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心理学--第2章__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
- 格式:ppt
- 大小:423.50 KB
- 文档页数:43
第二章消费者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学习目的】了解消费者心理活动的三个基本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掌握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想象、思维、情感和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概念。
理解消费者购买心理的产生、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总体上认识和研究消费者的心理,进而遇见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消费倾向。
【重点难点】1、感觉知觉的基本特性及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
2、注意在消费活动中的作用3、企业激发消费者积极的情绪情感的措施第一节消费者对商品的认识活动过程心理活动一般分为三大类,即认识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
一、消费者的感觉和知觉(一)消费者的感觉1、定义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外界对象和现象的个别属性的直觉反映。
例:一种新型护肤品,消费者用眼睛看到奶白色膏体,用鼻子嗅到其清纯馥郁的香气,用手其细腻柔滑,搽在皮肤上有润滑感,由此产生对该护肤品颜色、状态、香型、质地等方面的感觉。
2、感觉的分类感觉可分为外感受感觉和内体内部感觉两类。
3、感觉的特征(1)适宜刺激。
是指特定感觉器官指接受特定性质的刺激。
例如声音通过听觉器官而不能通过视觉器官产生刺激。
(2)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所谓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于外界刺激强度及其变化的感受能力。
说明引起感觉不仅要有适应刺激,还要有一定强度要求。
人们把能引起感觉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称为感觉阈限。
(3)适应性。
所谓适应性是指由于外界刺激物持续作用于人体感受器官而使其发生感受性变化的现象。
适应性引起感受性的降低,这对增强刺激效应、不断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是不利的。
(4)关联性。
人的感觉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4、感觉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
(1)感觉是消费者获得对商品的第一印象。
市场营销中,消费者对商品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因此要千方百计突出自己商品与众不同的特色。
(2)感觉是消费者对客观事物产生某种情感的依据。
因为客观事物给予主体的感觉差异,会引起不同的情绪感受。
消费心理现象之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是指在消费决策中,消费者从接收刺激到做出购买决策的一系列心理过程。
它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感知、认知、情感、动机和决策。
下面将对每个阶段进行详细讲解。
1.感知阶段:感知是消费者对外界刺激的接收和理解过程。
在消费环境中,消费者会受到各种刺激,包括广告、产品展示、促销活动等。
消费者的感知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感官、人格、经验等。
感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选择性感知,消费者往往只关注和自己需求相关的刺激。
2.认知阶段:认知是消费者对感知到的刺激进行分析和理解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消费者会评估产品或服务的属性、优点和缺点,以及自己的需求和偏好。
认知过程中使用的认知策略包括比较、分类、抽象等。
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认知来形成对产品或服务的认知图式,从而决定是否继续关注和考虑购买。
3.情感阶段:情感是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产生情感反应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消费者会对产品或服务产生喜欢或不喜欢的情感。
情感的形成与个体的需求、个性、态度以及过去的经验等有关。
消费者的情感反应对他们的购买决策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积极的情感有助于增加购买意愿,而消极的情感则会抑制购买意愿。
4.动机阶段:动机是指驱使消费者采取行动的内部或外部因素。
在这个阶段,消费者会感到有必要满足其中一种需求或实现其中一种目标。
动机可以分为生理动机、心理动机和社会动机等。
动机的强度和方向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行为,例如决定购买其中一种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其中一种需求。
5.决策阶段:决策是消费者根据前面各个阶段的信息和心理过程做出购买决策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消费者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产品的价值、品质、价格、商家的信誉等。
消费者的决策可以有多种模式,如完全理性决策、有限理性决策和情感决策等。
最终,消费者会通过购买行为来实现他们的决策。
总之,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感知、认知、情感、动机和决策等多个阶段。
在每个阶段,消费者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体特征、环境因素和产品属性等。
第二章消费者心理活动过程教学内容一、消费者的感觉二、消费者的知觉 教学要求【知识目标】1.学习消费者心理活动过程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2.掌握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绪、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的特点、类型以及表现形式。
3.熟悉并理解不同的心理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技能目标】1.感性认识阶段,主要分析了注意、感觉、知觉三个心理因素的概念、特征以及它们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2.理性认识阶段,主要学习记忆、想象和思维心理因素及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3.掌握消费者的情绪、情感及意志心理过程。
教学重点 1. 消费者心理活动过程的理论。
2. 心理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教学难点区分并掌握消费者心理活动过程的相关概念、理解不同的心理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示例法 课时数2课时 导入案例通过导入案例,酒店利用不同的香氛来打造独一无二的味道,强调感官对消费者进行消费行为的重要性。
第一节消费者的注意、感觉与知觉一、消费者的注意心理学中,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外界事物的指向与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一)注意的分类1.自愿性的注意自愿性的注意(Voluntary Attention)一般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时还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也称有意注意或积极注意。
2.非自愿性的注意非自愿性的注意(Involuntary Attention)是指消费者的注意来自令人感到新奇、新颖或者令人惊讶、恐惧的事物,或者是面对非预期的状态,而使其反射性地注意到这些信息,也称无意注意或消极注意。
(二)增强消费者的注意1.刺激的强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消费者更倾向于注意到强烈的刺激。
2.对比的方法刺激物在强度、形状、大小、颜色和持续时间等方面与其他刺激存在显著差别时,会引起消费者更多的注意。
3.活动和变化活动和变化的刺激物比不活动、无变化的刺激物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