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诗文
- 格式:ppt
- 大小:325.00 KB
- 文档页数:10
元朝五言律诗
元朝五言律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诗歌形式,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元明清各代。
它的特点是每句五个字,每首八句,共四十个字,要求押韵、对仗工整,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在元朝,五言律诗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元朝的诗人们在继承唐代五言律诗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们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和思想,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社会生活,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感悟和思考。
以下是一首元朝五言律诗的示例:
归舟
春风吹归舟,江水绿如油。
两岸花如锦,一江月似钩。
人家灯火明,渔火夜悠悠。
何处是乡关,云山万里愁。
这首诗歌描绘了春天江上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归乡的急切心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歌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充分展现了元朝五言律诗的艺术魅力。
元代五言绝句诗文索引1.柳枝下岁晚,莺涩向花枝。
昨夜东风至,屋头啼残儿。
2.春风未解愁光景,梅花忍欲签心念。
温柔指引江山路,曲径通幽处处草。
3.东风踏入窗前去,春雨无声洒满楼。
花魂飘散无处寻,芳草斜阳映乱流。
4.春光何时到南国,百花同时绽芬芳。
蜂儿嬉戏红霞乱,蝶舞翩翩绿叶香。
5.春晓霜华照曲池,杨花飞舞满天飞。
清风拂面惹芬芳,芳草鲜美绿如锦。
6.乌夜啼哭寒山雨,塔头寒鸦惊夜月。
梨花一夜雨销残,花落雨声湿衣领。
7.秋水共长天一色,霞光繁彩写山河。
几多儿女凭栏处,看云波与日月和。
8.夜凉漏声潜伴月,云影穿梭乱楼阁。
雁声惊动千家梦,夜深飘渺舞孤烛。
9.江山如画梦东篱,空谷幽兰放红丝。
朝霞照亮山岚起,丹霞渐染金鼓声。
10.明月高悬怀旧梦,长风吹过古松寒。
寄情山水入诗意,湖光悠悠与归船。
11.万里长城拱北国,黄河长流几度曲。
寒梅疏影藏痕迹,春水碧波开画图。
12.飞絮纷飞随春梦,落花如雨弄漪珠。
轻歌曼舞舒情怀,烟水连天一色疏。
13.诗意如湖绿水悠,山光分外入眼楼。
一帘幽梦随花落,徐徐清风舞素秋。
14.风起柳枝踏春色,花开杏蕊漫云霞。
碧梧轻舞映朝霞,悠悠燕子归彩岸。
15.独在异国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望月怜明眼泪干,万里长城寄相思。
16.天涯路远渺无边,风雨飘摇难见天。
海内风云伴秋色,枝边红叶随离恨。
17.万家灯火续东篱,雪夜寒灯映夜晖。
暮云渐起月如练,烟房寥落鸟归棲。
18.可怜白雪埋枯草,乱世峥嵘催黯销。
东城明月尽飞雪,万户红灯满夜归。
19.梦魂飞舞惊沉思,落花飘零浸街尘。
夜深人静听钟鼓,月华洒满寒梧林。
20.清风徐徐拂林间,林涛浩瀚随风闲。
寥寥星斗漫天空,寂寂山泉流碧山。
我是一个AI助手,以上是一篇元代五言绝句诗文索引。
元代诗文选注以下是5个元代诗文的选注、出处及意思赏析:1.《天净沙·秋思》选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出处: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意思赏析: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被赞为秋思之祖这首成功的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2.《山坡羊·潼关怀古》选注: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出处:元・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意思赏析:全曲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开头,极写潼关地势的险要,然后自然引出下文“山河表里”的潼关路。
接着以“望西都”点出怀古之意,再以“意踌躇”写出内心的波澜起伏。
在怀古伤今中作者将同情人民疾苦的主题巧妙地寄寓其中,感情深沉而真挚。
3.《天净沙·春》选注: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出处:元・白朴《天净沙·春》意思赏析:运用绘画技法,从不同空间层次描写春天的景物,首句描绘的是远景,次句是近景,第三句是中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跃然纸上。
4.《墨梅》选注: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出处:元・王冕《墨梅》意思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
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5.《岳阳楼》选注:春色醉巴陵,阑干落洞庭。
水吞三楚白,山接九疑青。
空阔鱼龙气,婵娟帝子灵。
何人夜吹笛?风急雨冥冥。
出处:元・李祁《岳阳楼》意思赏析:首联“春色醉巴陵,阑干落洞庭”即描写岳阳楼之春色浓郁。
“醉”一字将春色之浓郁、明媚、迷人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阑干落洞庭”则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气势。
元代祁阳浯溪诗文
元代祁阳浯溪诗文:
游浯溪
元王冕
浯溪之山高嵯峨,浯溪之水澄清波。
中有摩崖碑十丈,何年凿破苍苔阿。
忆昔禄山骋兵日,毒乱国经无纪极。
明皇大驾忽西巡,百僚窜身俱叛逆。
岂知天意欲兴唐,抚军靖难来储皇。
独立一呼麾万骑,荡攘群凶如斩芒。
再造乾坤恢社稷,况有英雄齐努力。
郭公决策夺神机,光弼宣威喧霹雳。
复迎秦蜀上皇还,紫袍已御咸阳关。
两朝庆会始欢乐,四海讴歌方解颜。
次山乃作《中兴颂》,镌石文章褒贬重。
颜公大笔为挥之,纵横笔势蛟螭动。
唐去至今几百年,丰碑屹立湘江边。
雨淋日炙徒为尔,铁书银钩还自然。
野叟蒙头朝打碑,临风一见心偏爱。
珍收不惜锦囊资,留与人间作规戒。
留别浯溪诸友⑴
浯溪长揖向兰溪,偶及秋高欲半时。
明月不分天远近,故人同望浙东西。
青山木落樯千里,沧海潮来马万驰。
倚棹歌阑归思作,今宵风雨倍凄凄。
(元)盍西村洼浅叶盛青荷塘,惊觉虚浮梦一场。
纵横机括丞相①阁,舞女歌妓太师②床。
身陷权术心茫茫,已忘那畔野苍苍。
归家尽享天伦乐,强似官场如意郎。
小注:盍西村,作品多歌颂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①丞相:指诸葛亮。
②太师:指董卓。
点评:本诗语意清晰,较容易理解。
但“纵横机括丞相阁,舞女歌妓太师床”一句有两个难点。
一、关于“太师”和“丞相”,“太师”取董卓的荒淫无道之意,“丞相”取诸葛亮的心机深之意,不能理解为机智聪慧。
本句大意为:(我观看)这机关重重的楼阁,感觉像心机颇深的诸葛亮的楼阁一样,(我观看)这舞女歌妓环绕的床,感觉像荒淫无道的董卓的床一样。
二、此句讲的是作者梦醒后观看自己官府的景象,容易错解为梦中之景,但联系“惊觉”和题目可知此时已为梦醒之后。
一、简要赏析前四句,试分析其表达技巧及艺术效果。
二、请结合诗句,试分析全诗蕴含的思想感情答案:一、本诗前四句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第一句虚写梦境中的淡雅荷塘之景;第三四句实写作者处于复杂、污浊的现实环境中。
虚实对照,表达作者对现实生活污浊复杂的不满。
虚实结合,互相映衬,表达作者渴望淡泊生活、厌倦官场勾心斗角、反感世俗污浊不堪的情感。
运用了用典手法。
用诸葛亮心机深和董卓荒淫无道自比,表现作者对官场复杂,生活污浊的厌恶。
用典手法丰富了诗歌内容,更加强烈的表达了作者情感。
二、本诗为即事感怀诗,用虚实结合、用典、(借景抒情)手法,抒发一下感情:1、通过描写美丽梦境,表达作者对理想隐逸生活的向往。
2、通过描写官场的复杂以及现实的污浊,表达作者厌恶现实,渴望脱离现实之情。
通过描写天伦乐的美好,表达作者意欲归隐之情。
黄州道中①濯足常思万里流,几年尘迹意悠悠。
闲云一片不成雨,黄叶满城都是秋。
落日断鸿天外路,西风长笛水边楼.梦回已悟人间世,犹向邯郸③话旧游。
〔注〕①黄州,地名,元朝为黄州路,今属湖北省。
②张养浩: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著名散曲家,兼擅诗、文。
少年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先后担任堂邑县尹、监察御史、参议中书省事等官职,历经宦海风波。
辉煌绮丽——元代诗文概况在中国文学史上,元代是一个充满辉煌与矛盾的时期。
帝国的统一带来了层出不穷的文学创作,元代诗文多样丰富,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风貌。
一、历史背景元代(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
蒙古族的统治对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元代文人既延续了唐宋文学的传统,又吸收了蒙古、西夏等地的文化要素,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元代文学。
二、元曲之华彩元曲是元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既有音乐又有表演的戏剧形式,融合了诗歌、散文和戏剧元素,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
元曲种类繁多,包括元杂剧、元散曲、元话本等。
其中,关汉卿的《窦娥冤》、郑光祖的《西华山》等作品至今仍广为传诵,成为元曲的经典之作。
三、诗歌之芬芳元代诗歌的兴盛,为后世留下了一批优秀的作品。
作为元代最重要的诗人之一,贯休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名。
他的代表作《赤壁赋》以豪放的笔墨描绘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以及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四、散文之魅力元代散文以杂剧散文为主,丰富多样。
蒙学士曾参在《太常雪堂讲经序》中,以散文向人们介绍了宫殿的壮丽景观,充分展现出元代宫廷文化的繁荣。
此外,元代的游记、诗话、笔记等散文作品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后世影响尽管元代文学在元末尚未备受重视,但其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明清两代文人纷纷对元代进行赞美与模仿。
明代辛弃疾以及清代纳兰性德、袁枚等一系列文人都受到元代文学的影响,形成了各自鲜明的文学特色。
元代诗文的独特之处在于融合了汉族与蒙古族等多元文化,展现了独特的审美趣味与艺术风格。
正因如此,元代文学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一笔。
让我们一同珍视元代诗文的辉煌绮丽,传承和发扬这段文学历史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