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护理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4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护理一、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概念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指在分娩过程中胎婴儿咽下过多被胎粪或细菌污染的羊水、母血或阴道内黏液分泌物等,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酸及黏液分泌亢进而引起的新生儿呕吐。
常于生后尚未开奶即开始呕吐,但婴儿一般状况良好,胎粪排出正常,腹部无异体征,多见于有难产史、窒息史或过期产儿。
通常在1~2天内将咽下的异物吐净后,呕吐即停止。
二、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病因一般正常情况下,胎儿在宫内可吞入少量羊水,对胎儿的胃黏膜并无刺激,但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如吞入羊水量过多,或吞入被胎粪污染或已被感染的羊水,或含较多母血的羊水,即可发生新生儿咽下综合征。
1、难产正常分娩时,胎儿在宫内会吸入少量羊水,不会对胎儿的胃黏膜产生刺激,若在分娩过程中,由于难产导致产程较长,因而吸入过多羊水或羊水粪染,会刺激新生儿的胃黏膜,引起胃酸、胃黏液分泌亢进引起呕吐。
2、胎膜早破胎膜破裂后胎儿失去胎膜保护,羊水液流失,导致宫腔直接包裹胎儿,在这种情况下产妇子宫收缩失去了规律性,容易导致胎儿胎头下降,引起胎位不正,导致难产或者早产。
由于难产导致产程较长,因而吸入过多羊水或羊水粪染,会刺激新生儿的胃黏膜,引起胃酸、胃黏液分泌亢进引起呕吐。
三、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饮食调理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患者要加强喂养,应给予母乳或配方奶喂养,可适当禁食,必要时也给静脉营养治疗。
1、家长对呕吐的新生儿宜少量多次哺乳,喂奶后拍背部使胃内气体逸出。
2、建议腹胀、大便潜血消失后再恢复饮食,先给糖水,后给稀奶。
3、遵医嘱每3小时喂奶一次,以维持患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喂奶后抬高床头保持患儿右侧卧位。
4、严重呕吐者,及时给予静脉补充营养和水分,保证营养的供给。
四、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护理注意病情观察、喂养护理遵医嘱,排泄护理要评估,重视呼吸道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使患儿得到充足营养,体重增加。
1、日常保持呼吸道畅通,将患儿仰卧,肩部垫2~2.5cm软枕,使患儿处于“鼻吸气位”,及时清除口咽、气管内分泌物。
新生儿咽下综合症的护理体会作者:张汉荣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10期摘要:本之总结340例新生儿咽下综合症患儿的护理体会,包括呕吐的观察及护理,洗胃的护理,禁食及补液的护理及基础护理。
关键词:新生儿咽下综合症;临床表现;护理新生儿咽下综合症是指胎儿在宫内或者分娩时吸入羊水过多或吸入混有胎粪的羊水刺激了胃粘膜,导致胃酸和黏液分泌亢进而引起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综合症[1]。
它的特点是出生后即呕吐,进食后加重,持续1~3 d,这一症状多见于过期产,羊水污染,胎儿宫内窘迫的新生儿。
由于新生儿的呕吐,不能进食,从而极易发生低血糖而影响新生儿健康,另外也会给患儿家长造成一定的精神压力,带来不利影响。
目前,我院对于新生儿咽下综合症的临床表现采取禁食、药物治疗、洗胃等治疗方式,能有效的减少患儿呕吐,增强患儿的胃肠功能,有效维持患儿血糖的正常水平。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40例,患儿中男22例,女18例。
其中自然分娩8例占20%,剖宫产32例占80%;随机选取的患儿中早产儿17例,占全部的40.25%,足月产23例,占59.75%。
1.2方法本组病例中轻度症状患儿24例,占全部的60%。
轻度症状患儿呕吐2~3次/d,对此我们进行支持治疗,即指导家属暂停禁食4 h后进行母乳喂养,一般1~2 d可以自愈。
中度症状患儿表现为呕吐3~5次/d并且呕吐物中有胎粪。
对此,我们采取全天禁食,用吗丁啉0.3 mg/kg,3次/d,并且配乳酸菌片1/4~1/3片,碾细后用温开水送服,3次/d,一般2 d后可治愈。
对于情况严格的呕吐频繁患儿,我们对新生儿进行洗胃治疗,对患儿置入新生儿辐射台上,立即清理口腔及鼻腔的分泌物,低流量给O2,另取以碳酸氢钠溶液(50%碳酸氢钠20 ml 加上温开水80 ml)用注射器通过置入的胃管吸尽胃内容物后将抽出的胃液装入标本盒送检,然后将1%的央酸氢钠溶液10 ml注入胃内留置2~3 min,再吸出、灌入液体,如此反复直到洗出澄清物为止。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护理一、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定义和发病机制1. 定义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是指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吞入过多的羊水,尤其是被污染的羊水,刺激胃黏膜,导致出生后不久出现呕吐的一种疾病。
2. 发病机制胎儿在子宫内,会吞咽一定量的羊水来维持羊水量的平衡。
当羊水被胎粪、母血等污染时,其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新生儿的胃黏膜,引起胃酸及黏液分泌亢进而导致呕吐。
此外,分娩过程中的应激反应也可能使新生儿的胃肠功能紊乱,加重呕吐症状。
二、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病因1. 羊水污染胎儿在宫内缺氧时,会出现肛门括约肌松弛,导致胎粪排入羊水中,造成羊水污染。
母亲患有阴道炎、胎膜早破时间过长等,也可能使羊水受到细菌感染而被污染。
2. 分娩因素难产、急产等异常分娩过程,可能导致新生儿吞入羊水过多且过急。
产程中使用的某些药物,如催产素等,也可能影响新生儿的胃肠功能。
三、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1. 呕吐多在出生后尚未开奶即出现呕吐,呕吐物为羊水,可为黄色或绿色,有时带有黏液或血液。
呕吐的次数和量因人而异,轻者仅吐1 2 次,量不多;重者可频繁呕吐,且量较多。
2. 其他症状部分新生儿可能伴有食欲减退、精神萎靡、腹胀等症状。
由于呕吐,还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四、护理评估与诊断1. 护理评估详细的病史采集:了解母亲的孕期健康状况、分娩过程是否顺利、羊水的情况(有无污染、颜色等)。
症状评估:观察新生儿呕吐的频率、呕吐物的性质和量;评估新生儿的精神状态、皮肤弹性、囟门张力等,判断有无脱水;检查腹部是否有腹胀、压痛等。
实验室检查评估:及时查看血常规、电解质等检查结果,了解新生儿是否存在感染和电解质失衡。
家庭支持评估:评估家长的心理状态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了解家庭的照顾能力和应对压力的情况。
2. 护理诊断呕吐与吞入过多污染的羊水有关。
有脱水的危险与频繁呕吐导致液体丢失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呕吐导致摄入不足有关。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护理下面是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护理方法:1.快速评估:首先要进行快速评估,包括查看呼吸道是否通畅,检查心跳和血氧饱和度。
如果发现新生儿出现呼吸困难、紫绀或心跳减慢,需要立即通知医生并进行相应的急救措施。
2.维持通气道通畅:确保新生儿的气道通畅,可采用头后仰或侧卧的姿势帮助维持通气。
如果发现有明显的气道梗阻,可采用气管插管或使用面罩通气。
3.氧疗:如果新生儿出现呼吸困难,可以给予氧疗来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
使用合适的氧气流量和浓度,根据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进行调整。
4.及早清除呕吐物:如果发现新生儿有吞咽困难或明显呕吐物,需要进行及时清除。
使用吸引器或进行抽吸,确保呼吸道畅通。
5.监测生命体征:定期测量新生儿的心率、呼吸率和血压等生命体征,监测病情的变化和评估治疗效果。
6.给予抗生素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可能伴随感染,所以可能需要给予抗生素治疗。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
7.给予补液和营养支持: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可能会导致脱水和营养不良,所以需要进行补液和营养支持。
根据新生儿的体重和疾病情况,制定适当的液体和营养方案。
8.病情观察和护理:监测新生儿的病情变化,观察有无进一步的呼吸困难、一侧胸廓凹陷或膨胀等症状。
为新生儿提供舒适的环境,保持温暖和安静。
9.家庭教育:在治疗期间,给予新生儿家庭持续的教育和支持。
详细讲解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病因、症状和处理方法,指导家庭正确地照顾和护理患儿。
10.康复和追踪:治疗期结束后,需要进行康复和追踪。
定期进行复查和体检,监测新生儿的发育和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总之,对于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护理,关键是快速评估和维持通气道通畅。
同时,需要给予氧疗、清除呕吐物、監測生命體徵、給予抗生素、給予補液和營養支持等治疗措施。
护士还应提供家庭教育和持续的康复追踪,确保新生儿能够得到全面的照顾和护理。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护理体会
【摘要】总结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护理经验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因反复呕吐引起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早日康复【关键词】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护理
【中图分类号】r8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0054-01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是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因吞入羊水过多;或吞入的胎粪污染的羊水亦或已感染的羊水;或吞入较多含母血的羊水,而导致胃酸及粘液分泌亢进而引起的呕吐。
多见于难产;窒息史或过期产的新生儿,在新生儿期不少见。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0年3月-2011年5月总收治此患儿54例:其中男34例,女20例。
早产儿18例,足月儿26例,过期产10例。
54例患儿中呕吐次数和量均不等,均为生后未进食开始呕吐,进食后呕吐加重,呕吐物为白色粘液或淡黄绿色絮状物含少许咖啡渣样物,腹部不膨隆不腹胀,胎粪排除正常,诊断均符合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经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儿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患儿平均住院2-6天,1例转上级医院,5例好转,其余治愈出院。
2 护理
2.1 洗胃的护理:
2.1.1 备用物:生理盐水10ml 3-6支或250ml塑瓶装生理盐水1瓶,热水(预热用),新生儿鼻饲管1根或多根,20ml无菌注射器2-4支,无菌橡胶手套1-2套,5%碳酸氢钠10ml4-6支,砂轮1个,无菌敷贴1-2个,无菌纱布2-4块,无菌盘,便携式吸痰器,污物捅。
2.1.2 患儿置复苏台,保暖,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先清理口腔分泌物(用吸引器吸出或用棉签轻擦拭口腔),选择适合的鼻饲管,戴无菌手套,取鼻饲管并测量胃管插入长度(新生儿鼻饲管有刻度显示),作好标记。
2.1.3 由口腔一侧轻轻插入,到达咽部适当托颈部(如遇呛咳立即停止插管),到达刻度,停止插管,管外段连接无菌注射器轻轻回抽胃液,确认在胃内,用无菌敷贴固定鼻饲管于口角及面颊部。
2.1.4 记录回抽胃液的性状,量及颜色,暂留含胃液的注射器,便于医师查观及向家属交代病情。
2.1.5 遵医嘱温生理盐水30ml-80ml洗胃,温度30℃-35℃为宜,每次10ml-20ml温生理盐水先缓缓由鼻饲管注入,停约1-2min 再行回抽,回抽时速度缓慢可适当转换患儿的体位,先左侧位再右侧位,幅度不宜过大动作轻柔,防止鼻饲管前端停留一处,回抽时损伤胃黏膜。
或遵医嘱行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 反复灌洗直至洗出液澄清为止。
2.1.6 洗胃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面色,呼吸。
鼻饲饲管保留
6h-12h,可行简易胃肠减压,观察返流胃液的性状,颜色,量,定时记录及清理。
观察患儿呕吐情况,无呕吐有觅食症状,可拔鼻饲管。
3 呕吐的护理
咽下综合征的患儿呕吐时易在呼吸过程中将呕吐物吸入气管而引起窒息死亡。
护理时随时观察患儿的呕吐情况,发生呕吐时,将患儿头偏向一侧,以便呕吐物流出,防止呕吐窒息。
如遇呕吐物误入气道或流出不畅时,立即用吸引器吸引,吸引时动作要轻快,以免刺激迷走神经再次诱发恶心呕吐。
呕吐后要及时更换患儿衣物,保持衣物清洁干燥,并注意保暖,及时清除呕吐物,预防酸性呕吐物刺激皮肤反生炎症。
作好护理记录,患儿平卧时,头偏向一侧,可将小方毛巾折3叠约3-4cm置于患儿双肩颈部,保持气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入气道。
4 禁食及静脉补液的护理
4.1 禁食患儿因呕吐原因洗胃后禁食2h后方可人工喂养或哺乳,呕吐症状严重的患儿鼻饲管保留6h-12h 禁食。
置鼻饲管保留患儿禁食期间密切观察面色及呼吸,避免因置鼻饲管时间过长刺激呼吸导致窒息,置管时间不宜过长。
4.2 静脉补液禁食期间为防止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及营养缺失给予静脉补充液体及营养溶液,运用静脉注射输液泵,保证液体匀速输入患儿体内,必要时监测血糖,随时调整输液溶液及输液速度。
5 合理的喂养
咽下综合征的患儿在经过诊断-治疗-护理,停止呕吐开始进食后,要注意少量多餐,循序渐进的喂养,也要注意体位的喂养。
5.1 喂养量停止呕吐后先试喂5ml糖水或5ml牛奶或少量母乳吸允,观察吸允力度,及速度,逐渐加量直到患儿耐受量。
5.2 喂养的姿势患儿平卧时,头可偏向一侧,垫高头肩部,约束双上肢置于身体两侧,防止膈肌提高导致胃压力增高引起胃液逆流。
喂奶后托起患儿轻拍背部使胃内气体逸出减少呕吐的发生,大大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病率。
6 体会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在新生儿期不少见,根据咽下综合征出生后即呕吐,喂养后加重的特点,采用对患儿先洗胃再适当禁食,静脉输液,合理的喂养如控制奶量;正确的喂奶姿势可有效的防止呕吐的发生,大大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病率。
护士必须做到精心护理,耐心护理,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
重视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增进医护患的信任,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程佩萱儿科疾病诊疗指南 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5
作者单位:432400 湖北省应城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