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的一些常见问题及解答----整理自丁香园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6
汇总了腺病毒的一些常见问题及解答!1.目前,对于基因治疗的载体选择,很难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文章也很多,我将在如下给出。
本人认为,无论选择哪种载体,关键在于此载体在局部的表达效率。
无论是采用IN VIVO 或者EX VIVO的方法,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在局部表达我的目的基因,并且使其具有一定的作用。
而对于载体的副作用,目前较为公认的就是病毒载体转染效率高,但副作用大;质粒载体毒性小,但转染效率比较低。
同时,对于目前所常用的一些带有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如BD公司所开发的系列载体,pEGFP、pDsRed、pEYFP 和pECFP等:这些载体如果用于细胞水平的检测,也许会更加的方便、直观,但是,如果用于体内的基因治疗,那就不是一个理想的载体了。
而传统的表达载体如INVITROGEN公司(的pCDNA载体系列,会更好一些。
同时,为了获得更加高效的表达,一些公司也开发出了具有信号肽的表达载体,以增加外源基因的分泌表达。
正如一个疾病的治疗一样,治疗的方法越多,就证明还没有一个最有效地治疗手段。
基因治疗的载体也是同样,很难说哪个载体具有高转染、高表达、低毒性的全部优点。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愚见,还请各位同道指正。
2.转染过小鼠肝癌细胞H22,请赐教:用什么方法可以达到最佳效果,脂质体、电转还是重组病毒如果用脂质体,哪家的最好H22细胞为悬浮细胞,用病毒(逆转录病毒和腺病毒)最为理想,一是转染效率高,二是不用筛选直接用于实验。
但逆转录病毒的转染效率并不能达到100%,且影响因素多,而腺病毒感染效率高,几乎可达100%,但只能短期表达(7-10天),随着细胞传代,外源基因会逐渐丢失。
当然,H22也可用脂质体进行转染,筛选应在96孔板上进行,由于培养液少、细胞相对静止,两周后可见细胞克隆生长,在倒置显微镜下用吸管吸取克隆,进行扩大培养。
3.重组腺病毒作基因治疗,因为不是很了解,用AdEasy系统可以吗具体的实验步骤是来自什么地方主要细胞及试剂的来源.BIOgene公司有整个系统,从质粒到细胞都有,我AdEasy的基本原理请参阅文献19984.以腺病毒为载体做肿瘤细胞的基因转染,查文献,病毒滴度测定用噬斑法,但所用细胞不统一,是否有统一规定就用肿瘤细胞来测行吗只有能反式提供E1的细胞才能用来测腺病毒滴度,一般用HEK293细胞,用肿瘤细胞肯定不能形成噬斑。
腺病毒知识点总结1. 腺病毒的分类腺病毒目前已知包括了六个属,分别为腺病毒属(Mastadenovirus)、阿卡洛病毒属(Atadenovirus)、索哈病毒属(Siadenovirus)等。
其中腺病毒属包括高度致病性的人类腺病毒、犬腺病毒等。
2. 腺病毒的结构腺病毒的外壳由蛋白质构成,内含双链DNA。
典型的腺病毒粒子呈多面体或类似无规则聚合的形状,直径约70-90纳米,表面均匀分布有纤维状的突起。
腺病毒粒子内含有DNA、蛋白质和酶。
3. 腺病毒的感染机制腺病毒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眼部粘膜等途径进行感染。
一旦腺病毒进入人体,通过与细胞表面相关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
腺病毒感染后,宿主细胞会被利用来合成病毒的DNA 和蛋白质,在宿主细胞内进行繁殖和增殖,破坏并利用宿主细胞的资源。
4. 腺病毒的致病性腺病毒引起的疾病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呼吸道感染、结膜炎、胃肠道感染、脑膜炎等。
不同种类的腺病毒可引起不同的疾病。
例如,腺病毒D型和E型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腺病毒F型主要引起眼部感染。
5. 腺病毒的预防措施目前,预防腺病毒感染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接种疫苗等。
通过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接触患者体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良好的饮食习惯、充足的睡眠等,有助于预防腺病毒感染。
此外,疫苗接种也是预防腺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
目前,已有一些疫苗用于预防特定种类的腺病毒感染。
总之,腺病毒是一类广泛存在的病原体,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了严重威胁。
了解腺病毒的分类、结构、感染机制、致病性和预防措施等知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腺病毒,预防和控制腺病毒感染,保障公共健康。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腺病毒及其相关知识。
腺病毒常见问题与解答1、腺病毒载体对目的基因的长度是否有要求?有要求。
对E1和E3双缺失的腺病毒载体,比如AdMax的Kit C、Kit D等,其总包装的外源片断要求小于8 kb。
而对于只有E1缺失或E3缺失的载体,比如Kit A、Kit B等,外源片断要求小于5 kb。
注意,外源片断指包括启动子、外源基因和poly A等在内的整个插入片断。
2、我的试验需要多少总量的腺病毒载体?腺病毒介导外源基因的基因治疗研究一般分为体外培养细胞试验(体外试验)和动物试验(体内试验)两部分,不同的实验设计所需要的病毒量也不尽相同。
根据经验,完成一个完整的肿瘤治疗实验需要腺病毒的病毒量总量约为3×1012VP左右.3、如何提高腺病毒的活性?提高腺病毒的活性,关键应该是在病毒包装过程和扩增过程。
纯化过程只是去掉有缺陷的病毒和细胞碎片等容易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过程,如果扩增的病毒滴度高,那么纯化后就会更高的。
4、克隆到转移载体的基因中的5’和3’UTR(未翻译区)的额外的碱基会影响蛋白表达吗?UTR尽可能短一些,特别是在5’要避免在mRNA里形成二级结构。
在起始密码子ATG 前面可以加一小段(6-9bp)的碱基序列可以增强目的基因的表达,比如Kozak序列(GCCGCCACCATG)。
5、如何判断腺病毒载体是否能高效感染某种细胞?参照文献报道是很简单的办法,也可以用带报告基因的腺病毒先行预实验。
Ad5能高效感染绝大多数人类、小鼠等的体细胞(包括分裂和非分裂细胞),比如肝、肌肉、神经组织等。
但对血液系统来源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比如乳腺癌、白血病细胞等,感染效率较低。
6、腺病毒载体在体外实验(in vitro)中应注意哪些问题?1)由于细胞表面受体的差异,腺病毒载体在不同的细胞中转导效率不同。
可根据文献报道或用带报告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判断病毒用量。
2)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时感染病毒效果较好。
避免在消化细胞后立刻感染病毒,因为此时细胞膜上的病毒受体往往受到了暂时的破坏。
腺病毒总结引言腺病毒是一类广泛存在于人类和其他动物体内的病毒,可以引起多种疾病。
腺病毒具有多样的血清学类型,根据不同的类型和基因组组合,腺病毒可以引发不同的临床表现。
本文将对腺病毒进行总结,包括病毒的结构、感染机制、临床表现、预防措施等内容。
腺病毒的结构腺病毒是非包膜的DNA病毒,属于腺病毒科。
腺病毒颗粒呈正二十面体对称性,直径为70-90纳米。
腺病毒的基因组是一条双链DNA,长度约为26-45千碱基对。
腺病毒的基因组含有多个基因,编码多种蛋白质,其中包括纤维蛋白、排毒素等。
腺病毒的感染机制腺病毒主要通过经口途径传播,从而引起感染。
一旦进入宿主体内,腺病毒通过定着于宿主细胞上的腺病毒受体结合,从而进入宿主细胞内。
腺病毒的基因组在宿主细胞内被释放,并开始复制。
腺病毒具有不同的基因型和亚型,不同的类型和亚型具有不同的感染能力和临床表现。
腺病毒的临床表现腺病毒引发的疾病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眼部感染等。
腺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喉痛、流涕、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腺病毒感染的严重程度因病毒类型、感染剂量、宿主免疫状况等因素而异。
严重的腺病毒感染可以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心肌炎等并发症。
腺病毒的预防与控制腺病毒感染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措施:1.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咳嗽和打喷嚏时的口鼻遮掩。
2.避免接触已感染人群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尤其是病儿的鼻液、咳嗽物和粪便。
3.注意食品卫生,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食物,以及水源卫生的问题。
4.加强个体和集体免疫,通过接种腺病毒疫苗增强免疫力。
此外,在腺病毒感染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特别是儿童集中的场所,减少感染的风险。
对于病毒感染的病例,应及时就医并进行隔离治疗,以防止病毒的传播。
结论腺病毒是一类常见的感染性病毒,可以引起多种临床疾病。
了解腺病毒的结构、感染机制、临床表现以及预防措施,对于预防和控制腺病毒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腺病毒感染科普知识一、概述腺病毒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主要在冬春季流行,容易在军营新兵、学校和幼儿园中暴发流行,其传播方式和流感病毒感染十分相似,一般通过呼吸道传染,也可通过眼结膜和胃肠道传播。
传播迅速,最短接触20分钟即可致病。
极易发生交叉感染,确诊患者需要医学隔离。
已知55种血清型,不同血清型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疾病。
二、临床表现腺病毒感染,有时像感冒一样,早期出现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不过其中一个鉴别点是腺病毒的发烧往往很顽固,温度普遍在39度以上,持续时间也更长,往往会烧5到7天。
由于腺病毒有许多不同的血清型,表现出的症状更是多样化,除造成上呼吸道感染之外,如果侵犯三、临床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体征、一般实验室检查、肺部影像学检查做出临床诊断。
腺病毒实验室诊断包括核酸检测和特异抗体检测。
腺病毒感染早期(病初1~3天)出现病毒血症时,从患者血清和鼻咽分泌物中可以检测到病毒核酸。
腺病毒感染后可诱发较强的免疫反应,一般发病后1周,患者体内的IgM开始产生,7~10天IgG始产生,随后逐渐升高。
由于症状出现之时往往已是1周,此时核酸检测的窗口期已经过了,所以较之核酸检测,血清检测腺病毒特异IgM抗体不但更为方便,而且更为切实有效。
四、防治方法军队和学校是腺病毒感染爆发的主要场所。
腺病毒感染容易造成高烧不退,持续时间长,一般都会恐慌,但只要及时就医、对症治疗,预防好并发症的产生,就不会有大问题。
腺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眼分泌物,经呼吸道或接触传播;肠道感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
其预防措施和其他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预防相似,主要是勤洗手,勤消毒,避免接触患者及其呼吸道飞沫。
一旦发生急性发热、咽喉疼痛和结膜炎的症状,要及早到医院看病,早隔离、早治疗。
出现5人以上集体发病的情况要及时向卫生部门报告,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避免疾病漫延。
1、日常预防a)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b)腺病毒感染后会经过5到7天的潜伏期,在腺病毒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前往人多拥挤或空气流通不佳的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前往人多场所时佩戴口罩;c)注意饮食均衡、保证休息及充足的睡眠,适量运动健身。
十四、腺病毒一、填空1.腺病毒呼吸道感染包括以下4种不同的综合征,即急性发热性咽喉炎、咽结膜热、急性呼吸道疾病、肺炎。
2. 由腺病毒8型、19型和37型引起的角结膜炎为重型感染,具高传染性,以急性结膜炎开始,扩至耳前淋巴结,随后发生角膜炎。
3. 40型和41型腺病毒可引起婴幼儿与年少(4岁以下)儿童的胃肠炎,致腹痛、腹泻。
C组腺病毒能引起某些婴幼儿肠套叠。
二、单选1.关于腺病毒说法,不正确的是(C)A.腺病毒是由多种病毒组成的一组病毒B.可引起以呼吸道粘膜和眼结膜炎症、粘膜下组织、局部淋巴样组织增生为特征的急性发热性疾病。
C.腺病毒为RNA病毒,有三种与核壳有关的主要抗原(六邻体,五邻体和纤维)。
D.一种血清型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疾患;相反,不同血清型也可引起同一种疾患。
2. 关于腺病毒说法,不正确的是(A)A.许多腺病毒在肠道细胞中复制,随粪便排出,大多血清型与胃肠道疾病有关。
B.腺病毒致轻型眼部感染是呼吸道感染和咽喉炎的并发症。
C.腺病毒对呼吸道、胃肠道、尿道和膀胱、眼等均可感染。
D.人腺病毒约1/3的已知血清型通常与人类疾病相关。
3.关于腺病毒说法,不正确的是(D)A.腺病毒11、12型能引起儿童急性出血性膀胱炎。
B. 腺病毒37型可引起女性宫颈炎和男性尿道炎。
C.在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引起偶发或严重的病毒感染,多由1、5和7型腺病毒引起。
D.艾滋病患者可感染多种血清型腺病毒,且常为非致死性腺病毒感染。
三、多选1.关于腺病毒的预防控制措施,正确的是(ABCD)A. 腺病毒的减毒活疫苗已被用于某些人群的预防。
B.因腺病毒对动物具有致癌作用,人们对全病毒疫苗的作用与安全性存有疑虑。
C.加强游泳池和浴池水的消毒,可使水传播性结膜炎爆发的危险性降至最小。
D.在作眼的检查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对所用设备充分灭菌,也可控制流行性结膜炎的发生。
2.关于腺病毒免疫学特点正确的是(ABC)A.机体对腺病毒的再感染能产生有效的免疫。
腺病毒防治知识宣传手册1. 什么是腺病毒?腺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易引起人体呼吸、消化和泌尿等多系统感染,以呼吸道感染较为常见。
目前已知的人腺病毒有A-G共7个组,60多个血清型。
55型腺病毒是由人11型和14型腺病毒重组产生的新型病毒,属于B组B2亚组,普通人群因缺乏免疫力,所以普遍易感。
2. 腺病毒有什么危害?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角膜结膜炎等可导致人群暴发或流行。
病人多以轻症为主,表现出发热、咳嗽、咽痛、头痛和全身不适等症状,少数有恶心、腹泻。
大部分经过治疗后能够康复。
3. 什么季节易出现55型腺病毒感染暴发流行?冬春季节气温较低,人群多在室内活动,环境相对密闭,通风不畅,易于病毒传播。
因此,冬春季容易出现55型腺病毒感染暴发流行。
4. 腺病毒的传染源是什么?腺病毒感染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潜伏期一般3~8天,潜伏期末至发病急性期传染性最强。
5. 人是如何感染腺病毒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如病人打喷嚏或咳嗽传染给健康人。
密切接触(手-鼻)传播也是重要传播途径,如用脏手揉眼睛、鼻子等也可感染。
6. 哪些人容易感染腺病毒?各个年龄人群均可感染腺病毒,但婴幼儿、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较容易感染。
集体生活的幼儿、学生或新兵由于生活环境封闭聚集也容易发生群体性感染。
7. 腺病毒有什么药物可以预防和治疗?疫苗预防:4型和7型腺病毒有口服疫苗,效果较好。
但近年流行的55型腺病毒是一种新型重组病毒,目前尚无针对性疫苗。
药物治疗:目前无特效治疗腺病毒的药物,可口服抗病毒类药物进行预防。
发病后主要采取对症治疗。
8. 55型腺病毒感染与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有什么不同?55型腺病毒感染多引起肺部改变,普通感冒多伴有明显的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胸片无异常,可区别于55型腺病毒感染。
流感多有发热、头痛、乏力,伴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与55型腺病毒感染不易区分,需经实验室检测确诊。
腺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策略腺病毒是一类小型DNA病毒,公认的共有89个腺病毒血清型,可引起各种不同类型的感染,包括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眼部炎症、败血病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
腺病毒感染以儿童和军队为主,但成年人也可能感染本病毒。
本文将探讨腺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策略。
一、腺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腺病毒呼吸道感染(AdV-HR),又称腺病毒感冒,是腺病毒最常见的感染类型之一。
具体表现为发热、咳嗽、打喷嚏和鼻塞。
这些症状经常被误诊为流感、普通感冒或其他呼吸道疾病。
但是与流感不同的是,AdV感染并不常伴随眼部症状,如结膜炎、角膜炎等。
此外,腺病毒感染通常伴随着喉咙疼痛和喉头炎。
腺病毒感染还会引起上呼吸道感染(URTI)和下呼吸道感染(LRTI)。
URTI的临床表现为流鼻涕、喉咙痛、打喷嚏,LRTI的表现则是咳嗽、咳痰、胸部闷痛和发热。
腺病毒感染也会导致腹泻。
腺病毒肠炎通常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和发热。
腺病毒感染还可以引起各种眼部炎症,包括结膜炎、角膜炎和巩膜炎。
特别是在秋季和冬季,腺病毒结膜炎的发病率较高。
二、腺病毒感染的治疗策略目前还没有特定的、可用于治疗所有腺病毒感染的药物。
一般情况下,治疗措施应该根据病毒持续时间和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而定。
对于感染较轻的病人,通常会要求他们多休息、多饮水和多摄入维生素C。
这些措施可帮助增强机体免疫力和缩短病毒持续时间。
对于一些症状较为严重的病人,医生可能给出一些对症治疗的药物,如退热剂、镇咳剂和抗过敏药。
对于那些患有腺病毒肺炎的患者,通常推荐抗生素来预防或治疗相关继发细菌感染。
此外,对于腺病毒肠炎的患者,应注意补充电解质和水分,以避免脱水。
在一些更加严重的病例中,如弱化机体免疫力的人群(如人造心脏瓣膜患者、基础疾病患者等),可能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如345抗病毒药和克林达韦等。
最后,个人卫生也是预防腺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
洗手、避免深度接触和打喷嚏时要使用纸巾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腺病毒的传播。
腺病毒感染的症状和传播途径概述腺病毒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常见病毒,可引起多种疾病。
本文将讨论腺病毒感染的常见症状以及传播途径。
一、腺病毒感染的常见症状1. 呼吸道感染:腺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进入人体后可引发呼吸道感染,表现为喉咙红肿、扁桃体发炎、咳嗽、鼻塞等。
在年幼的儿童中,可能出现低烧和全身不适。
2. 眼结膜炎:腺病毒也是引起眼结膜炎的常见原因之一。
患者会出现眼部充血、分泌物增多、视力模糊等不适。
3. 胃肠道感染:腺病毒亦可引发胃肠道感染,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
这种感染通常在孩子们中较为普遍。
感染后的症状会逐渐消退,但持续几天。
4. 腺质炎:某些类型的腺病毒感染可导致淋巴结肿胀和发炎,形成腺质炎。
此时患者会感到局部的肿胀、压痛等不适。
5. 神经系统感染:虽然比较罕见,但腺病毒也可能引起神经系统感染。
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头痛、肌肉酸痛、乏力以及其他神经系统相关的症状。
二、腺病毒的传播途径1. 空气飞沫传播: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腺病毒传播方式之一。
当一个带有腺病毒的人打喷嚏或咳嗽时,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飞沫中可能含有该病毒。
其他人吸入这些飞沫时,易受到感染。
2. 接触传播:直接接触已被腺病毒污染物体表面(如手指)后再接触口腔、鼻腔或眼睛,会使病毒进入人体。
这是另一种传播途径。
3. 粪-口传播:腺病毒在家庭、托儿所等集体居住或学习环境中容易蔓延。
当一个人接触了被感染的粪便后,如果没有注意清洁,再用手触碰口腔或食物,就可能引起感染。
4. 水源感染:饮用未经消毒的污染水源,如有被腺病毒污染的水供应系统,也可导致腺病毒的感染。
5. 直接接触:与患者密切接触、分享个人卫生用品(如毛巾)或使用共享的游泳池等设施都有可能成为感染渠道。
结论腺病毒感染常见于呼吸道、眼部以及胃肠道,并可引发相应的疾病。
尽管这些感染多数情况下是自限性和轻度的,但对于年幼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力较弱者来说仍然需要特别关注。
小儿腺病毒感染科普知识腺病毒感染引起肺炎在小儿当中比较常见,且腺病毒性肺炎属于小儿肺炎中特别严重的一种类型之一,那么腺病毒是什么?感染以后又应该如何进行防治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1、认识腺病毒腺病毒属于双链DNA病毒,其主要是由没有外套膜的二十面体衣壳与核蛋白组成。
传染源主要是腺病毒感染者。
飞沫(最主要的方式)、粪-口(接触感染者的粪便)、密切接触(如手接触到被污染的物体,没有洗手又摸眼睛、鼻子、口等)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并且传播途径宿主范围广,对人致病性低;在增值、非增值细胞中感染与表达基因且能有效进行增值、滴度高;其与人类基因同源、可以同时表达多个基因、能在悬浮培养液中扩增不整合到染色体中,没有插入致突变性。
腺病毒因为感染的部位不同引发分类方法也很多,比如按照感染人群不同被分为成人感染、儿童感染,其中儿童容易感染的腺病毒肺炎最常见。
本病毒的检查方法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病原学相关检查(如病毒核酸检测、病毒的分离和培养、血清病毒特异性抗体)等,对人的身体健康危害比较大、传播速度快,感染主要在冬春季节流行。
此外,由于婴幼儿机体缺乏针对腺病毒的保护性抗体,通常最容易感染且比成人感染症状较严重,人感染后会引起多种临床表现、疾病(比如肝脏、眼睛、膀胱、胃肠道、呼吸道都会感染),一些患者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情况(如患有免疫功能受损或者基础疾病相对更容易出现重症),所以感染病毒后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日常也要从卫生、饮食等生活方式上进行预防。
2、感染腺病毒后的临床症状有哪些发热,感染后发病初期就会出现高热的症状(一般在39℃以上),其中症状相对比较轻的小儿症状(包含体温)通常一周后就会逐渐恢复正常,而重症小儿高热持续时间比较长(2到4周,这其中个别患儿的体温可能会超过40℃)。
咳嗽、喘息,发病初期会出现轻度阵咳、频繁咳嗽,一些患儿的咳嗽会逐日加重,甚至发生喘息的情形。
临床腺病毒病理、肺内表现、肺外表现及要点总结腺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其感染多发生于 5 岁以下儿童。
腺病毒感染初期呼吸道症状与其他病原体感染类似,主要有发热、咳嗽、喘息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可正常、升高或降低,体格检查肺部啰音出现时间较晚,而肺部病变影像学表现出现时间早。
肺内表现呼吸系统症状和体征起病急,常在起病之初出现 39℃以上的高热。
大多数患儿自起病时即有咳嗽,往往表现为频咳或轻度阵咳,同时可见咽部充血,但鼻卡他症状不明显。
患有特应性体质的腺病毒轻型肺炎患儿住院期间咳嗽症状重,易出现喘息;重症腺病毒肺炎的特应性体质患儿肺部影像学易出现小气道改变,肺部影像学恢复时间长,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呼吸困难及发绀多数开始于第 3~6 日,逐渐加重;重症者出现鼻扇、三凹征、喘憋(具有喘息和憋气的梗阻性呼吸困难)及口唇甲床青紫等呼吸衰竭表现;与腺病毒感染的青少年相比,儿童感染腺病毒后更有可能出现呼吸困难。
初期听诊大多先有呼吸音粗或干啰音,湿啰音于发病第 3~4 日后出现,日渐增多,并经常有肺气肿征象。
重症患儿可有胸膜反应或胸腔积液(多见于第 2 周)塑型性支气管炎儿童塑形性支气管炎(PB)常继发于呼吸道感染,进展迅速,以发热、咳嗽、呼吸急促为主要表现。
PB 的患病率尚不清楚,死亡率为 4%~14%。
纵膈气肿或皮下积气易发生于黏液栓形成塑型以及坏死物阻塞气道的患儿或合并哮喘的患儿,呼吸困难加重或存在顽固性低氧血症者应考虑。
腺病毒肺炎合并肺不张的影像学表现为向心性分布的肺实变,主要以左下肺叶多见,病变区域呈团簇状,常累及 2 个以上肺叶。
肺外表现循环系统表现腺病毒是除肠道病毒外引起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腺病毒相关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可表现为无症状的心电图改变、暴发性心肌炎、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等。
当出现可疑腺病毒相关病毒性心肌炎表现时,应及时完善心肌酶、肌钙蛋白、心电图和心脏彩超等检查。
腺相关病毒常见问题解答Q1:AAV的注射方式,有尾静脉注射也有局部原位注射,该怎么选?AAV的体内注射(给药)方式分为系统性给药和局部给药,系统性给药主要有尾静脉、颈静脉、眼眶静脉和腹腔静脉给药;局部给药方式常见的包括脑立体定位、肌肉定点注射、心肌原位注射、玻璃体腔内注射、关节腔注射等;系统性给药是特点是病毒注射的体积较大,一般需要100~1000μl不等,病毒在体内扩散的范围广,一般系统性给药的方式操作较为简单,给药比较方便;局部给药则病毒注射量要求较少,一般100μl以内,但对滴度要求较高;由于是直接将AAV递送到目标组织,局部给药会有更好的靶向性,如果是临床基因治疗,局部给药注射的病毒量少,因此病理毒性会更小。
Q2:AAV注射小鼠,多少病毒量才够呢?影响AAV注射总量的因素很多,比较重要的有血清型、目标组织类型、注射方式(局部or全身)、动物模型(如大鼠or小鼠)等,对于有文献报道的,可参考文献的注射方法,最好设置几个不同的梯度。
例如AAV9感染小鼠心脏组织(心肌细胞),可采用尾静脉注射也可采用心肌多点注射的方式,尾静脉注射推荐1011 vg/mL,100μL;原点注射则推荐1010 vg/mL,20 μL/点。
想了解更多不同组织的AAV注射病毒量的推荐可以联系我们。
Q3:AAV注射后多久起效?有办法缩短其表达时间吗?在我们的上期有提到,AAV进入细胞后需经历一个从单链DNA变成双链DNA的过程,因此,目的基因开始表达所需的时间较长,一般在1周左右或以上可以检测到,这个也跟目的基因相关,不同基因的表达高峰时间是不同的。
另外,可采用自互补AAV(Self-complementary 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scAAV)加快表达速度,scAAV是通过改造其中的一个ITR使得AAV可形成二聚体,其进入细胞可直接进行表达,在多种组织中表达更迅速且表达水平更高。
腺病毒趋势腺病毒(adenovirus)是一种常见的病毒,可引起多种疾病,如感冒、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等。
在近几年里,腺病毒感染病例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
首先,腺病毒的传播方式多样化。
腺病毒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直接接触传播和水源传播等多种方式传播。
尤其是在密闭的群居环境中,如学校、幼儿园和老年院等,由于人数众多、接触频繁,腺病毒的传播更容易发生。
此外,由于旅游和人们流动性的增加,腺病毒也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跨地区传播而快速蔓延。
其次,腺病毒感染的症状轻重不一,层出不穷。
一些轻型感染可导致类似普通感冒的症状,如鼻塞、咳嗽、喉咙痛和头痛等。
然而,一些重型感染则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心肌炎和肠道疾病等。
特别是在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中,如老年人、儿童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腺病毒感染可能会更加严重和危险。
此外,腺病毒的抗药性逐渐增加,使得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传统上,抗生素被广泛用于治疗腺病毒感染。
然而,由于腺病毒的基因变异能力强,抗生素已经越来越失去对抗腺病毒的效果。
这导致了很多腺病毒感染病例的治疗难题,需要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为了应对腺病毒感染的增加趋势,应采取一系列预防和控制措施。
首先,加强公众对腺病毒的认知和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卫生意识和个人防护意识。
例如,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保持良好的通风等。
其次,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监测和保护。
重点关注儿童和老年人,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防止腺病毒感染的发生。
最后,加强科学研究,开发更有效的病毒检测方法和药物治疗方案,提高腺病毒感染的防控水平。
总的来说,腺病毒感染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我们需要更加重视预防和控制腺病毒感染,加强健康教育和科学研究,以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有效应对腺病毒的挑战,确保人民的生命和安全。
人腺病毒热点问答(4)
佚名
【期刊名称】《上海预防医学》
【年(卷),期】2008(20)1
【摘要】2.2腺病毒在我国流行的情况如何?同其他国家的流行趋势类似,我国腺病毒的肆虐时间也在上世纪50-60年代。
1958年以来我国各地相继证实,腺病毒除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外,还可引起小儿肺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腺病毒肺炎最为危重,尤以北方各省多见,病情严重者也较南方多。
【总页数】1页(P53-53)
【关键词】腺病毒肺炎;毒热;上呼吸道感染;流行趋势;小儿肺炎;婴幼儿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631
【相关文献】
1.2017(第12届)水处理行业热点技术论坛——热点问答篇——提质增效转变下,污泥处理处置行业发展的风口何在? [J], ;
2.应用AdEasy-1腺病毒载体系统构建人GDF-5基因重组腺病毒 [J], 罗栩伟;刘康;陈竹;赵明;韩小伟;白亦光;冯刚
3.人腺病毒热点问答(1) [J],
4.人腺病毒热点问答(2) [J],
5.人腺病毒热点问答(3)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汇总了腺病毒的一些常见问题及解答!1.目前,对于基因治疗的载体选择,很难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文章也很多,我将在如下给出。
本人认为,无论选择哪种载体,关键在于此载体在局部的表达效率。
无论是采用IN VIVO 或者EX VIVO的方法,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在局部表达我的目的基因,并且使其具有一定的作用。
而对于载体的副作用,目前较为公认的就是病毒载体转染效率高,但副作用大;质粒载体毒性小,但转染效率比较低。
同时,对于目前所常用的一些带有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如BD公司所开发的系列载体,pEGFP、pDsRed、pEYFP和pECFP等:这些载体如果用于细胞水平的检测,也许会更加的方便、直观,但是,如果用于体内的基因治疗,那就不是一个理想的载体了。
而传统的表达载体如INVITROGEN公司()的pCDNA载体系列,会更好一些。
同时,为了获得更加高效的表达,一些公司也开发出了具有信号肽的表达载体,以增加外源基因的分泌表达。
/vcore/Plasmids/pUMVC6a.htm/vcore/Plasmids/pUMVC7.htm正如一个疾病的治疗一样,治疗的方法越多,就证明还没有一个最有效地治疗手段。
基因治疗的载体也是同样,很难说哪个载体具有高转染、高表达、低毒性的全部优点。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愚见,还请各位同道指正。
2.转染过小鼠肝癌细胞H22,请赐教:用什么方法可以达到最佳效果,脂质体、电转还是重组病毒?如果用脂质体,哪家的最好?H22细胞为悬浮细胞,用病毒(逆转录病毒和腺病毒)最为理想,一是转染效率高,二是不用筛选直接用于实验。
但逆转录病毒的转染效率并不能达到100%,且影响因素多,而腺病毒感染效率高,几乎可达100%,但只能短期表达(7-10天),随着细胞传代,外源基因会逐渐丢失。
当然,H22也可用脂质体进行转染,筛选应在96孔板上进行,由于培养液少、细胞相对静止,两周后可见细胞克隆生长,在倒置显微镜下用吸管吸取克隆,进行扩大培养。
3.重组腺病毒作基因治疗,因为不是很了解,用AdEasy系统可以吗?具体的实验步骤是来自什么地方?主要细胞及试剂的来源?.BIOgene公司有整个系统,从质粒到细胞都有,我AdEasy的基本原理请参阅文献A Vol.95.pp.2509-2514,March 19984.以腺病毒为载体做肿瘤细胞的基因转染,查文献,病毒滴度测定用噬斑法,但所用细胞不统一,是否有统一规定?就用肿瘤细胞来测行吗?只有能反式提供E1的细胞才能用来测腺病毒滴度,一般用HEK293细胞,用肿瘤细胞肯定不能形成噬斑。
1)腺病毒E1区有转化细胞能力,出于安全性的考虑,也是为了增加载体的包装容量,现在通行的腺病毒载体是E1区缺失的。
2)由于E1区是复制必需区,所以需要包装细胞系反式提供E1蛋白,这种细胞系最常见的就是293系列和911细胞。
3)病毒感染性滴度的测定方法有几种。
一般是通过噬斑记数来测定的,所以需要能够支持病变的细胞基质。
如果你的病毒带有荧光或颜色标记,可以用一般的细胞系进行滴度测定,前提是病毒可以感染这种细胞。
5.腺病毒主要通过CAR介导感染细胞,感染效率不仅和MOI有关,而且与靶细胞表面的CAR表达量相关,例如对于单核细胞,由于CAR表达量很低,无论MOI有多高,感染率都很低;但对于其他多种细胞类型,腺病毒介导的基因转染效率都很高。
而对于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来说,脂质体和基因载体的用量都有一定的限制,超量使用对细胞的毒性很明显。
我个人认为这两种方法的可比性不强,而且后者在大多数情况下转染效率低于前者。
“腺病毒的转染效率主要取决于靶细胞表面的CAR表达水平和感染时所选定的MOI“的含义是什么?外壳蛋白未经过改造的腺病毒载体对细胞的有效感染需要细胞膜上表达有两个必要的受体,即负责腺病毒与细胞粘附接触的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AR)和负责将腺病毒内化的整合素型受体(αⅤβ3、αⅤβ5或αⅢβ1)。
上述所说应该是5型Ad(属于A组腺病毒)。
对于B组腺病毒如Ad35,其细胞受体是CD46,在人的所有体细胞表面都有该受体。
所以35型腺病毒可以感染几乎所有的人的体细胞。
AGTC公司新近推出的Ad5F35载体是将Ad5的Fiber改造成Ad35的Fiber。
因此,将会对许多研究者开展干细胞、DC细胞或其它Ad5难以转导的细胞的基因转移研究有很大帮助。
MOI是病毒浓度的单位。
1个MOI定义为加入到细胞中的病毒颗粒数,即理论上一个细胞中转入一个病毒颗粒。
6.腺病毒的保存方法是什么?温度应是-20、70、80℃?要不要加保护液,例如甘油什么的?做体外实验要不要纯化腺病毒?越低保存时间越久。
要不要加保护液,例如甘油什么的?可以不要。
做体外实验要不要纯化腺病毒?根据需要一般如果在10e10以上可以不用。
80℃,10%甘油保存即可。
腺病毒没有那么娇,关键看何时要用,4度冰箱可放置1-3月,-20度可保存1-2年,此外,体外的滴度要求不高,无需纯化,但滴度还是要测的。
而体内一定要纯化至高滴度,一般是在超滤下完成。
每次超滤要损失80%,工作量很大哦。
8.用脂质体转染293需7-10天,在这期间要从板分到瓶,可不可以用胰酶消化?用脂质体转染293细胞是只需要一天时间,一般是先将生长状态较好的细胞约50-70%传入一新瓶,约12-24小时,用100ulHBS+10ul脂质体,混合,最好用聚丙已烯管,另外一管用100ulHBS+10ulDNA 混合,然后两者作用10-15分钟,用来转染293,293先用无血清DMEM清洗二次,避免细胞悬浮,加入2ml左右无血清培养基,再缓慢加入上面的混合液,12小时左右,换含10%血清的DMEM,一般几天后,培养基消耗尽后应换液,也可以从板分到瓶,或是从小瓶分入大瓶,但绝对不可以用胰酶消化。
9.转染后收病毒时,只取293细胞弃上清进行冻融还是连培养上清和细胞一起要呢?我的实验是等细胞出现50%左右CPE后,一般要传至2-3代才能成功,上清液我通过PCR等实验后,发现并没有病毒释放,所以还是直接1000g,5min,离心,加入1ml左右PBS,分入eppendorf,再进行冻融,3-4次后,离心,再转染新的293,10.转染48小时后分板时,由于没用酶,简直吹不下来,吹下来的也成团的厉害,怎么处理?直接种在25CM2瓶中,过上7天左右,当中换液,分板的话不能用酶,293细胞应该比较好吹的,如在75CM2中则相对难吹。
收病毒的时候都是细胞有CPE,好多上浮,随便吹就可以。
11.腺病毒质粒(含GFP)转染293后有少量荧光出现,再感染扩增后看得到293有病毒感染的变化,但是没观察到荧光,是本身转染失败了,还是仅GFP丢失呢?会不会有病毒产生却没GFP呢?可能是应用了AdEasy腺病毒系统,即是第一代非增殖腺病毒系统之一。
这一类腺病毒通常是E1缺失伴有E3缺失,它在293中增殖需要293中E1区的功能,同时它可能与293中E1区发生同源重组,从而产生野生型腺病毒。
由于野生型腺病毒在293的增殖能力通常大于AdEasy腺病毒系统,因此随着病毒传代次数增加,其野生型腺病毒越来越多,需要带有目的基因的AdEasy腺病毒越来越少,就可能出现上述情况。
检查是否出现野生型腺病毒,可用E1内设一对引物,如阳性,即出现野生型腺病毒。
亦可以将病毒接MOI=1感染Hela细胞,如出现病变,即出现野生型腺病毒。
E1缺失的腺病毒在不表达E1的Hela细胞上是不扩增的,而野生型腺病毒可以扩增,从而产生病毒病变斑。
我想选moi=1的目的是避免E1缺失的腺病毒滴度过高,产生细胞病变,影响观察。
当然不一定为1,低一点好些。
12.. 已构建目的基因的腺病毒AdEasy-1 用Pac I 酶切后,转染293细胞,293细胞的融合度是多少时合适?70-80%13. 为什么转染后需要孵育7-10天才能行?病毒增殖需要时间14. 如果不到7天293细胞就出现了CPE,怎么办?可以挑克隆坚定15. 如何测定病毒滴度?哪种方法更好些?TCID50法或空斑法16. 如何计算需要扩增病毒的量?产量大概是1E4 PFU/CELL17.一个重组腺病毒载体,用293细胞扩增,但加入病毒好几天后,细胞还在长,也没有观察到CPE的出现,最有可能是什么原因?细胞应为HEK293,请确认不是293T;是重组病毒还是重组病毒载体?前者可以直接扩增,后者因系统不同需要共转染或转染HEK293获得重组病毒;在细胞密度较大的情况下,CPE出现要晚一些;病毒滴度,这要问提供者;18.何为AdEasy?是一种利用细菌进行重组的腺病毒系统,相对于早期在293细胞中重组的腺病毒系统而言,它具有操作简单,重组成功率较高、重组时间较短而被人们广泛应用。
但随着对该系统的广泛应用,该系统存在着明显缺陷,首先应用该系统获得重组腺病毒通常病毒滴度较低,我们曾经应用该系统重组了十多个腺病毒,随一个腺病毒滴度较高外,其它腺病毒滴度在2-10x10E8/75cm2瓶子,明显低于其它腺病毒系统重组系统。
其次该系统采用human CMV pomoter,使其目的基因的表达量(特别是动物体内)明显低于Micobix公司及新基因网站中的采用mouse CMV pomoter。
再次,该系统相对Micobix公司、新基因网站的Cre-Loxp及Clontech的Adeno-X的腺病重组系统而言,操作过于复杂,重组成功率低、重组时间较长。
当然AdEasy还有一些优势,如它可同时携带EGFP以便于检测。
AdEasy的缺点并不在于其复杂,实际上对于一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而言,经过改进的AdEasy重组方法的技术难度为0。
如楼上所说,AdEasy病毒滴度常常上不去(而腺病毒载体的主要优点之一就是易于制备高滴度病毒),这主要是由于其利用的是细菌内重组,远不如细胞内重组严格,导致腺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常会发生一些突变,从而影响病毒的复制功能。
因此,我更倾向于在包装细胞系内利用位点特异性重组(如Cre-Loxp等)方法获得重组腺病毒。
19.目前关于合适载体的选择,是决定基因治疗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载体的选择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①转移目的基因所要表达时间的长短,②靶细胞的分裂期,③靶细胞的类型,④转移目的基因的大小,⑤载体是否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以及是否具有毒副作用,⑥载体是否可以多次导入体内,⑦构建载体的难易程度,⑧载体转移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⑨载体的安全性和目的基因的可调节性基因治疗的载体分为非病毒载体和病毒载体。
非病毒载体主要包括裸质粒、基因枪、阳离子脂质体-DNA 复合物,DNA-配体复合物等方法。
但更常用的是病毒载体,常用的病毒载体包括逆转录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和腺相关病毒,其中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具有高效、能整合及拷贝数恒定等优点,但只能感染分裂复制的细胞,因而对高度分化而不分裂的细胞就难以实施基因转移,同时在辅助细胞中有可能同源重组成野生型病毒,引起细胞恶性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