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灌肠液加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脓毒血症致早期急性肾损伤微炎症指标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460.56 KB
- 文档页数:3
中药灌肠联合血液净化对早期急性肾损伤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王建杰;郝淑荣;董磊【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灌肠联合血液净化治疗早期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治疗.检测两组干预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ALB、TP、HB水平的变化.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和脓毒血症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分),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炎性指标与Scr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两组干预前血清hs-CRP、IL-6、IL-8、TNF-α、Scr、BUN、ALB、TP、BH水平及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血清hs-CRP、IL-6、IL-8、TNF-α、HB、Scr、BUN水平及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项指标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IL-6、IL-8、TNF-α水平与Scr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呈正相关(r=0.67、0.72、0.73、0.69,P<0.0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连续血液净化可明显降低早期急性肾损伤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临床疗效显著.【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15(024)012【总页数】3页(P2255-2257)【关键词】急性肾损伤;中医药治疗;血液净化;炎性因子【作者】王建杰;郝淑荣;董磊【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中医医院,山东烟台264000;山东省烟台市中医医院,山东烟台264000;山东省烟台市中医医院,山东烟台26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5急性肾损伤是多种疾病诱发的急性肾功能损害,可见于临床各科疾病,尤常见于内科、外科和妇产科,其病死率较高,临床治疗比较棘手[1]。
连续性血液滤过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炎性指标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目的: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应用血液净化治疗,对其炎性指标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130例确诊脓毒症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血滤组与常规组,每组各65例。
血滤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持续治疗72 h。
监测两组患者入院时及第3、7天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血滤组各时点数据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滤组各时点数据较常规组患者升高更明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血滤组数据低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以显著抑制全身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疗效。
膿毒症(sepsis)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而脓毒症休克是指由脓毒症引起,虽经充分液体复苏后仍无法逆转的持续低血压状态[1-2]。
目前已经证实脓毒症休克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过度的全身炎症反应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3-4]。
血液净化技术可以清除血液中细胞因子减弱炎性反应,减轻脏器损伤[5-6]。
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对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应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探讨其对炎症反应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严格按照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4)提出的诊断标准,筛选符合标准的本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3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急性肾损伤的疗效及炎症的影响蒋为;周萍【期刊名称】《中国乡村医药》【年(卷),期】2016(23)2【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2 例AKI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 例.对照组给予间歇性血液透析(IHD),观察组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和炎症指标,比较两种血液净化方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液净化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BUN)、尿素氮(Scr)较治疗前降低,其中观察组BUN含量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Scr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O3- 和血pH 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程度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程度更明显,治疗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急性肾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及改善炎症状况.【总页数】3页(P25-27)【作者】蒋为;周萍【作者单位】311800 浙江诸暨市人民医院肾内科;311800 浙江诸暨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J], 王顺;张丽;戴晨;刘健;李素华2.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浆炎症介质的影响及治疗机制的探讨 [J], 李鑫宇;刘丹颖;马路;单福军3.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患儿急性肾损伤的疗效及对肾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J], 米楠4.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伴急性肾损伤患者炎症因子以及肾功能的影响 [J], 宋飞;张玉文;臧浩良5.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效果及对免疫和炎症因子影响[J], 赵云峰;徐志华;顾维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著·社区中医药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据临床研究,急性肾损伤和白介素6与白介素8等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关系密切。
本次研究采用中药灌肠综合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因脓毒血症导致的早期急性肾损伤患者疗效,通过对比分析中药灌肠疗法的优越性,具体如下。
资料与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脓毒血症导致早期肾损伤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37~65岁,平均(52.93±6.47)岁;病程4~71d,平均(50.26±4.75)d。
重症胆管感染7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感染9例,重症胆管感染3例,肠穿孔4例,败血症14例,肠梗阻合并细菌性腹膜炎9例,肝脓肿6例,中毒8例。
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各项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优质低蛋白和低磷的饮食,并且保证饮食具有足够的热量。
患者血压控制在120~135/75~85mmHg,纠正患者的贫血症状并控制患者的心力衰竭情况,为患者补充钙质并降低患者体内的含磷量,为患者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
对照组患者均采用颈内静脉导管留置,建立临时的血管通路,通过连续性的血液净化机对患者进行连续的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每天更换滤器1次,如果患者出现凝血症状则立即更换滤器。
观察组患者以对照组患者治疗手段为基础,加用中药灌肠治疗,药物成分主要为蒲公英、黄芪、大黄、丹参、牡蛎,每种药材各30g,将药材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8.27.048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灌肠结合血液净化治疗早期急性肾损伤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收治脓毒血症导致早期肾损伤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
对照组脓毒血症导致早期肾损伤患者仅采用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脓毒血症导致早期肾损伤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灌肠治疗。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护理体会【摘要】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是一种临床常见且危急的疾病,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旨在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该疾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首先介绍了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影响,然后阐述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和效果评估,重点强调了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以及团队合作与沟通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总结了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该疾病中的作用,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全面地认识连续性血液净化在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中的护理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护理干预、护理效果评估、并发症预防、团队合作、沟通、护理体会、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CRRT已经成为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重要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
它通过持续不间断地过滤血液,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和毒素,维持液电解质平衡,调节酸碱平衡,从而减轻肾脏负担,帮助患者恢复肾功能。
CRRT护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如血流路堵塞、滤器失效、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需要护理团队密切合作,及时干预处理。
本文旨在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影响,总结护理干预措施,评估护理效果,预防并处理并发症,并强调团队合作与沟通的重要性。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分析和护理实践的总结,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好的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通过对CRRT治疗的疗效评估,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指导临床用药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通过对CRRT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和效果评估,可有助于护士和护理团队更好地掌握护理技能和提高护理水平,从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通过对CRRT治疗的并发症预防和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和成功率。
研究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CRRT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浆炎症介质的影响及治疗机制的探讨李鑫宇;刘丹颖;马路;单福军【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年(卷),期】2015(000)007【摘要】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多种原因造成的肾功能急骤下降,是影响多器官、多系统的临床重症。
脓毒症(sepsis)是指由感染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
在脓毒症引发的多器官功能衰竭中,肾脏是最易受累的器官之一,脓毒症并发AKI的患者病死率可高达74.5%,AKI已成为脓毒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3]。
【总页数】2页(P620-621)【作者】李鑫宇;刘丹颖;马路;单福军【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281医院,全军中西医结合肾病治疗中心秦皇岛066100;中国人民解放军281医院,全军中西医结合肾病治疗中心秦皇岛066100;中国人民解放军281医院,全军中西医结合肾病治疗中心秦皇岛066100;中国人民解放军281医院,全军中西医结合肾病治疗中心秦皇岛0661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肾衰灌肠液加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脓毒血症致早期急性肾损伤微炎症指标的影响[J], 刘宝利;刘清泉;郭玉红2.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浆炎症介质的影响 [J], 赵志权;磨红;蒙洁英;宁燕虹;徐瑾3.脓毒症致大鼠急性肾损伤中炎症介质的变化及机制探讨 [J], 李徽徽;汪华学;柴继侠;高琴4.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老年严重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J], 苏徽东;叶碧青5.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效果及对免疫和炎症因子影响[J], 赵云峰;徐志华;顾维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周春柳【期刊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36)A01【摘要】目的本文就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 2013 年 3 月-2014 年 2月期间所收治的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共计64例.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2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对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改善情况、生化指标、1年内死亡率以及2年内死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动脉压、APACHE-II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各项生化指标优于参照组,1年内死亡率以及2年内死亡率均低于参照组,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各项指标,降低死亡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总页数】2页(P192-193)【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作者】周春柳【作者单位】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广西柳州545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相关文献】1.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J], 范洁;贺喜强2.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应用价值分析 [J], 冯超3.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J], 范洁;贺喜强;4.连续性血液净化用于脓毒血症伴急性肾损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J], 张银5.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重度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J], 郭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脓毒血症并急性肾损伤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法在脓毒血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治疗中发挥的作用。
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本院86例脓毒血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43例,试验组43例,对照组给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两组应用效果。
结果试验组1个月生存率65.1%,高于对照组的48.8%(P<0.05);试验组急诊ICU停留时间为12.3±2.2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7.4±2.3天(P<0.05);试验组血肌酐水平165.3±54.6μmol/L,低于对照组的273.2±59.3μmol/L(P<0.05),试验组BUN水平为15.8±5.8mmol/L,优于对照组的22.6±27.4mmol/L(P<0.05)。
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脓毒血症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可大大提高其生存率,改善患者肾功能损伤,同时减少急诊ICU停留时间,效果显著。
关键词:血液灌流;连续性血液滤过;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hemoperfusion combined with continuous hemofiltr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psis complicated with acute kidneyinjury.Methods:from September 2015 to September 2016 in our hospital 86 cases of sepsis complicated with acute kidney injur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of 43 cases,43 cases of tes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tinuous hemofiltration treatment,experimental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hemoperfusion treatment,compared two groups of application.Results:the experimental group 1 month survival rate was 65.1%,higher than 48.8%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est group 急诊ICU retention time was 12.3 + 2.2 days,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17.4 + 2.3 days (P<0.05);experimental group the serum creatinine level of 165.3 + 54.6 mol/L,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273.2 + 59.3 mol/L (P<0.05),the BUN level of the test group is 15.8 + 5.8mmol/L,22.6 + 27.4mmol/L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hemoperfusion combined with continuous hemofiltr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psis and acute kidney injury patients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improve renal function damage,and reduce the 急诊ICU stay time,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Hemoperfusion;continuous hemofiltration;sepsis;acute renal injury脓毒血症作为临床常见恶性炎症反应之一,会引发全身性反应,通常与创伤、感染以及外科手术等多种因素有关,因上述因素刺激导致机体出现各种炎性介质[1]。
疗过程中采用手术治疗的风险大,预后效果较差。
当患者出现急性肠梗阻后,早期表现为腹痛、腹胀、便秘等,仍然可以摄入少许食物,在进食后症状逐渐加重,大部分结肠癌患者会通过泻药、灌肠等方式进行治疗⑵,可以对临床症状进行缓解,但是治疗后容易反复发作,最终引发完全性梗阻,而部分患者则会表现为急性肠梗阻。
当患者出现完全性肠梗阻之后,其回盲瓣会对结肠内容物进行阻挡,使其逆流回肠内,从而让患者结肠发生膨胀,最终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引发肠坏死等恶性事件。
如果患者的癌症位置位于盲肠部位,当发生剧烈肠蠕动后会引起肠套叠,一般需要采用手术治疗。
而在手术治疗当中,治疗方式对临床疗效有重要的影响⑶。
在常用的手术方法当中,传统Dudley灌洗法需要采用大口径胶管与螺纹管,在密封的状态下采用吸引器将患者肠内的淤积物排出,但是在操作过程中患者的粪便汁液等可能进入患者腹腔,并且患者的排泄物容易造成吸引器的阻塞,难以充分吸出较为粘稠的排泄物,在手术后还需降低患者肠管内的压力,因而需要频繁使用扩肛操作。
而采用改良Dudley灌洗法治疗,在手术后可以利用留置的导管进行引流减压操作,避免进行频繁的扩肛操作,这种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手术效果较好⑷。
因此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中,应当选择改良Dudley灌洗法治疗⑴。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未出现术后感染症状,术后感染率为0;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治愈率为100.0%。
对照组患者2例发生术后感染,感染率为25.0%;治愈5例,治愈率为62.5%o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综上所述,改良Dudley灌洗法在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且术后感染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但是本次研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首先研究样本选取不足,研究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研究时间跨越度不长,无法进一步分析患者的远期疗效与反复性,但仍然可以作为参考数据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3ZX09102026)通信作者:郭玉红,E -mail :8snakes@ ,电话:(010)52176766肾衰灌肠液加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脓毒血症致早期急性肾损伤微炎症指标的影响刘宝利刘清泉郭玉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摘要目的:观察肾衰灌肠液加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脓毒血症致早期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浆微炎症指标的影响。
方法:前瞻、随机抽取符合入选条件的脓毒血症患者32例,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
治疗组给予肾衰灌肠液加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治疗1周后两组的疗效,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患者血浆IL -6、IL -8水平。
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81.3%)显著高于对照组(56.3%);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IL -6、IL -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IL -6、IL -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肾衰灌肠液加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血症肾损伤具有较好协同疗效。
关键词肾衰灌肠液;急性肾损伤;IL -6;IL -8Effect of Shenshuai Guanchangye and Continious Blood Purification on Micro Inflammation Indexof Sepsis Induced Early Acute Kidney DamageLiu Baoli ,Liu Qingquan ,Guo Yuhong(Beij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100010Beijing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 of Shenshuai Guanchangye and continious blood purification on micro inflammation index ofsepsis induced early acute kidney damage.Methods :Thirty patients meeting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n =15)and control group (n =15).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Shenshuai Guanchangye as well as conventional medicine ,and the control group applied conventional medicine.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one week of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and the level of IL-6and IL-8in plasma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determined.Result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86.6%)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53.3%);before th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rms of the level of IL-6and IL-8in plasma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level of IL-6and IL-8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treatment group (P <0.05).Conclusion :Shenshuai Guanchangye and continious blood purification shows satisfactory effect on micro inflammation index of sepsis induced early acute kidney damage.Key WordsShenshuai Guanchangye ;Acute Kidney damage ;IL -6;IL -8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A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14.03.006脓毒血症是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
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由于人口的老龄化、基础疾病严重应用免疫抑制剂等因素,脓毒血症的病死率逐渐增加。
研究表明,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与其自身的免疫状态有关,白介素-6(IL -6)、白介素-8(IL -8)等细胞因子是决定炎症反应发展方向的重要介质,持续的高浓度提示患者处于超急的全身炎症反应状态[1]。
脓毒血症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 )病死率高,早期予以连续性血液净化(CVVH )干预治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采用肾衰灌肠液加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血症致早期AKI 患者32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住本院监护室(ICU )共3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因病重死亡、放弃治疗或治疗上有变动而退出的均未纳入最后统计资料。
最终完成治疗男17例,女13例。
年龄(51.5ʃ17.4)岁。
原发病包括:重症肺部感染3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发感染5例,重症胆道感染1例,肠穿孔2例,肠梗阻并发细菌性腹膜炎术后4例,中毒4例,败血症8例,肝脓肿3例。
1.2病例选择诊断标准所有患者都符合“国际脓毒症定义会议标准”[2],并按照AKIN 基于RIFLE 的分级诊断标准定义AKI [3]。
早期AKI 为:48h 内血清肌·582·世界中医药2014年3月第9卷第3期酐增加≥26.5μmol/L或增至基线的1.5 2倍,或者尿量<0.5mL·(kg-1·h-1)持续6h以上。
30例患者随机分为肾衰灌肠液加CVVH组15例和单纯CV-VH组15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APACHEI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优质低蛋白、低磷、足够热量饮食;血压控制在16 18/10 11.33kPa;控制心力衰竭、纠正贫血、补钙降磷;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有感染者抗感染治疗。
1.3.1对照组采用颈内静脉导管留置,4例采用股静脉导管留置,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
CVVH治疗机器为贝朗7106505及配套滤器7210657,每24h更换1次,但出现凝血立即更换。
置换液配方为生理盐水3000mL+灭菌注射用水1000mL(均为双鹤药业生产,钾、镁、钙根据生化调整用量),置换液量为35 mL·(kg-1·h-1),置换液温度36 37ħ。
根据置换液量调整血流量为250 300mL/min,低分子肝素0.2mL/4 6h抗凝,有5例患者因严重的出血倾向未用肝素。
1.3.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肾衰灌肠液灌肠。
药物组成:大黄30g,牡蛎30g,蒲公英30 g,黄芪30g,丹参30g。
以上中药冷水浸泡20min,加水1000mL煎熬40min,药液浓缩至200mL备用。
年老体衰者用药80mL,体质较好者用药100mL,保留灌肠。
每日1次。
1.4观察指标于治疗前和治疗第7天凌晨,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时进行血、尿、便三大常规及血压、生化全套、心电图检查;测定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白蛋白(ALB)、血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
1.5疗效标准于治疗后第7天评价两组治疗疗效。
1)痊愈:7d内症状及体征消失,且实验室检查血肌酐恢复正常。
2)有效:7d内症状及体征进步1个或1个以上等级,或实验室检查血肌酐下降50%以上。
3)无效:7d内症状及体征无改变或恶化。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珋xʃs)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采用χ2检验或非参数秩和检验;采用pearson法分析微炎症状态指标与实验室常规检查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微炎症状态指标对血清肌酐水平的影响。
2结果2.1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的比较见表1。
表1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的比较(例数/%)组别例数痊愈有效无效总有效对照组162(13.3)7(40.0)7(46.7)9(56.3)治疗组163(20.0)10(66.7)*3(13.3)13(81.3)*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从表1可以看出,治疗组临床改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治疗前后BUN、Cr、Ccr、ALB、TP及HB比较见表2。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Scr明显下降(P <0.05),但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HB明显上升(P<0.05),但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余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组治疗前后BUN、Cr、Ccr、ALB、TP及HB比较(珋xʃs)组别指标治疗组(n=15)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15)治疗前治疗后Scr(μmol/L)212.01ʃ56.6376.45ʃ12.25*△209.14ʃ78.9887.80ʃ17.40* Bun(mmol/L)15.02ʃ6.64 6.11ʃ2.1214.25ʃ5.527.34ʃ3.42 TP(g/L)55.33ʃ12.3456.91ʃ11.9252.17ʃ14.9649.08ʃ10.93 ALB(g/L)39.14ʃ6.2542.05ʃ6.0638.58ʃ7.0039.89ʃ9.32 HB(g/L)94.21ʃ21.39112.37ʃ12.03*91.66ʃ17.47101.29ʃ11.10*注:治疗前后比较,*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