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焦距镜头及其运用共32页
- 格式:ppt
- 大小:3.16 MB
- 文档页数:32
长焦距镜头、广角镜头和变焦距镜头的造型特点、功用和拍摄在实际拍摄中,我们可能直接使用专门的长焦距镜头,也可能是运用摄像机变焦距镜头中的长焦距部分,所拍得的画面效果和造型表现是一致的,具体有以下一些特点。
1.视角窄长焦距镜头视场角窄于40°,例如:镜头焦距25 mm,视场角为45°左右。
镜头焦距50 mm,视场角为23°左右。
镜头焦距75 mm,视场角为14°左右。
镜头焦距100 mm,视场角为12°左右。
镜头焦距150 mm,视场角为8°左右。
(以上数值均为近似值)。
2.景深小景深是指当镜头针对某一被摄主体调焦清晰之后,位于该主体前后方的景物也能形成清晰影像的纵深范围。
景深受光圈(F值)、物距(拍摄距离)和镜头焦距三个因素影响,在F值、物距不变的情况下焦距愈长景深愈小,例如:焦距25 mm、F值为4、物距6米,景深从4米至11.5米,景深范围为7.5 米。
焦距50 mm、F值为4、物距6米,景深从4.8米至7.9米,景深范围仅得3米。
如果用150 mm焦距的镜头、F值为4、物距6米,景深范围仅为0.3米。
3.画面包括的景物范围小由于长焦距镜头视场角窄、景深小,从图3-2中可以看出,画面中呈现的景物范围受到前后(景深范围)、左右(视场角)的"夹击",因而画面中只能表现出较小的空间范围。
4.长焦距镜头压缩了现实的纵向空间长焦距镜头压缩了纵深方向的景物,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弱,使镜头前纵深方向上的景物与景物之间的距离减小,多层次景物有远近相聚、前后重叠在一起的感觉。
5.长焦距镜头有"望远"的效果长焦距镜头拍摄的画面有将远处物体拉近的视觉效果,如同人们生活中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那样。
由于长焦距镜头的造型特点,远在10米之外的细小物体如同就在眼前伸手即可触摸到似的。
观看这种镜头拍摄的画面,很难对景物与摄像机之间的实际距离作出准确的判断。
利用长焦距拍摄远处景物如何突破距离限制在摄影领域,利用长焦距镜头拍摄远处景物是一种常见的技巧,可以突破物理距离的限制,将远处的景物近距离呈现在画面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长焦距拍摄远处景物并突破距离限制。
一、选择合适的长焦距镜头首先,选择一款合适的长焦距镜头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焦距大于100mm的镜头被称为长焦距镜头,常见的有70-200mm、100-400mm等。
根据拍摄需求和预算,选择一款质量较好的长焦距镜头,对于突破距离限制至关重要。
二、稳定相机由于长焦距镜头会放大画面中微小的晃动,所以在拍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相机的稳定性。
可以使用三脚架或者其他稳定装置,以消除自身手持相机所造成的抖动。
另外,使用遥控器或者自拍模式来触发快门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防止按下快门的瞬间相机晃动。
三、调整光圈和快门速度在使用长焦距镜头拍摄时,为了获得清晰的远处景物,需要适当调整光圈和快门速度。
较小的光圈(较大的光圈值)能够增加景深,使得远处景物更加清晰;而较快的快门速度则能够减少因相机晃动而产生的模糊。
根据实际拍摄环境和光线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获得最佳的拍摄效果。
四、利用背景和构图拍摄远处景物时,合理利用背景和构图可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吸引力。
寻找能够与远处景物形成有趣对比的前景,或者利用远处的景物作为背景,将近距离的物体与远处的景物相互衬托,可以创造出引人注目的视觉效果。
此外,也可以尝试采用对角线构图、倾斜构图等方式,进一步丰富画面。
五、拍摄角度和远处景物在拍摄远处景物时,通过改变拍摄角度可以获得不同的效果。
尝试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高度来拍摄远处景物,可以找到最能够突出远处景物特点的角度。
此外,注意远处景物的细节和纹理,利用长焦距镜头的特点将其清晰地呈现在画面中。
六、后期处理最后,在后期处理中可以进一步增强远处景物的效果。
可以适当调整对比度、饱和度和清晰度,使得远处景物更加生动真实。
同时,也可以对画面进行裁剪和修剪,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运用长焦镜头拍摄特写照片的技巧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摄影可以记录下美丽的瞬间,传达出摄影师的情感和观点。
在摄影中,特写照片是一种非常有力的表达方式,可以突出主题,捕捉细节,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而运用长焦镜头拍摄特写照片,更是一种技巧性很强的摄影方式。
本文将介绍一些运用长焦镜头拍摄特写照片的技巧,希望能对摄影爱好者有所帮助。
一、选择合适的镜头在运用长焦镜头拍摄特写照片之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镜头。
一般来说,焦距在70mm以上的镜头都可以被称为长焦镜头。
常见的长焦镜头有85mm、105mm、200mm等。
不同的焦距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和主题。
比如,85mm适合拍摄人像,105mm适合拍摄静物,200mm适合拍摄远距离的主题。
因此,在选择镜头时要根据拍摄的主题和场景来决定。
二、掌握焦点和景深在拍摄特写照片时,焦点和景深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焦点是指摄影师希望观众关注的主体,而景深则是指照片中清晰的范围。
在运用长焦镜头拍摄特写照片时,由于焦距较长,景深相对较浅,因此需要特别注意焦点的准确掌握。
可以通过调整光圈大小来控制景深,较大的光圈可以使焦点更加突出,而较小的光圈可以增加景深,使整个照片更加清晰。
三、稳定相机由于长焦镜头的焦距较长,容易受到手持相机时的抖动影响,因此在拍摄特写照片时需要特别注意相机的稳定性。
可以使用三脚架或者其他稳定设备来固定相机,以减少抖动。
另外,使用快门线或者遥控器来触发快门,也可以避免手动触摸相机造成的抖动。
四、寻找独特的角度和构图在拍摄特写照片时,寻找独特的角度和构图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改变拍摄的角度和距离来突出主题,增加照片的艺术感。
比如,可以选择低角度拍摄,使主题显得更加庄重和威严;或者选择高角度拍摄,使主题显得更加轻盈和灵动。
此外,还可以运用对角线、对称、重复等构图原则,使照片更加有层次感和艺术感。
五、注意光线和背景光线和背景是影响照片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拍摄特写照片时,要注意光线的方向和强度,选择合适的光线条件来突出主题。
使用长焦距镜头的小技巧使用长焦距镜头的小技巧1.利用长焦距对焦使用变焦镜头时,正确的对焦方法是先用长焦距对焦后,再选择合适的焦距拍摄;因为在长焦距时,被摄体的影像最大而景深最小,这就方便了准确对焦。
在遇到逆光或光线复杂的情形时,也有助于选择适当的局部测光,而无需走近被摄体进行测光。
在平时拍摄时,经常以一个中焦距或长焦距的变焦镜头为主,用最长焦距对焦和测光,锁定曝光后再选择理想的焦距拍摄,这样就不必来回移动脚步。
2.对各焦距要多作尝试大部分摄影爱好者虽然都极为关心变焦镜头的变焦倍率问题,但在具体使用时却往往是长焦距一头用得最多,有些甚至将其当作一个定焦远摄镜头看待。
其实,当你尝试运用其他各焦距而获得截然不同的画面时,便会发现变焦镜头作为一种可变的取景工具,有着相当的潜能。
3.熟悉变焦镜头的操作早期的变焦镜头上,变焦和对焦是以二环分别调节的。
现在大部分变焦镜头都已改为单环控制,其特点是通过将镜头前后推拉来改变焦距,左右旋转来进行对焦。
因此,对刚刚购买新镜的摄影爱好者来说,要熟悉及牢记变焦的前后方向和对焦的左右位置,避免在精确对焦之后因变焦时微稍转动调节环而影响清晰度。
这也是很多较为“保守”的摄影家宁愿使用旧式的双环式变焦镜头的原因。
4.适当运用支撑物当运用焦距为200mm或更长焦距的变焦镜头时,应把镜头固定在三脚架等支撑物上,以保证拍摄时的稳定性。
5.选择合适的遮光罩变焦镜头比其他类型的镜头更容易产生光晕,因此,一个合适的遮光罩是少不了的。
有时遮光罩造成的遮挡在单镜头反光相机的取景屏上看不出来,但是在胶片上却显示出来。
这种情况在使用小光圈拍摄时最为明显,往往会使遮光罩也落入景深范围。
此外,有些遮光罩在长焦距一端有效,但变焦至短焦距一端使用时,就会使照片上产生取景屏上看不出来的因遮挡而造成的晕映现象。
因而,为变焦镜头选择合适的遮光罩并合理使用,是至关重要的。
6.加用增距镜在需要使用极长焦距的情况下,花很少的钱购买一个2倍增距镜,便可随意将你的70—210mm镜头立即变成140-420mm超望远变焦镜头,一个3倍增距镜更可达到210–630mm,使你的镜头马上跻身天文望远镜的行列。
摄影技巧固定长焦镜头与运动长焦镜头拍摄过程中使用长焦镜头不移动摄影机拍摄能够获得强大的效果。
如《末日危途》的画面,固定镜头的简单剪接营造出演员在环境中苦苦挣扎的感觉。
摄影机放置在很远的位置,使用中长焦镜头展示演员身处环境当中。
长焦镜头的标准使用方法是让前景、中景和背景都发挥效用,但在本例中它们融合在了一起。
前景中没有侵人的物体,背景被拉近至演员,这个镜头移除了所有深度。
它创造出一种静止感,仿佛所有的运动都是缓慢和困难的。
焦段更长的镜头,离演员更近,背景的树木这时延伸到了画外。
这创造了一种囚禁感,因为演员是向前移动的——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行走——但看起来他们并没有离摄影机更近,环境让他们变得矮小。
拍摄这两个镜头时放置好摄影机,让演员看起来恰好出现在画面中相同的位置,不用考虑画面其余部分会展示什么。
这样就可以制造出一种被困的感觉,让演员寸步难行。
《命运规划局》的画面展示了如何使用超长焦镜头的焦点揭示新细节。
将超长焦镜头放置在远离演员的位置,使得背景处于焦点之外。
接着第二位演员以模糊的身影走进背景,摄影机对焦在他身上。
你需要改变焦点,而不是移动镜头或摄影机。
如果焦段足够长,前景演员会变得非常模糊,几乎从镜头中消失。
无须实际的剪辑以及移动摄影机,利用固定长焦镜头的极端散焦创造出镜头的质感。
在使用长焦镜头时,即使只是轻微的摇晃,摄影机所有的侧向运动都会导致夸张的效果。
这意味着在可能有大量运动镜头诸如斯坦尼康镜头或手持摄影的场景中,都不宜使用长焦镜头。
这并不是说长焦镜头就必须保持固定。
尽管需要克服对焦和取景上的挑战,但长焦镜头依然能够创造出极其强大的移动镜头。
在《水果硬糖》中,长焦镜头的运用让一个简单的推轨镜头变得更加有趣。
通常你会使用广角镜头让摄影机向演员推近,因为广角镜头会加快推轨的速度感,物体变得很大且迅速消失。
如果使用长焦镜头,你就需要铺设更多的滑轨,以更快的速度推动更长的距离,这样才有推轨镜头的感觉。
长焦镜头的拍摄技巧长焦镜头的拍摄技巧长焦镜头怎么用?摄影是一门技术活,需要对摄影非常了解,同时也要有自己的审美能力。
那么长焦镜头在摄影过程中怎么运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长焦镜头拍摄技巧有哪些。
top1:保证快门在安全快门以上除了拍摄人像外,生态摄影、风景摄影等题材都会常用长焦镜头。
为了保证不糊片,我们首先需要用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快门值去拍摄。
而每个镜头其实都有自己的安全快门范围,目前我们普遍认知的计算方式就是“1/目前使用的焦距”。
举个例子,如果用200mm拍摄的话,那么快门值最慢就要1/200秒。
如果相机的机身或者镜头有防震功能,最好将它开启,因为防抖还能够起到补偿快门的作用,也就是说可以让我们在特殊情况下,使用低于安全快门的快门速度也保证不会出现抖动。
不过不同的机身或者镜头补偿的快门级数不同,大家还是要在心里做好计算。
top2:截幅模式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究竟选择APS-C还是全画幅搭配长焦镜头?就要视乎拍摄主题了。
不过有时往往截幅相机搭配长焦镜头的效果会更好。
比如焦距不够的时候,长焦镜头搭配APS-C画幅的相机还会乘以镜头系数,无形中等于是增加了焦距(尼康和索尼为1.5倍,佳能为1.6倍),比如APS-C机搭配100mm镜头拍摄的话,其实等效焦距为160mm。
另外目前有些全画幅相机都具备开启APS-C画幅裁切的模式,开启APS-C截幅模式之后,取景视角变窄,但是相应的对焦框的面积就变大了,几乎可以充满整个取景器,这让在对焦的过程中对焦的覆盖面积更大,更利于抓拍。
所以对于喜欢生态摄影的人而言,选择APS-C可能更合适,因为同样的长焦镜头,搭配APS-C画幅可以拍摄到更远的景物,非常有利。
top3:调高ISO值由于远摄镜的焦距较长,所以安全快门都会较快,很多时都要比1/200秒更快,由于快门较快,其他设定不变的话,相片的曝光就会减少。
如果已经开到最大光圈的话,这时就只能通过调高一级至两级的ISO值来达到正常的曝光。
下面我们来看看长焦相机各焦段的应用。
当我们拥有了高变焦比相机,同时也意味着我们拥有了一个广泛的焦距范围。
那么我们在实际使用中如何用好它就是大家该关注的了。
下面,我们就按照焦距分别介绍给大家。
35mm以下广角端17mm广角端拍摄这一焦段拥有较大的视角,也就是说可以“框”进更多的景物,在拍摄建筑物或风景时可以使照片显得更加的气势恢弘。
此外,由于广角的视角宽广,可以近距离拍摄,这时可以产生夸张的透视失真,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
因此,广角非常适合拍摄风光、建筑以及人文类的照片。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数码相机传感器小的特点,比较难以实现广角,而且高变焦比相机也偏重于长焦端的开发,所以大多数高变焦相机的广角特性都比较一般,只有少数几款具备28mm的广角,对于喜欢用广角拍摄的用户在选购时一定要注意。
36-135mm中焦端50mm端拍摄(点击放大)这一焦段拍摄出的照片在视角上与人眼相近,显得很平实、亲切,而且与被拍摄者的距离也比较合适,既利于被摄者放松,也不影响其与拍摄者的交流,因此比较多的用来拍摄人像。
136mm以上长焦端200mm端拍摄(点击放大)这一焦段和望远镜有些相似,当不希望被拍摄者被打扰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长焦悄悄进行拍摄,以获取最自然的图像。
利用长焦端,还可以拍摄那些我们无法靠近的物体,如鸟类等野生动物或者月亮等。
另外,体育记者用长焦拍摄的体育照片也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一种类型。
另外,由于数码相机的传感器面积很小,实际焦距较小,想要获得浅景深比较困难。
此时可以利用长焦端来实现,以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更清楚地表现出摄主题。
以上对于各焦段用途的叙述只是一种最普遍的应用,摄影作为一种创作,不应该被教条所限制,打破常规,勇于尝试,也许更能拍摄出让人眼前一亮的照片。
感谢合作媒体《个人电脑》杂志提供本页内容。
在镜头中,焦距在80mm至300mm区域内,就可以被称为长焦镜头,而超过300mm就被称为超长焦镜头广角拍摄通常指视角比较大的拍摄种类。
利用长焦镜头拍摄远距离的风景照片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开始尝试利用长焦镜头拍摄远距离的风景照片。
长焦镜头具有较长的焦距,可以将远处的景物拉近,使得画面更加细腻、立体,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长焦镜头拍摄远距离的风景照片,并分享一些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选择合适的长焦镜头在选择长焦镜头时,需要考虑焦距和光圈两个因素。
一般来说,焦距在200mm以上的镜头被认为是长焦镜头,可以满足拍摄远距离风景的需求。
而光圈越大,镜头的进光量越大,适合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使用。
因此,建议选择焦距较长、光圈较大的长焦镜头,如70-200mm f/2.8或100-400mm f/4.5-5.6等。
二、使用三脚架稳定镜头由于长焦镜头的焦距较长,容易受到手持摄影的手抖影响,导致照片模糊。
因此,在拍摄远距离风景时,建议使用三脚架来稳定镜头。
三脚架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减少摄影机的晃动,保证照片的清晰度和细节。
三、调整相机设置在拍摄远距离风景时,需要调整相机的设置以获得最佳效果。
首先,将相机调至光圈优先模式(A或Av模式),以便控制景深。
较大的光圈可以使主体清晰,背景模糊,增强画面的立体感。
其次,选择较低的ISO值,以减少噪点和提高画质。
最后,使用快门线或遥控器来避免按下快门时的晃动。
四、注意构图和景深在拍摄远距离风景时,构图和景深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首先,选择一个有趣的主体或元素作为照片的焦点,例如一座山峰、一片湖泊或一棵孤独的树。
其次,利用远处的景物作为背景,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
同时,注意控制景深,使得主体清晰,背景模糊,突出主题。
五、利用光线和天气条件光线和天气条件对于拍摄远距离风景照片至关重要。
早晨和傍晚的光线柔和而温暖,适合拍摄风景照片。
此外,云层的存在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纹理,使照片更加生动。
因此,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天气条件进行拍摄,可以获得更加出色的照片效果。
六、后期处理和细节调整在拍摄远距离风景照片后,可以利用后期处理软件进行细节调整和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