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指导-如何照应?通用版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小升初作文指导:如何照应
小学生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老师
应该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及时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2.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应该学会自己思考,老师应
该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3.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许多问题,老师应该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正确的生活习惯,正确的思想观念,以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成功。
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学会关心社会,关注困难群体,学会参与社会活动,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好学生。
作文开头结尾照应1. “哎呀,妈妈,我今天真的不想去学校!”早上的我耍赖地躺在床上。
那天,我因为前一天晚上看动画片太晚,早上怎么也起不来。
妈妈在一旁又是哄又是劝,“宝贝,快起来呀,上学要迟到啦!”我皱着眉头,“我就是不想去嘛!”后来呀,我还是不情愿地起了床去了学校,这才发现学校里也有很多有趣的事呢。
我明白了,有时候不能光凭一时的想法就抗拒呀。
2. “嘿,你怎么又把我的玩具弄乱啦!”弟弟大声地冲我喊。
我生气地回道:“我才没有呢!”那是一个周末,我们俩在家里为了玩具吵得不可开交。
妈妈闻声过来,“别吵啦,一起好好玩嘛。
”最后我们俩和好如初,一起开心地玩了起来。
原来,和弟弟争吵后还是能很快和好呀。
3. “爸爸,你看我画的这幅画好不好看?”我兴奋地举着画跑到爸爸面前。
爸爸笑着说:“哇,真不错呀!”那是一个安静的下午,我在房间里认真地画画,想给爸爸一个惊喜。
看着爸爸开心的样子,我心里美滋滋的。
画画真的能给我带来好多快乐呀。
4. “奶奶,我想吃那个糖果。
”我拉着奶奶的衣角撒娇。
奶奶笑着摇摇头,“不能吃太多哦。
”在那个充满阳光的午后,我和奶奶在院子里,我想尽办法要吃到糖果。
虽然最后没吃到很多,但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光真美好呀。
5. “姐姐,我们来玩过家家吧!”妹妹一脸期待地看着我。
我点点头,“好呀!”那一天,我们在客厅里玩了好久的过家家,仿佛进入了一个小小的童话世界。
原来和妹妹一起玩耍这么有意思呀。
6. “爷爷,给我讲个故事吧!”我趴在爷爷腿边。
爷爷摸摸我的头,“好呀,从前有座山……”那个夜晚,爷爷的故事伴我进入梦乡。
故事真的好神奇呀,可以让我进入不一样的世界。
7. “哇,下雪啦!”我兴奋地跑到窗边。
妈妈也过来看,“是呀,好美。
”我们一起看着窗外的雪花飘落,那一刻,世界仿佛都安静了。
下雪天真的好让人开心呀。
8. “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我对着朋友喊道。
朋友委屈地说:“我不是故意的。
”那是一次我们之间的误会,后来我们把话说开,又和好如初。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前后照应写作指导篇一:【作文指导初步】学会文章的前后照应和点题【作文指导初步】学会文章的前后照应和点题考虑好如何照应照应,即前后关照,呼应配合:就是前面说的话,后面有个着落;后面讲的事,前面有所暗示。
就是对前文提到的人、事、景、物,提出的问题,原因或结局,后文要做必要的交代;后文将要出现的情况,在前文要有所预示。
这样,文章的结构就严谨了,情节就周详、缜密了。
都有哪些主要的照应形式呢?构思布局时需要考虑好哪些方面的照应呢?(1)考虑好文题照应。
文题照应,就是使文章内容与题目相互照应,尤其是开头一下笔,就紧扣中心内容,照应题目。
如:题目:这节历史课使我受到了教育开头:小学6年,我上过的课不计其数,其中使我受到教育最深的是一节历史课。
题目:游泳能手——小菊开头:我家屋后有一条河,河面上建着一座水泥拱桥。
我们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在这条河中游泳。
说起游泳能手,可要算我的好邻居——小菊了。
这种照应形式,文章一下笔,就“书归正传”、开宗明义,照应题目,便于把文章写得直截了当、干脆利落,有助于一下子吸引住读者,能有效地避免“偏题”现象。
行文当中,时刻注意将文章主要内容与题目相照应,更能突出文章的主题,而且有利于把文章写得简练、集中;如果不注意照应题目,就容易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错误。
(2)考虑好尾题照应。
尾题照应,就是使文章的结尾与题目相照应,通常又称“结尾扣题”,即结尾点明文章题目的含义。
如:题目:理发员叔叔真好结尾:理发员叔叔真好,他有一颗热情为人民服务的心!题目:我是这样的人结尾:我就是这样一个人,不但长得像男孩子,性格也像男孩子。
文章结尾,归纳全文,照应题目,具有强调中心或画龙点睛的效果,便于抒发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利于读者理解内容,掌握中心,受到感染;具有收拢全文的作用,使文章放得开、收得拢,严密紧凑,浑然一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考虑好首尾照应。
首尾照应就是文章的开头与结尾相互照应。
前后照应的作文100字
概述
在写作文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如何在文章中做到前后照应,使内容
结构紧密、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帮助大家在写作文时实现前后照应。
一、开门见山的开头
在作文的开头部分,我们应该突出主题,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开门见山,引起读
者的注意,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主题的铺展
在作文的主体部分,我们需要对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列举事实、论证道理、举例说明,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有说服力。
三、反复引用关键词
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多次引用关键词或关键句,使文章前后呼应,构
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我们要表达的观点,也更容易记住文章的内容。
四、总结与回归主题
在作文的结尾部分,我们应该对前文进行总结,重申主题,并回归到作文的开头。
这样可以让读者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也更加容易记住我们要表达的观点。
结论
通过以上的一些方法,我们可以在作文中实现前后照应。
这样可以使文章的结
构更加完善,逻辑更加清晰,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们的观点。
希望以上的方法对大家在写作文时有所帮助,希望大家在写作文时能够灵活运
用这些技巧,写出更好的文章。
作文照应的五种方式写作文怎么照应
1、首尾照应。
首尾照应就是文章的开头与结尾相互照应。
如文章开头交代背景,描写景物,抒发感情,说明道理等,在文章结尾处再次强调一下,与开头相应和,使文章浑然一体。
2、圆合照应。
即首尾内容圆合为二。
如,《我是这样的人》:
开头:我的性格不像一般女孩子那样温文尔雅,生得浓眉大眼,声音洪亮,做事总是粗手粗脚的,有点像张飞,所以我就获得了这个"张飞"的雅号。
结尾:好了,我的自我介绍结束了。
对啦,还要声明:现在同学们不叫我"张飞"了,而叫我"小健将"了。
我已是训练有素的、名副其实的体育尖子了。
3、重复照应。
即结尾再次重复开头的内容。
如,《我爱家乡的景色》:
开头:我的家乡位于北京东北,是密云境内的一个小山村。
哪里的景色可迷人啦!
结尾:我爱家乡迷人的景色。
4、因果照应。
即开头交代事情的起因或结果,结尾点明事情的结果或原因。
如,《家乡变了样》:
开头:过去,我的家乡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穷山村。
这些年,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结尾:感谢共产党,是党的富民政策使我的家乡变了样。
5、问答照应。
即开头设问,结尾作简要概括的回答。
如,《向大家介绍我》:
开头:我是一个女孩子,今年六年级,说话就要小学毕业啦。
你们想认识一下我吗?想知道我的一些"秘密"吗?
结尾:这就是我,一个爱美、遇事爱掉"金豆子"的小姑娘。
作文前后照应作文是一种常见的文体,无论是在学校作业中,还是在社会实践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作文的撰写不仅仅是说出自己的观点,更重要的是如何进行前后照应,使文章的逻辑结构清晰有序,表达内容更加丰富准确。
本文将从准备阶段、写作过程和精细修改三个方面,详细解析作文前后照应的技巧和方法。
一、准备阶段在准备阶段,我们需要先明确作文的主题和目的,针对地展开思考。
此时,我们可以做一些提纲或者素材的准备,为后面的写作打下基础。
首先,我们要认真阅读作文题目,理解题意。
通过仔细阅读题目,我们可以确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要求,针对这些要求我们可以开始收集相关的素材,为后续的论述提供支持。
例如,如果题目要求我们写一篇关于健身的作文,我们可以先收集一些健身的好处、健身的不同方式和养成健身习惯的方法等,作为后续论述的素材。
其次,我们要进行思维导图或者提纲的制作。
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整理思路,将素材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分类,使得文章结构更加清晰。
通过提纲,我们可以规划好每一段的主题和内容,确保前后照应的连贯性和衔接性。
最后,我们要对话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思考并确定自己对于话题的观点和立场。
通过思考,我们可以明确自己对于话题的理解和观点,为后续的写作提供基础。
二、写作过程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前后照应,使作文的结构紧密有序,内容连贯流畅。
下面将从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方面介绍写作过程中的前后照应的技巧。
1. 引言部分:引言部分是整篇作文的开端,应该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阅读欲望,同时也要为主体部分的论述做好铺垫。
在引言部分,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引用、有趣的开头或者提出问题,来激发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
同时,我们可以在引言中明确文章的主题和立场,为后续的主体部分做好过渡。
2. 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是整篇作文的核心,是对主题内容的详细展开和论述。
在主体部分,我们要注意前后照应,使得每一段的内容都能够有机地连接起来。
小学作文的几种照应方式及例文赏析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小学作文的几种照应方式及例文赏析一、照应的概念、目的、作用、实质。
1、照应,是指文章的前后内容的相互关照和呼应。
就是前面提到的内容,后面有着落;后面讲的情节,前面有所交待。
简单地说:就是前面说的,在后面要回应一下;后面说的,在前面要先交待一下。
在一篇文章中,有的内容前面讲了,后面再提及一下,与前面相呼应;有的内容,虽然主要放在后面说,但在前面先提一下,这种写法叫“照应”。
“照应”也叫“呼应”:在行文过程中,要作必要的或明或暗的前后内容的关照和呼应,前面提到的人、事、物,在后面要再现;后面的情节,前面先作简要交待。
2、“照应”的目的。
使文章前后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使结构更紧凑,中心表达更鲜明。
更好地引起读者思考、回味,留下深刻印象。
3、“照应”的作用“照应”是对伏笔(伏笔,是对文章后面出现的人、事、物的暗示;照应,是后前面伏笔的呼应。
)的呼应。
前有伏笔,后有交待,上挂下连,针缝线缀。
使文章形成首尾一体,融会贯通。
4、“照应”的实质。
“照应”的技巧,从根本上说,就是组织、使用、安排材料的问题,使用得体,使材料起到言简意赅,以一当十之效果。
二、首尾照应1、首尾照应的概念。
在开头提出话题,结尾时作出答案或总结,就叫做“首尾照应”。
也就是文章的开头与结尾,紧密呼应。
2、首尾照应的作用。
首尾照应,既给人一种结构完整、浑然一体的感觉,又有概括全文、揭示中心的效果。
例如:《一件小事》开头:“但有一件小事,却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结尾与开头呼应:“独有这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的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大我的勇气和希望。
”3、对首尾照应的要求。
(1)、开头的悬念,结尾有解答;(2)、结尾的内容,开头有交待;(3)、开头与结尾,要紧密呼应。
4、首尾照应的主要方法。
作文辅导:小学生作文如何做到前后照应引言:写作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写作能力非常重要。
其中,前后照应是一个关键的要素。
前后照应在文章中起到承前启后、衔接关系的作用,使作文更具逻辑性和连贯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方法,帮助小学生在作文中做到前后照应,使其作文更加优秀。
一、明确主题和中心思想在写作之前,小学生应该明确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这样可以保证前后照应的连贯性。
例如,如果主题是描述宠物狗,那么前后的内容应紧密围绕宠物狗展开,避免跑题。
二、合理安排段落结构为了实现前后照应,小学生需要合理地安排段落结构。
每个段落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并围绕这个中心思想展开。
同时,前后两个段落之间应有衔接词或句子,使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
例如,如果上一段落是描述宠物狗的外貌特征,下一段落可以展开描述宠物狗的性格特点,这样就实现了前后照应。
三、运用恰当的过渡词语在文章中,适当使用过渡词语是做到前后照应的关键。
过渡词语可以起到衔接上下文的作用。
比如,首先、其次、最后、然后等词语可以用来表示时间或顺序关系;例如、比如、即等词语可以用来列举例子;因此、所以、于是等词语可以用来表示因果关系。
小学生可以在写作中灵活运用这些过渡词语,使文章的前后照应更加自然流畅。
四、合理运用承接词句除了过渡词语,小学生还可以使用承接词句来实现前后照应。
承接词句可以引导读者注意到文章中的前后关系,进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例如,上一段描述宠物狗的外貌特征,可以使用“除此之外”、“另外”等承接词句引出下一段的内容。
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与上一段的联系。
五、运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过渡词语在叙述性的作文中,小学生可以使用时间和地点过渡词语,实现前后照应。
时间过渡词语包括“昨天”、“今天”、“以前”等,地点过渡词语包括“在家”、“在学校”等。
通过运用这些过渡词语,小学生可以清晰地表达事件的发生顺序和地点。
六、合理使用回顾和总结句为了使作文前后照应,小学生可以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使用回顾和总结句。
写作指导:标题、开头和结尾、衔接和过渡、交代和照应标题拟标题的基本原则观点先行:先有观点,后有标题。
标题要能够直接反映观点,或者能把话题导向观点。
一定要避免“文不对题”。
新颖生动:要有一定的创意,引人注目;同时要亲切平和,使人乐见。
简洁明了:题目不宜过长,也不宜过于含蓄,必要时要拟副标题。
一、改造法:就是选取话题中的关键词,在其前后补充成分或在原话题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使之成为标题。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以一个词为话题的作文。
例:《广告让生活更精彩》《生活——插播广告中》(话题《广告对生活的影响》)《追求幸福》《追求幸福没有错》《体味幸福》《幸福是一种心情》、《为了幸福而努力》(话题《幸福》)二、修辞法1.比喻式《小心这把双刃剑》,把移植人的记忆比喻为“在杀伤别人时也会杀伤自己的双刃剑”,准确而形象;《他们都选择了明月》,把“明月”比做“美好心灵”。
《凤凰的选择》,借凤凰而自喻,表达了自己愿在高考落榜后艰难历程中涅盘出新我的强烈愿望。
《别抱怨手上的牌》(“挫折”)《点燃绿色的火焰》(“环保”)《请给老人一轮暖阳》(“孝”)《我爱曲线的生活》(“关注生活”)《广告里的鱼》(把观众比作鱼,愿者上钩,妙)2.比拟式《诚信“漂流记”》,把“诚信”拟人化,通过诚信巧遇“快乐”“地位”“竞争”的遭遇,得出富有哲理的结论:没有诚信不会长久,地位也是虚伪的,竞争也是会失败的。
《出卖诚信》,把诚信当物卖,一斤多少钱,具有强烈的讽刺性。
《永不疲劳的责任》《我是网,我怕谁》《你听见冰川的脚步声吗?》《香烟的自白》《我是电》《树的“叹息”》《谁的媚眼在风中飞》(把广告拟人化,大胆,泼辣)3.双关式如《灯》《药》《古井》《挑山工》等课题,言在此而意在彼。
采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
又如:《冬日暖阳》《花落春仍在》(话题:温情)《从心做起》(话题:亲情)等。
4.借代式如《周庄,那一抹绿》,用—抹绿来借指周庄绿的天、绿的水、绿的房屋《黑白债》紧扣母亲乌黑发丝中的白发展开叙写,揭示岁月无情、母爱无价这一真谛,借色彩代本体,寄托深情。
作文开头结尾有修辞方法互相照应篇一:作文的开头、结尾、选材、小标题作文的开头1、开头要注意点题第一,点题的句子应在开头一段的后半部分第二,点题时可通过映衬句来引出自己所要记叙的话题。
第三,最好直接运用文章题目里的字来点题。
2、开头要对应主体3、开头要用好修辞用比喻,增强开头的形象用排比,增强开头的气势用引用,增加开头的情韵4、开头要创设情境5、开头要巧设悬念开头是文章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把文章开头称为“凤头”,就是说文章的开头要漂亮,给人以先声夺人之感。
因为开头处于文章的醒目处,又好比乐曲定调,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整个作品的得失。
一、开头要注意点题写一篇应试作文,时间都比较紧,难以有充分的准备,因而我们在写开头时,要注意点题,以便直接切题,进入主体,这样既不容易离题,也能使作文紧凑些。
在写一些回忆性的文章或倒叙结构的文章时,尤应如此。
那么我们怎样来点题呢?第一,点题的句子应在开头一段的后半部分。
为什么强调这一点呢?我们有些同学在点了题后,又扯到不相干的话题上去了,这样不但未达到点题的目的,而且还容易成为废话。
这是大家要注意的。
第二,点题时可通过映衬句来引出自己所要记叙的话题。
所谓映衬句,就是为了突出一个事物,故意借用另一个事物予以映衬的句子。
相当于古典诗歌中“兴”的手法。
第三,最好直接运用文章题目里的字来点题。
这样不容易使主体部分的内容偏离题目。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开头:1、老师高兴地拿着一张证书给我,此时我知道我成功了。
老师给我竖起了大拇指。
我拿着证书,欣喜地流下高兴的泪水,我为自己竖起了大拇指。
(《为自己竖起大拇指》)2、转眼间,毕业在即,我却忘不了我们的语文老师,忘不了我们那次不很成熟却很成功的“合作”(《合作》)3、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
(《把爱心带给他人》)4、时间老人牵着我的手带着我走过了十五个春夏秋冬,蓦然回首,成长的路上已留下了我一串串由小变大的脚印。
小学作文指导:如何照应?
应,即前后关照,呼应配合:就是前面说的话,后面有个着落;后面讲的事,前面有所暗示。
就是对前文提到的人、事、景、物,提出的问题,原因或结局,后文要做必要的交代;后文将要出现的情况,在前文要有所预示。
这样,文章的结构就严谨了,情节就周详、缜密了。
都有哪些主要的照应形式呢?构思布局时需要考虑好哪些方面的照应呢?
(1)考虑好文题照应。
文题照应,就是使文章内容与题目相互照应,尤其是开头一下笔,就紧扣中心内容,照应题目。
如:
题目:这节历史课使我受到了教育
开头:小学6年,我上过的课不计其数,其中使我受到教育最深的是一节历史课。
题目:游泳能手--小菊
开头:我家屋后有一条河,河面上建着一座水泥拱桥。
我们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在这条河中游泳。
说起游泳能手,可要算我的好邻居--小菊了。
这种照应形式,文章一下笔,就"书归正传"、开宗明义,照应题目,便于把文章写得直截了当、干脆利落,有助于一下子吸引住读者,能有效地避免"偏题"现象。
行文当中,时刻注意将文章主要内容与题目相照应,更能突出文章的主题,而且有利于把文章写得简练、集中;如果不注意照应题目,就容易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错误。
(2)考虑好尾题照应。
尾题照应,就是使文章的结尾与题目相照应,通常又称"结尾扣题",即结尾点明文章题目的含义。
如:
题目:理发员叔叔真好
结尾:理发员叔叔真好,他有一颗热情为人民服务的心!
题目:我是这样的人
结尾:我就是这样一个人,不但长得像男孩子,性格也像男孩子。
文章结尾,归纳全文,照应题目,具有强调中心或画龙点睛的效果,便于抒发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利于读者理解内容,掌握中心,受到感染;具有收拢全文的作用,使文章放得开、收得拢,严密紧凑,浑然一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考虑好首尾照应。
首尾照应就是文章的开头与结尾相互照应。
如文章开头交代背景,描写景物,抒发感情,说明道理等,在文章结尾处再次强调一下,与开头相应和,使文章浑然一体。
首尾照应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①圆合照应。
即首尾内容圆合为二。
如,《我是这样的人》:
开头:我的性格不像一般女孩子那样温文尔雅,生得浓眉大眼,声音洪亮,做事总是粗手粗脚的,有点像张飞,所以我就获得了这个"张飞"的雅号。
结尾:好了,我的自我介绍结束了。
对啦,还要声明:现在同学们不叫我"张飞"了,而叫我"小健将"了。
我已是训练有素的、名副其实的体育尖子了。
②重复照应。
即结尾再次重复开头的内容。
如,《我爱家乡的景色》:
开头:我的家乡位于北京东北,是密云境内的一个小山村。
哪里的景色可迷人啦!
结尾:我爱家乡迷人的景色。
③因果照应。
即开头交代事情的起因或结果,结尾点明事情的结果或原因。
如,《家乡变了样》:
开头:过去,我的家乡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穷山村。
这些年,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结尾:感谢共产党,是党的富民政策使我的家乡变了样。
④问答照应。
即开头设问,结尾作简要概括的回答。
如,《向大家介绍我》:
开头:我是一个女孩子,今年六年级,说话就要小学毕业啦。
你们想认识一下我吗?想知道我的一些"秘密"吗?
结尾:这就是我,一个爱美、遇事爱掉"金豆子"的小姑娘。
除以上三种主要的照应形式外,构思布局时,还可以考虑一下总分照应(总述与分述相互照应),伏笔照应"(前有伏笔、暗示,后有交代、照应),反复照应(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或事物,突出中心主题,有意将重点内容进行两次或多次的重复)。
【思考练习】
(1)"照应"指的是什么?构思布局时,需要考虑好哪些方面的照应,考虑好每一方面的照应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2)拿出一至两篇自己以前写的文章,认真读一读,想想文中运用了哪些形式的照应,哪些地方还缺少照应,然后动笔改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