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6课时
- 格式:pptx
- 大小:1.92 MB
- 文档页数:10
面解读殷墟遗址,更生动直观。
甲骨文作为世界最早出现的文字有必要让学生彻底了解和掌握。
猜字活动的设计就是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
殷墟遗址的学习有老师主导,后面的学习完全交给学生自己,锻炼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不追究完美的效果注重培养一种行为和意识。
系统规范的简述常识性知识便于学生会有很大的帮助。
生动的视频展示胜于枯燥的讲述和苍白的图片堆积。
用神秘传说调动学生探知奥秘的学习欲望。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明确历史文化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
总结语中既有对本节课的总结和升华,也为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准备。
埃及一一尼罗河的赠与古代巴比伦一一丰富而灿烂的文化遗产 古代希腊一一丰富多彩的古希腊历史 当堂检测:一、填空。
1 .世界上还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 产是世界人民的( ),更是人类文明的( )。
它们见证着( )的聪明才智,展现着早期人类文明的()。
2 .人类古代文明成就( ),不同文明之间不是 ()存在的,而是()和()的。
3 .我知道的历史文化遗产有( )、()、 ()等。
(答案不唯一)二、判断。
1 .许多历史文化遗产都见证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2 .小明到峨眉山浏览,临走时,他在金顶留下了 “小明到此 一游”的字样。
()3 .在公共场合,我们不能乱扔垃圾,但在僻静处,可以随处 乱扔。
()4 .中国的古代文明对外国没有影响。
()5 .不同文明之间是孤立存在的。
()6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 物、历史遗址。
()当堂检测答案:一、填空。
1.世界上还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 产是世界人民的(骄傲),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它们见 证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展现着早期人类文明的( 辉 煌历史)。
反馈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 增强学生的理 解能力,检测学生对本节课学 握的情况。
6.《制作钟摆》教案【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计量时间》单元的第6课。
在上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研究已经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
摆绳越长,摆动就越慢;摆绳越短,摆动就越快。
但是教科书又为学生的研究设置了新问题,机械摆钟里的钟摆每分钟摆动60次,如果要制作一个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该怎样来制作呢?在本课中,学生将用调节摆绳长度的方法来调节摆的快慢。
经过本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钟摆,并学会控制钟摆的快慢。
根据前面的学习基础,学生也将制作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也就是机械摆钟的钟摆。
【学情分析】在前面几课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摆的基本特点,知道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
本课需要学生设计制作一个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能运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摆的摆动快慢。
学生在之前的科学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与比较能力,并能根据分析进行预测,也初步意识到获得精确的测量结果是需要反复测量,这些知识和技能储备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
●同一个摆,摆绳长度越长,摆动越慢;摆绳长度越短,摆动越快。
科学探究目标●能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摆绳长度如何影响摆动快慢,不断地调整摆,直至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
●能运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摆的摆动快慢。
科学态度目标●认识到细心观察与准确测量的重要性。
●对新问题的研究保持积极的探究欲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人类对产品需要不断地改进以适应现实的需求。
【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制作一个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
难点:能运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摆的摆动快慢,学会制作钟摆。
【教学准备】小组:细长绳、铁架台、计时器(秒表或者手表)、摆锤(金属球)、尺子。
教师: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聚焦:制作一个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细长绳、铁架台、金属球、秒表]1.出示材料:细长绳、铁架台、金属球。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第6课时《练习六》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1.选一选。
(1)100张纸叠在一起,厚约1()。
A.毫米
B.厘米
C.分米
(2)一根绳子比4厘米长得多,比1分米短一些,这根绳子长()。
A.80厘米
B.6厘米
C.90毫米
(3)用一个长20mm的小棒去量出1dm的彩绳,需要量()次。
A.20
B.5
C.50
2.一根蜡烛长9厘米5毫米,烧掉了28毫米,现在这根蜡烛长多少厘米多少毫米?
3.从小林家到什么地方是1千米远?沿路线画出来。
参考答案
1.(1)B (2)C (3)B
2. 9厘米=90毫米 90+5=95(毫米) 95-28=67(毫米)67毫米=6厘米7毫米
答:现在这根蜡烛长6厘米7毫米。
3.240+160+430+170=1000(米) 1000米=1千米
答:从小林家到学校距离为1千米,路线如上图红线所示。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欢迎来到状元成才路数学慕课堂,今日我们来学习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第五课时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乐乐有个这样的结论,想一想,对吗?生1:一个数假如与分数相乘,积确定小于这个数。
生2:不愿定吧!师:按下暂停键,认真想一想吧!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二、探究体验1.师:乐乐认为:一个数与分数相乘,积确定小于这个数。
你同意吗?举例说明你的想法。
生2:我认为不愿定!你看。
生2:我也举个例子吧!2.师:刚才同学们举的例子,都是整数与分数相乘,那分数与分数相乘呢?生1:那我写两个分数乘分数的。
师:“一个数假如与分数相乘,积确定小于这个数“不愿定对呢。
师:那什么时候会变大,什么时候会变小呢?=322⨯34=322⨯34<2=342⨯38=342⨯38>2=4316⨯12=4316⨯12<16=2316⨯24=2316⨯24>16=75314⨯=73514⨯⨯310<314310=78314⨯=73814⨯⨯316<314316师:算一算,并观察这些算式,你发觉了什么?师:师:“一个数假如乘一个小于1的分数,积确定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假如乘一个等于1的分数,积确定等于这个数。
”“一个数假如乘一个大于1的分数,积确定大于这个数。
”师:可以这样列式, 答:铺草坪的面积占校园总面积的 1/6师:(第六题)淘气在地球的体重是42千克,在月球的体重是地球上的1/6,在火星的体重是地球上的3/8一起来解决第一问,⑴淘气在月球上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在火星上呢? 师:答:淘气在月球上的体重是7千克,在火星上的体重是15.75千克。
师:⑵算算自己、爸爸、妈妈在月球上和火星上的体重分别是多少。
师:同学们,课下试着做一做吧。
师:(第七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唐僧师徒的故事吧。
这一天,唐僧师徒在分西瓜,但是遇到了点问题。
唐僧:这个西瓜,八戒吃1/3,悟空吃剩下部分的1/2,其余......话还没说完,八戒委屈的说:1/2大于 1/3,猴哥吃的比我多,不公平。
6.制作钟摆一、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
2.同一个摆,摆绳长度越长,摆动越慢;摆绳长度越短,摆动越快。
科学思维:在调整摆绳长度时,用比较的方法能预测摆的摆动快慢。
探究实践:1.能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摆绳长度如何影响摆动快慢,不断地调整摆,直至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
2.能运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摆的摆动快慢。
态度责任:1.认识到细心观察与准确测量的重要性。
2.对新问题的研究保持积极的探究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与制作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
难点:运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摆的摆动快慢,学会制作钟摆。
三、评价任务(根据需要设计评价量规)四、教学过程能够通过探究用香计时的实验方法,了解古代计时法,明白作为计时工具的必备条件。
五、作业设计【知识技能类作业】一、填空题1.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上,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钟表的精确度。
2. 是第一位发现摆的等时性的科学家。
二、判断题1.机械摆钟不受天气和昼夜的影响。
( )2.在观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时,要让摆自由摆动。
( )3.机械摆钟是一种利用摆来计时的时钟。
( )三、选择题1.设计时钟的要诀在于指针以一定的()移动。
A.快慢B.粗细 C长短 D 轻重2.()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近代物理学之父。
A.牛顿B.伽利略C.爱因斯坦D.霍金3.现代钟表的原动力可以分为机械力和()。
A.重力B.水力C.电力D.摩擦力【综合实践类作业】实地考察或寻求家长帮助,调查一下本地地形地貌有哪些,并试着描述一下它们的特征。
答案:一、填空题1.摆钟2.伽利略二、判断题1.√2.√3.√三、选择题1.A2.B3.C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
“单元回顾”课(第6课时)一、教学目标1.回顾本组课文,学会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体验,体会关键词表达情意的作用,总结讲述故事的方法。
2.拓展阅读童话故事《一颗小豌豆》,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结局的顺序,抓住关键词、借助表格生动地讲述故事。
积累优美的词句,丰富语言。
3. 展开想象,会运用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关键词,续写童话故事。
二、教学重难点1. 拓展阅读童话故事《一颗小豌豆》,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结局的顺序,抓住关键词、借助表格生动地讲述故事。
积累优美的词句,丰富语言。
2. 展开想象,会运用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关键词,续写童话故事。
三、前置学习活动学生准备:借助字典,阅读童话故事《一颗小豌豆》。
教师准备:1.发放童话故事《一颗小豌豆》的文本。
2.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 1课时五、教学过程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一)单元回顾,总结方法。
1.本册书的第三单元用充满童趣的故事,带领我们走进了美丽的童话王国与神话世界,这些故事丰富着我们的童年生活,滋润着我们天真善良的心灵。
还记得学习了哪三篇故事吗?(屏幕出示配插图的题目:《蒲公英》、《三袋麦子》、《哪吒闹海》)2.故事中的哪个人物形象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学生畅谈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3.能讲一讲其中一个你最喜欢的故事吗?(指名讲一讲)4.要把故事讲清楚、讲生动,我们有哪些方法?(学生说一说,教师总结板书:按照故事顺序、抓住关键词句、展开丰富想象)(二)激情导入,扩展阅读。
师:小时候,我们躺在妈妈的怀抱里听妈妈讲童话故事,上学后,我们开始自己读童话故事了,有了童话故事的陪伴,我们的童年多了许多的梦想与快乐。
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阅读根据世界童话大王安徒生的童话改编的《一颗小豌豆》。
(屏幕出示故事《一颗小豌豆》)1.读进去,理清故事发展顺序,体会故事情感。
(1)自由朗读故事。
(2)指名分段读故事,教师相机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