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老年痴呆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301.22 KB
- 文档页数:1
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一、内容综述老年痴呆症,作为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率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而不断攀升,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
该病症以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深入探究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以及寻找有效的中西医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迫切的临床需求。
在发病机制方面,老年痴呆症涉及多种复杂因素,包括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
尽管已有大量研究揭示了脑细胞的退行性变化、神经递质的失衡、炎症反应的激活以及氧化应激的加剧等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但具体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
这为治疗和预防老年痴呆症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在西医治疗方面,目前主要采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MDA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这些药物能够调节神经递质的代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
由于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复杂,且药物存在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因此其疗效有限。
中医治疗老年痴呆症则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中医认为老年痴呆症与肾虚、气血不足等因素有关,因此通过调理肾气、补益气血等方法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中药复方和针灸等中医特色疗法也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
这种治疗模式旨在结合中西医的优势,通过综合运用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心理干预等多种手段,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明确,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我们有望更加深入地了解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并探索出更加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为这一顽固病症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1. 老年痴呆症的概述与流行病学现状老年痴呆症,又被称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简称AD),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大脑中的神经元。
老年期痴呆的中医药研究思路一、引言痴呆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行为、语言等方面的退化。
痴呆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交、活动和日常生活能力,对其个人、家庭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其预防和治疗成为了医学界的一大难题。
中医药治疗老年期痴呆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其在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上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文化传承。
本文在这个背景下,探讨中医药研究老年期痴呆的思路和方法,以期为中医药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思路。
二、人体精神病理学的研究状态目前,研究痴呆的最具代表性的人体精神病学研究是美国-南加州大学阿兹海默病研究中心(ADRC)创始人Braak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其中针对该疾病的简单过程模型已为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所普遍运用。
此外,随着神经生物学及磁共振成像等技术的发展,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痴呆)的研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应用这些技术,能够对产生病理学变化的神经元亚群进行定向研究,如皮质、内侧颞叶、本质外侧区尤其是鳞状细胞、海马等。
同时,还能够揭示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过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内出现神经元纤维丛缩、神经元数目减少和阿尔茨海默氏斑发生等。
三、中药治疗老年期痴呆的典型方药中医对于痴呆的治疗方法大致可分为养血生津、益气健脾、燥湿清热、祛风定志四类。
下面介绍几种中医治疗老年期痴呆的典型方药。
1. 复元汤复元汤是中医治疗痴呆的经典方剂。
该方药涌现于李时中《医阳堂实验方》、《修治妙方》和《丹溪心法》等医学著作中,并在随后的医药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其完整的临床应用模式。
复元汤的骨干组成部分是人參、枸杞子、当歸、鎖陽、菟絲子、淮山、山茱萸、白朮、香豉及茯苓等中药。
其中,人参为此方主药之一,用来增强体质和恢复体力,防止病情加重。
鎖陽和白朮同为主要的调理奇效中药,以改善心情、调整大脑功能为其核心作用和目标。
同时,枸杞子和山茱萸调理肝肾功能,从而有助于改善生命活力和机能。
中医药防治老年痴呆的研究现状与思路专业:学号:姓名:中医药防治老年痴呆的研究现状与思路目前,对于老年痴呆的研究,已广泛涉及病因、发病机制、动物模型、治疗药物等方面。
西医学尚无确切有效的药物。
因此,从传统中医药中寻求防治老年痴呆的有效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英国皇家内科学会对痴呆的定义是:“痴呆是不伴有明显意识障碍的皮层高级功能的获得性的全面障碍,它包括记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和已获得的技能、正确的社交技巧和控制情绪反应能力的障碍,通常是进行性的”。
根据这一定义,痴呆在理论上应该是:在神志清楚的情况下,记忆、理解、判断、计算、定向、自我控制等能力的进行性障碍,并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社交能力。
老年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病(AD)、血管性痴呆(VD)、混合型痴呆和其它痴呆。
其中阿尔茨海默氏病和血管性痴呆是老年痴呆中最主要的两大类型,患病率占所有痴呆的90%以上。
中医学虽无老年痴呆病名,但早在《内经》中即对脑髓的生理、病理及其与脏腑、组织的联系有较全面的论述。
《内经》将现代医学脑的功能和记忆、思维、情志活动等,归属于五脏系统之中,从而形成了中医学独特的脑理论五神脏理论,后世将其加以发展并运用于临床,取得了丰硕成果。
八十年代末,国内外开始进行中医药治疗老年痴呆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
整理、研究中医有关脑髓的生理、病理,尤其是对脑衰老、老年痴呆的有关认识和实践,并对其中的有效方药进行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老年痴呆症的诊治呈现三低现象:一是诊断率低,欧洲对老年性痴呆的正确诊断率不足1/3,我国为23%;二是治疗率低,与低诊断率相比,治疗率更加惨淡,在我国仅为1%;三是治疗天数低,即便在美国,医疗费用能报销,人均治疗时间也仅为200天左右。
因此,普及对老年性痴呆的诊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老年痴呆应以预防为主,根据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老年人平时应注意工作和生活规律,从事适当的体育锻炼,限制烟酒,调节情绪,避免心理刺激,多吃营养丰富的饮食,培养多种兴趣,丰富晚年生活,以强化大脑思维,加快脑部血液循环及脑细胞的新陈代谢,防止老年痴呆。
中医药治疗老年痴呆的进展研究
叶长瑞
【期刊名称】《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年(卷),期】2016(022)0z1
【摘要】中医对老年痴呆的认识与治疗经验颇多,具有整体调护的功效,且具有一定的疗效.本文分析了中医对老年痴呆病因病机的认识,病归纳总结了中医药对老年痴呆的研究与治疗进展,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佐证.
【总页数】2页(P190-191)
【作者】叶长瑞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茅桥中心医院医务科广西南宁5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23
【相关文献】
1.中医药治疗痛风最新进展研究 [J], 刘宗起
2.青光眼的中医药治疗进展研究 [J], 王志兵
3.感觉刺激疗法干预老年痴呆患者睡眠障碍的进展研究 [J], 周广明
4.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中医药治疗进展研究 [J], 高晓娟;刘一尘
5.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进展研究——养阴活胃合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J], 何小艳;马存贞;伊凡;曾韦苹;陈彦竹;孙婉卿;乔治园;曾斌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学对老年痴呆的研究概述老年痴呆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也称为阿尔茨海默病。
它是一种进行性退化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判断力等方面的逐渐损害。
中医学认为老年痴呆是由于肝肾不足,血脉不畅,气血亏虚所致。
因此,中医学在老年痴呆的防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一、中医学对老年痴呆的治疗思路中医学认为,老年痴呆的治疗应注重改善身体的整体状态,从而达到治本的效果。
在治疗老年痴呆病时,中医学一般采用中药、针灸、推拿、艾灸等治疗方法,来调节患者体内的阴阳气血等,以达到治疗老年痴呆病的目的。
同时,中医学也会注重患者饮食、生活习惯的调理,加强营养补充,增加氧气供应,改善睡眠习惯等,达到保持身体健康、抑制痴呆的发展的效果。
二、中医药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应用1、复方中药治疗老年痴呆在中药治疗方面,中医学提出了多种针对老年痴呆的复方方剂,如益智安神丸、黄芪精等。
复方中药可以综合调节患者的整体状态,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老年痴呆的目的。
例如,益智安神丸主要由人参、黄芪、远志、元胡等草药组成,具有益气安神、滋肾益精等功效。
2、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老年痴呆另外,中医学也提出了一种运用中药穴位贴敷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经络的作用,改善老年痴呆的症状。
主要是选取肝、肾、脾等穴位,通过中药穴位贴敷,促进血液循环、神经调节,达到改善老年痴呆症状的效果。
三、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的应用针灸作为中医学中的重要治疗方法,在治疗老年痴呆病方面也具有独特的疗效。
通过针灸作用于人体的穴位,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之气、血液循环、促进代谢等,从而改善老年痴呆的症状。
在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病时,常常采用悬灸、耳穴针灸等方法,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四、注意事项在中医学治疗老年痴呆病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不能盲目治疗。
其次,治疗过程中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护理、饮食等问题,例如要按时用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中医药治疗老年痴呆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2-08-23T09:51:03.2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1期作者:李明达[导读] 中医学者认为老年痴呆的病机与老年人自身的体质有关,甚至中风和外伤感染等都会导致该病的发生。
李明达(湖北省安陆市府城卫生社区服务站 432600)
【中图分类号】R7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1-0430-01 【摘要】目前老年痴呆作为一种老年性疾病,在我国的发生率逐年递增,而且患该病的存活率正在不断下降。
临床上的治疗尚未能够治愈该种疾病,而中医药治疗方法显得更为有效。
本文通过从临床表现,发病原因,中医疗法和其他治疗方法方面分析研究中医药对老年痴呆的治疗进展。
【关键词】老年痴呆临床表现中医治疗
老年痴呆又名阿尔茨海默病[1],较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中,临床上的表现为记忆力和认知能力减退,该疾病的特点是一种进行式、致死性神经退行性,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该病会伴有各种神经精神的症状,行为上也有一定的障碍。
发病的部位多在患者头部。
目前临床上的治疗都是采用缓解或改善病况的方法,不能做到根治该疾病的作用,同时给患者带来的副作用也较多。
近年来,多位中医学专家根据临床经验和中医治疗理论对中医药治疗老年痴呆进行了研究,先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发病原因
1.1《血证论•瘀血》说:“瘀血攻心,心痛、头晕、神气昏迷。
”在传统的中医理论中,对老年痴呆的论述大致为“善忘”“反应迟缓”“痴呆”等[2],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具体命名。
中医学者认为老年痴呆的病机与老年人自身的体质有关,甚至中风和外伤感染等都会导致该病的发生。
还有学者认为老年痴呆是因为老年人脾肾亏损,而老年痴呆的作用部位正是在于脑部,与人体的心、肾、脾等器官密切相关,脾胃通过膜的方式相互连接,一旦脾肾亏损就会很容易引起脑的损坏,从而引起老年痴呆。
另外,由于老年人体质较弱,疾病发生率较高,气血流通较迟缓,容易不畅,饮食上的要求也有所严格。
同时老年人由于年龄心理上的对儿女的想念越深,而忧郁易伤肝脾,一系列有关心肾脾的损害会致使患者神明失去作用能力,继而引起老年痴呆。
当然,家族遗传也是其发病因素。
1.2现代医学检验发现,因为异常的淀粉样前蛋白会致使蛋白成分漏出细胞膜,导致神经元纤维发生缠结或细胞死亡,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
同时,老年痴呆也与载脂蛋白E(APO-E4)的基因有关,载脂蛋白的增多可以与APO-E2或APO-E3的功能相对抗。
除外载脂蛋白使得神经细胞膜的稳定性降低,导致神经元纤维缠结和细胞死亡。
APO-基因纯合子比杂合子患病几率高。
2中医疗法
2.1从虚论治,填精补肾:考虑到肾与大脑有着密切的关系,补肾为主是治疗痴呆的重要一步。
有相关学者创造出了古汉滋养生精的治疗方法,通过对55例患者的治疗,原肾精亏损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6.4%;另外,对于髓海不足的老年痴呆患者,有人建议采用补肾益髓汤加减的方法;还有将黄芪黄精、蜂王浆、山楂等中药材熬制成了益肾健脑汤,专门针对于那些脑功能退化的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2.2驱邪为主,清痰化瘀:徐氏[3]采用复元活血汤加减来治疗血瘀,脉络阻塞的患者,效果也较佳;黄氏[4]认为奇怪的病大多因为痰淤积而成,所以主张患者食用陈皮、苍术、石菖蒲、郁金、茯苓、薏苡仁、制南星、地龙等中药,疗效显著。
2.3泻补兼施:有些学者认为除了要保证根治,还要注意及时补充所需物质。
比如李氏主张重黄芪(100g),配龟板、穿山甲、川芎、大黄治疗30例,总有效率达到了90%;同时采用黄芪、熟地黄、合欢花、川芎、石菖蒲、丹参、地龙、三七等药材为主来治疗肾虚血瘀型的老年痴呆患者,总有效率可以达到82%;适当的服用健脑化瘀汤也可以帮助患者增强记忆力,生活能力等。
3其他治疗方法
3.1针灸治疗:据相关报导指出,多针透刺(如百会透四神聪;定神透水沟;足三里透丰隆;复溜透太溪等)来治疗老年痴呆的效果更为显著,另外临床观察用人参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于双侧肾俞、足三里、三阴交行穴位注射,效果也是显著的。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采取针灸治疗一定要选取比较正规的医院,在经过医生的诊断处方后才能进行针灸治疗。
3.2老年痴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胆碱不足,导致患者的记忆力减退、定向力逐渐丧失、行为和个性有所改变等。
所以,具有增强胆碱能作用的药物在治疗老年痴呆症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临床上大多采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除外,老年痴呆患者在糖、蛋白、核酸和脂质等方面代谢存在障碍,因此改善脑血液循环也是治疗的一大重要步骤,临床采用的是脑复康、都可喜等促进脑血液循环的药物。
3.3非药物治疗:对于老年痴呆患者而言,要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比如谷类,燕麦。
同时多吃芹菜,黄花菜等这类对大脑起保护作用的蔬菜,当然,水果尤其是苹果也是值得我们推荐的。
日常饮食要区域多样化,不宜过饱,业余可以食用坚果之类对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的食物[5]。
平时也要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经常动脑,比如下棋,打麻将等刺激脑力的活动。
生活方面也要注意起居饮食要有规律,不能变化无常。
按时进食,按时排便。
4总结
对于老年痴呆患者而言,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方面的治疗,都只是做到相对延缓病情的发展的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阻止疾病的进程。
所以特别是对晚期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而言,目前中西医都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对轻度早期的患者,中医药在帮助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延缓疾病的发展方面有一定作用。
而且长期用药的安全性相对较高。
中医凭借多年在老年痴呆患者上的治疗的经验,发现对该方面的治疗中药还是起到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缺点,比如只是缓解或延迟进一步恶化,不能从根本上治愈。
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以后的治疗中,中医可以结合现代医学对患者的细胞、基因等方面对老年痴呆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发现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老年痴呆的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卢欣,芦霜.用“补肾祛痰化瘀法”辨证施护老年痴呆的研究[J].中华中药学刊,2009,27(5):1016.
[2]文彬,任乃刚.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老年痴呆的研究概况[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24(9):565.
[3]徐仕珍.24例老年性痴呆临床观察[J].海中医药杂志,1995,(5):5.
[4]黄冬度.中药治疗老年痴呆49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19(9):465.
[5]伟群.老年痴呆症病因初探及防治[J].中外医疗,2009,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