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馒头发霉了(练习题)
- 格式:docx
- 大小:12.84 KB
- 文档页数:1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练习题(全册)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水滴里的生物一、填空:1、微生物是()、分布极广的(),绝大多数要用()才能看到。
2、()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生物学家()。
4、水滴里的生物有()。
5、微生物分布在()。
6、常见的微生物有()。
二、问答: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2、做酸奶一、填空:1、在适宜的温度下,()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2、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细菌有的自己制造食物,有的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细菌繁殖()。
3、利用霉菌可以()等;但有的霉菌会危害人的健康。
二、问答:用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答:3、馒头发霉了一、填空:1、馒头在()的前提下简单发霉,在()的前提下不简单发霉。
2、英国细菌学家()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素属于抗生素。
3、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有()。
4、馒头上的霉是(),水果上的霉是()。
1二、问答:霉的功与过有哪些?功:过:3、尝试:设计馒头发霉的尝试。
(1)温暖、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温暖、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3)寒冷、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4)寒冷、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5天后观察它们。
现象:结论: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1、填空:1、()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有不同的()、()和()。
2、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发现了()。
3、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的生长发育过程。
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的衰老、死亡酿成的。
二、问答:1、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有什么分歧?答:2、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答: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1、地球的形状一、填空:1、古代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曾提出了()的猜想。
章节测试题1.【答题】霉有()种颜色。
A.1B.2C.多【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霉的颜色。
【解答】霉有多种颜色。
2.【答题】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抗生素的作用。
【解答】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细菌导致的疾病。
3.【答题】病菌会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病菌的侵入。
【解答】能够引起人类疾病的细菌是病菌,病菌会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
4.【答题】在空气、土壤以及食物中都可以找到霉。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霉的生长环境。
【解答】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所以在空气、土壤、动植物体内以及食物中都可以找到霉。
5.【答题】霉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霉的益处和害处。
【解答】霉菌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的变质。
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动植物病变,但是人类也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6.【答题】因为霉菌使馒头、衣服等物品发霉,所以霉菌对人类没有一点好处。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霉的益处和害处。
【解答】霉菌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的变质。
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动植物病变,但是人类也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7.【答题】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解答】传染病大多是由病菌引起的,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8.【答题】霉菌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
【答案】变质【分析】本题考查霉菌的危害。
【解答】霉菌也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的变质。
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动植物病变。
9.【答题】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导致的疾病。
【答案】细菌【分析】本题考查抗生素的作用。
【解答】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细菌导致的疾病。
10.【答题】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答案】1.真空包装2.放干燥剂3.低温保存4.太阳暴晒【分析】本题考查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的方法。
3 馒头发霉了一、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发霉的食物,初步感知食物放久了会长出霉菌这一现象。
2.能根据问题进行假设,并能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3.能坚持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会分析整理自己的记录的数据。
二、学习目标:1.会设计对比试验探究食品、衣服等物品发生霉变的条件,并对实验现象做出详细的记录和分析。
2.通过实验认识食品、衣服等物品发生霉变的条件,认识霉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真菌是一类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2.教学难点:能坚持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会分析整理自己的记录的数据。
四、知识点:教材以“馒头发霉”这一活动为载体,目的是想让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探究馒头发霉的探究,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在探究中走进真菌的世界。
在设计对比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定时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五、教具学具的准备:1.发霉和新鲜馒头、培养皿,手套、镊子。
2.放大镜、显微镜、霉菌切片。
(课前调整好)3.操作材料:新鲜馒头、塑料袋、小刀、线、黑色遮光纸、透明胶带。
资料引用:科学教师用书,教育局资源网课时安排:1课时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周老师把馒头和橘子分别装在两个透明的塑料袋里,教师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物品。
同学们仔细观察带来的这两种物品,你有什么发现?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提出想研究的问题)这种现象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它们是什么样子?1.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这种现象吗?回忆现象2.那么发霉的原因是什么?与什么条件有关?由学生进猜想、交流。
可能是因为天热,也可能因为空气潮湿-----(温度、水分、通风、光照等)(三)制定方案1.我们怎样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实验)2.小组内讨论方案:可分组进行:研究温度对霉菌的影响,研究水分对霉菌的影响,可灵活安排。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个最感兴趣的因素,设计验证方案。
《馒头发霉了》习题含答案一、基础题1.填空(1)青霉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
(2)物体在()和()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3)霉有()种颜色。
(4)我见过的霉的形状有()状、()状、()状等。
颜色有()色、()色、()色、()色等。
(5)英国细菌学家()发现了青霉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2.判断(1)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2)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3)霉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4)人类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二、综合题1.选择题(1)食物容易在()的环境中发霉。
A、春季气候干燥B、夏季温暖潮湿C、冬季寒冷干燥(2)霉有()种颜色。
A、1B、2C、多(3)熟透的苹果掉在地上,开始腐烂,主要是泥土里的()分解苹果。
A、细菌B、虫C、水2.简答题(1)霉菌有生命吗?如何证明?(2)你知道霉对人类有益或有害的霉菌吗?它们各有什么作用?三、提高题搜集有关青霉素和弗莱明的故事与同学们分享。
参考答案一、基础题1.(1)青霉素(2)温暖,潮湿(3)多(4)绒毛,蛛网,棉絮,青绿,黄,黑,白(5)弗莱明,青霉素2.×√×√二、综合题1.B C A2.(1)霉有生命,因为它能够生长。
(2)有益的作用①人类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②青霉素能杀死一些细菌。
③还利用其它的霉生产出治疗细菌性疾病的多种抗生素。
危害:霉菌也会造成食物和其它物品的变质,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动植物病变。
三、提高题1.略。
《馒头发霉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馒头发霉了》是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微小的生物》单元的第3课。
本课通过让学生认识霉菌,了解霉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通过观察馒头、橘子等常见的食物发霉现象,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
这是在学生对菌类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搜集和整理资料以及观察、实验等探究性学习,不断扩大对生命多样性的认识,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为他们后续的科学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活动准备,课前查阅真菌的相关资料,以及准备发霉的馒头和橘子。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分三部分。
活动一:观察霉。
通过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进行观察,逐步深入地了解霉的颜色和形态,并结合观察进行描述,使学生充分认识霉的表象;活动二:探究馒头发霉的原因,霉菌的生长繁殖一般要受温度、湿度、阳光等因素的影响。
这三方面的因素可分为六个条件,对六个条进行组合,选择只有一个因素变化,另外两个条件相同的一组作为对比,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明确霉菌产生的条件,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办法及其中的原因,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体现科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第三部分,研究馒头发霉的条件。
活动三:认识霉的功与过。
结合阅读教材,对霉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对霉的认识由表象上升到理性。
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霉的特点,再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探究发霉所需的条件,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通过思维导航明确学生探究的方向,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体现探究的进阶性。
【学生分析】孩子从小对于生活中物体发霉现象就十分感兴趣,也十分熟悉,六年级学生已经在生活和学习中通过书本中获有关微生物的相关知识,但霉菌的模样和习性大部分学生不太清楚,少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常识知识。
在技能方面,对观察和实验有了一定的基础。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编: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第一课:水滴里的生物1、科学探究名称:制作“小水塘”进行观察方法:①在一个干净的广口瓶中加入三分之二的冷水;②将一些腐烂的和新鲜的叶子、草撕碎后放入水中,并加进一把土;③将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户附近,三周后,利用放大镜就可以观察了。
作用:自己制作“小水塘”,我们可以随时进行观察,很方便。
自制“小水塘”的原因:在采集水样时,一般选择长有水草和藻类水色发绿的水塘,这样的水塘很难找,另外我们去也不安全。
2、取送显微镜时,要用(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并且要轻拿轻放。
观察时闭着(右)眼,用(左)眼看物体。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显微镜中不能起放大作用的是反光镜。
3、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什么?答: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镜头不要碰到盖玻片;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等。
4、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得清楚。
5、荷兰人列文虎克第一个发现了微生物。
他的特殊爱好是制作放大镜和显微镜。
6、微生物的种类:水中的那些小家伙、细菌、霉、病毒等。
7、证明微生物有生命的方法:用显微镜观察,发现物体上的霉斑在慢慢地扩大;自制的“小水塘”中的水时间长了会变得越来越浑浊等。
8、啤酒中的主要微生物是酵母菌。
9、晚上刷牙的主要目的是清理牙齿缝隙中的微生物。
关于微生物的一些常识:1、含义: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群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构成:大多为单细胞,少数为多细胞,还包括一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3、特点:它们具有体形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容易变异及适应环境能力强等特点。
4、分布:空气、水中、泥土、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等。
如:85公里的高空、11公里深的海底、2000米深的地层、100摄氏度的温泉、零下250摄氏度的环境下均有微生物。
第二课:做酸奶1、做酸奶的方法:①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②待牛奶冷却到35℃~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③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④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2024年小学科学《馒头发霉了》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章《生活中的科学》第三节“馒头发霉了”。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霉菌,了解霉菌的生活条件;探究食物保存的方法;学习科学观察与记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霉菌的生长条件,认识到食物保存的重要性。
2. 学会使用观察、记录等方法研究科学问题,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霉菌的生长条件,掌握食物保存的方法。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馒头、放大镜、霉菌标本、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本、画图工具、食物保存容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发霉的馒头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馒头会发霉?霉菌是如何生长的?2. 新课导入(1)展示霉菌标本,引导学生观察、描述霉菌的特征。
(2)讲解霉菌的生长条件,引导学生了解食物保存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通过观察、记录实验过程,让学生了解不同保存方法对食物保质期的影响。
(2)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食物保存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不同环境条件下霉菌的生长情况。
(2)拓展思考:如何防止食物发霉?六、板书设计1. 霉菌的生长条件2. 食物保存方法3. 科学观察与记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存放的食物,记录保存方法及保质期。
2. 答案:根据观察结果,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延长食物保质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能否理解霉菌的生长条件,掌握食物保存方法?2.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有关霉菌的资料,了解霉菌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是本节课的核心,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1. 教学难点解析:理解霉菌的生长条件,掌握食物保存的方法。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3《发霉的馒头》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发霉是由()大量繁殖和生长引起的。
A.细菌B.霉菌C.病毒2.防止物品发霉的方法有很多,太阳暴晒能防霉是因为()。
A.使物品缺氧B.减少物品中的水分C.霉菌不能见光3.夏天,很多食物隔夜就会发霉,这时因为霉菌适宜生长的条件是()。
A.温暖潮湿B.温暖干燥C.温度较低4.有些真菌能给人带来好处,有些真菌却危害极大。
下面属于有益真菌的是()。
A.癣菌B.黄曲霉菌C.平菇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霉菌是一种微生物B.食物储存在冰箱里就不会腐败变质了C.体视显微镜可以不用制作装片直接观察立体的实物二、填空题6.霉菌主要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构成。
其中___________就像植物的根,可以深入食物内部吸收营养。
7.为防止发霉,小麦收割后,要及时_________、烘干,存放的时候,要放在__________的环境中。
8.我们吃的食物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容易发霉,所以我们把食物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存。
三、连线题9.将防霉的方法与其原理连线。
真空包装杀死了霉菌菌种空调除湿放干燥剂隔绝了空气冷库保存高温煮沸减小了湿度消毒柜杀毒降低了温度四、实验题10.在探究食物发霉的条件时,探探和究究进行了实验,下面是他们的实验记录。
请分析表中数据,并回答问题。
(1)如果要探究馒头发霉是否与水分有关,可以选择__________和3号塑料袋。
(2)选择2号和3号塑料袋做对比实验,可以探究馒头发霉是否与__________有关,我们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_____________(填“温暖”或“寒冷”)环境下,食物更容易发霉。
(3)以上实验表明,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环境中,霉菌出现得快,食物更容易发霉;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环境中,霉菌出现得慢,食物不容易发霉。
63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科学试题1-13课(7)六年级科学上册1、病毒一、填空。
1、病毒是一类没有()结构的特殊生物。
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和内部的()组成。
2、根据病毒所寄生的细胞不同,我们可以将病毒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和()细胞里的()病毒,如();专门寄生在()细胞里的()病毒,如();专门寄生在()细胞里的()病毒,也叫()。
3.你小时候患过腮腺炎、水痘吗?这些疾病都是由于()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4、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 ( )、()等。
5、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里,所以病毒要比()小得多。
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1、预防脊髓灰质炎的主要措施是注射疫苗。
()2、病毒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中,并对这些生物造成危害。
()3、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他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4、病毒不能独立生存。
()5、病毒是一类能够独立生存的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三、简答题。
1、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的活动特点是什么?【答:体积微小,无细胞结构;球形、杆形、蝌蚪形等。
最小的病毒只有20毫微米,最大的病毒有300毫微米,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
】四、连线将疾病与引起该疾病的病毒名称用线连接起来脊髓灰质炎乙型肝炎非典型肺炎艾滋病SARS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2、细菌一、填空。
1、细菌的()极强,()繁多,分布(),与人类的关系()。
2、细菌有三种形态,分别是()、()、()。
3、动植物遗体被分解成()、()和(),又是植物制造()必不可少的原料。
细菌对于自然界中()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4、细菌是一类()的生物, 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才能观察到。
5、生活中()、()、()、()等,都用到细菌。
《科学学习指导与训练》习题解答第一单元微小的生物1病毒同步记录1.调查了解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及其预防措施。
同步自测一、我来填一填1.病毒可以分为3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2.腮腺炎、水痘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二、当好小法官1.病毒能够独立生存。
(×)2.预防病毒感染可以先注射疫苗。
(×)科学探究1.病毒感染会引起传染病,所以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举例说明。
答:这种说法不对。
病毒对人类也有有益的一面。
比如:(1)利用病毒防病治病(制作疫苗):禽流感疫苗、乙型肝炎疫苗、流感疫苗、“非典”肺炎疫苗都是利用病毒制作的。
(2)利用病毒作为特效杀虫剂。
(3)利用病毒感染引起的植物叶和花的变色,创造新的花卉品种。
科学与生活1.小调查:禽流感产生的原因、传播的途径、预防措施。
答:禽流感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人接触了患禽流感家禽的分泌物以及排泄物,导致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引起的。
传播的途径有: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
预防措施有:穿防护服对家禽消毒;不接触带病或死亡的家禽、鸟类;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2.查阅资料,了解一下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
答:(1)最早记录瘟疫的人叫修昔底德,他把两千四百多年以前的雅典的瘟疫几乎摧毁了整个城市记录了下来。
(2)1831年,霍乱来袭,英国至少有14万人死亡,一些小村庄几乎全村覆灭。
(3)巴斯德在1889年发明了狂犬病疫苗。
(4)1918年的流感,美国有超过25%的人口受到感染,全球由此死亡的人数估计有4000万。
(5)1980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人类成功消灭天花。
(6)2003年,人类感染SARS冠状病毒。
(7)2013年,人类首次发现H7N9型禽流感。
2细菌同步记录1.举例说明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同步自测一、我来填一填1.细菌按其基本形态分类,可分为杆菌、球菌、螺旋菌。
2.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生物,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3馒头发霉了班级:姓名:填一填1.霉喜欢在、的环境中生长。
2.防止发霉的方法有、、、3.霉菌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的,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动植物。
4.英国细菌学家发现了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一些细菌,这种物质就是。
5.抗生素能够有效地治疗因导致的疾病。
6.霉菌对人类有益的地方体现在:利用霉菌制酱、做以及生产、发酵等。
判断正误7.在空气、土壤、食物中都可以发现霉。
()8.所有的霉都是—样的。
()9.霉使食物交质,所以霉对人类只有坏处。
()10.青霉菌会分泌出一种能杀死—些细菌的物质。
()11.人们利用霉生产出了各种抗生素。
()12.服用抗生素,可以治疗病毒引起的疾病。
()13.霉菌是没有生命的。
()选一选14.下列那种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
A.干燥、通风、温暖B.寒冷、于燥、不通风C.温暖、潮湿、不通风D.寒冷、潮湿、通风15.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的方法有()。
①真空包装②放干燥剂③低温保存④太阳暴晒A.2③④B.124C.1234D.13416.下列实验条件组合中,不合理的是()。
A.温暖、干燥和温暖、潮湿 B.寒冷、潮湿和寒冷、干燥C.潮湿、寒冷和潮湿、温暖D.温暖、潮湿和干燥、寒冷17.霉的颜色有()种。
A.2B.3C.多18.霉是有生命的,因为()。
A.需要吸收外界养分 C.会呼吸(需要氧)B.会繁殖、生长 D.以上都是趣味探索19.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的方法有哪些?请简单说说采取这些措施的原理是什么。
20.请把馒头发霉的实验补充完整。
材料: 、干馒头、塑料袋、恒温器(暖气片)等。
步骤:(1)把装有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上。
5天后观察它们。
现象:结论:。
《3. 馒头发霉了》习题
一、判断题
1、霉是一种微生物。
()
2、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馒头容易发霉。
()
3、霉菌都是有害的。
()
4、细菌都是有害的。
()
5、细菌繁殖的速度比细胞繁殖的速度快。
()
二、多项选择题
1、细菌的生存和繁殖()。
A.不需要任何“食物”
B.需要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
C.从动植物身上吸取“食物”
2、()可以减少细菌的传播。
A.冷藏
B.擦酒精
C.高温煮沸
D.阳光曝晒
E.勤用肥皂洗手
F.捂住鼻子打喷嚏
3、()能防止物品发霉。
A.真空包装
B.套上塑料袋
C.低温冷冻
D.用纸包裹⑤放干燥剂⑥洒水
4、()是影响香蕉腐烂速度的主要因素。
A.温度
B.细菌的数量
C.二氧化碳的多少
D.灰尘
E.水
5、食物发霉的条件有()。
A.干燥
B.潮湿
C.温暖
D.寒冷
三、简答题
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怎样防止家中的物品发霉。
《馒头发霉了》习题基础过关1.我会填(1)在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发霉的(),用来发酵的(),味道鲜美的(),都属于()。
(2)真菌是一种既不属于()又不属于()的一类生物。
(3)霉变过程中产生的(),发霉变质的食物是绝对不能食用的。
(4)影响真菌存在的因素很,如()()。
(5)面包放久了,超出了保质斯就会长出(),也与蘑菇是同一类生物。
(6)真菌的种类很多,如()()()都属于真菌。
2我会判断(1)食品用真空包装,不易发霉。
()(2)霉菌对人类有害无益。
()(3)食品的潮湿度越大,温度越高,越易发霉。
()(4)观察发霉的橘子时,应将塑料袋打开。
()(5)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真菌。
()3.我会选(1)将粮食堆放在________中不容易发霉变质。
A.较低温度的干燥环境B.较高温度的潮湿环境C.较低温度的潮湿环境(2)医药上常用来提取抗生素的微生物是________A.青霉 B.曲霉 C.细菌(3)腐烂的水果散发出的酒香是__________引起的。
A.青霉菌 B.乳酸菌 C.酵母菌综合训练1.霉菌有哪些用途?2.梅雨季节,东西为什么容易发霉?拓展应用1、生活与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想中了哪些防止食物发霉的方法?《馒头发霉了》答案基础过关1、(1)霉菌、酵母菌、蘑菇、真菌;(2)植物、动物;(3)霉菌;(4)温度、湿度;(5)霉菌;(6)乳酸菌、酵母菌、蘑菇2、(1)√(2)×(3)√(4)×(5)√3、(1)B(2)A(3)C综合训练1、我们可利用霉菌可以生产许多各类的药物,如青霉素、氯霉素等,霉菌还可以帮助我们把粮食制成酒和酱油。
2、因为霉菌生长需要这样的条件:阳光照不到,潮湿,温度。
梅雨季节,阳光不多,空气潮湿,气温较暖,所以东西容易发霉。
拓展应用1、(1)冷藏(2)放在通风的地方(3)放在干燥的地方(4)真空包装(5)尽早吃完(6)多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