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格式:ppt
- 大小:8.84 MB
- 文档页数:62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考纲呈现考点解读 考情分析学生用书P067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①热能。
2.表现形式及其作用⑥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二、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⑦太阳辐射能。
2.主要表现形式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⑫平缓。
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但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外力作用可能占优势,如河流或风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微探究1 长江三角洲和长江三峡形成的原因一样吗?答案它们都是受河流流水作用而形成,但长江三峡位于上游,主要是受侵蚀作用形成的,长江三角洲位于下游河口,主要是受流水的沉积作用而形成的。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分类岩浆岩(A侵入型岩浆岩、B⑬喷出型岩浆岩)、C⑭沉积岩、D是变质岩。
2.地质作用⑮冷却凝固、⑯固结成岩、⑰变质作用、⑱重熔再生。
(1)自岩浆始至岩浆终,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
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岩,其地质过程为冷却凝固。
(2)沉积岩与变质岩可以相互转化。
有两个箭头指向的为沉积岩或变质岩,其地质过程为外力作用或变质作用。
(3)三大类岩石都可以在地下重熔再生,形成岩浆。
有三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其地质过程为重熔再生作用。
微探究2 岩石圈的三类岩石都能直接相互转化吗?答案不能。
岩浆岩只能由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可转化成其他岩石,但其他岩石不能转化成岩浆岩。
学生用书P068考点一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续表【知能拓展】内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 1.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典型地貌(1)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水平挤压作用,使岩层弯曲变形形成的褶皱山脉。
(2)东非大裂谷:是由地壳强大的水平张裂运动,使岩层发生断裂而形成的。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知识必备:第14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和常见地貌类型必备知识学科素养1.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
3.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等常见地貌的成因、主要类型及分布。
4.地貌观察的顺序和内容。
1.综合思维:结合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分析某地貌的形成过程和地貌特征。
2.区域认知:结合图文材料,掌握不同地区内、外力作用的差异和地貌景观的差异。
3.地理实践力:绘制岩石圈物质循环图;识别常见的地貌类型;掌握地貌观察的方法。
一、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的□1 ________。
(2)分类:进行得很快的内力作用和进行得极其缓慢的内力作用。
(3)表现形式。
项目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定义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也称□2________运动当岩石圈破裂时,深处岩浆沿破裂带上升,侵入岩石圈或喷出地表的过程岩石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岩层在□3 ________方向上受到压力、张力等,从而发生水平或垂直方向上的变形或变位岩浆只有□4 ________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一般发生在□5 ________,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例证大陆漂移、地面抬升和沉降、□6 ________等富士山、乞力马扎罗山等—(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7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探究] 1.举例说明地壳运动形成的典型地貌。
[提示] (1)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水平挤压,使岩层弯曲变形形成的褶皱山脉。
(2)东非大裂谷:地壳强大的水平张裂运动使岩层发生断裂而形成。
(3)台湾海峡:在远古时代,台湾岛是与大陆相连的,由于地壳运动,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台湾海峡。
2.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8 ________________能。
第1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知识点一| 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影响 (1)地壳运动——营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引起地势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火山喷发是其最直观的表现,岩浆喷出地表经冷凝形成火山、熔岩高原等。
(3)变质作用:一般不会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3.板块运动与地貌 (1)板块运动理论的主要观点①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构造带划分为许多板块,全球岩石圈共划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②板块是运动的,板块内部地壳运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较为剧烈。
③板块之间的张裂往往形成裂谷或海洋;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往往形成岛弧或褶皱山系。
(2)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
如下表所示:◎考法1 结合区域分布图,实例分析地表形态的成因(2018·全国卷Ⅲ)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
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
据此完成1~2题。
1.贝加尔湖形成于( ) A .地壳断陷集水 B .火山口集水 C .河流改道D .滑坡阻断河流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 A .湖区降水量加大 B .入湖径流增多 C .湖盆在加深D .入湖泥沙增多1.A 2.C [第1题,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且深度还在加大,符合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构造湖的特征。
火山口集水形成的火山口湖一般保留有完整的锥形火山山体和封闭的中部洼地,滑坡阻断河流形成堰塞湖后,一般在堰塞体的下方保留原来的河道,图中信息均不符合。
河流改道不会形成较深的湖泊。
第2题,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主要是由入湖河流搬运的泥沙在湖中沉积形成的,若入湖径流增多,则输沙量增大,入湖泥沙增多,沉积物增加使湖床抬高,湖泊变浅,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的特征不相符。
第1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地壳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 为背景,貌的内、其表现,中风力、高。
高考清单1.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1________。
(2)内力作用表现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 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12________和重力能。
(2)外力作用表现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
②沉积岩的特点:地表分布最广泛,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可能有化石。
3.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是矛盾关系。
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19________,外力作用削高填低,使地表趋向于平坦。
从全球来看,地质作用以内力作用为主。
命题角度一内力作用与地貌[经典例题]下图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 搬运作用B. 地壳运动C. 变质作用D. 风化作用[思维建模]1. 文字信息获取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
2. 图像信息获取地形信息——山地;岩层形态信息——向下弯曲。
3. 推理分析4. 知识调用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常见地貌图的判读及内外力作用的判断。
[小试牛刀] ________ [方法归纳]1. 针对性归纳:常见的内力地貌岩层运动方向 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对[变式训练](2018·全国卷Ⅲ)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
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
据此回答1~2题。
1. 贝加尔湖形成于( )A. 地壳断陷集水B. 火山口集水C. 河流改道D. 滑坡阻断河流2. 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A. 湖区降水量加大B. 入湖径流增多C. 湖盆在加深D. 入湖泥沙增多命题角度二外力作用与地貌[经典例题](2015·全国卷Ⅰ)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 m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陕西省咸阳市备考2020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3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40分)1. (2分) (2015高一上·涡阳期末) 读图,判断下列四种叙述中正确的是()①甲处为喷出岩,含有化石②乙处为沉积岩③甲可能是火山岩④乙可能是侵入岩.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①④2. (2分) (2017高一下·嵊州期末) 某地发现一个岩石标本,如右图所示,岩石内清晰可见古生物轮廓,经鉴定其为三叶虫化石,三叶虫属无脊椎动物种类。
完成下列各题。
(1)该岩石为()A . 侵入岩B . 喷出岩C . 变质岩D . 沉积岩(2)该岩石形成于()A . 太古代B . 元古代C . 古生代D . 新生代3. (4分) (2019高一上·台州期末) 读某地区地质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①地的岩层年龄比④地古老B . ②地岩层成因与⑤地不同C . ③处谷地是流水侵蚀的结果D . ④地岩石因受挤压变坚硬4. (6分) (2019高一下·长春月考) 下图为一幅地层分布图。
回答下列各题。
(1)上图中岩层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A . ①②③B . ③②①C . ②③①D . ②①③(2)可能含有化石的岩层是()A . ①②B . ③④C . ②③D . ①④5. (4分) (2019高三上·江苏期中)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及岩层分布状况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A . 地质构造为背斜B . 地貌类型为向斜山C . 曾发生过火山喷发D . 页岩由变质作用形成(2)甲、乙、丙、丁四地中()A . 甲地相对高度约 1100 米B . 乙地岩石比较松软C . 丙地可能有河流发育D . 丁地适合开采岩石6. (4分) (2013高一上·应县月考) 冲积扇常常形成于()A . 河源地带B . 滨海地带C . 山麓地带D . 河流中下游7. (4分)(2018·浙江模拟) 冰岛被称为“冰火之国”,这一特征深刻地影响了该国能源利用方式。
山西省备考2020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3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40分)1. (2分) (2018高一上·嘉兴期中) 读下图,回答下题。
图中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及地质构造是()A . 岩浆岩、褶皱B . 沉积岩、褶皱C . 岩浆岩、断层D . 沉积岩、地垒2. (2分) (2019高一上·长治期中) 下图为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1)如果④是砂岩,则⑤可能为()A . 花岗岩B . 石英岩C . 大理岩D . 板岩(2)①岩层在地表的部分常具有的特征是()A . 含有生物化石B . 有较多的气孔C . 由方解石组成D . 有明显的层理3. (4分)关于沉积岩不同种类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 . 由细粒黏土固结而成的是页岩B . 由沙砾组成的是砾岩C . 由化学沉积而成的是砂岩D . 砂岩主要是由生物沉积而成4. (6分)下图景观名为“佛掌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山麓地带。
每当枯水期时,其附近河流中常有河沙出露,经强风年复一年地吹送,逐渐在河岸上形成了这一巨大、突兀的沙丘。
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形成“佛掌沙丘”景观的主要外力过程是()A . 流水侵蚀一流水搬运一流水沉积B . 风化侵蚀一风力搬运一流水沉积C . 流水沉积一风力搬运一风力沉积D . 海陆变迁一流水搬运一风力沉积5. (4分)岩浆沿着岩层裂隙或断层侵入所形成的板状岩体称为“岩墙”。
读不同时代互相穿插的岩墙图,完成题。
关于图示地质构造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岩墙①②③属沉积岩B . 图中地质构造为外力作用所致C . 岩墙在地貌上通常表现为山脊或沟谷D . 图中不可能含有变质岩6. (4分)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作用是()A . 流水侵蚀作用B . 风力沉积作用C . 风力搬运作D . 流水沉积作用7. (4分) (2020高一上·林芝期末)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