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说”说课(说一个课时)评价表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1
说课稿七篇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教材在安排比的意义的学习时,分为三个阶段:比的意义、比的各部分名称、比与分数及除法的关系。
比的意义教材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相除关系的例子中引出的,通过对具体例子的讨论,明确了比的概念是建立在除法的意义基础之上的,揭示了比与除法之间的本质联系,是一种以“倍比”为基础的比较关系。
教材在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时明确提出了比值的意义,它既是一个知识点,又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是本节课的又一教学要点,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后继学习特别是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认知基础。
比的意义是由除法发展而来的,与除法,分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正因为如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基础性目标1)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和求比值的方法。
2)弄清比同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2.发展性目标1)联系比的意义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加强学生对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的感受,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比的意义的理解,比同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比、感受比。
二.说教法、学法:本节课用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对比的知识的研究兴趣。
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能发现数学问题。
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在除法的基础上教学比的意义,目的使学生对比有整体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练习形式多样,使学生从多种方式理解比的意义。
三.说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激趣引入从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导入新课,能发现比在生活中的应用,从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明确提出问题的意识。
二.体验合作,自主探究。
(一)教学比的意义第一步给出班级学生男女人数,请学生说出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女生是男生的几倍。
《我的白鸽》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我的白鸽》。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我的白鸽》是一篇充满情感的散文,作者陈忠实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与白鸽之间的故事,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真挚的情感。
这篇课文在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单元地位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动物”,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动物,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联系,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我的白鸽》作为本单元的一篇重要课文,通过作者与白鸽的相处经历,深刻地体现了这一主题,为学生理解单元主题提供了生动的范例。
2.教材内容分析课文详细叙述了作者与白鸽从期待、相处到欣赏的全过程。
从作者向老舅索求白鸽,到老舅送来白鸽后作者逐渐获得它们的信赖,再到白鸽产卵、孵卵,幼鸽成长以及最终两代白鸽飞翔的情景,每一个阶段都展现了作者与白鸽之间情感的发展和变化。
文章不仅体现了作者对白鸽的喜爱之情,还蕴含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鸽的喜爱及情感变化。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文本,梳理作者与白鸽相处的经历,感受作者情感的起伏。
教学难点在于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深层含义,掌握并运用细节描写、借景抒情等写作技巧。
例如,文中白鸽可能象征着美好、自由等,这些象征意义需要学生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体会。
同时,细节描写和借景抒情的写作技巧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文本中的相关语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阶段,他们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在理解和分析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1.知识基础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动物的文学作品,对动物形象和情感有一定的了解,这为学习《我的白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七说”说课(说一个课时)评价表说课人姓名:单位:学科:课题:时间:
1、说课内容:
语文、数学从1-5年级上册教材中选定课题,英语从3-5年级上册教材中选定课题。
各单位课题内容(详见附件2),每年级每学科准备一课时的内容(按照35分钟设计一课时的内容),一定是本学期使用的教材,内容必须为指定课题。
2、说课要求:每位教师说课时间为15分钟。
按照王敏勤教授提出的“七说”:说教材(教材分析)、说学情(学情分析)、说模式(学科模式)、说设计(教学设计)、说板书(板书设计)、说评价(课堂评价)、说开发(课程资源开发)的说课标准要求说课。
每位说课者必须设计PPT课件,课件中要有知识树,要设计封面,封面包括使用教材的版本、说课课题、单位、姓名等,要求脱稿演讲,必须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
几点要求
1、各学校必须充分认识参加本次活动对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全员参与,认真准备说课稿。
2、本次活动采取为每名教师打分的形式组织,成绩反馈到学校,教师平均成绩为学校的成绩,计入对学校考核;每名教师的成绩各校必须计入到本学期对教师的考核之中;每个年级、学科选拔前2名代表全镇参加县级说课比赛。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古代科技耀我中华》说课稿(共计2课时)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9课《古代科技耀我中华》。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八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分析《古代科技耀我中华》一课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设计了搜集和整理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资料信息,读二十四节气歌,比较纸质书写材料和以木简或丝帛为书写材料的缺点和不足,刻制自己的印章等活动园,安排了阅读角和知识链接。
通过这些环节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及影响,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本课包括"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和"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四部分内容,使学生领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劳动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创造的无数的光辉业绩。
二、说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对张衡、祖冲之、李时珍等中国古代科学家有所了解,他们也都知道屠呦呦是首位获得诸贝尔科学类的中国女科学家,知晓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但他们的认知多局限在这些科技巨人和科技成就对中国的深远影响上,并不清楚其对世界的影响。
本课旨在带领学生以世界化的眼光审视我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三、说教学目标1.感受中国古代科技的灿烂辉煌,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持之以恒、勇往直前、不拘泥于现状、勇于创新的能力。
3.了解我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从中医药、农学、天文学角度,了解我国古代灿烂辉煌的科技成就。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我国古代辉煌的科技成就。
难点:从全人类发展的角度评定我古代科技的地位。
五、说教法学法教法:启发式和讲授式相结合、小组合作探究法、游戏法、情境法。
学法:自主学习探究、亲身实践法五、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个环节:新课导入播放视频:祖冲之的圆周率到底是怎么计算出来的?网友:厉害了我的冲师:说一说:你觉得祖冲之厉害吗?厉害在哪里?为什么祖冲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呢?【设计意图】观看视频后,谈话导入新课学习。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我们受特殊保护》说课稿(一课时)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第1课时,教学内容是“我们是未成年人”“专门法律来保护”。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八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分析《我们受特殊保护》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课由“我们是未成年人”“专门法律来保护”特殊关爱助我成长”这三个板块组成。
“我们是未成年人”引导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的特征以及国家制定的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专门法律来保护”主要是引导学生从个人和国家两个角度认识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受到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特殊关爱,助我成长”主要是让学生感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的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教材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安非了让学生参与家长会、案例分析、了解两部专门法、辨别正误、分组学习讨论、提建议等活动,还设计了“知识窗”“阅读角”,通过这些环节,让学生学习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识,认识到社会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只有让学生知道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做出了明确规定,知道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应享有哪些权利,受到哪些保护,才能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他们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说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儿童虽然心理、生理都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有限,但其心智已经有很大发展,对很多问题已经右自己的看法,对家庭事务口经有了参与的愿望和初步能力。
大多数的六年级儿童内心向往快快长大,并勇于尝试从家庭、学校这类首属群体和个人性较强的生活空间走进公共生活空间.开始对公共生活感兴匦并有一定的参与意识,但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不明晰,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未成年人相关法律知识教育,让学生在了解自己的权利的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新授课。
说课流程为七说,说本节课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教材分析1、从形的引入中,看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在空间图形的初步认识中,先认几何题中的多面体-棱柱、棱锥,再认几何题中的曲面体圆柱、圆锥,最后由棱柱的侧面展开图过渡到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其中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本章的重点、难点、中考的考点。
在“先-再-后”形的认知过程中,将几何体棱柱、圆柱、圆锥与它们的侧面展开图紧密联系,顺利将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
2、从形的运算中,看本学段运算的转化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由矩形的面积、扇形的面积得到圆柱、圆锥的侧面积,将平面运算渗入到空间运算中。
3、本节课在形的引入和运算中,渗透了重要的转化思想方法由圆柱、圆锥到侧面展开图矩形和扇形,空间转化为平面,由矩形、扇形的运算到圆柱、圆锥侧面积的运算,平面运算转化为空间运算,学生在三维与二维的转化中渗透了空间观念。
高中立体几何的精髓正是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因此本节课的学习为高中立体几何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4、新课标对本节课提出了四方面的要求:认识圆柱、圆锥的的底面和侧面,了解圆柱圆锥的有关概念和侧面展开图,能画侧面展开图和制作实际物体,会计算圆柱、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上册在基本的几何图形中,学习了点、线、面、体,认识了平面和曲面,学生很容易接受圆柱、圆锥的的面和侧面;在基本的几何图形中,了解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和面动成体的过程,学生能从面动成体的过程了解圆柱、圆锥的形成过程。
七下学习的平面图形的认识,能认识各种平面图形,能形象的了解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八上学习的勾股定理为圆柱、圆锥侧面上求最短距离做好了运算储备。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七上直观感知圆柱、圆锥,七下形象认识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八上具体进行圆柱圆锥的有关计算,真正将平面运算用到了空间运算中。
说课稿说课稿(优秀8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爱岗的小编给大伙儿分享的8篇说课稿,欢迎阅读。
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小壁虎借尾巴》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组中的一篇讲读课文。
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
文章生动有趣,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
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学习课文,理解词句和每段的意思,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壁虎尾巴用处,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其叙述方法。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懂得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用处,接受礼貌教育。
教学难点:理解小壁虎尾巴的用处和特点。
4、教具准备小壁虎剪图、课文录音、课文幻灯片4框、CAI课件、鱼模型。
5、课时安排整课计划3课时完成,第1课时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学习课文1、2自然段,第2课时讲读三至七自然段并指导朗读,总结全文,激发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
第3课时,识记生字的形,指导书写,完成课后练习。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以“突出一个特色,‘遵循四个原则,落实两个结合”为指导思想设计教法、学法、以及教学程序。
“一个特色”培养学生自读会读。
遵循哪四个原则呢?1、“三为主”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2、直观性原则,充分利用直观形象、激发兴趣、创设情景。
3、文道统一原则,在学习课文时,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
小数除法整理和复习七说说课稿大荔县实验小学张洁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实验小学的教师张洁,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的整理和复习。
这样一节复习课,我更期待的是一颗解惑的心和学生求知的心在课堂上心灵的交流和碰撞,产生思维的火花。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开发。
这七个方面展开今天的说课:一、说教材、小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是第三单元第42——43页的内容。
本课是对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教材先通过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内容,把知识系统化,帮助学生形成认知结构,然后分类练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本单元学到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关知识点编排如下:小数除法这一单元是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学习了表内除法,三年级上册学习除数是一位数除法,四年级上册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整数基础之上学习的,随后又为六年级上册分数、百分数的除法的计算做好铺垫。
通过小数除法本单元系统的学习,可以构建完善的运算体系,小数除法的学习也是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四则运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单元知识结构如下:从以上可以看出,小数除法的计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有限小数、无限小数以及循环小数和解决问题是它们的运用,小数除法的计算是它们的必备基础。
所以小数除法的计算在本单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针对以上分析,我这样定位本课目标及重难点:这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整理和复习小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熟练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等概念。
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情感状态,养成用心倾听的习惯。
能正确熟练进行小数除法的计算是重点,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难点。
二、说学情(一)己有知识基础本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乘法与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小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也具备一定的单元概括整理能力。
(二)己有生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己经初步接触到小数除法的相关问题,比如:晨练、编中国结、分装香油、包装礼盒、兑换外汇等例题的设置,都是本单元很好的生活经验。
对传统“说课”的一种改进•“说课”是一种传统的校本教研和区域教研形式,通过说课,教师可以说明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可以反思课堂教学的得与失。
但传统的说课没有相对固定的模式,教师在说课时随意性也比较大,更难以把自己的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结合起来。
如何使“说课”这一传统的教研形式更规范、更新颖,更能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在实验一种新的“八说”的说课模式,效果很好。
一、说教材,即教材分析在传统的说课中,教材分析这一环节往往被教师忽略,有的老师轻描淡写的说一句:“在座的各位老师对这篇文章(或这节教材)都很熟悉,我就不说了。
”对教材的分析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我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有些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低首先不是教学方法问题,是对课程标准和教材把握不到位的问题。
在这一环节,我们要求教师要从课程标准的高度,至少要从一个单元的高度来分析今天讲的这一篇文章或一节教材。
因为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教材的编写特点是主题式编排,一个单元就是一个主题或一个话题,整个单元是围绕这一话题来选编文章或例题的。
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对普通人的爱”,所以这个单元分别选编了不同作者不同文体的文章,都是对普通人的爱。
所以教师要从单元的高度来分析一篇文章。
有时候还要从立体的高度跨单元甚至跨册的来分析一节教材。
如讲初中数学《等腰三角形》,教师不仅要从本单元的高度,甚至从整个初中数学中“三角形”这一类知识的高度来分析这一节教材。
在初中数学的“图形与几何”领域中,三角形是一大类,主要包括一般三角形、特殊三角形、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三角形与其它图形的关系等。
而等腰三角形是特殊三角形。
在人教版的初中数学教材中,等腰三角形安排在“轴对称”一章中,编者是借助“轴对称”原理来研究等腰三角形的一些特殊性质。
不同版本教材的编排意图不同,教师在分析教材时还要理解编者的意图。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高占位把握课标,立体式驾驭教材”。
2024年unit1说课稿2024年unit1说课稿1(约2428字)一.说教材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Section B(1a—Self Check)。
本课之前,已经把2a,2b,3a,3b学习完毕,整合教授内容的出发点是让本课更紧凑,学生更容易接受。
2.教材分析:本单元Section B的核心语言目标是:学习数字和询问电话号码。
数字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非常普遍,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银行帐号,邮政编码等等都与数字有关,数字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
学生通过学习数字进而用英语询问电话号码,从而达到学中用,用中学的目的,同时也使他们感受数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课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的总体教学目标应该为:(1) 知识目标a. 使学生能听,说,读,写,zero--- nine等数字。
b. 感知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等句子,学生能听懂并理解其意。
(2) 能力目标a. 能听懂原文,并能编对话。
b. 能扩展句型: What’s your/his/her telephone number?(3)情感目标a.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并培养学生观察和主动竞争的意识。
b.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大胆开口,主动模仿,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欣赏美,评价美的能力。
(4)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a. 重点:学习并掌握词汇 zero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lephone number it phoneb.难点:询问电话号码的句型及回答: 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 It’s …/My telephone number is ……(5)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图片。
说课稿(7篇)篇一: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七组的第一篇讲读课文。
本组课文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组课文,学习时要注意综合运用小学阶段掌握的语文基本功,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运用中得到复习巩固,为进入中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文以人物姓名为题,选取了詹天佑一生中最典型的事迹——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说明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具体的事例体会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教学难点是弄懂詹天佑能成功地修筑京张铁路的原因。
本课安排2课时,我这里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确定以下目标:1、情感目标——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2、知识目标——学习生字新词。
3、能力目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说教法《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
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选择恰当的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此确定具体教法如下:1、从整体入手,弄清课文讲了什么,然后围绕中心(杰出、爱国)突破难点,让学生在具体环境和事例中自悟自得。
2、处理“詹天佑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任务”这一内容时,采用以读代讲法;处理“勘测线路”这一内容时,采用抓重点词句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处理“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时,采用讨论法等。
三、说学法根据《课标》要求,结合生源情况,确定如下学法:1、圈点批注法——让学生边读边画边想,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其创造思维能力。
2、体悟法——抓住重点词句品味,体会思想感情,受到思想教育。
3、朗读法——进行各种各样的读,诸如默读、诵读、分角色读等等,培养朗读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