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的界别
- 格式:doc
- 大小:109.50 KB
- 文档页数:2
湖北政协2018年第9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增强人民政协界别代表性、加强委员队伍建设的要求,全国政协汪洋主席明确要求要突出界别特色抓好委员队伍建设。
省政协主席徐立全也多次强调,界别是政协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委员履行职责的重要平台。
重视和发挥界别作用有利于增进与界别群众的密切联系,扩大公民和社会各界在政协的有序政治参与。
如何加强界别建设,突出界别优势,促进专委会与界别、界别委员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人民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带着问题,结合省政协工作实践,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人民政协界别的由来界别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人民政协的一个专有名词,是人民政协组织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而设置的协商议政、开展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各民族和各界人士在人民政协组织中的具体划分形式,也是政协会议的组织形式,是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
人民政协的各参加单位以界别名义在人民政协这个统一战线组织中履行职责。
2004年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协章程修订案中第一次提出了“设置若干界别”这个概念。
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由界别组成是人民政协的显著特征。
自此,界别概念越来越深刻地烙印在人民政协各项工作之中。
2018年新修订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第22条再次明确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设若干界别。
不同的界别代表着不同的社会群体,不同的界别有着不同的特征和利益诉求表达。
人民政协界别设置随着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状况的变更和统一战线内部结构的变化而相应变化,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重组、不同行业的兴起衰退,全国政协和各级地方政协的界别设置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从而更加凸显了人民政协界别的显著特色。
政协界别工作意见3篇为进一步突出政协界别特点,增强委员界别意识,更好的发挥界别优势和作用,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和中共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有关文件要求,结合乌当区工作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界别工作的重要意义人民政协是由界别组成的,政协委员是社会各界的代表,按界别开展活动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政协组织的显著特点。
界别是人民政协区别于其他政治组织的重要特征,是政协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委员履行职责的重要平台。
加强界别工作、发挥界别作用,有利于充分调动各界人士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广纳民言、广集民智,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推动委员加强与各界群众的联系,把群众中分散的、个别的意见和呼声汇集成系统的、集中的、有界别特点的群众性意见,使建议和提案更有分量,更有价值;有利于进一步突出政协特点,发挥政协优势,活跃政协工作,提高政协履行职能的水平和实效。
二、内容和形式界别活动要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本界别组实际,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活动;要抓住社会各界关注、界别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界别的集体智慧,反映界别的共性要求,体现界别的建言水平,增强界别活动的吸引力。
根据界别活动需要,可以邀请其他界别委员参加,密切各界别间的横向联系,人数较多的界别,也可分小组开展活动。
开展富有成效的活动,能增强社会各界的联系与互动,调动委员参与活动,履行职责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召开界别工作会议。
根据工作需要,每年定期召开1至2次界别工作会议,了解相关界别对全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看法和做好政协工作的意见建议。
(二)发挥界别在政协例会中的作用。
高度重视界别在全会小组讨论中的意见建议,有重点地安排界别联组讨论,邀请区委、区政府相关领导参加,听取委员所代表界别的意见建议。
根据内容需要,安排相关界别委员参加专题常委会议或其他重要会议。
(三)发挥界别在提案工作中的作用。
政协界别工作心得体会思考建议一、深刻认识政协界别的特色优势。
(一)由界别组成使团结和民zhu成为政协最鲜明的主题。
政协委员来自各民zhu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
这些界别基本涵盖了社会的各个层面,通过政协这个平台集中上来的意见建议,很大程度上能够代表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这为执政党提供了一条听取不同意见的极其重要的民zhu渠道。
通过政协组织,党委、政府既可以了解基层的呼声,又可以听到善意的批评,有利于发扬民zhu,求同存异,增进共识,凝聚力量,从而使团结和民zhu成为人民政协最鲜明的主题。
(二)由界别组成使政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发挥政协界别作用可以为各民zhu党派、工商联和各人民团体以组织名义发表主张提供场所,可以了解新时代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状况及呼声,可以吸纳各方面的智慧,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zhu化,改进和完善党和政府的工作。
还可以通过界别渠道宣传党的政策、增进共识,有效地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做团结各界、凝聚人心的工作,从而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
政协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是其他任何组织都无法取代的(三)由界别组成使政协具有其他组织无法比拟的优势。
按照政协章程规定,政协委员来源于各界别有代表性的人士。
从制度设计的层面看,在我国的政治制度中,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区域选举的代表组成,具有代表区域的功能。
政协委员则是按界别协商产生的。
这样产生的委员可以不受地域和人口比例的限制,最广泛地包容各方面的代表人士,使政协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性和政治上最大的包容性,具有最大限度表达界别利益的功能。
在政协委员中,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和优秀代表人士占有相当比例,形成了政协的三大优势,即联系广泛、智力密集、位置超脱,这是其他组织无法比拟的优势。
二、正确把握政协界别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界别意识不强。
从组织层面看,存在对界别的特点优势和作用发挥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的问题;从委员层面看,存在对自己界别代表身份认识不足、与界别群众的联系不够密切、与同一界别的委员沟通较少的问题,代表界别履职的意识淡化。
对政协界别“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的认识与思考加强界别建设,突出界别优势,发挥界别作用,对于提高政协组织整体工作水平,意义重大而深远。
本文拟围绕政协界别“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这个命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界别“是什么”作为我国人民政协组织的一个专用语,界别是指政协组织按照各政党、各团体、各民族和社会各界等不同类别,分配委员名额,进行委员编组,组织委员活动,通过界别联系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方面的人民群众,代表群众的意愿和诉求。
界别是人民政协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政协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是政协区别于其他政治组织最显著的特色。
按界别组成,决定了人民政协在组织上的广泛代表性和政治上的巨大包容性,充分体现了团结和民主的本质属性,集中体现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彰显了人民政协的地位,诠释了人民政协的作用。
界别具有三大显著特点和优势。
一是联系广泛。
各级政协大多设置十几个、二十几个,甚至三十几个界别,由于他们来自社会各个层面,联系着周围众多的群众,他们反映的意见建议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性,这是其他任何政治组织都无法比拟的。
二是专业性强。
在界别委员中,不乏各行业、各学科、各专业的专家学者、拔尖人才和行家里手,他们对业内情况最熟悉,最了解,最有发言权。
三是位置超脱。
界别委员大多不为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和小团体利益所限,不为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所累,话语权空间较大,建言立论时政治考量较少,能够做到畅所欲言讲真话、开诚布公建真言。
二、界别“干什么”弄清了界别的概念和含义,就要明确界别是干什么的。
从广义上讲,界别是干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这三件大事的;从狭义上讲,界别在履行政协职能的过程中主要具有四大功能。
(一)支撑功能。
人民政协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与大局服务。
作为人民政协组成单位的界别,是人民政协当然的、不可或缺的社会基础和有力支撑,它可以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以组织名义发表主张提供场所,为社会各界人士提出意见建议畅通渠道,为党政部门了解社情民意搭建平台。
2023年学习全国两会精神知识竞赛题库(100题)一、单选题(共50题)1、202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是........... 上极为重要的一年。
党的()胜利召开,描绘了O .......... 的宏伟蓝图。
A.十九大全面建设B.二十大全面建设C.二十大全面建成D.二十大基本建成答案:B2、202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疫情等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
在・・・・坚强领导下,我们高效统筹O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病毒变化和防疫形势,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
A.疫情防控B.疫情治理C.疫情阻断D.疫情布控答案:A3、202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O%oA.1B.2C.2.9D.3答案:D4、202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去年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A.1200B.1204C.1205D.1206答案:D5、202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去年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A.1200B.1204C.1205D.1206答案:D6、全国两会指的是哪两个会议?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会议答案:C7、哪些人将出席全国两会?A.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B.全国人民代表,全国政协委员C.全国人大委员,全国政协代表D.全国人民委员,全国政协代表答案:A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首次召开分别是哪一年?A.1949年,1954年B.1954年,1949年C.1921年,1954年D.1950年,1949年答案:B9、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C,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答案:A10、202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去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
对深化政协界别协商的认识与思考作者:李洪林来源:《乡音》 2019年第9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统一战线内部结构变化,深入研究更好发挥政协界别作用的思路和办法,扩大团结面、增强包容性,拓展有序政治参与空间。
”人民政协是我国唯一一个由众多界别组成的政治组织,由界别组成是政协的显著特色。
突出政协特色,推进界别协商,对于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界别协商的内涵和优势特点界别,作为我国政协组织的一个专用词,是指政协组织按照各政党、各团体、各民族和社会各界等不同类别,分配委员名额,进行委员编组,组织委员活动。
界别是政协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是政协履行职能、开展活动的基本单元。
现阶段,全国政协由10个党派界别、8个团体界别、13个职业性界别和3个特邀代表界别组成,共34个界别。
这些界别覆盖了社会的各领域各行业,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也体现了人民政协在组织上的广泛代表性和政治上的巨大包容性。
协商,简要地讲,就是为了取得一致意见而共同商量。
而界别协商就是以界别为基本单位,以集中反映某一领域具有专业性和代表性的意见建议为主要内容,以维护各界别群众利益需求、促进党政科学民主决策、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目标的各类协商建言、协调关系的履职活动。
根据协商主体的不同,界别协商可分为界别内部的协商、界别之间的协商,以及政协界别与党政部门之间的协商。
目前开展得最经常、对推进政协协商民主最具意义的是政协界别与党政对口部门之间的协商。
界别协商是人民政协界别的组织优势、智力优势与制度优势的结合点和交会点,这些优势的叠加可以使界别协商在政治协商中发挥更加独特的作用。
其一,深化界别协商有利于实现“双向发力”。
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政协事业发展作出的新部署,是新时代赋予人民政协的新课题。
政协由界别组成。
政协的每一个界别,既是联系群众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实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一条重要渠道。
什么是政协界别政协34个界别什么是政协界别政协界别是具有特殊概念的专用名词,是政协组织按照各政党、团体、民族和社会各界等不同形式语言子类分配委员名额,进行协商,组织活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政协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风气基础,具有区别于其他政治组织的最显著群众组织民族特色。
政协界别具有三个主要功能,一是主体功能、二是纽带功能、是履职功能。
其特征有三:一是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二是超常具有专业性和智力品牌优势、三是有著话语权和参与性。
什么是界别协商界别协商须要具有六大要素,理论引导要素、组织保障要素、制度设计要素、工作流程要素、成果转化要素、信息反馈要素。
界别协商是一种重要的协商民主形式,更是一种协商民权的纯粹重要实践渠道。
界别协商的积极作用是广纳群言听取意见,沟通交流形践共识、建言献策成果转化。
进一步加强界别协商理论体系建设,为界别协商提供理论指导保障。
界别协商建设项目理论是政协理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并完善理论。
香港立法会协商在政协产生发展过程中相伴始终,认真总结政协界别协商的规律、经验和作法,为协商理论的研究发展提供依据和营养,是界别协商理论建设不断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需要有,通过理论研究为制度设计和工作实践提供科学的据此,要把界别商定的实践之花,培育为理论之果。
通过从实践到学说,从素质教育理论到实践的不断发展过程。
使政团协商之树根深叶茂,常青常新二、进一步完善界别协商的组织体系建设,为界别协商提供组织机构保障。
界别磋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是桑利县某个界别单独的行动、而是界别之间相互联系,通过沟通、交流、协商、听取意见建议,进而形成共识的活动。
需要建立有序的有为的有效的组织体系为界别协商提供商定保障,比如制定了专委会联系界别的制度,比如建立政协界别小组召集人制度等等。
建议一在原有的编织保障.基础上,仿效提案委专门负责提案办理协商的作法,或成立进行谈判一个固定的界别协商工作委员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人士组成。
七届全国政协原设有32个界别。
八届全国政协增设了“经济界”,又将原来的“港澳同胞界”分为“香港同胞界”和“澳门同胞界”,故八届全国政协共有34个界别。
九届全国政协的界别虽然还是34个,但个别界别的名称发生了变化,如“香港同胞”界改为“特
邀香港人士”界,“澳门同胞”界改为“特邀澳门人士”界,反映出已经和将要变化的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地位;农林界改为农业界,一字之差显示了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天地更加广阔。
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十届全国政协共有34个界别,包括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无党派人士、中国共青团、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全国青联、全国工商联、中国科协、全国台联、全国侨联、文化艺术界、科技界、社科界、经济界、农业界、教育界、体育界、新闻出版界、医药卫生界、对外友好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少数民族界、宗教界、特邀香港人士、特邀澳门人士以及特别邀请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