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心理学---第4章--消费者购买过程的心理活动
- 格式:ppt
- 大小:450.00 KB
- 文档页数:50
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大纲说明一、本课程的任务《消费心理学》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为培养企业经营管理、营销管理人才服务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取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为进入营销市场的政策措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该学习领域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该学习领域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营销活动过程中消费心理的基本内容、方法和工具,使学生具备较高的实践学习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形成优秀营销人员所必备的自信心、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引导学生在系统性思维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最终提高营销专业综合应用技能。
二、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有关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应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进行。
了解: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大体知道,对其中关系到消费心理学基本理论要把握。
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理解并把握。
重点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同时准确地应用。
三、课程的学时与学分本课程的授课学时为每周2-3学时,2-3学分四、主要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五、参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消费心理学(第三版)肖涧松主编2018年1月电子工业出版社消费心理学臧良运主编2007年8月第一版大纲本文第一章消费心理学导论知识目标•了解消费心理学的含义与研究对象;•掌握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掌握消费消费心理学的目的和意义。
能力目标•运用消费心理学理论分析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能够在市场营销活动中运用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分析消费者心理。
第一节消费心理学概述第二节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第三节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二章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知识目标•了解感觉、知觉、想象、思维、情绪、情感、意志的含义及特征;•掌握消费者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消费者感觉、知觉、想象、思维、情绪、情感和意志的表现;•能正确把握消费者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开展营销活动。
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是指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消费者所经历的一系列思考和决策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需求识别、信息搜索、评估比较、购买决策和后购行为。
下面将逐一介绍每个阶段的心理活动过程。
首先是需求识别。
在这个阶段,消费者会发现他们的消费需求,这可能是由于内部刺激(例如饥饿、口渴)或外部刺激(例如广告、朋友推荐)。
消费者会开始思考他们的需求是什么,是什么促使他们考虑购买。
接下来是信息搜索。
在这个阶段,消费者会主动寻找关于可选商品或服务的信息。
他们可能会通过互联网、媒体、亲友、杂志等途径收集信息,希望了解更多相关产品的特点、价格、品牌等。
消费者对信息的态度也会因多种因素而异,比如对产品知识的偏好、个人兴趣等。
之后是评估比较。
在这个阶段,消费者会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评估。
他们会对不同产品的特征、价格、品牌形象等进行比较,以便最终做出决策。
评估过程中,消费者可能会使用不同的决策规则,如加权平均法、消代表性法等。
然后是购买决策。
在这个阶段,消费者会根据评估比较的结果做出购买决策。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可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个人偏好、价格、品牌形象、社会评价等。
决策过程可以是思考明智地权衡利弊,也可以是凭直觉或感情地做出选择。
最后是后购行为。
在购买商品或服务之后,消费者会对自己的购买决策进行评估。
如果消费者对购买的产品或服务感到满意,他们可能会继续购买相同的产品或服务,并推荐给身边的人。
如果不满意,他们可能会采取退货、投诉等行动。
总的来说,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一个有序的过程,涵盖了需求识别、信息搜索、评估比较、购买决策和后购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对不同的选择做出决策,并在购买后对自己的决策进行评估。
这个过程受到消费者个体的认知、态度、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是消费者行为研究的重要内容。
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大量的认知和情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