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各种滴定液的配制方法及常用滴定分析的计算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34
常用滴定液配制、标定、使用、储存方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药业有限公司常用滴定液配制、标定、使用、储存方法1目的:制定滴定液的配制、标定、使用、储存等方法,规范滴定液的管理。
2 范围:所有在容量分析中用于滴定被物质含量的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使用、储存等。
3职责:滴定液配制人员对此制度的实施负责。
4内容:4.1简述4.1.1滴定液系指在容量分析中用于滴定被测物质含量的标准溶液,具有准确的浓度。
4.1.2滴定液的浓度以“mol/L”表示,其基本单元应根据药典规定。
4.1.3滴定液的浓度值与其名义值之比,称为“F”值常用于容量分析中的计算。
4.1.4本法适用于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8006 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4.2仪器与用具4.2.1分析天平其分度值应为0.1mg或小于0.1mg;毫克组砝码需经校正,并列有校正表备用。
4.2.2滴定管10、25和50ml滴定管应经校正。
4.2.3移液管10、15、20和25ml移液管应经校正。
4.2.4量瓶250ml和1000ml量瓶应符合国家A级标准,或附有校正值。
4.3试药与试液4.3.1均应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8006 滴定液”项下的规定取用。
4.3.2基准试剂应有专人负责保管与领用。
4.4配制滴定液的配制方法有间接配制法与直接配制法两种,应根据规定选用,并应遵循下列有关规定。
4.4.1所用溶剂“水”系指纯化水,在未注明有其他要求时,应符合中国药典“纯化水”项下的规定。
4.4.2采用间接配制法时,溶质与溶剂的取用量均应根据规定量进行称取或量取,并使制成后滴定液的浓度值应为其名义值的0.95~1.05;如在标定中发现其浓度值超出其名义值的0.95-1.05范围时,应加入适量的溶质或溶剂予以调整。
当配制量大于1000ml 时,其溶质与溶剂的取用量均应按比例增加。
4.4.3采用直接配制法时,其溶质应采用“基准试剂”,并按规定条件干燥至恒重后称取,取用量应为精密称定,并置1000ml量瓶中,加溶剂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标准酸碱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1. 酸碱溶液的配制(1)0.1N盐酸溶液:用装有洗耳球的10ml刻度吸管吸取盐酸(比重1.19)8.3ml,注入盛有150~2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冷却,然后洗入1000ml量瓶中,定容至刻度。
(2)0.1N硫酸溶液:用装有洗耳球的10ml刻度吸管吸取硫酸(比重1.84)2.8ml,缓慢注入盛有150~2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冷却,然后洗入1000ml量瓶中,定容至刻度。
(3)0.1N氢氧化钠溶液:称取NaOH 50g左右溶于100ml蒸馏水中,配成饱和溶液(约12N),用装有洗耳球的吸管吸取8.3ml于1000ml量瓶中,再用无CO2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2. 0.1N盐酸溶液或0.1N硫酸溶液的标定在分析天平上称取分析纯硼砂(处理方法见附表)19.068g溶于水中,定容至1000ml,即为0.1000N硼砂标准溶液。
吸取该溶液10ml 3份分别放入100ml三角瓶中,用待标定的盐酸或硫酸滴定,以甲基红作指示剂终点由黄色变红色,计算求得盐酸溶液或硫酸溶液的浓度。
或者,直接称取分析纯硼砂(或经180~200℃的无水碳酸钠)少许于100ml三角瓶中,用25ml 左右蒸馏水溶解后,用待标定的盐酸或硫酸滴定,滴加定氮混合指示剂1滴,由蓝色滴至微红色即为终点,计算求得盐酸或硫酸溶液的准确浓度。
例如:称取硼砂0.4767g,滴定用去盐酸25ml,设盐酸浓度为x,190.68为硼砂毫克当量重量(毫克),则毫克当量(硼砂)=盐酸体积(ml)×盐酸浓度(x)0.4767×1000/190.68=25xx=476.7/(190.68×25)=0.1000N3. 0.1N氢氧化钠溶液的标定在分析天平上称取经105℃烘过的苯二甲酸氢钾(分析纯)20.422g,溶于水中,定容到1000ml,即为0.1000N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
吸取该溶液10ml3份于100ml三角瓶中,用待标定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以酚酞作指示剂,由无色变至微红色,保持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计算求得氢氧化钠的准确浓度。
酸碱中和滴定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步骤和计算方法在化学实验中,酸碱中和滴定是一种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旨在确定溶液中酸或碱的浓度。
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步骤和计算方法对于进行准确的滴定分析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步骤和计算方法,并提供一些实例作为参考。
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步骤1. 准备工作:首先,准备好滴定所需的仪器和药品,包括滴定管、蒸馏水、酸碱指示剂和标准酸碱溶液。
确保所有仪器和容器都干净无污染。
2. 调整溶液:根据实验的要求,准备待测的酸或碱溶液,并将其转移至滴定瓶中。
通过使用酸碱指示剂,可使溶液的颜色在滴定过程中发生可见变化,以指示中和点。
3. 滴定过程:将标准酸碱溶液加入滴定管中,并利用滴定管逐滴加入待测溶液中。
在加入每滴滴定液后,用玻璃棒搅拌溶液,直到溶液颜色发生明显改变。
此时需要仔细记录滴定的滴数。
4. 终点判定:滴定终点是指待测溶液完全中和的时间点。
通过酸碱指示剂的颜色改变来判断终点。
常用的指示剂有酚酞(酸性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和溴酚蓝(碱性溶液由黄色变为蓝色)等。
5. 重复滴定: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通常需要进行多次滴定。
每次滴定后,都要仔细清洗滴定管,以免污染下一次滴定。
二、酸碱中和滴定的计算方法酸碱中和滴定的计算方法主要涉及滴定液的体积、浓度和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方法示例:1. 计算酸碱溶液的浓度:根据所用滴定液的浓度和滴定终点的滴定体积,可以计算出待测酸碱溶液的浓度。
常见的计算公式如下:酸溶液浓度(mol/L)=滴定液浓度(mol/L)×滴定液体积(L)/滴定体积(L)碱溶液浓度(mol/L)=滴定液浓度(mol/L)×滴定体积(L)/滴定体积(L)2. 计算化学反应中的物质的量关系:滴定反应中,滴定液的体积与待测溶液中的酸碱物质的物质的量之间存在着化学反应的物质的量关系。
通过平衡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引言:溶液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状态,它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并且可以用于实验室中的各种化学实验。
本文将介绍溶液的配制方法以及常用的溶液分析方法。
一、溶液的配制:1.质量配制法:根据所需溶质质量和溶液的浓度,称取溶质,并加入少量溶剂进行溶解,然后再加入足量的溶剂至所需体积。
这种方法适用于固体溶质的配制。
2.体积配制法:根据所需溶质质量和溶液的浓度,先将溶质称取至容量瓶中,然后加入少量溶剂进行溶解,最后加入足量的溶剂至刻度线。
这种方法适用于固体溶质和液体溶质的配制。
3.定容配制法:将一定体积的溶液配制至所需浓度。
首先称取所需溶质质量,并加入足量溶剂溶解,然后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加入溶剂至刻度线。
这种方法适用于固体溶质和液体溶质的配制。
4.稀释法:将浓溶液稀释为所需浓度的溶液。
用浓溶液配制较小体积的溶液,然后将其加入稀释液中,搅拌均匀即可得到所需浓度的溶液。
二、溶液的分析:1.pH值的测定:测定溶液的pH值可以用来判断其酸碱性。
常用的方法有酸碱滴定法、玻色法、玻尔视域法等。
2.浓度的测定:常见的溶液浓度测定方法有重量法、体积法、比色法和化学分析法等。
其中,常用的浓度测定方法有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等。
3.离子浓度的测定:常见的离子浓度测定方法有电导法、滴定法、复合电极法、离子交换色谱法等。
其中,电导法是一种简便快捷的离子浓度测定方法。
4.溶液中其中一种特定物质的测定:比如溶解度的测定、吸收测定、荧光测定等。
这些测定方法主要应用光谱仪器进行测量。
结论:。
溶液配制与滴定操作实验报告(文章一):实验报告_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实验一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实验目的1. 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2. 掌握滴定法定量测定溶液浓度的原理,熟悉滴定管、移液管的准备、使用及滴定操作。
3. 熟悉甲基橙和酚酞指示剂的使用和终点的确定。
实验原理酸碱滴定法是化学定量分析中最基本的分析方法。
一般能与酸或碱直接(或间接)发生酸碱反应的物质大多可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他们的浓度。
按酸碱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酸与碱完全中和时的pH值称为化学计量点,达到化学计量点时,应满足如下基本关系:cA V A ?cBVB ?A?B 式中,cA、V A、?A分别为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化学计量系数;cB、VB、?B分别为碱的“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化学计量系数。
其中,酸、碱的化学计量系数由酸碱反应方程式决定。
由于酸、碱的强弱程度不同,因此酸碱滴定的化学计量点不一定在pH=7处。
通常,酸碱溶液为无色,酸碱中和是否完全,需用指示剂的变色来判断。
指示剂往往是一些有机的弱酸或弱碱,它们在不同pH值条件下颜色不同。
用作指示剂时,其变色点(在化学计量点附近)的pH值称为滴定终点。
选用指示剂要注意:①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尽量一致;②颜色变化明显;③指示剂用量适当。
酸碱滴定中常用HCl和NaOH溶液作为标准溶液,但由于浓HCl容易挥发,NaOH固体容易吸收空气中的H2O和CO2,直接配成的溶液其浓度不能达到标准溶液的精度,只能用标定法加以标定。
基准物质H2C2O4的分子式确定,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脱水或吸水,可以准确称量,所以,本实验采用(H2C2O4·2H2O,摩尔质量为126.07g·mol-1)为基准物质,配成H2C2O4标准溶液。
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2C2O4标准溶液标定NaOH溶液;再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标定后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溶液,从而得到HCl标准溶液。
滴定分析法中的四种滴定方式及有关计算
介绍相关内容
滴定分析法是分析化学中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它主要是利用一定量溶液滴定剂溶液,通
过对对应浓度反应液体滴定实现各种物质的分析,是常用的分析实验方法。
滴定分析法中有四种常用的滴定方式:
一种是定容滴定法。
它运用的原理是用一定的溶液滴定剂逐滴加入到被滴定溶液中,直至
产生指定颜色变化或达到预先设定的容量,在容量设定时需要准确测定滴定液的体积,以
指定颜色变化时需要准确比较滴定液颜色的变化,以确定滴定点,定容滴定的计算公式为:
被测物质的浓度=滴定液的滴定容量/测定体积
第二种是指示性滴定法。
通常使用该方法滴定的溶液中一般含有一种可指示的指示剂,它
的作用是在一定的pH范围内被完全消耗或被发色,这一变色作为滴定点,指示性滴定的
计算公式为:
被测物质的浓度=滴定液滴定容量/测定体积
第三种是非指示性滴定法,该滴定法通常使用滴定剂可通过结合和氧化还原反应形成物质,它的反应比较复杂,可以检测和分析它,例如硫酸锌-酸度指示剂和过氧乙酸钾-酸度指示剂,非指示性滴定的计算公式为:
被测物质的浓度=滴定液的滴定容量/测定体积
第四种是终点滴定法,主要是利用一定量溶液滴定剂溶液,在特定的反应滴定溶液量时反
应液会出现由先前的次级反应转变成终点反应的显著变化,被滴定物发生变色或改变电导率,以此作为滴定点,终点滴定法的计算公式为:
被测物质的浓度=滴定液的滴定容量/测定体积
以上就是滴定分析法中常见的四种滴定方式及有关计算的介绍。
只要对滴定分析法的原理
和具体的滴定方式有足够的认识,便可以更好的掌握滴定分析法,用来分析不同类型的物质。
1mol氢氧化钠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氢氧化钠的性质及其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2. 学习配制氢氧化钠滴定液的方法;3. 掌握氢氧化钠滴定液的标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氢氧化钠(NaOH)为一种强碱性物质,常用于酸碱滴定分析中作为滴定剂。
其化学式为NaOH,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呈碱性。
氢氧化钠滴定液的配制方法:在滴定前,首先需要配制所需的氢氧化钠滴定液。
一般情况下,氢氧化钠滴定液的浓度为0.1mol/L。
其配制方法如下:1. 称取所需量的氢氧化钠粉末,加入约200ml蒸馏水中;2. 搅拌使氢氧化钠充分溶解,注意不要溶解过度;3. 将溶液转移至1L容量瓶中;4. 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溶液体积达到1L;5. 用盖子盖好容量瓶,彻底摇匀。
氢氧化钠滴定液的标定方法:在标定之前,需要先准确地测量出氢氧化钠滴定液的浓度。
其标定方法如下:1. 将一定体积的氢氧化钠滴定液取出,转移到滴定瓶中;2. 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并用标准盐酸溶液进行滴定;3. 滴定至酚酞由粉红色变为无色,记录所需的标准盐酸溶液的体积;4. 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出氢氧化钠滴定液的浓度。
三、实验步骤1. 称取适量的氢氧化钠粉末,加入约200ml蒸馏水中,搅拌使氢氧化钠充分溶解;2. 将溶液转移至1L容量瓶中,并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溶液体积达到1L;3. 用盖子盖好容量瓶,彻底摇匀,即为氢氧化钠滴定液;4. 取一定体积的氢氧化钠滴定液,放入滴定瓶中;5. 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并用标准盐酸溶液进行滴定;6. 滴定至酚酞由粉红色变为无色,记录所需的标准盐酸溶液的体积;7. 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出氢氧化钠滴定液的浓度。
四、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氢氧化钠溶液溅入眼睛或皮肤;2. 在配制氢氧化钠滴定液时,应注意控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避免溶解过度;3. 在滴定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滴定速度,以免过度或不足;4. 在滴定过程中,应注意观察酚酞指示剂的颜色变化,避免过度滴定;5. 滴定前应先进行标准化,保证滴定结果的准确性。
配制滴定液的方法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用于测定溶液中的化学物质含量。
滴定液是在滴定过程中与被测溶液反应的溶液,它需要根据被测溶液的性质和需要测定的物质进行正确的配制。
以下是滴定液的配制方法。
首先,选择适合的指示剂。
指示剂的选择应依据被测溶液中物质的性质和需要测定的物质。
常见的指示剂有酸碱指示剂、氧化还原指示剂等。
在选择指示剂时,需要考虑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和颜色变化范围,以确保能够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其次,选择合适的滴定酸或滴定碱。
滴定液中的滴定酸和滴定碱应与被测溶液中的反应物能够发生定量反应,而且它们的生成物不会对滴定结果产生影响。
滴定酸和滴定碱的浓度应根据被测溶液中需要测定的物质的浓度来选择,以保证反应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然后,确定滴定液的滴定因子。
滴定因子是指滴定液中1 mL所含的物质的当量数,用于计算被测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滴定因子的确定需要根据被测溶液中所需测定的物质和滴定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并考虑到滴定反应中可能发生的副反应。
配制滴定液时,首先准确称取所需质量的化学品,并通过溶解或稀释到一定的体积。
在配制滴定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使用高纯度的溶剂和试剂,以避免滴定液中的杂质对滴定结果的影响。
2. 配制滴定液时,应按照化学方程式的摩尔比例来确定试剂的用量,以确保反应的定量性。
3. 配制滴定液后,需要使用标准物质对滴定液进行标定。
标定可以通过反滴(反向滴定)或前滴(减少分析物的量)的方法进行。
标定的目的是确定滴定液的真实滴定因子,从而保证滴定结果的准确性。
4. 在配制滴定液时,需要注意保持配制液的稳定性和保存条件。
一些滴定液可能会因长时间保存而发生分解、氧化或水解,导致滴定因子的变化。
因此,在使用滴定液之前,应进行充分的检查和标定,以确保滴定液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最后,根据实验的需求和试验结果的精度要求,可以对滴定液进行修正和调整。
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滴定液的浓度不够或过多,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正。
《化学分析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 B0302216, B0302319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课授课系(部):药品与环境工程学院学分学时:8.5 142.5一、课程定位与作用1.课程的定位:本课程是工业分析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化学检验必备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一门课程。
2.课程的作用:化学分析技术课程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化学分析法的误差来源和消除方法,分析数据记录、处理与评价;掌握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称量分析定量分析方法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计算和基本操作技能。
通过化学分析的学习,能针对不同的化学分析方法要求进行样品预处理,能根据具体方法正确地对样品进行分析检验和分析处理测定数据,准确表述和评价分析结果,能正确地分析和解决化学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备选择和拟定常用化学分析方法的能力。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对组成简单的试样进行化学分析的岗位操作技能的目的。
使学生开始树立“量”的概念,培养学生规范操作、记录和处理数据、完成检验报告,正确评价分析结果的能力,以及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职业素质。
3.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在学习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后,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工业分析技术、药物分析技术、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环境监测技术打下牢固的技能基础和理论基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化学分析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原因及消除方法;(2)掌握有效数字进行数据记录、处理和评价实验结果的方法;(3)掌握各种典型化学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4)正确理解相关分析检验标准并制定适合的实验方案;(5)掌握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的原则;(6)掌握解决化学分析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的方法和知识。
2.能力目标(1)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的能力;(2)独立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3)能正确、规范、熟练使用化学分析中所使用的各种仪器的能力;(4)能根据分析任务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的能力;(5)能正确配制化学分析中所用的各种标准溶液和辅助试剂的能力;(6)能选择合理的方法消除化学分析过程中产生的干扰的能力;(7)能独立完成对简单试样的化学分析并给出报告的能力;(8)能撰写报告和解释所得结果和信息的能力。
酸碱反应的滴定原理和方法酸碱反应是化学领域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反应类型,通过滴定可以准确地确定酸碱溶液的浓度。
本文将介绍酸碱反应的滴定原理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实验技术。
一、滴定原理滴定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滴定管滴定液体,使滴定液和滴定溶液中的反应定量进行。
滴定反应基于酸碱中和反应原理,通常以酸溶液滴定碱溶液为例进行说明。
在滴定中,我们需要选择一种已知浓度的酸性溶液(称为滴定液)来滴定一种碱性溶液(称为滴定溶液)。
滴定过程中,我们通过滴定管逐滴加入滴定液,直到滴定溶液的酸性溶液完全中和为止。
这时,酸碱中和点达到了等量点,标志着滴定结束。
滴定反应的等量点是滴定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点,也是滴定终点的近似位置。
利用专门的指示剂,我们可以观察到等量点的颜色变化,从而确定滴定终点。
二、滴定方法1. 准备工作在进行滴定实验前,我们需要准备好以下实验物品:- 滴定管和滴定管架- 试剂瓶和容量瓶- 玻璃棒和瓷杯- 指示剂- 酸碱溶液(滴定溶液和滴定液)2. 实验步骤2.1. 准备滴定溶液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定体积的滴定溶液。
通常,我们会使用稀硫酸、盐酸等酸液作为滴定溶液。
2.2. 预处理滴定溶液滴定溶液中可能存在其他离子或溶质,我们需要进行一些预处理步骤以提高滴定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可以进行酸洗、蒸馏和过滤等操作来去除杂质。
2.3. 配制滴定液根据需要,将已知浓度的酸液稀释到适当的浓度,作为滴定液使用。
稀释过程中需要控制好体积和浓度,以确保滴定结果的准确性。
2.4. 添加指示剂在滴定过程中,我们需要添加适量的指示剂,以便观察等量点的颜色变化。
常见的指示剂有酚酞、甲基橙等。
2.5. 开始滴定将滴定溶液置于滴定瓶中,放在滴定管架上。
用滴定管逐滴加入滴定液,同时轻轻搅拌滴定瓶中的溶液。
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当颜色变化明显时,停止滴定。
2.6. 记录结果滴定结束后,我们需要记录滴定液的体积。
同时,根据滴定液的浓度和滴定液的体积,我们可以计算出滴定溶液的浓度。
理化分析中常用滴定液的配制、标定和贮藏方法汇总!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 C10H14N2Na2O82H2O=372.24 18.61g1000mL 【配制】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9g,加适量的水使溶解成1000mL,摇匀。
【标定】取于约80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氧化锌0.12g,精密称定,加稀盐酸3mL使溶解,加水25mL,加0.025%甲基红的乙醇溶液1滴,滴加氨试液至溶液显微黄色,加水25mL与氨-氯化铵缓冲液(pH10.0)10mL,再加铬黑T指示剂少量,用本液滴定至溶液由紫色变为纯蓝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4.069mg的氧化锌。
依据本液的消耗量与氧化锌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贮藏】置玻璃塞瓶中,避开与橡皮塞、橡皮管等接触。
四苯硼钠滴定液(0.02mol/L) (C6H5)4BNa=342.22 6.845g1000mL 【配制】取四苯硼钠7.0g,加水50ml振摇使溶解,加入新配制的氢氧化铝凝胶(取三氯化铝1.0g,溶于25mL水中,在不断搅拌下缓缓滴加氢氧化钠试液至pH8~9),加氯化钠16.6g,充分搅匀,加水250mL,振摇15分钟,静置10分钟,滤过,滤液中滴加氢氧化钠试液至pH8~9,再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标定】精密量取本液10mL,加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3.7)10mL与溴酚蓝指示液0.5mL,用烃铵盐滴定液(0.01mol/L)滴定至蓝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依据烃铵盐滴定液(0.01mol/L)的消耗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本液临用前应标定浓度。
如需用四苯硼钠滴定液(0.01mol/L)时,可取四苯硼钠滴定液(0.02mol/L)在临用前加水稀释制成。
必要时标定浓度。
【贮藏】置棕色玻瓶中,密闭保存。
亚硝酸钠滴定液(0.1mol/L) NaNO2=69.00 6.900g1000mL【配制】取亚硝酸钠7.2g,加无水碳酸钠(Na2CO3) 0.10g,加水适量使溶解成1000mL,摇匀。
《分析化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目标
1.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作用和化学分析的分类、步骤。
2.了解误差的来源、特点,掌握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数据处理方面的基础知识。
3.了解滴定分析法的原理,掌握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4.理解定量分析中的基本概念,掌握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等滴定分析和称量分析的方法及基本原理。
5.了解各种滴定法常见的应用实例。
6.培养学生牢固树立“量”的概念,掌握定量分析中的有关计算。
二、课程内容
3.教学实施建议
(1)教学场地与设备
授课教室按容纳50名学生配置,并配有黑板、讲台、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师资要求
任课老师应具备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高级工以上的职业资格,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经过职业教育学理论、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具有基本的教学设计能力。
(3)教学方法建议
①提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
②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物、演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③引导学生找出知识的规律性,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④加强分析基本计算的训练。
一、滴定分析法的原理与种类1.原理滴定分析法是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所加的试剂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定量反应为止,根据试剂溶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
这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称为滴定液。
将滴定液从滴定管中加到被测物质溶液中的过程叫做滴定。
当加入滴定液中物质的量与被测物质的量按化学计量定量反应完成时,反应到达了计量点。
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的转变点称为滴定终点。
滴定终点与计量点不一定恰恰符合,由此所造成分析的误差叫做滴定误差。
适合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反应必须按方程式定量地完成,通常要求在99.9%以上,这是定量计算的基础。
〔2〕反应能够迅速地完成〔有时可加热或用催化剂以加速反应〕。
〔3〕共存物质不干扰主要反应,或用适当的方法消除其干扰。
〔4〕有比较简便的方法确定计量点〔指示滴定终点〕。
2.滴定分析的种类〔1〕直接滴定法用滴定液直接滴定待测物质,以达终点。
〔2〕间接滴定法直接滴定有困难时常采用以下两种间接滴定法来测定:a 置换法利用适当的试剂与被测物反应产生被测物的置换物,然后用滴定液滴定这个置换物。
铜盐测定:Cu2++2KI→Cu+2K++I2│用Na2S2O3滴定液滴定、以淀粉指示液指示终点┗————————————————————→b 回滴定法〔剩余滴定法〕用定量过量的滴定液和被测物反应完全后,再用另一种滴定液来滴定剩余的前一种滴定液。
滴定液系指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它是用来滴定被测物质的。
滴定液的浓度用“XXX滴定液〔YYYmol/L〕”表示。
〔一〕配制1.直接法根据所需滴定液的浓度,计算出基准物质的重量。
准确称取并溶解后,置于量瓶中稀释至一定的体积。
如配制滴定液的物质很纯〔基准物质〕,且有恒定的分子式,称取时及配制后性质稳定等,可直接配制,根据基准物质的重量和溶液体积,计算溶液的浓度,但在多数情况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