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金针菇菌种液体培养环境因子的优化
- 格式:pdf
- 大小:197.33 KB
- 文档页数:2
大连富森科技有限公司液体菌种培训教材(节选九)2010年4月10日第二章栽培管理技术四、金针菇栽培技术金针菇栽培技术金针菇是我国最早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
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现将我训基地的金针菇栽培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一、选择适宜的栽培时间金针菇大多数属低温型品种,菌丝在3℃~34℃范围内生长,最适温度为23℃~25℃。
子实体形成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5℃,原基形成的最适温度是12℃,最高不超过21℃。
据此,金针菇一般适宜在10月份至翌年3月上旬栽培出菇。
二、培养料的配制培养料以木屑和米糠为宜。
木屑以细碎的杨柳木屑最为合适,使用前,最好要经过1年以上的堆积处理。
在堆积过程中要经常浇水,保持木屑潮湿,以除去木屑中对菌丝生长有害的物质。
木屑的粗细比例要合理:一般直径2~3mm的占20%,1~2mm的占40%,1mm 以下的占40%,粗木屑多,培养基易干,细木屑多,通透性差,影响菌丝生长速度。
米糠中含金针菇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养分,但含淀粉多的米糠和脱脂米糠已经变质,尽可能不用。
木屑与米糠的容积比为3∶1,每m3混合料加水350kg左右,培养料含水量63%。
培养料要搅拌均匀,使之充分湿润。
三、装瓶灭菌用850mL的塑料瓶装料,大约每瓶装料350g。
培养料表面要压实,并保证每瓶装入的培养料相等,松紧一致,高低一致,这是将来发菌一致,出菇同时,菌柄长短一致的前提。
瓶盖封好后,要立即进行灭菌处理。
放置时间过长(夏天2~3h)就会发酵,灭菌后的培养基变黑,这种培养料发菌慢,产量低,灭菌可采用常压灭菌和高压灭菌两种。
常压灭菌,料内温度达98℃以上后维持4h;高压灭菌,料内温度达120℃70min,灭菌结束,瓶子趁热放在经消毒的冷却室中,冷却至25~20℃,及时接种。
液体菌种栽培金针菇一般都是用17*33的塑料袋,机械装袋,装料17-20cm高。
装袋时料中间打孔,用塑料棒或无棉盖体封口。
灭菌同上。
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与应用技术要点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4年第05期1食用菌产业发展演变食用菌栽培起始于800多年前浙江省庆元县“剁花法”原生态栽培,当时菌种靠食用菌成熟后的孢子随空气流动进行传播,其“林-菇共育系统”2022年11月4日正式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名录。
到后来发展到“段木栽培”、“代料栽培”,就开始应用培养基培养固体菌种接种到段木上或栽培料上进行栽培,进一步提升了食用菌栽培效益和效率。
随着食用菌需求量的增加,食用菌栽培从小规模种植发展到工业化、规模化生产,食用菌菌种也随之从最早的孢子自然传播方式上升到固体菌种接种,进而发展到工厂化液体菌种生产,节省了菌种培养时间和空间,提高了食用菌栽培效率和效益。
本文主要介绍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与应用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2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的对比优势液体菌种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利用生物发酵培育出来的食用菌菌种。
与固体菌种相比,液体菌种具有三大优势:2.1液体菌种培养原材料成本低2.1.1原材料成本低液体菌种培养基主要原料为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相对固体菌种原料,价格较低且容易采购,如玉米淀粉,生产范围广,随处都可以就地取材,不单价格廉价而且质量稳定,既可降低生产成本又能提高培养基营养质量,培养优质菌种,降低接种时菌种的营养风险。
2.1.2贮藏空间小以杏鲍菇为例,液体菌种一般0.1 L就可以接种1个菌包,菌种贮存用空间较小,与固体菌种相比,可以节省菌种贮存空间,降低生产成本。
2.1.3生长快、培养时间短液体菌种从试管种(母种)到栽培种的培养时间一般只需要7~10 d,既缩短了菌种的培养时间,为食用菌栽培生产留足更多时间;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菌种培养人工成本。
2.2液体菌种培养期间生长快液体菌种从试管种取出到三角瓶中培养最多只需要7 h就可以转入发酵罐中进行大规模培养,在发酵罐中正常情况一般只需要8~9 d,最多10 d就完全可以接入栽培料;与固体菌种相比,可以节省20 d左右的培养时间[1]。
Edible and medicinal mushrooms2021,29(3):242~249香菇液体菌种培养基及摇瓶培养条件优化谢婷1何娟1张顺凯2焦海涛2边银丙1肖扬1*(1.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所,武汉430070;2.湖北森源生态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宜昌444200)摘要建立液体菌种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是香菇工厂化生产的重要保障。
以香菇‘森源16’为试验菌株,选择菌丝生物量、菌丝球密度和直径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L9(34)优化香菇摇瓶液体发酵工艺。
结果:棉秆粉为最佳碳源,麸皮为最佳氮源;优化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g/100mL,棉秆粉1.5g/100mL,木屑粉1.5g/100mL,麸皮0.6g/100mL,KH2PO40.1g/100mL,MgSO4·7H2O0.05g/100mL;最优摇瓶发酵条件为装液量100mL/250mL,摇床转速170r/min,初始pH5.5,羧甲基纤维素钠0.20g/100mL,漆酶0.05g/100mL。
关键词香菇;液体菌种;培养基优化;摇瓶发酵;条件优化中图分类号:S6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码:2095-0934(2021)03-242-08 Optimization of liquid spawn media and shake flask culture conditionsof Lentinula edodesXie Ting1He Juan1Zhang ShunKai2Jiao Haitao2Bian Yinbing1Xiao Yang1*(1.Institute of Applied Mycology,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Hubei430070,China;2.Hubei SenyuanEcological Co.,Ltd.,Yichang,Hubei444200,China)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high-quality and high-efficiency production technology system for liquid spawn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factory production of Lentinula edode s.In this study,Senyuan No.16was used as the test strain,and the mycelial biomass,mycelial ball density and diameter were used as the main evaluation indicators.Single factor test and orthogonal test L9(34)were used to optimize the liquid culture process of L.edodes in shaking flasks. Results showed that cotton stalk powder is the best carbon source and wheat bran is the best nitrogen source.The optimized medium formula is glucose3g/100mL,cotton stalk powder1.5g/100mL,wood chip powder1.5g/100mL, wheat bran0.6g/100mL,KH2PO40.1g/100mL and MgSO4·7H2O0.05g/100mL.The optimal culture conditions for shake flasks are100mL/250mL of liquid volume,170r/min of shaker speed,initial pH of5.5,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0.25g/100mL,laccase0.05g/100mL.Key words Lentinula edode s;liquid spawn;medium optimization;shake flask culture香菇(Lentinula edodes)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誉为“山珍之上品”,且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健胃、助消化、抗炎症、抗菌和抗肿瘤等活性[1,2]。
从食用菌液体培养技术的应用探讨未来发展【摘要】食用菌液体培养技术因其生产周期短、产量大、质量高、经济效益突出等优势而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对食用菌液体培养技术的发展、食用菌液体菌种技术的优势以及液体培养技术在食品、医药等行业中的应用前景作了综述。
【关键词】食用菌液体培养;发展状况;优势;应用前景1.典型品种在山区森林中生长的木生菌种类和数量较多,如香菇、木耳、银耳、猴头、松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
在田头、路边、草原和草堆上粪、草生菌,有草菇、口蘑等。
南方生长较多的是高温结实性真菌;高山地区、北方寒冷地带生长较多的则是低温结实性真菌。
2.生长条件食用菌以其白色或浅色的菌丝体在含有丰富有机质的场所生长。
条件适宜时形成子实体,成为人类喜食的佳品。
菌丝体和子实体是一般食用菌生长发育的两个主要阶段。
各种食用菌是根据子实体的形态如:菇形、菇盖、菌褶或子实层体、孢子和菇柄的特征,再结合生态、生理等的差别来分类识别的(见层菌纲、木耳目、银耳目、伞菌目)。
凭经验区别野生食用菌和毒菇时,也是以子实体的外形和颜色等为依据。
有些食用菌生长在枯树干或木段上,如香菇、木耳、银耳、平菇、猴头、金针菇和滑菇;有些生长在草本植物的茎秆和畜、禽的粪上,如蘑菇、草菇等;还有的与植物根共同生长被称为菌根真菌(见菌根),如松口蘑、牛肝菌等。
以上特性也决定着各种野生食用菌在自然生态条件中的分布。
食用菌在菌丝生长阶段并不严格要求潮湿条件,但在出菇或出耳时,环境中的相对湿度则需在85%以上,而且需要适合的温度、通风和光照。
如蘑菇、香菇、金针菇、滑菇、松口蘑等适合在温度较低的春、秋季或在低温地带(15℃左右)出菇;草菇、木耳、凤尾菇等则适合在夏季或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高温条件下结实。
3.食用菌液体培养技术发展状况3.1食用菌液体培养法的起源与发展食用菌的液体发酵是在抗生素发酵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47年美国的汉姆非特(humfeld h)首先提出了液体培养法生产蘑菇菌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