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
- 格式:docx
- 大小:20.28 KB
- 文档页数:2
2023版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居民企业A类) 2023版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居民企业A类)一、企业基本信息企业名称:纳税人识别号:所属税务机关:注册地质:法定代表人:二、申报期间信息申报期间开始日期:申报期间结束日期:三、主要财务信息1-营业收入按照以下方式列明申报期间内的营业收入:1-1 销售收入:1-2 服务收入:1-3 其他收入:2-营业成本列明申报期间内的营业成本:3-营业利润计算申报期间内的营业利润:4-其他利润(亏损)列明申报期间内的其他利润(亏损):5-所得税费用计算申报期间内应缴纳的所得税费用:6-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申报期间内的应纳税所得额:7-已缴纳的所得税列明申报期间内已经缴纳的所得税:8-应补(退)所得税额计算申报期间内应补(退)的所得税额:四、附注在这里列明申报期间内的财务信息解释、调整等相关附注说明。
附件: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3-现金流量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企业所得税:企业根据其所得额按规定计算并缴纳的税费。
详见《企业所得税法》。
2-营业收入:企业通过经营活动所形成的收入。
详见《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三号——营业收入》。
3-营业成本: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发生、与收入形成直接相关的成本。
详见《企业会计准则第十四号——营业成本》。
4-营业利润: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实现的利润。
详见《企业会计准则第十六号——利润表》。
5-其他利润(亏损):企业除营业利润之外的利润或亏损。
详见《企业会计准则第十六号——利润表》。
6-所得税费用:企业应当缴纳的所得税款项。
详见《企业所得税法》。
7-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以企业所得税税法规定的应税所得项目和金额为基础,按税率计算企业所得税额。
详见《企业所得税法》。
精心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 类)》填报说明一、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二、表头项目119“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
3、第23行“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第24行的“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
四、各行的填报1、第1行至第24行,纳税人根据其预缴申报方式分别填报。
实行“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行至第17行;实行“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9行至第22行;实行“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4行。
(以24第开发产品收入按照税收规定的预计计税毛利率计算的预计毛利额填入此行。
5、第6行“不征税收入”:填报计入利润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不征税的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政府性基金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6、第7行“免税收入”:填报计入利润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免税的收入或收益。
7、第8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可在企业所得税前弥补的以前年度尚未弥补的亏损额。
8、第9行“实际利润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
第9行=第4行+第5行-第69行×第15行=11行-12行-13行-14行,且第15行≤0时,填0,“本期金额”列不填。
15、第16行“以前年度多缴在本期抵缴所得税额”:填报以前年度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尚未办理退税,并在本纳税年度抵缴的所得税额。
16、第17行“本期实际应补(退)所得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
第17行=15行-16行,且第17行≤0时,填0,“本期金额”列不填。
17、第19行“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填报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
A200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税款所属期间:年月日至年月日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纳税人名称: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A2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填报。
执行《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57号发布)的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分支机构,在年度纳税申报时填报本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机关对仅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分支机构的企业,参照《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征收管理的,企业的分支机构在年度纳税申报时填报本表。
二、表头项目(一)税款所属期间1.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正常情况填报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税款所属期月(季)度最后一日;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在首次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填报开始经营之日至税款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以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按照正常情况填报;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纳税人,在终止经营活动当期纳税申报时,填报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终止经营活动之日,以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不再填报。
2.年度纳税申报填报税款所属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
(二)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纳税人识别号或有关部门核发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三)纳税人名称填报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证件载明的纳税人名称。
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一)预缴方式纳税人根据情况选择。
“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和“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两种预缴方式属于税务行政许可事项,纳税人需要履行行政许可相关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类)税款所属期间: 年月日至年月日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人名称:行次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累计金额本期金额一、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加:特定业务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减: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实际利润额(行行行行行)税率()应纳所得税额减免所得税额减:实际已预缴所得税额减:特定业务预缴(征)所得税额应补(退)所得税额(行行行行)减:以前年度多缴在本期抵缴所得税额本期实际应补(退)所得税额二、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本月(季)应纳税所得额(行X或)税率()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行X行)三、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本月(季)确定预缴的所得税额谨声明:此纳税申报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国家有关税收规定填报的,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
法定代表人(签字):年月曰纳税人公章:会计主管:填表日期:年月曰代理申报中介机构公章:经办人:经办人执业证件号码:代理申报日期:年月曰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专用章:受理人:受理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类)》填报说明一、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二、表头项目.“税款所属期间”:为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所属期月(季)度最后一日。
年度中间开业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月(季)度的最后一日。
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位)。
.“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纳税人全称。
三、各列的填报.第行“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的纳税人,第行至第行的“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月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新政策,从2014年开始,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不论是查账征收还是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均可适用20%的税率,年应纳税所得额在10万元(含)以下的,还可享受减半征收的优惠。
从而改变了以往对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企业暂不适用小型微利企业降低税率及减半征税优惠的规定。
由于原纳税申报表已不适应新政策的需要,《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2014年版)等报表〉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28号)公布了4种2014年版纳税申报表,该公告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
填报纳税申报表应注意几种情形的区别在进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时,查账征收的纳税人预缴税款,填写《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核定征收的纳税人预缴和年度汇算清缴,填报《企业所得税月(季)度和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一、实行查账征收,上一纳税年度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本年按实际利润额预缴企业所得税的小型微利企业:(一)上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万元(含),本年预缴时累计实际利润额不超过10万元的,申报表第14行“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免所得税额”的金额为第10行“实际利润额”与15%的乘积。
预缴时累计实际利润额超过10万元的,应停止享受减半征税优惠政策改按20%的税率预缴企业所得税。
过10万元但不超过30万元的;以及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万元但不超过30万元的,申报表第14行的金额为第10行“实际利润额”与5%的乘积。
二、实行查账征收,上一纳税年度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本年按上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季度(月)平均额预缴企业所得税的小型微利企业:(一)上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万元(含)的,可以全年按减半征税的优惠政策预缴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第25行“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免所得税额”的金额为第22行“本月(季)应纳税所得额”与15%的乘积。
(二)上年度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万元但不超过30万元的,可以全年按降低税率的优惠政策预缴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第25行的金额为第22行金额与5%的乘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