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式大子宫切除的方法及优缺点
- 格式:ppt
- 大小:179.00 KB
- 文档页数:23
什么叫阴式手术 ?它的优势是什么?赵阿姨因为子宫肌瘤需要进行子宫切除,原本担心会在腹部留疤的她发现,医院使用的是阴式手术,不留疤痕并且手术的创伤小、费用低,既治疗了疾病又不留疤痕,可谓鱼与熊掌兼得,赵阿姨对阴式手术非常满意。
那么什么是阴式手术?它有什么优势呢?一、什么是阴式手术?阴式手术是近年来非常受欢迎的一种治疗子宫疾病的手术,它是利用女性的阴道进行的手术,它的手术时间较短,创伤较小,患者的恢复也较快。
那么哪些患者可以进行阴式手术呢?1.子宫肌瘤患者当患者的子宫肌瘤不小于5厘米时;或者子宫肌瘤虽然小于5厘米,但是患者月经量过多,引发贫血症状;患者有比较严重的痛经、性交痛、腹痛等症状时;子宫肌瘤的体积非常大,已经对膀胱、直肠形成压迫之势,患者排尿困难,出现便秘、尿潴留等情况,可以进行阴式手术。
2.盆腔脏器出现脱垂患者出现了子宫脱垂现象,阴道口有异物感,有肿物脱出;患者有阴道前壁膨出现象,尿频并且尿急,憋不住尿或者排尿困难,当患者拿重物或者咳嗽时会有尿液溢出的现象;患者阴道后壁有膨出现象,排尿困难,或者有便秘,对于这些症状,都适用于阴式手术。
3.子宫腺肌疾病患者有子宫腺肌疾病,生理期延长、月经量非常多可以使用阴式手术。
如果患者的病情较重,没有生育的要求或者在进行药物治疗时没有效果的,可以考虑进行子宫切除术。
4.功能性子宫出血如果患者子宫出血异常,生理期长度、出血量、生理期规律等出现异常,可以使用阴式手术。
如果患者病情较重,没有生育要求,在进行药物治疗时无效,或者进行子宫内膜手术但没有效果的,可以使用子宫切除术。
5.疤痕体质、肥胖患者需要手术有的女性是疤痕体质不易做其他手术,可以使用阴式微创手术来进行治疗;还有的患者过于肥胖也适用于阴式手术。
二、阴式手术的优势是什么?阴式手术能够避免开腹、减少并发症、创伤较小、患者恢复较快、经济负担小、能修复患者阴道壁松弛、适应性大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女性患者的欢迎。
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体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妇女也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生活质量,要求在治愈疾病的同时,尽量减少损伤。
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术后疼痛轻, 恢复快,住院日缩短,意度高等优点, 对患者是一种相对安全、痛苦小、适应证广的手术方式。
病人满现将手术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治疗者共23例,年龄在40~62岁之间,平均年龄53.5岁,其中子宫脱垂16例,子宫腺肌症4例,子宫肌瘤3例。
妇检:子宫大小最大如孕40+天左右,活动度好,无明显粘连,宫颈无肥大,无糜烂,B超检查结合病史诊断明确,除术前常规妇检外, 所有患者均作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 对于不规则阴道流血者,诊刮排除子宫恶性病变。
1.2 方法1.2.1 术前准备1术前3d开始阴道清洁度准备:每日用碘伏溶液轻轻擦洗阴道壁各部,再阴道放置甲硝唑片0.4。
2术前常规妇科阴道检查了解患者子宫位置、大小、活动度,有无盆腹腔手术史,盆腔粘连情况,术前常规行肠道准备。
3.手术前1天备皮,备皮范围包括耻骨联合、外阴部、大腿上1/3内侧面臀部下面及肛门周围;估计手术困难、需经腹部手术者,同时清理腹部皮肤。
1.2.2 手术步骤:腰硬联合麻醉成功后,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丝线缝合固定小阴唇,阴道拉钩暴露宫颈,用宫颈钳夹持宫颈向外牵拉,环切宫颈阴道交界处粘膜,锐性加钝性分离膀胱宫颈间隙和宫颈直肠间隙,向右侧牵拉宫颈,钳夹左侧子宫主韧带及骶韧带,切断,7号丝线双重贯穿缝合断端,向左侧牵拉宫颈,同法钳夹切断右侧子宫主韧带及骶韧带,于腹膜返折处剪开盆腔前后腹膜,分别用4号丝线标记。
根据子宫前后位置,用两把布巾钳交替从子宫体部至底部钳夹子宫,将子宫底部翻出至阴道,将宫颈处口翻入盆腔,如前子宫、平位子宫则从子宫前方翻出,如为后位子宫则从子宫后方翻出,使宫颈翻入盆腔。
若宫体较大,无法向外翻出子宫底部者,可在宫颈与子宫峡部交界处切开子宫,并将增大的子宫切成数块,取出一部分,子宫缩小后再翻出。
a.术中出血:阴道子宫切除术通常比腹式子宫切除术出血要多些,阴道切口出血或渗血与腹部手术相比较,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防治方法有:可用电刀切开宫颈阴道黏膜,还可以在宫颈两侧注射缩宫素(催产素)10U 或1/24万肾上腺素溶液0.25ml,以减少手术局部切口的出血和渗血,但高血压或冠心病患者禁用。
另外,在处理主韧带、子宫骶骨韧带、子宫动脉和骨盆漏斗韧带时,均可发生出血。
其预防方法要求手术者解剖层次要清楚,每个操作步骤要准确,随时谨防钳子滑脱或结扎线的线结滑脱,并努力缩短手术时间。
在缝合阴道壁时,阴道两侧端的缝合止血尤为重要,谨防留有无效腔;在关闭腹腔之前,要注意检查全部缝扎残端,彻底止血;在关闭腹腔时,要将腹膜与阴道壁一并缝合,可防止腹膜与阴道壁之间出现无效腔而致创面渗血。
b.膀胱损伤:多发生在分离进入膀胱宫颈间隙时,由于解剖层次不清而损伤或者盲目分离造成损伤。
要求术者在做阴道前穹隆切开时注意膀胱位置,认清宫颈筋膜及膀胱腹膜反折,一般在切开阴道前穹隆之前应该用金属导尿管探查膀胱附着最低位置后再作切口,可预防膀胱损伤,若遇到极个别困难病例,可以先打开直肠子宫腹膜反折,切断子宫骶骨韧带与主韧带后,再打开前面腹膜反折,这样可防止膀胱损伤。
在阴式子宫切除的手术操作过程中,为了上推膀胱,不论是钝性分离还是锐性分离,若术者对盆腔生殖器官的局部解剖层次与泌尿道的解剖关系不熟悉,如对尿道、膀胱、输尿管、卵巢、子宫、宫颈、子宫骶骨韧带、主韧带的毗邻关系缺乏足够的认识,尤其是曾有生殖器官慢性炎症造成的组织粘连,使盆腔器官的解剖关系出现变异,遇上无实践经验的医师,在手术分离过程中,对局部器官,组织缺乏识别,或因炎症粘连造成分离困难而又强行分离,引起膀胱损伤。
此外,还可能是盲目操作,或是不规范、不仔细操作引起;或术中因结扎线滑脱发生出血,由于止血而忙乱钳夹引起膀胱损伤。
一旦膀胱发生穿通损伤,则术时可有少量水样液体持续流出,此时术者应立即用金属导尿管通过尿道口插入膀胱导尿,若为血尿即可初步诊断;接着用金属导尿管轻轻仔细探查损伤部位及破口大小、部位,或用稀释的亚甲蓝生理盐水200~300ml试漏,确定破口的部位、大小和是否有多处损伤,然后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膀胱黏膜下组织,但应注意缝针不能穿过膀胱黏膜层,以免因缝线形成膀胱异物,导致修补失败。
阴式子宫切除术和腹式子宫切除术的对比目的:分析并比较阴式子宫切除术与腹式子宫切除术分别治疗子宫疾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本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经过以上两种术式行子宫切除的患者100例,分为阴式组与腹式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体温升高情况)。
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阴式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体温升高情况要优于腹式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阴式切除术较腹式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无瘢痕、患者恢复快的等优势,无明显盆腔粘连或无附件炎的子宫疾病患者应尽量选择阴式子宫切除术。
标签:阴式子宫切除术;腹式子宫切除术;附件炎;临床疗效腹式子宫切除术一直是临床上治疗子宫疾病比较常见的手术方式,具有术视野范围广、可处理附件疾病及盆腔粘连等特点。
近年来,阴式子宫切除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它的优点是不开腹、无瘢痕、恢复快等[1]。
本文的目的是分析比较此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为患者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提供依据。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经过阴式和腹式行子宫切除的患者100例,年龄35~53岁,平均(43.3±2.4)岁;患者的病史为:子宫肌瘤42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0例、子宫腺肌病23例;术前经B超检查所有患者双附件无病变,子宫大小均小于孕12周,并经细胞学检查排除子宫恶性病变。
分为阴式组与腹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年龄、子宫大小、体重指数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肠道及阴道准备。
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常规放置导尿管。
①阴式组: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将1∶1 200的缩宫素溶于2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在宫颈12、4、6、8点处注射入膀胱宫颈间隙及宫颈直肠间隙中;于宫颈与阴道黏膜交界处下方0.5 cm处取横切口切开阴道黏膜至筋膜层,钝性两间隙周围的组织直至前后腹膜反折处。
阴式子宫全切与传统开腹手术效果比较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探讨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子宫全切术的124例患者,其中58例采用传统的腹式手术,另66例采用阴式手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
结果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疼痛、术前抑郁(SDS)和焦虑(SAS)评分阴式组均优于开腹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阴式组: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采用硬膜外麻醉。
常规对阴道进行消毒,用宫颈钳钳夹宫颈前、后唇并向下牵拉宫颈,将加有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20mL于膀胱沟下与后穹窿与宫颈交界处中间粘膜下注入。
切口选择膀胱附着于宫颈处下方3~4mm的阴道壁处,做好切口后,钝锐分离膀胱宫颈间隙,并将膀胱上推至前反折腹膜处,打开膀胱腹膜反折,采用同样的方法分离子宫直肠间隙,打开后腹膜。
用阴道拉钩保护膀胱、直肠,保持良好的术野,先后对两侧宫颈主韧带、子宫骶骨韧带和子宫动静脉进行处理[1]。
触摸子宫,初步估计子宫大小和活动度,对于子宫较小的患者,可直接经前穹隆翻出,而对于牵出较难的较大子宫,可采用子宫粉碎和子宫切割等方式进行细化处理,待子宫缩小后再翻出。
子宫切除后,用0/1肠线自两侧角部向中间联系缝合前后腹膜、阴道前后壁,并安置引流管。
开腹组:患者取平卧位,麻醉方法同于阴式组,手术方法按照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步骤进行。
1.3术后处理2组患者术后常规给予适宜抗生素预防感染,2d内将引流管拔除,并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
1.4观察项目观察2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疼痛程度,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发热情况,术前、术后抑郁(SDS)和焦虑(SAS)评分。
1.5评价标准疼痛程度:参照WTO规定进行分级,0级为无痛,稍感不适;1级腰腹部酸痛,但可忍受,并伴有出汗;2级:疼痛明显,呼吸急促,方可忍受;3级:疼痛剧烈,无法忍受,躁动不安。
contents •手术概述与适应症•手术步骤详解•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手术技巧与经验分享•术后随访与效果评价目录手术概述与适应症该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的患者。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在妇科手术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治疗子宫良性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等具有显著效果。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通过阴道进行的手术,旨在切除子宫及子宫颈。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简介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等。
适应症禁忌症相对禁忌症生殖道急性炎症、严重阴道狭窄或瘢痕、宫颈恶性肿瘤等。
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需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风险进行评估。
030201适应症与禁忌症术前评估及准备术前评估详细了解患者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妇科检查,评估手术风险。
术前准备术前3天开始阴道准备,如使用碘伏溶液擦洗阴道;术前1天进流食,术日晨禁食水;备皮、备血等常规准备。
心理准备与患者充分沟通,解释手术必要性、手术过程及可能的风险,减轻患者焦虑情绪。
手术步骤详解麻醉及体位选择麻醉方式通常选择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根据患者情况和手术需求进行选择。
体位选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便于手术操作。
阴道切口及子宫游离阴道切口在阴道前壁或后壁做切口,长度根据子宫大小而定,通常需切开阴道黏膜及部分肌层。
子宫游离通过阴道切口,钝性分离子宫膀胱间隙或子宫直肠间隙,将子宫从盆腔中游离出来。
子宫血管处理及子宫切除子宫血管处理游离并结扎子宫动静脉,减少术中出血。
子宫切除将游离的子宫通过阴道切口取出,同时切除子宫颈。
将阴道前壁切口两侧黏膜及肌层对合,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
阴道前壁修补同样将阴道后壁切口两侧黏膜及肌层对合,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
阴道后壁修补术后需留置导尿管24小时,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阴道出血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
术后处理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在手术过程中,要仔细止血,特别是对于较大的血管,需要使用合适的缝合技术进行止血。
阴式子宫切除的临床应用与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和优缺点。
方法本组回顾66例阴式子宫切除术(TVH)与同期68例经腹子宫切除术(TAH)病例,对其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结果阴式子宫切除术组均成功经阴道完成子宫切除术,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进食时间、医疗费用、并发症等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较腹式子宫切除术具有住院天数少,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医疗费用低等优点,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和微创观。
【关键词】阴式子宫切除;经腹子宫切除;临床疗效分析随着微创技术的开展,阴式子宫切除已广泛的应用于妇产科的多种病症。
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笔者应用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肌瘤等6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治疗组66例,采取阴式子宫切除,年龄38~75岁,平均52岁;疾病类型:子宫脱垂14例,子宫肌瘤38例,功血8例,子宫肌腺症6例。
生育史:1胎8例,2胎36例,3胎14例,4胎以上8例,均无腹、盆腔手术史。
以同期住院手术指征相同的病例经腹子宫全切除术(TAH)为对照组,共68例。
二组术前经盆腔B 超及妇科检查,了解子宫大小、活动度及双附件有无病变,并行阴道细胞学检查。
必要时行诊刮术,以排除恶性疾病。
二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术前常规宫颈刮片及诊刮排除子宫恶性变,阴道冲洗,消毒3 d,采用硬膜外麻醉,取膀胱结石位。
钳夹宫颈后,于阴道侧穹窿按摩宫颈旁组织及韧带,使子宫向下脱出,有利于手术操作。
于膀胱沟下约0.5 cm处环切阴道黏膜达宫颈筋膜,分离膀胱阴道、直肠阴道、宫颈间隙,处理宫底韧带、主韧带。
常规打开腹腔反折,4号线标记,处理动静脉、圆韧带与子宫附件,同时用止血钳钳夹,切断缝扎2次,不保留线头。
可采用子宫对半切开、肌瘤剔除、子宫挖核如粉碎等方法,减小体积后取出[1]。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改良经阴道子宫切除手术步骤,对18例有子宫切除手术适应症者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取同期经腹切除子宫18例作对比分析。
结果:阴式组较腹式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稍多(P0.05),说明患者更容易接受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对于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我们有以下手术体会:①要从思想上打消对阴式全宫手术复杂、不易暴露、易损伤周围脏器等不良顾虑,施行该手术的关键是熟悉掌握盆腔的解剖位置关系,术中要胆大心细,只要分離组织层次清楚,完全可以避免出血较多及周围脏器损伤,熟练后手术时间可大大地缩短。
②解剖层次清楚,基本操作熟练是减少术中出血的关键。
由于宫颈膀胱间隙和宫颈直肠间隙的血运丰富,极易渗血和出血,使用立止血溶液进行水压分离间隙,既减少术中出血,又使间隙疏松易分离,术中采用电刀进行分离可明显减少出血使术野清晰。
在膀胱下方3mm处环切宫颈与阴道交界处的粘膜3~4mm深达宫颈筋膜,切口过浅,分离时出血多,也容易伤及膀胱层,过深则因宫颈前筋膜已被切开而不易分离。
切口深度掌握好,膀胱宫颈间隙易分离。
由于手术野小,钳夹组织时必须紧贴子宫。
③不常规翻出子宫后处理附件,术者予食指将附件拉出,直视下一次性断卵巢固有韧带,圆韧带。
术中除子宫动静脉断端及附件断端双重缝扎外,所有韧带组织残端均一次缝扎牢固,既缩短了手术时间,又减少了出血量。
阴道粘膜及腹膜一层缝合不留死腔,减少术后盆腔血肿产生省略各韧带残端相互打结步骤,节省手术时间。
因为非脱垂子宫,不必重建盆底支持结构[3]。
④本术式附件残端不包埋于阴道残端内,故可避免发生术后性交疼痛,也不易引起附件残端感染及下腹牵拉。
阴道残端和腹膜采用可吸收线一层缝合法,既不留死腔,又无术后出血和残端息肉形成。
阴式全宫术有较小创伤、较快康复、无腹部切口等优点,适用于子宫良性病变,且盆腔无粘连者,对于各类妇科恶性肿瘤、盆腔粘连、巨大子宫肌瘤以及阴道狭窄者不宜采用经阴道子宫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