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09-平面控制测量(图根闭合导线测量)
- 格式:doc
- 大小:120.00 KB
- 文档页数:6
全站仪测量实习报告7篇全站仪测量实习报告篇1教学实习设备:全站仪对中杆三脚架棱镜卷尺等实习过程及具体内容:一、平面控制测量(闭合导线测量)1、导线测量仪器:全站仪、棱镜、棱镜架、记录手簿等。
2、全站仪的使用方法:(1)水平角观测(2)边长测量(3)导线定向3、导线测量原理:用已知控制点的坐标和仪器测得的水平角,斜距,垂直角来算未知点的坐标。
4、5、导线测量步骤:(1)在测区的地形情况选择一定的导线点。
选点时要注意a,相领点之间要通视。
b,点要选在地质坚实的地方。
导线测量方法:闭合导线C,导线边长要大致相等,使测角的精度均匀。
d,要分布均匀以便控制整个测区。
(2)水平角观测,首先将仪器架在T2点,盘左瞄准T1置零,松开制动螺旋顺时针旋转瞄准T3,读数并记录。
在盘右瞄准T3逆时针旋转至T1测量并记录。
边测量边检核,要求一个测回的盘左盘右只差不大于24″,并取平均值作为最后角度。
(3)边长测量,在测图时测量边长。
(4)导线定向:导线定向的目的是使导线点的坐标纳入国家坐标系或者该地区的统一坐标系中。
当导线与测区已有控制点连接时,必须测出连接角,即导线边与已知边发生联系的角。
测量示意图:5.导线测量注意事项(遇到的问题及分析):1)导线的边长、两结点间点的个数都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2)应在每一个导线点上安置仪器,每一条边都要往返双向观测。
(3)按相应等级水平角测量的测回数和限差要求测量导线点至前、后两点间的水平角(4)一定要边测量边检核,误差超限的要重测。
否则测回去的数据不能用又要重测,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原始数据:三、数据的内业计算:(1)角度闭合差计算与调整,n边形内角和为:(n-2)X180°观测的内角和与理论的内角和只差为角度闭合差,允许的角度闭合差为:计算水平角改正数如角度闭合差不超过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则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水平角中,也就是每个水平角加相同的改正数vβ,vβ的计算公式为:(2)导线各边坐标方位角的推算,角度闭合差调整好后,用改正后的角值从第一条边的已知方位角开始推算其他边的方位角,计算公式为α前=α后±180°±β全站仪测量实习报告篇2学生现在学习的内容是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是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是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但是现在我们所学的知识大多只是理论上的东西,为此我们应该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积极参加实际工程,这次为期20天的实习教会了我们如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之中,懂得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k"href="/Special/xuexifangfa/" target="_blank">方法,对增加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经历有很大益。
全站仪测量实习报告全站仪测量实习报告实习生活又即将告一段落了,相信你积累了不少实习心得,让我们好好总结一下,写一份实习报告吧。
现在你是否对实习报告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全站仪测量实习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全站仪测量实习报告篇1目录一、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3二、实习的目........ ... ... ............. ..... ..... ..... ..... ..... ..... ..... ..... ... . .3三、实习内容............. ... ... ... ... ... ....... ..... ..... ..... .................... (3)四、测量的基本步骤及其方法.... ...... ... ... ......... ..... ..... ... ..... . (4)a、测量步骤... ... ... ... ... ... ... ... ... ... ... ... ... ... ... ... ... ... ... (4)b测区地点及控制点选择... ... ... ... ... ... ... ... ... ... ... ... ... ... . ..... ..4c.导线测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d、碎部测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5)e、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检查与整饰... ... ... ... . . . . . ... ... ... ... ... (6)五、过程总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六、实习感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一、前言土木工程测量作为专业的一项基本功,是我们学习土木专业学生必须很好掌握的一项技能。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重要知识点总结、图示图根平面控制测量一、控制测量的概念所谓控制测量,就是在测区范围内布设少数点,称为控制点,将控制点连成网状,称为控制网,用高精度的仪器和方法测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定平面位置的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测定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合称为控制测量。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计算二、直线定向1、概念确定一条直线与标准方向线之间的北夹角关系的工作叫直线定向。
B2、方位角从标准方向线的北端起,顺时针转到某直线的水平角叫方位角,角值0°~360°。
通常用α表示。
3、标准方向1)真北方向即真子午线北端方向,可认为是北极星方向。
2)磁北方向即磁子午线北端方向,是罗盘指北针所指方向。
3)坐标北方向坐标纵轴北端方向,即央子午线方向。
4)三种方位角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坐标方位角。
4、三种方位角之间的关系1)真方位角与磁方位角之间的关系真北与磁北之间的夹角叫磁偏角,用δ表示,以真北为准,磁北偏向真北以东,称为东偏,δ取+号,反之取-号。
α真=α磁+δ B2)真方位角与坐标方位角之间的关系真北方向与坐标北(x轴)方向之间的夹角叫子午线收敛角,用γ表示,以真北为准, x轴方向偏向真北以东,γ为正,以西γ为负。
北半球,γ与y真北 Bɑ=ɑ+ϒ真A3)坐标方位角与磁方位角之间的关系α真=α+γα=α真-γ =α磁+δ-γ = α磁+(δ-γ)= α磁+ΔΔ叫磁坐偏角。
5、坐标方位角的特性 X同一直线上各点的坐标方位角相等。
NW NE 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180°。
Y αBA =αAB ± 180° (大于180˚—;小于180˚+) SW SE 6、象限角从标准方向线的北端或南端起,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到某直线的锐角叫象限角,用R 表示,应注明象限名称。
三、坐标正算、反算 1、坐标正算公式坐标增量: 坐标: 2、坐标反算计算公式四、方位角推算⎭⎬⎫=∆=∆AB AB AB AB AB AB D y D x ααsin cos ⎭⎬⎫∆+=∆+=AB A B AB A B y y y x x x ()()⎪⎪⎭⎪⎪⎬⎫-=-=-+-=--=AB A B AB A B A B A B AB AB AB ABy y x x y y x x D x x y y αααsin cos arctan21、左观测角与右观测角2、左观测角推算公式αBC =αAB +β左-180° αBC =αAB +β左±180°3、右观测角推算公式αBC =αAB - β右± 1804、总结:五、三角形边长计算公式︒±-+=180右左后前ββαα1、正弦公式编号:推算边a ,已知边b ,间隔边c ,角A 、B 、C 。
实验九 平面控制测量(图根闭合导线测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全站仪测距测角作业方法。
2、掌握闭合导线外业布设和闭合导线测量的条件。
3、掌握平面控制闭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和成果处理。
二、实训设备及器件:全站仪、三脚架、棱镜、油漆、2H 铅笔、记录本及计算器。
三、课时安排:4学时 四、实验步骤及要求1、外业布设(1)踏勘选点(根据实际情况和实训时间选择5-10个点,并做好标记)相邻导线点间应相互通视,导线点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导线点周围要视野开阔,便于测图。
导线的边长不宜过长,特别是钢尺量距,相邻边长比一般不超过1/3,点位要有足够的密度,分布较均匀,以便控制整个测区。
(2)闭合路线示例如下:2、外业测量(1)边长/水平距离测量α01301计算!!!图1 闭合导线略图D光电测距仪测量:图根导线边长可采用单向观测,一站施测的测回数为一测回即可。
(2)角度测量采用全站仪测角,注意测量左角与右角的差异,一站施测的测回数为一测回即可。
3、内业计算㈠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角度值改正(1)计算角度闭合差:n 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如下:︒⨯-=∑180)2(th n β ;式中 n ——导线边数或转折角数。
理论上,实测的内角之和∑m β-∑th β= 0,由于观测水平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致使f β =∑m β-∑th β ≠ 0,称f β为角度闭合差,即︒⨯--=-=∑∑∑180)2(th n f m m ββββ ,限差要求βf ≤n f 06p ''±=β(2)计算水平角改正数:如角度闭合差不超过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则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水平角中,也就是每个水平角加相同的改正数v β,v β的计算公式为:n f v ββ-=,则改正后的水平角βi 改等于所测水平角加上水平角改正数,即(4)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计算公式如下:测量方向为123,起始方向12通过已知的0点和1点计算方位角α01,通过α01计算有α12 = α01 + β左 ± 180°,则有α23 = α12 + β左 ± 180°,多点测量可依次类推。
闭合导线测量的实习报告闭合导线测量的实习报告(精选8篇)闭合导线是测量学中导线测量的一种,根据测量夹角和边长来推算出平面坐标的测量,是一个精密的工作。
闭合导线这一名词对很多人来说是陌生的,不知道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而对于学习闭合导线的人来说,写一篇关于闭合导线的实习报告无疑是一个难点,不知从何下笔。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闭合导线测量的实习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闭合导线测量的实习报告篇1一、前言1、实习目的教学实习是测量教学的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也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有机结合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实践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的手段。
通过地形图测绘,可提高应用地形图的能力,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中有关测量工作的问题打下基础。
2、实习要求通过教学实习,使学生掌握大比例尺测图的过程,学生在测、绘、算及仪器操作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
测量范围:土木工程系楼和图书馆3、实习任务测绘图幅为40cm 40cm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一张4、实习组织第七组组长:成员:5、仪器与工具一、经纬仪一台、水准仪一台、钢尺一盘、卷尺一盘、水准尺两根、测钎两只、记录板一块、比例尺一支、量角器一个、图板一个、三脚架三台、绘图纸一张、红漆一瓶、计算器一台二、选点在所在要求的范围实地踏勘进行布网选点以西南角为第一定点,标为G37-1(表示工程管理3班第七组第一定点),依次类推逆时针方向在所测范围四角标号,其余分别为G37-2、G37-3、G7-4(简称点1、2、3、4)三、高程控制测量(闭合水准路线测量)(一)、方法;变动仪器高法(二)、工具:DS3水准仪、水准尺(三)、测量程序由于测量范围巨大,两点之间我们均设了一个转点(除了定点3与4之间不设以外)(1)、安臵仪器在定点1和定点2之间安臵水准仪,使仪器至点1和转TP1之间距离大致相等(2)、粗略整平先用双手同时向内(外)转动一对脚螺旋,使同水准器气泡移动到中间,再转动另一只脚螺旋使圆气泡居中(3)、竖直水准尺于点1上,瞄准点1上的水准尺,精平后读数。
高程测量实习报告3篇高程测量实习报告篇1数字地形测量是测绘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专业核心基础课之一。
该课程作为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大地测量学、工程测量等课程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测绘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由于本课程在测绘工程专业教学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学校统一部署安排了此次为期两周的测量实习,以加深我们对数字化测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以及实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精神。
一、实习的目的和意义1、熟练掌握全站仪的使用。
2、了解数字测图的基本要求和成图过程。
3、了解小地区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方法和数字成图软件的使用。
二、测区概况和实习任务1本次实习测区位于武汉大学信息学部。
测区总体而言较为平坦,主要包括有居民楼、广场、运动场、树林以及食堂等地物,密集程度较大,通视情况不是很好,因而在测量过程中,经常需要架设支导线进行观测。
2每组测绘一幅1:500比例尺以地物为主的数字地形图,一幅1∶500的以地貌为主的数字地形图。
三、仪器工具与技术规范1、(1)测量仪器:全站仪(包括电池、充电器)1台,棱镜觇牌1套(箱),脚架1个,棱镜杆1根,2m钢卷尺2个,工具包1个,记录板1块。
(2)规范:《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和和《1∶500,1∶1000,1∶地形图图式》GB/T 7929(3)其他工具:各组应自备计算器1个,小伞1把。
导线测量手簿、导线计算表、间接高程计算表及耗材由指导教师造表统一领取。
四、具体实施和相关技术要求实习参照《城市测量规范》CJJ-99和《1:500 ,1:1000 ,1: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的技术要求以及《1:500 1:1000 1:2 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的规范进行。
一般规定:(1)测图比例尺为1:500,基本等高距为0.5m;(2)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应不超过图上± 0.5mm;(3)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应不超过图上±0.4mm;(4)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0.15mm。
课时授课计划课题:第六章图根平面控制测量§6-1 控制测量概述§6-2 图根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教学目的:1.掌握控制测量的基本概念;2.掌握导线测量的外业观测方法;重点:导线外业踏勘、选点与观测;难点:导线外业踏勘、选点与观测;基本能力:动手能力课的类型:传授新知识课教具:课时授课计划课题:第六章图根平面控制测量§6-3 图根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教学目的:掌握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方法重点:1.角度闭合差、坐标增量闭合差;2.角度分配、坐标增量改正;难点:1.角度闭合差、坐标增量闭合差;2.角度分配、坐标增量改正;基本能力:导线平差计算课的类型:传授新知识课教具:课时授课计划课题:第六章图根平面控制测量习题二闭合导线内业计算教学目的:掌握闭合导线内业计算重点:数据内业整理计算难点:数据内业整理计算基本能力:计算能力课的类型:习题课教具:设图所示的闭合导线为图根导线。
已知数据和整理好的观测角值及边长,均列入表中,试计算各导线点坐标。
全部计算均在表中进行。
计算步骤如下:(1)将起算边BA的坐标方位角(150°50′47角和已知点A之坐标抄入闭合导线计算表格的4、栏。
课时授课计划课题:第六章图根平面控制测量实训十六:闭合导线测量教学目的:1.掌握闭合导线的布设方法。
2.掌握闭合导线的外业观测方法。
重点:闭合导线的外业观测方法难点:操作要领基本能力:操作技能课的类型:实验课教具:经纬仪,皮尺,花杆导线测量外业记录表日期:_____年___月___日天气:_____ 仪器型号:____________组号:________ 观测者:_______________记录者:_______________ 参加者: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时授课计划课题:第六章图根平面控制测量习题三附合导线内业计算(1)教学目的:掌握附合导线内业计算重点:数据内业整理计算难点:数据内业整理计算基本能力:计算能力课的类型:习题课教具:、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课时授课计划课题:第六章图根平面控制测量习题三附合导线内业计算(2)教学目的:掌握附合导线内业计算重点:数据内业整理计算难点:数据内业整理计算基本能力:计算能力课的类型:习题课教具:=按一级导线=-3"例:例:74.1231345.560:的改正数计算:校核=0.042应等于课时授课计划课题:第六章图根平面控制测量实训十七:附合导线测量教学目的:1、掌握经纬仪导线的布设方法、施测步骤和计算方法;2、进一步熟悉水平角观测和水平距离的测量方法;3、了解地面导线的特点;重点:操作要领难点:操作要领基本能力:操作技能课的类型:实验课教具:水准仪、水准尺、尺垫;。
高程测量实习报告高程测量实习报告五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高程测量实习报告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程测量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概况1、实习时间:2、实习地点:3、指导老师:4、实习目的:通过实习了解三角高程的测量原理,从而使我们更加明白三角高程的公式和计算,并熟练的在一般的测量工作中应用三角高程的方法来传递高程,以方便测量。
5、实习设备:经纬仪三脚架棱镜6、实习内容:三角高程测量二、实习步骤1、在测区选定4个控制点形成一条闭合的环线;并对选好的控制点做好标记,对每个控制点钉上小钉;并初步画出导线网的略图。
2、再选一个定向的控制点5号点,把全站仪安置在1号点,进行对中、整平;并在5号点安置后视棱镜,在2号点安置前视棱镜;最后量取经纬仪的仪器高和前、后视棱镜高并记录在手薄上。
3、对中、整平工作完以后,先盘左用经纬仪瞄准5号点的棱镜中心位置,精准后制动水平和竖直制动螺旋,固定全站仪的方向,然后操作经纬仪把5好点置盘(即把5号点归为零方向),并记录出平距L和竖盘读数。
4、顺时针旋转经纬仪,瞄准2号点,同步上述的操作,分别记录出平距、竖盘读数、水平方向值读数。
5、倒转望远镜,再次瞄准2号方向,同样操作记录平距、竖盘读数、水平方向值读数;再逆时针旋转至5号点进行同样观测和记录。
6、记录完毕后,初步检查测量的正确行,如果可行,即可把经纬仪搬到2号点,两棱镜依次放在后视的1号点上和前视的3号点上;然后同上述进行观测和记录,依次类推,依次在1-2-3-4号控制点上安置经纬仪进行观测和读数。
7、初步计算导线网的角度闭合差和高差闭合差是否超限,若符合即可野外测量完成。
8、进行计算。
三、实习中引起的误差原因及解决方法1、边长误差边长误差决定于距离丈量方法。
用普通视距法测定距离,精度只有1/300;用电磁波测距仪测距,精度很高,边长误差一般为几万分之一到几十万分之一。
图根控制测量工作实习报告图根控制测量工作实习报告测量学是测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使学生巩固、扩大和加深从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获得实际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图根控制测量工作实习报告,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图根控制测量工作实习报告篇1控制测量是研究精确测定和描绘地面控制点空间位置及其变化的学科。
它是在大地测量学的基础理论基础上以工程建设和社会大战与保证的测量工作为主要服务对象而发展和形成的,为人列社会活动提供有用的空间信息。
因此,以本质上说,它是地球工程信息学科,是地球科学和测绘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工程建设测量中的基础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在测量工程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控制测量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各种工程建设,城镇建设和土地规划与管理等工作。
这就决定它的测量范围与大地测量要小,并且在观测手段和数据处理方法上还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
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
(一) 实习概述一、实习名称:控制测量学校内实习二、实习目的1. 巩固校内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2. 提高动手能力,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工程控制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熟悉控制网布设作业计划、控制网布设、观测、数据处理的作业程序及方法。
3. 对野外观测成果进行整理、检查和计算,掌握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三、实习时间及地点1. 实习时间 2015年6月17日-24日2. 实习地点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四、实习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组四等导线和一组二等水准所有的外业测量和内业数据处理的一系列工作,并保证其精度要求符合标准,各项成果不允许超过规定的限差。
实验09-平面控制测量(图根闭合导线测量)
姓名:班级:学号(短号):
实验九平面控制测量(图根闭合导线测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全站仪测距测角作业方法。
2、掌握闭合导线外业布设和闭合导线测量的条件。
3、掌握平面控制闭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和成果处理。
二、实训设备及器件:全站仪、三脚架、棱镜、油漆、2H铅笔、记录本及计算器。
三、课时安排:4学时
四、实验步骤及要求
1、外业布设
(1)踏勘选点(根据实际情况和实训时间选择5-10个点,并做好标记)
相邻导线点间应相互通视,导线点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导线点周围要视野开阔,便于测图。
导线的边长不宜过长,特别是钢尺量距,相邻边长比一般不超过1/3,点位要有足够的密度,分布较均匀,以便控制整个测区。
(2)闭合路线示例如下:
3
α01
D
500.00m
500.00m
α01 =计算!!!
图1 闭合导线略图
2、外业测量
(1)边长/水平距离测量
光电测距仪测量:图根导线边长可采用单向观测,一站施测的测回数为一测回即可。
(2)角度测量
采用全站仪测角,注意测量左角与右角的差异,一站施测的测回数为一测回即可。
3、内业计算
㈠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角度值改正
(1)计算角度闭合差:n 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如下:
︒⨯-=∑180)2(th n β ;式中 n ——导线边数或转折角数。
理论上,实测的内角之和∑m β-∑th β= 0,由于观测水平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致使f β = ∑m β-∑th β ≠ 0,称f β为角度闭合差,即
︒⨯--=-=∑∑∑180)2(th n f m m ββββ ,限差要求βf ≤
n f 06p ''±=β
(2)计算水平角改正数:如角度闭合差不超过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则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水平角中,也就是每个水平角加相同的改正数v β,v β的计算公式为:
n f v β
β-
=,则改正后的水平角βi 改等于所测水平角加上水平角改正数,即
βββv i i +=改
(4)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计算公式如下:
测量方向为1
2
3,起始方向1
2通过已知的0点和1点计算方位角α01,通过
α01计算有α12 = α01 + β左 ± 180°,则有α23 = α12 + β左 ± 180°,多点测量可依次类推。
测量中若是右角,β左也可用β右代替。
㈡ 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改正
(1)计算坐标增量:根据已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如导线边1
2的坐标增量计算如下:
30
.1830042335cos m 60.201cos 121212+='''︒⨯==∆αD x 92
.830042335sin m 60.201sin 121212-='''︒⨯==∆αD y
(2)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闭合导线,x 坐标增量代数和m x ∆∑和y 坐标增量代数和
m y ∆∑,理论值均应为零,实际测量应有误差,因此称⎬
⎫∆=∆=∑∑m
y m x y W x W 为x 坐标增量闭合差,
称⎭⎬
⎫
∆=∆=∑∑m y m x y W x W 为y 坐标增量闭合差。
而把
W D =
2
2y
x W W + 称为导线全长闭合差。
计算导线
相对闭合差D
D W D
D W K ∑∑==
1
来衡量导线测量的限差要求,图根导线测量的K ≤1/2000。
(3)计算坐标增量改正数:把坐标增量闭合差W x 、W y 反号,并按与边长成正比的原则,分配到各边对应的x 、y 坐标增量中去。
以v xi 、v yi 分别表示第i 边的x 、y 坐标增量改正数,即
⎪⎪⎭⎪⎪
⎬⎫
⋅-=⋅-=∑∑i y
yi
i x xi D D W v D D
W v 如:m 05.0m 60.201m 80.1137m 30.012
12+=⨯--=-=∑D D W v x x ,0
m 60.201m
80.1137m 09.01212+=⨯--=-=∑D D W v y y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导线边的x 、y 坐标增量改正数。
(4)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各边坐标增量计算值加上相应的改正数,即得各边的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
+∆=∆+∆=∆yi i i xi i i v y y v x x 改改 如:35.183m 05.0m 30.183121212+=++=+∆=∆x v x x 改,m 92.8312
1212-=+∆=∆y v y y 改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导线边的改正后坐标增量。
㈢ 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根据起始点1的已知坐标和改正后各导线边的坐标增量,按下式依次推算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
⎬
⎫∆+=∆+=----改改1111i i i i i i y y y x x x
4、计算校核记录如下:
五、测量成果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