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组 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思想来源
- 格式:ppt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39
第二章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产生于20世纪初,它综合运用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集中研究人们工作中的普遍行为规律及一般方法,以协调组织内部人际关系,满足人们的合理需要,激励人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以实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2-1 行为科学的产生及人际关系学说一、行为科学的概念是研究人的普遍行为规律及一般方法的科学,是一门横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边缘性、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科学。
综合性: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成果,全面研究企业中人的行为规律,以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有效地完成组织预定的目标。
二、行为科学的产生过程(一)霍桑实验(1924-1932 )美国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电话交换机制造工厂,雇员2.5万,有较完备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仍有许多不满情绪,经常消极怠工。
1、实验室研究:主要意图是分析工作环境中的单项要素对员工工作效率的影响。
包括:(1)照明实验(2)继电器装配:福利研究(二)人际关系理论1、人是社会人,金钱和物质不是激发人们热情的唯一动机,还有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因素—最有意义的结论,区别于古典经济学管理理论的“经济人”假说。
2、工人的工作态度和工作士气是影响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
工人士气的高低,取决于组织中人际关系的状况和成员的满足感。
非正式组织产生的直接原因:暂时利益的一致受管理方式的影响兴趣爱好的一致经历背景的一致亲属关系地理位置的一致非正式组织的特点:非正式组织是以感情为纽带,在自愿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的,是一种自发的无形的组织形式非正式组织的权力来自于组织内成员的授予非正式组织具有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非正式组织结构一般比较松散非正式组织具有不成文的行为准则三、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对管理理论的影响行为科学是在人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的产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管理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会历史原因:1、人是生产力中的首要因素。
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资料行为科学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管理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首先从泰勒科学管理建立以后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中寻找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空前尖锐的结果。
这次世界大战削弱了资本主义的力量,再加上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使得世界经济体系出现了全新的格局。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资本主义各国进行战略调整,引发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激烈震荡。
经济恢复缓慢,政治矛盾激化,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一度出现高潮。
1920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及部分重要工业产量恢复到大战前的水平,新的经济危机周期又开始了。
1920年7月,美国和其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爆发经济危机,各国物价急剧下跌,破产企业增多,失业人数激增。
这次经济危机带来的后果特别严重,它延续的时间虽然不到半年,但却以其猛烈、全面和深刻性显示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不可克服性。
经济危机过后,资本主义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欧洲主要国家的工业生产相继恢复到战前的水平,加上美、日等国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增长,从而使世界的工业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就已经恢复和超过战前的水平。
在20年代,美国的工业发展比较快,首先是美国没有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同时又在大战中得到数百亿美元的巨额利润,使得美国垄断资本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尽可能地采用各种新的机器设备和自动化装置,实行标准化规模生产来赚取超额利润,引致劳资矛盾进一步恶化。
可以用统计数据说明美国1929年的经济增长。
当时钢铁达到1亿吨,机床制造、汽车、石油都成倍增长,汽车达到535.8万辆,石油达到1.37亿吨。
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显著提高,1929年达到了48.5%,超过当时的英、德、法3国比重之和的79%。
美国的国民收入也大为增长,1921年是594亿美元、1929年为878亿美元。
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工业和经济的增长较快,但当时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已被社会主义的苏联打开了一个缺口,一种新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形成。
2、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详见教材P.135-136)行为科学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
它正式被命名为行为科学,是在1949 年美国芝加哥的一次跨学科的科学会议上。
行为科学的产生是生产力和社会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管理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1)行为科学产生的政治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使得世界经济体系出现了全新的格局,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矛盾激化,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一度出现高潮,这是行为科学产生的政治背景。
(2)行为科学产生的经济背景。
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加剧,使得企业主感到单纯用传统管理理论已不能有效地控制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利润。
有些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意识到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需要有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管理理论。
这就为行为科学的产生奠定了社会经济基础。
(3)行为科学产生的人文背景。
资本家为了摆脱危机,缓解劳资双方的矛盾,开始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和泰罗的科学管理进行了思考:反思的结果是,在经济学方面,凯恩斯主义的兴起为资本主义持续发展开出了药方,在管理学方面对人的研究,梅奥开辟了行为研究的方向。
行为科学就在大萧条中的霍桑实验后开始兴旺起来了。
3、简述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特征(详见教材P.230-231)现代管理理论的各个学派,虽各有所长,各有不同,但不难寻求其共性。
现代管理理论的共性实质上也就是现代管理学的特点,它们可概括如下一些方面。
(1)强调系统化。
系统化就要求人们要认识到一个组织就是一个系统,同时也是另一个更大系统中的子系统。
现代管理论运用系统思想和系统分析方法来指导管理的实践活动。
(2)重视人的因素。
人是生活在客观环境中的,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管人。
重视人的因素,就是要注意人的社会性,对人的需要予以研究和探索,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尽最大可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3)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也就是在不违背组织原则的前提下,发挥非正式群体在组织中的积极作用。
一、填空题1.美国管理思想史学家丹尼尔·A·雷恩博士(Daniel A.Wren)所著的《管理思想的演变》书于1979年出版。
P62.研究历史问题要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地总结、辩证地否定、批判地吸收,在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在学习的基础上创新。
P73.体现古巴比伦人的许多管理思想的著名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
P184.希伯来人很善于利用宗教来控制人和管理国家。
P195.古巴比伦人的许多管理思想都体现在法律上,他们在法律上做出了民事控制、事故责任、生产控制与激励以及最低工资等规定。
P356.巴比伦人首先认识到责任不能推诿给下级这一原则。
P18 7.古埃及人在管理中已有了萌芽状态的管理咨询制度、例外原则、授权等思想。
P178.都江堰工程,规模宏大,地点适宜,布局科学合理,兼有防洪、排灌、航运三种作用,在世界古代水利工程史上也是罕见的奇迹,充分展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工程设计和管理水平。
P419.“为政以德”是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治国思想。
P44 10.孟子全部管理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和前提是对人及人性的认识和理解。
P4611.“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是管子所强调的管理者应有的创新精神。
P5012.管子的“四民分业”,强化了士、农、工、商的社会分工。
P5213.工业革命之前,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是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P6214.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的观点对早期古典管理理论的发展具有突出的意义。
P6515.萨伊第一个明确承认生产力继土地、资本、劳动力之外还存在第四种要素——管理 P6316.尤尔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著作是1835年出版的《制造业的哲学》。
P6517.普尔发现了建立健全管理体系的三个原则,它们是组织原则、沟通交往原则、信息原则。
P7318.泰勒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
P8319.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P8620.在组织管理方面,泰勒认为应该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取代传统的凭经验工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