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在剖宫产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94.70 KB
- 文档页数:1
剖宫产是产科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手术,但剖宫产的手术创面广、切口大,可导致产妇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长时间的疼痛刺激不仅会影响产妇术后身体机能的恢复,也不利于产妇早期泌乳、进食等,对母婴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1]。
因此,为剖宫产产妇选择一种有效的镇痛方式显得十分重要。
超声引导下行区域阻滞麻醉是目前产科中重要的镇痛方式之一,既往较为常用的是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但存在着镇痛维持时间较短等缺点[2]。
腰方肌阻滞(QLB)是一种较新的躯干神经阻滞方式,具有阻滞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等优势,对上、下腹部、髋部等部位均能产生镇痛效果。
近年来QLB在产科中的应用也受到广泛关注,有研究显示,QLB对剖宫产术后的切口痛、内脏神经痛均具有满意的镇痛效果,且镇痛安全性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3]。
因此,本研究分别将超声引导下QLB与TAPB应用于剖宫产术后,旨在对比两者的镇痛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在西电集团医院行剖宫产的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足月分娩产妇,单胎妊娠;(2)具有剖宫产指征;(3)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
排除标准:(1)存在凝血系统功能障碍;(2)穿刺部位有感染、溃烂、破损;(3)长期服用镇痛、镇静药物;(4)言语沟通障碍。
按随机数表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产妇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and(3.52±0.49)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rest V AS scores at4h,12h,24h after surgery were(2.87±0.42)points, (3.18±0.39)points,and(2.94±0.32)points,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3.30±0.51)points,(3.63±0.42)points, and(3.31±0.45)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ctive and rest V AS scores at48h after surgery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4.0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12.00%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with analgesi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94.0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83.00%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ultrasound-guided QLB is better than that of ultrasound-guided TAPB after cesarean section.【Key words】Cesarean section;Ultrasound;Quadratus lumborum block;Transversus abdominis muscle block; Analgesia表1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x-±s,例(%)]Table1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x-±s,n(%)]组别观察组对照组χ2/t值P值例数100100年龄(岁)27.62±3.7527.80±3.410.3550.723孕周(周)40.20±1.6540.06±1.830.5680.571BMI(kg/m2)27.41±3.2727.18±3.410.4870.627Ⅰ级68(68.00)70(70.00)Ⅱ级32(32.00)30(30.00)产次(次)1.48±0.391.51±0.300.6100.5430.0940.760ASA分级1.2方法两组产妇入室后均常规建立静脉通道,取侧卧位开始剖宫产手术。
曲马多与舒芬太尼以及芬太尼在产科术后镇痛的效果对比目的对比曲马多与舒芬太尼以及芬太尼在产科术后镇痛的效果,以供参考。
方法将2011年7月~2013年6月在我院实施剖宫产的128例产妇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法分组。
A组术后接受曲马多联合舒芬太尼镇痛,B组接受曲马多联合芬太尼镇痛。
对比两组在术后24h时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性。
结果对比两组产妇产后24h时V AS评分发现,组间差异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无意义(P >0.05)。
与A组对比,我们发现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
结论曲马多与舒芬太尼以及芬太尼在产科术后均可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其中曲马多联合舒芬太尼产生的不良反应更小,具有更大的临床优势。
标签:曲马多;舒芬太尼;芬太尼;剖宫产;术后镇痛剖宫产术后疼痛可影响产妇情绪状态、降低睡眠质量、延迟下床活动时间、降低母乳喂养率,对产妇的术后康复不利。
因此在剖宫产术后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1年7月~2013年6月在我院实施剖宫产的128例产妇纳入本研究,术后均自愿接受镇痛泵进行镇痛治疗,并排除精神异常、智力低下、严重交流障碍者。
根据住院号奇偶数法分组,奇数者归为A组,共计64例,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6.35±3.45)岁;体重68~76kg,平均体重(71.25±3.68)kg;孕周37.5~41w,平均孕周(39.48±0.43)w;其中初产妇40例,经产妇24例。
偶数者归为B组,共计64例,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7.14±3.38)岁;体重67~77kg,平均体重(71.46±3.53)kg;孕周37~41.5w,平均孕周(39.59±0.52)w;其中初产妇42例,经产妇22例。
对比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发现其在年龄、体重、孕周、孕产次等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综述舒芬太尼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进展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彭晓东舒芬太尼(Sufentanil)于1974年合成,属苯基哌啶类,其脂溶性高,极易透过血脑屏障,快速和缓慢分布半衰期分别为1.4min和17.7min,持续输注240min后时量相关半衰期(t½ c-s )为33.9min,与芬太尼比较,其分布容积小、消除半衰期短、清除率高,镇痛作用长,毒性作用低,安全范围广。
舒芬太尼对μ受体具有高度选择性,镇痛强度为芬太尼的5~10倍,对循环影响轻,血流动力学稳定,对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较芬太尼强,对呼吸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呼吸的时间较镇痛时间短。
因舒芬太尼与μ1受体的结合比μ2受体具有更高的选择性,故其呼吸抑制作用比等效剂量的芬太尼弱[1];近年来随着对舒芬太尼认识的不断深入, 证实其在许多方面优于芬太尼,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现就舒芬太尼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1 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1.1用于全身麻醉1.1.1 诱导和气管插管大量研究表明,舒芬太尼更能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可能是舒芬太尼降低全身血管阻力作用优于芬太尼,而且能更好地抑制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从而维持更好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舒芬太尼全麻诱导一般推荐剂量为0.2~2.0μg/kg。
用量应结合患者的年龄、体重、一般情况、同时使用的药物、手术难度和持续时间以及所需要的麻醉深度。
有研究在乳腺癌根治术中,静注0.4~0.6μg/kg舒芬太尼,继之输注丙泊酚使BIS降至45±5,可以有效减弱置喉镜与插管刺激引起的血液动力学改变;0.6μg/kg的舒芬太尼可明显抑制气管插管对皮层的激活作用,明显减少丙泊酚的用量。
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控输注(TCI),简便精确,可控性好, 更有利于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
在舒芬太尼药代动力学参数研究中,Gepts线性药代动力学模型得到了较多的认可和应用。
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0.5 ng/ml 复合丙泊酚4μg/ml,靶控输注效果好,可以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
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比较王灯桂【摘要】目的:研究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的比较。
方法60例行择期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
A组:芬太尼0.2 mg+地佐辛5 mg+0.1%罗哌卡因;B组:舒芬太尼40μg+地佐辛5 mg+0.1%罗哌卡因,两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
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生命征,镇痛效果,以及恶心呕吐、眩晕、瘙痒等不良方应。
结果两组术后生命征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镇痛效果均良好,疼痛评分(VAS)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恶心呕吐、眩晕、瘙痒等不良方应发生率都很低,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相似,二者不良反应均很少。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5(000)034【总页数】1页(P140-140)【关键词】地佐辛;芬太尼;舒芬太尼;剖宫产;硬膜外镇痛【作者】王灯桂【作者单位】福建省妇幼保健院麻醉科,福建福州 3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9.81.1 病例选择:本研究选择行择期剖宫产的初产妇60例,ASA分级I~II级,年龄22~30岁,体质量60~80 kg,身高150~165 cm,孕周37~42周,手术时间39~45 min;无妊娠合并症及椎管内麻醉禁忌证。
随机将其分为:芬太尼+地佐辛+罗哌卡因组(A组),舒芬太尼+地佐辛+罗哌卡因组(B组),每组30例。
两组产妇的年龄、体质量、体质、孕周、手术时间和失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 >0.05)。
1.2 方法1.2.1 麻醉方法:两组产妇均采用腰硬联合阻滞(CSEA),选择L2~3椎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射0.5%罗哌卡因重比重溶液12 mg,硬膜外腔头端置管3 cm,术中硬膜外及静脉均未用镇静、镇痛药,手术结束时连接硬膜外镇痛泵镇痛,首剂量5 mL,设定持续泵入剂量2 mL/h,PCA剂量每次2 mL,锁定时间20 min。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效果比较潜伏期分娩是指宫缩活动开始到宫颈扩张已达至少3厘米之间的这一时期,这段时间通常是孕妇最为疼痛的时候。
对于这一阶段的镇痛,腰硬联合麻醉是比较常见的方式。
而在近些年,随着药物技术的发展,舒芬太尼和芬太尼也成为潜伏期分娩镇痛的常用药物。
那么,舒芬太尼与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效果又是如何呢?一、舒芬太尼与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的基本信息1. 舒芬太尼舒芬太尼是一种合成的阿片类镇痛药,作用时间短暂但强效,通常用于术后镇痛和产程镇痛。
舒芬太尼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结合,从而产生镇痛效果。
其镇痛作用开始较快,效果持续时间较短。
2. 芬太尼芬太尼是一种非常强效的合成阿片类药物,它的镇痛效果比吗啡强数十倍。
因为其作用快速、强效、安全,芬太尼在产程镇痛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3. 腰硬联合麻醉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通过腰穿的方式将麻醉药物注入麻醉腔内,从而产生镇痛作用的麻醉方式。
它的优点是镇痛效果迅速明显,而且对母婴的影响小。
二、舒芬太尼与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潜伏期分娩镇痛中的应用1. 舒芬太尼在潜伏期分娩镇痛中的应用舒芬太尼在潜伏期分娩镇痛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
它通过静脉输注或者腰穿的方式给予,能够迅速进入血液循环产生明显的镇痛效果。
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持续时间短暂,因此在潜伏期分娩的镇痛中能够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三、舒芬太尼与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效果比较1. 镇痛效果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潜伏期分娩镇痛中的镇痛效果都是比较明显的。
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强度适中,持续时间较短,能够快速缓解孕妇的疼痛感。
而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则更为强烈,作用更为迅速,可以更好地减轻孕妇分娩时的疼痛。
2. 安全性比较在安全性方面,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都有一定的风险。
舒芬太尼虽然作用时间较短,但仍然有可能导致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芬太尼则因为作用更为强效,更容易引起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
多模式镇痛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术后镇痛方法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
方法 60例足月妊娠产妇,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A组多模式镇痛组—硬膜外单次注射小剂量吗啡与皮下自控镇痛(PCSA)相结合;B组(对照组)静脉自控镇痛(PCIA),观察术后镇痛效果、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术后4、8 hVAS评分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硬膜外单次注射小剂量吗啡与皮下自控镇痛(PCSA)相结合的多模式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作用完善确切,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吗啡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多模式镇痛剖宫产术术后镇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大多数的疼痛治疗仍是以单一模式进行的。
事实上,单一药物或方法不可能达到最佳或完全的疼痛缓解并使其副作用显著减少[1]。
近年来提出了一种新的镇痛观念即手术后多模式镇痛。
本文旨在观察比较多模式镇痛—硬膜外单次注射小剂量吗啡与皮下自控镇痛(PCSA)相结合与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以评价其可行性。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60例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拟行术后镇痛病人,年龄25~35岁,体重60~80kg,ASAⅠ~Ⅱ级,随机分成多模式镇痛组(A组)、PCIA(B组)各30例。
两组年龄及体重无显著差异。
麻醉方法病人入手术室后监测BP、HR和SpO2,开放上肢静脉通道。
于L3~4间隙直入法进针,穿刺成功后注入0.75%罗哌卡因(罗哌卡因系阿斯特拉(无锡)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的耐乐品(Naropin),7.5mg/ml,10ml/支)2.0ml+0.9%N.S0.5 ml的混合液2.0ml,硬膜外腔头向置管3cm, 回吸无异常,固定导管。
阻滞平面不足者,经硬膜外腔追加2%利多卡因。
纳布啡与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临床效果的比较【摘要】目的:对比纳布啡与舒芬太尼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到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76例,将患者分为两组。
纳布啡组38例,使用盐酸纳布啡注射液+托烷司琼镇痛;舒芬太尼组38例,使用舒芬太尼+托烷司琼镇痛。
结果:术后4h,纳布啡组的VAS评分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术后12h、24h、36h,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纳布啡组镇痛期间未出现并发症;舒芬太尼组并发症发生率15.79%,差异明显(P<0.05)。
结论:纳布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与舒芬太尼相当,但并发症少,可用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纳布啡;舒芬太尼;剖宫产;术后镇痛剖宫产患者术后疼痛问题严重,不仅包括手术切口的疼痛,还包括宫缩疼痛。
剧烈的疼痛会影响产妇身体恢复,引起应激反应,延迟切口愈合,引起激素分泌改变。
术后镇痛是围术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科快速康复的基本保障[1],为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应对产妇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
本文将对比纳布啡与舒芬太尼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到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76例。
纳入标准:(1)单胎足月初产妇;(2)年龄21-29岁;(3)ASA分级为1级;(4)术前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正常;(5)无药物过敏史或腰硬联合麻醉禁忌症。
排除标准:(1)阿片类药物依赖者;(2)有精神疾病史者;(3)术中麻醉效果不满意者;(4)术毕麻醉平面高于T6者;(5)依从性较差,不愿意配合治疗者等。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
纳布啡组38例,平均年龄(26.38±3.22)岁,平均体重(68.73±3.44)kg。
舒芬太尼组38例,平均年龄(26.54±3.19)岁,平均体重(68.68±3.52)kg。
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在剖宫产中的应用
王玲
(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永康321300)
[关键词]舒芬太尼;芬太尼;术后镇痛;
剖宫产
[中图分类号]R61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8849(2011)29-3726-01
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N-4噻吩基衍生物,其脂溶性强
,
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更强,是强效类阿片类镇痛药[1-2]。镇痛作用比芬太尼强5~10倍,而且由于它对μ1受体的镇痛作用较μ2受体的呼吸抑制作用有更高的选择性,与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虽然镇痛时间长,但呼吸抑制作用更短更弱。本研究拟通过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与不良反应,寻找更好的静脉术后镇痛配方。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5—8月行剖宫产手术者80例,ASAⅠ~Ⅱ级,年龄20~35岁,体质量55~86kg。均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无阿片类药物滥用史、过敏史,并且自愿接受术后静脉镇痛。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S组40例,年龄(27±6)岁,体质量(69±8)kg,身高(159±7)cm;F组40例,年龄(28±7)岁,体质量(68±9)kg,身高(160±8)cm。2组年龄、体质量、身高无显著性差异。采用双盲法给药及观察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1.2麻醉与镇痛方法所有患者都没有使用术前药。S组镇痛配方为舒芬太尼2μg/kg加昂丹司琼12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F组镇痛配方为芬太尼20μg/kg加昂丹司琼12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患者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均施行硬膜外麻醉。术中麻醉效果满意,手术顺利。2组手术结束前15min均给予吗啡2mg硬膜外注射作为负荷量,手术结束后立即接镇痛泵。PCIA背景流量2mL/kg,自控量剂量每次0.5mL,锁定时间15min,最大用药量为4mL/h。1.3观察指标记录术后6,12,24,36,48h视觉模拟评分(VAS):0~2分为无痛,3~5分为轻度疼痛,6~7分为中度疼痛,8分以上为剧痛。并记录患者48h内皮肤瘙痒、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1.4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2结果2.1镇痛效果S组VAS评分0~2分36例(90%),3~5分4例(10%),6分以上0例;F组VAS评分0~2分30例(75%),3~5分10例(25%),6分以上0例。2组镇痛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2不良反应S组恶心呕吐2例(5%),皮肤瘙痒3例(8%);F组恶心呕吐4例(10%),皮肤瘙痒4例(10%);2组均无呼吸抑制。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3讨论舒芬太尼为芬太尼的衍生物,在国内临床应用已逐渐增
多,其与阿片受体亲和力高,镇痛效价普遍认为是芬太尼的
7~
10
倍
[3]
,是目前已知镇痛效价最高的阿片受体激动剂,
与芬
太尼相比较,具有镇痛作用强、镇痛时间长的特点,而其时量
相关半衰期却显著优于芬太尼[4],具有良好的可控性。本试
验将舒芬太尼与芬太尼按1∶10剂量配制镇痛液,结果显示舒
芬太尼组的镇痛效果要优于芬太尼组。在等效剂量下,舒芬
太尼的镇静作用强于芬太尼,而呼吸抑制效应却比芬太尼
弱
[5]
。所以将舒芬太尼用于术后PCIA镇痛作用确切,
与芬
太尼相比更加安全可靠。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有
4
项:瘙痒、恶心呕吐、尿潴留和呼吸抑制。阿片类药可作用于
下丘脑极后区的催吐化学感受区引起恶心、呕吐,而呼吸抑制
与其激动脑干呼吸中枢的μ2受体有关。与吗啡相比,舒芬太
尼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脊髓、延髓、中脑、丘脑等痛觉
传导区的μ1受体,而对其他阿片受体作用较弱,所以在本试
验中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强于芬太尼,但不良
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显示了其镇痛方面独有的优势
。
综上所述,积极有效的术后镇痛对于剖宫产手术后患者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减轻产妇的痛苦,为其提早下床活
动和哺乳做好准备。舒芬太尼镇痛作用确切,恶心、呕吐等不
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显示了其在术后镇痛方面优势。因此,笔
者认为舒芬太尼可较安全可靠地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
。
[参考文献]
[1]BovillJG,SebelPS,BlackburnCL,etal.Thepharmacokineticsof
sufentanilinsurgicalpatients[J].Anesthesiology,1984,61:502-
506
[2]ThomsonIR,HardingG,HudsonKJ.AComparisonoffentanyland
sufentanilinpatientsundergoing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surgery
[J].JCardiothoracVaseAnesth,2000,14:652-656
[3]金昔陆,池志强.
μ阿片受体激动剂舒芬太尼的药理作用和应
用[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1999,16(1):1-5
[4]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
人民卫
生出版社
,2003:524
[5]严海,江伟.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应用于全髋置换术后患者静脉
自控镇痛的比较[J].上海医学
,2007,30(6):404-407
[收稿日期]2011-03-10
·6273·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ModernJournalof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2011Oct,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