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和坭兴陶的区别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1
中国四大名陶1953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江苏宜兴紫砂陶、广西钦州坭兴陶、云南建水紫陶、四川荣昌陶器(荣昌县现为重庆市管辖,故“四川荣昌陶”改称“重庆荣昌陶”)以其悠久的历史,卓然不凡的陶瓷品相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被国家轻工部命名为“中国四大名陶”。
江苏宜兴紫砂陶紫砂泥原料,主要分为紫泥、绿泥和红泥(朱砂泥)三种,俗称“富贵土”。
因其产自江苏宜兴,故称宜兴紫砂。
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有这样的记载:「创始;金沙寺 6僧,久而逸其名矣,闻之陶家云...此书将紫砂壶的产生,归 为金沙寺僧所创。
明代初创时期:供春、时大斌(时鹏、李仲芳、徐友泉) 6清前期:陈鸣远、惠孟臣、(邵玉亭、王南林) 6清中后期:邵大亨(惠逸公、邵友亭、杨彭年) 6清末民国:黄玉麟(俞国良、程寿珍)6紫砂壶原料:范蠡,就 '。
数来 那还是明 紫砂壶 是那位]已有二二 武宗正德年间以后的事情,历史上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如: 供春,陈曼生等。
近代:顾景洲、朱可心、裴石民(两徐、蒋蓉)6难得传统款式分为四大类:圆形器、方形器、(这两种也可以叫光货),筋纹器、花色器(俗称花货)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在钦州城东平心村发现唐代刺史宁 道务墓志铭陶碑,这是坭兴陶雏形的最早记录。
咸丰年间(1851-1862年),钦州本地人胡老六用钦江细腻紫泥 制作烟斗和坭偶。
开创了钦州坭兴陶产业的新纪元,堪称坭 兴陶近代鼻祖。
清同治年间(1862-1875年),钦州从事坭兴的工艺人家聚集曼生式够于城区的鱼寮横街,开设商店经营坭兴陶,形成了一条坭兴巷(即烟斗街)。
民国初至1937年,有商人陆续在广州、香港、澳门、越南及6南洋开设商店经营钦州坭兴陶。
广西钦州龙兴陶坭兴陶茶壶,简称坭兴壶。
坭兴陶土中陶土中富含铁、锌、钙、锶等对人体有益的金属元素。
以钦江东西两岸特有紫红陶土为原料,东泥软为肉,西泥硬为骨,按软六硬四混合,骨肉得以相互支撑方为上品。
陶瓷和紫砂哪一种材质泡茶效果更好喝茶是很多人都有的一种习惯对于人们来说喝茶可以很好的陶冶自己的性情并且也可以很好的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喝茶能够提升醒脑并且在饭后喝茶也有助于我们的消化,所以对于身体来说其实喝茶是一种享受,那么如何选择喝茶的器皿呢? 茶道是中国的一种文化,是喝茶是很多人都有的一种习惯对于人们来说喝茶可以很好的陶冶自己的性情并且也可以很好的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喝茶能够提升醒脑并且在饭后喝茶也有助于我们的消化,所以对于身体来说其实喝茶是一种享受,那么如何选择喝茶的器皿呢?茶道是中国的一种文化,是自古流传至今的饮品,茶分为不同的等级,越是上等的茶味道越是浓厚香醇,喝茶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饭后喝一杯茶还有助于消化,喝茶是一种享受,但是对于一部分爱茶如命的人来说,泡茶也是很有讲究的,茶壶的选择也是让茶更好喝的基础,那么紫砂壶和陶瓷壶哪个泡茶好?陶瓷和紫砂哪个泡茶好1、陶瓷的产品可以做到很薄,紫砂产品很薄的产品做不了。
2、陶瓷一般都要上釉,紫砂不上釉。
3、紫砂泥是高岭—石英—云母类粘土,含铁量高,同时还含有多种矿物元素,丰富的矿物元素。
4、紫砂茶壶不仅透气性好,泡茶隔夜不变质,而且越用越亮。
5、陶瓷产品由于上了釉,所以就没有了透气性,也就没有越用越亮的说法。
陶瓷和紫砂哪个泡茶好陶瓷特性说到陶瓷材料,难免将陶与瓷分开来谈,我们经常说的陶瓷,是指陶器和瓷器两个种类的合称。
在创作领域中,陶与瓷都是陶瓷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陶与瓷却有着质的不同。
一、陶质材料1、与瓷相比,陶的质地相对松散,颗粒也较粗,烧制温度一般在900℃—1500℃之间,温度较低,烧成后色泽自然成趣,古朴大方,成为许多艺术家所喜爱的造型表现材料之一。
2、陶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黑陶、白陶、红陶、灰陶和黄陶等,红陶、灰陶和黑陶等采用含铁量较高的陶土为原料,铁质陶土在氧化气氛下呈红色,还原气氛下呈灰色或黑色。
陶瓷和紫砂哪个泡茶好二、瓷质材料1、与陶相比,瓷的质地坚硬、细密、严禁、耐高温、釉色丰富等特点,烧制温度一般在1300℃左右,常有人形容瓷器“声如磬、明如镜、颜如玉、薄如纸”,瓷多给人感觉是高贵华丽,和陶的那种朴实正好相反。
紫砂壶器型大全鉴赏紫砂壶优劣的三个主要因素当今,鉴定宜兴紫砂壶优劣的标准归纳起来,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泥、形、工、款、功。
前四个字属艺术标准,后一字为功用标准,分述如下:1.泥:紫砂壶得名于世,固然与它的制作分不开,但根本的原因,是其制作原材料紫砂泥的优越。
近代许多陶瓷专着分析紫砂原材料时,均说起其为含有氧化铁的成份,其实含有氧化铁的泥,全国各地不知有多少,但别处就产生不了紫砂,只能有紫泥,这说明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含有氧化铁,而在紫砂的砂。
根据现代科学的分析,紫砂泥的分子结构确有与其它泥不同的地方,就是同样的紫砂泥,反之则质差。
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首先是泥的优劣。
泥色的变化,只给人带来视觉观感的不同,与功用、手感无济。
而紫砂壶是实用功能很强的艺术品,尤其由于使用的习惯,紫砂壶需要不断摸索,让手感舒服,达到心理愉悦的目的。
所以紫砂质表的感觉比泥色更重要。
紫砂与其它陶泥相比,一个显着的特点即是手感不同。
一个熟悉紫砂的人,闭着眼睛也能区别紫砂与非紫砂,这就是摸非紫砂的对象,就如膜玻璃质器物--粘手,而摸紫砂物件就如摸豆沙--细而不腻,十分舒服。
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壶质表的手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近年来时行的铺砂壶,正是强调这种质表手感的产物。
2.形:紫砂壶之形,是存世各类器皿中最丰富的了,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赞誉。
如何评价这些造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艺术的舓会功能即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既然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大度的爱大度,清秀的爱清秀,古拙的爱古拙,喜玩的爱趣味,人各有爱,不能强求。
从笔者角度出发,认为古拙为最佳,大度其次之,清秀再次之,趣味又次之。
道理何在?因为紫砂壶属整个茶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它追求的意境,应是茶道所追求的意境是:淡泊和平,超世脱俗,而古拙正与这种气氛最为融洽,所以古拙为最佳。
许多制壶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就去模仿古拙,结果是东施效颦,反而把自己的可爱之处丢掉了。
(探秘广西之坭兴陶)坭兴陶:千年古陶的前世今生本报记者陆增安/文刘增璇/图坭兴陶,古称越陶,学名紫泥陶,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重庆荣昌陶并称“中国四大名陶”。
坭兴陶艺作为一种传统民间工艺,自唐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2008年6月,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12月,坭兴陶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据了解,千百年来,坭兴陶以其独特的陶土、奇特的窑变及精致的雕刻等特性而著称,那么,坭兴陶究竟是用什么材料制造?光洁如玉的坭兴陶器是如何成型?坭兴陶上精美的字画、浮雕究竟隐藏什么样的奥秘?神秘的“窑变”又是如何实现的?带着一连串疑问,记者日前走进钦州市,探寻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渊源的坭兴陶烧制技术的神秘之旅。
【探寻篇】昔日陶村曾修建九座古龙窑缸瓦窑村,顾名思义,这是一个曾经以制作缸瓦为营生并鼎盛一时的村庄,它位于钦州市钦南区,钦江从村边流淌而过。
在钦州市工信委坭兴陶产业科科员、钦州市坭兴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吴琨带领下,记者一行4人,来到缸瓦窑村。
村民房前屋后,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陶缸、陶罐、陶管……走进缸瓦窑村,记者惊奇地看到,虽然早已不烧窑不制陶,村子里依然是“陶的世界”。
有的砌来当院墙,有的用来建厢房,有的立着当房柱,有的围来做厨房,有的排开成篱笆,有的反扣当坐凳,有的存放在屋角当米缸,有的堆积在墙边种花草。
随便敲开一户农家,装油盐、蓄水、存放粮食用的器皿都是当年制作遗留下来的大小陶器。
吴琨告诉记者,如今,对于钦州人来说,坭兴陶就像一种生活方式,散落在城市的每一户人家里,不少居民家存有坭兴茶壶、茶具、坭兴日用器皿。
一些大小坭兴陶雕塑设于街道,或静静地趟在居民区里,仿佛让人感受不到它的存在;而公园里、广场中、马路边随处可见的坭兴陶画卷。
据传,缸瓦窑村建村之时,因为有支流“缸瓦沟”连通钦江,又有大量适合烧砖的泥土,黄、张、卢、袁四姓慕名寻来的异姓缸瓦匠人便把家安在江东这片土地上,开始筑窑烧砖,于是逐渐形成了以烧制缸瓦为主业的自然村落,并出现了第一座钦江古龙窑。
紫砂壶与南泥壶的介绍及鉴别一、紫砂壶的特点紫砂壶既是注重功能性的实用品,又是可以把玩、欣赏的艺术品。
所以,一把好的紫砂壶应在实用性、工艺性和艺术性三方面获得极高的肯定。
(一)紫砂壶的实用性紫砂壶是用于泡茶注茶的。
所以,选购时不妨先就其实用的功能加以考量。
优良的实用功能是指其容积和容量的恰当,壶把的便于端拿,壶嘴出水的顺畅,让品茗沏茶得心应手。
因此,选购紫砂壶应依据个人的饮茶习惯,考量壶的容量,壶嘴出水的顺畅,壶把执握的舒适等等。
因为,透过使用上的舒适感,可以产生情感,愉悦身心,百玩不厌,让人珍爱有加。
(二)紫砂壶的工艺性紫砂壶的工艺性是指制作的技术水准,也是评审壶艺优劣的准则。
一把好的紫砂壶除了壶的流、把、钮、盖、肩、腹等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点、线、面的过渡转折交待清楚与流畅。
尚须审视其“泥、形、款、功”四方面的施艺水准。
“泥”紫砂壶独特之处在于其制作原材料紫砂泥的优越性。
所以评断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首在于其用泥的品质。
虽然泥色的变化,只给人带来视觉感官的差异,与其使用的功能无关。
但就使用的习惯而言,紫砂壶藉泡茶品茗不断地抚摸,透过—2—手感的舒服,则可达到愉悦心灵的效果。
好的紫砂泥因具有“色不艳、质不腻”的显著特性。
所以,选购紫砂壶应就紫砂泥的良莠加以考量。
“形”即壶的形象,也就是形状样式。
紫砂壶的造型千姿百态,其间蕴藏了丰富多彩的完美器形,汇集了历代艺人的创作智慧和心血结晶,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赞誉。
至于选择何种形状样式的壶为佳,则因各人心理需求的不同,很难论定。
不过,因紫砂壶属于整个茶文化组成的部分,所以它所追求的意境,应属茶道所追求的“涤净烦嚣,淡泊明志,超世脱俗”的意境。
“古拙素雅”与茶道文化的意境最是融洽,所以紫砂壶的造型考量应以能表现“古拙”气氛的为优选。
“款”即壶的款识。
紫砂壶的署款,素来非常讲究。
它不同于一般作品的自属图章戳记式的格局。
因壶艺的韵致格调和书法绘画艺术同传,所用印款,往往出自一代金石篆刻名家之手。
紫砂壶好坏鉴别紫砂壶是中国历史上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陶器。
虽然,它不是中国最大的茶器具,但它在历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古代称为御用茶具,从唐代开始称为茶碗,到宋代和明代被称为“龙茶器”。
现在已经成为了流行的生活中的一种。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的器型。
紫砂壶具有陶土和矿物元素丰富的紫砂泥制成,经高温焙烧后,具有很高的吸附能力,而且具有独特的艺术和欣赏价值。
现在市场上有许多不同品种、质量和价格不一.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鉴别一下紫砂壶中低劣之分吧!1、看产地:一般来说,宜兴紫砂壶原矿含量占50%以上才可以称为真正手工制紫砂壶。
2、看表面:由于紫砂泥是经过长时间才会形成这种效果,而有些是人为加工出来所以外表颜色很自然会呈现出各种色斑和图案。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壶里有乾坤“等一些原因形成这种效果。
#紫砂壶鉴宝帖#”如果一把紫砂壶可以做好了那么它可不值钱!所以需要有一个客观判断标准来保证它们的品质!在买壶时要注意看颜色和其他因素,不要把它当做是普通紫砂泥来购买。
3、看工艺:在一些大品牌中还有一些很小工作室专门做这种器具的生意!所以你要看看他有没有做过手工制作。
看是否是真正的好壶底一定要有小洞才可以把土流到你手中这是最基本一点!还有你要观察泥料是否纯正优质。
而不是我们现在所说了很多都没有用或者很少用到壶中不好用甚至对健康不利的说法(大家知道我这里就不多说了)所以我们一定不要买到以次充好没有一点名气、做工很差而且不好养的紫砂壶产品,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那些制作者在用劣质紫砂泥制作出来一把低劣作品影响我们正常使用而导致壶本身价值大大下降。
--.....!但是也能从细节上看出很多细节来1.把口要有弧度,把把手做的小点不一定是好事。
把把手小一些,壶嘴就小一点。
不一定。
要看看他是怎么设计把嘴的,再看看把手大小。
我们都知道一把好紫砂壶,把手,会直接影响到它造型!会影响到一个壶品质!如果它的设计没有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我认为这是一个不好产品的表现方式很多!!但把把手会影响到把手大小,所以说一些朋友就会忽略了这点。
中国名陶入门指南紫砂、坭兴陶、建水紫陶、荣昌陶各有何特色?文章来源 / 六一堂紫砂壶研究社普及科学的紫砂知识,用紫砂的热度,传递待人的温度。
公众号中国四大名陶各有何特色?1953年,江苏宜兴紫砂、广西钦州坭兴陶、云南建水紫陶、重庆荣昌陶以其悠久的历史,卓然不凡的陶瓷品相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被国家轻工部命名为“中国四大名陶”。
本文将从历史沿革、烧制工艺、泥料特点、装饰风格、主要器型、传承情况等角度,介绍这四大名陶。
江苏宜兴紫砂01历史沿革宜兴制陶的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
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
在这期间,主要有六个主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北宋中期到明代万历年间,这时期作品多为自然形的树瘿壶,代表人物有金沙寺僧,供春。
▲紫砂代表人物供春▲紫砂代表人物金沙寺僧第二阶段:万历年间到明代末年,这时期名家辈出,壶式千姿百态,代表人物有时大彬,徐友泉。
▲紫砂代表人物时大彬第三阶段:清朝康熙年间到乾隆晚期,这时期自然壶型受到欢迎,同时较为注意壶面的装饰,代表人物有陈鸣远。
▲紫砂代表人物陈鸣远(南瓜壶)第四阶段:清朝嘉庆到光绪年间,此时出现了在壶上篆刻书画的风尚,代表人物有陈曼生和杨彭年。
▲紫砂代表人物陈曼生、杨彭年(曼生十八式)第五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紫砂壶生产更为商业化,艺术性高的壶有所减少,但也不乏佳作,代表人物有程寿珍,冯桂林。
▲紫砂代表人物程寿珍(掇球)第六阶段:20世纪中叶至今,即现当代,新的品种日益增多,仿古和创新兼备,代表人物有顾景舟,蒋蓉等。
▲紫砂代表人物蒋蓉(牡丹壶)▲紫砂代表人物顾景舟(僧帽壶)02烧制工艺紫砂壶矿石原料经天然风化,破碎,碾细,筛选,练泥,陈腐。
然后把泥块打成厚薄平均的泥片,再把各个部件粘在一起,然后进行表面精加工,有些还要加一些装饰,如贴花、绘画、刻字等。
▲紫砂壶制作(全手工)▲紫砂壶烧制(推板窑)做好的紫砂壶阴干后用煤气窑或电窑进行烧制(也有柴烧),紫砂器烧成后还需整口,有的还会包铜、金银丝镶嵌等工序装饰。
日记[2009年01月07日] 中国四大名陶(2009-01-07 09:28:01)标签:、、、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宜兴紫砂壶潘若骏刻中国四大名陶: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四川荣昌陶、广西钦州坭兴陶。
江苏宜兴紫砂陶江苏宜兴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
五千多年前,这里的先民就开始在这个土地上制陶。
我们宜兴陶瓷的特点是在历史上多少年来一直没有中断过,五千多年来,不管什么朝代,宜兴陶瓷一直制,一直有。
在宜兴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说是在二千四百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帮助越王灭亡了吴国之后,就弃官隐退,带着美女乘一叶轻舟来到太湖之滨的宜兴定居,并以制陶为业。
后来当地人尊奉他为陶业祖师,称他为"陶朱公"。
当然,这仅仅是个传说。
千百年过去了,作为陶都的宜兴,最为知名的是它的紫砂陶。
可以说宜兴的紫砂陶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宜兴紫砂陶是集陶瓷工艺和器皿造型、雕塑、绘画、书法、文学、金石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 自宋代延至明正德(约十世纪至十六世纪),为紫砂陶初创时期2、明嘉靖至万历年间,是宜兴紫砂的成熟时期3、明末至清代,为紫砂工艺的繁荣时期4、近代和现代,宜兴紫砂到达鼎盛时期宜兴紫砂陶品类众多,有壶、杯、碟、瓶、盆、文具雅玩、人物雕塑等等。
其中的茶具为代表之作。
宜兴紫砂壶,不仅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有无可比拟的独特优点:因表里不施釉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所烹之茗,醇芳隽永,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越宿不易馊;泡茶沏以开水时,冬不易冷,夏不炙手;赏用日久,越安放细润,光洁古雅,有"世间茶具称为首"的赞誉。
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兼具,文化内涵与艺术表达形式的提高,使宜兴紫砂越出国境,饮誉世界。
早在1962和1930年宜兴紫砂就分别在美国费城和比利时世界博览会获得金、银质奖,而今,宜兴紫砂世界更是人才济济,名家迭出,成绩卓著。
宜兴紫砂陶的艺术价值除了自身的色彩之外,还在于它的装饰艺术。
茶具的鉴赏之钦州坭兴陶中国四大名陶:宜兴紫砂陶、重庆荣昌陶、钦州坭兴陶和云南建水陶。
“宜兴紫砂陶、重庆荣昌陶”在之前的陈升学堂已经讲述,本期将为大家讲述钦州坭兴陶。
钦州坭兴陶,简称坭兴陶,又名坭兴桂陶,以广西钦州市钦江东、西两岸特有紫红陶土为原料制作。
制作过程中,取回的东泥封闭存放,西泥则要经过至少四个月的日照雨淋,使其碎散、溶解、氧化,达到风化状态后,再经过碎土,按4:6的比例混合,制成陶器坯料。
东泥软为肉,西泥硬为骨,经过传统烧陶技法烧制后,骨肉得以相互支撑,形成坭兴陶。
烧制过程中产生的“窑变”是无釉坭兴陶的一大艺术特色,当炉盘温度上升到1200度的临界点时,就会出现极少部分胎体发生窜变的偶然现象,自然形成各种绚丽斑斓的色彩和纹理,如天蓝、古铜、墨绿、虎纹、大斑等,尽显色彩变化之奥妙。
坭兴陶的“窑变”艺术在国内陶瓷行业中绝无仅有,因此极具艺术品位,故有“中国一绝”之称。
坭兴陶要达到较高境界的艺术效果,还需要结合造型设计、雕刻装饰等人文艺术,集春暖、夏绿、秋红、冬寒之灵气于一体。
坭兴陶制作时不需要添加任何陶瓷颜料,陶坯入窑时通常为朱红或紫红色,烧制过程中“窑变”而变色,其成色则不可预知。
同一产品、同一造型、同炉烧制,得到的色彩却不尽相同,堪称自然之美。
坭兴陶之美,美在其色!坭兴陶制作过程中胎体颜色的变化与土质有关,钦江东、西两岸特有的紫红色陶土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和其他金属元素,以此为原料制成的陶器,敲击音色铿锵,清脆悦耳,有如金属之声。
而这与当地传统精湛的制陶工艺不无关系,种种因素结合形成了坭兴陶的神奇之声。
坭兴陶之美,美在其声!坭兴陶土天生具有透气不透水的特殊品质,用坭兴陶茶具泡茶,味正醇香,隔夜而色味不变。
经过长期使用的茶具,即使在没有茶叶的情况下,也能从壶中闻到茶香。
坭兴陶之美,美在其香!钦州坭兴陶制作工艺为世代相传,艺人们利用具备很强可塑性的泥质,在器皿坯体上雕刻诗文和绘画,诗文内容高雅,绘画主要以山水花鸟为题材,富有中国画的白描风格。
日记[2009年01月07日]中国四大名陶(2009-01-07 09:28:01)标签:、、、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宜兴紫砂壶潘若骏刻中国四大名陶: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四川荣昌陶、广西钦州坭兴陶。
江苏宜兴紫砂陶江苏宜兴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
五千多年前,这里的先民就开始在这个土地上制陶。
我们宜兴陶瓷的特点是在历史上多少年来一直没有中断过,五千多年来,不管什么朝代,宜兴陶瓷一直制,一直有。
在宜兴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说是在二千四百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帮助越王灭亡了吴国之后,就弃官隐退,带着美女乘一叶轻舟来到太湖之滨的宜兴定居,并以制陶为业。
后来当地人尊奉他为陶业祖师,称他为"陶朱公"。
当然,这仅仅是个传说。
千百年过去了,作为陶都的宜兴,最为知名的是它的紫砂陶。
可以说宜兴的紫砂陶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宜兴紫砂陶是集陶瓷工艺和器皿造型、雕塑、绘画、书法、文学、金石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 自宋代延至明正德(约十世纪至十六世纪),为紫砂陶初创时期2、明嘉靖至万历年间,是宜兴紫砂的成熟时期3、明末至清代,为紫砂工艺的繁荣时期4、近代和现代,宜兴紫砂到达鼎盛时期宜兴紫砂陶品类众多,有壶、杯、碟、瓶、盆、文具雅玩、人物雕塑等等。
其中的茶具为代表之作。
宜兴紫砂壶,不仅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有无可比拟的独特优点:因表里不施釉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所烹之茗,醇芳隽永,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越宿不易馊;泡茶沏以开水时,冬不易冷,夏不炙手;赏用日久,越安放细润,光洁古雅,有"世间茶具称为首"的赞誉。
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兼具,文化内涵与艺术表达形式的提高,使宜兴紫砂越出国境,饮誉世界。
早在1962 和1930 年宜兴紫砂就分别在美国费城和比利时世界博览会获得金、银质奖,而今,宜兴紫砂世界更是人才济济,名家迭出,成绩卓著。
宜兴紫砂陶的艺术价值除了自身的色彩之外,还在于它的装饰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