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办坭兴陶厂对坭兴陶现状的调查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9.59 KB
- 文档页数:11
浅谈广西坭兴陶研究与创新发展本文从广西钦州坭兴陶的发展现状中,了解其悠久的历史特征和制作工艺,立足于坭兴陶具备的优良特点,探索它形成文化产业的条件,以及在形成产业后进行积极建设和经营使其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本论文从产品设计角度切入,将现代设计理念与产品创新设计相结合,从而得到具有可行性的坭兴陶设计的新思路,有助于坭兴陶产业的发展。
标签:坭兴陶;地域特色;创新发展一、背景坭兴陶出自钦州,学名为紫泥陶,特色鲜明。
民国时期,与宜兴紫砂陶、四川荣昌陶、云南建水陶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陶。
钦州坭兴陶以独特的原料、工艺流程、造型特征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装饰图案赋予了它强烈的地域特征,体现了钦州陶艺师的智慧和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广西钦州坭兴陶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始于新石器时代在清道光年间发展成为艺术陶瓷,积淀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近几年对坭兴陶产业以及产品的研究等相关学者纷至沓来,但多集中于对坭兴艺术陶工艺品方面,研究内容较为传统,产品设计与研发存在空白区域。
二、坭兴陶的历史及工艺优点广西钦州坭兴陶作为四大名陶之一,广西制陶技术自成一体,地方区域特征明显。
是以广西钦州市钦江东西两岸特有紫红陶土为原料,将东泥封闭存放,西泥取回后经过四至六个月以上的日照雨淋,使其碎散、溶解、氧化,达到风化状态,再经过碎土,按4:6的比例混合,制成陶器坯料。
东泥软为肉,西泥硬为骨,骨肉得以相互支撑并经过坭兴陶烧制技艺烧制后形成坭兴陶。
广西坭兴陶形成独特鲜明的“双料混炼、骨肉相融、自然素烧、烧炼出彩、陶刻纹印、陶艺造型”等六项制陶基本特征。
坭兴陶制陶工艺历代薪火相传,六项鲜明特征从未间断。
坭兴陶的“窑变艺术”品味和价值极高,堪称“中闭一绝” 。
主耍表现存坭兴,烧制过程中不需耍添加任陶瓷颜料,产生眙体颜色为墨绿、紫红、虎皮纹、天蓝、天斑、卉铜、铁青等一雅色泽的窑变效果和自然形成各种色彩绚丽的图案与纹理,是其他陶瓷所不能比拟的。
坭兴陶的另一特点是浮雕艺术,就是不需施釉而采用雕刻进行装饰。
钦州坭兴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者:吴明旭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年第08期[摘要]文章介绍钦州坭兴陶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总结和归纳钦州坭兴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以期促进钦州坭兴陶产业做大做强。
[关键词]钦州坭兴陶;产业现状;发展潜力;存在问题;对策[作者简介]吴明旭,钦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所,钦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师,研究方向:科技情报信息,广西钦州,535000[中图分类号] F426.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0)08-0093-0003钦州坭兴陶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以“坯同一色,品异万彩”的“窑变”、高超的雕塑雕刻艺术、泡茶的“溢香芬淳”、绿色环保之“桂冠”而别树一帜,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四川荣昌陶同列中国四大名陶而誉满中外,与壮锦并称为“广西二宝”。
钦州坭兴陶浓郁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艺术收藏价值,使它成为钦州的城市“名片”。
坭兴陶产业对钦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钦州工业经济、文化产业、人文旅游、区域品牌良性互动、融于一体的良好载体。
一、产业现状据统计,钦州目前从事坭兴陶生产的大小厂家共有23家,从业人员约2500人,年产值约6000万元,产品结构主要是日用陶和艺术陶,花色品种有600多种,日用陶主要有茶具、水杯、电饭煲胆、炖盅、汽锅、花盘、咖啡具、食具、陶罐等,艺术陶主要有花瓶、文具、熏鼎、画筒、雕塑摆件和仿古制品等。
其中艺术陶年产值3000多万元,出口产品200多万元,出口欧美、日韩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钦州坭兴陶还没有形成产业规模,还处在比较落后的发展阶段。
二、发展潜力(一)丰富的矿产资源根据地质勘探部门勘探结果,钦州坭兴陶土总储量达15亿至17亿立方米,约30亿吨。
与陶瓷业发达的宜兴、景德镇、佛山等地相比,钦州发展坭兴陶产业资源优势可谓得天独厚。
宜兴陶现在面临陶土资源的危机,已探明的陶土资源不足1000万吨,紫砂泥约42万吨;景德镇陶土储量也仅约3.2亿吨;20年前,佛山就已经没有陶土。
坭兴陶策划书3篇篇一《坭兴陶策划书》一、项目背景坭兴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市场的竞争,坭兴陶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为了推动坭兴陶的传承和发展,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我们制定了本策划书。
二、项目目标1. 提高坭兴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坭兴陶。
2. 增加坭兴陶的销售量和市场份额,促进坭兴陶产业的发展。
3. 传承和弘扬坭兴陶文化,推动坭兴陶的创新和发展。
三、项目内容1. 举办坭兴陶文化展览在国内外举办坭兴陶文化展览,展示坭兴陶的历史、文化、工艺和作品。
邀请坭兴陶大师和专家进行讲座和演示,让观众了解坭兴陶的制作过程和艺术价值。
设立坭兴陶体验区,让观众亲身体验坭兴陶的制作过程,增加对坭兴陶的兴趣和了解。
2. 开展坭兴陶文化旅游开发坭兴陶文化旅游线路,将坭兴陶产地、博物馆、工作室等景点串联起来,让游客深入了解坭兴陶的文化和历史。
举办坭兴陶文化旅游节,推出坭兴陶主题旅游产品和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坭兴陶文化。
3. 加强坭兴陶品牌建设制定坭兴陶品牌战略,明确品牌定位和目标市场。
加强坭兴陶品牌宣传和推广,通过广告、公关、促销等手段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建立坭兴陶品牌形象识别系统,统一品牌形象和标识,提高品牌的辨识度和影响力。
4. 推动坭兴陶产业发展加强坭兴陶产业规划和政策支持,引导坭兴陶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建立坭兴陶产业园区,集聚坭兴陶企业和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加强坭兴陶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坭兴陶产业的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
四、项目实施1. 组织架构成立坭兴陶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策划、组织、实施和监督。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
2. 实施步骤第一阶段(筹备阶段):制定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项目目标和任务,组建项目团队,开展项目调研和宣传推广。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按照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坭兴陶文化展览、坭兴陶文化旅游、坭兴陶品牌建设和坭兴陶产业发展等工作。
天工|2022年第17期作者简介:利成世(1967—),男,汉族,广西钦州人,本科,南宁学院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研究方向:贝雕和坭兴陶设计。
[摘 要]坭兴陶烧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坭兴陶烧制技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钦州坭兴陶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为充分挖掘坭兴陶的当代价值,产业化发展无疑是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技艺的主要方式。重点阐述了钦州坭兴陶在文旅融合、加强营销和品牌推广、内涵挖掘与产品创新、人才培养等促进产业化发展方面进行的实践探索。[关键词]钦州坭兴陶;产业化;发展实践[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2)17-0016-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利成世.钦州坭兴陶非遗技艺产业化发展实践[J].天工,2022(17):16-18.
利成世
钦州坭兴陶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以悠久历史、精湛工艺、特有陶土、神奇窑变等特色而著称。钦州坭兴陶作为一种传承久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当代社会焕发全新的光彩,需要通过自身的产业化发展,不断进行技艺创新和新媒介传播营销,从而扩大影响力。一、钦州坭兴陶简介钦州坭兴陶产于我国广西北部湾沿岸的钦州市,以其特有的无釉还原烧制工艺而闻名。2008年,“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项目”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目前可以考证的钦州坭兴陶大约形成于唐代,距今1300多年。由于广西位于我国的边陲,制陶工艺等的发展受到中原地区影响较小,所以钦州坭兴陶的制作工艺仍较多地保留了唐代以前的烧制技艺。钦州坭兴陶在近代结合本地特有陶土,融入新工艺、新技术,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逐渐成为与宜兴紫砂陶、建水紫陶、重庆荣昌安富陶并称的“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二、相关理论(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是指集体或者个人在生活和劳动中所产生的技能及创造出来的歌舞表演等形式[2],通过子孙相传的方式遗传到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族群紧密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是人类文化丰富性的具体展现,是劳动人民思维创造力的结晶。它是以人为中心的动态文化遗产,所呈现的形式与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其本质突出的是非物质的属性,强调以人为主体的技艺、经验和精神。[3]传统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技艺是古代先民在生产和劳作中通过不断的积累和创新形成的智慧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自身所具有的鲜明个性及悠久的历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是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需要,也是保持民族文化传承、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和建立文化自信的需要。(二)产业化“产业化”一词由“产业”延伸发展而来。在产业经济学家看来,产业是指具有某种同类或类似属性的企业或组织的集合,或者是指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部分国民经济的总和。[4]产业化是指某一具有相同属性的行业达到社会承认的规模程度的过程。(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设立“保护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搜集整理,认定和保护非遗传承人等,把非遗严格地保护起来,使其延续存在。二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使其产品和技艺重新进入当代人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地保存和发展下去。这就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应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和开发价值,并与当代人的生活有较为密切的关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程度的较高要求,是指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市场经济的形式
实习报告坭兴陶装接一、引言1、大家好,今天我要和你们聊聊我最近的实习经历,主题是“坭兴陶装接”。
什么?听起来有点陌生?别担心,坭兴陶其实就是一种超有历史感的陶器,它源自我们中国广东的高明区。
这个地方被誉为“陶瓷之乡”,坭兴陶也是其中的瑰宝之一。
说到“装接”,其实就是把两个不同部分的陶器拼接起来,通常是为了修复或者艺术创作。
究竟这两者是怎么结合的呢?让我给你们好好讲讲。
2、坭兴陶可不是随便什么陶器,它有着几百年的历史,工艺复杂且讲究。
我们知道,陶器的制作过程中,不仅需要技术,还要有审美。
尤其是坭兴陶,它的制作技艺是传承下来的,所以每一块坭兴陶都可以说是“活历史”。
而“装接”在这其中,就是把破损的陶器部件通过巧妙的手法拼接起来,不仅是为了修复,也是为了让陶器更具独特的美感。
像这种“缝缝补补”还能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呢,真的是让人眼前一亮。
3、在这段时间的实习中,我有幸接触到这个古老的技艺。
通过和老师傅们的亲身接触,我对坭兴陶和装接的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不仅仅是技术活儿,更是一门文化,一种传承。
这篇报告,算是我这段时间实习的总结,也是我对坭兴陶装接技艺的思考。
二、坭兴陶的制作工艺1、先来聊聊坭兴陶的制作过程。
听说这个陶器的泥土选材可是有讲究的,坑坑洼洼的高明土是最常用的材料。
经过几道复杂的工序,泥土被揉捏成型,然后通过高温烧制,最后出来的坭兴陶色泽温润,质感也特别好。
甚至有人说,坭兴陶拿在手里,不轻不重,拿着就像在握住一段历史。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摸到坭兴陶时,那个感觉真的是妙不可言,温润如玉,触感很好。
2、这个工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坭兴陶的制作首先要选泥,接着是手工捏制,有的是用传统的手法,一块一块慢慢雕刻出来。
说实话,看着那些老艺人一点一点地雕刻,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每一刀下去,都是对历史的尊重。
然后是高温烧制,这一步特别重要,因为烧制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陶器的质量。
所以,能烧出一块完美的坭兴陶,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经验和运气。
坭兴陶社会实践心得体会50字坭兴陶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在坭兴陶社会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坭兴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其对我们现代人的启示和影响。
首先,坭兴陶以其独特的工艺技法和艺术表现形式吸引了我。
在实践中,我有幸亲身参与了坭兴陶的制作过程,亲手塑造、上釉、烧制各类陶器,体验到了传统陶艺的精髓所在。
而这也让我深深认识到,坭兴陶是一门需要极高技术和经验的艺术,只有对陶土进行细致的把握,才能制作出精美的陶器。
其次,坭兴陶社会实践让我对陶器的鉴赏能力得到提升。
在实践中,我不仅仅是制作陶器,还学习了如何欣赏一件陶器的美。
通过观摩坭兴陶的作品,我深刻感受到陶器的独特魅力和内在价值。
陶器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以及背后的历史故事,让我更加珍视和尊重陶艺这一古老的手工艺术。
此外,坭兴陶社会实践还让我认识到了陶艺对于社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坭兴陶的发展过程中,社区居民通过学习陶艺技术和传统文化知识,参与到陶器制作和销售的过程中,不仅仅获得了经济收益,还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这让我明白到,陶艺不仅仅是艺术创作,更是一个能够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产业。
最后,坭兴陶社会实践增强了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中国传统陶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之一。
通过坭兴陶社会实践,我深入了解并体验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我为自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而感到骄傲,同时也更加要珍惜和继承好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总之,坭兴陶社会实践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在实践中学习到了陶艺的技能和知识,增强了对陶器的鉴赏能力,认识到了陶艺对于社区经济的积极作用,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通过这次实践,我对陶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决心将来会继续深入研究和传承坭兴陶这一独特的中国传统陶艺。
关于广西钦州坭兴陶的历史发展与当代发展保护措施广西钦州市位于广西南部,地处祖国西南沿海,背靠大西南,面临北部湾,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沿海城市。
说钦州古老,那是有据可依的,钦州的坭兴陶便是依据之一。
坭兴陶学名叫做紫泥陶。
它以钦江东西两岸特有紫红陶土为原料,东泥软为肉,西泥硬为骨,按软六硬四的比例混合,骨肉相互支撑,经淘洗、选练、拉坯成型、雕刻、烧制、打磨而制成上品。
其因深藏于山腹地层而天然洁净、泥质细腻。
且坭兴陶含有铁、锌、钙、锶等十几种矿物质,绿色天然,对人体有益无害。
成品后的坭兴陶器古色古香、光润柔和、音质铿锵、耐酸耐碱、绝无毒性。
它独具透气而不透水的天然双重结构使得器皿内氧分充足,有利于食物长久储存。
实践证明,把茶叶放置于坭兴陶罐内,多年都没有霉变。
用坭兴陶茶具泡茶,茶水庆春芬香,隔夜而色味不变。
钦州坭兴陶作为一种民间工艺,产生于隋朝,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
据史志记载:我钦陶器,谅发明于唐以前,至唐而益精致。
民国初年,钦州坭兴陶与宜兴紫砂陶、四川荣昌陶和云南建水陶并称中国四大名陶。
民国九年,在城东的山上发现逍遥大冢,冢内藏有陶壶一只及高四尺有余的陶碑一方。
经考证知道这是唐朝开元年间宁越郡(即现钦州市)第五世刺史宁道务的墓志。
这是坭兴陶雏形的最早记录,由此可以证明,钦州坭兴陶历史是始于唐朝以前的。
咸丰年间,钦州本地人胡老六用钦江紫泥制作烟斗和坭偶。
开创了钦州坭兴陶产业的新纪元。
宣统二年,坭兴陶参加清政府在江宁(今南京)举办的第一次劝业会,坭兴陶瓶及罐荣获金奖。
钦州陶器于清朝年间发展鼎盛,坭器得以广泛兴用,故得名”坭兴”。
据资料上说,现今香港、澳门、上海等地的“钦州街”皆因坭兴陶的流传而有此命名,钦州坭兴陶一时威名远播海内外,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
坭兴陶最大的艺术特点就是在烧制过程中产生的窑变。
坭兴陶的“窑变”艺术为其他陶器所没有,故有“中国一绝”之称。
坭兴陶用钦州特有的陶土,不需添加任何陶瓷颜料,在烧制过程中当炉盘上升到1200度的临界点时,偶然有极少量的坯体在原来铁红色的外观上若隐若现古铜、紫红、铁青、金黄、墨绿以及天斑、虎纹等色泽,须打磨表层氧化物后才得以见其真面目,生成的窑变陶数量很少,可谓火中求宝。
初探坭兴陶产品设计发展问题作者:王柳凤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第03期摘要:在现代化工业时代下传统手工制造业将面临着变革。
坭兴陶产业化发展存在着产品种类单一、市场占有率低、设计投入较少、品牌意识薄弱、生产模式落后、工艺技术受限、陶土原料特殊、运用范围较小等问题。
坭兴陶产品产业发展应该从加大设计的投入、改进产业的生产模式、营销模式的扩宽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坭兴陶;产品设计;生产模式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8-0040-01在现代的工业生产技术的推动下,工业生产即将迎来4.0时代。
中国作为生产制造大国,依然存在着许多的传统手工制造业,传统手工制作市场占据着一大部分市场。
钦州坭兴陶作为广西著名传统工艺与文化遗产,距今1300多年历史,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
作为广西特色文化产业,坭兴陶传统的制作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市场的变革,也将面临着挑战。
文章以广西钦州坭兴陶为例,探索现代工业设计时代下坭兴陶传统手工艺制造及其产品设计的发展方向。
一、坭兴陶产品现状调查(一)坭兴陶产业规模坭兴陶是广西钦州市钦江东西两岸特有紫红陶土为原料,运用拉胚、捏塑等方式成型后,再经过现代梭式窑的烧制而成。
坭兴陶器制品在烧制过程中产生胎体颜色变化,即“窑变”。
“窑变“是坭兴陶工艺的一大特点。
烧成后制品未施釉,自然形成各色图案与文理,表面做磨光处理。
经过多年的发展,坭兴陶在钦州已经形成了从开采原料——加工制作——销售这一完整的产业链。
到目前,注册的坭兴陶公司已达130多家,此外还有100多家小作坊,直接从事坭兴陶产业的人数约为1.4万人。
作为对钦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很大影响的坭兴陶产业,其市场占有率较低,虽然近年来东盟的发展促进了坭兴陶产业的发展,但坭兴陶进入市场时间短,在价格上相对低廉,知名度远不如同类产业,如紫砂制品。
因此,坭兴陶产业化还属于发展阶段,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关于创办坭兴陶厂对坭兴陶发展的调查报告 3月份我对钦州坭兴陶做了市场发展现状、坭兴陶生产流程、销售和人力成本进行了调查,现就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
一、钦州坭兴陶市场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钦州坭兴陶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3月份分别对古安、钦宝斋、永福、太极泉、承坭斋、品艺堂、钦州湾等大型坭兴陶厂做了坭兴陶发展现状、生产流程、销售和人力资源成本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从和各个厂的工人交谈了解,分析总结出现在的生产厂家逐渐增多(大大小小的厂坊和工作室),从业人员队伍不断扩大(近几年北部湾经济发展迅速,大量的从业人员从珠三角转回家乡),工艺技术得到恢复发展,产量和效益逐年增加。但由于投资分散,企业规模不大,资金实力单薄,开发能力较弱,技术力量不足,营销能力欠缺,融资渠道不畅和中央十八大的召开,政策环境有待改善等原因,造成钦州坭兴陶产业的发展存在诸多困难,一方面是形势喜人另一方面却更为之担忧。
1、形势喜人让人看到生机勃勃的景象。近几年来,钦州坭兴陶大小厂坊和工作室的大量呈现就像雨后春笋,百花齐开;钦州坭兴陶生产又有了重振的希望。很多民营资本开始投资坭兴陶产业(所调查的坭兴陶厂基本上都是近年新建)。
2、担忧的是中央十八大的召开,政府对“三公经费”的控制,不铺张浪费的管理机制。因为坭兴陶高端产品如大花瓶等精品以往的主要销售对象主要是政府部门,国有企业等事业单位。如古安、承坭斋、钦宝斋等的大花瓶,一对170CM以上的大花瓶开价是三十万元人民币,以钦宝斋的人工成本计算,一对170CM以上的大花瓶成本价大约是一万元人民币,一个工人一个月即可完成一对花瓶的生产,卖出一对花瓶即可养起一家100人的坭兴陶厂了。
(二)钦州坭兴陶企业发展优势 近几年来,北部湾经济发展迅速,北部湾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地位日益提升,北部湾沿岸的工业和城市群正在崛起,在中国与东盟国家日益加强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往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钦州坭兴陶成为钦州、广西、乃至中国的“名片”、民族特产这样的贵重礼品,用于馈赠贵宾、亲友。随着北部湾地区工业、、物流、旅游等产业的发展,钦州坭兴陶产业也必将受益于工业化、产业化和高科技的影响,在生产技术、产业规模和高端开发利用等方面必将得到快速发展。所以钦州市委、市政府对坭兴陶的发展也比较重视,把坭兴陶作为钦州的名片,坭兴陶成了政府部门的首选礼品。
(三)钦州坭兴陶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根据各个厂工人的反映,人才、资金、是目前企业发展中遇到的主要困难。 1、人才缺乏,技术人才不足,设计、拉胚、雕刻、烧窑、营销等关键技术人员面临短缺。设计人才甚少,技术不新颖,普遍的厂坊作品造型千篇一律,设计的作品没有申请个人专利,得不到产权保护。
2、需说近几年北部湾经济发展迅速,大量的从业人员从珠三角、长三角等地转回家乡从业;但是钦州坭兴陶产业还小,收入不高,对年轻人投入坭兴陶手工行业的吸引力不够,热情不高,从业人员规模较小。初步了解,各个企业新招的学徒工月薪均为800元/月且不包吃住,如果按照在钦州生活的外地人来说,每月的开销是:伙食费25元/天,750元/月,住宿是400元/月,简单的吃住都要1150元/月,且不包括交通费、水电费和电话费等;因此大量的学徒工均以是钦州本地人,年龄在三、四十岁以上的农村人为主体。这些学徒工看不到希望,或许半年、一年都是拿800元/月-1200元/月的工资,要真正学到技术起码都要花费三至五年时间经验的积累和沉淀才可以拿到3000元/月以上的高薪,所以很多有知识、学历较高的年轻人不愿拿自己的青春作为赌注。而在钦州有点名气的大师如拉胚王邱子孟、李人饼、陆景平、刘明洲其身价过高,月薪要求几万/月,大多的坭兴陶企业人力资源成本都不愿花费在一个人身上,所以现有的企业招人是宁然花几百块招对坭兴陶生产一窍不通的人做学徒培养也不舍得花重金请大师。技术人员的短缺造就了个别人员的身价过高,低的就很低,两者距离落差太大。
3、由于人才严重不足,目前艺术陶以手工制作为主,如拉胚、烧窑、雕刻等很多工序环节缺少熟练工人技师,生产效率很难提高;部分工序耗时费力,没有足够的熟练工人,产量很难满足市场需求,质量、艺术效果难以追求更高更好的欣赏收藏价值。
4、资金不足,企业场地分散,缺乏产业规范。现有坭兴陶企业以个体资本投资为主,这些个体投资者多是属于创业阶段,原始积累不大,资金实力有限,却往往以独资方式投资经营,单个企业投资数额不大,力量单薄,多以租赁旧车间厂房作为创业场地,聘请不多的几个技师苦苦支撑的滚动发展,正在以相对较快的速度进行原始积累的过程,但这个速度对于这个产业的发展还是缓慢的。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场地小、工人少,从而生产能力有限,往往一些大批量的订单没有能力接单;在产品质量管理和控制上,尚未形成有效的技术保证和相应的管理体系,对一些质量要求高的订单也不敢接单;各个企业相互竞争的多合作的少,形成技术壁垒,在不同的工序上各有优势,却无法取长补短,也没有形成技术规范,造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优秀产品成品率低,优秀的产品少,精品更少,价格效益有待提高。
二、钦州坭兴陶的生产流程 原料 球磨 过滤 炼泥 陈腐 手拉胚成型 泥板粘接 成 型 泥条粘接 成 型 雕刻装饰 彩坭装饰 烧窑 打磨
抛光
成品 打蜡 三、钦州坭兴陶企业的销售方式
(一)目前各企业间最主要的销售对象是以广西区内的政府部门和各国企事业单位,广告宣传方式有限,各个企业之间的合作宣传局限性小,加之大量的广告费成本等,没有形成对外开放门路的政策。市场营销、品牌战略及成本运作等处于低水平状态,产能不高、销量不大。有些个体投资者大多不善于资本运营,筹资能力有限,投资规模无法迅速扩大;同时受到市场营销手段落后、品牌意识差、质量控制技术不过关、从业人员少和场地限制等,造成产量、产值在低基数的情况下增速较快但总量不大,企业生存能力仍很脆弱。一方面是由于生产效率不高形成的产品“供不应求”,这样的“供不应求”使投资者失去品牌营销的意识和压力,另一方面却是困难重重,企业难以实现跳跃式的发展、迅速做大做强。 (二)古安、钦坭斋、永福陶艺等很好的运用了独特的地理位置,其工厂都在民族英雄冯子材和刘永福故居附近,巧妙的和旅游团导游合作,把钦州坭兴陶成为钦州的“名片”、民族特产这样的贵重礼品运作宣传,用于馈赠贵宾、亲友以及留念等。 (三)大部份的坭兴陶厂坊只是靠仅仅有限的人脉资源销售产品,销售人员极少。产品展示厅每天只是等待顾客上门,而不是主动的上门找客户谈订单,或者通过网络渠道来宣传产品特色,没有走出去引进来的营销理念。 四、钦州坭兴陶的人力成本
钦州坭兴陶的主要成本是人工而非材料,坭兴陶的主体材料即陶土及水电等成本占产品整体成本的比例非常低。下表是部分坭兴陶厂的人工价格,仅供参考:
单位 员工人数 拉胚师傅工资(月薪/人民币) 雕刻师傅(月薪/人民币) 刻字师傅(月薪/人民币) 打磨师傅(月薪/人民币) 烧窑师傅(月薪/人民币) 杂工(月薪/人民币)
钦宝斋 100人以上 按2.5元/公分算,月综合7千/月 水杯雕花25元/只,绿胚1元/只,包接1.5元/只,接胚0.6元/只,雕大花瓶计件按2500元/只,月综合工资:4千-8千,修2500元/月 2500元/月-3000元/月 杂工都是由学徒工兼做 胚1元/只 永福 10零人 7千/月 主要由黎昌权和黎月雄负责 5千/月 4千/月 1.6千
太极泉 未知 按2.3元/公分计算 绿水杯按1.1元/只,包接1.6元/个,水杯刻字,雕花按23元/只,修胚1元/只 计件大花瓶3千/只,综合工资是4千-1万/月 4千/月 3千/月 1.8千
承坭斋 100人以上 1.7米以上的大花瓶按月薪1万/月 按技术水平3千-1万 0.5元-1.5元/字 5千/月 4千/月 1.5千-2千/月 五、实现钦州坭兴陶加快发展的条件 (一)、历史文化长久技术深厚,基础扎实;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技术不断传承和发展,有一批热爱坭兴陶艺术的艺人和工人,也有许多喜爱坭兴陶艺术的收藏爱好者参与其中,也吸引了一些民间投资,他们在生产经营中既获得经济上的收益,也得到坭兴陶艺术的熏陶,投资者们加快发展钦州坭兴陶,扩大钦州坭兴陶的艺术影响力的愿望更加强烈。随着钦州坭兴陶的深入开发,还可以向日常生活行业发展(目前品艺堂和太极泉已经巧妙的运用坭兴陶的特色和原理,制作出了日常生活用水缸陶),充分挖掘钦州坭兴陶土的潜力,向高科技、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拓宽钦州坭兴陶发展空间。 (二)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很好的利用坭兴产业作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更深受广大群众的接受和欢迎,而不止止停留在以往的观赏水平,坭兴陶茶具精品还成为功夫茶爱好者追逐收藏的对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日益改善,人们对坭兴陶茶具、餐具等日用产品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对高档日用陶和艺术陶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 六、怎么很好的实现钦州坭兴陶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科技投入,技术创新。一是解决高大艺术产品成品率;二是解决工业化大批量生产技术问题,满足日用消费需求。 目前,钦州坭兴陶产品以艺术陶和日用陶为主。在艺术陶的生产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高大艺术陶的烧成率非常低,由于受陶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