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道系统感染
- 格式:ppt
- 大小:690.50 KB
- 文档页数:23
急性胆道感染急性胆道感染是指胆道系统内发生的急性细菌性炎症(包括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胆管炎)。
胆囊管梗阻和细菌感染是引起急性胆囊炎的两大主要因素。
引起急性胆管炎的最常见原因是胆管结石,其次为胆道蛔虫和胆道狭窄。
急性胆囊炎大多预后良好,高龄患者或伴有其他严重并发症者预后欠佳。
急性胆管炎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是胆道良性疾病的首要致死原因,预后欠佳。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胆胀”、“黄疸”、“结胸”、“胁痛”、“厥逆”等范畴。
1 诊断依据1.1 临床表现1.1.1 急性胆囊炎症状:腹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常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开始时可为中上腹剧烈绞痛,常放射至右肩部、肩胛部和背部,疼痛呈持续性并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厌食等,常有轻度发热,通常无畏寒,可出现轻度黄疸。
结石性胆囊炎以胆绞痛为主,非结石性胆囊炎以右上腹部持续性闷痛为主,多无明显胆绞痛。
体征:右上腹部可有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墨菲征阳性。
常可扪及肿大而有触痛的胆囊。
胆囊发生坏死、穿孔者,可出现弥漫性腹膜炎表现。
1.1.2 急性胆管炎1.1.2.1症状:急性胆管炎多有胆道结石、手术史,常突然发病,主要表现为Charcot三联征(腹痛、恶寒发热、黄疸),还可伴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出现血压下降、昏迷等。
梗阻部位位于胆管下端者,表现多较典型。
梗阻位于一侧胆管或肝内者,多无明显黄疸及腹痛,而以发热、恶寒,甚至寒战为主要表现。
腹痛:多起病较急,突发上腹剑突下闷胀不适,逐渐转为持续性胀痛、阵发性绞痛,疼痛可向右肩部放射,常伴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脉数。
恶寒发热:发生于腹痛之后,约2/3的患者可在病程中出现寒战高热,一般表现为弛张热,体温多在39℃以上。
黄疸:在胆管梗阻后即可出现黄疸,如梗阻为部分或间歇性,黄疸程度较轻且呈波动性;完全性梗阻者黄疸明显,且呈进行性加深。
1.1.2.2 体征:可有右上腹和剑突下深压痛,多无明显腹肌紧张及反跳痛。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案急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感染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腹痛、发热、恶心和呕吐等。
针对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本文将分别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非手术治疗方案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急性胆囊炎的早期阶段或患者不适合手术的情况。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常规方法。
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菌的繁殖,从而减轻炎症症状并防止感染的扩散。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和巴龙霉素等。
2. 卧床休息:在急性胆囊炎发作期间,患者应该保持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这样可以减轻腹痛和其他不适症状,并促进炎症的缓解。
3. 疼痛控制:对于急性胆囊炎引起的腹痛,可以口服或静脉注射镇痛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其生活质量。
4. 饮食调理:患者应该选择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避免食用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此外,饮食中应该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物,以促进胆囊的排石功能。
二、手术治疗方案对于急性胆囊炎的严重病例或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一个必要的选择。
以下是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案: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这是目前治疗胆囊炎最常用的方法。
通过腹腔镜手术,在腹壁上作3-4个小切口,将胆囊取出。
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2. 开腹胆囊切除术:对于一些急性胆囊炎伴有并发症的患者,如胆囊穿孔或胆囊脓肿等,开腹胆囊切除术是更为合适的治疗选择。
该手术通过腹部大切口取出胆囊,适用于病情复杂的患者。
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继续进行一段时间的恢复和康复训练,同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饮食和生活调理。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对于不同程度和病情的患者,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合理用药,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和促进康复。
病例分析——胆石病、胆道感染(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三章病例分析——胆石病、胆道感染字体:大中小打印:省纸版>> 清晰版>> 自定义>>胆石包括发生在胆囊和胆管的结石,由胆道系统结石引起的疾病称胆石病。
胆道感染与胆石互为因果关系,胆石症可引起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淤滞、细菌繁殖而致胆道感染;胆道感染反复发作又是胆石形成的重要致病因素和促发因素。
一、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病因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主要致病原因为:①胆囊颈部或胆囊管梗阻,胆汁排出受阻。
②致病菌入侵。
临床表现1.常在进脂肪餐后或夜间发作典型的首发症状为胆绞痛,表现为持续性右上腹部的剧烈绞痛或胀痛,阵发性加剧,向右肩背部放射,常伴恶心、呕吐。
合并感染化脓时伴高热,体温可达40℃。
很少出现黄疸。
2.体征早期可有右上腹压痛或叩痛。
病情进展可触及肿大的胆囊,压痛明显,出现反跳痛,肌紧张,Murphy征阳性。
实验室检查1.血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
超:首选诊断方法,可显示胆囊增大,囊壁增厚,并可探及胆囊内结石影像。
4.胆道核素扫描鉴别诊断1.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多数患者既往有溃疡病史,表现为突发的剧烈腹痛,疼痛初起部位多位于上腹部,迅速波及全腹;查体可发现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可呈“木板样”强直,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移动性浊音可阳性。
立位腹平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2.急性胰腺炎:多于大量饮酒或饱餐后出现急性上腹痛,上腹正中或偏左多见,坐位前倾可略缓解。
查体Murphy征阴性。
血淀粉酶明显升高,CT 检查可明确。
3.胆总管结石:有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即Charcot三联征的表现,结合B超一般可明确,诊断困难者可结合ERCP、CT、MRCP或内镜超声等检查进一步明确。
4.其他:尚需与其他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肠梗阻及急性心肌梗死等鉴别。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急性胆道系统感染主要包括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胆管炎。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0%~15% 的人群患有胆道结石,其中1%~3% 每年发生急性胆囊炎或急性胆管炎[1-4]。
如未及时治疗易导致感染加重,甚至发展为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并危及生命[5-7]。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加,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不断升高,急性胆道感染的诊治日趋复杂。
为进一步规范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在2011年制定的《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基础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对原指南进行修订和更新,希望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合理与具体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本指南中所涉及的诊断和治疗策略依据循证医学证据的分级系统,将证据质量划分为高、中、低、极低4个等级。
推荐等级分为强烈推荐或条件推荐,对缺乏循证医学证据但临床广泛关注的问题,则采取最佳实践声明的推荐方式。
一、急性胆囊炎(一)急性胆囊炎的病因和预后急性胆囊炎的发病率占所有急腹症的3%~10%。
其中约95%的患者合并胆囊结石,为结石性胆囊炎,其余为非结石性胆囊炎[1]。
总体上,急性胆囊炎的病因包括胆囊管梗阻、胆汁淤积和细菌感染等。
不同病因的致病机制不同:(1)胆囊管梗阻:多由结石嵌顿引起,导致胆汁排出受阻、淤积和浓缩,高浓度的胆盐可损伤胆囊黏膜。
此外,结石本身亦可直接损伤胆囊黏膜,引起急性炎症改变,而胆囊内的细菌会进一步加速胆囊黏膜炎症的发展。
(2)细菌感染:引起胆囊炎的细菌主要包括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感染途径为通过胆道逆行进入胆囊、血液途径和淋巴途径。
(3)胆汁淤积:如严重创伤、烧伤、长期胃肠外营养、大手术后等导致的胆汁淤积、胆囊壁缺血状态亦可诱发急性胆囊炎。
此外,糖尿病、肥胖、蛔虫、妊娠、艾滋病等亦是急性胆囊炎的高危因素。
急性胆囊炎的病程若未得到控制,可导致近、远期并发症。
2023年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疗指南
背景介绍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病因主要是胆道结石、胆道肿瘤等。
该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对患者健康和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威胁。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诊疗指南显得尤为重要。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1. 发热,持续高热,体温常达到39℃以上。
2. 上腹痛,疼痛部位多在胆囊区或肝区,疼痛范围较广,可辐射至背部或肩部等部位。
3. 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4. 黄疸,多为轻度黄疸,伴有胆囊积液或胆囊壁增厚的表现。
实验室检查
1. 血清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升高。
2. 肝功能异常。
3. 腹部B超检查,可见胆囊壁增厚或胆囊内结石。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镇痛、止呕、补液等治疗及休息、卧床。
药物治疗
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早期口服抗生素,严重者可应用静脉注射抗生素。
药物以广谱抗生素为主,治疗期7-14天。
手术治疗
1. 经皮经肝穿刺引流治疗。
2.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3. 手术面积广泛、病情复杂的患者行腹腔镜下胆管探查引流术与胆囊切除术的联合治疗。
注意事项
1. 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避免食用过量、油腻、刺激性食物。
2. 合理地进行一定量的身体锻炼,有助于疾病的康复与预防。
3. 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与随访,避免疾病的复发。
以上是本次诊疗指南的主要内容,供医生、患者参考。
如有疑问请咨询专业医师。
胆道感染能吃鸡蛋吗
一、胆道感染能吃鸡蛋吗二、胆道感染的治疗方法三、胆道感染的饮食原则
胆道感染能吃鸡蛋吗1.1、胆道感染患者不能吃蛋类
得了胆囊炎再吃些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会加重胆囊的负担,不利于炎症的恢复,严重时还会感到疼痛。
为此,有这类疾病的人不要吃蛋类、辛辣食品和刺激性强的调味品,还有油性大的食品。
所以,胆道感染不能吃鸡蛋。
1.2、胆道感染患者不能吃过冷、过热食物
温热的食物能使胆管口和胆管壁的肌肉松弛,有利于胆汁排出,而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可使胆管括约肌痉挛,从而引起胆囊区的隐痛和绞痛,故应忌食。
1.3、胆道感染患者不能吃高脂食物
胆囊炎患者倘若吃了油腻或高脂肪食物(如花生、牛奶等),会引起复发,从而加重病情。
因为一旦胆道系统发生炎症,胆汁的排放就受到阻碍,胆汁的主要成分胆盐的排出量也相应减少,从而削弱了消化脂肪的能力。
所以,胆囊炎病人常常会因吃了油腻和高脂肪的食物无法消化,而造成右上腹剧痛,导致胆囊炎病复发,从而使病情加重。
2、胆道感染吃什么好
2.1、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生吃瓜果要先洗干净,然后用开水或凉开水冲一冲,以防吃入蛔虫及残留农药。
养成不喝生水喝开水的良好习惯。
2.2、要多吃些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绿色蔬菜、胡萝卜、西红柿、菠菜、白菜等,平时应多吃些香蕉、苹果等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