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28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什么?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介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能分化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的多能干细胞。
其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且参与构成造血微环境,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取自健康足月分娩孕妇的脐带,其拥有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经过了细菌/真菌,支原体,内毒素检测。
仅提供给进一步科研使用,不可应用于临床治疗等其他方面。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特性
操作规范的条件下,本产品有良好的传代能力,至少能传5代。
有良好的分化潜能,能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等。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应用领域
目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一个研究热点被广泛应用于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特别是在骨、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疾病的领域)。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细胞模型被应用于增殖、移植和分化研究,以及体外的免疫反应的鉴定。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新生儿脐带组织——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指存在于新生儿脐带组织中的一种多功能干细胞,它能分化成许多种组织细胞,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间充质干细胞是干细胞的一种,因能分化为间质组织而得名,具有亚全能分化潜能,在特定的体内外环境下,能够诱导分化成为多种组织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干细胞的共性,即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归巢的能力。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能力: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多种类型细胞分化的能力,可以分化为神经、心脏、肝脏、骨、软骨、肌腱、脂肪、上皮等多种细胞。
这种多向分化的能力给人类多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取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新生儿脐带华通氏胶,取材方便,体外增殖能力强。
一根脐带提取的间充质干细胞的数量相当于成人5000毫升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数量,且质量优、活性高、更纯净,可多次使用,是理想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1. 取新鲜健康脐带,用PBS冲洗干净后,用剪刀镊子剔去血管,剥出里面的华氏胶组织。
2. 将所得组织充分剪碎至1 mm3大小,加入α-MEM培养液置于37℃,5%的CO2培养箱培养,培养液中含10% FBS,100U/ml 青霉素,100U/ml链霉素。
3. 脐带组织培养5-7天后,可见有部分细胞从组织块周围爬出,形态呈细小的梭形,4. 一周后,细胞开始迅速增殖,形成大小不等的细胞集落,待细胞长满后,用0.25%胰蛋白酶消化传代。
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应用美国FDA已批准了近60项临床试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造血干细胞移植:增强造血功能;促使造血干细胞移植物的植入;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
2)组织损伤的修复:骨、软骨、关节损伤、心脏损伤;肝脏损伤;脊髓损伤和神经系统疾病。
3)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炎性肠炎等。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来源于发育早期中胚层的一类多能干细胞[1-5],MSCS由于它的自我更新和多项分化潜能,而具有巨大的治疗价值 ,日益受到关注。
MSCS有以下特点:(1)多向分化潜能,在适当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肌细胞[2]、成骨细胞[3、4]、脂肪细胞、神经细胞[9]、肝细胞[6]、心肌细胞[10]和表皮细胞[11, 12];(2)通过分泌可溶性因子和转分化促进创面愈合;(3)免疫调控功能,骨髓源(bone marrow )MSCS表达MHC-I类分子,不表达MHC-II 类分子,不表达CD80、CD86、CD40等协同刺激分子,体外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内诱导免疫耐受[11, 15],在预防和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诱导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等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4)连续传代培养和冷冻保存后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用于组织工程和细胞替代治疗。
1974年Friedenstein [16]首先证明了骨髓中存在MSCS ,以后的研究证明MSCS不仅存在于骨髓中,也存在于其他一些组织与器官的间质中:如外周血[17],脐血[5],松质骨[1, 18],脂肪组织[1],滑膜[18]和脐带。
在所有这些来源中,脐血(umbilical cord blood)和脐带(umbilical cord)是MSCS最理想的来源,因为它们可以通过非侵入性手段容易获得,并且病毒污染的风险低,还可冷冻保存后行自体移植。
然而,脐血MSC的培养成功率不高[19, 23-24],Shetty 的研究认为只有6%,而脐带MSC的培养成功率可达100%[25]。
另外从脐血中分离MSCS,就浪费了其中的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s,HSCs/HPCs) [26,27],因此,脐带MSCS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UC-MSCS)就成为重要来源。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备原理一、概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Wharton's jelly mesenchymal stem cells,WJ-MSCs)是一种来源于新生儿脐带的干细胞。
与其他来源的干细胞相比,WJ-MSCs具有易于获取、无伦理争议、低免疫原性和多向分化潜能等优点,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前景。
本文将就WJ-MSCs制备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脐带是连接胎盘和新生儿的管道,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干细胞资源。
在脐带中,除了血液造血干细胞外,还存在着一种特殊类型的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这种干细胞主要存在于脐带Wharton's jelly (WJ)中,与周围组织隔离。
三、WJ-MSCs制备方法1. 脐带获取制备WJ-MSCs首先需要获取新生儿脐带组织。
通常情况下,在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可进行采集。
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2. 分离WJ组织将采集到的脐带组织进行分离,去除血管和外层膜等部分,得到WJ组织。
WJ组织是一种透明的胶状物质,通常呈现出白色或浅黄色。
3. 制备单细胞悬液将WJ组织切成小块,并加入胶原酶等消化酶进行消化。
消化后,用PBS等缓冲液洗涤多次,最后制备成单细胞悬液。
4. 培养和扩增将制备好的单细胞悬液接种在干细胞培养基中,并放置于37℃、5% CO2的培养箱内进行培养和扩增。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换培养基,并对干细胞进行观察和评估。
5. 鉴定和纯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可以通过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对干细胞进行鉴定和纯化。
通常情况下,WJ-MSCs表达CD73、CD90、CD105等特征性标志物,并且不表达CD34、CD45等血液细胞特征性标志物。
6. 冻存经过纯化和鉴定后,WJ-MSCs可以进行冻存。
在冻存过程中需要使用特殊的冻存液,并在低温下保存。
四、WJ-MSCs的应用前景WJ-MSCs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已经有多项临床试验显示,WJ-MSCs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肝脏疾病等。
随着外泌体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它是参与细胞间物质与信息传递的重要一环。
对外泌体的研究兴趣也日益增长,主要集中在疾病诊断和细胞治疗领域。
由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备采集方便、增殖能力强和免疫原性低的优势,其分泌的外泌体常被用于再生医学和各种疾病的治疗研究。
外泌体,来源:Alxerion Biotech01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连续传代培养和冷冻保存后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由于其来源无伦理学限制,容易获得且增殖速度快,免疫原性低,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治疗缺血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临床研究中,是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的首选。
外泌体,来源:Direct Biologics02外泌体(exosome, EXO)外泌体(exosome, EXO)是由细胞分泌的直径为30~100nm的小囊泡,内含来源于细胞相关的蛋白质与核苷酸等生物分子,在细胞交流间起重要作用。
近期研究发现,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以有效转运mRNA、microRNA及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减少细胞凋亡、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血管生成、抑制纤维化、提高组织修复潜力等重要生物学功能。
外泌体治疗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免疫原性比细胞更低,内容物稳定易保存,可通过改变细胞环境调节外泌体功能,易于量产。
但是,应用也有一些难点:分离纯化方法的选择和优化,如何向靶细胞递送药物等。
在制备高质量、均匀、大量的外泌体以及优化外泌体储存条件时也存在挑战。
外泌体,来源:Beckman Coulter03脐带MSC-EXO的应用在与MSCs具有相同功能的同时,脐带MSC-EXO还拥有更显著的安全性。
而且采集方便、增殖能力强和免疫原性低的优势,已被广泛用于再生医学及各种疾病的治疗研究。
肾脏疾病研究者发现,脐带MSC-EXO在体外和体内,对抗癌化疗药物顺铂诱导的肾毒性都具有治疗作用。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指存在于新生儿脐带组织中的一种多功能干细胞,具有来源丰富、免疫原性低、移植后不需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长期存活等诸多特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指存在于新生儿脐带组织中的一种多功能干细胞,具有来源丰富、免疫原性低、移植后不需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长期存活等诸多特性,为其应用于临床开阔了更好的前景。
学术术语来源---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特性比较:胰酶冷消化和组织块法体外培养文章亮点:1实验创新性地采用胰酶冷消化法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从细胞形态、生长曲线、细胞表面标记物及诱导分化能力4个方面与传统组织块法比较,为不同需求的科研工作者获得较多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更完整的细胞结构及其功能以满足实验要求提供一些资料。
2结果显示组织块法培养原代细胞形态优于胰酶冷消化法,第3代细胞增殖速率显著快于胰酶冷消化法,两种方法获得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相同的表面标志,经诱导后均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征性标志物nestin,说明组织块法更适合用于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关键词: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胰酶冷消化法;组织块法;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生物学特性主题词:脐带;间质干细胞;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培养的摘要背景:以往采用胰酶冷消化法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较少。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方法:采用胰酶冷消化法和组织块法从人脐带中分离、纯化和传代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记录首次出现贴壁细胞时间及原代培养周期,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及生长情况,制作第3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第3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的表达,第3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加入成神经诱导培养基诱导分化第3天行荧光免疫化学染色检测Nestin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使用上述两种方法均可获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胰酶冷消化法首次出现贴壁细胞时间早于组织块法(P < 0.05);原代培养周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备存储标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Wharton's Jelly Mesenchymal Stem Cells,WJ-MSCs)是一种来源于脐带的多潜能干细胞,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为了确保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和存储质量,制定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备存储标准非常重要。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和存储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取材标准:脐带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主要来源,因此在制备和存储过程中需要确保脐带的质量。
取材时,应确保脐带来自经过筛选和检测的健康母亲,脐带的无菌处理应符合相关规定。
2.分离和培养标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是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应采用符合相关规定的分离和培养方法,确保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获得最佳生长和增殖环境。
3.鉴定标准: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鉴定。
鉴定标准可以包括表面标记物的检测、多向分化潜能的检测等指标,以确保制备的细胞具有干细胞的特性。
4.冻存标准:为了确保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长期保存,应采用合适的冻存方法和条件。
冻存标准可以包括冷冻液的选择、冷冻速率的控制、冷冻样品的保存温度等指标。
5.质量控制标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和存储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标准可以包括细胞数目的检测、细胞活力的检测、无菌检测等项目,以确保制备的细胞符合质量要求。
在制定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备存储标准时,需要参考国内外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同时,制定标准时需要考虑到国内的实际情况和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
制定标准应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和科学研究,确保标准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和存储标准对于保证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质量和应用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符合标准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对于治疗一些疾病和促进组织再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制定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备存储标准是当务之急,对于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概述医学实验班 70080103 王雪彤脐带是胎儿时期连接母体与胎儿的索状结构,其外被羊膜,内含2条脐动脉、1条脐静脉,在动静脉之间含有特殊的胚胎粘液样结缔组织———华尔通氏胶(Whartonps Jelly) ,从华尔通氏胶分离得到的基质细胞即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 。
1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 的形貌分析: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贴壁生长, 为形态相对均一的梭形细胞,呈平行排列生长或旋涡状生长,低密度时较扁平, 密度增加趋于融合时细胞变细长。
扫描电镜下观察呈长条状纤维样, 细胞膜表面不光滑, 有小结节状物, 细胞无明显突起,细胞间无网络状连接。
透射电镜观察核大, 不规则, 核仁明显, 常染色质多, 异染色质少, 胞浆少。
胞质内细胞器较少, 以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为主, 内有大量游离核糖体, 部分细胞可见内质网肿胀。
——植块法培养获得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200)例如三代细胞的形态学特征——人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离体培养后,培养至第三代。
第三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以均一长梭形的细胞为主,细胞周边有较多的丝状伪足,见图1,2;并形成毗邻细胞之间的网状连接,见图3;细胞核较大,核膜清晰,含两三个核仁,核质比较小,见图4。
2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 的生物学特性:HUMSCs既非胚胎干细胞又非成体干细胞,是别于两者之间的一类新的多能间充质细胞,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异。
根据国际细胞疗法间充质与组织干细胞委员会( the Mesenchymal and Tissue Stem Cell 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2 al Society for Cellular The rapy)制定的最低标准,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需满足以下条件: 1)MSCs在标准培养条件下呈贴壁生长; 2 )MSCs表达CD105, CD73和CD90,不表达CD45, CD34, CD14或CD11b, CD79a 或CD19和HLA2DR; 3)MSCs在体外至少能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分化。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备原理导言随着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一种重要的干细胞资源,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原理,探讨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什么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Wharton’s jelly-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WJ-MSCs)是一种存在于脐带Wharton’s jelly(韧带)中的间充质干细胞。
它们具有多能性,可以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如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等。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过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脐带收集和处理1.选择健康的孕妇,并取得其同意,对脐带进行收集。
2.清洗脐带,去除表面的血液和细胞残留物。
3.将脐带剪成适当的大小,并用理化方法处理,以消除可能的微生物感染。
步骤二:组织析出1.将处理后的脐带放入离心管中。
2.使用适当的消化酶(如胶原酶)进行组织的分解,使细胞从基质中解离出来。
3.离心管离心,获得细胞和基质的沉淀。
步骤三:细胞培养1.用培养基悬浮细胞沉淀,并接种到培养器皿中。
2.提供适当的培养环境,如培养基、温度和湿度,以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3.定期检查和观察细胞的形态和倍增情况。
步骤四:细胞鉴定和扩增1.使用细胞表面标记物的抗体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以确定细胞的纯度和特异性。
2.使用流式细胞术等技术,对细胞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和排序。
3.如果需要,进行细胞扩增,以获取足够数量的干细胞用于后续的实验和应用。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前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以下几个优点,使其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优点一:丰富的源头脐带是产妇和胎儿之间的纽带,获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不需要借助捐赠,因此更加容易获取,资源丰富。
优点二:低免疫原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面的HLA-ABC 分子表达较低,导致其具有较低的免疫原性,在移植过程中不易被宿主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角膜缘干细胞干性维持和增殖力影响的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Wharton's jelly mesenchymal stem cells,WJ-MSCs)是一种来源于新生儿脐带的多能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免疫调节等特点。
角膜缘干细胞(corneal limbal stem cells,LSCs)是角膜的一个特殊区域,负责维持和修复角膜上皮层。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WJ-MSCs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促进LSCs的增殖和干性维持,为角膜病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角膜是人眼的透明窗口,对于维持视觉功能至关重要。
而LSCs则是角膜上皮层细胞的来源,它们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为角膜上皮细胞的能力。
然而,一些疾病或损伤可导致LSCs功能异常或损失,进而引起角膜表面重建障碍,严重时可导致角膜混浊和失明。
因此,寻求一种能够增殖和维持LSCs干性的治疗方法对于改善这些病变非常重要。
WJ-MSCs作为一种新兴的干细胞来源,具有较大的优势。
首先,WJ-MSCs来源广泛,易于提取,不涉及伦理问题。
其次,WJ-MSCs存在于丰富的基质中,含有大量的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有利于LSCs的增殖和生存。
此外,WJ-MSCs不会引发免疫排斥反应,可以直接移植到患者体内,减少手术风险。
研究人员通过细胞培养实验发现,WJ-MSCs可以释放多种生长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基板附着蛋白(fibronectin)和角膜上皮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KGF)等,这些生长因子可以促进LSCs的增殖和迁移。
此外,WJ-MSCs还能够通过调节LSCs的细胞周期,减少细胞凋亡,从而进一步维持其干性。
研究还发现,WJ-MSCs可以促进LSCs向上皮细胞分化。
上皮细胞是角膜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WJ-MSCs的干性和分化能力为LSCs提供了转化为上皮细胞的可能性。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的黄金资源,生命的能源!间充质干细胞概念间充质干细胞最早在骨髓中发现,随后还发现存在于人体发生、发育过程的许多种组织中。
目前, 我们能够从脐带、胎盘、骨髓、脂肪、肌肉等组织以及羊水中分离和制备间充质干细胞。
在几种主要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中,脂肪干细胞在成人身体中非常有限,提取并不容易。
骨髓干细胞虽然是最早被使用的间充质干细胞,并且也被广泛的研究,但由于提取成本高,获取有创伤,提取数量少等原因,使用量也开始降低。
而近几年来,人们对胎盘和脐带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对其寄予厚望。
一直以来,新生儿出生后,胎盘和脐带组织作为废弃物被直接丢弃,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胎盘和脐带组织中存在大量的间充质干细胞,且具有极其广泛的临床应用潜能,因此,使用胎盘和脐带组织间充质干细胞就具备了很多优势。
间充质干细胞优点2006年,我国在胎盘和脐带组织中分离出间充质干细胞,这种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不仅保持了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而且还具备如下优点:干细胞黄金资源而且所有的新生儿胎盘和脐带组织中都含有大量的干细胞,也就让采集变得可行易行,因此也有人称胎盘和脐带中的间充质干细胞为“干细胞黄金资源”(“stem cell goldmine.”)。
在认识到这一点后,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开始着手相关的工作,我国2015年新生儿大约1600万个,近期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使得采集和存储胎盘和脐带中的间充质干细胞的工作具有更加乐观的前景和深远的意义。
除此之外,间充质干细胞表现出广泛的分化潜能,可以分化为脂肪细胞、骨细胞及软骨细胞、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肝脏细胞以及胰岛素分泌样干细胞等等,甚至还可以分化为汗腺细胞。
此外,胎盘和脐带来源的间充质还具有不需HLA配型的优势,令异体移植可行。
因此,综合起来看,胎盘和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充足,临床需求大。
胎盘和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不仅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