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节:光学镜头的艺术表现力

第三节:光学镜头的艺术表现力

第三节:光学镜头的艺术表现力
第三节:光学镜头的艺术表现力

第三节

光学镜头的艺术表现力

导语:光学镜头是电视摄像机的重要部件,如何运用不同焦距的镜头以及变焦距方式完成

各种拍摄方式是每一个电视工作者必须掌

握的技术。

镜头焦距的变化

直接决定着镜头

视角的变化

长焦距镜头水平视角较窄、画面景身小

通过焦距的变化可以形成某种推拉的效果

先谈长焦距镜头:

长焦距镜头在表现运动物体时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横向运动物体表现动感强,对纵向运动物体表现动感弱。

长焦距镜头还有压缩纵向空间的特点

(北京建国门立交桥)

通过变动镜头把广角调至长焦,我们可以看到远处的城门楼被拉近,这是长焦距镜头的远调功能。

长焦距镜头可以将距离很大的物体拍摄成较大的影像,这是长焦距镜头如同望远镜的望远效果。

特别是在远离被摄体的情况下容易抓拍偷拍而不易被发现的效果。

拍水鸟(从长焦距调至广角)

用长焦镜头拍人物面部特写能正确反映出五官比例,如用广角拍摄,容易因机变而形成某种形式的现象。

利用长焦距镜头景身范围小的特点,通过调整镜头焦点形成画面影像清晰点的转移。不将焦点调到被摄物体上,形成一种虚光点,也是一种美化画面的方法,这种镜头在长焦镜头上才能实现,把镜头拉开在广角镜头上时就难以实现。

与长焦距镜头正好相反,广角镜头对横向运动的

物体表现力弱,对迎面而来或背面而去的动态表现力强。

一般表现造型宏大的场面和深远辽阔的自然景观,广角镜头具有某种空间概括能力,能在画面中收缩较大范围的背景空间。

在摄影运动中广角镜头容易形成画面稳定动感强烈移动的某种效果。(对比画面)

在新闻摄影中广角镜头是现场抢拍抓拍的有利手段。

推镜头造型的主要特点主要在于,随着画面框架的向前运动,观众视点随着向前移动,画面景别连续由大到小,突出了重点形象和主体人物

推镜头将我们所看到的广阔草原,推到远处的城门楼,推镜头将原来不明显的景物在向前运动中逐渐的显现出来,推镜头还有从整体到局部,从环境到细节,突出某一局部,突出某一细节的作用。

急速的推镜头可以产生较强的视觉力具有振惊、醒目和强调的作用。

在实际变焦距的运动中,焦距的变化常用来调整画面的景别,它可以在机位不动的情况下,很轻松地实现全、中、近的景别变化,与主体方向一致的推镜头可以减慢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运动物体一致的拉镜

头也同样有共同的效果。

(行驶汽车镜头)

推镜头表现的特点,主要在于落弧,要注意落弧焦点的准确性,(注意虚镜头的出现)并以此可以作比较。

在实际拍摄时应先将镜头推到底,推焦点调至所需要的镜头上,再把镜头拉开可以拍摄这样推出的镜头,使终是清晰。

用变焦距拍摄推镜头也要保持推镜头速度的均匀和谐,避免不均匀的推(两个推镜头比较)

这样在推拉过程中运动不稳定,构图不直接的镜头破坏了画面的美感,给人一种慌乱的感觉。

利用协调的推镜头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

拉镜头的主要特点是从长焦调至广角,形成画面框架连续向后的运动,形成一种主体画面造型不断展开,周围环境不断入画的效果。

拉镜头是从画面的局部进行,随着画面的扩展,最后表现主体。

结合(水上渔夫的镜头画面)

这个拉镜头是从局部人物开始,逐步扩展到环境,也可以说拉镜头是一种从点到面的表现方法。

拉镜头也是一种纵向表现的画面(结合从一个石雕到两个女青年),形成了远近两种形象的对比交代。

拉镜头逐步展开式造型方式用于影片或电视事件的开头,有中心开花,先声夺人的效果。

(世足球杯开幕式)

而用拉镜头用于影片或事件的结尾,又有主体远去,场景远离的事件退出效应。

小结:

1、长焦距镜头具有视角窄、景深小、表现景物范

围小、压缩纵向空间等造型特点。

2、长焦距镜头对横向运动物体表现动感强;对纵

向运动物体表现动感弱。

3、广角镜头具有视角宽、景深大、表现景物范围

大空间透视感强等造型特点。

4、广角镜头对横向运动物体表现动感弱;对纵向

运动物体表现动感强。

5、变焦距镜头通过焦距变化可以形成推拉镜头

效果。

6、推镜头画面框架不断向前运动,有突出主体突

出重点,突出细节,层层深入介绍等造型效果。拉镜头画面框架不断向后运动,被摄影像逐步展开,富有层次,是一种从局部到整体,从点到面的造型表现方法。

镜头设计

变焦镜头设计案例 本案例的公开已征得客户的同意,但关键参数无法公开,且约为90%的设计进程。 一、设计应用 单透镜反射式照相机,全画幅(像面对角线为43mm)。 二、设计要求 适用波长:可见光 EFL:75~150mm 镜片数量:不超过12片 镜片面型:全部球面 镜片材料:光学玻璃 总长度:小于254mm 最大光圈:2 后截距:大于40mm 分辨率:大于80lp/mm@0.3 调焦方式:内调焦

可加入可变光圈 三、设计特点 采用机械补偿的变焦方式,这样做与光学补偿相比,可以使系统长度更短。而且,像面可以保持不变。然而,机械补偿方式的弊端就是给机械设计带来更多难度,因每个变焦组的移动量不成线性关系,必须加入空间凸轮。 四、设计结果

上海荧沃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北京航天大学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设计团队由光学工程,电子专业硕、博士和教授组成,有近十年的多领域的光学设计经验,可根据客户订制要求设计各种镜头设计,激光光路设计,望远系统,扫描光路设计和LED透镜,手电筒反光碗,路灯透镜设计加工等。我们主要运用ZEMAX、Code V 、TracePro、Lighttool等国外优秀光学设计软计,为客户提供精准、高效、低成本的光学及机械设计方案和技术支持。 照明光学业务: 订制远、近红外透镜,玻璃透镜,安防透镜,车灯透镜,LED透镜光学设计,透镜LED,直下式LED背光透镜光学设计,LED透镜设计,LED透镜光学设计, COB透镜,LED透镜,凹面透镜,凸面透镜,菲尼尔透镜光学设计与加工;路灯透镜, PMMA透镜, PC透镜, 鼠标透镜,非球面透镜设计及加工生产;透光率极高,光效极度好,无黄斑。 成像光学设计:手机镜头,照相镜头,PDA镜头设计,望远镜头,扫描仪镜头,显微镜头,投影镜头,工业镜头等镜头的设计、加工。

(整理)各种光学设计软件介绍-学习光学必备-peter.

光学设计软件介绍 ZEMAX是美国焦点软件公司所发展出的光学设计软件,可做光学组件设计与照明系统的照度分析,也可建立反射,折射,绕射等光学模型,并结合优化,公差等分析功能,是套可以运算Sequential及Non-Sequential的软件。版本等级有SE:标准版,XE:完整版,EE:专业版(可运算Non-Sequential),是将实际光学系统的设计概念、优化、分析、公差以及报表集成在一起的一套综合性的光学设计仿真软件。ZEMAX的主要特色:分析:提供多功能的分析图形,对话窗式的参数选择,方便分析,且可将分析图形存成图文件,例如:*.BMP, *.JPG...等,也可存成文字文件*.txt;优化:表栏式merit function参数输入,对话窗式预设merit function参数,方便使用者定义,且多种优化方式供使用者使用;公差分析:表栏式Tolerance参数输入和对话窗式预设Tolerance参数,方便使用者定义;报表输出:多种图形报表输出,可将结果存成图文件及文字文件。 CODE V是Optical Research Associates推出的大型光学设计软件,功能非常强大,价格相当昂贵CODE V提供了用户可能用到的各种像质分析手段。除了常用的三级像差、垂轴像差、波像差、点列图、点扩展函数、光学传递函数外,软件中还包括了五级像差系数、高斯光束追迹、衍射光束传播、能量分布曲线、部分相干照明、偏振影响分析、透过率计算、一维物体成像模拟等多种独有的分析计算功能。是世界上应用的最广泛的光学设计和分析软件,近三十多年来,Code V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和创新,包括:变焦结构优化和分析;环境热量分析;MTF和RMS波阵面基础公差分析;用户自定义优化;干涉和光学校正、准直;非连续建模;矢量衍射计算包括了偏振;全球综合优化光学设计方法。 CODE V是美国著名的Optical Research Associates(ORA?)公司研制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大型光学工程软件。自1963年起,该公司属下数十名工程技术人员已在CODE V程序的研制中投入了40余年的心血,使其成为世界上分析功能最全、优化功能最强的光学软件,为各国政府及军方研究部门、著名大学和各大光学公司广泛采用1994年,ORA公司聘请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工程系为其中国服务中心。与国际上其它商业性光学软件相比,CODE V的优越性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CODE V可以分析优化各种非对称非常规复杂光学系统。这类系统可带有三维偏心或倾斜的元件;各类特殊光学面如衍射光栅、全息或二元光学面、复杂非球面、以及用户自己定义的面型;梯度折射率材料和阵列透镜等等。程序的非顺序面光线追迹功能可以方便地

(完整版)常见镜头分类及特点

常见镜头分类及特点 镜头一般按照焦距大小分类: 鱼眼镜头;微距镜头;广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超长焦镜头;变焦镜头等 标准镜头:拍摄风景及人物都可以,介于广角与长焦之间 长焦镜头:拍摄远处人物特写及远处物体,如体育比赛 广角镜头:拍摄风景及大场面焦距无限远 鱼眼镜头:视角180度,畸变大,特殊用途 微距镜头:拍摄较小物体近距离拍摄如小蚂蚁等 超长焦镜头:可以拍摄月亮及星星 变焦镜头:焦距可以根据拍摄物体改变的镜头,可以拍出运动效果 1. 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以适用于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交换镜头为例,标准镜头通常是指焦距在40至55毫米之间的摄影镜头,它是所有镜头中最基本的一种摄影镜头。 标准镜头给人以记实性的视觉效果画面,所以在实际的拍摄中,它的使用频率是较高的。但是,从另一方面看,由于标准镜头的画面效果与人眼视觉效果十分相似,故用标准镜头拍摄的画面效果又是十分普通的,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平淡”的,它很难获得广角镜头或远摄镜头那种渲染画面的戏剧性效果。因此,要用标准镜头拍出生动的画面来又是相当不容易的,即使是资深的摄影师也认为用好用活标准镜头并不容易。但是,标准镜头所表现的视觉效果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用标准镜头拍摄时与被摄物的距离也较适中,所以在诸如普通风景、普通人像、抓拍等摄影场合使用较多,最常见的纪念照,更是多用标准镜头来拍摄。另外,摄影者往往容易忽略的是,标准镜头还是一种成像质量上佳的镜头,它对于被摄体细节的表现非常的有效。

适马 30mm F1.4 EX DC HSM 镜头 2.长焦镜头 长焦镜头视角在20度以内,焦距可达几十毫米或上百毫米。长焦距镜头又分为普通远摄镜头和超远摄镜头两类。普通远摄镜头的焦距长度接近标准镜头,而超远摄镜头的焦距却远远大于标准镜头。以135照相机为例,其镜头焦距从85mm-300mm的摄影镜头为普通远摄镜头,300mm以上的为超远摄镜头。 长焦镜头的焦距长,视角小,在底片上成像大。所以在同一距离上能拍出比标准镜头更大的影象。适合于拍摄远处的对象。由于它的景深范围比标准镜头小,因此可以更有效地虚化背景突出对焦主体,而且被摄主体与照相机一般相距比较远,在人像的透视方面出现的变形较小,拍出的人像更生动,因此人们常把长焦镜头称为人像镜头。但长焦镜头的镜筒较长,重量重,价格相对来说也比较贵,而且其景深比较小,在实际使用中较难对准焦点,因此常用于专业摄影。 快门速度:1/500秒光圈:F5.6 适马 APO 50-150mm F2.8 EX DC HSM 镜头官方样张 使用长焦距镜头拍摄,一般应使用高感光度及快速快门,如使用200mm的长焦距镜头拍摄,其快门速度应在1/250秒以上,以防止手持相机拍摄时照相机震动而造成影像虚糊。在一般情况下拍摄,为了保持照相机的稳定,最好将照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无三脚架固定时,尽量寻找依靠物帮助稳定相机。

广角镜头设计

特广角镜头的预研报告 产品所需要的监控成像的专用特广角镜头进行了预研,现将预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和技术要求 根据介绍,在开发某游戏设备时,其中需要用到摄像头摄取图象以便进行后续的图象识别。根据他们的市场定位,希望摄像头安装的位置越低越好,同时保持效果不变。工作时所需要拍摄的图象如下: 提出的技术要求如下: 1、被摄物整体面范围尺寸:480x480mm; 2、图像传感器:1/4英寸(CMOS),30万像素; 3、镜头离被摄物面的位置:480×480mm面的一侧,离边缘50mm以内,高度为250mm之内; 4、图像清晰度:能分辨物面上1mm的细节; 5、图像校正畸变:无梯形失真,线性畸变小于5% 对矩形网格成像无变形; 6、景深大于5mm,离镜头近的物体与远的物体成像清晰度无差别; 7、镜片个数:3-5片,(含玻璃和塑料两种透镜)外壳为塑料,安装方式为螺纹连接; 8、成品单价:成本低廉,在大规模供货时(每月10K以上),每只镜头成品(包括所有镜

片及外壳)批发单价10元人民币以下。 二、解决问题的几种途径 1. 用普通的摄像镜头 用普通的摄像镜头拍摄画面的话,由于普通镜头视场角太小,同时由于镜头处在被摄面的边缘会产生很大的畸变,尤其是梯形畸变,如下图所示: 2 用倾斜CMOS成像面的办法消除畸变 用普通的摄像镜头对准画面中心,由于镜头光轴和被摄面不垂直,会产生很大的固有畸变,这样的畸变,可以用倾斜CMOS成像面的办法消除,如下图所示:

用这样的办法,虽然能消除畸变,但是由于整个光学系统失去了轴对称,像差校正困

难,造成像面模糊,无法识别细节。 3用传统的球面特广角镜头成像 由于非轴对称的光学系统难于校正像差,所以只有采用轴对称的光学系统的才能解决问题。 所谓特广角镜头,是指视场角超过90度的广角镜头,在设计上有很大难度。广角镜头的畸变很大,为了消除畸变,镜头往往需要十多片镜片组成(如下图),它的成本很高,无法推广。 另一种消除畸变的球面广角镜头,是对称设计的镜头,从光学理论可知结构对称的镜头可以自动消除畸变。但是由于本镜头的焦距很小( 约为1~2mm ),对称设计的结果造成后截距很短( 约在0.05mm ),装配调整困难,并且透镜的表面曲率半径很小,在1mm以下,这样小的半径在模具制造和注塑工艺上都十分困难,甚至无法加工,该方案的光学原理如下:

800 万像素手机镜头的zemax设计

800 万像素手机镜头的zemax设计2012.03.13 评论关闭 4,757 views 目录 [隐藏] , 1引言 , 2, 感光器件的选取 , 3, 设计指标 , 4, 设计思路 , 4.1,(, 材料选取 , 4.2,(, 初始结构选取 , 4.3,(, 优化过程 , 5, 设计结果 , 5.1,(, 光学调制传递函数 , 5.2,(, 点列图 , 5.3,(, 场曲和畸变 , 5.4,(, 色差和球差 , 5.5,(, 相对照度 , 6, 公差分析 , 7, 结论 随着手机市场对高像素手机镜头的需求增大,利用,,,,,光学设计软件设计一款大相对孔径,,,万像素的广角镜头。该镜头由,片非球面玻璃镜片,,片非球面塑料镜片,,片滤光镜片和,片保护玻璃构成。镜头光圈值,为,(,,,视场角,ω为,,?,焦距为,(,,,,,后工作距离为,(,,,。采用,,,,,, 公司的,,,,,,,型号,,,

万像素传感器,最大分辨率为,,,,×,,,,,最小像素为,(,μ,。设计结果显示:各视场的均方根差(,,,)半径小于,(,μ,,在奈奎斯特频率,,,处大多数视场的,,,值均大于,(,,畸变小于, ,,,, 畸变小于,(, ,。关键词:手机镜头;光学设计;,,,万像素;,,,,, 引言 手机镜头的研发工作始于,,世纪,,年代,世界上第一款照相手机是由夏普,,,,,,(现在的日本沃达丰)在,,,,年推出的,,,,,手机,它只搭载了一个,,万像素的,,,,数码相机镜头。随后各大手机知名制造厂商纷纷开始研发手机摄像功能。,,,,年,月,,日夏普制造了,,,万素的,,,,,,目前照相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几乎是,,,,,特别是带有高像素,,、,,、,,、,, 的镜头就成为镜头研发的热点,,,。目前,,,万像素的手机市场占有率还不是太多,但随着人们对高端手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万像素手机肯定是主流趋势。鉴于此,在选用合理初始结构的基础上,优化出了一款,,,万像素的手机镜头。 , 感光器件的选取 感光器件有,,,(电荷耦合器件)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两种。,,,,器 件产生的图像质量相比于,,,来说要低一些,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消费级别以及高端数码相机都使用,,,作为感光元件;,,,,感应器则作为低端产品 应用于一些摄像镜头上,目前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也有一些高端数码产品使用,,,,器件。,,,,相对于,,,有很多优点,比如价格低、集成化程度高、体积小、质量轻、功耗低、无光晕、高读出速率等,,,。所以很多手机生产商都采用,,,,器件作为手机镜头的图像传感器。目前,,,,芯片的尺寸越做越小,相应的像素尺寸也越来越小,分辨率反而越来越高。 现在国际上,,,,生产厂家主要有,,,,,,、,,,,,,,,,,、,,,,;,,、,,,,,,,等,本文采用,,,,,,公司的 ,,,,,,, 型号 ,(,,,,(,,,(,,,;,),该款传感器采用超低

光学系统设计讲义

实验一:单镜头设计(Singlet) 实验目的: 1、学习如何启用Zemax 2、学习如何输入波长(wavelength)、镜头数据(lens data) 3、学习如何察看系统性能(optical performance),如ray fan,OPD,点列图(spot diagrams), MTF等。 4、学习如何定义thickness solve以及变量(variables) 5、学习如何进行优化设计(optimization) 实验仪器:微机、zemax光学设计软件 实验步骤: 1、设计一个孔径为F/4的单镜头,物在光轴上,其焦距(focal length)为100mm,波长为可见光, 用BK7玻璃为材料。 2、首先运行ZEMAX,将出现ZEMAX的主页,然后点击lens data editor(LDE)。什么是LDE呢?它是你要 的工作场所,在LDE的扩展页上,可以输入选用的玻璃,镜片的radius,thickness,大小,位置等。 3、然后输入波长,在主菜单的system下,点击wavelengths,弹出波长数据对话框wavelength data,键入你 要的波长,在第一行输入0.486,它是以microns为单位,此为氢原子的F-line光谱。在第二、三行键入 0.587及0.656,然后在primary wavelength上点在0.587的位置,primary wavelength主要是用来计算光学 系统在近轴光学近似(paraxial optics,即first-order optics)下的几个主要参数,如focal length,magnification,pupil sizes等。 4、确定透镜的孔径大小。既然指定要F/4的透镜,所谓的F/#是什么呢?F/#就是光由无限远入射所形成的 effective focal length F跟paraxial entrance pupil的直径的比值。所以现在我们需要的aperture就是100/4=25(mm)。于是从system menu上选general data,aperture type里选择entrance pupil,在apervalue 上键入25,然后点击ok。 5、回到LDE,可以看到3个不同的surface,依序为OBJ,STO及IMA。OBJ就是发光物,即光源,STO 即孔径光阑aperture stop的意思,STO不一定就是光照过来所遇到的第一个透镜,你在设计一组光学系统时,STO可选在任一透镜上,通常第一面镜就是STO,若不是如此,则可在STO这一栏上按鼠标,可前后加入你要的镜片,于是STO就不是落在第一个透镜上了。而IMA就是imagine plane,即成像平面。回到我们的singlet,我们需要4个面(surface),于是点击IMA栏,选取insert,就在STO后面再插入一个镜片,编号为2,通常OBJ为0,STO为1,而IMA为3。 6、输入镜片的材质为BK7。在STO行中的glass栏上,直接键入BK7即可。 7、孔径的大小为25mm,则第一镜面合理的thickness为4,在STO行中的thickness栏上直接键入4。Zemax 的默认单位是mm 8、确定第1及第2镜面的曲率半径,在此分别选为100及-100,凡是圆心在镜面之右边为正值,反之为负 值。再令第2面镜的thickness为100。 9、现在数据已大致输入完毕。如何检验你的设计是否达到要求呢?选analysis中的fans,然后选择其中的 Ray Aberration,将会出现如图1-1所示的TRANSVERSE RAY FAN PLOT。

光学镜头的选择及主要参数

光学镜头的选择及主要参数 发布者:pomeas浏览次数:EE] 13 摄像头镜头是视频监视系统的最关键设备,它的质量(指标)优劣直接影响摄像头的整机指标,因此,摄像头镜头的选择是否恰当既关系到系统质量,又关系到工程造价。 镜头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如果没有晶状体,人眼看不到任何物体;如果没有镜头,那么摄像头所输出的图像就是白茫茫的一片,没有清晰的图像输出,这与我们家用摄像头和照相机的原理是一致的。当人眼的肌肉无法将晶状体拉伸至正常位置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近视眼,眼前的景物就变得模糊不清;摄像头与镜头的配合也有类似现象,当图像变得不清楚时,可以调整摄像头的后焦点,改变CCD芯片与镜头 基准面的距离(相当于调整人眼晶状体的位置),可以将模糊的图像变得清晰。由此可见,镜头在闭路监控系统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工程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要经常与镜头打交道:设计人员要根据物距、成像大小计算镜头焦距,施工人员经常进行现场调试,其中一部分就是把镜头调整到最佳状态。 1、镜头的分类 (1)以镜头安装分类 所有的摄像头镜头均是螺纹口的,CCD摄像头的镜头安装有两种工业标准,即C安装座和CS安装座。 两者螺纹部分相同,但两者从镜头到感光表面的距离不同。 C安装座:从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是17.526mm。 CS安装座:特种C安装,此时应将摄像头前部的垫圈取下再安装镜头。其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

距离是12.5mm。如果要将一个C安装座镜头安装到一个 CS安装座摄像头上时,则需要使用镜头转换器 (2)以摄像头镜头规格分类 摄像头镜头规格应视摄像头的 CCD尺寸而定,两者应相对应。即摄像头的CCD靶面大小为1/2英寸 时,镜头应选1/2英寸。摄像头的CCD靶面大小为1/3英寸时,镜头应选1/3英寸。摄像头的CCD靶面大小为1/4英寸时,镜头应选1/4英寸。如果镜头尺寸与摄像头 CCD靶面尺寸不一致时,观察角度将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者发生画面在焦点以外等问题。 (3)以镜头光圈分类 镜头有手动光圈( manual iris )和自动光圈( auto iris )之分,配合摄像头使用,手动光圈镜头适合于亮度不变的应用场合,自动光圈镜头因亮度变更时其光圈亦作自动调整,故适用亮度变化的场合。 自动光圈镜头有两类:一类是将一个视频信号及电源从摄像头输送到透镜来控制镜头上的光圈,称为视频输入型,另一类则利用摄像头上的直流电压来直接控制光圈,称为 DC 输入型。自动光圈镜头上的 ALC (自动镜头控制)调整用于设定测光系统,可以整个画面的平均亮度,也可以画面中最亮部分(峰值)来设定基准信号强度,供给自动光圈调整使用。 一般而言, ALC 已在出厂时经过设定,可不作调整,但是对于拍摄景物中包含有一个亮度极高的目标 时,明亮目标物之影像可能会造成 "白电平削波”现象,而使得全部屏幕变成白色,此时可以调节ALC来变 换画面。 另外,自动光圈镜头装有光圈环,转动光圈环时,通过镜头的光通量会发生变化,光通量即光圈,一 般用F表示,其取值为镜头焦距与镜头通光口径之比,即:F= f (焦距)/D (镜头实际有效口径),F值 越小,则光圈越大。 采用自动光圈镜头,对于下列应用情况是理想的选择,它们是:在诸如太阳光直射等非常亮的情况下,用自动光圈镜头可有较宽的动态范围。要求在整个视野有良好的聚焦时,用自动光圈镜头有比固定光圈镜头更大的景深。要求在亮光上因光信号导致的模糊最小时,应使用自动光圈镜头。 (4)以镜头的视场大小分类

大视场凝视型红外共形光学系统设计_姜洋

第41卷第6期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年6月Vol.41No.6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 Jun.2012 大视场凝视型红外共形光学系统设计 姜洋1,2,孙强1,孙金霞3,刘英1,李淳1,王健1,杨乐1,2 (1.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3.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河南洛阳471009) 摘要:为提高导弹整流罩气动性能,增强导引头系统稳定性,增大观察视场,完成了共形整流罩结合红外鱼眼镜头的新型红外凝视成像导引头光学系统设计。光学系统采用的椭球形共形整流罩将反远距结构与f-θ成像相结合,通过控制像方视场角提高像面照度的均匀性。对不同结构共形系统的像差特性进行了分析。光学系统解决了大视场光阑像差问题,最终获得±90°的无渐晕观察视场,其冷光阑效率为100%,全视场MTF在15lp/mm处均大于0.5,点斑均方根半径小于30μm,在半径为50μm 圆内能量集中度为93%以上,像面相对照度高于85%,满足大视场光学系统的成像要求。 关键词:光学系统设计;共形光学;红外成像制导;鱼眼镜头 中图分类号:TN2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76(2012)06-1575-06 Design of infrared staring conformal optical system with wide field of view Jiang Yang1,2,Sun Qiang1,Sun Jinxia3,Liu Ying1,Li Chun1,Wang Jian1,Yang Le1,2 (1.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angchun130033,China; 2.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 3.China Airborne Missile Academy,Luoyang471009,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missile domes,enhance the stability and enlarge the FOV,an infrared staring imaging seeker combining the conformal dome and infrared fisheye lens was designed.The solution used an ellipsoidal conformal dome,inverted telephoto lens and f-θlens.Uniform illumination was realized through managing the imaging angle and pupil aberrations.Aber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nformal dome were analyzed.The pupil aberrations at large FOV were solved.An optical system with±90°unvignetted FOR,100%cold stop efficient was designed.The MTF is higher than0.5at the spatial frequency of15lp/mm across the entire field.The RMS radiuses of spot diagram are less than 30μm;the geometric encircled energy is above93%in50μm range;the relative illumination is above85% at margin FOV.The specifications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wide field systems. Key words:optical system design;conformal optics;infrared imaging guidance;fisheye lens 收稿日期:2011-10-05;修订日期:2011-12-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977001);国家863计划(2007AA122110) 作者简介:姜洋(1984-),男,博士生,主要从事光学系统设计等方面的研究。Email:le_zhi@https://www.doczj.com/doc/1e18717252.html, 导师简介:孙强(1971-),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现代红外光学仪器、二元光学、红外系统仿真等方面的研究。 Email:sunq@https://www.doczj.com/doc/1e18717252.html,

800 万像素手机镜头的zemax设计

800 万像素手机镜头的zemax设计 2012.03.13 评论关闭4,757 views 目录 [隐藏] ?1引言 ?21感光器件的选取 ?32设计指标 ?43设计思路 ? 4.13.1材料选取 ? 4.23.2初始结构选取 ? 4.33.3优化过程 ?54设计结果 ? 5.14.1光学调制传递函数 ? 5.24.2点列图 ? 5.34.3场曲和畸变 ? 5.44.4色差和球差 ? 5.54.5相对照度 ?65公差分析 ?76结论 随着手机市场对高像素手机镜头的需求增大,利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设计一款大相对孔径800万像素的广角镜头。该镜头由1片非球面玻璃镜片,3片非球面塑料镜片,1片滤光镜片和1片保护玻璃构成。镜头光圈值F为2.45,视场角2ω为68°,焦距为4.25mm,后工作距离为0.5mm。采用APTINA公司的MT9E013型号800万像素传感器,最大分辨率为3264×2448,最小像素为1.4μm。设计结果显示:各视场的均方根差(RMS)半径小于1.4μm,在奈奎斯特频率1/2处大多数视场的MTF值均大于0.5,畸变小于2%,TV畸变小于0.3%。 关键词:手机镜头;光学设计;800万像素;Zemax 引言 手机镜头的研发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第一款照相手机是由夏普JPHONE(现在的日本沃达丰)在2001年推出的JSH04手机,它只搭载了一个11万像素的COMS数码相机镜头。随后各大手机知名制造厂商纷纷开始研发手机摄像功能。2003年5月22日夏普制造了100万素的JSH53,目前照相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几乎是100%,特别是带有高像素2M、3M、5M、8M的镜头就成为镜头研发的热点[1]。目前800万像素的手机市场占有率还不是太多,但随着人们对高端手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800万像素手机肯定是主流趋势。鉴于此,在选用合理初始结构的基础上,优化出了一款800万像素的手机镜头。 1感光器件的选取 感光器件有CCD(电荷耦合器件)和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两种。CMOS器件产生的图像质量相比于CCD来说要低一些,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消费级别以及高端数码相机都使用CCD作为感光元件;CMOS感应器则作为低端产品

CCTV光学镜头设计的若干问题

CCTV光学镜头设计的若干问题 许正光赵一菲梁来顺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光电技术事业部,北京,100044) 摘要:本文综述了CCTV光学镜头设计和生产制造当中涉及到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设计指导思想、先进光学生产技术、CCTV镜头安全环保性能和RoSH指令、符合使用效果的几点设计经验等。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有益的总结和探讨,对设计人员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CCTV光学镜头先进光学生产技术非球面技术RoSH指令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先进加工技术、先进材料技术和自动优化设计软件为代表的先进光学生产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安防产业中广泛使用的CCTV镜头充分分享到了这门先进的技术带来的好处,传统的设计和生产制造也由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然而,和生产、制造、使用紧密相关的镜头设计过程并没有完全脱离实践当中积累的经验,许多经验总结今天看来仍旧可以作为最基本的设计原则,而这些对刚刚入门或正陷入困惑的业内设计人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此外,日益受到各国重视的CCTV镜头安全环保性能和欧洲正在推行的RoSH指令,使得安防镜头的材料和制造工艺也将面临严峻考验。本文总结了一些笔者在CCTV光学镜头研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1 设计和使用必须紧密结合[1] 评价CCTV光学镜头的好坏,直接涉及到使用、设计和制造三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为了获得一个较理想的光学镜头,光学设计人员首先清晰明确地了解使用要求、使用效果和设计结果转入加工制造时的可能性。在使用和设计要求方面,设计人员对CCTV镜头所要求的焦距、孔径、视场、最近成像距离等光学特性参数和分辨率、畸变、光学传递函数等成像质量特性参数都比较熟悉。而当涉及使

双胶合望远镜头设计要点

XX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201X/201X 学年第 1 学期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XXXXXXXX 学生姓名:XXXXX 学号:XXXXX 课程设计题目:双胶合望远镜头设计 起迄日期:20XX年12月22日~20XX年01月02日课程设计地点:XX大学5院楼513、606 指导教师:XXXX 职称: 教授

摘要 (1) 关键词 (1) 第一章课题要求 1.1课题背景 (2) 1.2设计目的 (2) 1.3设计内容和要求 (2) 第二章方案分析 2.1课题名称 (3) 2.2主要数据 (3) 2.3设计思路 (3) 2.4实现原理 (3) 2.5主要过程 (4) 第三章光学系统设计 3.1光圈参数设定 (5) 3.2视场参数设定 (5) 3.3波长设定 (6) 3.4玻璃厚度的设定 (6) 3.5像空间的设定 (7) 第四章光学系统分析 4.1 2D光路分布草图 (7) 4.2 标准点列图Spot Diagram (8) 4.3 光路图OPD FAN (9) 4.4 光线相差图RAY FAN (10) 4.5波前分布图 (11) 第五章光学系统优化 5.1光学系统调焦 (12) 5.2设置可变参数 (13) 5.3优化函数设定 (13) 5.4最终优化 (14) 第六章系统优化前后比较 6.1优化后的2D草图 (15) 6.2优化后的标准点列 (15) 6.3优化后光路图 (16) 第七章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17)

ZEMAX是一款多功能的光学设计软件,可建立反射、折射、绕射等光学模型,可以用来模拟、分析和辅助设计光学系统,并对光学系统进行优化。双胶合透镜不仅有较好的横向分辨率,而且有较高的轴向分辨率,能够作为共焦3-D成像的一种理想光学元件,在光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将利用ZEMAX软件设计一个双胶合望远镜头,展示利用ZEMAX设计、分析和优化一个简单光学系统的过程,进一步掌握该软件。 关键词:ZEMAX双胶合望远镜头光学系统设计分析

光学镜头基本知识

光学镜头基本知识 第一章光线的传播 一﹑光在真空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真空中(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但是由於在我们的真实空间中﹐光并不能做到这一点﹐这是因为空气。在我们的空气中﹐有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杂物﹐粉尘﹐水雾等。由於这些东西的存在﹐光在直线传播的过程中﹐碰到这些东西﹐就会产生反射﹐折射。而﹐粉尘表面并不光滑﹐光照射到这粉尘面上的时候便会往各个方向反射﹐这边形成了漫反射。正是由於漫反射的存在﹐这便能使我们能感觉到光﹐能看到东西。 二﹑光的反射﹑透射﹑折射 光在大气中传输总不能按着直线传输﹐光在碰到不透光的物质时会发生反射﹐光碰到透光的物质时会发生透射﹐折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在同一个平面上﹐即三线共面。 光的反射 光在传输过程中是遵守反射定理的。 反射定理﹕ 入射角等於反射角。 入射角定义为﹕入射光线和法线组成的夹角 反射角定义为﹕反射光线和法线组成的夹角 法线﹕法线就是垂直於入射面的线。法线是一条虚构的线﹐并不是事实存在的。光的透射和折射 有些物质是透光的﹐光可以穿透这些物质﹐这便是光的透射。 每种不同材质的东西都有着不同的透过率﹐光在这些物质中穿透的时候总会有着能量的损失。入射光线的强度与出射光线的强度的比值为这一材质的透过率。 所谓光线的折射就是指光线在进行传输的过程中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的时候﹐不会沿直线传播﹐而是有了一定角度的弯折。这便是光线的折射。 通常在大气中我们认定其折射率为1。 折射定律被描述为﹕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为常数﹐它等于折射线所处介质的折射率n`与入射线所处介质的折射率n之比。 通常折射率较大的介质称为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小的介质称为光疏介质。若入射光在光密介质﹐这时折射角总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随着入射角增大而增大﹐最大使折射角为90度﹐这时sini`=1﹐若入射角再增大﹐将发生全反射。 自然界有很多全反射现象﹕海市蜃楼﹑沙漠幻影﹑等。

光学设计报告

光学设计课程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

目录 双胶合望远物镜的设计 (02) 摄远物镜的设计 (12) 对称式目镜的设计与双胶合物镜的配合 (20) 艾尔弗目镜的设计 (30) 低倍消色差物镜的设计 (38) 无限筒长的高倍显微物镜的设计 (47) 双高斯照相物镜的设计 (52) 反摄远物镜的设计 (62) 课程总结 (70)

双胶合望远物镜的设计 1、设计指标: 设计一个周视瞄准镜的双胶合望远物镜(加棱镜),技术要求如下:视放大率: 3.7?;出瞳直径:4mm ;出瞳距离:大于等于20mm ;全视场角:210w =?;物 镜焦距: ' =85f mm 物;棱镜折射率:n=(K9);棱镜展开长:31mm ;棱镜与物镜的 距离40mm ;孔径光阑为在物镜前35mm 。 2、初始结构计算 (1) 求 J h h z ,, 根据光学特性的要求4.728.142=== D h : 44.75tan 85tan ''=?=?=οωf y 0871 .0''==f h u 648.0'''==y u n J (2)计算平行玻璃板的像差和数 C S S S I I I I ,, 平行玻璃板入射光束的有关参数为 0871.0=u 0875.0)5tan(-=-=οz u 005 .1-=u u z 平行玻璃板本身的参数为 d=31mm ; n=; 1.64=ν 带入平行玻璃板的初级像差公式可得: 000665.01.51631-1.5163×0.0871×-3113 24 432-==--=I du n n S 0.0006682=(-1.005)×-0.000665=u u × =z I I I S S 000824.0087.05163.11.6415163.131122 22-=??-?-=--=I u n n d S C υ

光学镜头基本知识

光學镜头基本知識 第一章光線的傳播 一﹑光在真空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光在真空中(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但是由於在我們的真實空間中﹐光並不能做到這一點﹐這是因為空氣。在我們的空氣中﹐有存在著各式各樣的雜物﹐粉塵﹐水霧等。由於這些東西的存在﹐光在直線傳播的過程中﹐碰到這些東西﹐就會產生反射﹐折射。而﹐粉塵表面並不光滑﹐光照射到這粉塵面上的時候便會往各個方向反射﹐這邊形成了漫反射。正是由於漫反射的存在﹐這便能使我們能感覺到光﹐能看到東西。 二﹑光的反射﹑透射﹑折射 光在大氣中傳輸總不能按著直線傳輸﹐光在碰到不透光的物質時會發生反射﹐光碰到透光的物質時會發生透射﹐折射。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折射光線﹐在同一個平面上﹐即三線共面。 2.1 光的反射 光在傳輸過程中是遵守反射定理的。 反射定理﹕ 入射角等於反射角。 入射角定義為﹕入射光線和法線組成的夾角 反射角定義為﹕反射光線和法線組成的夾角 法線﹕法線就是垂直於入射面的線。法線是一條虛構的線﹐並不是事實存在的。 2.2 光的透射和折射 有些物質是透光的﹐光可以穿透這些物質﹐這便是光的透射。 每種不同材質的東西都有著不同的透過率﹐光在這些物質中穿透的時候總會有著能量的損失。入射光線的強度與出射光線的強度的比值為這一材質的透過率。 所謂光線的折射就是指光線在進行傳輸的過程中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的時候﹐不會沿直線傳播﹐而是有了一定角度的彎折。這便是光線的折射。 通常在大氣中我們認定其折射率為1。 折射定律被描述為﹕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為常數﹐它等于折射線所處介質的折射率n`与入射線所處介質的折射率n之比。 通常折射率較大的介質稱為光密介質﹐折射率較小的介質稱為光疏介質。若入射光在光密介質﹐這時折射角總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隨著入射角增大而增大﹐最大使折射角為90度﹐這時sini`=1﹐若入射角再增大﹐將發生全反射。 自然界有很多全反射現象﹕海市蜃樓﹑沙漠幻影﹑等。

手机照相镜头的光学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手机照相镜头的光学设计 摘要 随着市场的发展,可拍照手机逐渐取代普通手机,而手机的小型超薄化也是必然趋势,手机的照相功能的提升和小型超薄化应并进,而二者又是相互制约的,因此尽量减小手机照相镜头的体积并提高其性能成为必然趋势。 本文后半部分运用ZEMAX对所设计的镜头进行了调整和优化,用缩放法对初始模型反复调试和修改,并根据课题要求进行了数据分析,最终得出了符合设计要求的结果.最终设计结果为:镜头总长:10.07mm,后焦距:1.27mm。畸变范围-1.07到1。76 之间.中心视场MTF@160lp/mm值为0.52.边缘视场MTF@120lp/mm值为0.53。 关键字:可拍照手机镜头小型化ZEMAX 优化。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目录 (1) 1 绪论 (1)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 可拍照手机和镜头设计的国内外发展 (1) 1。2。1 可拍照手机国内外发展状况 (1) 1。2。2 现今镜头设计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2) 2 手机照相镜头的成像原理介绍 (3) 2.1 可拍照手机照相原理....................................... (3) 2。2 感光元件简介............................................. (3)

2。3 镜头结构分类及选择........................... (3) 2.4手机镜头的性能指标和相关术语 (4) 2.4。1镜头类型选择的依据[7] (4) 2.4.2数码镜头鉴别率 (4) 2。4。3光圈范围 (4) 2. 4. 4影响像质的几个因素 (5) 3光学系统设计 (6) 3。1光学设计软件简介 (6) 3.1.1 ZEMAX MTF函数 (6) 3。1.2缺省的评价函数及优化 (6) 3。1. 3归一化的视场和光瞳坐标 (7) 3。2设计要求及分析 (7) 3.3初始结构的选择 (8) 3。3。1 视场角的确定 (10) 3.3.2 F数的确定 (10) 3。3。3 工作波长的选择 (10) 3.3.4调制传递函数图如下 (11) 3.3.5七种塞得像差分别为 (11) 3。3.6场曲和畸变图 (12) 3.3。7点列图如下 (12) 3.3.8光线特性曲线图 (13) 3。4 像差的初步校正 (13) 3.4.1初步校正后的数据 (13) 3.4。2二维光路图如下 (15) 3.4。3调制传递函数图如下: (15) 3.4。4场曲畸变图 (16) 3。4.5点列图 (17) 3.4.6光线特性曲线图 (17) 3。5系统优化 (18) 3.5。1优化数据 (18) 3. 5。2二维光路图 (19) 3.5.3 点列图 (20) 3。5。4场曲畸变示意图 (20) 3.5.5 MTF分析图 (21) 3.5。6光线特性曲线图 (23) 3。6公差分析 (24) 3. 6. 1公差分析的一般过程 (24)

光学镜头概述及分类

光学镜头概述及分类 光学镜头一般称为摄像镜头或摄影镜头,简称镜头,其功能就是光学成像。镜头是机器视觉系统中的重要组件,对成像质量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它对成像质量的几个最主要指标都有影响,包括:分辨率、对比度、景深及各种像差。镜头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质量差异也非常大,但一般用户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往往对镜头的选择重视不够,导致不能得到理想的图像,甚至导致系统开发失败。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各种常见镜头的分类及主要参数介绍,总结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使读者掌握机器视觉系统中镜头的选用技巧。 根据有效像场的大小划分 把摄影镜头安装在一很大的伸缩暗箱前端,并在该暗箱后端安装一块很大的磨砂玻璃。当将镜头光圈开至最大,并对准无限远景物调焦时,在磨砂玻璃上呈现出的影像均位于一圆形面积内,而圆形外则漆黑,无影像。此有影像的圆形面积称为该镜头的最大像场。在这个最大像场范围的中心部位,有一能使无限远处的景物结成清晰影像的区域,这个区域称为清晰像场。照相机或摄影机的靶面一般都位于清晰像场之内,这一限定范围称为有效像场。由于视觉系统中所用的摄像机的靶面尺寸有各种型号,所以在选择镜头时一定要注意镜头的有效像场应该大于或等于摄像机的靶面尺寸,否则成像的边角部分会模糊甚至没有影像。 根据有效像场的大小,一般可分为如下几类:

根据焦距分类 根据焦距能否调节,可分为定焦距镜头和变焦距镜头两大类。依据焦距的长短,定焦距镜头又可分为鱼眼镜头、短焦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四大类。需要注意的是焦距的长短划分并不是以焦距的绝对值为首要标准,而是以像角的大小为主要区分依据,所以当靶面的大小不等时,其标准镜头的焦距大小也不同。变焦镜头上都有变焦环,调节该环可以使镜头的焦距值在预定范围内灵活改变。变焦距镜头最长焦距值和最短焦距值的比值称为该镜头的变焦倍率。变焦镜头有可分为手动变焦和电动变焦两大类。 变焦镜头由于具有可连续改变焦距值的特点,在需要经常改变摄影视场的情况下非常方便使用,所以在摄影领域应用非常广泛。但由于变焦距镜头的透镜片数多、结构复杂,所以最大相对孔径不能做得太大,致使图像亮度较低、图像质量变差,同时在设计中也很难针对各种焦距、各种调焦距离做像差校正,所以其成像质量无法和同档次的定焦距镜头相比。 实际中常用的镜头的焦距是从4毫米到300毫米的范围内有很多的等级,如何选择合适焦距的镜头是在机器视觉系统设计时要考虑的一个主要问题。光学镜头的成像规律可以根据两个基本成像公式牛顿公式和高斯公式来推导,对于机器视觉系统的常见设计模型,我们一般是根据成像的放大率和物距这两个条件来选择合适焦距的镜头的,在此给出一组实用的计算公式: 放大率:m=h’/h=l’/l 物距:l = f(1+1/m) 像距:l’= f(1+m) 焦距:f = l/(1+1/m) 物高:h = h’/m = h’(l-f)/f 像高:h’= mh = h(l’-f)/f 根据镜头接口类型划分 镜头和摄像机之间的接口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工业摄像机常用的包括c接口、cs接口、f接口、v接口、t2接口、徕卡接口、m42接口、m50接口等。接口类型的不同和镜头性能及质量并无直接关系,只是接口方式的不同,一般可以也找到各种常用接口之间的转接口。 c接口和cs接口是工业摄像机最常见的国际标准接口,为1英寸-32un英制螺纹连接口,c型接口和cs型接口的螺纹连接是一样的,区别在于c型接口的后截距为17.5mm,cs型接口的后截距为12.5mm。所以cs型接口的摄像机可以和c口及cs口的镜头连接使用,只是使用c口镜头时需要加一个5mm的接圈;c型接口的摄像机不能用cs口的镜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