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突破08 高考《病毒》专题习题(解析版)

突破08 高考《病毒》专题习题(解析版)

突破08 高考《病毒》专题习题(解析版)
突破08 高考《病毒》专题习题(解析版)

高考《病毒专题》习题精选解析版

1.(2018春?龙海市期末)经研究发现由禽、鸟传给人类的禽流感病毒有三种类型:甲型H5N1、甲型H9N2、甲型H7N7.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禽流感病毒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

B.病毒比细胞小,属于生命系统的最微小层次

C.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为核酸

D.禽流感病毒能直接在培养基上生存

【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病毒的结构、遗传物质和代谢特点等相关知识。

【解析】A、病毒无细胞结构,A错误;

B、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错误;

C、禽流感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其遗传物质为核酸,C正确;

D、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直接在培养基上生存,D错误。

故选C。

【技巧点拨】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2.(2016四川卷生物试题6)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脱水。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

B. 病毒R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C. 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D. 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

【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以轮状病毒感染人体及引发的病症为背景,考查考生对水盐平衡调节、体液免疫、RNA的复制、检测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解析】A、吡罗红染液能够将细胞中的RNA染色,而小肠上皮细胞本身就含有RNA,因此不能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A错误;

B、由于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双链RNA中也有氢键,因此病毒R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B正确;

C、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C错误;

D、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增多,D错误。

故选B。

【技巧点拨】识记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原理,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识记水平衡调节的过程等知识。

3.(2015届内蒙古赤峰市高三4月)埃博拉病毒(EBV)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EBHF)的烈性病毒。该病毒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与mRNA 互补),有18959 个碱基。吞噬细胞是首先被病毒攻击的靶细胞,病毒在感染细胞的胞质中复制、装配,以出芽方式释放,其增殖过程如下图所示。关于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学家为研究埃博拉病毒,用富含碳源、氮源、无机盐等的培养基培养病毒B.病毒侵入人体后会严重影响机体的体液免疫,但对细胞免疫影响较小

C.一个病毒RNA分子复制形成一个新的病毒RNA至少需要37918 个核苷酸

D.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装配后,以出芽方式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以“埃博拉病毒(EBV)”为素材,结合病毒增殖过程图解,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人类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解析】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因此不能用普通培养基直接培养病毒,应用相应的宿主活细胞培养病毒,A错误;

B、根据图示,EBV一个(-)RNA的复制,需先合成一个mRNA,要消耗18959个核苷酸,再合成一个(-)RNA,又要消耗18959个核苷酸,B正确;

C、吞噬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又参与体液免疫,吞噬细胞被攻击,既影响体液免疫,又影响细胞免疫,C错误;

D、子代病毒从宿主细胞内以出芽形式释放出来,依赖的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属细胞膜的结构特点,而非功能特点,D错误。

故选B。

【技巧点拨】分析题图:图示是埃博拉病毒(EBV)的增殖过程,其中①表示以RNA为模板合成mRNA,该过程需要依赖RNA的RNA聚合酶;②表示翻译过程,该过程合成的是依赖RNA的RNA聚合酶和结构蛋白;③表示RNA的复制过程,该过程需要依赖RNA的RNA聚合酶;④表示蛋白质和RNA组装形成子代病毒。

4.(2016年山东省菏泽市成武一中高考模拟)感染“诺如病毒”会引发人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病人的主要症状有呕吐、腹泻与发热等,下列关于该病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与“诺如病毒”结合可抑制该病毒在体内增殖

B.只需大量饮水就能维持严重腹泻病人的内环境渗透压的平衡

C.感染“诺如病毒”后会引起垂体大量合成抗利尿激素

D.感染“诺如病毒”后会引起下丘脑部分细胞活动加强

【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可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以及病毒的有关知识。

【解析】A、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并使靶细胞裂解。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可以抵制该病毒的增殖,A错误;

B、严重腹泻后丢失了大量水分和无机盐,所以除了饮水还有补充无机盐才能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平衡,B错误;

C、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的,C错误;

D、病人发热,可知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D正确。

故选D。

【技巧点拨】分析题意可知:

(1)诺如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结构不稳定,变异性强,导致体内的记忆细胞不能识别变异后的病原体,因此极易造成反复感染。

(2)病毒的核酸只有一种,DNA或RNA;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单独在培养基中生存。

5.(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某种RNA病毒在增殖过程中,其遗传物质需要经过某种转变后整合到真核宿主的基因组中。物质Y与脱氧核苷酸结构相似,可抑制该病毒的增殖,但不抑制宿主细胞的增殖,那么Y抑制该病毒增殖的机制是

A.抑制该病毒RNA的转录过程

B.抑制该病毒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C.抑制该RNA病毒的反转录过程

D.抑制该病毒RNA的自我复制过程

【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解析】该RNA病毒需要经过某种转变后整合到真核宿主的基因组中,真核细胞的基因是DNA,因此RNA这种病毒的转变过程是逆转录过程;又知物质Y与脱氧核苷酸结构相似,可抑制该病毒的增殖,但不抑制宿主细胞的增殖,因此不抑制DNA分子复制,则该物质抑制是逆转录过程。

故选C。

【技巧点拨】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能结合题中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6.(2016届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毕业班联考)世界卫生组织在2016年2月1日称,南美洲新生儿小头症患者数量猛增很大程度上与寨卡病毒有关,已经构成了国际卫生紧急事件。寨卡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下列关于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寨卡病毒的RNA位于其拟核中

B.人体可以通过T细胞产生抗体清除该病毒

C.寨卡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包括核糖、磷酸和碱基

D.为了研究寨卡病毒的致病机理,可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普通培养基大量培养该病毒【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病毒的代谢特点。

【解析】A、病毒无细胞结构,无拟核,A错误;

B、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B错误;

C、寨卡病毒的核酸只有RNA,故彻底水解的产物包括核糖、磷酸和碱基,C正确;

D、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用培养基培养病毒,D错误。

故选C。

【技巧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病毒和其它细胞生物的区别以及离开了寄主细胞就

无生命活动的特性。

7.(2017届广东执信中学高三年级10月月考)病毒对人类健康有着重大的影响。登革热病毒(Dengue virus, DEN)是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的病原体,埃博拉病毒(EBOV)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EBHF)的烈性病毒。肠道病毒EV71是单股正链RNA(+RNA)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下图肠道病毒EV71在宿主肠道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只有+RNA能直接参与翻译)

(1)登革热病毒的结构与EV71相似,则登革热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的合成模板为,合成的场所是

(2)埃博拉病毒为单股负链RNA(-RNA)病毒,则埃博拉病毒-RNA的功能是。埃博拉病毒基因表达的过程为

(3)这些病毒的疫苗研究比一般的DNA病毒疫苗研究难度更大,是因为。

(4)要诊断是否感染相关病毒,可通过抽取患者血液,检查是否含有。

(5)对这些病毒进行研究,能否用合成培养基进行培养?为什么?

【答案】(16分,每空2分)(1)+RNA 宿主细胞的核糖体

(2)复制的模板、病毒的重要组成成分

(3)RNA为单链结构,比较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

(4)病毒RNA、病毒蛋白质外壳或相应抗体(答对一点给2分)

(5)不能病毒是寄生生物,必有用活细胞培养(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命题意图】本题结合肠道病毒EV71在宿主细胞肠道内增殖的过程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等知识。

【解析】(1)由图可知,登革热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的合成模板为+RNA,病毒蛋白质的合成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

(2)由图可知,+RNA的作用是翻译的模板、复制的模板、病毒的重要组成成分。埃博拉病毒为单股负链RNA(-RNA)病毒,则其基因表达的过程为-RNA→+RNA→蛋白质。(3)这些病毒为RNA病毒,而RNA为单链结构,比较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因此这些病毒的疫苗研究比一般的DNA病毒疫苗研究难度更大。

(4)可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是否含有病毒RNA、病毒蛋白质外壳或相应抗体来诊断气是否感染相关病毒。

(5)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因此不能用培养基来培养病毒。

【技巧点拨】分析题图:图示表示肠道病毒EV71在宿主细胞肠道内增殖的过程,①、②过程都表示RNA的自我复制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则N表示RNA聚合酶.此外还以EV71的+RNA为模板翻译形成病毒的衣壳蛋白和相应的蛋白酶(催化复制和翻译过程)。

8.(2016?北京)人感染埃博拉病毒(EV)会引起致命的出血热.为了寻找治疗EV病的有效方法,中外科学家进行了系列研究。

(1)EV表面的糖蛋白(EV﹣GP)作为刺激机体产生性免疫反应。

(2)科学家采集了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复的甲、乙两人的血液,检测抗EV﹣GP抗体的水平。据图1,应选取的血液分离记忆B细胞用以制备单克隆抗体(单抗)。

(3)将制备的多种单抗发呢呗与病毒混合,然后检测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根据图2,抑制效果最好的两种单抗是。

(4)EV﹣GP具有多个与抗体结合的位点.为了研究上述两种单抗(分别称为A、B)与EV﹣GP结合的位点是否相同,可按图3所示简要流程进行实验.

①请将图3中应使用的抗体填入下表i、ii、iii、iv处(填“A”或“B”或“无关抗体”),完成实验方案(一种即可)。

②若A、B与EV﹣GP结合的位点不同,与对照组1、2分别比较,实验组的荧光值应。(5)中国科学家用分子结构成像技术正式了A、B与EV﹣GP结合的位点不同。基于上述系列研究,请你为治疗EV病毒提供两种思路。

【答案】(1)抗原特异

(2)甲

(3)Ⅲ和Ⅴ

(4)①方案一:i.B ii.A iii.无关抗体iv.A

方案二:i.A ii.B iii.无关抗体iv.B

②与对照组1基本相同,且明显高于对照组2

(5)思路一:单独或共同使用A、B进行治疗

思路二:利用单抗制成靶向药物

思路三:针对EV-GP与抗体结合位点的结构研制新型药物

【命题意图】本题以埃博拉病毒(EV)为素材,结合图示和实验,考查免疫调节和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解析】(1)EV表面的糖蛋白(EV-GP)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2)据图1可知,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复的甲的血液中抗EV-GP抗体水平明显高于乙和对照组,故应选取甲的血液分离记忆B细胞用以制备单克隆抗体。

(3)据图2可知,单克隆抗体和病毒混合,加入单抗Ⅲ、Ⅴ后,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较低.因此抑制效果最好的两种单抗是Ⅲ、Ⅴ。

(4)①为检测两种单抗(分别称为A、B)与EV-GP结合的位点是否相同,设计实验.注意实验设计时要注意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实验组加未标记抗体A和荧光标记抗体B,对照组1加未标记的无关抗体和荧光标记抗体B,对照组2加未标记抗体B和荧光标记抗体B。

②标记抗体已占据结合位点,当相同的荧光标记抗体在加入时已经没有位点可结合,故对照组2的放射性最低。

(5)一个抗原的表面它不只有一个抗体结合位点,可能有多种,目的就是让抗原最终和抗

体结合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分解最后病就好了。因此三种思路,思路一:单独或共同使用A、B进行治疗;思路二:利用单抗制成靶向药物;思路三:针对EV-GP与抗体结合位点的结构研制新型药物。

【技巧点拨】分析图1,表示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复的甲、乙两人的血液中抗EV-GP抗体的水平.根据曲线图可知,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复的甲的血液中抗EV-GP抗体水平明显高于乙和对照组。

分析图2,表示单抗与病毒混合后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根据柱形图可知,单克隆抗体和病毒混合,加入单抗Ⅲ、Ⅴ后,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较低。

9.(2019秋?迎泽区校级月考)某科研小组对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活鸡胚,DNA水解酶,RNA水解酶(1)实验材料选用活鸡胚的理由是:①;②;③。

(2)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等量的活鸡胚分成A、B、C三组。

第二步:,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溶剂、DNA水解酶、RNA水解酶,处理一段时间后备用。

第三步:用显微注射技术向A组注射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再分别向B、C两组活鸡胚中注射等量的、。

第四步:分别从培养后的活鸡胚中抽取样品,检测是否产生禽流感病毒。

预测实验结果及分析:

A组的样品检测中有禽流病毒。

B组样品检测无禽流感病毒产生,则是遗传物质。

C组样品检测无禽流感毒毒产生,则是遗传物质。

【答案】(1)活鸡胚是培养禽流感病毒的培养基;禽流感病毒是一种专门寄生活鸟类细胞中的病毒;用活鸡胚做实验材料比其他活的鸟类成体或胚胎更方便、更经济。

(2)把禽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分成相同的三组。

DNA水解酶处理后禽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RNA水解酶处理后禽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DNA;RNA。

【命题意图】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概念理解。

【分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

(2)酶具有专一性,如DNA水解酶能催化DNA水解,RNA水解酶能催化RNA水解。(3)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核酸的种类,因变量是病毒是否能够产生子代,据此答题。

【解析】(1)实验材料选用活鸡胚的理由是:①禽流感病毒是一种专门寄生活鸟类细胞中的病毒;②用活鸡胚做实验材料比其他活的鸟类成体或胚胎更方便、更经济,③活鸡胚是培养禽流感病毒的培养基。

(2)实验步骤:取等量的活鸡胚分成三组备用,将禽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分成的三组,并分别加入等量RNA水解酶、DNA水解酶、蒸馏水备用;用显微注射技术向A组注射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再分别向B、C两组活鸡胚中注射等量的DNA水解酶处理后禽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和RNA水解酶处理后禽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检测是否产生禽流感病毒。预测实验结果及分析:

A组的样品检测中有禽流病毒。

B组样品检测无禽流感病毒产生,则DNA是遗传物质。

C组样品检测无禽流感毒毒产生,则RNA是遗传物质。

【技巧点拨】本题需要考生在理解教材“T2噬菌体感染细菌”的实验基础上,理解禽流感病毒的生活史,注意实验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计算机病毒分析流程

一.专业病毒分析师对提交的可疑文件进行分析的流程: 1.通过虚拟机模拟可疑文件的运行,检测他的动作。 2.反编译程序,通过汇编语言判断程序的性质 3.病毒分析师需要有熟练的各种分析软件的操作能力,还需要有强的汇编言知识,还需要对windows中程序底层运行方式有一定的了解 二.病毒的行为大致上分为4种: 1.对文件的操作 2.对注册表的的操作 3.对进程的操作 4.联网行为 所以,就要有分析这4种行为的工具. 三.具体分析过程 No.1 监视方法分析病毒. 分析过程中用到了大量的工具,这些工具分为专一型的,综合型的. ◆专一型的监视工具: 文件监视:FileMon 注册表监视:RegMon、Regsnap 进程监视:ProcView 网络监视:TcpView ◆综合型的监视工具: SSM:文件、注册表、进程、网络监视 E盾:文件、注册表、进程、网络监视 ProcMonitor:文件、注册表、进程监视 ◆内核分析、监视工具: 由于病毒大都会用内核方法隐藏自己,所以需要内核分析工具,常用的内核分析工具有下面的: IceSword SnipeSword Wsyscheck (推荐) ◆系统辅助分析工具: 其实有很多杀毒软件附带的工具就是很好的分析工具,举几个软件说下: 360安全卫士

卡卡上网安全助手 金山清理专家 ◆系统诊断工具: Sreng扫描报告 360安全卫士诊断工具 卡卡上网安全助手 瑞星听诊器 No.2反编译、调试方法分析病毒. 这种方法需要有更多的基础知识,需要了解系统内部工作原理和汇编语言.并且工具的运用也需要很多的训练… ※查壳工具 Peid FFI ※脱壳工具 FFI 各种壳的专用脱壳工具 ※反编译工具 W32dasm C32asm IDA pro ※文件hash校验工具 Hash HashCalc ※动态调试工具 OllyDbg SoftIce(这个比较难用) ※文件编辑工具

病毒性肝炎复习题 (2)

选择题(病毒性肝炎) A型题(最佳选择题。先列出题干,继以列出5个答案:A、B、C、 D、E。按题干要求在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1. 下列肝炎病毒基因组归类于DNA病毒的是:A.甲型肝炎B.乙型肝炎C.丙型肝炎D.丁型肝炎E.戊型肝炎 2. 下列试验中反映细胞坏死严重程最有价值的指标是:A·谷丙转氨 酶B·谷草转氨酶C·白蛋白D·球蛋白E·凝血酶原活动度 3. 下列哪一项不是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A·输血或血制品途径B·粪口途径C·注射途径D·母婴传播E·日常生活密切接触途径 4. 对HBeAg阳性母亲生下的新生儿预防处理,最好的方法是:A·丙种球蛋白B·乙肝疫苗C·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D·乙肝疫苗十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E·乙肝疫苗十丙种球蛋白 5. 某医务工作者在给一HbeAg阳性患者采血时,不小心刺破手指,下列哪项处理最为重要:A·立即酒精消毒B·接种乙肝疫苗C·肌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D·肌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乙肝疫苗E·定期复查肝功能和HBV-IgM 6. 当患者血清中只有抗-HBs、抗-HBc、抗-HBe阳性时应考虑:A·急性乙型肝炎B·慢性乙型肝炎C·重型肝炎D·急性乙型肝炎恢复期E·乙肝病毒慢性携带者 7. 对急性重型肝炎诊断价值最小的是:A·谷丙转氨酶>10OOU/LB·肝性脑病C·深度黄疸D·肝脏迅速缩小 E·腹水、鼓肠

10. 下述哪项不是HBV的结构成分:. A·HBsAg B·HBcAg C·HBeAg D·HBV-DNAE·HBV-DNAp 12. HBV感染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标志物是: A·HBsAg B·抗-HB C·HBeAg D·抗-HBeE·抗-HBc 13. 针对HBV的特异性抗体申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的抗体是: A·抗HBs B·抗HBc C·抗HBe D·抗HBx E·抗PreS1 14. 代表HBV复制的血清学指标是: A·抗HBs B·抗HBe C·HBeAg D·HBsAg E·抗PreS2 15. HBeAg是HBV活动性复制和有传染性的重要标记是因 为:A·HBeAg是HBV的核心成分B·它与DNAp和HBVDNA密切相关C·仅见于HBsAg时阳性血清中D·在血清中持续时间较HBsAg为E·HBeAg阳性者容易转为慢性 16. 下述抗HBe阳性时的临床意义描述错误的是: A·急性自限性肝炎时,与抗HBs同时出现,表现HBV复制减少B·说明HBV前C基因可能发生了突变 C·抗HBe长期存在时,提示HBV-DNA己和宿主DNA整合D·表示HBV复制程度低于HBeAg阳性时E·代表对HBV感染有免疫保护力 17. 有关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意义,哪项是正确的: A·抗 HAV-IgM可长期存在B·抗HAV-IgM阳性时可诊断为急性甲型肝C·HBsAg阳性说明患者有传染性D·抗HCV阳性为既往感染 E·抗HBe是保护性抗体 : 1

MicroRNA腺病毒表达系统使用手册0828

产品手册│ MirAd TM MicroRNA前体腺病毒表达系统 本产品仅限用于研究,严禁用于任何动物或人类疾病诊断。 本产品仅供购买方内部研究使用,未经ViGene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书面许可,严禁转售。

目录│ 产品简介 4 产品组成 5 保存条件 5 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6 pMirAd 载体图谱 6 质粒扩增 6 病毒载体扩增 7 常见问题解答 8

产品有限责任担保 Vigene生物保证您收到的产品符合产品目录上的规格。本担保规定了Vigene 更换产品的责任。Vigene生物不提供其他任何形式的对于产品商业或健康用途的保证。Vigene生物不对任何由于使用或不正确使用本公司产品造成的直接、间接的、衍生的或偶然的损害所产生的后果负责。 产品订购和技术支持 山东维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暨美国ViGene Biosciences公司中国办事处 美国地址:12111 Parklawn Dr. Rockville, MD 20852 US 北京办事处: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43号青云里满庭芳园D座1206室上海办事处:上海市徐汇区肇家浜路201弄11号602室 广州办事处:广州市天河区骏景花园骏景路棋乐街33号404室 山东办事处:济南市高新区开拓路2350号留学人员创业园717室 Email: service@https://www.doczj.com/doc/401044334.html, Phone: 400-077-2566 https://www.doczj.com/doc/401044334.html,(美国) https://www.doczj.com/doc/401044334.html,(中国) 欢迎您致电或发邮件,咨询产品技术信息。

产品简介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为18-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分子。MiRNA通过与靶基因mRNA上的互补序列结合,降解mRNA或抑制mRNA的翻译。MiRNAs在细胞分化、增殖、凋亡和癌细胞发生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MiRNAs来源于具有60-80个核苷酸茎环结构的microRNA前体(premir)和序列更长一些的microRNA初级转录产物(primir)。MiRNA在核内由RNA聚合酶II(polII)转录生成,最初产物primir具有帽子结构和多聚腺苷酸尾巴。 ViGene生物的mirAD-腺病毒microRNA前体表达系统包括三个相关产品:microRNA前体穿梭载体、microRNA前体腺病毒载体和预制microRNA前体腺病毒。 重组腺病毒是进行基因转移和表达的工具,功能强大且易于操作。腺病毒独特的生物学特征使它成为“载体的首选”,被科研工作者广泛应用。首先,它能够感染包括分裂、非分裂细胞和干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第二,病毒滴度高。第三,高滴度的病毒可获得高感染效率和高表达量。第四,病毒进入细胞后,病毒基因组不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上,因此瞬时表达外源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不会诱导宿主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化。ViGene生物选用的是应用最广泛的复制缺陷型的人类血清5型腺病毒,该腺病毒载体缺失E1和E3基因。E1基因在组装感染性病毒颗粒时必不可少,可在HEK293T细胞病毒包装过程中得到补充,而E3基因可有可无。由于E1和E3基因的缺失,腺病毒载体可插入高达7.5kb的外源基因。 pMir-microRNA precursor是基于microRNA前体表达系统的质粒。microRNA前体天然的茎环结构被克隆到质粒的SgfI和MluI双酶切位点。为了保持推测的发卡结构和诱导正确的内源性反应,miRNA茎环结构的两侧具有它的150-200bp的天然序列。MicroRNA前体在CMV启动子启动下表达,其上游有GFP荧光标记,并具有SV40 poly(A)加尾信号。穿梭载体含有SV40启动子启动的puromycin嘌呤霉素标记,可以用来进行稳转细胞株的筛选。穿梭载体还含有两个腺病毒ITR序列和两个与腺病毒Ad5同源的序列,可

认识和预防计算机病毒

认识和预防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专题内容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一章第六节的 部分内容。教材中的内容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病毒防治软件Norton Antivirus 清除病毒的方法。鉴于初中学生对计算机病毒已有耳闻,而且如今家庭电脑已是日益普及,计算机病毒更是让人防不胜防,在初一年级就有意识地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基本常识(如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危害等)和杀毒软件的使用,对于乐此不疲的中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课,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在使用电脑过程中时刻关注计算机安全,学会防治病毒。 二、教学对象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的广泛普及,在学生中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节内容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学生都有相当一段时间的网龄,对网络和计算机安全有一定的认识,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但是还比较模糊,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人为制作的程序。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一般特征、传播方式。 (3) 了解病毒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危害。 (4) 知道防治病毒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感受大量的事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重要性。通过模拟使用瑞星杀毒软件,让学生懂得常用杀毒软件的使用,并学会下载、安装、升级杀毒软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帮助学生树立防范病毒意识,负责任、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2)促进学生信息文化、道德修养与健康人格的育成。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及其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危害。

五、教学策略 情境创设法,头脑风暴法、模拟试验法六、教学媒体选择 教材、powerpoint课件、flash动画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创设 相信很多同学和我一样,曾经收到这样类似的信 息: 由于跟这位朋友很熟,因此我就随手点了那个链 接,可我并没有看到什么,紧接着,我的电脑就开始 变得异常缓慢,不断弹出对话框: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我的电脑怎么了?(学生回 答:电脑中病毒了) 小调查:我们班有多少同学有过电脑中病毒的 经历呢? 提问:电脑中毒后有什么异常的现象呢? 学生发言、分享自己电脑中毒经历。 学生倾听老师 的经历,唤醒 记忆中相似的 情形; 积极思考,回 答问题。 积极举手,参与 调查 创设一个计算 机中毒过程的 情景,激起学 生的共鸣,引 发学生学习的 兴趣。 通过调查使学 生意识到:计 算机感染病毒 的比率很高。

2016病毒性肝炎试题

2. 1 病毒性肝炎章节练习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 分) 1、关于肝炎病毒哪项是正确的: ( ) A.HDV是一种RNA病毒 B.HBV正链有四个开放读码区 C.HCV传播方式与HEV相似 D.HEV含双股RNA E.HAV-IgM型抗体可长期存在2、关于HBsAg和抗-HBs,那一个说法是错误的? A.感染HBV后最早1-2周,最迟11-12周血中首先出现HBsAg。B.急性感染时HBsAg多持续1-6周,最长可达20周。C.慢性和无症状携带者HBsAg可持续多年。 D.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出现于HBcAg阴转后。 E.除血液外,HBsAg还存在于各种体液和分泌液中(唾液、尿液、精液)。3、重型肝炎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 ) A.频繁呕吐 B.黄疸进行性加深 C.出现中毒性鼓肠、腹水 D.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E.发热4、干扰素治疗可以用于:( ) A.急性乙型肝炎 B.慢性丙型肝炎C.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 D.慢性乙型肝炎 E.急慢性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5、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 A.甲型肝炎少见为慢性病程 B.乙型肝炎易呈慢性过程 C.丁型肝炎少见慢性病程 D.丙型肝炎易呈慢性过程 E.戊型肝炎多呈急性过程6、乙型肝炎病人体内是否存在HBV复制, 可测: ( ) A.抗-前S2抗体 B.HBsAg C.HBV-DNA D.抗-HBe E.抗-HBcIgG 7、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 A.抗-HEVIgM阳性可诊断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B.HBsAg和HDAg均呈阳性, 可诊断为丁型肝炎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C.HCV-RNA阳性时可诊断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D.单项抗-HBs高浓度阳性时, 可排除乙肝 E.抗-HAVIgG阳性时可诊断为甲肝病毒感染8、乙型肝炎病人体内是否存在HBV复制, 可测: ( ) A.抗-前S2抗体 B.HBsAg C.HBV-DNA D.抗-HBe E.抗-HBcIgG 9、关于重型肝炎的治疗,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并发肝肾综合征者应尽早行血液透析治疗 B.应给予高蛋白饮食 C.肝移植后不会出现病毒性肝炎复发 D.人工肝支持系统的疗效持久 3. 4. 2 E.胆系感染首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10、在血液中代表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颗粒者是:( ) A. 小球形颗粒 B. 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 C. 丝状颗粒 D. 管状颗粒E. 核状颗粒11、下列概念哪项是错误的: ( ) A.抗HEV阳性可诊断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B.抗HAV-IgG阳性可诊断为急性甲型肝炎 C.抗HBs是保护性抗体D.HCV-RNA阳性时可诊断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E.HBsAg和HDAg均呈阳性可诊断为丁型肝炎和乙肝炎病毒重叠感染. 12、下列指标表示复制, 但除外: ( ) A.HBV-DNA B.HBeAg C.DNA-P D.HBsAg E.e抗原13、下列试验中, 哪项不是反应肝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是: ( ) A.ALT B.胆红素 C.白蛋白 D.谷草转氨酶E.凝血酶原活动度14、急性丙型肝炎的诊断,那一个说法是错误的?A.临床符合急性肝炎。 B.有肝掌、蜘蛛痣、腹水、脾大。 C.血清HCV RNA阳性。 D.肝内HCV RNA阳性。 E.或抗-HCV阳性。15、HBV在机体内复制指标阳性的是: ( ) A.抗PreS2 B.HBsAg C.HBeAg D.抗HBe E.抗HBc-IgG 16、下列实验室指标中,哪项对重型肝炎的诊断意义最小:( ) A.胆红素> 171μmol/L B.凝血酶原活动度<40% C.血清白蛋白<32g/L D.丙氨酸转氨酶>500u/L E.胆碱酯酶<2500u/L 17、下列哪一项不是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 ( ) A.明显低钾低钠血症 B.低蛋白饮食 C.消化道大出血 D.合并感染 E.大量放腹水18、Dane颗粒核心部分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 A.HBV-DNA B.DNA-P C. HBV-DNA+ DNA-P D.抗HBc E.HBsAg 19、最常经母婴途径传播的病毒性肝炎是: ( )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 D.丁型肝炎E.戊型肝炎20、乙型肝炎患者以下哪项是正确: ( ) A.重叠感染HDV等其他肝炎病毒可顿挫病情 B.重型肝炎时凝血酶原活动度应>40% C.急性淤胆肝炎易转化为胆汁性肝硬化D.慢性肝炎无肝外器官的损害 E.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是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21、下面哪一

重组腺病毒常见问题解答(FAQs)解析

重组腺病毒常见问题解答(FAQs) ?Q1. 使用重组腺病毒需要的生物安全级别? ?Q2. 怎么确定我所用的细胞模型可以感染腺病毒? ?Q3. 感染细胞时腺病毒的最佳浓度? ?Q4. 感染腺病毒时所需要的培养基的量? ?Q5. VP,PFU,IFU的区别?哪一个能更好地反映所使用的有活性的病毒的量? ?Q6. 病毒的滴度是如何测定的? ?Q7. 对于体外实验(细胞实验)CsCl纯化或层析柱纯化有必要么? ?Q8. 重组腺病毒的推荐存储条件是什么? ?Q9. 腺病毒表达系统承载外源基因的容量? ?Q10. 腺病毒有多种血清型,哪一种是基因传递中最普遍使用的? ?Q11. 什么是RCAs? ?Q12. 目前存在的许多病毒载体系统,包括:腺病毒、逆转录病毒和慢病毒,针对我的实验应该使用哪个系统? Q1.使用重组腺病毒需要的生物安全级别? 答:我们所提供的重组腺病毒是E1/E3区缺失的复制缺陷型病毒。根据NIH官方的参考信息,重组腺病毒的生物安全等级被确定为II级,您只需要BL-II级实验设施,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实验室都具备BL-II级的实验设施。野生型腺病毒可复制,能引起感冒和很强的免疫反应,通常不会引起很严重的疾病。要想获得更多生物安全信息,请参考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401044334.html, 返回Q2.怎么确定我所用的细胞模型可以感染腺病毒? 答:腺病毒有很广泛的宿主范围。它可以感染人类或者其他哺乳动物细胞系或原代细胞,包括可分裂的和不可分裂的细胞。只有少数细胞系不被感染。一些淋巴细胞系对腺病毒有更强的抵抗性,因此需要大量的病毒来感染细胞。为了客户的

方便,我们提供含有报告基因的病毒,如Ad-CMV-B-gal 和Ad-CMV-GFP从而方便的进行您的预实验。 返回 Q3.感染细胞时腺病毒的最佳浓度? 答:要得到最佳的实验结果,确定腺病毒的最佳用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用量不足,那么不能达到100%的感染效率,如果用量太高,会对细胞有毒害作用或者其他不可预测的效应。我们应该尽量用最小浓度的病毒来达到100%的基因传递效率。这个最佳的浓度因不同的细胞类型而有显著差异。为了确定你的细胞系的最适病毒用量,可以用带报告基因的腺病毒做预实验,如AdCMV-B-gal 或者AdCMV-GFP。用不同稀释倍数的报告基因病毒感染细胞,在感染1-2天后检测感染效率。可以通过B-gal染色或者通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GFP的表达情况来确定可达到100%感染效率但又不会引起细胞表型变化病毒浓度范围。 我们已经针对多种细胞系做了预实验,加入已混合病毒的培养基,6-8小时或者过夜。对于大多数细胞系来说病毒浓度在2 x 105 - 1 x 106 IFU/PFU (infectious unit)/ml培养基都能得到10%的感染效率而且不会有副作用。我们推荐在您实验系统中用报告基因病毒重新摸索一下最适培养基用量。 返回 Q4.感染腺病毒时所需要的培养基的量? 答:作为参考,我们推荐您按照如下的量加培养基(已混入病毒): 10cm培养皿:8-10ml/孔6孔板:1ml/孔12孔板:0.5ml/孔24孔板:0.2ml/孔 返回 Q5. VP,PFU,IFU的区别?哪一个能更好地反映所使用的有活性的病毒的量? 答:VP(Viral particles) 反映病毒颗粒的总数(包括活病毒和死病毒),由于在病毒制备过程中,每次活/死病毒比率都不同,VP并不能反映有活性的病毒的数量。 PFU(plaque formation unit)代表可感染的或者活病毒的数量。能反映实验中所需要的病毒的量。 IFU(infectious unit)相当于PFU 大多数情况下所制备的病毒,VP/PFU比值在20:1到50:1范围。 应用VP(viral particles)做单位会与实际应用的活病毒的数量有很大出入。用IFU或者PFU做单位会得到比较一致的结果。 返回

细胞培养常见问题(二)

细胞培养常见问题(二) 1.何谓无血清培养基SFM(Serum Free Medium)? 无血清培养基是设计用来在无血清条件下促使特殊类型的细胞生长或进行专门应用的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中需要添加生长因子和/或细胞因子,含有个别蛋白或大量蛋白组分:如:胰岛素,转铁蛋白等。 2.何谓无蛋白培养基 PFM (Protein Free Medium)? 无蛋白培养基中没有添加蛋白,但仍然可能包含一些动物或植物来源的成分(如低分子量肽的各种水解物)。 3.何谓化学限定培养基 CDM (Chemical Define Medium)? 化学限定培养基中不包含有蛋白、水解产物或未知结构的组分,所有的成分均有已知的化学结构,又称无血清、无蛋白、无肽纯化学合成培养基。 4.无血清培养基有什么优点? 无血清培养可降低生产成本,简化分离纯化步骤,避免病毒污染造成的危害。无血清培养基的优点在于避免了血清的批次、质量、成份等对细胞培养造成的污染、毒性作用和不利于产品纯化等不良影响。目前,国际法规严格要求“生物制品的生产要向无动物源原料添加发展”,因此,在生产疫苗、单抗和各种生物活性蛋白等生物制品的应用领域中,无血清培养基可使不同的细胞在最有利于细胞生长和表达目的产物的环境中维持高密度培养。 5.无血清培养基可应用于哪些领域? 目前,无血清培养基已应用的领域有: (1)研究细胞的分化条件; (2)用于激素、生长因子和药物等与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 (3)用于从多种细胞混杂的培养基中选择目的细胞; (4)肿瘤病理学和病因学的研究; (5)用于生产疫苗、单克隆抗体和生物活性蛋白等生物制品。 6.如何对哺乳动物细胞进行无血清条件的驯化? 建议通过渐进脱离的方法使哺乳动物细胞从有血清培养的条件适应到无血清培养条件。在驯化过程中,细胞生长速度通常比添加血清的培养基缓慢。而且,细胞培养4-5天时,由于细胞内蛋白质的丢失,可能会出现细胞大量死亡的情况。所以,应注意观察细胞生长时的状态,频繁更换培养液,培养基一旦变黄即更换。为了使细胞进入正常生长周期,传代时细胞密度不得低于1x105cells/ml。可应用下列方法进行无血清培养: (1)在通常的培养基中(含5-10%FBS),细胞进行培养并传代两次。 (2)可直接使用100%无血清培养基进行培养。 (3)或者将血清加入到无血清培养基中,使血清浓度递减,直到完全应用无血清培养基培

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范

计算机病毒的分析与防范 1.计算机病毒的引入 1983 年11 月3 日,弗雷德·科恩(Fred Cohen) 博士研制出一种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复制自身的破坏性程序(该程序能够导致UNIX系统死机)伦·艾德勒曼(Len Adleman) 将它命名为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es),并在每周一次的计算机安全讨论会上正式提出。 2.计算机病毒发展史 1987年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用户几乎同时发现了形形色色的计算机病毒,如大麻、IBM圣诞树、黑色星期五等等。 1989年全世界的计算机病毒攻击十分猖獗,其中“米开朗基罗”病毒给许多计算机用户造成极大损失。 1991年在“海湾战争”中,美军第一次将计算机病毒用于实战。 1992年出现针对杀毒软件的“幽灵”病毒,如One-half。 1997年1997年被公认为计算机反病毒界的“宏病毒”年。 1998年出现针对Windows95/98系统的病毒,如CIH(1998年被公认为计算机反病毒界的CIH病毒年)。 1999年Happy99等完全通过Internet传播的病毒的出现标志着Internet病毒将成为病毒新的增长点。 2000年出现了拒绝服务(Denial of Service)和恋爱邮件(Love Letter) 这次拒绝服务袭击规模巨大,致使雅虎,亚马逊书店等主要网站服务瘫痪。 2002年多变的混合式病毒求职信(Klez)及FunLove病毒席卷全球。 2003年,冲击波(Blaster)病毒于8月开始爆发。 2004年,MyDoom、网络天空(NetSky)及震荡波(Sasser)病毒出现。3.基础知识——计算机病毒的本质 计算机病毒一词是从生物医学病毒概念中引申而来的。在生物界,病毒(Virus)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只有由蛋白质的外壳和被包裹着的一小段遗传物质两部分组成的比细菌还要小的病原体生物,如大肠杆菌、口蹄疫、狂犬病毒、天花病毒、肺结核病毒、禽流感病毒等。绝大多数的病毒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

病毒性肝炎习题2

A1型题 1、感染HBV后,血液中首先出现的标志物是:() A、HBsAg B、抗-HBs C、HBeAg D、抗-HBe E、抗-HBc 2、男,35岁,轻度乏力,纳差,肝区不适1月。体查:无明显黄疸,肝肋下1cm,脾未及。实验室检查:ALT200u,A 40g/L G 35g/L TBIL 25μmol/L,抗-HA V(-);抗-HBs(+);半年前因溃疡病大出血,输血800 ml,否认肝炎病史,最可能的诊断是:()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 D、丁型肝炎 E、戊型肝炎 3、对急性重型肝炎的诊断最重要的指标是:() A、高胆红素血症 B、ALT升高 C、凝血酶原活动度<40% D、碱性磷酸酶增高 E、r-谷氨酰转肽酶增高 4、长沙市某小学一年级某班一周内3个学生相继出现低热, 乏力,恶心,尿黄. 肝功能检查:ALT 1500-3000U/L,血清总胆红素25-50μmol/L. 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甲型肝炎 B 乙型肝炎 C 丙型肝炎 D 丁型肝炎 E 戊型肝炎 5、男性患者,23岁,1周来乏力、恶心、食欲不振,查:ALT230u/L,TBIL25μmol/L,抗HA V-IgG(+),HBsAg(+),HBeAg(+),抗HBc-IgM(+),本例应诊断为: A、急性甲型肝炎 B、急性无黄疸型乙型肝炎 C、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 D、乙肝病毒携带者 E、急性甲型肝炎合并黄疸型乙型肝炎 6、梗阻性黄疸病人显著增高的指标是:() A、ALT B、AST C、ALB D、GLO E、ALP 7、对重型肝炎的诊断最有意义的临床表现为:() A、高度乏力、呕吐 B、黄疸进行加深 C、出现腹水 D、肝浊音界缩小 E、出现精神—神经症状 8、目前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措施是:() A、注射乙肝疫苗 B、注射免疫球蛋白 C、隔离病人 D、切断传播途径

腺病毒常见问题与解答

腺病毒常见问题与解答 1、腺病毒载体对目的基因的长度是否有要求? 有要求。对E1和E3双缺失的腺病毒载体,比如AdMax的Kit C、Kit D等,其总包装的 外源片断要求小于8 kb。而对于只有E1缺失或E3缺失的载体,比如Kit A、Kit B等,外源片断要求小于5 kb。注意,外源片断指包括启动子、外源基因和poly A等在内的整个插入片断。 2、我的试验需要多少总量的腺病毒载体? 腺病毒介导外源基因的基因治疗研究一般分为体外培养细胞试验(体外试验)和动物试验(体内试验)两部分,不同的实验设计所需要的病毒量也不尽相同。根据经验,完成一个完 整的肿瘤治疗实验需要腺病毒的病毒量总量约为3×1012 VP左右. 3、如何提高腺病毒的活性? 提高腺病毒的活性,关键应该是在病毒包装过程和扩增过程。纯化过程只是去掉有缺陷的病毒和细胞碎片等容易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过程,如果扩增的病毒滴度高,那么纯化后就会更高的。 4、克隆到转移载体的基因中的5’和3’UTR(未翻译区)的额外的碱基会影响蛋白表达吗? UTR尽可能短一些,特别是在5’要避免在mRNA里形成二级结构。在起始密码子ATG 前面可以加一小段(6-9bp)的碱基序列可以增强目的基因的表达,比如Kozak序列(GCCGCCACCATG)。 5、如何判断腺病毒载体是否能高效感染某种细胞? 参照文献报道是很简单的办法,也可以用带报告基因的腺病毒先行预实验。 Ad5能高效感染绝大多数人类、小鼠等的体细胞(包括分裂和非分裂细胞),比如肝、肌肉、神经组织等。但对血液系统来源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比如乳腺癌、白血病细胞等,感染效率较低。 6、腺病毒载体在体外实验(in vitro)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由于细胞表面受体的差异,腺病毒载体在不同的细胞中转导效率不同。可根据文献报道或用带报告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判断病毒用量。 2)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时感染病毒效果较好。避免在消化细胞后立刻感染病毒,因为此时细胞膜上的病毒受体往往受到了暂时的破坏。培养过夜后再感染病毒,效果较好。 3)选择适当的转导MOI(病毒感染单位数/细胞数),可以在MOI为0.1~1000范围内进行试验( 10倍比稀释)。 4)感染病毒时细胞培养液的体积尽量小一些,以完全覆盖细胞为准。如24孔板可用200ul,6孔板1ml。 5)感染时间为90分钟,每15分钟轻轻晃动培养液一次,以混匀。 6)选择适当表达检测时间,一般感染病毒24h后就能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表达,48小时表达达到较高水平。 7、用于体内试验的腺病毒,是否要求纯化? 是的,病毒纯化是很必要的。因为细胞裂解液包含有缺损颗粒、大量的腺病毒fiber和penton蛋白(细胞毒素)、培养基、血清以及细胞碎片。这些杂质如果被注入动物体内,会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题库 一、单选题 3、对HBeAg阳性母亲生下的新生儿预防处理,最好的方法是:(D) A·丙种球蛋白 B·乙肝疫苗C·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D·乙肝疫苗十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E·乙肝疫苗十丙种球蛋白 4、某医务工作者在给一HbeAg阳性患者采血时,不小心刺破手指,下列哪项处理最 为重要:(D) A·立即酒精消毒 B·接种乙肝疫苗 C·肌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D·肌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乙肝疫苗 E·定期复查肝功能和HBV-IgM 5、当患者血清中只有抗-HBs、抗-HBc、抗-HBe阳性时应考虑:(D) A·急性乙型肝炎 B·慢性乙型肝炎 C·重型肝炎 D·急性乙型肝炎恢复期 E·乙肝病毒慢性携带者 6、关于HBV-DNA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D) A·HBV-DNA是单链环状DNA B·HBV-DNA是双链线状DNA C·游离型HBV-DNA是指血清中除HBV颗粒以外形式存在的游离HBV-DNA D·整合到肝细胞基因组中的HBV-DNA称整合型HBV-DNA E·和HBsAg一样,HBV-DNA阳性只代表有HBV感染,与病毒的复制无关7、有关HAV感染与基因变异的概念,哪项是错误的:(B) A·HAV可分为4个基因型 B·与基因型相对应也有4个血清型 C·HAV感染后可刺激抗体产生特异性IgM和IgG抗体 D·IgM抗体仅存在于感染后6个月之内是近期感染标志 E·IgG抗体可保存多年,是过去感染的标志 10、下述哪项不是HBV的结构成分:(C) A·HbsAg B·HbcAg C·HbeAg D·HBV-DNA E·HBV-DNAp 11、HBV X区基因可编码的抗原是:(D) A·HbsAg B·HbcAg C·HbeAg D·HbxAg E·HBV-DNAp 12、HBV感染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标志物是:(A) A·HbsAg B·抗-HBs C·HbeAg D·抗-Hbe E·抗-HBc 13、针对HBV的特异性抗体申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的抗体是:(A) A·抗HBs B·抗HBc C·抗Hbe D·抗HBx E·抗PreS 1 14、代表HBV复制的血清学指标是:(C) A·抗HBs B·抗Hbe C·HbeAg D·HbsAg E·抗PreS 2 15、HBeAg是HBV活动性复制和有传染性的重要标记是因为:(B) A·HBeAg是HBV的核心成分 B·它与DNAp和HBVDNA密切相关 C·仅见于HBsAg时阳性血清中 D·在血清中持续时间较HBsAg为长 E·HBeAg阳性者容易转为慢性 16、下述抗HBe阳性时的临床意义描述错误的是:(E) A·急性自限性肝炎时,与抗HBs同时出现,表现HBV复制减少

1.1.6+腺病毒感染

疾病名:腺病毒感染 英文名:adenovirus infections 缩写: 别名: 疾病代码: ICD :B97.0 概述:可引起人、猿、马、猪、羊、狗等感染。实验发现可引起动物致癌;未证实其可致人类肿瘤,但可引起人类多种感染性疾病。 流行病学:病毒由病人及隐性感染者通过粪便及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可经气溶胶、密切接触及粪-口途径传播眼、鼻、口黏膜为入侵途径。感染者半数无症状,儿童的呼吸道疾病约5%~10%由腺病毒引起。 病因:目前发现腺病毒有6个亚型(A~F)和47个不同的血清型(按中和试验分型)。已知约20余种亚型可感染人类。病毒为直径70~80nm 的20面体衣壳,内核含双股DNA。对热和酸不稳定。由于不含脂质,对胆盐等脂质溶解剂抵抗力强,故能在肠道中存活。不同亚型可引起不同感染,见表1。 发病机制:呼吸道病毒侵入人的呼吸道表面的纤毛上皮细胞后,在其内复制和扩散并直接引起受染细胞损伤,造成局部病变或产生全身毒血症状。某些病毒感染的组织损伤可能由机体免疫反应所介导,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对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的直接破坏最轻,但能引起婴幼儿严重呼吸道疾病;最易罹患的年龄正是母传C D D C D D C D D C D D

抗体水平最高的阶段;接种疫苗后反而使自然感染者的病情加重等均提示其发病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理改变有鼻、咽、喉黏膜充血、水肿、渗出与单核细胞浸润,部分细胞可发生变性、坏死、脱落。上皮细胞胞质或胞核内可查见包涵体。病变程度与病毒种类、型别和感染部位有关。轻者数天后上皮细胞可再生而恢复正常。如病变累及细支气管,可发生上皮细胞坏死、剥脱,细支气管壁有广泛单核细胞浸润,纤维蛋白、细胞碎片和黏稠的黏液可堵塞管腔而致肺不张、肺气肿。病毒性肺炎最初表现为纤毛进行性减少,上皮细胞空泡形成,继之上皮细胞变性,肺泡实质性坏死、萎陷,肺泡壁也可见坏死和增厚,间质水肿和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并发细菌性感染时,可见黏膜充血,中性粒细胞浸润和黏液脓性分泌物,严重者可发生肺脓肿、败血症及多个器官的化脓性变化。 临床表现:潜伏期4~5天。 1.儿童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1)呼吸道感染:鼻炎为婴儿腺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症状。这个年龄组中偶可引起暴发性支气管炎和肺炎,部分病儿发生百日咳综合征。 (2)咽结膜炎热(pharyngo-conjunctival fever,APC fever):腺病毒3、7型引起为多,夏季可发生小流行,与游泳池水传播有关。发病急,发热38℃以上,出现咽炎、鼻炎、眼结膜炎及颈淋巴结炎。球结膜及睑结膜可见颗粒状突起、红肿,常为单侧,双侧者常为一侧较重。症状延续1~2周,无后遗症。一般不伴支气 管炎及肺炎。 (3)出血性膀胱炎(hemorrhagic cystitis):大多由腺病毒11、21型引起,男孩多见,无明显季节性。可有血尿、尿频、尿急及排尿困难、肉眼血尿,约3~7天,镜下血尿可持续2周左右。 (4)其他:婴儿腹泻、心包炎、慢性间质性纤维化、风疹样疾病及先天性畸形曾发现与腺病毒感染有关。有报道器官移植及免疫缺陷者腺病毒感染后,除引起呼吸道、泌尿道感染,还可致脑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2.成人常见的临床表现 (1)呼吸道感染:常见为非典型肺炎的表现,可有发热、咳嗽、咽痛、流涕、肺部啰音。X 线胸片示间质性肺炎改变,多为单侧,下肺野较多见,可发生少量胸膜渗出。病程常自限性(约1~2周),罕见继发细菌感染或致死病例。 C D D C D D C D D C D D

病毒性肝炎题库6-0-8

病毒性肝炎题库6-0-8

问题: [单选]男性,55岁。HBsAg(+)15年,近1个月乏力、食欲减退、恶心。既往肝功能正常,从未出现腹腔积液和消化道出血。体检:肝掌(+),慢性肝病面容,巩膜无明显黄染,肝肋下未及,脾肋下3.0cm,质韧,移动性浊音(-)。化验:ALT185U/L,TBil18μmol/L,PTA78%,HBV- DNA7.6×107copies/ml,HBeAg(+),HBeAb(-),血细胞总数3.0×109/L,中性粒细胞1.7×109/L。最主要的治疗是() A.应用胸腺肽 B.休息,补充维生素 C.抗纤维化治疗 D.拉夫米定0.1gqd E.α-干扰素5MIU隔天一次

问题: [单选]男性58岁。因患结肠癌于1996年住院手术治疗,术中曾输血800ml,术前肝功能正 常,HBsAg(-),术后1个月患者略感消化不良,检查ALT380lU/L,AST290lU/L,TBIL56μmol/L,肝功能不正常的原因下列哪种最可能() A.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 B.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C.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D.急性丁型病毒性肝炎 E.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

问题: [单选]男性54岁,因1周来发热2天,伴乏力、食欲减退、眼黄、尿黄入院。体检:巩膜中度黄染,肝肋下2cm,质软。化验:ALT860lU/L,AST620lU/L,TBil260μmol/L。DBil260μmol/ L,PTA85%。最可能的诊断是()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 D.丁型肝炎 E.戊型肝炎 (天津11选5 https://www.doczj.com/doc/401044334.html,)

腺病毒载体疫苗.doc

腺病毒载体疫苗 什么是腺病毒载体疫苗 腺病毒载体疫苗是指以腺病毒作为载体,将保护性抗原基因重组到腺病毒基因组中,使用能表达保护性抗原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制成的疫苗。 腺病毒载体疫苗特点 研究发现,携带各种抗原的腺病毒载体能刺激机体产生很强的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此外,由于腺病毒载体能感染呼吸道和肠道细胞,可以方便地通过黏膜进行免疫,并能诱导机体产生黏膜和系统免疫应答。 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临床研究 1、腺病毒载体诱导的天然免疫反应 腺病毒载体本身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与细胞表面模式识别受体结合,促进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和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分化为专职抗原呈递细胞,激活宿主的天然免疫系统。研究表明,通过静脉给小鼠注射大剂量的表达β-半乳糖苷酶的重组腺病毒,6h即可检测到IL-6、IL-1和TNF-α的分泌,脾脏边缘也有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聚集,在恒河猴中也观察到类似现象。 2、腺病毒载体疫苗能迅速刺激机体产生高水平的体液免疫 很多疫苗是通过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来发挥保护机体预防疾病作用的。腺病毒载体疫苗能有效产生针对相应靶抗原的高水平抗体。如携带狂犬病毒糖蛋白的复制缺陷型或复制型的5 型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都能诱导高水平中和抗体,保护动物抵抗致死剂量狂犬病毒的攻击。 3、腺病毒载体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很强的细胞免疫 特异性T细胞免疫在对抗寄生虫病、病毒性疾病及肿瘤治疗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大量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发现,腺病毒载体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很强的针对外源基因的特异性T 细胞反应。有研究报道,携带恶性疟原虫抗原ME.TRAP的腺病毒载体疫苗能刺激小鼠产生很强的CD8+T细胞免疫反应,最高能达到92%的保护率。 4、腺病毒载体疫苗可方便地通过黏膜进行免疫 能通过黏膜免疫诱导局部或全身体液免疫反应是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一个重要特点。黏膜免疫与全身免疫相比有许多不同,注射免疫诱导的全身免疫虽然可以清除其感染,但通常不能保护黏膜表面;而经黏膜接种疫苗可以非侵入性地诱导机体产生黏膜和系统免疫应答,从而可以保护机体免受通过黏膜表面和其他途径的感染。研究发现,在多种动物模型中,口服或滴鼻接种肺炎球菌、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狂犬病毒、乙肝病毒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都能刺激机体产生很强的体液免疫和局部的黏膜反应,并保护机体免受相应病原的侵害。

病毒性肝炎题库3-1-8

病毒性肝炎题库3-1-8

问题: [单选]下列哪项乙型肝炎检查指标不容易被检测到() A.HBsAg B.抗-HBs C.HBcAg D.抗-HBe E.抗-HBc 核心抗原HBcAg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内,血中无游离的HBcAg,血液中的HBV颗粒经处理后才可以检测到HBcAg。

问题: [单选]以下哪种是HBV感染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 A.抗-HBs B.抗HBclgM C.抗HBcIgG D.抗HBe E.HBeAg

问题: [单选]下列哪项是反映HBV有无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的指标() A.表面抗原(HBsAg) B.表面抗体(抗-HBs) C.e抗原(HBeAg) D.e抗体(抗-HB E. E.核心抗体(抗-HBC. 要明确乙肝三系的各项指标的意义,e抗原HBeAg反映HBV有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的指标。https://www.doczj.com/doc/401044334.html,/ 香港小姐

问题: [单选]下列哪一项不是丙型肝炎的传染途径() A.输血或血制品途径 B.粪-口途径 C.注射途径 D.母婴传播 E.密切接触

问题: [单选]女,46岁,发现HBsAg阳性10年,ALT时有增高。近3周来食欲下降,尿黄,明显乏力,齿龈出血。查体:神清,扑翼样震颤(+),化验:ALT206UL,TBIL462μmolL,PT38秒(对照13秒),该患者应诊断为() A.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型 B.病毒性肝炎乙型亚急性重型 C.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度 D.乙肝后肝硬化 E.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中度 患者在慢性肝炎的基础上出现急性的重度肝炎的症状为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型。

病毒性肝炎培训试卷

病毒性肝炎培训试卷 科室:姓名:成绩:日期: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下列肝炎中不属于病毒性肝炎的是:() A、甲肝 B、乙肝 C、丙肝 D、酒精性肝炎 2、近几年,我国乙肝发病率大约为:() A、1% B、3% C、8% D、18% 3、目前,我国丙肝发病率大约为:() A、1% B、3% C、8% D、18% 4、乙肝和丙肝主要通过()传播 A、血液传播 B、空气传播 C、消化道传播 D、共用餐具 5、在中国乙肝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 A、母婴传播 B、血液制品传播 C、医源性传播 6、下列行为,一般不会传染乙肝的是() A、理发店剃刀 B、性传播 C、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 D、共用餐具 7、下列预防乙肝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B、不使用公共剃刀; C、接种乙肝疫苗; D、不与乙肝病毒携带者说话 8、近年来,通过()方法多数丙肝可以治愈,多数乙肝病人可以控制病情发展。 A、降酶 B、保肝 C、对症治疗 D、抗病毒治疗 9、用于乙肝治疗的药物主要是()。 A、乙肝免疫球蛋白 B、乙肝疫苗; C、干扰素和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D、抗生素 10、HA V随粪便排出体外最主要的时间是() A. 感染后1周内 B. 发病2周后 C. 发病前后2周内 D. 恢复期 E. 发病后1个月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42分) 1. 甲型肝炎的潜伏期为,平均;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平均约;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平均。 2、甲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为。 3.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主要哪些途径传播,、,和。 4. 人类感染丁型肝炎病毒,需要与乙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其方式有2种,即和。 5. 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期和期的患者。 三、简单题:(8分)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答案

病毒性肝炎题库1-2-10

病毒性肝炎题库1-2- 10

问题: [单选]有关抗-HBs的下述论点中,不正确的是() A.是HBsAg的抗体 B.滴度20U时对攻击才有免疫力 C.有保护性 D.为中和抗体 E.在乙肝恢复期出现,持续6个月至数年 抗-HBs的保护效果与抗体梯度成正比,故答案选B。

问题: [单选]下面各项不正确的是() A.乙型肝炎常可见到家庭聚集现象 B.丙型肝炎慢性化高 C.甲型肝炎多见于儿童 D.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可重叠丁型肝炎感染 E.晚期妊娠妇女戊型肝炎病死率高 丁型肝炎是缺陷病毒,病毒复制需要HBsAg,故丁型肝炎重叠感染仅可发生于乙型肝炎患者,不会发生于丙型肝炎患者中,故答案选D。

问题: [单选]下述正确的是() A.HCV是DNA病毒 B.HCV为双链RNA病毒 C.HCV核苷酸序列变异性大 D.HCV只有一个基因型 E.HCV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 HC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至少有6个基因型,主要为医源性传播和性接触传播,故答案选C。(家具品牌 https://www.doczj.com/doc/401044334.html,/)

问题: [单选]病毒性肝炎的地区分布,下述不正确的是() A.西方国家的HAV流行率较低 B.HBsAg阳性率在西欧与北美较低 C.丙肝主要见于发展中国家 D.丁型肝炎在世界上分布极不平衡 E.戊肝的地方性流行区主要在亚非拉

问题: [单选]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地区分布特征正确的是() A.地区分布极不平衡,相差很悬殊,高度地方性流行区主要是在地中海沿岸等地 B.地方性流行区主要是南亚、南美、非洲等地区,西方国家主要为散发或输入性病例 C.流行与卫生水平关系很大,西方国家抗体流行率较低,发展中国家较高 D.世界分布很不平衡,我国病毒携带率南方高于北方,农村高于城市 E.世界上抗体流行率虽不平衡,但相差不特别悬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