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咽下综合症的护理常规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生后患儿有无呕吐,呕吐的性质、量、颜色。
2.观察患儿有无腹胀,大便情况。
3.观察奶后患儿有无吐奶。
【护理措施】
1.轻者需禁食,静脉补充水分和热量,给予支持疗法。
2.遵医嘱给予温生理盐水洗胃或1%碳酸氢钠溶液洗胃。
记录洗胃液的性质、量。
必要时重复洗胃1次。
3.垫高头肩部30°~40°,予患儿右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返流而引起窒息。
4.若频繁呕吐,呕吐物中带有胎粪或呈咖啡色时,必须严格禁食,予支持治疗及对症治疗。
5.禁食解除,及时进行经口喂养,并注意口腔清洁。
6.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每8小时测血压1次。
7.准确记录出入量,正确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
8.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给医生。
【健康指导】
1.指导家长经口喂养时应由少到多,不可一次喂养量过多。
2.指导家长如患儿呕吐时,立即侧卧,以防引起呛奶窒息。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新生儿咽下综合症的介绍
导语:对于新生儿咽下综合症这种疾病,可能很多朋友在生活中应该都不知道怎么样去治疗它吧,但是我们建议大家在生活中应该要对于它的发病症状以及
对于新生儿咽下综合症这种疾病,可能很多朋友在生活中应该都不知道怎么样去治疗它吧,但是我们建议大家在生活中应该要对于它的发病症状以及治疗方法要有一定的了解才好。
对于新生儿咽下综合症这种疾病,我们一般是不用进行治疗,我们只要注意孩子的饮食问题就可以了。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在新生儿中并不少见,系吞入羊水过多,其中有的为含有较多母血或被胎粪污染的羊水,均可刺激新生儿的胃黏膜而引起呕吐。
临床表现为生后未进食即开始呕吐,进食后呕吐加重,呕吐物为白色黏液或黄绿色絮状物,腹部不胀,胎粪排出正常。
针对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处理,轻者需暂禁食,给予支持治疗,待1~2天呕吐干净后可自愈,再及时进行母乳喂养,对孩子的健康影响不会很大,但若频繁呕吐,吐出物中带有胎粪或呈咖啡色时,必须禁食,支持治疗及对症治疗。
一般情况下给予吗丁啉,每次0.3mg/kg,每日3次,通过增加胃蠕动而有利于胃排空,促进呕吐停止,尽早进食。
但对咽下的羊水呈中重度污染的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单用吗丁啉效果差,并且需要洗胃后才能发挥其疗效。
对此,近年临床应用乳酸菌素片配合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疗效。
乳酸菌素片具有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功能、增进肠蠕动以及能选择性地杀死消化道致病菌、保护有益菌生长和调节胃肠道菌群平衡等功能。
用于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可使咽下的羊水及其胎粪尽快排出,。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护理下面是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护理方法:1.快速评估:首先要进行快速评估,包括查看呼吸道是否通畅,检查心跳和血氧饱和度。
如果发现新生儿出现呼吸困难、紫绀或心跳减慢,需要立即通知医生并进行相应的急救措施。
2.维持通气道通畅:确保新生儿的气道通畅,可采用头后仰或侧卧的姿势帮助维持通气。
如果发现有明显的气道梗阻,可采用气管插管或使用面罩通气。
3.氧疗:如果新生儿出现呼吸困难,可以给予氧疗来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
使用合适的氧气流量和浓度,根据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进行调整。
4.及早清除呕吐物:如果发现新生儿有吞咽困难或明显呕吐物,需要进行及时清除。
使用吸引器或进行抽吸,确保呼吸道畅通。
5.监测生命体征:定期测量新生儿的心率、呼吸率和血压等生命体征,监测病情的变化和评估治疗效果。
6.给予抗生素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可能伴随感染,所以可能需要给予抗生素治疗。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
7.给予补液和营养支持: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可能会导致脱水和营养不良,所以需要进行补液和营养支持。
根据新生儿的体重和疾病情况,制定适当的液体和营养方案。
8.病情观察和护理:监测新生儿的病情变化,观察有无进一步的呼吸困难、一侧胸廓凹陷或膨胀等症状。
为新生儿提供舒适的环境,保持温暖和安静。
9.家庭教育:在治疗期间,给予新生儿家庭持续的教育和支持。
详细讲解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病因、症状和处理方法,指导家庭正确地照顾和护理患儿。
10.康复和追踪:治疗期结束后,需要进行康复和追踪。
定期进行复查和体检,监测新生儿的发育和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总之,对于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护理,关键是快速评估和维持通气道通畅。
同时,需要给予氧疗、清除呕吐物、監測生命體徵、給予抗生素、給予補液和營養支持等治疗措施。
护士还应提供家庭教育和持续的康复追踪,确保新生儿能够得到全面的照顾和护理。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护理研究发表时间:2011-08-23T16:26:16.937Z 来源:《求医问药》2011年第7期供稿作者:梁敏杰[导读] 本组病例共100例,均为我科2009年4月——2011年3月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咽下综合征患儿。
梁敏杰(抚州市临川区人民医院儿科江西抚顺 344000) 【关键词】新生儿咽下综合征;临床表现;护理研究【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是指胎儿在宫内或分娩时吸入羊水量过多或吸入混有胎粪的羊水,刺激新生儿胃黏膜,导致胃酸和粘液分泌亢进而引起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综合症。
由于新生儿的呕吐,纳奶困难,易发生低血糖而影响新生儿的健康,同时,由于新生儿的呕吐,也给患儿母亲等亲人产生负面影响。
目前,我科在临床上常采用早期洗胃,暂禁食4小时,后喂10%的葡萄糖,无呕吐后开始喂哺配方奶粉,并对新生儿给予进暖箱、低流量输氧、血糖监测、常规合理用药等。
这样,很有效地减少了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患儿的呕吐,增强了患儿胃肠功能,有效维持患儿血糖正常水平。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00例,均为我科2009年4月——2011年3月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咽下综合征患儿。
对照组50例,干预组50例,均由本人护理所得。
两组患儿具有随机和可比性。
1.2 方法1.2.1 对照组患儿给予暂禁食,待呕吐停止2小时后开始正常喂养,如果呕吐持续24小时以上,予以洗胃。
1.2.2 干预组患儿入院后,放置于新生儿辐射台上,立即清理口鼻腔分泌物,低流量给氧,接着用1%的碳酸氢钠(温开水80毫升加20毫升5%碳酸氢钠)。
洗胃时选用新生儿专用胃管(扬州特科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患儿取侧卧位,面向操作者,从患儿鼻腔或口腔插入,一般情况下,足月正常体重的新生儿选8号,插入胃管的长度在20—25cm,早产低体重儿选10号,一般20cm左右。
也可通过剑突至发际之间的距离得出该插入的长度,一般不难插入胃部,接30cm的注射器抽吸胃液,确定胃管在胃内,将胃液装入标本盒送检,反复用1%碳酸钠溶液清洗,每次用量10-15ml/次,直到抽吸液清晰为止。
新生儿吸入综合征论文: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患儿洗胃过程中的护理与管理摘要因污染羊水吸入到胃内可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酸及黏液分泌亢进引起呕吐、窒息、感染,造成胃肠黏膜缺氧缺血,细菌及其毒素直接或间接损伤黏膜引起腹胀;与新生儿羊水吸入综合征的出现与羊水量、羊水污染程度等的不同, 出现的症状及病情严重程度不同,洗胃应根据吸入羊水量、污染程度及新生儿出现的吸入性综合征,需进行洗胃的时间确定及洗胃液的选择;因产科产房工作的特点及工作的连续性,洗胃过程需要做好新生儿的病情观察;新生儿家属的心理护理;洗胃过程中医护配合, 护理人员之间配合等;洗胃产房环境与产科病区环境的管理等。
总之,产房抢救及应急洗胃工作要有秩序、有条理, 忙而不乱的进行, 需要每一位产房工作者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消毒隔离制, 用药查对制度等, 还要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才能, 并不断用新理论, 新知识, 新技能来充实和武装自己。
关键词新生儿吸入综合征;洗胃;护理与管理胎儿宫内窒息吞人胎粪污染的羊水,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酸及黏液分泌亢进引起呕吐、窒息、感染,造成胃肠黏膜缺氧缺血,细菌及其毒素直接或间接损伤黏膜引起腹胀[1], 所以咽下综合征的患儿具有潜在感染的可能, 对该病患儿进行早期洗胃,不仅能有效预防呕吐,预防吸入性肺炎并发症,还能在预防感染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2]。
因此,重度窒息新生儿常并发有咽下综合征,近年来学者多主张洗胃[3,4],因新生儿感染羊水性状不同,可选用不同洗胃液进行洗胃,多为生理盐水洗胃,也有采用碳酸氢钠溶液、0.001%去甲肾上腺素液、碳酸氢钠溶液联合糜蛋白酶药、泛影葡胺溶液等。
新生儿洗胃是清除患儿在宫内吸入的污染羊水、或新生儿出生时经过产道时经口吸入而暂未吸收的污染羊水的一种快而有效的途径之一。
新生儿吸入羊水量大,刺激了胃肠道引起胃肠道黏膜出血,引起胃肠道功能障碍[5];新生儿洗胃是产科近年来抢救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操作,是一个护理技术操作过程, 操作中用药注意查对,配洗胃液时注意剂量准确,同时又因产科工作的特点及其连续性,故洗胃过程中需要做好病情观察,病儿家属的心理护理,洗胃过程中的管理以及产房洗胃局部环境和产科病房环境的管理等。
新生儿咽下综合症的护理常规
【概念】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在新生儿期不少见,多见于有难产、窒息史或过期产史的新生儿。
主要特点为因吞入大量羊水,出生后即出现呕吐,进食后呕吐加重,呕吐内容为羊水,也可带血,持续1至2天后多自愈。
【临床表现】
1、呕吐症状
常于生后尚未开奶即开始呕吐,吐出物呈泡沫黏液样,有时带绿色,为被胎粪污染的羊水,有时含咖啡色血样物。
开始喂奶后呕吐常加重,进奶后即吐出。
但一般情况正常,无呛咳,也无发绀等症状。
2、胎粪状况
排出正常,有时可排黑便,大便潜血阳性。
体检腹不胀,看不到胃型或肠型,也无其他异常体征。
通常在1至2天内,将咽下的羊水及产道内容物以及血液吐净后,呕吐即停止。
【护理评估】
1、一般情况:询问患儿出生时有无窒息,有无过期产,母亲的羊水情况。
2、了解胎粪排出情况,伴随症状,患儿哭闹程度,有无外科情况。
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护理措施】
1、按医嘱洗胃,禁食或试喂奶。
2、头高脚低右侧卧位,以免呕吐物误入气管引起窒息。
3、观察呕吐物的颜色、性状、量、次数以及时间,保持呼吸道通。
4、置胃管,用胶布固定,以防脱出。
抽出胃内容物,用温盐水洗胃,用10ml注射器冲洗,注入和抽吸液体时动作要轻柔,勿用力抽吸,以防损伤胃粘膜,直至洗净胃内容物。
清洗完毕,拔胃管时要反折管段,快速拔出,以免引起误吸。
5、加强喂养,少量多餐。
喂奶时,应抱起呈半卧位,缓慢喂入,奶后轻拍背部,便于排出胃内气体。
6、严重呕吐时,要及时给予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保证静脉液体通畅,观察脱水情况,记出入量。
7、注意皮肤护理,预防继发感染,及时更换受潮被褥,保证清洁干燥。
【健康教育】
1、介绍合理喂养的方法及喂奶前后患儿的最佳体位。
2、出院后要根据患儿的恢复情况合理喂养,一次喂奶量不可过多,要遵照医嘱循序渐进加喂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