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咽下综合征
- 格式:docx
- 大小:18.89 KB
- 文档页数:2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护理下面是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护理方法:1.快速评估:首先要进行快速评估,包括查看呼吸道是否通畅,检查心跳和血氧饱和度。
如果发现新生儿出现呼吸困难、紫绀或心跳减慢,需要立即通知医生并进行相应的急救措施。
2.维持通气道通畅:确保新生儿的气道通畅,可采用头后仰或侧卧的姿势帮助维持通气。
如果发现有明显的气道梗阻,可采用气管插管或使用面罩通气。
3.氧疗:如果新生儿出现呼吸困难,可以给予氧疗来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
使用合适的氧气流量和浓度,根据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进行调整。
4.及早清除呕吐物:如果发现新生儿有吞咽困难或明显呕吐物,需要进行及时清除。
使用吸引器或进行抽吸,确保呼吸道畅通。
5.监测生命体征:定期测量新生儿的心率、呼吸率和血压等生命体征,监测病情的变化和评估治疗效果。
6.给予抗生素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可能伴随感染,所以可能需要给予抗生素治疗。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
7.给予补液和营养支持: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可能会导致脱水和营养不良,所以需要进行补液和营养支持。
根据新生儿的体重和疾病情况,制定适当的液体和营养方案。
8.病情观察和护理:监测新生儿的病情变化,观察有无进一步的呼吸困难、一侧胸廓凹陷或膨胀等症状。
为新生儿提供舒适的环境,保持温暖和安静。
9.家庭教育:在治疗期间,给予新生儿家庭持续的教育和支持。
详细讲解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病因、症状和处理方法,指导家庭正确地照顾和护理患儿。
10.康复和追踪:治疗期结束后,需要进行康复和追踪。
定期进行复查和体检,监测新生儿的发育和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总之,对于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护理,关键是快速评估和维持通气道通畅。
同时,需要给予氧疗、清除呕吐物、監測生命體徵、給予抗生素、給予補液和營養支持等治疗措施。
护士还应提供家庭教育和持续的康复追踪,确保新生儿能够得到全面的照顾和护理。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护理查房》一、疾病概述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是指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咽下羊水或产道中的血液、黏液等,刺激胃黏膜而引起的呕吐。
一般在生后不久即出现呕吐,呕吐物为白色黏液或黄色、绿色的羊水。
咽下综合征通常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患儿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可在短期内恢复。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羊水吸入- 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可能会吸入羊水。
如果羊水中混有胎粪、血液等物质,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引起呕吐。
- 例如,过期妊娠的胎儿容易出现羊水污染,吸入污染的羊水后更容易发生咽下综合征。
2. 产道血液吸入- 分娩时,胎儿可能会吸入产道中的血液。
血液对胃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可导致呕吐。
- 例如,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有产道损伤出血,胎儿吸入血液后可能引发咽下综合征。
3. 应激反应- 分娩过程对新生儿来说是一种强烈的应激,可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使胃排空延迟,容易发生呕吐。
- 例如,难产、剖宫产等分娩方式可能会增加新生儿发生咽下综合征的风险。
三、临床表现1. 呕吐- 生后不久即出现呕吐,呕吐物为白色黏液或黄色、绿色的羊水。
呕吐次数和呕吐量因个体差异而异,轻者仅呕吐几次,呕吐物量少;重者可频繁呕吐,呕吐物量大。
- 例如,一个新生儿出生后半小时就开始呕吐,最初呕吐物为白色黏液,后来变为黄色羊水,每次呕吐量约为2-3 毫升。
2. 食欲减退- 由于频繁呕吐,新生儿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不愿意吃奶或吃奶量明显减少。
- 例如,上述新生儿在呕吐后,对母乳的吸吮力明显减弱,每次吃奶量只有正常新生儿的一半左右。
3. 脱水- 严重呕吐可导致新生儿脱水,表现为皮肤干燥、弹性差、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等。
- 例如,一个频繁呕吐的新生儿,经过一天后,出现了皮肤干燥、弹性差的症状,眼窝也有轻微凹陷,尿量比正常新生儿明显减少。
4. 其他症状- 部分新生儿可能会伴有腹胀、肠鸣音减弱等消化系统症状。
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发绀等呼吸系统症状。
- 例如,一个新生儿除了呕吐外,还出现了腹胀和肠鸣音减弱的情况。
新生儿常见疾病培训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swallowing syndrome of newborn)在新生儿期不少见,多见于有难产、窒息史或过期产史的新生儿。
主要特点为因吞入大量羊水,出生后即出现呕吐,进食后呕吐加重,呕吐内容为羊水,也可带血,持续1至2天后多自愈。
一、发病原因
1、妊娠早期时,羊水主要是从母体血清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胎儿血循环形成以后,水分及小分子物质可通过尚未角化的胎儿皮肤,也是羊水的一个来源。
妊娠中期以后胎儿尿液排入羊膜腔,使羊水的渗透压逐渐降低,尿酸、肌酐量逐渐升高。
另一方面,胎儿又通过吞咽羊水来取得量的平衡。
此时胎儿皮肤逐渐角化,不再是羊水的来源。
2、妊娠晚期,羊水的运转除胎尿的排出和羊水的吞咽这两条重要途径以外,胎肺吸收羊水也是一个运转途径。
此外,胎盘胎儿面的羊膜是水和小分子溶质的交换场所,但其量较小。
羊水的来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羊水的量和成分是水和小分子物质在母体、羊水和胎儿三者之间进行双向交换取得动态平衡的结果。
羊水量承受着妊娠的进展不断增加,妊娠8周时,羊水量约为5至10毫升,妊娠20周时达到400毫升,至34至38周时是最高峰,约为1000毫升,以后量逐渐减少,到足月妊娠时平均为800毫升左右。
正常情况下,胎儿在宫内可吞入少量羊水,对胎儿的胃黏膜并无刺激。
但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如吞入羊水量过多,或吞入被胎粪污染或已被感染的羊水,或含较多母血的羊水,即可发生新生儿咽下综合征。
二、发病机制
因吞入大量羊水,或羊水已被传染,则均可刺激新生儿的胃黏膜,导致胃酸及黏液分泌亢进而引起呕吐。
三、临床表现
呕吐症状:常于生后尚未开奶即开始呕吐,吐出物呈泡沫黏液样,有时带绿色,为被胎粪污染的羊水,有时含咖啡色血样物。
开始喂奶后呕吐常加重,进奶后即吐出。
但一般情况正常,无呛咳,也无发绀等症状。
胎粪状况:排出正常,有时可排黑便,大便潜血阳性。
体检腹不胀,看不到胃型或肠型,也无其他异常体征。
通常在1至2天内,将咽下的羊水及产道内容物以及血液吐净后,呕吐即停止。
四、治疗方法
症状轻者一般都不需要治疗,呕吐量大者应注意让患儿侧卧,以免吸入。
吞入液体吐净后,1至2天自愈。
轻者需暂禁食,给予支持治疗,待1至2天呕吐干净后可自愈,再及时进行母
乳喂养,对孩子的健康影响不会很大。
呕吐重者可用1%碳酸氢钠溶液洗胃。
有水电解质紊乱者应予以纠正,适当补液。
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取5%碳酸氢钠溶液12ml加生理盐水18ml 配制成2%碳酸氢钠溶液30ml,用注射器通过置入的胃管吸尽胃内容物后,注入2%碳酸氢钠溶液10ml,保留2至3min,吸出灌入的液体,如此反复灌洗直至洗出液澄清为止。
12h内呕吐停止予洗胃1次,如仍呕吐者,可再洗胃1次。
若频繁呕吐,吐出物中带有胎粪或呈咖啡色时,必须禁食,支持治疗及对症治疗。
一般情况下给予吗丁啉,每次0.3mg/kg,每日3次,通过增加胃蠕动而有利于胃排空,促进呕吐停止,尽早进食。
但对咽下的羊水呈中重度污染的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单用吗丁啉效果差,并且需要洗胃后才能发挥其疗效。
临床应用乳酸菌素片配合治疗方法:乳酸菌素片具有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功能、增进肠蠕动以及能选择性地杀死消化道致病菌、保护有益菌生长和调节胃肠道菌群平衡等功能。
用于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可使咽下的羊水及其胎粪尽快排出,与吗丁啉起协同作用,避免洗胃环节,使治疗更为简便。
另外,乳酸菌素片的应用又促进了肠道有益菌的生长,有利于肠道消化功能恢复正常,为尽快进食奠定了良好基础。
总的来说,对中、重度新生儿咽下综合征辅用乳酸菌素片,可使患儿呕吐尽快停止,觅食反应和消化功能增强,缩短病程,且无需洗胃处理,不失为有效方法之一。
用法为每次1/4片至1/3片,碾细后用温开水送服,每天3次。
一般只需用3次,重者可再用3次,呕吐停止即不再用,与吗丁啉一起停服,并开始喂养。
五、疾病预防
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防止难产,宫内窒息和过期产等,提高接生技术水平。
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加强口腔护理,保持脐部、皮肤的清洁干燥,注意保暖,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吞入羊水过多,保持呼吸道通畅。
一般预后良好。
但须注意防止呕吐物吸入造成窒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