或防止活血药耗气之弊,可加入黄芪。
对于血淤化热、苔黄脉数者,可加入夏枯草、钩藤、丹皮等草药。
如果出现项背强急不适,可加入葛根。
此方可行气活血,宣窍醒神。
心脾两虚类的症状包括神情呆滞、抑郁寡欢、倦怠思卧、心悸怔忡、气短乏力、纳呆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疗方案为归脾汤加味,包括人参、黄芪、白术、茯神、酸枣仁、木香、桂圆肉、炙甘草、当归、远志、生姜、大枣、石菖蒲、五味子、槐米等草药。
如果出现倦怠思卧但卧而不安,睡眠不实的情况,可与孔圣枕中丹合方。
如果兼阴虚,可加服龟版胶,如果兼阳虚,可加服鹿角胶。
此方可补益心脾,健脑益智。
髓海不足是一种病症,表现为脑转耳鸣、表情淡漠、思维迟钝、怠惰思卧、毛发焦枯、骨软瘘弱、舌淡苔白、脉沉细弱、两尺无力等。
治疗方法是服用补天大造丸,成分包括人参、白术、当归、黄芪、枣仁、远志、芍药、山药、茯苓、枸杞、紫河车粉、龟板和鹿角。
如果头晕较重,可以加入天麻、菊花和制首乌;如果智力减退较重,可以加入槐米、黑芝麻和桑葚。
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的效果观察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受损、情绪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能力。
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疗法之一,在治疗老年痴呆症中也展现出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对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背景老年痴呆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和患病人数逐年增加。
目前,西医药物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效果并不理想,而且会出现一系列的副作用。
人们开始关注起了中医药在老年痴呆症治疗中的应用。
针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被用于治疗各种神经系统疾病。
有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通过调节脑内神经递质的含量,提高脑部血流量,改善脑细胞代谢功能,从而对老年痴呆症产生一定的治疗作用。
二、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的机制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节神经递质: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脑内多种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代谢,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认知功能和情绪状态。
2. 提高脑部血流量:针灸可以通过改善微循环,促进脑部的血液循环,提高脑部的供血供氧,从而改善脑细胞代谢功能。
3. 减轻炎症反应:有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炎症因子的分泌,减轻脑部炎症反应,保护脑细胞免受损伤。
三、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应用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症主要通过选择合适的针灸穴位和配伍方法进行。
常用的穴位包括百会、风池、印堂和曲池等,常用的针刺方法包括激、泻和平衡法。
在治疗过程中,还可以结合中药外敷和理疗方法,以提高疗效。
四、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的疗效观察1. 观察对象:选择6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范围在60-85岁之间。
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针灸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中西医治疗。
2. 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MSE)、生活质量评估量表(ADL)和神经心理学评估等指标。
治疗⽼年痴呆症的三个秘⽅和6个⼩偏⽅中医治⽼年痴呆良⽅⽼年痴呆表现为:近记忆减退,会忘记刚说过的话、做过的事。
在离家稍远的地⽅容易迷路⾛失。
⾔语单调,有时⾃⾔⾃语,反复诉说某件事情;还有的患者早期会出现精神症状。
2011年的公布调查显⽰,全球有约3650万⼈患有痴呆症,每七秒就有⼀个⼈患上此病,平均⽣存期只有5.9年,是威胁⽼⼈健康的“四⼤杀⼿”之⼀。
中医认为:天癸⾄督脉失充,脑髓空虚,瘀垢上凝清窍顽浊不灵所⾄是⽼年性痴呆的基本病理变化,肾⽓肾精亏虚是其基本病机。
Q1340191628家传有⼀⽅治疗本病效果良好,久服络通开窍、精充灵机复。
⽅如下:远志30克、⼭稔果50克、合欢花15克、⽯菖蒲10克、益智仁30克、珍珠10克、半夏30克、地⾻⽪50克、玛瑙10克、复枯草15克、天精芽10克、红景天30克、藏红花3克、菟丝⼦30克、穭⿊⾖30克治疗⽼年性痴呆的专⽅专药⽼年性痴呆,是⼀种慢性的⼤脑退⾏性变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进⾏性远近的记忆⼒障碍,分析判断能⼒衰退、情绪改变、⾏为失常、甚⾄意识模糊,最后死亡肺炎或尿路感染。
65岁以后起病者病情进展较慢,以⼴泛⾼级⽪层功能障碍(即记忆障碍)为主要特征,脑部特征病理为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
⽼年性痴呆的临床表现:1.智⼒衰退最初常为衰⽼加速恶化,短期内出现思维迟缓、粘滞与僵化,⾃我中⼼更甚,情绪不易控制,注意⼒不集中,迂赘,做事马虎。
不出数载,便出现恶性型遗忘,由偶尔遗忘发展成经常遗忘,由遗忘近事⽽进展到远事,由遗忘事件的细节⽽涉及到事件本⾝。
即刻回忆严重受损,⼏⼩时甚⾄数分钟前发⽣的事都⽆法回忆,以致时间记忆幅度缩短。
2.⾏为改变⾏为先见幼稚苯拙,常进⾏⽆效劳动,其后可有⽆⽬的性劳动。
3.情感障碍起初情感可较幼稚,或呈童样欣快,情绪易激惹。
嗣后表情呆板,情感迟钝。
4.外貌改变⽼年性痴呆患者外貌衰⽼,常显得⽼态龙钟,满头⽩发,齿落嘴瘪,⾓膜有⽼年环。
5.多数学者根据临床症状将本病分为四型:①单纯型:最常见,以上述痴呆症状为主。
中医如何治疗痴呆症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常常在老年人中出现,其主要症状包括认知障碍、记忆力下降、行为异常等。
中医认为,痴呆症与肝肾阴虚、脑海穴血络不畅等有关,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气功等。
下面详细介绍中医治疗痴呆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中医治疗痴呆症的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痴呆症主要是调整体内阴阳平衡,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和代谢,以及激活脑细胞的功能。
常用的中药有:(1)人参:具有补气生血、健脾益胃、提神醒脑等作用,可用于治疗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2)当归:具有补血止血、调经活血、舒筋活络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失眠、健忘等症状。
(3)鹿茸:具有补肾益精、强筋健骨等作用,可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头晕眼花等症状。
(4)川芎:具有活血通络、止痛消肿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头痛、失眠等症状。
2.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痴呆症主要是通过刺激相关穴位,调整体内阴阳平衡,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改善神经细胞功能。
常用的穴位有:(1)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针灸可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增强脑细胞功能。
(2)风池穴:位于颈后,针灸可促进脑部氧气供应,改善脑血流量。
(3)涌泉穴:位于足底,针灸可补肾益脑,改善神经衰弱、失眠等症状。
3. 推拿治疗推拿治疗痴呆症主要是通过按摩头部、颈部、背部等相关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改善脑部代谢。
常用的手法有:(1)揉:双手用力旋转揉搓头部,可刺激头皮神经,促进头部血液循环。
(2)擦:双手用力擦拭颈部、背部等穴位,可促进脑部氧气供应,缓解神经衰弱等症状。
4. 气功治疗气功治疗痴呆症主要是通过呼吸调节和身体动静变化,调整体内阴阳平衡,并刺激相关穴位,改善脑部代谢和功能。
常用的气功动作有:(1)鹤形:双臂向上举起,手掌相对,充分伸展脊柱和颈部。
(2)龙形:双臂向下,手掌相对,呼气的同时,压腰降头,充分伸展脊柱和颈部。
(3)猴形:双腿分开,上体向前,手掌支撑地面,充分伸展背部肌肉。
老年痴呆症属中医学“痴呆”范畴,多发于老年人,证候为虚实夹杂。
临床主要可以辨证为以下四个证型:
1、肾精不足证。
症见耳鸣耳聋,记忆模糊,失认失算,精神呆滞,发枯齿脱,腰脊酸痛,骨痿无力,步履艰难,举动不灵,反应迟钝。
治宜补肾益髓,填精养神。
可用熟地15g、当归10g、西洋参6g、白术10g、龟胶15g、鹿胶10g、远志10g、石菖蒲10g、紫河车粉10g、炙甘草10等治疗,每日一剂,水煎服。
药膳疗法有:①银耳瘦肉粥。
组成:银耳20克、瘦肉50克、粳米50克。
用法:银耳洗净备用,猪瘦肉洗净,切成丝状。
银耳、肉丝同置锅中,加清水500亳,加粳米,急火煮开3分钟,改文火煮煎30分钟成粥,趁热用。
②山药炖乳鸽。
组成:山药20克、枸杞子20克、乳鸽1只。
组成:山药洗净切成片,枸杞子洗净,乳鸽活杀,去毛去内脏,切成小块。
山药、杞子、乳鸽同置锅中,加黄酒、葱、姜,隔水清炖30分钟,分次服用。
2、气血亏虚证。
症见呆滞善忘,倦怠嗜卧,神志恍惚,少气懒言,口齿含糊,词不达意,心悸失眠,多梦易惊,神疲乏力,面色无华,纳呆食少,大便溏薄。
治宜益气养血,安神宁志。
可用党参15g、黄芪20g、白术10g、当归10g、茯苓20g、何首乌20g、枣仁20g、龙眼肉20g、炙远志10g、木香10g、甘草6g。
药膳疗法有:①扁豆米粥。
组成:扁豆20、粳米50克。
用法:扁豆洗净,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加粳米,急火煮开5分钟,改文火煮煎30分钟,成粥,趁热食用。
②龙眼肉米粥。
组成:龙眼肉30克、粳米50克。
用法:龙眼肉
洗净,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加粳米,急火煮开5分钟,改文火煮煎30分钟,成粥,趁热食用。
3、痰浊蒙窍证。
症见终日无语,表情呆钝,智力衰退,口多涎沫,头重如裹,纳呆呕恶,脘腹胀痛,哭笑无常,喃喃自语,呆若木鸡。
治宜健脾化浊,豁痰开窍。
药用胆南星10g、茯苓20g、法夏10g、陈皮10g、竹茹10g、枣仁10g、石菖蒲10g、党参10g、甘草6g。
4、瘀血内阻证。
症见语言不利,善忘,易惊恐,或思维异常,行为古怪,表情迟钝,肌肤甲错,面色黧黑,唇甲紫暗。
治宜活血化瘀,通络开窍。
药用石菖蒲10g、桃仁10g、葛根20g、丹参20g、郁金10g、红花3g、赤芍10g、川芎10g、葱白10g、生姜10g。
5、心肝火盛。
症见急躁易怒,善忘,判断错误,言行颠倒,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不寐,多疑善虑,心悸不安,咽干口燥,口臭口疮,尿赤便干。
治宜清热泻火,安神定志。
药用黄连6g、栀子10g、黄芩10g、生地15g、麦冬15g、枣仁30g、石菖蒲10g、远志10g、合欢皮10g。
老年痴呆症一般难以长期住院治疗,做好家庭保健十分重要。
早期鼓励病人尽量维持生活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加强家庭和社会对病人的照顾和帮助,进行康复治疗和智能训练。
多数病人精神脆弱,任何精神刺激都可加重病情,故需尽量使患者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若病人有定向障碍和视空间障碍,应减少外出,以防意外;若患者丧失了正常的智能和独立生活能力,需加强安全防护,避免跌扑烫伤,中毒触电等外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