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66466383.html,

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刘伟

来源:《现代企业》2015年第12期

随着国家高考政策的改革,高等学校学生规模也日益扩大,很多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学资源不能满足当前学校的发展。所以高校积极筹措资金用以发展学校办学空间,获取优势资源,其中包括一些实验室建设、学科建设等。资金争取到位,更重要的是如何有效利用,然而这点恰恰是高校容易忽视的问题,尤其是专项资金,更应该制定较为健全的管理办法,更为严格的监督制度,将钱用到刀刃上,用到学校的长期发展战略上。

一、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和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政府更加重视对高等教育的专项资金投入,惠及到越来越多的学校。然而,在公共事业得到全面推进的同时,高校的专项资金管理方面出现一些不和谐现象,贪污腐败事件、国有资产流失以及资金闲置等情况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缺失而造成的。目前,许多高校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要性,预算管理意识淡薄,资金支出随意性较大,项目负责人与财务人员缺乏必要的沟通,造成信息不对称,经费拨付时间有时滞后,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有些高校在执行完项目任务后,存在结余,由于高校项目繁多,疏于管理,造成资金沉淀,个别高校竟然挪用项目结余,违背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的原则。另外,高校内部缺乏针对实际的专项资金管理机制、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和监管机制等。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必须加强自身的专项资金管理力度,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才能确保专项资金款项的有效使用,实现高等教育学校应有的职能。

二、高校专项资金管理存在问题

1.高校主观层面。(1)对专项资金管理重视不足。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直接取决于高校

项目负责人、财务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对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然而,当前专项资金管理现状是,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对资金管理工作了解不够,关注重点出现偏移,重教学轻管理,重收入轻支出,仅仅认为专项资金落实到位后工作便算完成,而对于资金到位后的具体使用情况不够重视,对资金的监控力度不严。(2)预算管理意识淡薄,经费支出随意性较大。预算往往成为资金申报时的装饰工具,为了项目能够申报成功,预算编制的依据往往不是学校实际的情况,而是如何让预算表格看起来更符合需要,加上学校的业务主管部门很少参与到项目申请过程之中,使项目论证的科学性、合理性大打折扣。一旦项目获批,到了预算实际执行过程中,会出现预算偏离,甚至背离预算的情况时有发生,预算此时就形同虚设,经费支出的随意性较大。(3)财务管理职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有些高校管理人员未能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与财务人员缺乏必要的沟通,导致单位财务工作人员在专项资金管理中,仅仅是负责完成会计核算与资金支付等较为基础的管理工作,不能了解项目的决策和实施环节,只能按照规定程序办理资金的支付业务,进而财务人员无法判断项目实施进度,更不能对资金实际达到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