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均数的估计与假设检验(第3章)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88
第1章绪论医学统计学是一门“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科研中有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应用科学。
1.个体:又称观察单位,是统计研究的最基本单位,也是构成总体的最基本的观察单位。
2.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某项指标测量值(观察值)的集合。
分为有限总体(明确规定了空间、时间、人群范围内有限个观察单位)和无限总体(无时间和空间范围的限制)。
反映总体特征的指标为参数,常用小写希腊字母表示。
3.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观察单位组成的整体。
(抽样,随机化原则,样本含量)根据样本资料计算出来的相应指标为统计量,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4.抽样研究: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根据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
抽样误差是由随机抽样(样本的偶然性)造成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样本指标与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异。
其根源在于总体中的个体存在变异性。
只要是抽样研究,就一定存在抽样误差,不能用样本的指标直接下结论。
统计分析主要是针对抽样误差而言。
5.变量(一个个体的任意“特征”);资料(变量值的集合),资料类型:①计量资料/定量资料/数值变量资料:表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又可分为连续型和离散型两类;②计数资料/定性资料/无序分类变量资料/名义变量资料:表现为互补相容的属性或类别,一般无度量衡单位,可分为二分类和多分类;③等级资料/半定量资料/有序分类变量资料:表现为等级大小或属性程度。
各类资料间可相互转化。
①可选分析方法有: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回归分析等;②可选分析方法有:χ2检验、z检验等;③可选分析方法有:秩和检验、Ridit分析等。
6.误差:实测值与真实值之差。
可分为随机误差(随机测量误差+抽样误差)与非随机误差(系统误差与非系统误差)。
①随机误差:是一类不恒定、随机变化的误差,由多种尚无法控制的因素引起,它是不可避免的;②系统误差:是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它的值或恒定不变,或遵循一定的变化规律,其产生原因往往是可知的或可以掌握的,它是可以消除或控制的;③非系统误差:又称过失误差,是指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研究者偶然失误而造成的误差,可以消除。
公卫执业医师-综合笔试-卫生统计学-第三单元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单选题]1.两个样本均数比较作t检验,其他条件不变,犯第Ⅱ类错误的概率最小的是A.α=0.05B.α=0.(江南博哥)01C.α=0.1D.α=0.2E.该问题提法不对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一类错误α和二类错误β有一定的关系,α越大,β越小。
所以本题答案选择D。
掌握“Ⅰ型错误与Ⅱ型错误”知识点。
[单选题]5.下列关于均数的标准误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样本均数的标准差B.反映样本均数抽样误差大小C.与总体标准差成正比,与根号n成反比D.增加样本含量可以减少标准误E.其值越大,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好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样本均数的标准差称为均数的标准误,是描述样本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其大小与总体标准差成正比,与根号n成反比。
标准误越小,抽样误差越小,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好。
故选项E叙述错误,本题选E。
掌握“标准误及可信区间★”知识点。
[单选题]6.关于可信区间,正确的说法是A.可信区间是总体中大多数个体值的估计范围B.95%可信区间比99%可信区间更好C.不管资料呈什么分布,总体均数的95%的可信区间计算公式是一致的D.可信区间也可用于回答假设检验的问题E.可信区间仅有双侧估计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按一定的概率估计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该范围称为可信区间,可以用来估计总体均数的可能所在范围,常按95%可信度估计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
掌握“标准误及可信区间★”知识点。
[单选题]7.同类定量资料下列指标,反映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代表性的是A.四分位数间距B.标准误C.变异系数D.百分位数E.中位数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即均数的标准误,简称标准误。
可用来描述样本均数的抽样误差,标准误越小,则说明样本均数的抽样误差越小,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代表性越好。
掌握“标准误及可信区间★”知识点。
[单选题]8.比较两药疗效时,下列可作单侧检验的是A.己知A药与B药均有效B.不知A药好还是B药好C.己知A药与B药差不多好D.己知A药不会优于B药E.不知A药与B药是否有效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已知A药不会优于B药,只有低于B药的一种可能,所以可作单侧检验。
《医学统计学》计算分析题参考答案孙振球主编. 医学统计学.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第二章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计算分析题(P26)1. 根据某单位的体检资料,116名正常成年女子的血清甘油三酯测量结果如下,请据此资料:(1)描述集中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2)描述离散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3)求该地正常成年女子血清甘油三酯的95%参考值范围。
(4)试估计该地正常成年女子血清甘油三脂在0.8mmol/L以下者及1.5mmol/L者各占正常成年女子总人数的百分比?表2-1某单位116名正常成年女子的血清甘油三酯(mmol/L)测量结果组段频数0.6~ 10.7~ 30.8~ 90.9~ 131.0~ 191.1~ 251.2~ 181.3~ 131.4~ 91.5~ 51.6~1.7 1合计116(1)数据文件数值变量名:组段,频数;用Compute产生新变量“组中值”(也可直接输入组中值)。
(2)操作步骤Analyze èData èWeight Cases ;Weight Cases by 频数。
Analyze èDescriptives èDescriptives ;将“组中值”选入V ariable 框中;单击OK 。
(3)结果解释表2-1显示某单位116名正常成年女子的血清甘油三酯测量结果呈正态分布,故选择均数描述集中趋势,选择标准差描述离散趋势。
某单位116名正常成年女子的血清甘油三酯测量结果的均数为1.16(mmol/L ),标准差为0.20(mmol/L );该地正常成年女子血清甘油三酯的95%参考值范围是(0.77,1.55)mmol/L 。
计算过程根据公式s x 96.1±,即1.16±1.96×0.20。
该单位正常成年女子血清甘油三酯在0.8 mmol/L 以下者估计占总人数的3.59%,1.5 mmol/L 以下者估计占总人数的95.54%。
一、单项选择题[第01基本概念与步骤]l、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基本步骤中()A、统计设计B、收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分析资料2、某地区抽样调查1000名成年人的血压值并制作成频数表,这属于()A、计量资料B、计数资料C、等级资料D、半定量资料3、对某地进行HBsAg调查,其中HBsAg阳性者52名,HBsAg阴性1243名,这属于()A、定量资料B、计数资料C、等级资料D、半定量资料4、某卫生院近一年来新生儿中,巨大儿12名,正常体重儿157名,低体重儿7名,此资料为()A、定量资料B、计数资料 c、等级资料 D、半定量资料5、对变异的事物可采用抽样观察,其主要目的是()A、反映某个体情况B、反映该样本情况C、反映总体情况D、上述都是6、要使样本对总体具有代表性,下列错误的是()A、样本与总体应同质B、样本含量应适宜C、应采用随机抽样D、应使观察值无变异7、在科学研究中可以避免的误差是()A、系统误差B、随机测量误差C、抽样误差D、三种误差均可8、导致样本抽样误差的原因是()A、存在个体变异B、样本大小C、观察方法D、总体大小9、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A、总体中个体之间存在变异B、抽样未遵循随机化原则C、被抽取的个体不同质D、组成样本的个体较少10*、从4个市级医院外科病房中随机抽样,目的要反映全市外科医护质量,你认为()A、可以,抽样面广B、不可以,可能样本太小C、可以,是随机抽样D、不可以,不能反映研究总体ll、某地区1000名儿童粪检蛔虫卵,结果:200名阳性,800名阴性,此属于()A、定量资料B、计数资料C、等级资料D、半定量资料12、统计学上通常认为的小概率事件,是指()A、P>0.05B、P<0.1C、P<0.05D、P<0.0113、概率P=0,则表示()A、某事件必然不发生B、某事件必然发生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14*、要减少抽样误差,最切实可行的方法是()A、增加观察对象(样本含量)B、控制个体变异C、遵循随机化原则抽样D、严格挑选研究对象15*、统计工作,达到预期目标,最重要的是()A、原始资料要正确B、整理资料要全面C、分析资料要合理D、统计计算要精密16、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17*、在统计工作中,整理资料的首要工作是()A、设计分组B、拟整理表C、检查资料D、归纳汇总18、统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A、搜集资料B、整理资料C、校对资料D、分析资料19、为了推断总体,样本应是()A、总体中任意一部分B、总体中典型部分C、总体中有价值的部分D、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20、对概率描述错误的是()A、P值大小在0到1之间B、当n足够大时,频率近似等于概率C、P值≤0.05或0.01时,可认为在一次抽样中不可能发生D、其值必须由某一统计量查表得到[第02计量资料统计描述]1、x表示一组对称分布的变量值的()A、平均水平B、频数分布C、相互间差别大小D、变化范围2、一组正态分布资料,理论上有()A、x>M B、x <M C、x=M D、x≥M或X≤M3、反映一组血清学滴度资料或效价资料平均水平采用()A、x B、M C、G D、R4、表示一组正态分布资料变量值的平均水平,用()A、x B、M C、G D、以上均可5、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不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宜用()A、x B、G C、M D、均适宜6、不同质的计量资料之间比较离散程度大小,通常采用下列指标()A、xB、SC、Sx D、CV7、欲从频数表了解计量资料的频数分布情况,可通过观察各组的()A、频数B、组中值C、组距D、上、下限8、根据某个样本数据,计算得到的S,其含义是表示()A、该样本中各观察值X之间的集中趋势B、该样本中各观察值X之间的离散程度C、来源于同一总体的各x之间的集中趋势D、来源于同一总体的各x之间的离散程度9、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A、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C、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D、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10、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lO、2、24(小时),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小时)()A、5B、5.5C、6D、1011、比较男童体重和成年男性体重变异何者为大,宜用()A、标准差B、标准误C、变异系数D、四分位数间距12、确定正常人某项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时,调查对象是()A、从未患过病的人B、只患过小病的人B、自觉健康的人 D、排除影响被研究指标的疾病和因素的人13、U0.05等于( A )A、1.96B、2.58C、3.84D、6.6314、下列哪个公式可用于估计95%医学正常值范围()A、x±1.96SB、x±1.96Sx C、μ±1.96S x D、μ±t0.05,υS x15、标准正态分布是()A、X2分布B、t分布C、u分布D、对称分布16、下列哪个是标准正态分布的具体应用()A、X2检验B、t检验C、u检验D、r的假设检验17、要减少抽样误差的办法是()A、增加样本含量B、遵循随机化的原则C、选择最好的抽样方法D、a,b,c,都是18、一般来说下列抽样方法中哪一种抽样误差最小()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分层抽样19*、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20、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到+∞的面积为()A、95%B、50%C、97.5%D、不能确定21、标准正态分布的均数与标准差分别为()A、0与1B、1与0C、0与0D、1与1[第03总体均数估计与均数的假设检验]1、反映均数抽样误差的统计指标,是()A、标准差B、标准误C、变异系数D、全距2、来自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下列哪个指标小的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更精密()A、S xB、SC、CVD、t0.05,υS x3、下列哪个公式可用于估计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问()A、x±1.96SB、x±1.96Sx C、μ±1.96S x D、μ±t0.05,υS x4、当自由度v=∞时,t O.05值()A、≠l.96B、<1.96C、=1.96D、>1.965、随着自由度的增加,t值()A、变小B、增大C、不变D、视情况而定6*、根据某个样本数据,计算得到的S x其含义是表示()A、该样本中观察值X之间的离散程度B、该样本中观察值X之间的集中趋势x之间的离散程度C、来源于同一总体的x之间的集中趋势D、来源于同一总体的7、在假设检验中,由于抽样的偶然性,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0假设,则()A、犯第I类错误B、犯第II类错误C、推断正确D、A,B都有可能8、在假设检验中,由于抽样偶然性,接受了实际上不成立的H0假设,则()A、犯第I类错误B、犯第II类错误C、推断正确D、A,B都有可能9*、在假设检验中,接受了实际上成立的H0假设,则()A、犯第I类错误B、犯第II类错误C、推断正确D、A,B都有可能10、α=0.05, t>t0.05,ν,统计上可认为()A、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意义B、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意义C、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意义D、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意义11*、作单侧检验的前提是()A、已知新药优于旧药B、不知新药好还是旧药好C、已知新药不比旧药差D、已知新旧药差不多好12*、在比较两组样本均数时,要求样本()A、来自正态总体且方差相等B、只要求两总体方差相等C、只要求来自正态总体D、不能大于30例13、对两组大样本率的比较,可选用()A、u检验B、x2检验C、四格表确切计算概率法D、以上都可以14*、应用免疫酶法分别测定鼻咽癌患者与非患者各10人的血清某病毒抗体滴度,欲比较患者与非患者抗体滴度有无差别宜采用()A、配对设计差值均数与总体差值均数0的比较tB、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C、成组设计两样本几何均数比较t检验D、两样本均数比较u检验15、用一种新药治疗高血脂症8例,观察治疗前后红血清成固醇的浓度变化,欲知该药是否有效,宜采用()A、配对设计t检验B、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C、成组设计两样本几何均数比较t检验D、两样本均数比较u检验16、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无效假设(H0)的正确表达应为()A、μ1≠μ2B、μl=μ2 c、x1≠x 2 D、x1=x 217、在t检验中,当t>to.o5 v时,则结论为( C )A、P>O.05B、P≥O.05C、P<O.05D、P≤0.0518*、两个x作t检验,除样本都应呈正态分布以外,还应具备的条件是()A、两x数值接近 B、两S2数值接近 C、两x相差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