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5春(秋)《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标准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29.00 KB
- 文档页数:13
模拟电子线路m u l t i s i m仿真实验报告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熟悉multisim软件的使用方法2、掌握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的仿真方法,及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学习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仿真方法,了解共射级电路的特性。
二、虚拟实验仪器及器材双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三、实验步骤1.仿真电路图E级对地电压25.静态数据仿真26.动态仿真一1.单击仪表工具栏的第四个,放置如图,并连接电路。
2.双击示波器,得到如下波形5.他们的相位相差180度。
27.动态仿真二1.删除负载电阻R62.重启仿真。
28.仿真动态三1.测量输入端电阻。
在输入端串联一个的电阻,并连接一个万用表,启动仿真,记录数据,填入表格。
数据为VL测量数据为VO1.画出如下电路图。
2.元件的翻转4.去掉r7电阻后,波形幅值变大。
实验二 射级跟随器一、实验目的1、熟悉multisim 软件的使用方法2、掌握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的仿真方法,及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学习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仿真方法,了解共射级电路的特性。
4、学习mutisim参数扫描方法 5、学会开关元件的使用二、虚拟实验仪器及器材双踪示波器 信号发生器 交流毫伏表 数字万用表三、实验步骤1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2.直流工作点的调整。
如上图所示,通过扫描R1的阻值,在输入端输入稳定的正弦波,功过观察输出5端的波形,使其为最大不失真的波形,此时可以确定Q1的静态工作点。
7.出现如图的图形。
10.单击工具栏,使出现如下数据。
11.更改电路图如下、17思考与练习。
1.创建整流电路,并仿真,观察波形。
XSC12.由以上仿真实验知道,射级跟随器的放大倍数很大,且输入输出电压相位相反,输入和输出电阻也很大,多用于信号的放大。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掌握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巧,加深对电子线路的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设备实验中使用的设备有: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电阻、电容、二极管等。
三、实验原理电子线路由电源、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等元件组合而成。
在电子线路中,电源提供电流,电流通过线路中的元件实现信号的处理和传递。
电阻限制电流的流动,电容储存电荷,电感储存磁场,二极管具有导通(正向偏置)和截止(反向偏置)的特性。
四、实验内容本次实验的实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阻的测量和串并联的实验(1)利用示波器和万用表对不同电阻值的电阻进行测量,并分析测量值和标称值之间的差异;(2)在电路中连接不同的电阻,并观察并分析串联和并联对电阻阻抗的影响。
2.电容的充放电实验(1)利用信号发生器输出方波信号,通过一个电阻将方波信号传到一个电容上进行充放电;(2)通过示波器观察电容充放电波形,分析电容的充放电过程。
3.二极管的直流分压和交流放大实验(1)利用电源和电阻构建一个二极管直流分压电路,通过示波器观察电路输出;(2)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正弦波信号,通过二极管放大电路增大信号幅度,并通过示波器观察放大后的信号。
五、实验结果1.电阻的测量和串并联的实验经测量,不同电阻的测量值与标称值相差较小,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串联电阻的总阻抗等于各个电阻之和,而并联电阻的总阻抗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
2.电容的充放电实验通过示波器观察到电容的充放电过程,放电过程是指电容器通过一个电阻将储存的电荷逐渐释放,电压逐渐下降的过程;充电过程是指电容器内的电压逐渐增加,直到与输入信号的幅度相等,并保持恒定的过程。
3.二极管的直流分压和交流放大实验通过示波器观察到二极管直流分压电路的输出近似为输入信号的一半。
在交流放大实验中,增加了二极管和电容,使得输入信号的幅度得以增大,实现了信号的放大。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巧。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报告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报告引言:模拟电子线路是电子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的设计方法。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我在模拟电子线路实验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包括放大器电路、滤波器电路和振荡器电路。
实验一:放大器电路在放大器电路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两个常见的放大器电路:共射极放大器和共基极放大器。
共射极放大器具有较高的电压增益和输入阻抗,适用于信号放大应用。
共基极放大器则具有较低的电压增益和输出阻抗,适用于驱动低阻抗负载。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这两种放大器电路的性能,并观察到了它们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特性。
实验二:滤波器电路滤波器电路是电子系统中常见的电路,用于去除或选择特定频率的信号。
在实验中,我们研究了三种常见的滤波器电路: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
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和元件值,我们观察到了这些滤波器在不同频率下的截止特性和幅频响应。
此外,我们还讨论了滤波器的阶数和频率响应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实验三:振荡器电路振荡器电路是一种能够产生稳定振荡信号的电路,常用于时钟发生器、射频发射和接收等应用中。
在实验中,我们设计和搭建了两种常见的振荡器电路:RC 相移振荡器和LC谐振振荡器。
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和元件值,我们观察到了振荡器的频率稳定性和波形特性。
此外,我们还讨论了振荡器的起振条件和频率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对放大器、滤波器和振荡器电路的性能进行了验证和分析。
我们观察到了不同电路参数和元件值对电路性能的影响,例如放大器的电压增益、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和振荡器的频率稳定性。
我们还学习到了如何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电路结构和元件数值,以满足特定的电路设计要求。
结论:通过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放大器、滤波器和振荡器电路的原理和性能。
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些电路的工作特性,并学会了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电路结构和元件数值。
这些实验为我们今后在电子工程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实习目的本次电子线路实验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深入了解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实习,学生能够掌握电子元件的使用方法、电路图的识别与绘制、电路的搭建与调试等基本技能,并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实习地点:XX大学电子实验室三、实习内容1. 基本电子元件的认识与使用在实习初期,我们首先学习了基本电子元件的认识与使用。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电子元件的型号、规格、性能、使用范围及基本测试方法。
掌握了内热式电烙铁的使用方法,学会了如何焊接电子元件。
2. 电路图的识别与绘制接下来,我们学习了电路图的识别与绘制。
通过观察和分析电路图,我们了解了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各个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使用电路设计软件绘制电路图。
3. 电路的搭建与调试在掌握了电路图的识别与绘制后,我们开始进行电路的搭建与调试。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搭建了简单的电路,如稳压电路、放大电路等,并对其进行了调试,确保电路能够正常工作。
4. 电路故障排查在电路搭建与调试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故障。
通过查阅资料、分析电路图和实际操作,我们学会了如何排查电路故障,并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
5. 综合性实验最后,我们进行了一项综合性实验——设计并搭建一个音乐播放电路。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了电路的设计、搭建和调试。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四、实习收获1. 提高了动手能力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学会了电子元件的使用方法、电路图的识别与绘制、电路的搭建与调试等基本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2. 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了对电子线路基本原理的理解。
年秋国开《模拟电子电路》实验报告一至四题库实验一集成运放的线性运算电路温馨提示:进行试验操作之前,您可能需要先了解一下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一)实验目的 1.掌握运放运算电路的测量分析方法。
2.巩固集成运放几种典型运算电路的用法,掌握电路元、器件选择技巧。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1.模拟电路实验箱:包括本实验所需元器件;2.双踪示波器 1 台;3.万用电表 1 台。
(三)实验原理 1 .反相求和运算电路图 1-1 为典型的反相求和运算电路,输出 U o 与输入 U I 有如下关系若设 R 1 =R 2 =R 3 =R F,上式可简化为图 1-1 反相求和运算电路 2 .差分比例运算电路图 1-2 为差分比例运算电路,输出 U o 与输入 U I 有如下关系电路的输入电阻为图 1-2 差分比例运算电路(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 .反相求和运算电路实验(1)按照图 1-1 连接电路;(2)调节实验箱上的可调电阻器,在0~1.5V 范围内分别为U I1、U I2、U I3选择一组给定值;(3)测量输入电压 U I1、U I2、U I3 和输出电压 U o,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中;(4)重复(2)、(3),完成三组数据测量。
U I1(V)U I2(V)U I3(V)U o(V)误差测量值计算值第 1 组第 2 组第 3 组2 .差动比例运算电路实验(1)按图 1-2 连接电路电路,接通电源;(2)按下表在输入端加上直流电压,测量对应的输出电压,填入表中,并与计算值比较。
U I10mV 40mV 0.4V 1.2V U I"15mV 50mV 0.6V 2V U I"-U IU O(实测值)U O(计算值)(五)作业要求预习要求 1.复习第 1 单元有关内容;2.下载或绘制实验记录表;3.预习双踪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实验报告要求 1.填写实验表格;2.进行实验小结;3.上传实验报告。
实验二晶体管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掌握共射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参数的测量方法;2.巩固理解晶体管放大电路的电路特性;3.熟悉仪器仪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的基本操作流程;2. 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的基本测量方法;3. 理解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提高电路分析能力;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二、实验内容1.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等;2.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3. 射极跟随器实验;4. 差动放大器实验。
三、实验原理1. 常用电子仪器使用: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等是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掌握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对于进行实验至关重要。
2.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是一种基本的模拟放大电路,其原理是利用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将输入信号放大。
3. 射极跟随器:射极跟随器是一种具有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电压放大倍数接近1的放大电路,常用于信号传输和阻抗匹配。
4. 差动放大器:差动放大器是一种能有效地抑制共模干扰的放大电路,广泛应用于测量、通信等领域。
四、实验步骤1. 常用电子仪器使用:熟悉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的操作方法,并进行基本测量。
2.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1)搭建实验电路,包括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2)调整电路参数,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3)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分析电路放大效果。
3. 射极跟随器实验:(1)搭建实验电路,包括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2)调整电路参数,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3)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分析电路放大效果。
4. 差动放大器实验:(1)搭建实验电路,包括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2)调整电路参数,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3)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分析电路放大效果。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1. 常用电子仪器使用:根据实验要求,使用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2.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1)输入信号频率为1kHz,幅值为1V;(2)输出信号频率为1kHz,幅值为5V;(3)放大倍数为5。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网络高等教育《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报告学习中心: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奥鹏学习中心层次:高中起点专科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年级: 12 年秋季学号:学生姓名: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并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2.了解并掌握数字万用表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3.学习并掌握TDS1002型数字存储示波器和信号源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基本知识1.简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布线区的结构及导电机制。
布线区面板以大焊孔为主,其周围以十字花小孔结构相结合,构成接点的连接形式,每个大焊孔与它周围的小孔都是相通的。
2.试述NEEL-03A型信号源的主要技术特性。
①输出波形:三角波、正弦波、方波、二脉、四脉、八脉、单次脉冲信号;②输出频率:10Hz~1MHz连续可调;③幅值调节范围:0~10V P-P连续可调;④波形衰减:20dB、40dB;⑤带有6位数字频率计,既可作为信号源的输出监视仪表,也可以作外侧频率计用。
注意:信号源输出端不能短路。
3.试述使用万用表时应注意的问题。
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时,应先确定所需测量功能和量程。
确定量程的原则:①若已知被测参数大致范围,所选量程应“大于被测值,且最接近被测值”。
②如果被测参数的范围未知,则先选择所需功能的最大量程测量,根据初测结果逐步把量程下调到最接近于被测值的量程,以便测量出更加准确的数值。
如屏幕显示“1”,表明已超过量程范围,须将量程开关转至相应档位上。
4.试述TDS1002型示波器进行自动测量的方法。
按下“测量”按钮可以进行自动测量。
共有十一种测量类型。
一次最多可显示五种。
按下顶部的选项按钮可以显示“测量1”菜单。
可以在“信源”中选择在其上进行测量的通道。
可以在“类型”中选择测量类型。
测量类型有:频率、周期、平均值、峰-峰值、均方根值、最小值、最大值、上升时间、下降时间、正频宽、负频宽。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网络高等教育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2、了解并掌握数字万用表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3、了解并掌握TDS1002型数字储存示波器和信号源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基本知识
1.简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布线区的结构及导电机制。
布线区面板以大焊孔为主,其周围以十字花小孔结构相结合,构成接点的连接形式,每个大焊孔与它周围的小孔都是相通的.
2.试述NEEL-03A型信号源的主要技术特性。
1、输出波形:三角波、正弦波、方波、二脉、四脉、八脉、单次脉冲信号;
2、输出频率:10Hz~1MHz连续可调;
1。
大连理工大学智慧树知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模拟电子线路》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差动放大电路的主要特点是()。
A.有效放大差模信号,有力抑制共模信号B.既放大差模信号,又放大共模信号C.有效放大共模信号,有力抑制差模信号D.既抑制差模信号,又抑制共模信号2.通用型集成运放适用于放大()。
A.高频信号B.低频信号C.任何频率信号D.以上说法均正确3.电流源电路的特点是直流电阻()。
A.大B.小C.恒定D.不定4.结型场效应管利用栅-源极间所加的()来改变导电沟道的电阻。
A.反偏电压B.反向电流C.正偏电压D.正向电流5.BJT有三个极、三个区、三个PN结。
()A.正确B.错误6.差分放大电路由双端输出变为单端输出,则共模电压增益将减小。
() A.正确B.错误7.以下不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是()。
A.射极输出器B.电压跟随器C.电流放大器D.电压放大器8.如果输入信号的幅度过大,即使静态工作点的大小设置合理,也会产生失真。
()A.正确B.错误9.对甲类功率放大电路(参数确定)来说,输出功率越大,则电源提供的功率越大。
()A.正确B.错误10.集成运放输入级一般采用的是差分放大器。
()A.正确B.错误11.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产生非线性失真是由于电路中晶体管的非线性引起的。
()A.正确B.错误12.共射放大电路中信号从射极输入,由集电极输出。
()A.正确B.错误13.BJT的β值越大,放大能力越强,但在选用BJT时,并不是β值越大越好。
()A.正确B.错误14.处于放大状态的晶体管,集电极电流是多子漂移运动形成的。
()A.正确B.错误15.放大电路的静态是指输入交流信号且幅值为零时的状态。
()A.正确B.错误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PN结在无光照、无外加电压时,结电流为零。
()A.正确B.错误2.PN结加反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
A.变窄B.不变C.变宽D.不确定3.场效应管自给偏压电路适合于增强型场效应管组成的放大电路。
大工15秋《模拟电子线路》在线作业1 答案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50 分。
)
1. 测得晶体管三个电极对地的电压分别为-2V、-8V、-
2.2V,则该管为()。
A. NPN型锗管
B. PNP型锗管
C. PNP型硅管
D. NPN型硅管
正确答案:B
2. 已知某晶体管处于放大状态,测得其三个极的电位分别为2.5V、
3.2V和9V,则3.2V 所对应的电极为()。
A. 发射极
B. 集电极
C. 基极
D. 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C
3. 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Ib的微小变化会引起Ic的较大变化
B. Ic=βIb
C. Uce=Ucc-RcIc
D. 晶体管相当于开路
正确答案:D
4. 关于BJT的结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 基区很薄且掺杂浓度很低
B. 发射区的掺杂浓度远大于集电区掺杂浓度
C. 基区的掺杂浓度远大于集电区掺杂浓度
D. 集电区面积大于发射区面积
正确答案:C
5. 反向饱和电流越小,晶体管的稳定性能()。
A. 越好
B. 越差
C. 无变化
D. 不确定
正确答案:A。
网络高等教育《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学习中心:
层次:高中起点专科
专业:
年级:年春/秋季
学号:
学生: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2.了解并掌握数字万用表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3.学习并掌握 TDS1002 型数字存储示波器和信号源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基本知识
4.简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布线区的结构及导电机制。
答:模拟电子技术试验箱布线区:用来插接元件和导线,搭建实验电路。
配有 2 只 8 脚集成电路插座和 1 只 14 脚集成电路插座。
结构及导电机制:布线区面板以大焊孔为主,其周围以十字花小孔结构相结合,构成接点的连接形式,每个大焊孔与它周围的小孔都是相通的。
5.试述NEEL-03A型信号源的主要技术特性。
答: NEEL-03A 型信号源的主要技术特性:
①输出波形:三角波、正弦波、方波、二脉、四脉、八脉、单次脉冲信号;
②输出频率:10Hz~1MHz 连续可调;
③幅值调节围:0~10VP-P 连续可调;
④波形衰减:20dB、40dB;
⑤带有 6 位数字频率计,既可作为信号源的输出监视仪表,也可以作外侧频率计用。
注意:信号源输出端不能短路。
6.试述使用万用表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应注意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时,应先确定所需测量功能和量程。
确定量程的原则:
①若已知被测参数大致围,所选量程应“大于被测值,且最接近被测值”。
②如果被测参数的围未知,则先选择所需功能的最大量程测量,根据初测结果逐步把量程下调到最接近于被测值的量程,以便测量出更加准确的数值。
如屏幕显示“1”,表明已超过量程围,须将量程开关转至相应档位上。
三、预习题
1.正弦交流信号的峰-峰值=2×峰值,峰值
2.交流信号的周期和频率是什么关系? 答:互为倒数,f=1/T ,T=1/f 。
四、实验容 1.电阻阻值的测量
表一
2.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的测量 表二
3.测试9V 交流电压的波形及参数 表三
4.测量信号源输出信号的波形及参数
表四
五、实验仪器设备
六、问题与思考
1.使用数字万用表时,如果已知被测参数的大致围,量程应如何选定?
答:(1)如果已知被测参数大致围,所选量程应“大于被测值,且最接近被测值”;(2)如果被测参数的围未知,则先选择所需功能的最大量程测量,根据初测结果逐步把量程下调到最接近于被测值的量程,以便测量出更加准确的数值。
2.使用TDS1002型示波器时,按什么功能键可以使波形显示得更便于观测?
答:按 AUTOSET 键可以使波形显示得更便于观测。
3.实验的体会和建议
答:测量的准确性比较重要,灵活使用补给仪器。
实验二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答:1. 学习单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方法。
2. 学习单管放大电路交流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
3. 了解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对动态特性的影响。
4.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电子技术实验台的使用。
二、实验电路
三、实验原理
(简述分压偏置共射极放大电路如何稳定静态工作点)
答: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它的偏置电路采用和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四、预习题
在实验电路中,C1、C2和C E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在实验电路中电容C1、C2有隔直通交的作用,C1滤除输入信号的直流成份,C2滤除输出信号的直流成份。
射极电容C E在静态时稳定工作点;动态时短路,增大放大倍数。
五、实验容
1.静态工作点的测试
I=2mA 表一
C
2.交流放大倍数的测试
表二
3.动态失真的测试
表三
六、实验仪器设备
七、问题与思考
1.哪些电路参数会影响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实际工作中,一般采取什么措施来调整工作点?
答:改变电路参数、、、、都会引起静态工作点的变化。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是通过改变上偏置电阻(调节电位器)调节静态工作点的。
调大,工作点降低(C I 减小);W R 调小,工作点升高(C I 增大)。
2.静态工作点设置是否合适,对放大器的输出波形有何影响?
答: 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对放大器的性能和输出波形都有很大影响。
工作点偏高,放大器在加入交流信号以后易产生饱和失真,此时的负半周将被削底。
工作点偏低则易产生截止失真,即的正半周被缩顶。
3.实验的体会和建议
答:认真看实验说明,依照实验要求做好记录。
实验三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使用方法,进一步了解其主要特性参数意义;
2、掌握由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各种基本运算电路的调试和测试方法;
3、了解运算放大器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二、实验原理
1.反相比例器电路与原理
由于Vo未达饱和前,反向输入端Vi与同向输入端的电压V相等(都是零),因此I=Vi/R1,,再由于流入反向端的电流为零,因此V2=I ×R2 =(Vi ×R2)/R1 ,因此Vo=-V2=-(R2/R1) ×Vi。
R2如改为可变电阻,可任意调整电压放大的倍数,但输出波形和输入反相。
2.反相加法器电路与原理
根据虚地的概念,即
根据虚地的概念,即:vI=0→vN-vP=0, iI=0
3.减法器电路与原理
由输入的信号,放大倍数为31/R R ,并与输出端相位相反,所以
3
011
R e e R =-
由输入的信号,放大倍数为
413
241
,
R R R R R R ++ 与输出端e0相位相,所以
413
02241
[
,]R R R e e R R R +=+
当R1=R2=R3=R4时 e0=e2-e1 三、预习题
在由集成运放组成的各种运算电路中,为什么要进行调零?
答:为了补偿运放自身失调量的影响,提高运算精度,在运算前,应首先对运放进行调零,即保证输入为零时,输出也为零。
四、实验容
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表一
2.反相加法运算电路 表二
3.减法运算电路
表三
五、实验仪器设备
六、问题与思考
1.试述集成运放的调零方法。
答:所谓调零并不是对独立运放进行调零,而是对运放的应用电路调零,即将运放应用电路输入端接地(使输入为零),调节调零电位器,使输出电压等于零。
2.为了不损坏集成块,实验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实验前要看清运放组件各管脚的位置,切忌正、负电源极性接反和输出端短路,否则将会损坏集成块。
3.实验的体会和建议
答:实验要多做几次,以验数据的真实性。
实验四 RC 低频振荡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桥式RC 正弦波振荡器的电路及其工作原理;
2.学习RC 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调试方法;
3.观察RC 参数对振荡频率的影响,学习振荡频率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电路
三、振荡条件与振荡频率
(写出RC 正弦波电路的振荡条件以及振荡频率公式)
答:RC 正弦波电路的振荡条件它的起振条件为 :1
1f f R A R =+应略大于3,应略大于,其中2//f w D R R R R =+。
震荡频率:012f RC
π= 四、预习题
在RC 正弦波振荡电路中, R 、C 构成什么电路?起什么作用?3R 、w R 、4R 构成什么电路?起什么作用?
答:RC 串、并联电路构成正反馈支路,同时兼作选频网络,引入正反馈是为了满足振荡的相位条件,形成振荡。
3R 、w R 及二极管等元件构成负反馈和稳幅环节。
引入负反馈是为了改善振荡器的性能。
调节电位器w R ,可以改变负反馈深度,以满足振荡的振幅条件和改善波形,利用两个反向并联二极管D1、D2正向电阻的非线性特性来实现稳幅。
D1、D2采用硅管(温度稳定性好),且要求特性匹配,才能保证输出波形正、负半周对称。
的接入是为了削弱二极管非线性的影响,以改善波形失真。
五、安装测试
表一
六、实验仪器设备
七、问题与思考
1.如何改变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
答:改变选频网络的参数C或R,即可调节振荡频率。
一般采用改变电容C 作频率量程切换,而调节R作量程的频率细调。
2.RC正弦波振荡器如果不起振或者输出波形失真,应调节那个参数?如何调?
R),使电路起振,且波形失真最小。
如不能起振,答:调整反馈电阻 (调w
说明负反馈太强,应适当加大,使增大;如果电路起振过度,产生非线性失真,则应适当减小。
3.实验的体会和建议
答:熟练使用实验仪器,认真按实验操作流程做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