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专题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4
毛概调研报告范文
《毛泽东思想概论调研报告》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学习毛泽东思想,本次调研报告着重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渊源、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进行调研,以期更好地吸收和应用毛泽东思想。
经过对相关文献和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渊源
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它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由毛泽东和其他革命先辈们总结和提炼的。
从鸦片战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再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毛泽东思想一直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阶段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
1.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在中国实践中的创造性运用;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3.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4.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原则问题进行深刻阐述;
5. 对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
三、毛泽东思想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当今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
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思想对于加强党的领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富宝库。
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毛概研究报告《毛泽东思想概论》研究报告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它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科学基础。
本报告旨在对毛泽东思想进行研究,以探讨其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首先,毛泽东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毛泽东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毛泽东的思想强调要尊重人民意志,依靠人民力量,坚持人民民主和土地革命,为人民争取解放。
这一思想指导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中组织起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的伟大胜利。
其次,毛泽东思想注重实践。
毛泽东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指出只有经过实际检验的理论才是正确的理论。
他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纠正错误,不断推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新的成就。
毛泽东思想的这一特点,使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最后,毛泽东思想强调坚持独立自主。
毛泽东在思想上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立场,不受任何外部势力的干扰。
他提出了独立自主自办工业的方针,强调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不能依赖外国。
这一独立自主的思想,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也为中国树立了独立自主的国际地位。
综上所述,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经验的总结,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实践,强调独立自主,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和传承,对于我们深化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实践的认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1篇一、课题背景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教学往往侧重于理论讲授,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弱。
因此,开展基于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对于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目的1. 分析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2. 构建基于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3. 探索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 为高校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课题研究内容1.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分析(1)实践教学环节不足:目前,许多高校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较少,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和体验。
(2)实践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主要以参观、讲座、讨论等形式为主,缺乏创新和实践性。
(3)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主要依赖于学生的自评和教师的主观评价,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
2. 构建基于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1)实践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实践教学内容:结合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内容,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如参观革命纪念地、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
(3)实践教学方式:采用多种实践教学方式,如实地考察、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辩论赛等。
(4)实践教学评价:建立科学、客观、全面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
3. 探索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1)加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联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2)创新实践教学方式: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毛概专题调研报告1000毛泽东与中国革命的调研报告一、引言毛泽东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导师,他的思想和贡献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毛泽东与中国革命的调研,探讨毛泽东思想和其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内涵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化,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坚持农村革命、武装斗争、党的领导、群众路线等。
三、毛泽东与中国革命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起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
首先,他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战略,通过发动农民起义、建立农村根据地,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其次,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注重发动群众,推动了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如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此外,毛泽东还坚持党的领导,并不断推动共产党的政治、组织、实践等方面的建设。
四、毛泽东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影响毛泽东思想对中国当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建立了一套独特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导。
另一方面,毛泽东思想强调人民群众的参与和发动,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和深化。
此外,毛泽东思想对于中国的外交政策、文化建设等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五、结论综上所述,毛泽东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导师,他的思想和贡献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内涵,以及毛泽东与中国革命的关系都体现了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在当代中国,毛泽东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六、参考文献1. 范文澜,(2006),《毛泽东思想与中国革命》。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 辛亥革命研究网。
(2008)。
《毛泽东与中国革命》。
(注:以上调研报告仅为模拟,如需真实相关内容,请自行进行调研。
)。
毛概课题研究报告题目《毛概课题研究报告》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巨大影响。
首先,归纳了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性和基本特征。
其次,探讨了毛泽东思想启示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方面的关键性问题。
最后,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本篇报告的研究对于深化我们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建设,影响。
引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的重要思想。
它不仅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和完善,也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巨大影响。
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它是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理论阐述1、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性和基本特征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并且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毛泽东思想是在伟大斗争中形成的。
其次,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是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根本问题。
第三,毛泽东思想的特点是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2、毛泽东思想启示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方面的关键性问题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是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根本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统一战线问题和人民战争问题。
在统一战线问题上,毛泽东思想不仅提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孤立一切可以孤立的敌人”的方针,也始终强调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在人民战争问题上,毛泽东思想不仅开创性地提出了“武装斗争是最基本的形式,其他一切形式都是为武装斗争服务的”的理论,也对全党和全军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要求。
3、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在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表现得非常明显。
在历史方面,毛泽东思想推动了中国革命不断前进,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两个历史时期。
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毛泽东思想更是深入人心,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基础。
毛概调研报告近期,我在参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学习之余,进行了一些调研和思考。
我认为,了解毛泽东思想对于我们理解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因此,我调查了一些相关的内容,并在此分享我的一些研究成果。
首先,我搜集了一些关于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概括。
毛泽东认为,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动员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特别是工人和农民,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和实现社会主义的胜利。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思想和方法,如“以群众路线为中心”、“实事求是”、“一切从人民群众出发”等等。
接下来,我进一步探究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联系,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和差异。
首先,毛泽东思想强调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等理念,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更注重市场经济和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其次,毛泽东思想强调农村革命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注重城市化和城市社会管理。
然而,这两种理论也有共同点。
比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强调“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都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基石。
最后,我结合实际情况,思考了毛泽东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意义。
毛泽东思想既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尤其在当前反腐倡廉、加强党建等方面,毛泽东思想仍然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已经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过去的经验和方法,需要在继承和发扬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
综上所述,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理论价值。
我们应该在认真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毛泽东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意义,更好地发挥其在新时代的作用。
毛概悟经典调研报告经典调研报告:《毛泽东思想概论》的悟思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研究《毛泽东思想概论》这一经典著作,并进一步了解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与理论体系。
调研过程:我们首先对《毛泽东思想概论》进行了全面阅读,并结合各章节的核心内容制定了调研提纲。
随后,我们进行了小组讨论,对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独立观点。
最后,我们对调研结果进行整理,撰写了本次调研报告。
调研结果:1. 历史背景:毛泽东思想诞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时期,从反帝反封建的土地革命战争中逐渐形成。
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过程中,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 核心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其核心思想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在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领域,毛泽东思想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为中国革命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3. 辨析时代背景:不可否认,《毛泽东思想概论》的创作和出版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
作为一本教材性质的著作,它与邓小平时代的改革开放有一定的区别。
因此,在理解《毛泽东思想概论》时,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进行辨析。
4. 时代价值:尽管《毛泽东思想概论》有一定的历史和时代限制,但它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观点,如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等,对于当今中国的国家建设和发展仍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5. 研究思路:《毛泽东思想概论》作为一本介绍性质的著作,其目的在于向人民群众全面阐述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
然而,对于毛泽东思想的深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展开,特别是对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
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毛泽东思想概论》的核心内容和历史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对于中国革命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毛概课-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毛概课1. 研究背景与目的:毛概课是大学中普遍设置的一门政治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毛泽东思想及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评估学生对毛概课的认知程度和学习效果以及对该课程的态度和意见。
2.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研,共发放了500份问卷,主要包括选择题和开放性问题。
调研内容涵盖了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学习体验以及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等方面。
3. 调研结果:根据收集的问卷,得出以下结论:a) 认知程度:大部分学生(80%)表示了解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但只有少数学生(20%)对其具体实践和思想体系有深入理解。
b) 学习效果:大多数学生(70%)认为毛概课程对培养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对中国现代历史的理解具有积极意义,但也有一部分学生(30%)对该课程的实际效果表示质疑。
c) 教学方式:绝大多数学生(90%)认为老师讲课生动有趣,但也有一些学生(10%)认为教学方式过于注重理论,缺少实践案例的引导。
d) 学习体验:有半数以上学生(60%)反映毛概课程的学习负担较重,课程笔记和作业较多,但也有一部分学生(40%)认为这有助于加深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和记忆。
e) 对毛泽东思想的态度:超过半数学生(60%)对毛泽东思想持肯定态度,认为其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40%)对毛泽东思想表示质疑和反对。
4. 结论与建议:根据调研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并提出相应建议:a) 学生对毛概课的认知程度整体较高,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对其实质内容理解不够深入,可以通过更多实际案例和教学互动来提升学习效果。
b) 教学方式应更加灵活多样,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c) 课程负担较重的问题应引起重视,适量减少作业和笔记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
d) 对于学生对毛泽东思想的态度和意见,教师应提供更多案例和材料,促进学生客观分析和思考。
毛概实践调研报告(范文四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毛概实践调研报告(范文四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毛概实践调研报告(范文四篇)》。
第一篇:毛概社会实践报告一、导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与之相适应的网络技术也得到了广泛而深刻的发展。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但是,正如其他任何技术一样,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综合了以往语音、视频和数据业务,为人们带给多元化的网络服务,在带给人们方便和新颖的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这种影响是两面性的。
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者的主体,研究他们使用网络的状况,有助于找出网络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构成解决办法和指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使网络这个新兴技术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稳定和谐。
二、方法与步骤介绍(一)调查方法的介绍本次调查采用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在问卷网上设计好问卷后,将链接发送给其他同学,邀请他们参与问卷调查。
(二)调查对象的介绍由于上网的主力是年轻人,我们能够邀请到的主要也是大学生,因此该问卷设计的调查对象为大学生,我们将对大学生的上网状况进行分析总结。
(三)分析方法的介绍我们对调查结果采用图表进行统计,根据调查得到的结果,结合网上的文献资料,分析当前大学生的上网状况,得出相关结论,提出意见推荐。
三、资料介绍与分析(一)调查背景目前全国在校大学生超两千万人,作为民族未来的栋梁,大学生的发展状况对整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
网络作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到大学生的方方面面。
对大学生的上网状况进行调查,能够对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状况有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能够更好的总结当前大学生的生活状况,提出切实有效的意见推荐。
网络的即时性和多样性给大学生带来丰富的信息,使大学生的生活与外界紧密相连。
毛概专题研究报告怎么写1. 引言在高等教育中,毛概(即毛泽东思想概论)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毛概,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以及实践经验,对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进行毛概专题研究并撰写报告是培养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毛概专题研究报告的基本写作流程和结构,以帮助读者写出高质量的专题研究报告。
2. 研究选题在撰写毛概专题研究报告之前,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选题。
选题应该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难度,同时也要符合自身研究兴趣和能力。
可以从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理论内涵、现实意义等多个方面展开研究。
3. 研究方法在研究选题确定之后,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进行深入探究。
毛概专题研究可以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不同的研究方法,具体选择方法要根据研究选题的特点和自身条件来确定。
4. 研究框架一个良好的研究框架能够使研究报告的内容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研究框架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思想在这一部分,可以对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概念,如阶级斗争、矛盾论、人民群众等进行阐述,同时重点介绍一些重要的思想,如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等。
4.2.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背景和形成过程这一部分可以通过深入研究毛泽东所处的历史背景和他的个人经历,分析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
可以结合时间线、事件分析等方式,展示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脉络。
4.3. 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内涵和核心思想在这一部分,可以详细阐述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内涵和核心思想,包括社会主义道路、无产阶级专政、农村包围城市等重要内容。
可以对这些理论进行解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4.4. 毛泽东思想的现实意义和发展方向在这一部分,可以探讨毛泽东思想在当代中国和世界的现实意义,并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方向进行思考和展望。
可以结合当前的社会问题和挑战,探索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的创新和发展。
酉阳土家摆手舞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简介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处渝东南边陲的武陵山区,渝、鄂、湘、黔四省(市)在此接壤,是渝东南重要门户。
全县面积5173平方公里,是重庆市面积最大的县,辖39个乡镇,人口73万,其中土家族44.5万,苗族16.5万人,还有满、彝、回、黎等1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3.6%,是土家族苗族的主要聚居地。
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西面有滩急浪高的乌江天险;东面有被喻为“土家族摇篮”的酉水河和古朴的民风民俗。
摆手舞溯源摆手舞有”巴渝舞“起源说。
《华阳国志·巴志》载:”武王伐纣,前歌后舞“、”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
这说明”巴渝舞“在武王伐纣时就用于了战争。
”巴渝舞“之名始见于《华阳国志·巴志》中”阆中有渝水。
賨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冲锋陷阵,锐不可挡,帝善之专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
乃令乐人习学之,今所谓巴渝舞也“。
在三千多年前,历史上曾出现了强盛的巴子国,《华阳国志·巴志》云:”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其地东至鱼腹,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接黔涪“。
这一区域正好囊括了整个武陵山区。
唐梁载言《十道志》云:”楚子灭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黔中,汉有天下,名曰酉、辰、巫、武、沅等五溪,各为一溪之长,号五溪蛮“。
这些记载都说明了古代巴人正是土家族之先民的一部,建国后,在三峡、清江、酉水河流域的武陵山地区出土的”巴氏剑“、”虎纽錞于“等大量的巴氏青铜器佐证了这一史实。
摆手舞简介摆手舞又名“社巴”,整个活动以祭典舞蹈、唱歌等为表演形式,以讲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英雄事迹为内容。
祭礼仪式毕,由“梯玛”或掌坛师带领众人,进摆手堂或摆手坪跳摆手舞,唱摆手歌。
土人作战前跳此舞以助长士气。
摆手舞分单摆、双摆、大摆手、小摆手数种。
跳摆手舞击大鼓、鸣大锣,气势宏浑壮阔,动人心魄。
舞蹈时双手呈同边摆动,踢脚摆手,翩跹进退,成双成对,意境生动。
摆手舞不仅是民间一种娱乐和健身性质的体育活动,亦是舞台上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葩,正是“摆手堂前艳会多,携手联袂缓行歌。
鼓锣声杂喃喃语,袅袅余音嗬呓嗬。
”跳摆手舞,少则数十人数百人,称“小摆手舞”;多则数千人至数万人,叫“大摆手舞”。
其舞蹈形式有“单摆”、“双摆”、“回旋摆”等;舞姿多模仿跋山涉水、农事劳动、战斗姿态、岩鹰展翅、日常生活。
这些舞蹈动作,舒展大方,生活气息浓郁,表现出土家人粗犷豪放的民族性格。
每逢节日喜庆,土家人都要到“摆手堂”或草坪、院坝跳摆手舞.摆手舞是土家族最主要的标志性文化形态。
民间自古就有“北跳丧,南摆手”的说法。
其是以摆手为基本特征的祭祀性舞蹈,是土家人祭祀神灵、酬报先祖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
主要传承于酉水河中、下游地区,根据表演形式、内容、规模和祭祀主体的不同,摆手舞可分为“大摆手”和“小壁手“两种,摆手舞的基本动作有”单摆“、”双摆“和”回旋摆“,其基本动律为:手脚同边,下不过膝,上不过肩,身体下沉而微有颤抖。
主要表现内容涉及人类起源、神话传说、民族迁徙、古代战争、狩猎捕鱼、刀耕火种、生产劳动、饮食起居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套系列的土家摆手舞,实则是一部活生生的土家民族发展史。
酉阳土家摆手舞流传于酉阳民间的两套表演内容完全不同的原始摆手舞均属于“小壁手“的范畴,其舞蹈语汇自然、古朴。
其中一套是以表现民族迁徙为主要内容,展现了土家先民在迁徙途中的苦难历程;另一套则是原始地摹仿了生产劳作的全过程。
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大部分舞蹈动作已失传,今幸存的动作还有:单摆、双摆、抖虼蚤、叫花子烤火、螃蟹上树、磨鹰闪翅、状元踢死府台官、播种、栽秧、薅秧、割谷、打谷、挑谷等数十个。
过去,每逢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土家山民便聚集在摆手堂或土王庙前,以粑粑、豆腐、团撒、刀头为祭品,在老土司或长者的主持下举行盛大的祭祀和摆手活动,气氛十分热烈,常常通宵达旦。
在跳摆手舞时,还要伴以摆手歌,歌词的内容大多涉及民族历史、祭祀祖先和生产耕作等等。
酉阳县后溪镇长潭村酉水河西岸的”爵主宫“(小壁手堂),形式独特,保存完好,伴随着堂前千年的古麻柳和汩汩作响的酉水河,见证了昔日“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的盛况。
长潭“爵主宫”始建于清代咸丰年间,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为清代建筑风格,砖木结构,复四合院布局。
其主体建筑有前厅、正殿、供台、厢房、前后天井和侧门等,分左右两道正门,左边为“彭氏宗祠”,供奉彭氏历代先祖;右边为“爵主宫”,供奉“彭公爵主”,正门前是用青石板铺成的能容纳数十人跳摆手舞的长方形坝子,坝子的三周是雕刻精美的石护栏。
长潭“爵主宫”是今渝东南地区现存的唯一的与宗祠一体的土家“摆手堂”,是土王庙与宗祠相结合的复合体,也是研究土家族原生文化的生存与变异轨迹的重要实物资料。
“爵主宫”因主要祭祀彭公爵主而得名。
彭公爵主就是湘西溪州刺史彭世愁。
彭世愁因于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40年)与楚王马希范共立记事铜柱于会溪坪而着称于史,是当时湘西着名的土家族酋领,传说马希范给彭世愁封了爵位,所以,后人尊称他为彭公爵主,今酉水河流域的彭姓土家人均视他为开山老祖公。
过去,一年一度的祭祀和摆手活动在此举行,因此,习惯上又把“爵主宫”称为“摆手堂”。
为什么重庆酉阳的土家人崇拜湘西的土王呢?原因之一,酉阳自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县时就在酉水河下游今湖南省永顺县王村(即今芙蓉镇),属汉武陵郡辖县之一,史称下溪州,后辗转迁至今址。
1962年《湖南省志·地理志》说酉阳县治在永顺县南部猛洞河与酉水河汇合处的王村,因位于酉水北岸而得名;并说酉阳县在湖南省境内辖永顺、古丈、龙山三县。
这一史实表明酉阳与湘西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被历史清晰地打上了“文化同构”的烙印;原因之二,溪州地处酉水河下游,而酉阳的后溪、大溪则地处酉水河中游,借助酉水这条黄金水道,两地交往古已有之,故文化渗透与传承亦为必然;原因之三,清同治《酉阳直隶州总志·地舆志·山川》载:“三峿山,在州东一百六十里后溪河上(即酉水河),三峰并峙,苍翠逼人,为大江里彭、白、田三姓祖山。
土人言三姓之祖始入川时,各踞峰下以居……”。
由此可见,彭、白、田(土家族大的宗姓)三姓之祖曾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而被迫迁徙,从酉水河下游逆流而上,到达了酉阳的后溪、大溪一带繁衍生息,随着三姓的迁徙,也势必将这一“土王崇拜”的文化形式带入酉阳地区。
曾经遍布酉阳全境的各种“三抚庙”、“土王庙”、“爵主宫”是土家人为纪念有德于民的土司王而修建的,也是土家人进行“土王崇拜”和“摆手祭祖”的主要场所,这种每年必须举行的祭祀活动在土家地区保存了相当长的时间,直到宗族制度的引入和强制“儒化教育”的实施,才从根本上动摇了她的根基并逐步取而带之。
这一时期,新建的土家族强宗大姓的宗祠如雨后春笋,而作为土家原生文化载体的“三抚庙、”土王庙“、”爵主宫“等古建筑却迅速消失,几乎丧失殆尽,在此前提下,长潭”爵主宫“(复合体)的出现就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她既是一种民族文化的”残存“,更是一种生存与适应的变异。
换言之,既适应了统治文化的整合,又顽强地保存了自己,这反映了土家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的道路是十分曲折的.酉阳摆手舞的发展史1956年,从事民族事务工作的著名教授潘光旦先生,从北京来酉阳考察时, 被蕴藏在这片神奇土地上丰富多采的土家文化深深吸引住了。
他建议地方政府应该尽快组织专业队伍,尽快抢救,挖掘、搜集、整理这一批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
酉阳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将收集整理工作列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1982年初开始对蕴藏在本县境内的各种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门类,特别是对酉阳土家摆手舞的原始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普查、摸底和采风工作。
1984年,根据国家文化部《关于收集、整理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的通知》精神,酉阳土家摆手舞被作为重点收入集成。
1993年,县委、县政府邀请四川省成都市歌舞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编导张瑜冰,四川省舞蹈家协会常务理事琚渝安,成都市歌舞剧院曲作家陈大德三同志,以酉阳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为基础创作素材,编创了土家族特色浓郁大型乐舞《摆手祭》,并推出了酉阳第一套广场壁手舞。
1994年,《摆手祭》在四川省第二届少数民族艺术节上摘取“特别奖”,第一次唱响了酉阳土家摆手舞这一民族文化品牌。
此后,酉阳在土家摆手舞的提炼工作中,不断推出新的文艺精品。
1998年,以酉阳原始摆手舞动作“岩鹰展翅”为基本素材创作了舞蹈《岩鹰颂》;1996年由鲁小伯同志根据“打绕棺”和摆手舞打击乐为基本素材而创作的土家族吹打乐《欢乐的毕兹卡》在重庆市首届民间吹打乐比赛荣获二等奖;1999年又推出《酉阳广场摆手舞》加快了摆手舞的推广和普及。
2001年3月,酉阳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摆手舞之乡“。
1999年,由酉阳县编排的土家摆手舞,代表重庆市赴香港参加国际旅游节展示,受到香港同胞和海外人士的青睐,同年,还赴北京参加了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的比赛并荣获铜牌奖;重庆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台《走进生活》、《魅力12》、《文艺天地》等栏目多次赴酉阳拍摄摆手舞专题节目和人物专访,并将酉阳摆手舞在1998年重庆电视台与香港凤凰卫视联合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播出;2001年10月3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同志回酉阳看望老区人民时,在城北桃花源广场与各族群众同跳酉阳土家摆手舞,后欣然题词:”酉阳——土家摆手舞之乡“。
2002年5月,文化部把酉阳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摆手舞)“。
2008年6月7日国务院把酉阳土家摆手舞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