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型超导限流器原理及优缺点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4
超导体的优点及应用超导体是一种在低温下能够表现出电阻为零的材料,具有许多优点和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对超导体的优点及应用的详细介绍:1.电阻为零:超导体在零下临界温度以下,电流通过时,能够表现出电阻为零的特性。
这意味着超导体可以传输电流而不会产生能量损失,节约能源损耗。
2.高电流密度:超导体在零阻态下可以传输高电流密度,大大优于传统金属导体。
这使得超导体在电力传输和能源存储方面具有重要应用。
3.强磁性:超导体在零阻态下能够承受很高的磁场,是最强大的永磁体。
利用超导体制成的超导磁体可以产生极高的磁场,用于医学成像、核磁共振等领域。
4.高频性能优良:超导体的高频性能优于传统材料,使其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和微波器件。
5.高灵敏度:超导器件对外界的微小变化非常敏感,可以用于高灵敏度测量和传感器。
超导体的应用:1.能源传输:利用超导体的零电阻特性,可以大大减少电能转换的损耗。
超导电缆可以传输大量的电流,并且不会产生热量损耗,可用于高能粒子加速器、电力输电等领域。
2.能源存储:超导磁体可以用于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储能装置利用超导体的零电阻特性和高电流密度,将能量存储在超导线圈中,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用于调节电网稳定性和峰谷平衡。
3.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可以产生非常强的恒定磁场,用于核磁共振成像(M R I)、磁共振成像(M R S)和核磁共振光谱仪(N M R)。
这些技术在医学诊断和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4.磁悬浮交通:超导体的磁场排斥性质可以应用于磁悬浮交通系统中,实现无摩擦悬浮、高速运输。
磁悬浮技术已经在一些城市的高铁项目中得到了应用。
5.加速器和粒子物理研究:超导磁体通常用于粒子加速器,用来产生强大的磁场,加速粒子以进行研究。
这是现代粒子物理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6.通信和微波器件:超导体的高频性能优良,用于制造微波滤波器、功率放大器等通信器件。
7.科学研究:超导体的独特性质使其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
例如,在凝聚态物理、超导物理、低温物理等领域中,用超导体来研究新的物理现象和性质。
超导材料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超导材料是一种具有零电阻,高电导,高电感和高临界电流密度的新型材料。
在电力系统中,超导材料广泛应用于输电和配电领域。
一. 输电领域:在输电领域,超导材料主要用于建造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它可以将电能以超导方式传输,大幅降低能量损耗和传输效率,与传统的输电线路相比节省了高达40-50%的电能。
目前,世界上第一条长达640公里的超导直流输电线路已经投入运行,用于输送大量的风能和光能等清洁能源。
此外,超导电缆也是一种新型的输电方式,它可以在城市中埋地传输电能,完全避免了高压输电线路给人们的视觉和环境带来的影响。
而传统电缆因为损耗严重,缆线长度相对较短,因此其应用场景有限,不能像直流输电线路一样广泛运用。
在配电领域,超导材料主要用于制造变压器、限流器和高温超导电缆等设备。
超导变压器不仅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同时可以提高电力质量,降低线路损耗,增强功率传递能力。
其传输容量相对提高了一倍以上,可以适用于容量较大、输电距离较远的电网区域。
超导限流器是一种新型断路器,其有效地减少了过电流的产生,保证了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这种设备能够在电网造成严重短路时,接管短路电流并将其稳定在一定水平,从而避免过电流损坏设备、线路和功率变压试验设备等,并具有响应速度快、维护成本较低等特点。
高温超导电缆是将超导材料用作导体的电缆,其寿命长、输送距离长、输送容量大、可使电力设备更加小巧、美观,同时超导电缆的传输效率高,可以解决配电网中长距离输送能量的难题。
综上所述,超导材料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损失、提高质量和安全性,还可以节省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因此,未来超导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也极具发展潜力。
一、基本概念理想的限流器应具备如下特征:(1) 在电网正常输电时低阻抗或零阻抗;(2) 在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时迅速转为高阻抗和有效限制短路电流(3) 限流后能够自动、及时恢复到低阻抗或零阻抗状态;(4) 能够与电网的保护系统匹配。
超导限流器是多年以来人们在超导电力技术领域的研究焦点之一,也是被认为最有可能率先实现工业化应用的超导电力设备。
现在很多电网的短路故障电流水平已经超出或即将超出现有线路断路器能够应对的范围,电网运行安全存在着很大隐患。
短路故障电流过大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输、配电网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高压直流输电,尤其是多端高压直流输电近些年发展迅速。
与交流线路断路器相比,直流线路断路器的遮断容量与实际需要的差距更大,无法满足直流电网建设的需要。
因此,无论是交流电网还是直流电网,目前都需求能够有效抑制故障短路电流水平的装置。
超导限流器有若干不同的分类方法,若以通流/限流元件的阻抗特性划分,可以分为电阻型超导限流器和电感型超导限流器。
电阻型超导限流器最直接地利用了超导材料在超导态时电阻为零,而在失超后具有一定电阻的特性。
将一个超导元件(一般为绕组形式或多个模块组合形式)串联在输电线路中就构成了一个最简单的限流器。
在电路正常输电时,超导元件处于超导态,电阻为零,这时限流器的整体阻抗主要来源于非超导接头电阻和元件的交流损耗(直流输电不存在)量值很小。
当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超过超导元件临界电流的故障电流会使其失超,产生一定的电阻,起到抑制短路电流的作用。
(主要通过在故障电流的激励下,超导材料瞬间从超导态转变为非超导态,产生大电阻串入故障线路,从而对故障电流起到限制作用)二、优、缺点电阻型超导限流器原理简单,所以其限流单元的设计和制作也比较简单,设备重量比较小。
但由于限流功能要通过超导元件的失超来实现,限流后超导元件完全恢复到超导状态需要较长的时间,难以满足大多数电网保护系统自动重合闸的时间要求。
10kV电阻型高温超导限流器在电网中的应用【摘要】高温超导限流器,是利用超导特性原理制成的短路电流限制器。
电阻型的超导限流器,具有结构简单、限流效果明显、限流速度快等特点。
本文介绍了超导限流器,分析了电阻型的超导限流器的结构原理及工作特性。
利用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电阻型高温超导限流器限流效果明显且基本能与重合闸配合协作。
【关键词】高温超导限流器电阻型限流效果近年来,负荷需求量与日俱增,使得电力电源不断新建扩容、负荷不断密集,这些给国内电网带来了短路电流超标的困扰。
电网短路电流的超标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超导限流器(SFCL)串接在线路上,线路正常运行时,它的阻抗趋近于零,电网故障发生时,超导限流器的阻抗瞬间增大,限制短路电流在预设范围内,当电网恢复正常,它能很快恢复零阻抗状态。
超导限流器是限制短路电流的有效手段。
1 高温超导限流器(SFCL)的原理、分类和特性1.1 高温超导限流器(SFCL)的原理高温超导限流器(SFCL)是一种用来限制故障短路电流的电力设备。
利用的是超导体的超导状态与正常状态转变的特性。
如图1所示,Ic是组成SFCL的超导材料的临界电流,流经的电流大于Ic,超导材料失超、呈大阻抗,流经的电流小于Ic时超导材料保持超导状态,阻值近似为零。
高温超导限流器的原理,可以简述为,SFCL接入电力系统,当电网正常时,流经SFCL的是正常的潮流,SFCL工作在阻值近似零的超导状态,当短路故障发生时,流经SFCL的电流大于超导失超临界电流使得SFCL失超,迅速呈现高阻值,从而限制掉短路电流,当系统恢复正常时(即流经SFCL的电流小于失超临界电流),SFCL能自动恢复超导状态。
1.2 高温超导限流器(SFCL)的分类按照超导的两个状态,可以将SFCL分类为失超型与非失超型。
其中,非失超型的以饱和铁芯电抗器型SFCL应用较多。
按照超导的零电阻与零磁感应强度特性,可以将失超型的SFCL分类为零电阻特性型和迈斯纳效应型两类。
电阻型超导限流器原理及优缺点电阻型超导限流器主要由超导材料、绕组和冷却系统组成。
超导材料通常采用高温超导材料,如YBCO(镧钡铜氧化物)或BSCCO(铋-钡-钙-铜氧化物)等。
超导材料通过绕组连接到外部电路中,绕组能够承受电流的传输和限制。
冷却系统用于将超导材料冷却至其工作温度以下,通常使用液氮或液氦等低温冷却介质。
优点:1.高限流能力:电阻型超导限流器能够承受较高的电流,一般能够达到几千安培以上。
这意味着它可以在高电流系统中起到有效地限流保护的作用。
2.高可靠性:由于超导材料具有零电阻特性,电阻型超导限流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会产生过多的热量和损耗,因此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3.快速响应:当电流超过临界电流时,电阻型超导限流器能够迅速实现电阻态转变,从而有效地限制电流。
这使得它能够快速响应故障并保护电力系统。
4.体积小巧:由于超导材料具有较高的电流密度,电阻型超导限流器在相同限流能力下可以采用更小的尺寸,从而节省空间。
缺点:1.工作温度低:超导材料需要在低温下才能展现超导特性,这需要采用昂贵的冷却设备,并且冷却系统的运行成本较高。
这限制了电阻型超导限流器的实际应用范围。
2.高成本:超导材料的制备和加工过程复杂,成本较高。
此外,低温冷却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成本也较高,使得电阻型超导限流器的成本较高。
3.稳态损耗:在电阻态下,超导材料具有一定的稳态损耗,虽然损耗较小,但如果长期工作在稳态,则会产生一定的能量损耗。
总的来说,电阻型超导限流器是一种应用超导材料特性来实现快速响应和高限流能力的电流限制装置。
虽然其工作温度低、成本高和稳态损耗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但随着高温超导材料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电阻型超导限流器在电力系统保护领域的应用前景仍然广阔。
短路电流限制技术的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电网规模的日益扩大,电力系统短路电流水平不断提高,给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性带来严重隐患。
文章介绍了短路限流技术的现状,分析了常用限流方法的优缺点,并进一步提出了零损耗深度限流装置,对其原理和优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短路限流零损耗快速开关中图分类号:tm713 文献标识码:a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电压等级越来越高,机组单机容量越来越大,网架越来越坚强,导致短路电流带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为降低短路电流,中外研究机构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探索,研究出多种限流装置和限流方法,虽然在各个电压等级上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因技术上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不能普及推行。
1 短路电流限制方法1.1 高阻抗变压器和串联电抗器优点是限制效果好、响应快、技术成熟,不论是使用高阻抗变压器或是串联电抗器的原理都是一样的,通过增加阻抗减少短路电流;缺点是由于在运行中相当于在线路中串入阻抗,损耗高,以一台90mva变压器35kv侧加装5%电抗器为例:变压器负载按65%计算,每年损耗390万度电。
由于负荷电流会在串抗上产生压降,输出电压会随着负荷的变化而波动,使电压合格率降低。
高阻抗变压器的制造成本高,比普通变压器成本高出15%左右。
1.2 串补型限流技术原理是在线路上串联电抗器和电容器,并使感抗和容抗相等,当发生短路时,快速短路电容器,使线路中增加出一个电抗,从而限制了短路电流。
优点是正常运行时,不增加线路阻抗,对电压质量不造成任何影响,可以在各个电压等级中使用;缺点是投资大,以中国电科院在华东电网中应用的500kv限流装置为例,投资9700万元人民币,加上基建装配费用共计1亿多,而且占地面积极大,上述装置一个篮球场都安装不了三个平台,在运行当中各种控制、维护、检修难度高,且可靠性低,对系统继电保护有较大影响。
1.3 系统解网技术原理是通过解网,限制短路电流。
优点有成本低,技术较成熟;缺点是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而且不能解决单机容量大的问题。
限流器原理限流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它在电路中起着限制电流的作用。
在实际的电子设备中,限流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保护电路和电子元件,防止过电流损坏设备。
本文将介绍限流器的原理及其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限流器的原理。
限流器通常由电阻器、二极管或晶体管等元件组成。
在电路中,当电流通过限流器时,限流器会根据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来限制电流的大小。
其原理是利用电阻器的阻值和二极管的导通特性,通过合理配置电路,使得电流在一定范围内稳定流动,从而达到限流的目的。
在电子电路中,限流器有着重要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来限制电路中的过电流,保护电子元件不受损坏。
其次,限流器还可以用来稳定电路中的电流,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此外,限流器还可以用来调节电路的工作状态,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的电子设备中,限流器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电源适配器中,限流器可以起到限制输出电流的作用,保护设备不受过载损坏。
在LED照明电路中,限流器可以用来稳定LED的工作电流,延长LED的使用寿命。
在电子设备的充放电保护电路中,限流器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保护电池不受过充或过放损坏。
总的来说,限流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在电子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通过限制电流的大小,保护电路和电子元件,稳定电路的工作状态,提高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因此,在电子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合理使用限流器,对于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限流器的原理及其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电子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限流器的特性,合理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超导材料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超导(superconductor)是一种在低温下电阻消失、电流不受电阻影响的物质。
自从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森发现超导现象以来,人们就一直在致力于研究和应用超导材料。
在电力行业,超导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超导材料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包括超导电缆、超导变压器等。
一、超导电缆超导电缆是指使用超导材料替代传统的金属电缆,以实现电流传输无能耗的一种电缆。
由于超导材料在低温下电阻接近于零,能够承载更大的电流。
同时使用超导电缆也可以节省大量的电能,减少能源浪费。
因此,在电力输送中,超导电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超导电缆主要采用低温超导材料,如液态氦等冷却剂降低其温度。
目前,各国科学技术机构已经研究出许多种超导电缆,如美国的TQ电缆、日本的STC电缆、英国的CORONA电缆等。
其中一些电缆已经完成了技术研究并实现了成功运行。
超导电缆主要应用于输电领域,如高压直流输电、城市地下电缆、海底电缆等。
其应用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高功率的输电效率提高,不仅能够远距离输电,还能更有效地利用能源。
此外,超导电缆还可以用于新能源电站的连接,将其分布式电源连接到电网中,实现更加智能化、高效、安全的能源利用。
二、超导变压器超导变压器是一种采用超导材料作为次级线圈,以实现电流传输无能耗的变压器。
相对于传统变压器,超导变压器具有更小的尺寸、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损耗等优点。
同时,超导变压器还可以在高负载、过载或短路等情况下发挥更稳定的工作效果。
超导变压器主要采用高温超导材料,如YBCO、BSCCO等。
由于其材料的特殊性质,使其具有更高的电导率和更小的损耗。
因此,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温升。
同时,超导变压器的体积也更小,可以大大减少占地面积。
超导变压器应用于配电领域,如城市电网、大型工厂、航空母舰、高速列车等。
其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电网的负载能力和工作效率,提高电力供应的质量和可靠性。
超导体的原理和应用是什么原理超导体是指在低温条件下,电阻消失并且磁场不断减小的一类材料。
超导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零电阻:超导体在低温下能够实现电流的无阻抗传输,即零电阻的特性。
这是因为在超导态下,电子之间会形成库伦配对,使得电子的散射现象减小,从而导致电流的无阻尼传输。
2.麦克斯韦方程组的修正:超导体在低温下能够修改麦克斯韦方程组,即伦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形式,引入了超导电流的概念。
3.准粒子:超导体中会出现准粒子,即由库伦配对形成的复合粒子。
准粒子带有电荷和自旋,能够在超导体中传输能量和动量。
4.过渡温度:超导体的超导态只能在低温下存在,当温度升高到一定临界温度时,超导体会回到正常导体态。
这个临界温度称为超导体的过渡温度。
应用超导体由于其独特的物理性质,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超导体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能源领域1.超导发电机:超导体在电力传输中能够减小能量的损耗,提高能源的传输效率。
超导发电机能够降低电阻损耗,实现高效、节能的电力转换。
2.超导电缆:超导体的零电阻特性使得超导电缆可以传输大电流,并且损耗非常低。
超导电缆可以减小能源传输损耗,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3.超导电能储存器:超导体可以用来制造高性能的电能储存器。
通过在超导体内部储存电流,可以达到高能量密度和高负载能力的目标。
磁共振成像超导体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磁共振成像(MRI)中。
MRI利用超导体的零电阻特性和超导磁体产生的强磁场,对人体进行断层成像。
超导磁体的强磁场提供了高分辨率的图像,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
粒子加速器加速器是物理研究中常用的设备,可用于粒子物理学的研究以及新物质的发现。
超导体在加速器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主要用于制造超导电磁铁、超导RF加速腔等设备。
超导体的零电阻特性和高场强性能能够实现高能量的粒子加速和探测。
磁力传输与磁悬浮超导体可以用于制造超导磁悬浮系统,通过磁力传输实现物体的悬浮和运输。
一、基本概念
理想的限流器应具备如下特征:
(1)在电网正常输电时低阻抗或零阻抗;
(2)在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时迅速转为高阻抗和有效限制短路电流;
(3)限流后能够自动、及时恢复到低阻抗或零阻抗状态;
(4)能够与电网的保护系统匹配。
超导限流器是多年以来人们在超导电力技术领域的研究焦点之一,也是被认为最有可能率先实现工业化应用的超导电力设备。
现在很多电网的短路故障电流水平已经超出或即将超出现有线路断路器能够应对的范围,电网运行安全存在着很大隐患。
短路故障电流过大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输、配电网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高压直流输电,尤其是多端高压直流输电近些年发展迅速。
与交流线路断路器相比,直流线路断路器的遮断容量与实际需要的差距更大,无法满足直流电网建设的需要。
因此,无论是交流电网还是直流电网,目前都需求能够有效抑制故障短路电流水平的装置。
超导限流器有若干不同的分类方法,若以通流 /限流元件的阻抗特性划分,可以分为电阻型超导限流器和电感型超导限流器。
电阻型超导限流器最直接地利用了超导材料在超导态时电阻为零,而在失超后具有一定电阻的特性。
将一个超导元件(一般为绕组
形式或多个模块组合形式) 串联在输电线路中就构成了一个最简单的限流器。
在电路正常输电时,超导元件处于超导态,电阻为零,这时限流器的整体阻抗主要来源于非超导接头电阻和元件的交流损耗(直流输电不存在)量值很小。
当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超过超导元件临界电流的故障电流会使其失超,产生一定的电阻,起到抑制短路电流的作用。
(主要通过在故障电流的激励下,超导材料瞬间从超导态转变为非超导态,产生大电阻串入故障线路,从而对故障电流起到限制作用)
二、优、缺点
电阻型超导限流器原理简单,所以其限流单元的设计和制作也比较简单,设备重量比较小。
但由于限流功能要通过超导元件的失超来实现,限流后超导元件完全恢复到超导状态需要较长的时间,难以满足大多数电网保护系统自动重合闸的时间要求。
另外由于在限流状态下超导元件的失超要产生大量的热,需要有一个可靠的在短时间内移除热量的机制和较大容量的冷却系统。
也因为超导元件失超的原因,为了避免损坏,电阻型超导限流器不适宜较长的持续限流时间。
一般地讲,电网电压越高,所需的限流阻抗越大。
对于电阻型超导限流器,增加限流阻抗就要增加超导导体的长度,这就需要更大的绝热恒温器和冷却系统。
当超导元件的体积很大时,很难实现其整体的温度和电磁条件的均匀性,其结果就是超导元件失超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导致限流能力的降低和损坏风险的增加。
所以目前电阻
型超导限流器还很难实现较大的限流阻抗,不适合高压输电电网的需要。
三、结合优缺点,总结主要技术难题总结如下:
(1) 故障限流过程焦耳热的产生与积累。
尽管在实际运行中,一般会采用拓扑结构保护超导线圈,但是失超后的超导线圈仍然会在较大的故障电流冲击作用下,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焦耳热。
热量的迅速积累会导致超导线圈迅速升温,会降低超导体的电力和应力特性,甚至使超导体损坏。
(2) 线圈的失超恢复。
限流器本体上热的积累与传递等热力学问题是限流器自身安全与稳定的根基。
短路故障切除时,超导线圈不再继续产生焦耳热,因而此时其温度理论上达到最大值,但是超导线圈恢复超导态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
在温度下降到临界温度前,超导线圈无法恢复到超导态,
这期间无法应对下一次的电网故障;同时;由于线圈过热使液氮沸腾而产生的大量气泡,降低了系统的绝缘特性,对限流器产生潜在的危害。
因此对于热稳定性及冗余度的设计具有很高的要求。
(3) 限流器的体积与成本。
由于超导带材在失超后电阻率较低,为获得能够有效抑制短路故障电流的较大电阻,需要大量的超导带材串接在电网中,并且应用电网中的短路电流容量越高、所达到的短路电流缩减率越高,带材的用量就越大,因此在电压等级较高的输电网中,限流器的成本巨大。
(4) 失超一致性。
目前生产的超导带材并不是完全均匀的,而超导体的状态与温度、电流、磁场三者密切相关,这可能造成在发生短路故障电流时整个超导线圈不能同时失超,即部分带材失超而其余部分仍然处于超导态。
失超不一致导致产生的阻抗远远小于设计值,无法达到预期的限流效果; 同时,超过设计裕度的巨大电流流经失超部分的带材,可能会造成带材的损坏。
(5) 低温制冷。
在故障限流及恢复阶段时,超导线圈与制冷剂存在大量的热交换,对制冷机的运行提出较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