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 格式:doc
- 大小:197.00 KB
- 文档页数:16
2007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思想品德试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形式:开卷)特别提示:1.考生可携带课本和《时事》等材料进入考场,供作答时参考。
2.考试期间禁止交流、讨论、相互抄袭。
3.请把所有答案写到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毕业学校姓名考生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007年3月5日至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和企业所得税法。
A.民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C.经济合同法D.物权法2.2007年1月29日,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A.绿色农业B.现代农业C.优质农业D.传统农业3.2007年4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主要研究加强青少年工作和建设工作。
A.德育思想道德B.智育精神文明C.体育网络文化D.美育先进文化4.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06年我国GDP为209407亿元,比上年增长。
A.9.8% B.9.9% C.10.6% D.10.7%5.2006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作出决定,经济发展要从“又快又好”变为“又好又快”。
“好”字当头,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更加强调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科技水平②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③珍惜资源减少消耗,保护生态环境④保持高速度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2007年3月4日,陈水扁抛出“四要一没有”言论,声称“台湾要独立”、“台湾要正名”、“台湾要新宪”。
据台湾媒体报道,他的这些言论发表之后,台湾股市大跌两百多点,58%的台湾民众对此表示不满。
这表明A.台湾问题已经得到解决B.台湾当局已经完全承认“一个中国”原则C.台湾当局分裂祖国的行径不得人心D.世界各国都反对“台独”分裂主张7.2006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互致新年贺电,热烈祝贺2007年新年并宣布在俄罗斯举办的“”活动正式开始。
2007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说明一、命题依据化学科考试以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化学课程标准》)和福建省教育厅颁发的《2007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为依据,结合我市初中化学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贯彻执行国家教育部有关中考命题改革的指导意见和福建省教育厅以及泉州市教育局有关中考命题文件精神。
坚持:“有利于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性质;有利于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有利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原则。
命题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发挥导向作用。
中考化学科考试将渗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试题编制紧扣《化学课程标准》,立足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防止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对付考试,引导初中化学教学朝着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方向推进。
2、坚持启蒙性和基础性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加强考查初中化学启蒙阶段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对学生今后可持续学习、发展有用的核心知识。
化学基本计算技能的考查的重点放在化学基本计算的解题方法、解题原理、解题思路上,降低运用特殊解题技巧解题的要求。
杜绝设置繁题、难题、偏题、怪题,不出是似而非脱离实际的题目,淡化对概念、定义的文字辨析,为适应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3、体现时代性和应用性。
试题将九年级化学与社会、生产、技术、环境问题相联系,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实际中选择试题素材,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学习化学的重要性的认识;适当考查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用化学知识与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现开放性和人文性。
适度编制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化学实验为情境的开放性试题,使学生感受到掌握好化学知识和原理,对遇到的许多实际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开放性试题的试题形式、答案标准多样化,促使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多因素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品质,考查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007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地理试卷质量分析(一)一、学科评价标准2007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地理学科试题具有较好的导向功能,命题依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严格按照部颁《地理课程标准》和省颁《2007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地理),以及泉州市的教学实际命题,试题遵循以学生为本,立足基础,注重能力,难易适中的原则,做到思想性、科学性、技术性的统一,试题对深化素质教育、指导初中地理教学具有较好的指导性。
二、试卷基本情况分析:1、试卷形式:试卷题型为选择题和综合题,综合题型中包括填空题、简答题、读图分析题。
2、试卷容量:本次考试采用书面闭卷答题的考试方式,试卷卷面为6开纸6页编排。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题量为两大题:选择题40题(40分)、综合题5题(60分)。
阅读量字数约3000个字,答题数约150个字。
3、试题内容结构:按省《2007年初中毕业生地理科学业考试说明》规定的内其中地球和地图约占20%,世界地理约占25%,中国地理约占45%,乡土地理约占10%。
4、试题水平目标:试题中基础知识方面的知道(了解)与技能方面的初步学会占约80分,理解部分约占10分,知识方面的掌握(应用)与技能方面的学会约10分,基本符合8:1:1的命题要求。
三、试卷特点分析:(一)总体特点:1、图文并茂,主题鲜明,凸显地理学科特色。
本卷保留了近年来的风格,图、文、表融为一体,试题图文并茂。
全卷图文资料共15图,有区域地图、景观图、图表资料、时钟图、车牌号示意图等类型,多样活泼。
选择题有两题是一图多问、综合题更是以读图为切入点进行设问,充分利用地图语言呈现试题内容。
2、设置情境考查地理知识、地理能力。
试卷通过把初中最基本的地理知识融入到社会生活中的有关试题中,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作答,这种情境设置使试题较为生动和活泼,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感知地理的实用性、生活性,体现有用地理和生活地理的新课程理念。
泉州市2007年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题〔本卷共22小题;总分值:150分;考试时刻:120分钟〕友情提示:请认真作答,把答案准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一滩滩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xuàn。
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清楚,像是一fú色彩对照强烈的版画。
2.请用相关成语替换文中划线句子,使文意表达更为简洁。
〔2分〕我对文学有极浓的兴趣,那些古今中外的小说使我如痴如醉……书我读得很快,不加分析地笼统经受〔〕,大有“五柳先生〞好念书只求知道个可能,不求深刻地了解〔〕的味道。
3.古诗文默写。
〔6分〕①蒹葭苍苍,。
②,波撼岳阳城。
③落红不是无情物,。
④,燕然未勒归无计。
⑤蝉那么千转不穷,。
⑥,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按提示填空。
〔4分〕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大丈夫呢?当他面对个人得失时,要有范仲淹所推崇的“,〞的心态;当他面对死亡要挟时,要有文天祥所表现出来的“,〞的气概。
5.综合性学习。
〔14分〕请你参与“名著阅读〞活动,按提示完成以下问题。
〔1〕为了解初中生的课外名著阅读情形,请你设计一种调查方式。
〔1分〕〔2〕以下是对100位初中生进展调查后的结果:?西游记? ?水浒? ?鲁滨逊漂流记? ?钢铁是如何炼成的?读过原著的24人29人56人48人看过影视的98人83人21人16人从表格内容中反映出同学们“名著阅读〞存在的问题有:其一,其二,。
针对这些问题,你提出一点建议:〔6分〕〔3〕请从以上几部名著中任选一名你最喜爱的人物作简单介绍。
〔7分〕人物〔名字〕:要紧性格特点: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很多于50字〕:二、阅读〔60分〕〔一〕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完成6——10题。
〔16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体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漂亮者也。
2005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本卷共23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1、按拼音写出汉字。
(5分)寂寞的瓦片风(zhēng) ,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língdīng)地显出(qiáo cuì)) 可怜模样。
2、古诗文默写。
(6分)①感时花溅泪,。
②,天涯若比邻。
③后值倾覆,,,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④登斯楼也,则有,,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写出与“月”相关的两组诗句,并简要说明诗人所抒发的情怀。
(6分)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抒发情怀:对人生的美好祝愿①,抒发情怀:②,抒发情怀:4、初中三年来,同学们读过一些文学名著。
在此,请你简述其中一个精彩情节或简介一位令你印象深刻f6人物形象,并写下读后的点滴收获。
(7分)①书名作者②精彩情节或人物衫象简介:(不少于40字) ③阅读收获:5、“学生该不该做家务?”请你就这一问题,简要谈谈看法。
(不少于40字)(4分)二、阅读(62分)(一)阅读《爱莲说》,完成6—10题(16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6、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陶渊明独爱菊香远益清陶后鲜有闻宜乎众矣无独有偶精益求精屡见不鲜因地制宜7、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水陆草木之花 ( )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 )③可爱者甚蕃 ( ) ④濯清涟而不妖 ( )8、翻译句子。
(4分)①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9、理解填空。
(3分)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的生活态度。
2007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数 学 试 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题有四个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相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对的得4分,答错、不答或答案超过一个的一律得0分。
1.计算2-3=( )A .-1B .1C .-5D .52.甲、乙两同学近期5次百米跑测试成绩的平均数相同,甲同学成绩的方差=2甲S 4,乙同学成绩的方差=2乙S 3.1,则对他们测试成绩的稳定性判断正确的是( )A .甲的成绩较稳定B .乙的成绩较稳定C .甲、乙成绩的稳定性相同D .甲、乙成绩的稳定性无法比较 3.观察下列图形,其中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的为( )4.如图,A 、B 、C 三点都在⊙O 上,若∠BOC=80°,则∠A 的度数等于(A .20°B .40°C .60°D .80° 5.不等式组⎩⎨⎧-<<1x x 的解集的情况为( )A .x <-1B .x <0C .-1<x <0D .无解6.将点A (4,0)绕着原点O 顺时针方向旋转30°角到对应点A ',则点A '的坐标是( ) A .)2,32( B .(4,-2) C .)2,32(- D .)32,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7.计算:=23)10(8.分解因式:=+xy x 2ABCD (第4题图)9.据泉州统计信息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泉州市全年旅游总收入约为14 600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约为 元10.一种商品原价120元,按八折(即原价的80%)出售,则现售价应为 元11.某水果店1至6月份的销售情况(单位:千克)为450、440、420、480、580、550,则这组数据的极差是 千克12.计算:=⋅abb a 213.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度14.在右图的方格纸中有一个菱形ABCD (A 、B 、C 、D 四点均为格点),若方格纸中每个最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该菱形的面积为15.反比例函数xy 3=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与第 象限16.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0,侧面积是300π,则这个圆锥的母线长为17.口袋中放有黄、白、红三种颜色的小球各1个,这3个球除颜色外没有任何区别,随机从口袋中任取1个球,写出这个实验中一个可能发生的事件: 18.图(1)是一个黑色的正三角形,顺次连结它的三边的中点,得到如图(2)所示的第2个图形(它的中间为一个白色的正三角形);在图(2)的每个黑色的正三角形中分别重复上述的作法,得到如图(3)所示的第3个图形。
2007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本卷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友情提示:请认真作答,把答案准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毕业学校姓名考生号(本卷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友情提示:请认真作答,把答案准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读读下面文字,完成①——②题。
(4分)事业成于忍,毁于躁。
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
①给加点字注音:曾()落()②找出两对反义词:和和2.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只填字母即可)。
(2分)备选词语:a.灿若星辰 b. 争奇斗艳 c.琳琅满目 d.多彩多姿泉州——这座历史名城人文荟萃:梨园、高甲、南音,艺苑群芳;元宵闹花灯、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明月,民俗风情;东西双塔、崇武古城、洛阳石桥,名胜古迹;桔红糕、海蛎煎、土笋冻,风味美食。
3.古诗文默写。
(10分)①感时花溅泪,②,但惜夏日长。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④,铜雀春深锁二乔。
⑤会挽雕弓如满月,,⑥,思而不学则殆。
⑦《与朱元思书》、《三峡》、《岳阳楼记》三篇散文,以凝练生动的语言描写景物,其中对“水”的描写极具特色:“,直视无碍”以物衬景,突出水之清澈;“朝发白帝,”侧面烘托水速之疾;“衔远山,吞长江,,”,极言水之壮阔。
4.综合性学习(14分)初三年段准备组织一次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事先做好如下工作。
初三年学生课外名著阅读情况调查表阅读目的汲取文学素养应付考试消遣基本不阅读人数比例 25% 55% 12% 8%①通过对以上表格内容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2分)②请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读书经验,并摘录一句名言以阐明读书的重要性。
(4分)读书经验:名言:③对所阅读的名著,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请简要说明理由。
(3分)书名:理由:④请从这部名著中,撷取其中一个精彩的情节,向同学们作介绍。
福建省泉州市200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物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本试题g 取10N/kg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错选、多选或不选得0分)1.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C.人洗澡时适宜的水温约为75℃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2.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A. 玻璃杯B.橡胶棒 C .铜钥匙 D .陶瓷碗 3.下列做法为了减小压强的是A.书包的背带做得宽些B.缝衣针做得很细C.注射器的针尖很尖D.菜刀的刀口很薄4.在某考古现场中,出土了许多极薄的黄金制品,黄金可以做成极薄的精美工艺品,主要是因为黄金 A.贵重 B.密度大 C.弹性好 D.延展性好 5.如图1所示为流传千百年被称为“东方迪斯科”的 闽南拍胸舞,舞者用力拍击自己的胸膛是为了使拍击声的 A.音调升高 B. 响度增大 C. 音色改变 D.音调降低6.下列现象中属于光反射的是A .人影形成B .水中倒影C .凿壁借光D .傍晚落日 7.如图2所示的各类杠杆中,属于省距离的是A.起子B.C.筷子D.钢丝钳8. 在浴室里,为了防止地面沾水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A .浴室地面应铺上带有凹凸不平花纹的地砖 B .脚底下垫一条毛巾C .穿着带有凹凸不平花纹的拖鞋图1图2D .穿着平底塑料拖鞋9.两个电阻R 1、R 2(R 1>R 2)组成的如图3所示的四种电路,其中电路总阻值最小的是10.下列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 .内燃机压缩冲程过程中 B .陨石坠落大气中C .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中D .放在冰箱里的食物温度降低11.以下各种用电器中,工作时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与其它三件不同的是A .电风扇 B.电饭锅 C.电熨斗 D.电水壶 12.下列物体的尺度最小的是A .夸克B .原子C .质子 D. 原子核 13. 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几种情况属于平衡力的是A.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地球的吸引力B.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书受到的重力D.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14.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B.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C.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D.物体只有在运动时才具有惯性15.从飞机空投的救灾物资在下落过程中,逐渐减小的物理量是A .重力势能B .动能C .重力D .质量 16. 下列电路图(图4)与实物图(图5)一致的是AB CD2图3图4图517.2007年2月3日,我国成功地将第四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
2008届南安市历史科毕业班教学研讨活动分析材料07年历史中考质量分析与建议2007年我市各县(市、区)的初三历史科使用的都是新课程教材,其中晋江、石狮、南安、丰泽、鲤城、洛江和市直中学使用北师大版教材,惠安、永春、泉港、安溪、德化使用人教版教材。
能力要求:分为三个层次:识记,理解,运用。
命题严格依照2007年泉州市中考历史科考试说明规定的相关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
试题难度:试题易、中、难的比例约为8:1.5:0.5。
试题难度值约为0.8。
考试的知识结构比例:中国历史(含乡土历史)约占59%,世界历史约占41%。
二、对学科试题的评价1、立足课本,面向全体学生,突出考查学科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学科的重点主干知识,体现基础性。
今年历史科中考试卷的命制立足课改实验教材,立足我市初中历史教与学的实际,引导师生用好教材。
如试题中考查的县这一地方行政建制在我国开始出现的时间、造纸术、北魏孝文帝改革、主持设计和修筑我国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的工程师、五四运动、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意义、人民公社化运动、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与香港的回归、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日本明治维新和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罗斯福新政、联合国、苏联解体等,这些知识内容在教材中要么是“最早”、“第一”、“转折”、“开始”、“核心”、“最大”等,要么是其在历史上的作用、地位、影响十分突出的历史知识点,学生对这些知识点都较为熟悉。
2、试题侧重考查学生准确地再认、再现重要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的同时,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解能力,体现发展性。
如选择题20小题40分,其中有8小题16分属于考查理解和运用能力的题目。
如第2题:下列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无关..的是()。
A.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B.洛阳的地理位置优越C.为加强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D.为逃避北方战乱,解答此题,学生必须理解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和目的。
2007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地理试卷质量分析(一)一、学科评价标准2007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地理学科试题具有较好的导向功能,命题依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严格按照部颁《地理课程标准》和省颁《2007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地理),以及泉州市的教学实际命题,试题遵循以学生为本,立足基础,注重能力,难易适中的原则,做到思想性、科学性、技术性的统一,试题对深化素质教育、指导初中地理教学具有较好的指导性。
二、试卷基本情况分析:1、试卷形式:试卷题型为选择题和综合题,综合题型中包括填空题、简答题、读图分析题。
2、试卷容量:本次考试采用书面闭卷答题的考试方式,试卷卷面为6开纸6页编排。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题量为两大题:选择题40题(40分)、综合题5题(60分)。
阅读量字数约3000个字,答题数约150个字。
3、试题内容结构:按省《2007年初中毕业生地理科学业考试说明》规定的内其中地球和地图约占20%,世界地理约占25%,中国地理约占45%,乡土地理约占10%。
4、试题水平目标:试题中基础知识方面的知道(了解)与技能方面的初步学会占约80分,理解部分约占10分,知识方面的掌握(应用)与技能方面的学会约10分,基本符合8:1:1的命题要求。
三、试卷特点分析:(一)总体特点:1、图文并茂,主题鲜明,凸显地理学科特色。
本卷保留了近年来的风格,图、文、表融为一体,试题图文并茂。
全卷图文资料共15图,有区域地图、景观图、图表资料、时钟图、车牌号示意图等类型,多样活泼。
选择题有两题是一图多问、综合题更是以读图为切入点进行设问,充分利用地图语言呈现试题内容。
2、设置情境考查地理知识、地理能力。
试卷通过把初中最基本的地理知识融入到社会生活中的有关试题中,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作答,这种情境设置使试题较为生动和活泼,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感知地理的实用性、生活性,体现有用地理和生活地理的新课程理念。
这种情境试题很受师生们的欢迎。
如选择题第7题:通过宾馆时钟钟点不同、冬夏季节变化和太阳光照不同等自然现象来设问地球运动的结果这一自然现象。
又如第43题综合题,以“我国奥运火炬传递计划路线”为背景,考查火炬线路通过的主要地形区、经过的省区和自然景观的变化及其成因的探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不回避重点内容,注重考查地理主干知识。
试题依据《地理课程标准》,力求达到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全面考查。
考查的内容都是初中地理课程中最重要的基本知识点。
如综合题41题,南、北美两大区域的比较,突出考查两大洲的重要自然地理特征,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两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世界最大平原和世界最长山系等内容,这些地理知识都是学生终身受用的地理知识。
4、着重考查学生地理的学习能力。
试题淡化记忆,突出能力,同时根据课标要求,记忆知识重点考查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重要的山脉等地形名称。
其他则重在分析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重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分析、比较、迁移、综合等,考查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过程,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和评价实际问题的能力。
读图能力、问题探究能力、提取信息能力是学生最基本的能力要求,本份试题在考查学生从地图、文字材料中获取和处理信息,运用图文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要求方面尤为突出。
5、区域比较的学习方法渗透于试卷当中。
通过区域比较来考查区域特征,是本试卷的一大亮点。
从世界地理的南、北美洲的比较、埃及和印度两个文明古国的比较,到中国地理部分的东西部比较以及南方和北方的比较,最后的乡土地理泉州农业规划区域的对比,都体现了地理学科基本的学习方法——区域比较法。
通过比较的方式突出了区域的地理特征,体现地理学科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特点。
6、突出乡土性和时代性也是本份试卷的一大特色。
综合题44题关于长江沿岸七省市的废水排放调查结果,紧扣我国节能减排这一时代主题,使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有机渗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教育,体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
第45题以泉州农业规划图为例说明家乡自然条件对农业区域布局的影响。
以乡土地理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7、关注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性发展观。
引导学生学而践行,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科学全面的发展。
通过阅读有关资料与图表获得有关信息,让学生对有关资源、社会、生活地理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建议,呈现价值取向。
8、试题同时也注重了初高中的知识点、学习方法与学习技能等方面的衔接。
试卷中有的试题侧重于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凸显了本卷的区分度。
如经纬网的判读、选择题中等高线题组的设计、通过北美地形剖面图来分析其地势特点等,这些考查内容都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所必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这必将为高中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试题案例分析:(1)第1-6题,考查世界地理知识,知道基本的人口最多的国家和欧洲西部的基本地理知识,了解“温室效应”。
(2)第7--10题,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知识,以及学会解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3)第12--13题,设置情景考查天气符号和根据需要选择正确的地图。
(4)第15--16题,了解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密切联系,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5)第20--27题,了解中国的人口、民族、河流、气候以及中国的重大的建设工程。
(6)第28--30题,知道我国地理区域的自然特征。
(7)第32--33题,了解地震知识,懂得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8)第36--39题,通过一题多问,懂得判读等高线地形图。
(9)第41题,读图认识南、北美洲,说出南、北美洲的半球位置,巴拿马运河是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从地图中指出重要的地理事物——亚马孙平原和科迪勒拉山系,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经纬度位置。
指出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根据地形剖面图判断并描述北美地势特征。
(10)第42题阅读资料和地图,比较埃及、印度两个国家的海陆位置。
重要的地理事物——苏伊士运河。
运用降水量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读出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比较两地的气候差异,分析季风对降水的影响。
根据地图信息分析归纳地理事物----埃及的城市和文化古迹分布规律。
呈现三幅典型景观图,判断其所属的国家,使试题更显活泼。
(11)第43题,以“奥运火炬传递部分路线”为背景。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同时考查该路线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以及沿途景观的变化及其变化的主导因素。
(12)第44题,以“长江行动”为背景,呈现地图与信息,结合文字材料,综合考查阅读、运用地图能力和概括能力、考查中国的省级行政区、武汉钢铁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概括归纳节能减排等知识,渗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从图表信息和文字材料信息中提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13)第45题,以乡土地理为载体考查学生阅读能力、读图能力、概括能力、信息的处理能力,了解家乡农业的发展规划。
以农业区划为例说明家乡自然条件对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等方面的影响,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文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家乡的良好情操。
四、泉州市2007年初中地理毕业、升学考试成绩。
表一:网上阅卷全样统计表二:全市成绩分布统计:五、答题情况分析(一)选择题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分,市区全样统计得分33.58分得分率为83.95%.重点考察学生发展所必须掌握的地理基本知识与技能、地理学习方法与能力。
得分率较低的有7、8、33、37、39题。
第7、8题错误率较高的原因有:①审题不认真,对试题设置的情景没有理解透彻②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没能区分清楚,因而两题答案混淆了。
第33、39题有些考生方向的概念辨别不清楚,导致方位的判断失分较多。
第37题失分人数较多,原因是考生对山地的五种基本地形等高线的判断还是没有灵活掌握,当然这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二)、综合题综合题共5题,60分,全市平均得分44.41,得分率为74.02%。
综合题侧重于地理能力考查,即读图、综合分析归纳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地理文字表述能力等。
第41题,阅读南北美洲地图和沿北纬40°北美洲地势剖面图回答问题。
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的知识与学习方法,要求学生会阅读地图,从图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且读图分析归纳地理规律,同时把地球和地图的部分知识也穿插在这一题当中来考查。
这题平均得分为8.66得分率为72.1%。
从主要的失分点来看:(1)东、西半球判断没有掌握好、“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混淆;(2)“科迪勒拉山系”许多学生写为“安第斯山”,山系和山脉混为一谈,有的学生“科迪勒拉”有少写其中一字的如“科迪拉”,还有写错别字如:“迪”写成“笛”。
根据评卷原则,图中已经也有明确标明的地理名词学生写错了,改卷时视为错误答案;(3)经纬度书写不规范,仍然存在很多差错,有的东西经、南北纬分不清,有的把字母写在前头如:S23.5、º、有的学生落掉“º”,这样失分很可惜。
(5)这一小题考查的是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正确答案是冬季,同学的答案除了正确答案之外“春季、秋季、夏季”三个错误答案都有出现。
(6)地势的分析归纳错误率更高,有的同学把地势和地形混为一谈概念分不清楚,写成“西部高原、中部平原”,没有答出地势特征,答出“西高”的比较多,不少人把“中部低”答为“中部平”和“中部底”。
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学生读图分析、归纳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知识的迁移能力必须强化,地理专用名词强调书写。
第42题,读埃及和印度两国有关地图,回答问题。
综合考查读图能力,埃及和印度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通过阅读气候数据图表比较两国的气候,说出其影响因素。
本题平均9.61分,得分率73.9%,主要错误:(1)错别字较多,阿拉伯的“阿”写成“啊”,有的把地中海和阿拉伯海填写的位置对换,也有的学生把“地中海”写为“红海”说明学生没有养成认真阅读地图的习惯,粗心大意连字都抄错。
(2)苏伊士运河写成巴拿马运河;(3)失分多,主要的原因有:①“旱雨”写为“春夏”或者“春秋”两季,语言描述不准确②受地形影响,错误率高,不少人写为海陆因素。
(4)考生回答不够到位,如:尼罗河两岸或者尼罗河东岸、尼罗河西岸、尼罗河周边一些地区、沿海。
说明学生读图归纳能力差,回答没到位,得分率低;(5)得分率较高,但是也有的学生没按要求填写字母而失分,填写的是中文图名甚至有的写“甲、乙、丙”。
第43题,读“奥运火炬传递部分路线”示意图,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