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焦距镜头、广角镜头和变焦距镜头的造型特点、功用和拍摄

长焦距镜头、广角镜头和变焦距镜头的造型特点、功用和拍摄

长焦距镜头、广角镜头和变焦距镜头的造型特点、功用和拍摄
长焦距镜头、广角镜头和变焦距镜头的造型特点、功用和拍摄

长焦距镜头、广角镜头和变焦距镜头的造型特点、功用和拍摄

在实际拍摄中,我们可能直接使用专门的长焦距镜头,也可能是运用摄像机变焦距镜头中的长焦距部分,所拍得的画面效果和造型表现是一致的,具体有以下一些特点。

1.视角窄

长焦距镜头视场角窄于40°,例如:镜头焦距25 mm,视场角为45°左右。镜头焦距50 mm,视场角为23°左右。镜头焦距75 mm,视场角为14°左右。镜头焦距100 mm,视场角为12°左右。镜头焦距150 mm,视场角为8°左右。

(以上数值均为近似值)。

2.景深小

景深是指当镜头针对某一被摄主体调焦清晰之后,位于该主体前后方的景物也能形成清晰影像的纵深范围。景深受光圈(F值)、物距(拍摄距离)和镜头焦距三个因素影响,在F值、物距不变的情况下焦距愈长景深愈小,例如:焦距25 mm、F值为4、物距6米,景深从4米至11.5米,景深范围为7.5 米。焦距50 mm、F值为4、物距6米,景深从4.8米至7.9米,景深范围仅得3米。如果用150 mm焦距的镜头、F值为4、物距6米,景深范围仅为0.3米。

3.画面包括的景物范围小

由于长焦距镜头视场角窄、景深小,从图3-2中可以看出,画面中呈现的景物范围受到前后(景深范围)、左右(视场角)的"夹击",因而画面中只能表现出较小的空间范围。

4.长焦距镜头压缩了现实的纵向空间

长焦距镜头压缩了纵深方向的景物,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弱,使镜头前纵深方向上的景物与景物之间的距离减小,多层次景物有远近相聚、前后重叠在一起的感觉。

5.长焦距镜头有"望远"的效果

长焦距镜头拍摄的画面有将远处物体拉近的视觉效果,如同人们生活中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那样。由于长焦距镜头的造型特点,远在10米之外的细小物体如同就在眼前伸手即可触摸到似的。观看这种镜头拍摄的画面,很难对景物与摄像机之间的实际距离作出准确的判断。

6.长焦距镜头在表现运动主体时,对横向运动表现动感强,对纵向运动表现动感弱

长焦距镜头对横向于摄像机镜头轴线方向的运动物体表现动感强,主要原因是由于长焦距镜头视场角比较狭窄,当运动物体作横向运动时,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通过镜头视角内的视域区,表现在电视画面上的形象是,物体从画框一端入画,很快地通过画面从画框另一端出画(见图画3-3)。此时画框的两端实际上就是镜头视场角的两条边线,狭窄的视角使画面表现的空间也很狭窄,人物从中通过时在画面上产生了迅速的位移,使观众觉得人物的运动速度很快。

长焦距镜头对于迎着摄像机镜头方向而来,或背着摄像机镜头方向而去的运动物体表现出一种动感减速弱的效果。主要原因由于长焦距镜头压缩了景物的纵向空间,一段"漫长"的道路被挤压在一起,减缓了物体由远而近或由近而远的运动所应引起的自身形象的急剧变大或变小的变化速度。人们对纵向运动物体速度辩别的重要标准--物体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视差比例变化减慢了,使人觉得该物体运动速度缓慢,好像位移变化不大,总是处在一个位置的似的。

用广角镜头或用变焦距镜头中的广角部分拍摄的电视画面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 视角宽

广角镜头的视角要比人的正常视角宽。一般来说广角镜头的视角宽于60°。

例如:镜头焦距16mm ,视场角65°左右。

镜头焦距12mm ,视场角86°左右。

镜头焦距10mm ,视场角98°左右。

(以上数据为近似值)。

2. 景深大

广角镜头不仅能包容视域更宽的景物,而且能够展现纵深方向上更深远的景物。

例如;镜头焦距25mm ,F值4,物距6米,景深从3米至于11.5米,景深范围为8.5米。镜头焦距16mm ,F值4,物距6米,景深从3米至于25米,景深范围为22米。

如果用10mm焦距的镜头,F值为11,物距6米,景深从1.8米至无限远,景深范围有近百米甚至更远。

3. 画面包括的景物范围大

广角镜头不仅视场角宽,而且景深范围大,因而能将镜头从纵横两个方向的大部分景物收进画面,呈现一个视野开阔,包容众多景物的画面。广角镜头与长焦距镜头相比,在表现空间方面具有更强的能力。

4. 广角镜头有曲像畸变现象

焦距很短、视场角很大的广角镜头近距离拍摄某些物体时,由于镜头曲像畸变原因,线条透视效果强烈,线条倾斜、变形,具有某种夸张效果。摄像机位置离被摄体距离越近,这种变形与夸张的效果越明显。

5. 广角镜头在表现运动对象时有两个重要特征

对横向运动的对象表现动感弱,并且物距越远越弱;对纵向运动的对象表现动感强,并且物距越远越强。

广角镜头对横向于摄像机镜头轴线方向的运动物体表现动感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广角镜头视场角比较宽,画面表现的横向空间远比长焦距镜头要开阔得多,

当运动物体在镜头前作横向运动时,在画面上位移缓慢因而显得动感较弱。

广角对于迎着摄像机镜头方向而来或背着摄像机镜头方向而去的运动物体表现出一种动感加强的效果。主要原因是广角镜头强烈的纵深线条变化使镜头前纵向运动物体由小到大急剧变大、背向而去的物体由大到小急剧变小。这种变化速度快于生活中人们对纵向运动物体的经验速度,当观众以自己的经验为标准去辨别广角镜头所表现的纵向运动物体时,即觉得该物体运动速度快、动感强。许多摄像师利用广角镜头这种独特的造型特点,纵向低角度拍摄运动物体,使运动物体的动感强烈而明显。

6. 广角镜头便于肩扛拍摄,画面易于平稳清晰

广角镜头与长焦距镜头相比较,在相同情况下还具有画面清晰度高(减少了长焦距镜头容易出现的画面雾化现象)、色彩还原好、肩扛摄像机拍摄时画面容易稳定、拍摄成功率高等优点。即便是发生了相同程度的轻微摇晃,用广角镜头拍摄的画面从直观上看,要比用长焦距镜头拍摄的画面平稳得多

变焦距镜头造型表现上的优势和不足

变焦距镜头给摄制人员的实际拍摄,带来了很多便利条件,同时给编导者提供了更为充分地实现创作意图的技术保障,其画面造型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一个变焦距镜头可以替代一组不同焦距的定焦镜头。在实际拍摄过程中不必为变换焦距而更换镜头,加快了现场摄制速度,便于摄制人员对拍摄中的意外情况作出现场应变和快速反应。

(2)在摄像机机位不动的情况下即可完成变焦距推拉实现画面景别的连续变化。在一个位置上即可拍到场面的全景和人物(物体)特写。

(3)可以跨越复杂空间完成移动机位所不能完成或不易完成的推镜头和拉镜头。

(4)摄像机镜头上的电动变焦距装置可以使画面景别的变化平稳而均匀,如用手动变焦,

可以完成急推和急拉,产生一种新的画面运动,形成新的画面节奏。

(5)在摄像机机位运动的过程中变动镜头焦距可以构成一种更为复杂的综合运动镜头。它的主要特点是机位运动与镜头焦距变化的合一效果,产生一种人们生活中视觉经验以外的更为流畅多变的画面运动样式。

(6)运用变焦距镜头,一个人即可以完成移动机位又变化焦距的综合运动镜头,增强了画面造型表现的随意性和灵活性。

变焦距镜头在画面造型表现上的不足和局限主要表现在:

(1)用变焦距镜头拍摄的推拉镜头虽然画面景别连续发生变化,有着一种接近或远离被摄主体的感觉,但实质上它是通过镜头焦距的变化形成的视角变化,这种画面效果不符合人眼观看物体的视觉习惯,人们在生活中没有这种对应的视觉感受。因此,从这方面讲它所表现出的画面运动形式是不真实的。

(2)变焦距推拉镜头的画面变化带有某种强制性,它是通过技术的手段强行在电视屏幕上呈现出的一种人们在生活中不曾有过的视觉印象。观众所面对的画面形象是一个被技术手段加工的形象,特别是这种推拉镜头的运动与画面内容相脱离时画面中更是露出一种技术表现的痕迹和人为表现的痕迹。

广角镜头特点

广角镜头是一种焦距短于标准镜头、视角大于标准镜头、距长于鱼眼镜头、 视角小于鱼眼镜头的摄影镜头。广角镜头又分为普通广角镜头和超广角镜头两种。 135照相机普通广角镜头的焦距一般为38-24毫米,视角为60-84度; 超广角镜头的焦距为20-13毫米,视角为94-118度。由于广角镜头的 焦距短,视角大,在较短的拍摄距离范围内,能拍摄到较大面积的景物。所以, 广泛用于大场面风摄影作品的拍摄。在摄影创作中,使用广角镜头拍摄,能获得 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一是能增加摄影画面的空间纵深感;二是景深较长,能保 证被摄主体的前后景物在画面上均可清晰的再现。所以,现代绝大多数的袖珍式 自动照相机(俗称傻瓜照相机)采用38-35毫米的普通广角镜头;三是镜头 的涵盖面积大,拍摄的景物范围宽广;四是在相同的拍摄距离处所拍摄的景物, 比使用标准镜头所拍摄的景物在画面中的影像小;五是在画面中容易出现透视 变形和影像畸变的缺陷,镜头的焦距越短,拍摄的距离越近,这种缺陷就越显著。 所以,在拍摄人像时,不宜近于0.6米,以免产生透视畸变,假如使用普通广 角镜头拍摄贴证件用的标准人像照片时,最好拍成半腰或齐膝像;使用超广角镜 头拍摄这种人像照片时,最好拍成全身像,然后在放大过程中进行剪裁,以获得 标准的人像照片,这样就可以避免透视畸变。当然,有时在拍摄人物肖像时,为 减缓被摄者脸部的某些缺陷,也可以有意识地利用这种透视畸变。如被摄者额窄 下颚宽,采用略高的俯视角度拍摄,可以使其缺陷抵销;反之,则可以采用低角 度仰摄。 在使用广角镜头拍摄全身人像时,如果采用低角度拍摄,仍然会产生畸变, 但有时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弥补被摄人物本身的某些缺点,如有个别的被摄者的 腿较短,上身较长,采用这种角度的拍摄,会使腿在画面上表现出一种修长的效 果,增加其美感。 使用广角镜头拍摄,除了会产生透视畸变外,还会产生边缘畸变。这种畸变 主要是由于镜头后方到胶片的视场边缘的斜投射角引起的。在拍摄群像时,容易 使画面边缘的被摄体变得矮胖。 广角镜头是一种比一般标准镜头所获得的视角更宽广的短焦镜头。它的特点有: 1.通过广角镜头的拍摄所获得的画面能增加摄影画面的空间纵深感,更能分辨画面空间的空间感觉。 2.视角较宽,而景深却很深,能有效保证被摄主体的前后景物在画面上均可清晰的再现;就是被摄物体的前后感觉强烈,有透视效果,利于增强画面的感染力 3.恰当的变形,越是短焦变形越是容易出现,广角镜头容易在画面四周出现变形,有时候这种变形能更好突出拍摄主体。 4.在相同距离下,广角镜头拍摄的范围更大,这扩大了使用范围。如在比较小的空间也能拍摄出教大的画面。想要保持手持相机完全不抖是不可能的。选用具有防抖功能的相机或镜头、采取有效的持机姿势可以减轻抖动的影响。 光学镜头基础知识光学镜头基础知识光学镜头基础知识作者:balefox 2003-11-25 这是很久以前系统集成时总结的一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光学镜头是机器视觉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件,直接影响成像质量的优劣,影响算法的实现和效果。另外争取选折合适的镜头,降低机器视觉系统成本,才是产业兴旺发达的唯一出路。光学镜头规格繁多,有时不免头晕。光学镜头从焦距上可分为短焦镜头、中焦镜头,长焦镜头;从视场大小分有广角、标准,远

镜头毫米数与对应距离的参数表

镜头毫米数与对应距离 的参数表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安装监控摄像机如何选择合适的镜头 镜头毫米数与对应距离的参数表 镜头大小的主要区别是:镜头越小看的越近,但是视觉范围越宽;镜头越大看的越远,但是视觉范围越窄. 我们宝贝分类里面,半球型摄像头可以选配3.6MM或者6MM的镜头; 30米以内红外防水摄像机可以选配3.6MM、6MM或者8MM的镜头; 30米以上红外防水摄像机可以选配4MM、6MM、8MM、12MM、16MM、25MM的镜头(这些镜头都是全金属的大CS镜头) 2.8即:F=2.8mm镜头,拍摄距离为1~4米,拍摄角度为115° 3.6即:F=3.6mm拍摄距离为2~6米拍摄角度93° 6即F=6mm拍摄距离为3~15米拍摄角度为53°, 8即F=8mm拍摄距离为4~20米拍摄角度为40°, 12即F=12mm拍摄距离为5~25米拍摄角度为25°, 16即F=16mm拍摄距离为5~30米拍摄角度为20° 25即F=25mm拍摄距离为20~80米拍摄角度为15° 镜头的选择提示:镜头毫米数字越小,视野越开阔,但是看得距离越近;镜头毫米数字越大,视野越狭窄,但是看得距离越远,二者不可同时兼得) 监控摄像机镜头的计算公式

公式计算法: 视场和焦距的计算视场系指被摄取物体的大小,视场的大小是以镜头至被摄取物体距离,镜头焦头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确定的。 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 f=wL/W f=hL/h f:镜头焦距w: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象宽度) W:被摄物体宽度 L: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 h:图象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摄取场景)高度 H:被摄物体的高度 ccd靶面规格尺寸:单位mm 规格WH 1/3"4.83.6 1/2"6.44.8 2/3"8.86.6 1"12.79.6 由于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均为4:3,当L 不变,H或W增大时,f变小,当H或W不变,L增大时,f增大。 视场角的计算 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视场角便可按公式计算出现场宽度和高度。水平视场角β(水平观看的角度)β=2tg-1=垂直视场角q(垂直观看的角度)q=2tg-1=式中w、H、f同上水平视场角与垂直视场角的关系如下:q=或=q表2中列出了不同尺寸摄像层和不同焦距

(完整版)监控镜头焦距与角度、照射距离参数

镜头选配参考标准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听到有用户提出诸如某摄像机能够“看多远”之类的问题,比如100m 500m甚至1km远外的物体还能否在监视器上清晰地显示出来。有了前面关于镜头的成像尺寸、焦距及视场角等概念后,这个问题就不难解释了,即“看多远”问题与许多因素有关。比如说,用某定焦镜头可以看清100 m远处的钞票的面值。一般来说,镜头焦距越长,“看”得就越远,但同时视场角却变小,结果观看的范围变窄了。举个简单的例子,若用标准镜头刚好看清远处某人的基本特征(是男或是女),则换用长焦距镜头则可能看清其面部特征(是否有痣或疤),但却无法看见该人穿的是什么裤子和鞋(这部分已经“涨”出了画面),而换用广角镜头则只可能看到画面中有人(连男女都分辨不出),但却可看清该人在整个监视场景中的所处的位置,周围还有什么别的人物或参照物。因此,关于“看多远”的较为科学的说法应该是“在屏幕上成的像大小可对应于实际观测距离处多高或多宽的景物”。例如,用8mn镜头观测10m远处的景物,如果该处有10个人站成一排则刚好可横向充满整个监视器屏幕。 一般情况下,为了能够较为清楚的探测到监视范围内的目标并实现自动跟踪,一般要求在CCD靶面上的目标至少占有三行电视线。若要能分 辨出人物,则一般应要求人物的面部成像在356m(14in )监视器上占到12.7mm(0.5in)以上。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有用户提出该摄像机能看清楚多么远的物体或该摄像机能看清楚多宽的场景等问题,这实际上要由所选用的镜头的焦距来决定,另外还与所选择的摄像机的分辨率及监视器的分辨率有关。 光学系统的焦距是指光组主点到焦点的距离。而镜头的焦距实际上就是构成镜头的组合光组的焦距,它决定了摄取图像的大小,用不同焦距的镜头对同一位置的物体摄像时,配长焦距镜头的摄像机所摄取的景物尺寸就大,反之,配短焦距镜头的摄像机所摄取的景物尺寸就小。 理论上,任何一种镜头均可拍摄很远处的物体,并在摄像机的成像靶面上成一个很小的像,但受象素的限制,当成像小到小于图像传感器的一个象素大小时,便不再能形成被摄物体的像,即便成像有几个象素大小,该像也难以辨别为何物。那么如何选好镜头和照射距离请看一下参数和数据,从而让你在今后的摄像机选择中如鱼得水。 监控镜头角度、距离的比例

第三节:光学镜头的艺术表现力

第三节 光学镜头的艺术表现力 导语:光学镜头是电视摄像机的重要部件,如何运用不同焦距的镜头以及变焦距方式完成 各种拍摄方式是每一个电视工作者必须掌 握的技术。 镜头焦距的变化 直接决定着镜头 视角的变化 长焦距镜头水平视角较窄、画面景身小

通过焦距的变化可以形成某种推拉的效果 先谈长焦距镜头: 长焦距镜头在表现运动物体时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横向运动物体表现动感强,对纵向运动物体表现动感弱。

长焦距镜头还有压缩纵向空间的特点 (北京建国门立交桥) 通过变动镜头把广角调至长焦,我们可以看到远处的城门楼被拉近,这是长焦距镜头的远调功能。 长焦距镜头可以将距离很大的物体拍摄成较大的影像,这是长焦距镜头如同望远镜的望远效果。 特别是在远离被摄体的情况下容易抓拍偷拍而不易被发现的效果。 拍水鸟(从长焦距调至广角) 用长焦镜头拍人物面部特写能正确反映出五官比例,如用广角拍摄,容易因机变而形成某种形式的现象。 利用长焦距镜头景身范围小的特点,通过调整镜头焦点形成画面影像清晰点的转移。不将焦点调到被摄物体上,形成一种虚光点,也是一种美化画面的方法,这种镜头在长焦镜头上才能实现,把镜头拉开在广角镜头上时就难以实现。 与长焦距镜头正好相反,广角镜头对横向运动的

物体表现力弱,对迎面而来或背面而去的动态表现力强。 一般表现造型宏大的场面和深远辽阔的自然景观,广角镜头具有某种空间概括能力,能在画面中收缩较大范围的背景空间。 在摄影运动中广角镜头容易形成画面稳定动感强烈移动的某种效果。(对比画面) 在新闻摄影中广角镜头是现场抢拍抓拍的有利手段。 推镜头造型的主要特点主要在于,随着画面框架的向前运动,观众视点随着向前移动,画面景别连续由大到小,突出了重点形象和主体人物

焦距越长、拍摄距离越近、光圈越明亮,虚化效果越强

焦距越长、拍摄距离越近、光圈越明亮,虚化效果越强 脸部特写胸部以上特写上半身膝部以上全身 拍摄距离 焦距脸部特写胸部以上特写上半身膝部以上全身 16mm(10mm)※135厘米50厘米70厘米1米

24mm(15mm)※255厘米70厘米1米 1.4米 35mm(22mm)45厘米60厘米80厘米1.25米 1.85米 50mm(31mm)55厘米80厘米 1.1米 1.80米 2.6米 85mm(53mm)1米 1.4米 1.9米 3.1米 4.5米 100mm(63mm) 1.15米 1.7米 2.3米 3.7米 5.1米 135mm(84mm) 1.5米 2.15米3米 4.6米 6.9米 200mm(125mm)1.95米3米 4.1米 6.8米9.95米 ※1:小于拍摄时使用镜头的最近拍摄距离,不能拍摄。 ※2:使用35mm全画幅相机拍摄。括号内表示在相同条件下使用APS-C规格相机拍摄时需要的镜头焦距。 用数值来把握焦距和拍摄距离的关系,在拍摄现场加以灵活运用 被拍摄者在照片中的大小和拍摄距离的关系如上表所示。焦距越长,为了在画面上保持被拍摄者是同样的大小,拍摄距离就越长。如果被拍摄者的身高为167厘米,想要拍摄胸部以上特写的话,使用16mm镜头时的拍摄距离短到几乎快要接触到人物,而使用200mm镜头时距离肯定要在3米以上。如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记住这个数值,就很容易把握拍摄现场该使用何种焦距的镜头。特别是在室内拍摄的时候,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法和模特保持一定的拍摄距离。如果想要拍摄全身照片,除非是体育馆这么宽广的场所,不然使用200mm焦距以上的镜头几乎是不可能的。掌握好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之间的大体关系,就不会在选择镜头时犹豫不决了。 把握焦距、拍摄距离和光圈值(光圈明亮程度)带来的不同虚化效果 镜头焦距16mm、拍摄距离50厘米时虚化效果的变化※使用35mm全画幅相机拍摄。 F2.8F4F5.6F8F11F16F22 即使是被认为难以产生虚化效果的广角镜头,在光圈足够大、拍摄距离较近,被摄体和背景相隔较远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一定的背景虚化效果。但是在最大光圈时,已经有了一定的景深。光圈在F4左右时背景已经显得比较清晰。从图片的效果来看,到F5.6为止还能感觉到一定的虚化效果,更小光圈拍摄的图像就类似于泛焦效果了。如果背景和被拍摄者再靠近一些,开始能够感觉到虚化的光圈值还会更小,也许在F4左右都很难拍摄出虚化效果。 镜头焦距35mm、拍摄距离85厘米时虚化效果的变化※使用35mm全画幅相机拍摄。

:[电影电视]基础知识—特殊镜头(标准镜头、广角镜头、长焦镜头)

1、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焦距等于或相近于摄影(像)机片幅对角线长度的镜头 摄像机变焦镜头所拍的“ 标准” 范围是指镜头的视场角近似于人们观看电视屏幕的视角。如果看电视的人与图像的距离恰好能使他分辨出电视节目的最细部,这时荧光屏和他的眼睛所成的角度大约为24°,我们就把视场角24°定为“ 标准” 镜头。因为看电视者对所处位置的要求并不严格? 酝ǔH衔 映〗窃?15°~ 30°(相应的焦距约为17~35 mm )。 标准镜头的优点: 成像效果与人眼的视觉感受差不多,影像的空间和透视、物体的相对大小也符合人的视觉习惯 2、广角镜头 *广角镜头:焦距小于而视角大于标准镜头的镜头。 对于摄像机来说,视场角大于30°称为广角镜头(视角30°~50°,焦距约为9.5~16 mm ), 广角镜头的特点: a.取景视角大于标准镜头,焦距越短,视角越大 b.广角镜头能产生较大的景深; c.改变正常的透视关系; d.影像畸变,画面边缘尤为严重 广角镜的应用: *适于拍摄远景全景画面 *适于拍摄纵深方向层次多景物的深邃画面 *适于在紧急情况下的抓拍和拍摄快速运动体 *适于拍摄强调环境关系的主体近景画面 *适于在拍摄位置受狭窄空间限制无法后退的环境拍摄 *适于摈弃被摄主体前的不良前景 *适于拍摄希望画面产生透视变形的场合 *当被摄主体影像放大率固定时,较好地展示立体景物的内侧面 *当被摄主体起始位置影像放大率固定时,可使沿纵深方向运动的被摄体在画面中产生强烈运动感 *当被摄主体影像放大率固定时,明显夸张前景横向运动体的运动效果;明显弱化后景横向运动体的运动效果 *手持摄影或运动摄影时,利于拍出较平稳的画面效果 *广角镜头视野广阔,拍摄景物亮度差别较大,应注意曝光问题。

(完整版)常见镜头分类及特点

常见镜头分类及特点 镜头一般按照焦距大小分类: 鱼眼镜头;微距镜头;广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超长焦镜头;变焦镜头等 标准镜头:拍摄风景及人物都可以,介于广角与长焦之间 长焦镜头:拍摄远处人物特写及远处物体,如体育比赛 广角镜头:拍摄风景及大场面焦距无限远 鱼眼镜头:视角180度,畸变大,特殊用途 微距镜头:拍摄较小物体近距离拍摄如小蚂蚁等 超长焦镜头:可以拍摄月亮及星星 变焦镜头:焦距可以根据拍摄物体改变的镜头,可以拍出运动效果 1. 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以适用于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交换镜头为例,标准镜头通常是指焦距在40至55毫米之间的摄影镜头,它是所有镜头中最基本的一种摄影镜头。 标准镜头给人以记实性的视觉效果画面,所以在实际的拍摄中,它的使用频率是较高的。但是,从另一方面看,由于标准镜头的画面效果与人眼视觉效果十分相似,故用标准镜头拍摄的画面效果又是十分普通的,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平淡”的,它很难获得广角镜头或远摄镜头那种渲染画面的戏剧性效果。因此,要用标准镜头拍出生动的画面来又是相当不容易的,即使是资深的摄影师也认为用好用活标准镜头并不容易。但是,标准镜头所表现的视觉效果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用标准镜头拍摄时与被摄物的距离也较适中,所以在诸如普通风景、普通人像、抓拍等摄影场合使用较多,最常见的纪念照,更是多用标准镜头来拍摄。另外,摄影者往往容易忽略的是,标准镜头还是一种成像质量上佳的镜头,它对于被摄体细节的表现非常的有效。

适马 30mm F1.4 EX DC HSM 镜头 2.长焦镜头 长焦镜头视角在20度以内,焦距可达几十毫米或上百毫米。长焦距镜头又分为普通远摄镜头和超远摄镜头两类。普通远摄镜头的焦距长度接近标准镜头,而超远摄镜头的焦距却远远大于标准镜头。以135照相机为例,其镜头焦距从85mm-300mm的摄影镜头为普通远摄镜头,300mm以上的为超远摄镜头。 长焦镜头的焦距长,视角小,在底片上成像大。所以在同一距离上能拍出比标准镜头更大的影象。适合于拍摄远处的对象。由于它的景深范围比标准镜头小,因此可以更有效地虚化背景突出对焦主体,而且被摄主体与照相机一般相距比较远,在人像的透视方面出现的变形较小,拍出的人像更生动,因此人们常把长焦镜头称为人像镜头。但长焦镜头的镜筒较长,重量重,价格相对来说也比较贵,而且其景深比较小,在实际使用中较难对准焦点,因此常用于专业摄影。 快门速度:1/500秒光圈:F5.6 适马 APO 50-150mm F2.8 EX DC HSM 镜头官方样张 使用长焦距镜头拍摄,一般应使用高感光度及快速快门,如使用200mm的长焦距镜头拍摄,其快门速度应在1/250秒以上,以防止手持相机拍摄时照相机震动而造成影像虚糊。在一般情况下拍摄,为了保持照相机的稳定,最好将照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无三脚架固定时,尽量寻找依靠物帮助稳定相机。

长焦镜头拍摄技巧全攻略

长焦镜头拍摄技巧全攻略 与广角镜头相比,长焦镜头有什么特性?我们应该怎么运用长焦镜头进行拍摄呢?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长焦镜头的使用范围和技巧吧! 什么是长焦镜头? Canon及Nikon也有推出70-200mm的长焦距变焦镜头 简单来说,长焦镜就是让你可以看得很远的镜头,一般85mm以上的镜头便是长焦镜了,而有些有特别用途的长焦镜更可以到达800mm,1200mm等,很是夸张。而日常我们可以买到的大多是200mm或300mm级别的,例如Canon EF 70-200mm f/2.8 L IS USM 或是Nikon AF-S Nikkor 70-200mm f/2.8G ED VR II这些设有大光圈(f/2.8)的长焦镜,若果预算不多的可以考虑Canon或Nikon的70-200 f/4镜头或是副厂出品的长焦镜,当然有些“天涯镜”能覆盖18mm的广角至200mm 的长焦,甚至能达到300mm也有,但因为变焦倍数大,相片成像一般没之前提及过的好。 长焦镜的特性 在使用长焦镜时,我们可以考虑以下的特性和要注意的地方:

(一) 把远的景物拉近(拍得远) 对于长焦镜最容易理解的便是它可以让你拍得更远,但是否越长焦越好呢?其实不然,在选择长焦镜头时我们要考虑数点因素: 1.拍摄对像的距离 若果拍摄对像不是离太远,而有些长焦镜头最广角的只有70mm,这时我们便需要频频更换镜头,很是不便。而在拍摄活动时,主体可能会四处走动,一些过长焦距的镜头可能会令你损失精彩的画面。 容易受惊的动物最好使用长焦镜拍摄 2.现场光的考虑 除了昂贵的长焦镜头,一般的光圈也只有f/4或更小,而覆盖18-200mm的“天涯镜”在200mm 端可能只有f/5.6的最大光圈,若果现场光度不够,我们便必须提升ISO来维持快门速度,令画质下降。 (二) 放大景观的效果

摄像机监控距离对照表

一、高速球综述 高速球是一种智能化摄像机前端,全名叫高速智能化球型摄像机,或者一体化高速球智能球,或者简称快球,简称高速球。高速球是监控系统最复杂和综合表现效果最好的摄像机前端,制造复杂、价格昂贵,能够适应高密度、最复杂的监控场合。 二、高速球的结构及原理 高速球是一种集成度相当高的产品,集成了云台系统、通讯系统、和摄像机系统,云台系统是指电机带动的旋转部分,通讯系统是指对电机的控制以及对图象和信号的处理部分,摄像机系统是指采用的一体机机心。而几大系统之间,起着横向的连接的是一块主控核心cpu和电源部分。电源部分通过与各大系统之间供电,很多地方是采用的二极管、三极管等微电流供电,而核心cpu是实现所有功能正常运行的基础。 高速球的原理实际上大致就是以上所说的,而具体来说,高速球采用“精密微分步进电

机”实现高速球的快速、准确的定位、旋转。所有这一切都是通过cpu发给的指令来实现的。然后将摄像机的图象、摄像机的功能写进高速球的cpu,实现在控制云台的时候,将图象传输出来,并且能将摄像机的很多功能,例如白平衡、快门、光圈、变焦、对焦等功能同时实现控制。 一般高速球都分为球心部分、外壳部分及配件部分。任何厂家的高速球,都有一个用机架把包一体机机心、控制解码主板和电机云台系统的统一起来的球心部分,然后球心部分跟外壳用螺丝或者别的方式连接起来,球心是核心部分,外壳一般有多种外观,比如派尔高外观、松下外观、和自己设计的外观。外壳一般都是采用铝合金,也有塑料的,铝合金的一般又分为铸造和冲压的两种外壳。铝合金的比塑料的好,冲压的比铸造的好。下外壳是透明罩部分,透明罩必须采用光学透明罩,才能保证通光率和图象无变形,同时还要考虑防老化、防破坏、防尘等问题。配件部分一般包括支架部分,加热器部分,扇热部分。支架包括壁装支架、吊杆支架、表面贴装吸顶、嵌入式吸顶不需要支架,一般室外球都装有扇热的装置,而加热装置只有在严寒地区才选装,室内球原则上没有扇热和加热部分。配件还包括电源,一般用的都是24伏2到3安电流的变压器供电。 高速球有几个主要的硬件部件,首先是电机,然后是滑环,然后是电源部分和控制主板。传动的皮带也很重要。 高速球的通讯问题还有就是涉及到通讯协议和通讯方式的问题,通讯协议是指高速球跟主机系统相通讯时候,选择的通讯协议,比如pelco、曼码、松下、菲利普协议等。通讯方式是指这些通讯协议采用什么方式来进行通讯,比如485通讯方式、232通讯方式、422通讯方式、同轴视控通讯方式,一般来讲,高速球都采用485通讯方式,而通讯协议各个不同厂家不同。 三、高速球的功能特点 高速球有几个最基本的功能,第一是运行速度快、第二是运行平稳、第三是定位精确。 1、高速功能:要求预置位速度强调快,基本达到250度/秒以上;第二手控速度强调平稳,控制灵敏灵活,不能过快,不能生硬,支持变速。 2、预置位功能:必须带有64个以上的预置位,同时要求预置位必须准确,断电后也能记忆该预置位。 3、巡航扫描:必须可以设置高速球能在各个预置位之间巡航扫描功能。 高速球还有有些高级功能: 1、轨迹记忆功能:要求高速球能记忆多条任意的轨迹路线,同时能将轨迹路线通过设置进行调用。 2、菜单显示功能:能够显示一个完善的操作菜单,通过菜单进行对运行速度、预置位停留时间、运行模式等的修改,通过菜单能进行摄像机参数的修改,以及编程,自动跟踪、隐私遮蔽等功能。 3、自带报警输入输出:在高速球上加一个报警输入输出模块。 4、网络高速球,光纤高速球:在高速球里再集成网络视频服务器模块或者光端机模块。 四、高速球与球型云台、中速球、匀速球的区别 1、中速球分两种,一种是精密微分步进电机的中速球,一种是带减速比的步进电机的中速球,第一种相当于一种简化的高速球,而第二种纯粹在原理上差异比较大,第二种的电机微分是通过减速比电机的电机本身实现的,而高速球是通过控制芯片里的程序实现的。因此第二种的中速球会在预置位精确度上和运行速度上远远逊于高速球。第一种高速球,一般是采用的普通单片机进行控制的高速球,功能简化,开发平台较低,采用的元器件也比较低档,比如在电源处理、核心芯片的选择、通讯部分等都是比较节省的方案,在稳定性、功能

镜头的特性详细介绍要点

除了立足点和相机位置的选择,镜头的选择也对最终的图像区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不同的镜头可以产生不同的像场角。另外,不同的焦距也会给最终的照片带来各具特色的成像特征,这可以影响整张照片的构图,从而控制和影响观赏者对照片的认知。 基础 镜头将射入的光线进行整合、加工,然后在传感器(或者胶片)上形成圆形的、倒立的现实的成像。矩形的传感器会对这一圆形的图像进行裁切,于是就形成了典型的画面格式(见第40页)。镜头既可以与相机固定在一起,又可以随意更换,这就为摄影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镜头基本可以分为变焦镜头和定焦镜头,根据不同的焦距范围它又可以分为广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这些镜头具有不同的性能并能适合特定的拍摄目的。 镜头的名称分类是根据其焦距或者说焦距范围,以及光圈或者说光圈范围划分的。“焦距范围”的说法涉及的是变焦镜头,但是我们在下文中将会集中介绍定焦,因为这样解释会更容易、更清楚,而且有了关于定焦的明确理解之后,你在拍摄时就能够将其直接运用于变焦镜头中,无需进一步的补充知识。

拍摄每个场景都有专门的镜头。例如拍摄动物时,我们要和它们保持一段警戒距离,以防吓走它们。这时就要选用长焦镜头,因为即使隔着较远的距离也能清晰地捕捉到动物的身影。 焦距400mm 像场角 很遗憾,另一个与焦距和光圈同样重要,甚至比它们更重要的概念却没有它们一样知名,这就是像场角。根据不同的镜头焦距,相机可以获取或大或小的像场角。它连同相机与主题之间的距离一起影响着图像区域,且该像场角外的所有内容都不会出现在照片上。在相机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像场角越小,图像区域就越紧凑;像场角越大,图像区域就越宽松。相反,在图像区域不变的情况下,像场角越大,相机距离主题就越近,这时你必须用较小的像场角来扩大相机与主题之间的距离。像场角不仅对图像中的“数量”非常重要,还关系到摄影者自身与主题间的距离,通过距离的调节来实现全画面成像或者局部成像。

摄像机焦距的基本知识

摄像机焦距的基本知识 计算焦距的软件有多少?好的就更少了,毕竟太专业或是说冷门,所以我作了一个小工具,目前为止应该算是最好的,希望能对朋友们有帮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不要你先回贴才可见内容,不要你留邮件,不要你的金钱,完全绿色免费软件,行业特供,极为稀有,一顶之功,你帮了大家帮了我,自己还留下了大名,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听到有用户提出诸如某摄像机能够“看多远”之类的问题,比如100m、500m甚至1km远外的物体还能否在监视器上清晰地显示出来。有了前面关于镜头的成像尺寸、焦距及视场角等概念后,这个问题就不难解释了,即“看多远”问题与许多因素有关。比如说,用某定焦镜头可以看清100m远处的钞票的面值。一般来说,镜头焦距越长,“看”得就越远,但同时视场角却变小,结果观看的范围变窄了。举个简单的例子,若用标准镜头刚好看清远处某人的基本特征(是男或是女),则换用长焦距镜头则可能看清其面部特征(是否有痣或疤),但却无法看见该人穿的是什么裤子和鞋(这部分已经“涨”出了画面),而换用广角镜头则只可能看到画面中有人(连男女都分辨不出),但却可看清该人在整个监视场景中的所处的位置,周围还有什么别的人物或参照物。因此,关于“看多远”的较为科学的说法应该是“在屏幕上成的像大小可对应于实际观测距离处多高或多宽的景物”。例如,用8mm镜头观测10m远处的景物,如果该处有10个人站成一排则刚好可横向充满整个监视器屏幕。 一般情况下,为了能够较为清楚的探测到监视范围内的目标并实现自动跟踪,一般要求在CCD靶面上的目标至少占有三行电视线。若要能分辨出人物,则一般应要求人物的面部成像在356mm(14in)监视器上占到12.7mm(0.5in)以上。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有用户提出该摄像机能看清楚多么远的物体或该摄像机能看清楚多宽的场景等问题,这实际上要由所选用的镜头的焦距来决定,另外还与所选择的摄像机的分辨率及监视器的分辨率有关。 光学系统的焦距是指光组主点到焦点的距离。而镜头的焦距实际上就是构成镜头的组合光组的焦距,它决定了摄取图象的大小,用不同焦距的镜头对同一位置的物体摄像时,配长焦距镜头的摄像机所摄取的景物尺寸就大,反之,配短焦距镜头的摄像机所摄取的景物尺寸就小。 理论上,任何一种镜头均可拍摄很远处的物体,并在摄像机的成像靶面上成一个很小的像,但受象素的限制,当成像小到小于图像传感器的一个象素大小时,便不再能形成被摄物体的像,即便成像有几个象素大小,该像也难以辨别为何物。 当已知被摄物体的大小及该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则可根据下面的两式估算所选配镜头的焦距: f=h*D/H f=v*D/V f——镜头的焦距 h、v——CCD感光靶面的水平尺寸和垂直尺寸 D——镜头中心到被摄物体的距离 H、V——被摄物体的水平尺寸和垂直尺寸 基本知识 2. 2. 1、接口 镜头的安装方式有C型安装和CS型安装两种。图2-4画出了这两种镜头的接口部位示意图。其中上半部为CS型镜头,下半部为C型镜头。在电视监控系统中常用的镜头是C型安装镜头(in32牙螺纹座),这

长焦距镜头、广角镜头和变焦距镜头的造型特点、功用和拍摄

长焦距镜头、广角镜头和变焦距镜头的造型特点、功用和拍摄 在实际拍摄中,我们可能直接使用专门的长焦距镜头,也可能是运用摄像机变焦距镜头中的长焦距部分,所拍得的画面效果和造型表现是一致的,具体有以下一些特点。 1.视角窄 长焦距镜头视场角窄于40°,例如:镜头焦距25 mm,视场角为45°左右。镜头焦距50 mm,视场角为23°左右。镜头焦距75 mm,视场角为14°左右。镜头焦距100 mm,视场角为12°左右。镜头焦距150 mm,视场角为8°左右。 (以上数值均为近似值)。 2.景深小 景深是指当镜头针对某一被摄主体调焦清晰之后,位于该主体前后方的景物也能形成清晰影像的纵深范围。景深受光圈(F值)、物距(拍摄距离)和镜头焦距三个因素影响,在F值、物距不变的情况下焦距愈长景深愈小,例如:焦距25 mm、F值为4、物距6米,景深从4米至11.5米,景深范围为7.5 米。焦距50 mm、F值为4、物距6米,景深从4.8米至7.9米,景深范围仅得3米。如果用150 mm焦距的镜头、F值为4、物距6米,景深范围仅为0.3米。 3.画面包括的景物范围小 由于长焦距镜头视场角窄、景深小,从图3-2中可以看出,画面中呈现的景物范围受到前后(景深范围)、左右(视场角)的"夹击",因而画面中只能表现出较小的空间范围。 4.长焦距镜头压缩了现实的纵向空间 长焦距镜头压缩了纵深方向的景物,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弱,使镜头前纵深方向上的景物与景物之间的距离减小,多层次景物有远近相聚、前后重叠在一起的感觉。 5.长焦距镜头有"望远"的效果 长焦距镜头拍摄的画面有将远处物体拉近的视觉效果,如同人们生活中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那样。由于长焦距镜头的造型特点,远在10米之外的细小物体如同就在眼前伸手即可触摸到似的。观看这种镜头拍摄的画面,很难对景物与摄像机之间的实际距离作出准确的判断。 6.长焦距镜头在表现运动主体时,对横向运动表现动感强,对纵向运动表现动感弱 长焦距镜头对横向于摄像机镜头轴线方向的运动物体表现动感强,主要原因是由于长焦距镜头视场角比较狭窄,当运动物体作横向运动时,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通过镜头视角内的视域区,表现在电视画面上的形象是,物体从画框一端入画,很快地通过画面从画框另一端出画(见图画3-3)。此时画框的两端实际上就是镜头视场角的两条边线,狭窄的视角使画面表现的空间也很狭窄,人物从中通过时在画面上产生了迅速的位移,使观众觉得人物的运动速度很快。 长焦距镜头对于迎着摄像机镜头方向而来,或背着摄像机镜头方向而去的运动物体表现出一种动感减速弱的效果。主要原因由于长焦距镜头压缩了景物的纵向空间,一段"漫长"的道路被挤压在一起,减缓了物体由远而近或由近而远的运动所应引起的自身形象的急剧变大或变小的变化速度。人们对纵向运动物体速度辩别的重要标准--物体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视差比例变化减慢了,使人觉得该物体运动速度缓慢,好像位移变化不大,总是处在一个位置的似的。 用广角镜头或用变焦距镜头中的广角部分拍摄的电视画面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 视角宽 广角镜头的视角要比人的正常视角宽。一般来说广角镜头的视角宽于60°。 例如:镜头焦距16mm ,视场角65°左右。

镜头与摄像头特性总结

摄像头、镜头以及衍生产品的特性分析 一、摄像头 我所说的相机的镜头和摄像头在材料上是不相同的,相机镜头使用的是专业材料,工艺和成本都比较精细,而摄像头用的是廉价的CMOS材料,成本较低,所以定位就相对差一点。 1.1 摄像头的组成 摄像头主要有镜头,图像传感芯片和外围电路构成。图像传感芯片又是其最重要的部分,摄像头的指标(如黑白或彩色,分辨率)就取决于图像传感芯片的指标;该芯片要配以合适的外围电路才能工作,将它们制作在一块电路板上,称为“单板”。若给单板配上镜头、外壳、引线和接头,这就构成了通常所见的摄像头。 摄像头通常会引出三个端子,一个是电源端一个是地端还有一个是视频信号端(还有的会多出一个音频信号端),电源电压输入一般有6-9V或者9-12V的,视频信号的电压一般位于0.5V-2V之间。 1.2 摄像头的工作原理 按一定的分辨率,以隔行扫描的方式采样图像上的点,当扫描到某点时,就通过图像传感芯片将该点处图像的灰度转换成与灰度成一一对应关系的电压值,然后将此电压值通过视频信号端输出。具体而言(参见图),摄像头连续地扫描图像上的一行,就输出一段连续的电压视频信号,该电压信号的高低起伏正反映了该行图像的灰度变化情况。当扫描完一行,视频信号端就输出一个低于最低视频信号电压的电平(如0.3V),并保持一段时间。这样相当于,紧接着每行图像对应的电压信号之后会有一个电压“凹槽”,此“凹槽”叫做行同步脉冲,它是扫描换行的标志。然后,跳过一行后(因为摄像头是隔行扫描的方式),开始扫描新的一行,如此下去,直到扫描完该场的视频信号,接着就会出现一段消隐区。此区中有若干个复合消隐脉冲(简称消隐脉冲),在这些消隐脉冲中,有个脉冲,它远宽于(即持续时间长于)其他的消隐脉冲,该消隐脉冲又称为场同步脉冲,它是扫描换场的标志。场同步脉冲标志着新的一场的到来,不过,场消隐区恰好跨在上一场的结尾部分和下一场的开始部分,等场消隐区过去,下一场的视频信号才真正到来。摄像头每秒扫描25 幅图像,每幅又分奇、偶两场,先奇场后偶场,故每秒扫描50 场图像。奇场时只扫描图像中的奇数行,偶场时则只扫描图像中的偶数行。 1.3 摄像头具体组成部分详解 1.3.1 摄像头的镜头 镜头的组成是透镜结构,由几片透镜组成,一般有塑胶透镜(plastic)或玻璃透镜(glass)。玻璃对光的透过要远远好于塑料,尤其是是否镀增透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正常光线进入玻璃镜片会有10%-15%的光损失,若不镀增透膜会严重影响画面的亮度及流畅性.镀膜后,光线仅仅会损失3%-5%.市场上常用塑料镜头是没有镀增透膜,它的光损失会达到15%-20%,画面发暗。通常摄像头用的镜头构造有、1P、2P、1G1P、1G2P、2G2P、4G等。透镜越多,成本越高;玻璃透镜比塑胶贵。因此一个品质好的摄像头应该是采用玻璃镜头,成像效果就相对塑胶镜头会好。现在市场上的大多摄像头产品为了降低成本,一般会采用塑胶镜头或半塑胶半玻璃镜头(即、1P、2P、1G1P、1G2P等),只有采用4G玻璃镜头才是具有较好的光学品质的摄像头。

第二章光学镜头和运动镜头

第二章光学镜头和运动镜头 第一节光学镜头的作用 我们平常所说的镜头有时指摄像机每次开机至关机所摄取的一段连续视听合一的素材,即前面讲的电视画面,有时指技术性的光学意义上的镜头。 从造型艺术角度理解长焦距镜头、广角镜头和变焦镜头。 一、长焦距镜头 又叫望远镜头、远摄镜头、窄角镜头等等。不管是长焦距镜头还是变焦距镜头里的长焦距部分,在造型上都有以下特点。 (一)造型特点 1、视角窄。 2、景深小。 3、可以压缩现实的纵向空间。 4、有“望远”效果。 5、在表现运动时,对横向运动表现动感强,对纵向运动表现动感弱。 (二)作用 1、调拍远距离的对象 2、利于拍摄人物。 3、利用其压缩纵向空间的特点,拉近纵向景物之间的距离,使画面形象饱满,烘托环境气氛。 4、利用景深小的特点,可以调整镜头焦点快速形成画面形象的转换,进行场面调度。 5、创造虚焦点画面。 二、广角镜头 广角镜头又称短焦距镜头。 (一)造型特点 1、视角宽。 2、景深大 3、画面包容的景物范围大。 4、有畸变现象。 5、广角镜头对横向运动的对象表现动感弱,并且物距越远越弱;对纵向运动的对象表现动 感强,并且物距越远越强。 6、画面平稳清晰。 (二)作用 1、有利于近距离表现大范围的景物。 2、适于展现画面主体及其所处的环境。 3、可以对被摄对象进行多层次地表现,增加画面的容量和信息量。 4、可以近距离接近拍摄对象,完成偷拍抢拍。 5、利用夸张和畸变现象实现某种特殊的造型意图。 6、利于在运动摄像中保持画面的稳定。 三、变焦距镜头 变焦距镜头是相对于定焦镜头而言的一种可以连续变换集中的镜头。一般都包括广角镜头,标准镜头和长焦镜头三个部分,方便了拍摄。 (一)造型特点 1、一个变焦距镜头可以替代一组不同焦距的定焦镜头。

人像摄影中各种镜头的特性

人像摄影中各种镜头的特性 人像在摄影类别中属于进入容易深入困难的拍摄项目,大光圈、长焦段再加上反光板或是闪光灯的补助,一幅主角鲜明、MD神灵活现又亮丽的眼神光以及背景模糊的作品顿时产生,然而,人像是否一定要大光圈长焦段的镜头,您背包内任何一颗镜头皆是人像镜,关键是在于您是否了解您的镜头特性,再加上如何营造构图画面等,下面以图为例给大家介绍一下各人像镜的特性。 广角镜头特性 广角镜头焦距长度低于50mm、视角大于46度的镜头,即统称之为广角镜头。短焦距镜头主要好处是可以摄入较宽广的画面,也能够在受局限的拍摄空间中得到更多的景物,此外短焦距镜头还具有极近的对焦距离,让摄影者更贴近主题(可爱的大头狗画面),拍出不同创意上的需求,是营造景带人的最佳选择(广角镜头又可分为小广角镜头、超广角镜头)。 AF-S 14-24mmF2.8G,14mm端,F4,T1/160,ISO 200,标准模式,AWB

由于AF-S 14-24mmF2.8G是一颗球型镜面的镜头,无法加装任何镜片于镜头上,所以这颗镜头我们将它定位于拍摄空间、小品以及人像的镜头。以超广角拍摄人像,若以低角度往上拍,是可以让MD身躯拉长让更多空间进入画面,只是较接近镜头的脚会产生又肿又大的畸变,偶尔几张是OK的,若作品内一系列的大脚ㄚ,那么不拍也罢。 标准镜头特性 在135mm规格焦距长度于50mm到55mm的镜头,提供的视角约45度,与单眼视角约略相当的镜头,我们称之为标准镜头。由于标准镜头重量轻、光圈大,拍摄出来的画质佳,也是各大器材厂商全力以赴的镜头,举凡大光圈的F1.4、F1.8、F2,所以也是诸多摄影师对于这一颗镜头情有所钟的原因,当然也是摄影背包内必备的器材之一。

长焦镜头的特点和效果

长焦镜头的特点和效果 长焦距镜头是指比标准镜头的焦距长的摄影镜头。长焦距镜头分为普通远摄镜头和超远摄镜头两类。普通远摄镜头的焦距长度接近标准镜头,而超远摄镜头的焦距却远远大于标准镜头。以135照相机为例,其镜头焦距从85毫米- 300毫米的摄影镜头为普通远摄镜头,300毫米以上的为超远摄镜头。 长焦距镜头按其光组结构的不同,又可分一般远摄镜头、倒置远摄镜头和反射式远摄镜头三种。 使用长焦距镜头拍摄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视角小。所以,拍摄的景物空间范围也小,在相同的拍摄距离处,所拍摄的影像大于标准镜头,适用于拍摄远处景物的细部和拍摄不易接近的被摄体。 二是景深短。所以,能使处于杂乱环境中的被摄主体得到突出。但给精确调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在拍摄时调焦稍微不精确,就会造成主体虚糊。 三是透视效果差。这种镜头具有明显地压缩空间纵深距离和

夸大后景的特点。 长焦距镜头在使用时,一般都是用来拍摄较远的景物。由于空气的吸收及漫散射光线的影响。所以,拍摄的影像反差较小,加之尘粒消光较严重,要达到十分精确的调焦是不容易的。使用300毫米以上的超远摄镜头拍摄,还难以将各色光聚于一点,因而产生副光谱问题。基于上述情况,所以,有时所拍摄的作品的成像质量不高。 虽然使用长焦距镜头要受到不少因素的影响,但其优点却是主要的。在远距离拍摄风光人物、旅游摄影、人物肖像摄影(在拍摄贴证件用的标准照片时,应用100毫米左右的普通远摄镜头拍摄,以减少影像畸变,如果用105毫米的镜头其效果最好),在看台拍摄舞台、体育比赛等照片,在动物园拍摄动物,在野外拍摄禽兽,加辅助镜进行近拍……等等,在这些众多的领域中,无处不是它的用武之地。 使用长焦距镜头拍摄,一般应用快速感光胶片及快速快门,如使用200毫米的长焦距镜头拍摄,其快门速度应在1/250秒以上,以防止手持相机拍摄时照相机震动而造成影像虚糊。在一般情况下拍摄,为了保持照相机的稳定,最好将照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无三脚架固定时,可采有如图1-2中的几

如何区别长焦镜头

如何区别长焦镜头,中长焦镜头,微距镜头,定焦镜头! 1.中长焦和长焦没有十分明确的区分解析,一般认为同时涵盖了中焦和长焦的就是中长焦了,比如70-200 mm。微距镜头是指放大倍率达到1:2甚至1:1的镜头,左边的数值代表底片或CCD平面上影像的大小,而右边的数值则代表实际主体的大小,当镜头能做到1:1的放大率时,即镜头可将实物的真实大小完全投射在底片或CCD平面上。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135底片的面积为24mmx36mm,若我们使用的镜头能把一个面积同样为24mmx36mm的主体完整地记录在135底片上,这支镜头便有1:1的放大率。Love SR'的关于微距镜头的回答是错的,微距镜头的焦距比较常见的有60mm(如佳能的60mm微距),90m m(如腾龙的sp90),100mm(佳能大名鼎鼎的“百微”),Love SR'说的10mm-20mm大概是说最近对焦距离,小dc中喜欢标榜这个值,认为越小越好,其实不然,真正的微距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约为数十厘米,但这并不影响拍微小的物体,拍昆虫时这样更好,因为太近的话虫子就被惊走了。定焦镜头是指焦距不能变的镜头,也就是说不能通过变焦把景物拉近,定焦镜头一般比同价位的变焦镜头成像效果好,容易做到大光圈。 不是很明白你问的换算焦段是指什么。数码单反相机有全幅和非全幅之分,非全幅的相机ccd尺寸比全幅小,所以有个焦距换算系数,佳能的非全幅一般为1.6,尼康的为1.5,当镜头安装在这种相机上时,镜头上标注的焦距乘以这个系数就是实际的焦距了。 2.中长焦镜头最基本的特点是,镜头视角小,所以视野范围相对狭窄;能把远处的景物拉近,使之充满画面,具有“望远”的功能,从而使景物的远近感消失;缩短了景深,把对被摄体聚焦点前后的清晰范围限制在一定尺度内,用以突出被聚焦的部分(多为被摄主体或要突出表现的部分)。视角小、视野狭窄。 基本性能 由于镜头视角小,视野狭窄,中长焦镜头所表现的只是人眼通常所观察到的外部景象中较小甚至很小的一部分。摄影者也许会有这样的体会:在照相机上装上一个远摄镜头并从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取景器中观察,竟一时无法想象充盈于取景器画面的景象在何方位,不得已,只好将眼睛离开照相机取景目镜眺望实景,方搞清楚原来是镜头视野太窄,它所“见”到的只是人眼通常所见到的画面中相当小的一部分,而镜头把这相当小的一部分放大并充满了画面。 利用中长焦镜头镜头视野范围小的这一特征,摄影者就可在拍摄人物特写时对被摄者表现作细微的刻划,在拍摄风光时突出景物中造型优美的某个局部等。远摄镜头视角小、视野狭窄,还使得构图容易汇集景物,这样画面就比较紧凑。而当所用镜头的焦距较长,对被摄物的聚焦距离又很近时,被聚焦的目标将被放得很大,从而形成一种奇特的效果。 能使前后被摄物产生压缩感。中长焦镜头的另一个显著的效果是将远处被摄体“拉近”,从而使前后被摄物产生被压缩的感觉。在一些重大体育赛事中,成群的摄影记者往往架起大炮般的远摄镜头拍摄马拉松赛跑起跑时运动员重重叠叠的场景,这是因为在这种场合中,摄影者依赖远摄镜头远离被摄体进行瞄准拍摄,能把远处的运动员“拉近”,同时又带来了前后景被压缩的效果,在画面上呈现出一种被摄体衔尾紧追得紧迫气氛。 焦距长,景深短。摄影者经常可以见到一些短景深效果的照片,这些照片画面虚实对比鲜明,主要被摄体清晰而次要被摄物模糊,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些短景深效果的照片,绝大多数是依靠远摄镜头拍摄的。远摄镜头具有缩短被摄体景深的特性。特别是当远摄镜头与大光圈、短拍摄距离配合使用时,其缩短被摄物前后清晰范围的效果尤其明显,这种手法在人像等题材的摄影中经常运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