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遗传病与优生说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4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说课简案认为这篇文章对说课有很大指导意义。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的说课稿也很有特点。
关于生物学科的说课(转自网络)南充高中(637000)杨长奎2003年11月我市举办了中学生物学科说课比赛,在比赛中,我们发现有相当部分教师对怎样说课、说课要说些什么,还相当模糊。
同时说课作为一种教研活动正在各校悄然兴起,许多学校也通过说课形式来选拔新教师。
鉴于以上所述原因,我决定撰写此文与同行共勉。
所谓说课,就是教师以语言为主要表述工具(可借用多媒体为辅助手段),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专家、系统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具体课程的理解,阐述自己的教学理念,表述自己具体执教某课题的教学设想、方法、策略以及组织教学的理论依据等。
生物学科说课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1、说教材分析说课,教师首先要说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包括该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特点以及重点、难点、关键点。
2、说学情分析: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本课新内容有哪些旧知识,为新知识学习奠定了哪些认知基础,已具备了学习本课内容的能力有哪些?从而明确学生的学习现状与本课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
3、说教学目标设计要从认知目标、智能目标、情感目标三个层次上分析教学目标内容和理论依据。
4、说教法、学法设计说教法,包括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要从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如感知新知时,以演示法、实验法为主;理解新知时,以谈话法、引导发现法、探究研讨法、讲解法为主;形成技能时,以练习法为主。
关于学法的设计,根据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
说课活动中虽然没有学生,看不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但教师必须说明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怎样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等。
从教师的说课过程中要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第五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A:知道)。
2.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A:知道)。
3.优生的概念和开展优生工作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A:知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通过介绍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对学生进行人口素质教育、优生教育.2.通过介绍遗传病发病率不断升高,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3.通过课上讨论,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主人翁意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能力方面1. 通过介绍遗传病的类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2.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培养学生温故知新、注重知识内在联系、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3.通过阅读讨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1.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2.优生的概念和开展优生工作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
三、教学难点1.多基因遗传病的概念。
2.近亲结婚的含义及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
四、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对前面知识的一个总结,是一个再说明的过程。
为了提高我国人口素质,考虑到优生的重要意义和现实生活的需要,本章将遗传病和优生的内容单独安排了一节。
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意识到有关遗传病的知识与第九章环境保护的知识相呼应,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五、教学方法从实际出发,通过对遗传病的介绍与分析,使学生主动学习并能了解遗传病的规律,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人口素质。
具体的方法:讲叙法使学生温故而知新;给出有关材料,师生共同讨论。
六、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引入课题: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遗传病的危害的叙述。
使学生知道,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药卫生条件的改善,人类战胜病魔,提高健康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的人均寿命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而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却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人类的遗传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节课我们就对人类的遗传病进行学习。
问:什么是人类遗传病呢?有的同学会马上回答出,“能够遗传的疾病”,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第六章遗传和变异第五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冃是《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我的说课分五个方面:说教材、说目标、说学情、说教法、说教学程序。
一、说教材本节课是第六章遗传与变界的第五节,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人类遗传病的几种主要类型,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及优生的概念和措施。
木节内容与前面有关染色体变化的知识,以及后面环境污染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知识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所以本节课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鉴于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我对教材稍作调整,增加了优生措施,删去了人类基因组计划。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加深学生对遗传病的认识,认同并了解优生措施,为提高民族素质尽一分绵薄Z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人类遗传病的类型与优生的概念及开展优生工作应采取的措施,由于遗传病类型繁多,不利于同学们掌握,所以确定为重点;此外,开展优生的措施与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关,所以一并确定为重点。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2)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3)优生的概念和开展优生工作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2、能力目标(1)通过介绍遗传病的类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2)通过阅读讨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3、情感口标(1)通过对遗传病发病率不断升高的原因的介绍,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
(2)通过介绍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对学生进行人口素质教育、优生教(3)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主人翁意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三、说学情我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初中生物知识基础很差,家长受教育程度也参差不齐所以学生们的人口素质意识很差。
在以往讲述这部分知识时,我发现有学生把遗传病患者照片粘上,或者在上面乱划,不爱学也不重视。
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力求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出发,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求知欲为H的,使学生了解遗传病就在我们身边,从口身做起,不近亲结婚、做到遗传咨询,提倡优生优育保护健康,为提高人口素质做一分贡献。
第五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教学目的1 .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A :知道)。
2. 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A :知道)。
3. 优生的概念和开展优生工作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 A :知道)。
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2)优生的概念和开展优生工作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
2.教学难点(1)多基因遗传病的概念。
(2)近亲结婚的含义及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
教学过程【板书】人类r人类遗传病概述遗传厂单基因遗传病Y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病与< 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优生)优生的概念禁止近亲结婚I优生的措施£进行遗传咨询提倡“适龄生育”产前诊断【注解】一、单基因遗传病(一)概念: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二)种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软骨发育不全、并指1 .显性遗传病-X连锁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厂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苯丙酮尿症2.隐性遗传病YL X连锁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进行性肌营养不良3 •特点:在同胞中发病率较高,在群体中发病率较低二、多基因遗传病(一)概念:由多对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二)特点:1 •家族聚集现象2 •易受环境影响3 •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三)病例: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和青少年型糖尿病等三、染色体病(一)概念:由于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畸变而引起的遗传病(二)种类:1 •常染色体病:(21三体综合征)2 .性染色体病(性腺发育不良XO)(三)特点:引直遗传物质较大改变,往往造成较严重的后果四、危害:危害身体健康;贻害子孙后代;给患者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增加社会负担。
五、优生(一)概念:让每一个家庭生育出健康的孩子应用遗传学原理改善人类遗传素质的科学(二)优生学[ r预防性优生学(负优生学)分类L进取性优生学(正优生学)(三)措施1 •禁止近亲结婚(最简单有效的方法)直系血亲(1)近亲_旁系血亲(2)原因:近亲结婚的情况下,双方从共同的祖先那里继承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机会大增,使所生子女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大增2 •遗传咨询(主要手段):诊断T分析判断T推算风险率T提出对策、方法、建议3 •提倡适龄生育4 •产前诊断(重要措施)在胎儿出生前,用专门的检测手段(如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等)对孕妇进行检查,以便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2.了解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
3.了解优生的概念和开展优生工作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
二、教学重点:(1)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2)优生的概念和开展优生工作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
三、教学难点:(1)多基因遗传病的概念。
(2)近亲结婚的含义及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六、教学过程(本内容分两课时进行,以下为课时2的教学过程)[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遗传病的主要类型并分析了他们的特点,同学们回忆一下遗传病主要分哪几种类型呢?学生回答:略。
以下的图片你能判断出他是什么遗传病吗?分别属于哪种遗病?(多媒体出示图片)学生回答:略。
我们只是学习了人类遗传病中的几例,其实人类的遗传病种类非常多。
单是单基因的遗传病就大约有6600多种,多基因遗传病有100多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也有100多种。
人类出现那么多的遗传病,那遗传病对人类本身又有一些什么危害呢?[讲授新课]二、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学生阅读课文,举例说明。
总结书本的资料:(1)新生儿中,1.3%有先天性缺陷,其中70%—80%由遗传因素引起。
(2)15岁以下死亡的儿童中,40%由于遗传病或其他先天性疾病所致。
(3)自然流产儿中,50%是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
(4)21三体综合症总数不少于100万人,且每年出生的此种患儿高达2万人。
组织学生讨论:1、遗传病对人类造成什么危害?2、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与环境有什么关系?现在的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人类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环境?讲述:(1)遗传病的出现,不但危害人的身体健康,而且贻害子孙后代,给患者的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使一个幸福的家庭蒙上一层不可磨灭的阴影,同时,患者不能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因此也给社会增加了负担。
(2)随着环境污染的出现,人类遗传病的出现逐年升高。
造成环境污染是多方面的,有工农业生产发展造成的,有的是人类生活水平提高造成的。
人类遗传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②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③人类遗传病监测和预防主要措施2、能力目标:进行人类遗传病的调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协作讨论的能力,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以及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2、教学难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三、教学过程1、引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药卫生条件的改善,人类的传染性疾病已经逐渐得到控制,而人类的遗传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却又逐年增高的趋势,人类的遗传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设问:那么,什么是人类遗传病?具有什么特点?人类遗传病有哪些类型及各种遗传病的特点是什么?2、第一阶段学习——人类遗传病的概念、特点、主要类型(1)CAI展示:学习任务①遗传病的定义②遗传病的特点③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完成讨论题:讨论1:遗传病定义。
讨论2:遗传病与生物变异的关系讨论3:先天性疾病、家族性疾病、遗传病三者的比较讨论4: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2)学生进行自主学习(3)师生归纳总结本阶段学习概念: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类型:a、单基因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多基因遗传病、c、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特点:a、遗传性 b、先天性 c、终身性 d、家族性3、第二阶段学习——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CAI展示:学习任务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的主要措施、人类遗传病现状、危害、发病原因、遗传病的治疗方法优生优育知识完成讨论题:讨论5:交流婚姻法部分法规的个人观点讨论6:交流关于遗传病预防手段--婚检的个人观点(2)师生归纳总结本阶段学习I、归纳总结:遗传病的监测和预的主要手段:主要包括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1)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家庭病史,对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做出诊断(2)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3)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阐述产前诊断的意义4、第三阶段学习——人类基因计划与人体健康(1)CAI展示:学习任务自学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内容及意义(2)学生利用所提供的信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3)师生归纳总结本阶段学习I、归纳总结:季节中的花开花落,都有自己的命运与节奏,岁月如歌的谱曲与纳词,一定是你。
遗传病与优生教案遗传病与优生教案遗传病与优生教案1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了解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2.了解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
解优生概念和开展优生工作应该采取的措施。
(二)能力目标:通过介绍遗传病的类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培养学生温故知新、注重知识内在联系、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
通过阅读讨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近亲结婚的含义及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
教学重点1.人类遗传病类型。
2.优生的概念及开展优生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教学用具1.人类遗传病的图片。
2.遗传病对人类危害的资料。
3.显示近亲关系的电脑软件。
4.实物投影仪。
教学方法学生观察、分析、讨论与教师讲授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言:总体设想: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全球性危机导入新课。
具体过程:教师提问:(1)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五大问题是什么?(2)其中环境污染直接威胁我们的健康,最可怕的是不仅危害当代,而且还要贻害下一代的是什么病?(3)目前遗传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如何?(4)这些遗传病是如何产生的?(5)怎样利用遗传病原理避免遗传病的发生,使每一个家庭都生育出一个健康的孩子?根据学生回答,师生一起导出本节课的研究内容――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新课:第一部分:人类遗传病的概念和类型总体设想:通过列举已经学过的遗传病及产生原因,总结出人类遗传病的概念和类型。
具体过程:1.请同学回忆已经学过了哪些人类遗传病。
2.请同学回忆白化病和猫叫综合征是如何产生的。
3.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师生一起总结出遗传病的概念。
即:“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4.请同学回忆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它的主要载体又是什么。
(基因)(染色体)5.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出遗传病的类型。
即: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6.同学看书,将遗传病概念和类型划在书上。
第二部分:人类遗传病的'具体类型总体设想:重点介绍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人类遗传病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分析1教学内容本节以遗传病的病理、危害、诊断和预防为线索,主要讲述人类遗传病常识性知识,与第2章第3 节“伴性遗传”联系密切。
本节活动较多:一个调查,两个资料搜集和分析,一个科学•技术•社会(STS。
本节与人类的生活联系紧密,对于提高个人和家庭生活质量,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教学对象分析本人所任教的班级是高二级文科班的学生,对于遗传与进化内容的学习有一定的困难。
他们虽对“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很感兴趣,却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链,教师可启发学生先自学,再尝试用概念图的方法对遗传病加以概括分类。
对于实践调查,学生有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应先加以趣味性引导,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发现问题,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相关的资料收集看似简单,运用互联网搜索的结果易造成大量资料的积压与浪费;文科班的学生个性鲜明,语言表达能力强,若能利用自已搜索到的资料在辩论会中展示自我个性,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举例说出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②概述人类遗传病的产生原因、监测和预防的方法。
③简述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2、能力目标①调查某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②搜集和交流人类基因组计划或基因诊断和治疗研究方面的资料。
3. 情感目标①在进行遗传调查和实验活动中,善于从自已亲身经历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大胆作出假设和进行自主性探究,养成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和培养勇于创新与合作的科学精神。
②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认同遗传学研究的新成就对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积极思考遗传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联系,为普及遗传学知识做出贡献。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教学方法:调查法、辩论法、讨论学习法、赏识性评价2.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设计调查表四、教学流程教师活动调查人群中的遗倍病(小组汇报)讨论基因诊断的社会伦理的争仪小组汇报;人类基因组计划小组辩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利与禾孵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引言](2分钟)引用杨焕明教授的话,赞美生命![过渡]每一个人都想拥有健康、高质量的生活,而这世界上的一部分人却因身体疾病而不能拥有健康,其中有些较严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认同生命的美丽在于生命的质量。
第六章遗传和变异
第五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类遗传病与优生》,我的说课分五个方面:说教材、说目标、说学情、说教法、说教学程序。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第六章遗传与变异的第五节,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人类遗传病的几种主要类型,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及优生的概念和措施。
本节内容与前面有关染色体变化的知识,以及后面环境污染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知识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本节课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鉴于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我对教材稍作调整,增加了优生措施,删去了人类基因组计划。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加深学生对遗传病的认识,认同并了解优生措施,为提高民族素质尽一分绵薄之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人类遗传病的类型与优生的概念及开展优生工作应采取的措施,由于遗传病类型繁多,不利于同学们掌握,所以确定为重点;此外,开展优生的措施与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关,所以一并确定为重点。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2)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
(3)优生的概念和开展优生工作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2、能力目标
(1)通过介绍遗传病的类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2)通过阅读讨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
(1)通过对遗传病发病率不断升高的原因的介绍,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
(2)通过介绍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对学生进行人口素质教育、优生教
(3)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主人翁意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三、说学情
我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初中生物知识基础很差,家长受教育程度也参差不齐所以学生们的人口素质意识很差。
在以往讲述这部分知识时,我发现有学生把遗传病患者照片粘上,或者在上面乱划,不爱学也不重视。
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力求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出发,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求知欲为目的,使学生了解遗传病就在我们身边,从自身做起,不近亲结婚、做到遗传咨询,提倡优生优育保护健康,为提高人口素质做一分贡献。
由于本节课与环境污染的知识有关,所以我会教育学生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重点介绍优生的措施,宣传国策。
四、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引导启发式总结归纳式教法,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本节课一改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在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师生互动,在有丰富的实物、案例、图片等资料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启发学生观察、讨论、分析案例等,最后进行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2、学法:观察讨论、思考对比、交流与协作等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案例分析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会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配有遗传病的图片,讲解近亲结婚所引起的遗传病,介绍优生的含义与措施,其目的是为了使同学们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
五、说教学程序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将通过导言、遗传病的类型、遗传病的危害、优生的含义、优生的措
施、课堂小结及练习几个环节来进行新课的学习。
(二)教学流程
1.说导言
环境污染直接威胁我们的健康,而且遗传病还会贻害下一代。
怎样利用遗传病的原理避免遗传病的发生,使每一个家庭都生育出一个健康的孩子呢?引出本节课的研究内容,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2 . 说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人类遗传病的类型与优生的概念及开展优生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由于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完全理解,活学活用,所以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往往处于识记水平。
为了攻克这个难关,我将通过展示人类遗传病的图片和回顾旧知识,归纳总结出人类遗传病的类型,通过有关资料的收集,多媒体演示来介绍优生的概念及开展优生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本节课的难点是近亲结婚的含义及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
由于同学们年龄尚小,对亲缘关系不能有清楚的认识,所以我首先通过举例,来介绍直系血亲与旁系血亲的含义,为他们进一步理解近亲结婚的含义做铺垫。
我通过显示近亲关系的有关电脑软件,有关的实物投影,让学生明确近亲结婚的含义及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这样就很好的达到了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迅速化难为易,在愉快的心情中学习,高效率的接受所学知识。
3.说课堂总结与练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学会提出问题,并且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阅读的浅层目标。
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创新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为此可以利用这样的问题总结本节课:你认为这节课学的怎么样?还有那些不懂的地方?然后给出综合性总结。
最后,我将出几道练习题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我所出的练习题难易适中,能兼顾所有学生,达到全面教学的目的。
六、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求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理解和记忆,理清知识脉络。
七、说结束语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各位领导、老师的光临,说课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切的地方希望领导、老师给予批评指正,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