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硬膜外术后镇痛效果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应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是常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的药物,它们都具有麻醉和镇痛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
本文将对这两种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进行观察与总结。
一、舒芬太尼的应用舒芬太尼是一种高效的麻醉镇痛药物,常用于各类手术麻醉中。
其镇痛作用的特点是快速、强效、短时,可用于复杂手术的镇痛处理。
舒芬太尼在麻醉用药中通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麻醉效果。
在术后镇痛中,舒芬太尼可通过静脉、皮下或肌内注射进行应用,以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
根据临床观察,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明显。
患者在使用舒芬太尼后往往可以迅速缓解疼痛感,恢复较快,且不易产生较大的镇痛耐受性。
在肿瘤术后、创伤术后等疼痛较为剧烈的手术中,舒芬太尼的应用更是显示出了其独特的镇痛效果。
舒芬太尼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较高,不易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能够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
二、右美托咪啶的应用右美托咪啶是一种全身镇痛药物,具有镇痛、镇静和肌肉松弛等效果,主要用于麻醉和术后镇痛等临床应用中。
右美托咪啶属于鸦片类镇痛药物,其镇痛作用比较持久,能够有效地控制术后疼痛,促进患者的康复。
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右美托咪啶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
患者在使用右美托咪啶后往往可以感受到较长时间的镇痛效果,使患者在术后的恢复过程中减轻了许多疼痛感,同时也减少了对其他镇痛药物的需求。
在麻醉中,右美托咪啶的应用同样具有良好的效果,对于一些需要全身麻醉的手术,右美托咪啶的应用能够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较为平稳的生理状态,减少手术风险。
综合对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的观察与总结,这两种药物在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均具有明显的效果,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手术恢复质量。
由于这两种药物属于麻醉镇痛药物,因此在使用时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用药剂量,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及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及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本院接受分娩镇痛的产妇68例,按照不同的麻醉方式分作对照组和实验组,分析麻醉效果。
结果:实验组应激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同产程PT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运用舒芬太尼+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应激指标与不同产程PT指标,,值得运用。
关键词:舒芬太尼;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近几年来,硬膜外麻醉模式逐渐被运用在分娩镇痛环节中,临床效果较优,而且对分娩结局和产程没有影响。
因为产妇要求分娩的舒适度相对较高,分娩疼痛仍是阴道分娩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1-3]。
镇痛药物的选取至关重要,此研究将分析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实施分娩镇痛的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本院接受分娩镇痛的产妇68例,按照不同的麻醉方式分作对照组和实验组。
实验组年龄29.72±1.4(岁)、孕周40.11±0.31(周);对照组年龄29.53±1.66(岁)、孕周40.12±0.33(周),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组内患者接受传统阴道分娩干预,不给予其镇痛辅助。
1.2.2实验组组内患者接受硬膜外麻醉镇痛干预,操作为:首先,给予产妇浓度1%利多卡因药物当成试验量,把剂量为0.1mg的舒芬太尼药物、0.75%的罗哌卡因药物、100ml的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高效的混合,持续性地泵入。
按照其实际的状况将剂量进行适宜的调整,将速率控制在6-15ml/h,自控剂量控制在3010ml,而间隔时间的时间控制在15min。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应激指标:CPR、Cor、NE;两组产妇的不同产程的PT。
1.4数据处理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
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用于持续硬膜外输注术后镇痛效应的比较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150086刘冬冬 张瑞芹崔晓光李文志耿英杰林长赋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复合0.125% 布比卡因持续硬膜外输注用于行中上腹部手术病人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将60例ASAⅠ-Ⅲ 级,年龄20~60岁,体重50~100kg择期行中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双盲分为三组(n=20),分别为舒芬太尼 3.0ug·kg-1﹙S3.0﹚组,2.5ug·kg-1﹙S2.5﹚组和2.0u g·kg-1﹙S2.0﹚组,均复合0.125% 布比卡因和5㎎氟哌利多,总量250ml注入镇痛泵。
T6-9行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4~4.5㎝,术后连接镇痛泵以5ml·h-1的速度持续输注行硬膜外镇痛。
双盲对照观察三组病人术毕及术后2、4、8、20、24、48小时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Bromage运动阻滞评分及恶心、呕吐、皮肤搔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三组病人术后48h内评分比较,在各时间段:① VAS镇痛评分:S2.0组与S2.5、S3.0相比都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而S2.5与S3.0相比只有在8h和20h 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1)。
②镇静评分:S3.0组与S2.5、S2.0组相比Ramsay 镇静评分较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
而S2.5和S2.0组只在8h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2)。
③S3.0组皮肤搔痒的发生率也高于 S2.5,S2.0组(p<0.05)。
④三组病人的运动阻滞评分及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
结论硬膜外连续输注2.5ug·kg-1舒芬太尼复合0.125%布比卡因及5mg氟哌利用于中上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小,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是一种较理想的镇痛方法。
Mod Diagn Treat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Feb32(4)553・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李庆丰(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南阳473000)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期间在本院行分娩镇痛产妇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
对照组产妇采取单一应用罗哌卡因的硬外膜麻醉,观察组产妇采取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的硬膜外麻醉。
观察两组产妇的镇痛生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及新生儿岀生后lmin、5min的身体状况和产妇发生并发症情况。
结果观察组镇痛生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偏短,镇痛持续时间及lmin、5min的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较对照组的46.00%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遥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的产妇中应用效果较好,镇痛起效快,持续时间长,可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安全性高。
关键词:分娩;镇痛;舒芬太尼;罗哌卡因中图分类号:R71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11-8174(2021)04-0553-02分娩镇痛亦称无痛分娩,其是指通过各种方式缓解、降低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提高产妇对分娩的耐受力咱1]。
而随着医疗手段的发展与提高,我国每年选择分娩镇痛的产妇人数也在逐年增长,故探寻镇痛效果良好、保证产妇术后正常的活动能力且对母婴无害的方式,是临床医疗人员一直以来关注和追求的目标。
针对在生产活跃期的产妇常采用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来进行分娩镇痛袁虽然镇痛效果良好袁但是部分产妇使用罗哌卡因后会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对胎儿的分娩及术后身体恢复有一定影响叫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2019年1~12月期间在我院实施分娩镇痛产妇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分娩镇痛产妇实施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的应用效果。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5例,在给予0.15%罗哌卡因基础上分别给予舒芬太尼100μg、芬太尼0.2mg。
比较两组患者的pcea效果。
结果(1)两组患者术后4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h、12h、24h、48h时vas评分均有显著差异, a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芬太尼;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剖宫产在妇产科临床十分常见,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1]。
剖宫产术后疼痛是该术式普遍存在的现象之一,至今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剖宫产术后镇痛的需求较大。
本院妇产科近几年来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pcea,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妇产科2010年5月~2012年3月收治的剖宫产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剖宫产适应症,排除相关禁忌症患者。
a组45例产妇年龄20~38岁,平均(28.1±4.5)岁;体重54~78kg,平均(61.2±8.4)kg;孕次1~5次,平均(2.4±1.2)次;产次0~3次,平均(1.2±0.6)次。
b组45例产妇年龄21~43岁,平均(28.3±5.2)岁;体重52~82kg,平均(63.1±7.9) kg;孕次1~4次,平均(2.3±1.1)次;产次0~3次,平均(1.1±0.4)次。
两组产妇从年龄、体重、孕次、产次等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舒芬太尼与氢吗舒啡酮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氢吗啡酮术后镇痛疗效。
方法:对两组需硬膜外镇痛的患者采取两种术后镇痛方,记录并观察术后6h、12h、24h、48h、60h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VAS、Ramsay评分,及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
结果:氢吗啡酮组与舒芬太尼组镇痛效果VAS评分均<3,舒芬太尼组有1例嗜睡,2例恶心呕吐,氢吗啡酮组未出现恶心呕吐、嗜睡病例。
结论:氢吗啡酮应用于镇痛,效果好且副作用少【关键词】舒芬太尼;氢吗啡酮;术后镇痛【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8-0102-02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60例术后进行硬膜外镇痛的病人,ASA1~2级,男38例,女22例,年龄20~68岁,体重44~75kg。
采用两组镇痛液的配方,A组舒芬太尼200ug,罗哌卡因100mg,氟哌利多5mg,0.9%NS134ml;B组氢吗啡酮2mg,罗哌卡因100mg,氟哌利多5mg,0.9%NS137ml。
1.2 方法做好术后镇痛记录,观察术后6h、12h、24h、48h、60h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是否有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1.3 观察指标:镇痛评分标准:优:无疼痛,病人感觉舒适,48h内不需再注射或口服其他镇痛类药物良:无痛或有轻微痛感,48h内需口服其他镇痛类药物。
差:患者有明显痛感或需注射其他镇痛类药物或使休息受到影响。
评分标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Prince-Henry评分0~1分为优;2分为满意;3分为有效;4分为无效。
镇痛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小于3分为良好;3~5分为基本满意;大于5分为差。
镇痛效果采用Ramsay评分:0分为清醒;1分为偶尔嗜睡,易于唤醒;2分为经常嗜睡,易于唤醒;3分为嗜睡难以唤醒。
术后恶心呕吐评级;无恶心呕吐为0级;运动时有轻度恶心呕吐为1级;休息室恶心呕吐次数《等于3为2级;休息室剧烈呕吐次数》3次为3。
· 药物与临床研究 ·162020年 第24期评价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陈史伟1 张接玫11.西昌市人民医院 四川省西昌市 615000摘 要:目的:对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以及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把握舒芬太尼的应用效果,以做好临床推广及实践应用。
方法:在研究中选择了我院全身麻醉患者共计42例,并对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21例。
观察组患者利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和镇痛;对照组患者则采取芬太尼进行麻醉,之后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麻醉效果和镇痛效果。
结果:通过利用舒芬太尼进行镇痛及麻醉,取得的麻醉及镇痛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在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过程中,要注重对舒芬太尼进行有效地应用,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实际需要,以做好患者治疗工作,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舒芬太尼;镇痛效果;麻醉效果;应用价值前言:相对于传统的芬太尼麻醉和镇痛而言,舒芬太尼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保护患者的心肌功能,并且具有良好的麻醉和镇痛效果。
舒芬太尼是阿片类镇痛药物中的一种,在临床麻醉及镇痛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满足患者的实际需要,对于促进患者手术工作的有效开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本研究对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把握舒芬太尼的应用效果,以做好临床推广及实践应用。
现就本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评价舒芬太尼应用效果及价值过程中,选择了我院全身麻醉患者共计42例,并对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21例。
观察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为11例,女性患者为10例,患者的年龄在22——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6±1.58)岁。
对照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为为12例,女性患者为9例,患者的年龄在20——70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45.21±1.59)岁。
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应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是两种常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的药物。
本文将对这两种药物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为临床麻醉及术后疼痛管理提供参考。
一、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的作用机制和药理特点舒芬太尼是一种很强的μ-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临床上经常用于麻醉诱导和术后镇痛。
舒芬太尼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的μ-阿片类受体,抑制神经传导,从而产生镇痛效果。
其镇痛作用迅速,持续时间较长,对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较小。
右美托咪啶是一种局部麻醉药物,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阻断神经传导的钠通道,从而产生局部麻醉效果。
右美托咪啶的麻醉作用快速、持久,且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
在术后镇痛中,右美托咪啶常常与其他镇痛药物联用,能够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
1. 临床麻醉效果观察舒芬太尼常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在手术过程中能够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减轻患者的手术刺激和疼痛感。
在临床应用中,观察到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迅速,并且能够持续数小时,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较小。
而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也取得了良好效果,其局部麻醉作用能够有效减轻手术刺激和疼痛感,且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
2. 术后镇痛效果观察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在术后疼痛管理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舒芬太尼可以通过静脉持续输注或者靶控输注的方式,有效控制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术后舒适度和满意度。
右美托咪啶在术后镇痛方面也有效果显著,其局部麻醉作用可以有效减轻术后创面疼痛,加快康复和恢复。
1. 不良反应观察舒芬太尼在临床应用中,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
但在临床上,通过控制用药剂量、配合其他镇痛药物以及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等手段,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而右美托咪啶在临床应用中,由于其局部麻醉作用,不良反应较少,但仍可能出现局部麻醉不全、过敏反应等情况。
2. 不良反应处理针对舒芬太尼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可以采取减慢用药速度、加强术后护理、调整用药剂量等方式进行处理。
舒芬太尼复合左布比卡因对老年前列腺电切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符少川周期陈立(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海南海口570102)〔关键词〕舒芬太尼;左布比卡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硬膜外自控镇痛〔中图分类号〕R6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05-1051-02;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05.078第一作者:符少川(1973-),女,副主任医师,硕士,主要从事老年麻醉学研究。
前列腺增生症(BPH )患者多为60岁以上老年人,由于各器官功能减退以及电切后疼痛引起的膀胱痉挛,容易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术后应用镇痛泵可有效缓解膀胱痉挛症状,降低术后继发出血的风险。
本文拟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左布比卡因用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 )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 )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以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择期行TUPR 的老年男性患者45例,ASA Ⅰ Ⅲ级,年龄60 85岁,体重(55.12ʃ13.34)kg 。
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功能不全、Hb <100g /L 、高血糖及严重心脏病患者。
退出标准:术中麻醉效果不佳,需用辅助药物或改麻醉方法者。
1.2麻醉方法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麻醉前无用药。
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建立颈内或锁骨下静脉通路,于L 2 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2%利多卡因4ml 经硬膜外导管注射,无全脊麻征象后分次注入0.75%的罗哌卡因(耐乐品)8 10ml ,控制麻醉平面至T 8 10。
术中输复方氯化钠和聚明胶肽维持体液平稳,输注速度10ml ·kg -1·h -1,晶胶比例为2ʒ1。
术中视血压和心率情况酌情使用麻黄碱和阿托品。
1.3镇痛方法术毕硬膜外推注0.75%的罗哌卡因3ml 负荷剂量后接PCEA ,配方为舒芬太尼0.5μg /ml +0.15%左布比卡因(伊捷卡)+0.9%生理盐水共100ml 。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单次硬膜外注射的镇痛效果观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单次硬膜外注射的镇痛效果。
方法:选取ASA I~II级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产妇120例,随机分成4组,分别对应S组(20μg舒芬太尼10ml于手术结束前单次硬膜外注射),P组(PCEA 100μg 舒芬太尼+0.357%罗哌卡因100ml),M组(2mg吗啡10ml手术结束前硬膜外单次注射),对照组(10ml手术结束前生理盐水硬膜外注射),每组30例,观察产妇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种类及发生率,并且观察术后产妇开始感受到疼痛(V AS评分大于II分)的时间以及术后3h、12h、24、48h的V AS评分。
结果:四组产妇开始感受到疼痛的时间(取平均值)分别为S 组为117分钟,对照组为62分钟,S组和M组直到48h后仍能维持镇痛效果。
对照组各时间段V AS评分均大于5分,S组除3h为II分外其余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M组和P组在各个时间段的V AS评分均低于II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与S组及对照组的V AS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种类及发生率P组,S组及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M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舒芬太尼术后镇痛起效及维持时间短,药物副作用小,联合局麻药应用于PCEA中能更好的起到镇痛效果。
标签:舒芬太尼;吗啡;PCEA;罗哌卡因;硬膜外单次注射;剖宫产;术后镇痛。
现有的剖宫产术后镇痛方式均有不同程度的缺点:1、PCEA镇痛效果确切[1],但是对于产妇的配合要求较高,一旦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硬膜外导管脱落则完全失去镇痛效果,并且硬膜外导管置于产妇体内长达2天,有硬膜外导管折断的可能性;2、2mg吗啡单次硬膜外注射则能保证确切的镇痛效果,但是术后皮肤瘙痒及恶心呕吐尤其是尿潴留的发生率显著提高,不利于产妇术后恢复。
妇科术后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与静脉镇痛比较邵勇常云华姜丽华【摘要】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镇痛与相同浓度的舒芬太尼用于静脉镇痛的疗效。
方法将40例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或子宫肌瘤挖除的患者,随机均分为硬膜外镇痛组(I组)和静脉镇痛组(Ⅱ组)。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4、8、12、24h镇痛效果,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 SA)评分评价运动恢复、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镇静、呼吸抑制等。
结果I组各时间点V A S评分低于Ⅱ组,且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尤其是4、8、24h,患者满意度高。
两组在运动恢复、头晕、皮肤瘙瘁、嗜睡、镇静、呼吸抑制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0.1%罗哌卡因+l t蝎,/m l舒芬太尼+0.04r ng/L昂丹司琼在妇科术后镇痛效果好,安全可靠,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舒芬太尼;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静脉镇痛舒芬太尼是一种高选择性斗受体激动药,具有脂溶性高、镇痛强的优点。
酰胺类局麻药罗哌卡因具有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离的特点,合适的浓度和剂量对下肢肌力影响轻微,利于下肢主动运动,减少血栓的形成,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我们观察了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妇科术后硬外镇痛,以及相同浓度的舒芬太尼用于静脉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拟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患者40例,A SA I一Ⅱ级,年龄30~50岁,体重46—78kg。
1.2材料:舒芬太尼针剂,50t w,/支,罗哌卡因100m s/支,盐酸昂丹司琼针剂,4m r/支,一次性持续泵,100m l/支。
1.3麻醉方法:患者入室开放上肢静脉,快速输入乳酸钠林格式液300~500m l。
在第2~3腰椎或第3~4腰椎椎间隙行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穿刺,腰硬膜外麻醉药为0.75%布比卡因2m l+10%葡萄糖0.5m l或0.75%布比卡因2nd+0.9%生理盐水0.5m l,术中必要时硬外导管注入1.5%利多卡因5~l O I Il l。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影响产妇的康复以及术后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剖宫产手术后切口以及宫缩导致的剧烈疼痛。
因此解决产妇的术后镇痛来提高产妇术后的舒适度,是目前临床工作的重点。
近年来硬膜外自控镇痛逐渐代替了传统的间断肌内注射。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长效局部麻醉药,由于其中枢神经毒性和心脏毒性较低,而在临床广泛应用。
芬太尼与舒芬太尼都属于人工合成的阿片类的药物,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衍生物,其亲脂性是芬太尼的两倍,它与阿片受体亲和力比芬太尼强,所以舒芬太尼具有起效快,镇痛作用较强,持续时间更长的特点。
本院2007年以来将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手术后持续硬膜外镇痛PCEA,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材料选择无产科并发症的初产妇130例,年龄25~40岁,ASA I-Ⅱ级。
既往史无明显肝、肾及循环功能异常,并且排除神经系统疾的病史,既往未曾实施椎管内麻醉。
1.2 镇痛方法麻醉方法为硬膜外加腰麻联合麻醉,穿刺点为L2-3。
随机分为两组,A组0.125%罗哌卡因+芬太尼2 μg/ml+0.005%氟哌啶。
B组0.15%罗哌卡因+芬太尼21 μg/ml+0.005%氟哌啶。
C组0.2%罗哌卡因+芬太尼2 μg /ml+0.005%氟哌啶,接通PCA泵。
控制速率2 ml/h,并单次给药0.5 ml,给药时间为15 min,患者感到疼痛可以单次给药。
1.3 观察指标①10 cm视觉模拟评分法:0分:无痛,10分:无法忍受剧痛,0~4分:镇痛效果满意。
②Bromage评分:运动阻滞评分,O分:可以抬腿,1分:不能抬腿,但能屈膝;2分:不能屈膝,但能届踝;3分:不能屈踝。
1~3分为运动障碍。
③其他指标对呼吸的抑制、瘙痒、恶心呕吐和低血压等不良反应进行观察。
④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低血压、皮肤瘙痒,运动阻滞等。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均用均数±标准差( x ±s )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 检验。
舒芬太尼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效果分析【关键词】舒芬太尼;硬膜外;术后镇痛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503-02
舒芬太尼用于临床多年,但用于术后镇痛报道的不多,特别是没有一种成熟的配方以方便临床使用,有的报道和我们的方法比舒芬太尼用量大。
我们观察一组固定配方对术后镇痛的效果,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观察病例89例腹部手术,其中妇产科手术49例,普外科手术9例,泌尿外科手术31例。
病人年龄最小20岁,最大74岁。
asa分级ⅱ级~ⅲ级,术中麻醉均采用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间隙最低腰2~3,最高胸8~9之间,术中麻醉效果不好的排除在本组外。
1.2 术后镇痛方法
止痛泵用国产的驼人100 ml容量,每小时2 ml流量。
药物配制,舒芬太尼40 μg,咪唑安定5 mg,0.75%布比卡因15 ml,加生理盐水至100 ml。
病人术中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手术将要结束时硬膜外给注入舒芬太尼10 μg,再注0.25%布比卡因3 ml,观察20 min后出室,回到病房后,常规吸氧并监护ecg、spo2、bp 6 h。
同时告诉病人如果疼痛可按压自控按钮20 min或疼痛消失。
术后6 h,12 h,24 h,48 h随访并记录。
1.3 止痛效果评定标准
病人的疼痛评分用vas视觉模糊评分法0分~10分,并结合程度分级,优:止痛完全,翻身或轻微活动无痛。
良:静息时无痛,翻身或轻微活动时有能忍受的疼痛。
差:静息时也有痛感,但可忍受。
很差或无效:静息时即有难以忍受的疼痛。
2.结果
所有的观察目标术后监测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均无异常改变,无皮肤瘙痒,无椎体外系反应症状。
因我们观察的所有病例都需要保留尿管,所以未观察到对排尿的影响。
两例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一例对症处理后好转,另一例对症处理后效果不佳,止痛泵关掉后逐渐好转。
术后6 h镇痛差的二例,一例vas 评分6.5分,按压自控键20 min后好转,另外一例vas评分9分按压自控键无好转,其余均为良以上。
术后12 h镇痛为优49例vas 0-1分,镇痛为良20例vas2-5分,镇痛为差18例vas4-8分,镇痛很差2例vas8-10分。
18例镇痛差的病例中,病人按压自控开关后好转的17例,有一例按压后未缓解,另外肌注度冷丁50 mg。
2例很差的按压自控键后缓解的不明显,硬外注入局麻药后缓解,但是局麻药作用过后仍然疼痛。
24 h后和48 h后的随访结果相差不大,两例镇痛效果差的仍然效果不好,其余的比较平稳。
3.讨论
本组观察病例无皮肤瘙痒,无椎体外系反应,有两例恶心呕吐的,药物反应发生率2.2%,较低。
因每个病人的受教育、心理期望、
药物和痛觉的耐受相差,所以结果也不同,但本组有效率97.8%,有两例效果较差,总体效果满意。
据报道吗啡硬膜外pca时皮肤瘙痒发生率较高,加氟哌利多时可降低发生率,但是又增加了椎体外系反应发生率,芬太尼硬膜外pca时,因两药结构的不同、在椎管内的作用途径不同而效果较差。
舒芬太尼用于临床以后用于硬膜外镇痛的报道很少,舒芬太在椎管内的作用及途径也未完全,有报道硬膜外麻醉的平面高低或穿刺椎间隙的高低对术后止痛的效果影响很大,我们观察本组中高位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效果都很好,但例数少,无对照观察。
参考文献:
[1] 陶凡,汪国香,郑汉光,等.剂量曲马多和芬太尼用于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9,3:191.
作者简介:
吉格模德,男,主治医师,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大学临床医学系,本科学历。
参加工作后始终从事麻醉专业,拥有二十余年的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