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坭兴陶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7
关于钦州坭兴陶产业发展的思考褚之宜何倪2008年3月钦州坭兴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曾经辉煌过,手工陶工艺技术基础较好,陶土储量较大,具备形成产业规模发展的新机遇,因此,我们应努力加快钦州坭兴陶产业发展。
一、钦州坭兴陶产业发展现状(一)、钦州坭兴陶的历史钦州坭兴陶与宜兴紫砂陶、四川荣昌陶和云南建水陶并称中国四大名陶,源于唐至今有1300多年历史,兴于清末明初,到民国达到高峰,多次荣获国际大奖,1915年与茅台酒一起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但抗日战争时因被日军入侵摧残,坭兴陶艺人远走他乡避难,生产停顿。
新中国成立之后,钦州坭兴陶生产逐步恢复,钦州坭兴陶以雕刻著称的艺术陶作品在国内外频频获奖。
但生产厂家少,技术力量薄弱,产量不大。
(二)、企业发展基本情况近几年,钦州坭兴陶生产又有了重振的希望。
一些民营资本开始投资坭兴陶产业,生产厂家逐渐增多,从业人员队伍不断扩大,工艺技术得到恢复发展,产量和效益逐年增加。
但由于投资分散,企业规模不大,资金实力单薄,开发能力较弱,技术力量不足,营销能力欠缺,融资渠道不畅和政策环境有待改善等原因,造成钦州坭兴陶产业的发展存在诸多困难,一方面是形势喜人另一方面却更为之担忧。
根据06年市经委组织的调查,2005年钦州有坭兴陶企业(作坊)15家(其中停产3家),固定资产1746万元,直接从业人员约1100人,实现总产值接近2000万元,利税160万元,出口80万元。
而根据我们的调查及税务部门提供的资料,2006年末共注册有13家坭兴陶企业(作坊),有经营业务并正常缴纳税款的企业(作坊)12家,实现销售收入704万元,纳税58.1万元;2007年末共注册有17家坭兴陶企业(作坊),有经营业务并正常缴纳税款的企业(作坊)14家,实现销售收入840万元,纳税60.1万元,详见附表一。
而业内人士根据各企业销售状况估计实际销售收入应在2000-2500万元左右,可能有部分应收帐款还没有开发票报税,也可能有个别企业瞒报收入或日常交流中夸大销售行情等,实际到底是多少,也许只有各自心中有数。
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坭兴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正文:---------------------------------------------------------------------------------------------------------------------------------------------------- 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坭兴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各县、区人民政府,钦州港经济开发区、三娘湾旅游管理区管委,市直各委、办、局:为振兴坭兴陶产业,加快坭兴陶产业发展,打造钦州坭兴陶品牌,推进文化钦州建设,为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目标服务,促进钦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坭兴陶产业发展的必要性(一)钦州坭兴陶是钦州的城市“名片”。
钦州坭兴陶,学名紫坭陶,具有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承载着古老文化又体现现代文明,是认识钦州、宣传钦州的重要载体,是钦州的城市“名片”。
(二)钦州坭兴陶工艺独特。
钦州坭兴陶选用钦江西岸的硬坭和钦江东岸的软土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烧制,其独一无二的“窑变”,是其他陶器所没有的,堪称中国一绝,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三)钦州坭兴陶是中国陶器的著名品牌。
钦州坭兴陶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多次在国际展会上夺冠,为中国赢得了荣誉,是钦州的著名品牌,也是中国的著名品牌。
(四)目前坭兴陶产业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企业规模偏小,市场占有率偏低;技术创新环节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标准体系尚未建立,技术传承方式落后;缺乏协调机制,行业自律缺失;缺乏知名品牌,营销方式落后,等等。
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保护,钦州坭兴陶产业将难以发展壮大。
二、加快坭兴陶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一)加快坭兴陶产业发展,是建设文化钦州的需要。
坭兴陶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采取措施振兴坭兴陶产业,是建设文化钦州的一项重要工作。
论钦州坭兴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作者:朱志成张云鹏来源:《大经贸》2017年第05期【摘要】近几年,坭兴陶市场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仍面临着知名度不够、占有率较低、价格相对低廉等可持续发展问题。
钦州坭兴陶要在激烈的市场中取得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进一步勘探陶土的分布和储量,建立科研合作平台,加大创新力度,保护好知识产权,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市场研究,细分市场,塑造著名名牌效应,实现坭兴陶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坭兴陶可持续发展一、坭兴陶产业发展现状目前的坭兴陶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据统计,钦州坭兴陶行业企业和经营主体已有309家(户),从业人员10000多人。
行业中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3名,广西工艺美术大师、广西陶瓷艺术大师56名,钦州市坭兴陶工艺美术大师45名。
年全行业完成生产总产值约5亿元。
在一个产业的初级发展往往会存在如下的问题:(一)对制作坭兴陶的原材料陶土的开采,没能做到科学合理的开采各坭兴陶生产企业为降低成本,专门对易于开采的表层资源进行开采,简单粗暴的开采模式,造成陶土的大量浪费和植被环节的破坏。
(二)知识产权保护不好,影响了企业和个人的创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坭兴陶产业的扩大和发展坭兴陶以其良好的实用性和古朴的窑变颜色,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更吸引人的是其独特创新的艺术设计和创造,才赋予了她较高的艺术价值。
当下的环境对坭兴陶设计的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够好,有部分企业既缺乏资金,又没有相应的产品研发及创新技术,就针对市场销量好的产品,故意去模仿和假冒原创产品,以降低自己的研发设计成本,严重打击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对于艺术陶来说,这种打击显得更为严重。
二、实现坭兴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一)要进一步精确勘探坭兴陶土的分布和储量据地质勘探部门预测,钦州陶土矿资源远景储量达15亿~17亿立方米,约30亿吨,主要分布于钦州市郊大马鞍一带,十分适合制作工艺陶。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陶土的等级,划定坭兴陶核心保护区,根据其陶土特性,适合做陶器的要求,结合城市发展的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开采计划和方案,有针对性的进行开采。
钦州坭兴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者:吴明旭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年第08期[摘要]文章介绍钦州坭兴陶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总结和归纳钦州坭兴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以期促进钦州坭兴陶产业做大做强。
[关键词]钦州坭兴陶;产业现状;发展潜力;存在问题;对策[作者简介]吴明旭,钦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所,钦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师,研究方向:科技情报信息,广西钦州,535000[中图分类号] F426.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0)08-0093-0003钦州坭兴陶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以“坯同一色,品异万彩”的“窑变”、高超的雕塑雕刻艺术、泡茶的“溢香芬淳”、绿色环保之“桂冠”而别树一帜,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四川荣昌陶同列中国四大名陶而誉满中外,与壮锦并称为“广西二宝”。
钦州坭兴陶浓郁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艺术收藏价值,使它成为钦州的城市“名片”。
坭兴陶产业对钦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钦州工业经济、文化产业、人文旅游、区域品牌良性互动、融于一体的良好载体。
一、产业现状据统计,钦州目前从事坭兴陶生产的大小厂家共有23家,从业人员约2500人,年产值约6000万元,产品结构主要是日用陶和艺术陶,花色品种有600多种,日用陶主要有茶具、水杯、电饭煲胆、炖盅、汽锅、花盘、咖啡具、食具、陶罐等,艺术陶主要有花瓶、文具、熏鼎、画筒、雕塑摆件和仿古制品等。
其中艺术陶年产值3000多万元,出口产品200多万元,出口欧美、日韩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钦州坭兴陶还没有形成产业规模,还处在比较落后的发展阶段。
二、发展潜力(一)丰富的矿产资源根据地质勘探部门勘探结果,钦州坭兴陶土总储量达15亿至17亿立方米,约30亿吨。
与陶瓷业发达的宜兴、景德镇、佛山等地相比,钦州发展坭兴陶产业资源优势可谓得天独厚。
宜兴陶现在面临陶土资源的危机,已探明的陶土资源不足1000万吨,紫砂泥约42万吨;景德镇陶土储量也仅约3.2亿吨;20年前,佛山就已经没有陶土。
074数字赋能钦州坭兴陶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索摘要:数字赋能是通过数字产业化引领相关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广西钦州坭兴陶历史悠久,历经多年发展,已形成一定产业规模。
且由于产品特色鲜明,质地优良,颇受消费者喜爱。
但与其他“四大名陶”相比,还存在一些短板需要补齐。
本文将基于数字赋能的基本理念,对广西钦州坭兴陶产业提出利用VR等新技术进行数字化赋能、完善数字化产业链建设及基于数字化技术实现多文化融合等优化建议,为钦州坭兴陶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赋能;坭兴陶;转型升级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92(2023)06—074—(03) Exploration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Path of Qinzhou Nixing Ceramic Industry with Digital Empowerment0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可见传承“非遗”至关重要。
广西钦州坭兴陶在1953年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紫陶及重庆荣昌陶一起被评为中国“四大名陶”,其烧制技艺在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经过多年发展,钦州坭兴陶逐渐形成了一定产业规模,成为一款极具地方特色的产品。
新时期,钦州坭兴陶产业规模逐渐壮大,如今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促进“非遗”坭兴陶的产业转型升级,是当下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1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有关理论及应用1.1 数字赋能 数字赋能是指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基础上,通过数字产业化引领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实现传统生产方式、服务与经营模式等变革,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通俗地说,就是利用互联网数字技术推动各行业发展。
数字经济由于其强创新性、高渗透性与广覆盖性的特征,已逐渐成为各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动能。
钦州坭兴陶的兴盛与发展状况坭兴陶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钦州坭兴陶艺作品于1915年参加美国巴拿马旧金山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名列中国四大名陶。
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四川容昌陶饮誉中外。
近百年来,多次参加国际和国家级展览会评比并获得大奖40多项,坭兴陶产品远销东南亚,东欧,美洲以及港澳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钦州坭兴陶源于唐,并于唐、宋时期有产品出口东南亚。
从这点来说,比现在名声很大的宜兴的紫沙陶要早几百年(宜兴紫砂网及一些出版的书籍均说,宜兴紫砂陶始于宋,兴于明朝)。
元朝至明朝,钦州坭兴陶衰落,可能与忽必烈推翻南宋后,实行酷政,各地陶瓷业受到了影响有关。
??? 钦州的坭兴陶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2)复兴,到民国初期达到高峰。
清咸丰年间,胡老六用钦江西岸的优质紫坭创制的吸烟小坭器及坭偶,质量比传统陶有了新的提高,产品很受各地客商和消费者欢迎,其他陶艺人纷纷效仿制作。
当时钦州生产的产品除有各种吸烟小坭器外,又增加了茶壶、小花瓶和插笔筒、唾盂等陶器品种。
由于这种陶泥制作茶具不如江苏宜兴的紫砂陶坭好,钦州泥兴陶的工匠们就更注重产品的装饰工艺。
其中,刻填工艺是坭兴陶有别于宜兴紫砂陶的一大特色。
工匠们利用具有很强可塑性的泥质,在器皿坯体上雕刻诗文和绘画,题款末多出现“写于古安州”、“作于古安”等字。
绘画主要以山水花鸟为题材,富有中国画白描风格,其刻画刀法老辣、古拙。
刻划后再填以白色坭料,器物本身与纹饰色彩形成鲜明对比,使坭兴陶在单纯古朴中透出一种又醇又浓的文人味。
至咸丰年末同治年初,钦州城里从事坭兴陶生产的作坊有40多家,其中较负盛名的有“黎家园”、“仁义斋”、“麦兴记”、“符广音”、“潘允馨”等家。
至同治中期,从事坭兴工艺的人家,大都聚居于钦州城南鱼寮街,并设店经营,形成一条坭兴巷,又名“宜兴街”。
所以,至今有话流传:钦州坭兴养了一街人。
清光绪年间,钦州设道署后,官员往来较多,他们都买些坭兴带回省外,加以传颂。
产亚☆坭兴陶在现今市场中的局面刘文轩魏栋祥蓝颖(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南宁530000)摘要:坭兴陶作为钦州特色的文化产业之一,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色与其特有的海洋文化,壮乡文化的历史韵味在八桂大地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本文在钦州千年的工艺陶品牌继承的基础上,根据广义虚拟经济规律这一角度,深入了解坭兴陶产业在现今市场中的现状、弊端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此次对坭兴陶产业的调研在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变发展路径方面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坭兴陶;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建议坭兴陶产业对钦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钦州工业经济、文化产业、人文旅游、区域品牌良性互动、融于一体的良好载体,本文就坭兴陶在现今市场中的局面,和坭兴陶产业进行探讨与研究。
现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格局多极化及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髙,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由物质层面转向精神层面,因此,建立在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基础上的经济活动必然出现,在满足人的物质美好需要的前提下满足人的心理需要,并且以心理需求为主导的经济总和的广义虚拟经济,它是一种基于以人为核心的生活价值论的经济体系。
坭兴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以其悠久的历史、特有的材料、独特的工艺、奇妙的窑变及声誉驰骋中外,是钦州最为著名的特产之一。
坭兴陶本身耐碱耐酸,无毒,具有保鲜除潮的VIF的均值为24.02,大于10,说明所选取数据存在多重共线性。
三、计量结果的经济分析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回归方程所涉及的三个解释变量:观影人次、电影平均票价、电影银幕数量是影响电影票房收人的最主要因素,共同决定了我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收入走势。
但这三者之间也存在着多重共线性,鉴于价格和荧幕数,荧幕数和观影人次之间的相关关系没有很强,由此可知模型的分析较为合理。
打铁还须自身硬。
有了好的影片质量,一传十、十传百,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台的宣传与推广,创造票房神话已经屡见不鲜了。
《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等电影,从开播前的不被人看好,到最后的好评如潮,50多亿元的票房,说明了国民欣赏水平在提高,国民素质在提高,人们愿意为好电影付费,越来越多的人有了维护知识文化产权的意识,并且为娱乐,为 知识付费的意识,在慢慢地扩散,波及的范围会越来越广。
钦州市坭兴陶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广西钦州,前称古越、安州,公元598年改称钦州。
钦州市位于广西南部沿海,南临北部湾和南中国海,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面向东南亚。
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是中国与东南亚地区乃至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桥梁。
钦州是一座新兴的滨海城市,辖灵山县、浦北县、钦南区、钦北区、钦州港经济开发区和三娘湾旅游管理区。
陆地面积1.0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62.6公里,总人口391万。
钦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风光旖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奶水牛之乡”、“中国香蕉之乡”和“中国大蚝之乡”。
一、钦州坭兴陶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一支奇葩。
钦州坭兴陶已有l300多年的悠久历史。
据《钦州陶冶志>记载:“我钦陶器,谅发明于唐以前,至唐益精致.盛于清咸丰年间……”。
史料《钦县志》又载:“民国九年,平心村发现逍遥大冢,内藏宁道务陶碑一方,高四尺余之巨制,此志乃达千六百余言……乃中国第一陶刻也……”。
碑刻唐开元二十年(公元773年),碑载距今已一千三百多年。
坭兴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钦州对外宣传的文化使者,是钦州的城市名片,是中国工艺美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
二.钦州坭兴陶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发展势头强劲,文化支柱产业地位突出。
近年来,在钦州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钦州市坭兴陶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走出了一条传统陶艺精品化、日用陶类产业化的发展路子。
按照“继承传统、创新发展,实施传统与现代工艺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引导,加大投入,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拓展市场空间。
实现了产业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坭兴陶产业规模在不断壮大,外来投资者和陶艺人才纷纷涌入坭兴陶产业。
产业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据统计,至2012年7月,坭兴陶生产经营企业由2004年前的6家发展到目前的62家。
行业中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1名,广西省级工艺美术大师9名,市级坭兴陶工艺美术大师51名。
从业人员具有高级职称的6人,中级职称19人,初级职称32人,技术人员200多人。
2011年坭兴陶行业产值实现5亿元人民币,直接与间接从事产业生产经营人员约为1.27万人。
坭兴陶文化内涵深厚,目前一批企业获得国家以及自治区授予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称号。
其中钦州坭兴陶艺公司艺术馆被授予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称号;钦州市北部湾坭兴玉陶公司、钦州市承坭斋坭兴陶艺公司、钦州市钦宝斋坭兴陶艺公司、钦州市品艺堂坭兴陶有限公司等企业被授予广西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称号。
三、钦州坭兴陶资源禀赋良好,政府采取措施加强保护和合理开发,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钦州坭兴陶资源禀赋良好,地质勘探部门初步探明,钦州坭兴陶土储量达l5一l7亿立方,约30亿吨以上。
资源十分丰富,矿口露天,开采成本低。
目前,钦州市正在开展加强对陶土开采与保护工作,成立相关工作领导小组,规划和制订陶土开采与保护办法。
拟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按需配送,使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以及合理的开采和利用,为钦州市坭兴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四、坭兴陶产品富有特色,生产工艺独特,产业发展优势明显。
坭兴陶产品极富特色,因坭兴陶质地细腻,坚硬结实,音质铿锵,且形式多种多样,变化无穷。
装饰艺术上采用雕、刻、剔的技法,在泥坯上雕、刻、剔出花卉、人物山水等图案,并可填入白、赭等色泥。
经高温烧制后,打磨掉表层氧化物,加以精工琢磨,形成所谓的“红器白花”或“白器红花”,甚为雅致。
更有一绝的就是经烧制产生的“窑变”,即偶然有极少量的坯体在原来铁红色的基础上隐约呈现出古铜、紫红、铁青、金黄、墨绿等多种色泽,以及天斑、虎纹等纹路变化,经打磨工艺加工,便完全显现出来了。
可谓“火中求宝,难得一件”、“一件在手,绝无类同”,人们称之为“坭兴珍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钦州坭兴陶产品生产另一个特点是不施釉,而采用雕刻进行装饰,通过打磨而使产品光润显色,这是其它陶瓷所不宜采用的。
因土质奇特,唯独钦州仅有。
且制作奇妙、工艺精巧、器形变化多姿及其耐酸、耐碱、防潮保鲜,没有毒性(铅、镉溶出量是零),素有“泡茶装食物,暑天越宿不馊”、“盛水插花,花开叶茂”的特殊性能。
既是幽雅别致的艺术品,又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博得了人们的喜爱。
目前坭兴陶产品品种主要有工艺美术陶和坭兴日用陶两部分。
工艺美术陶品种有花瓶、文具、熏鼎、画筒、雕塑摆件、仿古制品以及其他陶艺制品;坭兴日用陶包括茶具、水杯、电饭煲胆、炖盅、汽锅、花盆、咖啡具、食具、陶罐等。
总体呈现产锖两旺,稳步发展态势。
产品销往全国各省市,部分出口日本、韩国、美洲、东盟、欧洲以及港澳台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由于坭兴陶产品富有特色,生产工艺独特,唯钦州独有,因此产业发展优势十分明显。
五、坭兴陶知名度誉满海内外,是钦州的城市“名片”。
坭兴陶知名度誉满海内外。
早在1915年,钦州艺术坭兴陶制品首次出国参展,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上世纪80至90年代,坭兴陶已有60多个作品获国家级奖项,40多件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及美国、法国、俄罗斯、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博物馆馆藏。
1997年,坭兴陶被国家列入《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保护范畴。
近几年来,坭兴陶先后参加第43届、44届、45届、46届、47届全国“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共获13金l8银22铜和30个优秀奖;参加2008、2009、2010、2011年度的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天工艺苑·百花杯”竞赛,共获l0金14银16铜和27个优秀奖。
2006年,作品“高鼓花樽”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2008年6月坭兴陶烧制技术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l2月,坭兴陶产品被国家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9年,坭兴陶作品“硕果"被选定为第六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国宾札品。
在本届博览会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和与会东盟各国领导人在坭兴陶“同心瓶”上签字留下墨宝真迹,成为第六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2010年,坭兴陶以其独特的品质入选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钦州市两家企业成为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供应商,另外有4家坭兴陶企业也成为第三方特许商品供应商。
坭兴陶“世博缘·壮乡情”大花瓶代表广西捐赠上海世博局永久收藏;2012年4月,坭兴陶成为中马钦州产业园开园仪式赠送给来钦外宾和各级领导的礼品。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在坭兴陶陶板上签名纪念,陶板烧制后,将镶嵌在代表中马友谊的中马钦州产业园坭兴陶大门楼上。
近年来,坭兴陶知名度日益提升.已成为钦州的文化使者和城市的“名片”。
六、加强人才培养,为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提供人才支撑。
钦州市高度重视坭兴陶各类人才培养。
2008年扶持开办钦州市坭兴陶艺职业学校(民营),2009年钦州市职业技术学校设立坭兴陶专业,为我市坭兴陶产业培养技工人才。
钦州学院设立陶艺系(本科),以培养高级陶艺设计人才。
每年市政府从500万元的坭兴陶产业专项扶持资金中列支一部分,用于市各级工艺美术大师外出学习培训。
2012年,钦州市启动实施“4111”人才培养工程。
计划每年选送4个委培生到清华美院或景德镇陶瓷学院学习;每年组织一批大师到清华美院或景德镇陶瓷学院培训或请专家教授来钦讲学;在市职业教育中心培训一批坭兴陶技工人才;钦州学院每年招收一个班的传承坭兴陶技艺本科班。
此外,钦州市先后于2010年、2012年评审了第一届、第二届钦州市坭兴陶工艺美术大师,目前全市拥有市级坭兴陶工艺美术大师5l人,为产业实现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七、钦州市规划坭兴陶产业宏伟发展蓝图,全力打造中国坭兴陶之都。
钦州市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出台了《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坭兴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钦州市坭兴陶产业发展规划》,将坭兴陶产业列入市“十二五”发展规划。
全力将坭兴陶产业打造成为钦州市文化支柱产业。
钦州市规划建设坭兴陶重大项目有:1.规划建设坭兴古陶文化风情街。
项目位于钦江江东一桥至四桥原钦州市坭兴工艺厂、坭兴工艺二厂、陶器厂沿江一线。
用地面积约为1000亩,总投资约5亿元。
项目建设中国—东盟工艺商品贸易中心、坭兴陶博物馆、坭兴陶文化长廊、陶艺风情主题公园、古窑址游览区、运陶古渡、坭兴陶标志塔及配套的公共设施。
建筑独具制陶文化的浑然天成现代风格。
项目内以销售坭兴陶为主,兼容全国陶瓷精品、花鸟奇石、红木、书画等其他文化艺术精品。
项目规划有相对独立的、单体的、有设计感、高品位享受的茶庄,形成高雅茶文化街区。
项目规划建设有地方性、传统文化表演,有能够容纳地方戏种的小舞台、小戏台,有各类风雅小吃等。
建筑风格为岭南水乡的建筑特色,吸收钦州古村落(大芦村等)。
景观因地制宜,利用沿江热带椰林的秀丽风光与重新修建的古渡、运陶码头相得益彰。
2.着力建设坭兴陶文化创意产业园。
坭兴陶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建设成为融城市景观、文化,旅游、工业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
规划面积2500亩,一期建设1049亩,计划于2012年10月开工建设。
园区建设规划为:以坭兴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载体,形成以坭兴艺术陶、日用陶为基础,带动钦州坭兴陶产业的集约化、现代化、多元化发展。
项目是以特色产业与文化内涵浑然一体的结合,肩负着钦州坭兴陶文化的复兴,坭兴陶产业、旅游产业的振兴,城市基本文化符号和城市特征的塑造。
其定位是:以坭兴陶产业园为纽带,形成文化寻根概念,带动钦州文化产业发展;以建设坭兴陶产业园区为载体,以坭兴陶艺术陶、日用陶为基础,同时把握开发具有特色的坭兴陶新产品、新品种、实现产业向产业化、多元化发展;依托临港优势,形成我国西部地区陶瓷制品出口的物流基地,东南亚陶瓷贸易的集散地。
计划到2015年实现钦州坭兴陶及延伸产业总产值15亿元,利润1.5亿元,税收0.9亿元,行业就业人数2.5万人。
努力促进坭兴陶产业成为文化艺术品位更高、绿色环保型、高附加值及对全市经济贡献度较大,具有较强发展后劲和社会影力的文化支柱产业。
形成优势明显、功能完善、运行高效、创新力强的产业集聚区和西南陶瓷出口物流基地、贸易中心,成为全国陶瓷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后起之秀、钦州文化产业的支桂产业、钦州旅游的新亮点、城市建设的新名片、中国现代化新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