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213.40 KB
- 文档页数:1
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应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是常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的药物,它们都具有麻醉和镇痛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
本文将对这两种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进行观察与总结。
一、舒芬太尼的应用舒芬太尼是一种高效的麻醉镇痛药物,常用于各类手术麻醉中。
其镇痛作用的特点是快速、强效、短时,可用于复杂手术的镇痛处理。
舒芬太尼在麻醉用药中通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麻醉效果。
在术后镇痛中,舒芬太尼可通过静脉、皮下或肌内注射进行应用,以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
根据临床观察,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明显。
患者在使用舒芬太尼后往往可以迅速缓解疼痛感,恢复较快,且不易产生较大的镇痛耐受性。
在肿瘤术后、创伤术后等疼痛较为剧烈的手术中,舒芬太尼的应用更是显示出了其独特的镇痛效果。
舒芬太尼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较高,不易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能够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
二、右美托咪啶的应用右美托咪啶是一种全身镇痛药物,具有镇痛、镇静和肌肉松弛等效果,主要用于麻醉和术后镇痛等临床应用中。
右美托咪啶属于鸦片类镇痛药物,其镇痛作用比较持久,能够有效地控制术后疼痛,促进患者的康复。
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右美托咪啶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
患者在使用右美托咪啶后往往可以感受到较长时间的镇痛效果,使患者在术后的恢复过程中减轻了许多疼痛感,同时也减少了对其他镇痛药物的需求。
在麻醉中,右美托咪啶的应用同样具有良好的效果,对于一些需要全身麻醉的手术,右美托咪啶的应用能够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较为平稳的生理状态,减少手术风险。
综合对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的观察与总结,这两种药物在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均具有明显的效果,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手术恢复质量。
由于这两种药物属于麻醉镇痛药物,因此在使用时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用药剂量,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 药物与临床研究 ·162020年 第24期评价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陈史伟1 张接玫11.西昌市人民医院 四川省西昌市 615000摘 要:目的:对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以及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把握舒芬太尼的应用效果,以做好临床推广及实践应用。
方法:在研究中选择了我院全身麻醉患者共计42例,并对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21例。
观察组患者利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和镇痛;对照组患者则采取芬太尼进行麻醉,之后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麻醉效果和镇痛效果。
结果:通过利用舒芬太尼进行镇痛及麻醉,取得的麻醉及镇痛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在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过程中,要注重对舒芬太尼进行有效地应用,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实际需要,以做好患者治疗工作,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舒芬太尼;镇痛效果;麻醉效果;应用价值前言:相对于传统的芬太尼麻醉和镇痛而言,舒芬太尼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保护患者的心肌功能,并且具有良好的麻醉和镇痛效果。
舒芬太尼是阿片类镇痛药物中的一种,在临床麻醉及镇痛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满足患者的实际需要,对于促进患者手术工作的有效开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本研究对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把握舒芬太尼的应用效果,以做好临床推广及实践应用。
现就本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评价舒芬太尼应用效果及价值过程中,选择了我院全身麻醉患者共计42例,并对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21例。
观察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为11例,女性患者为10例,患者的年龄在22——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6±1.58)岁。
对照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为为12例,女性患者为9例,患者的年龄在20——70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45.21±1.59)岁。
舒芬太尼应用于静脉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的效果
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合成阿片类药物,常用于临床麻醉和术后镇痛。
本文将讨论舒芬太尼在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中的效果。
静脉术后镇痛
一项研究表明,舒芬太尼与小剂量利多卡因联用治疗静脉术后镇痛,可以显著降低吸入麻醉药物的使用量和静脉镇痛药物的总用量,同时减少镇痛时间和镇痛效果不良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临床麻醉
舒芬太尼也广泛应用于各种临床麻醉中。
由于其优异的镇痛效果和良好的安全性,舒芬太尼已成为许多临床麻醉方案的必备药物,特别适用于对镇静和止痛要求较高的手术和疼痛管理。
一项研究表明,舒芬太尼和丙泊酚联用的麻醉方案,可以有效封闭外周痛觉神经,提供强力的止痛效果,减少了其他药物的用量,改善了镇静水平和心理负担,降低了术后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
另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舒芬太尼和异氟醚联用的麻醉方案,可以减少术后疼痛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提高了手术过程中患者的镇静和止痛效果,并且可以使患者在术后恢复期间更快地恢复清醒。
结论
舒芬太尼应用于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可以有效提供强力的止痛效果,并且具有较小的副作用。
各种联合用药方案可以进一步增强其镇痛效果和改善镇静水平。
然而,由于其成瘾性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风险,舒芬太尼应该在严格的临床监护下使用,在合理的剂量范围内进行控制和管理。
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效果观察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常用于手术后镇痛。
本文将对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舒芬太尼是一种通过与阿片受体结合来减轻疼痛的药物。
它具有强效的镇痛效果,作用时间较短,能迅速缓解疼痛,恢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临床上,舒芬太尼通常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
在手术结束后,患者常会出现剧烈疼痛,此时及时给予舒芬太尼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1. 疼痛评分:术后疼痛是患者非常关注的问题,通过使用疼痛评分工具(如VAS评分),可以定量地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
观察患者在舒芬太尼注射后疼痛评分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
2. 使用舒芬太尼的剂量和频率:观察舒芬太尼的剂量和给药频率可以了解到其对患者的镇痛效果。
在给药量和给药频率相同的情况下,观察不同患者的疼痛评分和药物耐受情况,可以进一步了解不同患者对舒芬太尼镇痛的敏感性。
3. 副作用的观察:舒芬太尼虽然具有强效的镇痛作用,但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如呼吸抑制和便秘等。
观察患者使用舒芬太尼后是否出现呼吸抑制的症状,并在术后观察便秘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可以评估舒芬太尼的安全性和副作用情况。
4. 患者满意度评估:观察患者对舒芬太尼镇痛效果的满意度非常重要。
可以使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让患者评价舒芬太尼对镇痛效果的满意程度,并提供意见和建议。
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可以从疼痛评分、药物剂量和给药频率、副作用观察以及患者满意度评估等方面进行。
这些观察将有助于评估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在观察过程中也应注意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手术和麻醉过程,以排除其他因素对观察结果的干扰。
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应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是两种常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的药物。
本文将对这两种药物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为临床麻醉及术后疼痛管理提供参考。
一、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的作用机制和药理特点舒芬太尼是一种很强的μ-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临床上经常用于麻醉诱导和术后镇痛。
舒芬太尼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的μ-阿片类受体,抑制神经传导,从而产生镇痛效果。
其镇痛作用迅速,持续时间较长,对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较小。
右美托咪啶是一种局部麻醉药物,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阻断神经传导的钠通道,从而产生局部麻醉效果。
右美托咪啶的麻醉作用快速、持久,且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
在术后镇痛中,右美托咪啶常常与其他镇痛药物联用,能够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
1. 临床麻醉效果观察舒芬太尼常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在手术过程中能够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减轻患者的手术刺激和疼痛感。
在临床应用中,观察到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迅速,并且能够持续数小时,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较小。
而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也取得了良好效果,其局部麻醉作用能够有效减轻手术刺激和疼痛感,且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
2. 术后镇痛效果观察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在术后疼痛管理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舒芬太尼可以通过静脉持续输注或者靶控输注的方式,有效控制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术后舒适度和满意度。
右美托咪啶在术后镇痛方面也有效果显著,其局部麻醉作用可以有效减轻术后创面疼痛,加快康复和恢复。
1. 不良反应观察舒芬太尼在临床应用中,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
但在临床上,通过控制用药剂量、配合其他镇痛药物以及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等手段,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而右美托咪啶在临床应用中,由于其局部麻醉作用,不良反应较少,但仍可能出现局部麻醉不全、过敏反应等情况。
2. 不良反应处理针对舒芬太尼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可以采取减慢用药速度、加强术后护理、调整用药剂量等方式进行处理。
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效果观察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合成阿片类镇痛药物,广泛应用于全身麻醉和术后镇痛。
在术后镇痛中,舒芬太尼经静脉给药往往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术后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本文旨在观察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效果,为临床术后镇痛治疗提供参考。
一、舒芬太尼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舒芬太尼是一种全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作用于µ-阿片受体,具有强效的镇痛作用。
其镇痛作用强于吗啡,作用时间短暂,对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小,是临床常用的镇痛药物之一。
在术后镇痛中,舒芬太尼可以通过静脉给药持续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二、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效果观察1. 方法选择100例行手术的患者,年龄范围为18-65岁,术后行舒芬太尼静脉持续泵入术后镇痛治疗。
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类型、术前疼痛评分,并于术后24小时内对疼痛评分、镇痛药使用情况、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和记录。
观察终点为术后24小时内的疼痛评分和镇痛效果。
2. 结果在100例患者中,术前疼痛评分平均为7.6分,其中重度疼痛(VAS评分≥7)占50%。
术后24小时内,疼痛评分平均降至2.3分,镇痛效果显著。
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显示,术后镇痛使用舒芬太尼的患者平均使用量为240μg,较其他镇痛药物使用量明显减少。
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仅有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3. 讨论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术后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本研究中,术前重度疼痛的患者占50%,经过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治疗后,疼痛程度得到明显改善。
舒芬太尼的使用量相对较少,能够有效减少其他镇痛药物的使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
4. 结论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术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临床应用中,应谨慎选择患者,注意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舒芬太尼舌下片剂系统治疗术后疼痛的研究进展舒芬太尼是一种强力的镇痛药物,常用于术后疼痛管理。
舒芬太尼舌下片剂是一种新型的给药系统,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从研究进展、临床应用和优势、不良效应等方面对舒芬太尼舌下片剂系统进行探讨。
舒芬太尼舌下片剂系统在术后疼痛管理中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其有效性、安全性和给药方法等方面。
一些研究表明,舒芬太尼舌下片剂系统在手术后的疼痛管理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例如,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舒芬太尼舌下片剂系统可以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并减少对其他镇痛药物的需求。
此外,舒芬太尼舌下片剂系统还被证明可以提供持续稳定的舒适度,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
舒芬太尼舌下片剂系统具有一些临床应用和优势。
首先,舒芬太尼舌下片剂系统无需静脉给药,患者可以自主给药,方便且易于控制。
另外,舌下给药途径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能够迅速被吸收,起效迅速。
此外,舒芬太尼舌下片剂系统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一些研究表明,相对于其他给药途径,舌下给药舒芬太尼剂量较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因此,舒芬太尼舌下片剂系统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安全有效的镇痛治疗。
然而,舒芬太尼舌下片剂系统也存在一些不良效应。
由于舒芬太尼是一种强力镇痛药物,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功能。
一些研究发现,舌下给药舒芬太尼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等。
因此,在使用舒芬太尼舌下片剂系统时需要权衡风险和效果,严密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
综上所述,舒芬太尼舌下片剂系统在术后疼痛管理中具有良好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
相对于其他镇痛药物,舌下给药的舒芬太尼剂量较小,且有较好的生物利用度,起效迅速。
然而,舒芬太尼舌下片剂系统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避免不良效应的发生。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合理选择舒芬太尼舌下片剂系统作为术后疼痛管理的方案。
舒芬太尼应用于静脉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的效果一、舒芬太尼的作用及适用范围舒芬太尼是一种合成的阿片类药物,其镇痛效果强大且作用迅速,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舒芬太尼常常被用于临床麻醉和术后镇痛中,特别适用于需要强力镇痛的手术,如心脏手术、脑部手术等。
舒芬太尼还可以用于产后镇痛及重度疼痛的治疗。
舒芬太尼通过与大脑中的阿片受体结合,产生镇痛效果,使得患者在手术后能够更舒适地度过术后的恢复期。
由于其镇痛作用迅速而强大,因此舒芬太尼是临床上常用的术后镇痛药物之一。
二、舒芬太尼在静脉术后镇痛中的效果近年来,舒芬太尼在静脉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良好的镇痛效果备受赞誉。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舒芬太尼在静脉术后镇痛中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并且不会对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安全性较高。
在静脉术后镇痛中,舒芬太尼可以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快速达到效果,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这对于一些需要立即缓解疼痛的术后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舒芬太尼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加速术后康复过程。
在静脉术后镇痛中,舒芬太尼常常与其他镇痛药物联合使用,如丙泊酚、罗库酪和曲马多等。
这样可以在保证镇痛效果的减少药物的使用量,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三、舒芬太尼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临床研究表明,在临床麻醉中使用舒芬太尼可以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较为稳定的生命体征,减少手术期间的疼痛感,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舒芬太尼的作用迅速,可以在手术结束后迅速清醒,有利于减少手术后的恢复时间。
四、舒芬太尼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尽管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中有着良好的效果,但其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
长期或大剂量使用舒芬太尼可能导致依赖性和耐受性,使得患者需要增加用药量才能达到同样的镇痛效果,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舒芬太尼还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等。
在使用舒芬太尼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用药量和用药时间,以及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舒芬太尼是一种强力的镇痛药物,通常通过静脉注射给予患者。
它可以在术后快速缓解疼痛,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并提高术后康复效果。
在观察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效果时,以下几个指标可以作为评估的标准:
1. 疼痛程度评分:可以采用0-10分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来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在10厘米的横线上划线,越靠近左端表示疼痛程度越轻微,越靠近右端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
2. 镇痛药物使用量:观察舒芬太尼使用量的变化可以反映其镇痛效果的好坏。
通常可以记录每个患者在术后24小时内静脉给药的总剂量,并与其他镇痛药物相比较。
3. 发生镇静、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患者数量:如果患者在使用舒芬太尼过程中出现镇静、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需要停止给药并及时处理。
观察舒芬太尼静脉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4. 患者的满意度评估:通过面对面的面谈或问卷调查的方式,向患者了解其对术后舒芬太尼静脉镇痛的满意度。
包括对疼痛缓解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整体治疗效果的评价。
舒芬太尼应用于静脉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的效果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对镇痛和麻醉效果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舒芬太尼在静吸入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更加系统和全面的研究。
对于舒芬太尼在不同手术中的效果比较以及在临床推广和应用现状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入探讨。
本文旨在系统总结舒芬太尼在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中的效果,探讨舒芬太尼在不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分析舒芬太尼的推广和应用现状,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临床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舒芬太尼在静脉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中的效果,评估其在不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并比较,了解舒芬太尼在临床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现状。
通过对舒芬太尼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其在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可靠的药物选择和治疗指导。
本研究旨在揭示舒芬太尼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疼痛控制和手术体验的影响,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手术效果提供依据。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舒芬太尼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提供更多有效的药物选择,改善患者的手术治疗体验,提升医疗质量和效益。
1.3 研究意义舒芬太尼的应用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手术体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患者的术后康复提供更好的保障。
研究舒芬太尼的效果和应用现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在手术和麻醉过程中更合理地应用这一药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通过系统地总结和分析舒芬太尼在不同手术中的效果比较,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指导其在临床实践中更加灵活地应用这一药物,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这将对提高我国手术和麻醉领域的医疗质量和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正文2.1 舒芬太尼的药理作用舒芬太尼是一种合成的阿片类药物,其药理作用主要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阿片受体结合来产生镇痛效果。
舒芬太尼通过激活μ-阿片受体来减轻疼痛感受,同时抑制炎症反应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应激反应。
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效果观察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镇痛药物,常用于术后镇痛。
本文将对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效果进行观察。
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是一种常见的镇痛方法,通过给予舒芬太尼的静脉注射或输注,以减轻术后疼痛。
舒芬太尼是一种阿片类镇痛药物,与μ-阿片受体结合,在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痛觉传导,从而起到镇痛作用。
1. 镇痛效果:观察术后疼痛的缓解程度。
舒芬太尼静脉给药能够快速达到高血药浓度,从而迅速镇痛。
患者的疼痛评分可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数字疼痛强度评分(NRS)等方法进行评估。
观察舒芬太尼静脉给药后疼痛评分的变化,以及患者的舒适程度,评估其镇痛效果。
2. 呼吸抑制: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阿片类药物,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吸节律等指标的变化,以及是否有呼吸抑制的出现。
特别是在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时间较长的患者中,更需要密切观察呼吸情况。
3. 血压稳定:术后镇痛过程中,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
舒芬太尼静脉给药有一定的降压作用,观察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等指标的变化,以及是否有低血压的出现。
4. 不良反应: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
舒芬太尼静脉给药在一定程度上可引起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尤其是在静脉输注较长时间或剂量较大的情况下,不良反应更为明显。
对于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需要在临床的实践中进行。
一般而言,舒芬太尼静脉给药具有快速、持久的镇痛效果,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
由于舒芬太尼具有呼吸抑制和降压的作用,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和血压情况,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是一种常用的镇痛方法,具有快速、持久的效果。
通过观察疼痛缓解程度、呼吸情况、血压变化和不良反应等指标,可以评估其镇痛效果。
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剂量和给药时间的掌握,以及术后监测和护理的细节,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效果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效果,选择XX医院的XX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XX方法进行研究。
观察指标包括疼痛评分、镇痛药物使用量等。
结果分析显示舒芬太尼静脉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显著减少镇痛药物使用量。
讨论部分对于舒芬太尼静脉的镇痛机制进行探讨,并指出一些可能的局限性。
结论表明舒芬太尼静脉在术后镇痛中具有显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前景,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舒芬太尼, 静脉镇痛, 术后疼痛, 观察研究, 镇痛效果, 临床应用,局限性。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手术后疼痛是患者常见的不良感受,也是手术后恢复过程中的主要困扰之一。
传统的术后镇痛方法包括使用吗啡等阿片类药物,但长期使用会产生依赖性和耐受性,导致患者风险增加。
寻找一种有效的、非阿片类的术后镇痛方法成为临床急迫的需求。
本研究旨在观察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的效果,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为手术后镇痛节约阿片药物提供参考,为改善患者的术后体验提供依据。
1.2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效果,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和价值。
通过对研究对象的选取和详细观察,我们希望能够全面了解舒芬太尼镇痛的效果及其对术后患者的影响,为临床医师提供更有效的镇痛方案和治疗决策依据。
本研究旨在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促进舒芬太尼镇痛在临床领域的应用和推广,以提升手术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相关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新的见解和研究依据,推动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效果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1.3 意义研究表明,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能够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舒芬太尼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而且对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小,可以尽可能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对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为临床更好地指导术后疼痛管理提供依据,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体会
发表时间:2009-06-23T12:54:52.0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7期供稿作者:郭春杰[导读] 我院自2007年2月至2008年12月共应用舒芬太尼做PCIA术后镇痛 169例,现将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舒芬太尼于1974年被首次合成,1984年被FDA批准在临床使用,湖北宜昌人福药业2005年生产上市国产舒芬太尼,舒芬太尼是芬太尼N-4位取代的衍生物,为强阿片受体激动剂,镇痛效价是芬太尼的5-10倍,在肝内代谢,代谢产物去甲舒芬太尼有药理活性,约为舒芬太尼的十分之一,即相当于芬太尼的镇痛强度,因此舒芬太尼作用时间长,催眠作用比芬太尼强,我院自2007年2月至2008年12月共应用舒芬太尼做PCIA术后镇痛 169例,现将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69例舒芬太尼镇痛病人是随机分组,分普外科组61例,妇科组12例,骨科组96例,病人均选择ASA1~2级病人,年龄选择在22~70岁,均选用静脉自控镇痛,镇痛泵采用驼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输注泵”,规格100毫升,标称流速2毫升每小时,锁定时间15分钟,PCA量为0.5毫升每次,舒芬太尼为宜昌人福药业生产的,规格50微克每毫升每支。
2 方法
普外科组61例病人,均为行腹部手术的静吸复合全麻病人,全麻诱导采用咪唑安定0.1毫克每公斤体重,芬太尼4微克每公斤体重,维库溴安0.1毫克每公斤体重,丙泊酚1~1.5毫克每公斤体重,术中吸入恩氟烷,静脉泵入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肌松采用维库溴安维持,清醒拔管后,静脉注入舒分太尼5~10微克加盐酸甲氧氯普安10毫克预冲镇痛,之后接静脉止痛泵,泵内药物采用盐酸甲氧氯普安20毫克加舒芬太尼2微克每公斤体重加地塞米松10毫克加盐水总量100毫升;妇科组采用硬膜外与腰麻复合麻醉,术式为宫颈癌根治术,泵内药物同外科组,手术结束给舒芬太尼5微克预冲量,接静脉止痛泵,;骨科组采用硬膜外加腰麻下行下肢手术的病例,泵内药物同上,在手术结束前硬膜外给予吗啡2.5毫克加氟哌利多1.25毫克加盐水总量5毫升注入止痛,之后接静脉止痛泵;术后止痛病人常规吸氧监护24 小时,分别于镇痛泵输注4小时,8小时,24小时,32小时进行记录评估: a生命体征血压,脉搏,脉搏氧 b镇痛效果观察,采视觉模拟评分VAS,0分为无痛,10为剧痛,1分为活动时无痛,2分为静卧下无痛,3分为静卧轻痛,确定0~3分内为镇痛有效,4分以上为镇痛无效。
c镇静评分, 0分清醒,1分偶尔瞌睡易于唤醒,2分奢睡,难以唤醒 d恶心呕吐, 0分无,1分有恶心呕吐。
3 结果
外科组42例镇痛1分以下,镇静评分4小时内为2分,8小时后为1分,余下18例镇痛为2分,镇静评分为1分,恶心呕吐 7例;一例镇痛无效,追加哌替定加异丙秦4分之3量,睡眠一小时后又主诉疼痛;妇科组镇痛评分9例为1分,3例2分,镇静评分为1分,一例恶心呕吐;骨科组79例镇痛评分2分,镇静评分1分,17例镇痛评分3分,镇静评分1分,恶心呕吐6例;全组病例血压,脉搏,脉搏氧无明显变化,均维持在正常范围。
4 讨论
全组病例一例无效改用了哌替定异丙秦,且患者仅仅维持了一小时就诉疼痛,说明可能该患者对麻醉性镇痛药耐受性强,效果不好;其余168例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说明舒芬太尼在 PCIA中2微克每公斤体重是安全有效的,副反应也比较轻,尤其普外科,妇科病人中镇痛尤为确切安全,且病人感觉比较舒适安静,恶心呕吐不重可能与腹部外科病人常规胃肠减压有关,加上泵内复合地塞米松和盐酸甲氧氯普安共同作用,这种配比既经济又取得了好的效果;普外科病人8小时内镇静效果好,与全麻药在体内没有完全清除相关;骨科病人采用联合镇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是因以往单纯采用硬膜外吗啡氟哌利多止痛效果差,达不到止痛的目的,而单纯应用2微克每公斤体重的舒分太尼PCIA止痛效果也差,故骨科的硬膜外给药相当于给预冲量,这样联合止痛解决了骨科病人创伤严重,骨膜疼痛反应重,肿胀痛重的问题,使骨科的术后疼痛也取得了好的效果,尤其地塞米松对减轻骨科疼痛有明显的优势。
全组病例生命体征平稳充分证实了舒芬太尼对循环影响轻微,尤其舒芬太尼2微克每公斤体重的 50小时术后镇痛对循环是无影响的,对呼吸系统也没发现一例产生抑制的,脉搏氧均维持在98%以上。
故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中是非常值得信赖的药物,安全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