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
- 格式:docx
- 大小:11.06 KB
- 文档页数:2
第19讲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核心素养目标] 1.借用地图运用区域认知方法识记我国的位置、范围,综合分析地理位置对我国环境和发展的影响。
2.借用地图识记我国的邻国和行政区划的简称、位置及轮廓特征,培养区域认知能力。
3.借用地图掌握我国的人口分布及增长状况,从人地协调的角度理解我国人口发展与我国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掌握我国的民族分布特征及我国的民族政策,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必备知识·自主落实——读图填绘构建脑图一、中国的疆域【填图绘图】在上图中填绘下列内容:(1)描绘出:①100°E、110°E、120°E,20°N、30°N、40°N,并观察这些经纬线穿过的地区。
②用“·”标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2)填出:①海域:东海、渤海、黄海、南海、琼州海峡。
②国家:日本、韩国、朝鲜、菲律宾、马来西亚、老挝。
1.位置优越(1)纬度位置:位于________纬度,大部分在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无寒带。
(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________岸,海陆兼备。
2.国土辽阔(1)陆域广阔①面积: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②四至点③陆上邻国: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东邻朝鲜,北接A________、B蒙古,西与C________、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相邻,西南有阿富汗、D________、巴基斯坦、尼泊尔和不丹,南邻E________、老挝和F________。
(2)海域广袤①临海:海域面积广,海岸线长。
渤海和________为内海。
②岛屿众多;a________为面积最大的岛屿,其次为b海南岛。
③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c________。
④隔海相望的国家:________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
【读图思考1】我国的地理位置具有哪些优越性和不足之处?二、中国的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________(自治县、市)、乡(镇、民族乡)。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一、中国的疆域(南北跨度大导致南北气温差异显著)(东西跨度大导致东西时间差异,东早)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领土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各地时间采用“北京时间”。
领海: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
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我国的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岛屿:台湾岛、海南岛。
三、众多的邻国1. 我国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多千米。
2. ㈠陆上邻国(14个):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与其中的越南、朝鲜两国海岸相邻)㈡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二、行政区划1、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2、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23省,5自治区,4直辖市,2特别行政区),记住它们的位置、轮廓、简称和行政中心(参照课本P8和P9,注意易错字)。
4、特殊省级行政区域单位①跨纬度最广的是海南省。
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自治区。
②地处纬度最高的是黑龙江省。
纬度最低的是海南省。
③全部处于热带的是海南省。
④邻国最多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邻省最多的是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
⑤面积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面积最小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
⑥人口最多的是广东省。
人口最少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
⑦同时濒临黄、渤海的是辽宁省、山东省。
⑧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三、中国的人口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总人口为13.7亿(2010年),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0%。
2、人口最多的是广东省,最少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
人口数量8000万以上的省区:广东、山东、河南、四川。
3、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4、人口分布:东多西少,以黑龙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黑河-腾冲线)为界。
地理初2知识点归纳一、地理位置中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中国的经纬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经纬度大约在东经100度以东至130度左右,北纬40度以北至53度左右。
二、疆域和行政区划疆域四至点:最北端在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位于53°N附近;最南端在曾母暗沙,位于4°N附近;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的乌兹别里山脚,位于73°E附近;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位于135°E多。
陆疆和陆上国界线长度:陆疆12000千米;陆上国界线长度2万多千米。
海岸线长度:大陆海岸线长度约18000千米,岛屿海岸线约14000千米。
中国的行政区划:目前中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共有34个行政区划。
三、中国的人口和民族中国的人口:人口数量约14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此线以东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密集,以西部分地区人口分布稀疏。
中国的民族:中国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92%,其他55个民族占8%,称为少数民族。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占总人口的8%,称为少数民族。
四、中国的地形主要山脉及其走向:东西走向的三列: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喜马拉雅山;东北-西南走向的三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闽浙丘陵等。
五、中国的气候气温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1月:-20℃~-3℃)、夏季南北普遍高温(7月:40℃~26℃)。
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此外还有高原气候区。
降水特点: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第九章中国地理概况一、疆域与行政例1.下列关于我国的描述,正确的组合是()①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②14个陆上邻国③海岸线长4万多千米④大部分位于热带,小部分位于北温带⑤领土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例2.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A.俄罗斯、韩国 B.日本、菲律宾 C.印度、文莱D.马来西亚、缅甸例3.我国的钓鱼岛、黄岩岛分别位于()A.黄海东海B.东海南海 C.南海黄海 D.东海渤海例4.“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海”是指()A.东海 B.南海C.渤海D.黄海例5.(2019八上·东明月考) 读“中国的邻国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邻国: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隔海相望的国家:⑤________,⑥________。
海域:⑦________,⑧________。
大洋:⑨________,⑩________。
2.行政区划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4个直辖市河北省冀石家庄北京市京北京山西省晋太原上海市沪上海青海省青西宁天津市津天津山东省鲁济南重庆市渝重庆河南省豫郑州5个自治区江苏省苏南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安徽省皖合肥内蒙古自治区蒙呼和浩特浙江省浙杭州西藏自治区藏拉萨福建省闽福州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江西省赣南昌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湖南省湘长沙2个特别行政区湖北省鄂武汉香港特别行政区港香港广东省粤广州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台湾省台台北23个省海南省琼海口黑龙江省黑哈尔滨陕西省陕或秦西安吉林省吉长春甘肃省甘或陇兰州辽宁省辽沈阳四川省川或蜀成都贵州省贵或黔贵州云南省云或滇昆明例1.贴春联是我国的传统民俗.春联“苗寨黔山黄果树,酒乡赤水”和“沃野龙江稻谷香,林海雪原”反映的省区分别是()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例2.北回归线横穿我国的()A.云南、贵州、广东、福建 B.云南、广西、广东、台湾C.海南、江西、广东、广西D.海南、广西、广东、台湾例3.读“中国疆域和政区略图”,完成下列各题(1)填注下列数码所代表的省区名称:①,②,③,④,⑤,⑥.(2)填注数码表示的海洋和岛屿名称:⑦岛,⑧海.完成下列各题。
地理中国的国土面积与人口分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拥有广阔的国土面积和众多的人口。
本文将通过描述中国的国土面积和人口分布来展现中国的地理特点。
一、国土面积中国的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根据最新数据,中国的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
这片广袤的土地包括了大陆、岛屿和海域。
1. 大陆面积中国的大陆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占总国土面积的99.4%。
中国大陆地势起伏不平,包括高山、平原、丘陵和盆地等多种地貌类型。
其中最著名的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长白山脉和秦岭山脉。
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这也造就了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系统。
2. 岛屿面积中国拥有一些重要的岛屿,包括台湾、海南岛和东沙群岛等。
这些岛屿位于中国沿海,岛屿面积约为3.6万平方公里,占总国土面积的0.4%。
3. 海域面积中国的海域广阔,总面积约为380万平方公里。
中国拥有东海、南海和黄海等海域,这些海域不仅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区域,还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二、人口分布1. 人口总数截至最新统计数据,中国的人口总数已超过14亿。
中国人口众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 人口密度分布中国人口密度的分布不均匀,东部地区人口密度较高,而西部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徙。
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和广州等都集中了大量的人口。
3. 城乡人口分布中国的人口分布呈现城乡差异。
城市地区人口数量较多,占总人口的58.52%;而农村地区人口数量较少,占总人口的41.48%。
这一现象是由于中国近年来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涌向城市寻求就业机会。
4. 主要人口集中区域中国的人口分布中有一些主要的人口集中区域。
其中,长江流域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包括上海、南京、武汉和重庆等大城市。
同时,珠江三角洲地区也是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包括广州、深圳和香港等城市。
5. 少数民族人口分布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分布着56个少数民族。
(完整版)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域一、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2.领土四至:最北53度N 最南4度N 最东135度E 最西73度E3.经纬跨度:大部分温带,少带热带,没有寒带。
采用北京东八区时间4.陆上疆界:自鸭绿江河口至北仓河口5.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与6周隔海相望6.中国内海:渤海二、中国的国土构成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管辖300万平方千米海域三、中国的行政区划省、县、乡三级。
省级23个省,5个自冶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2、中国人口和民族一、我国人口概况1、人口总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2、人口分布特点:1)东南多,西北少2)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3、人口特点:基数大;增长快;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开发旱地多,开发晚地区少;沿江、滨海、沿铁路干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二、民族分布特点1、大杂居中,小聚居2、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3、中国地形一、中国地势的特征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分布,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分界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二、中国各有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1.主要山脉东西走向:天山-阿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台湾山脉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台湾山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2、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多雪山,冰川,河源内蒙古高原:地面起伏和缓,开阔坦荡黄山高原:黄土分布,植被少,水土流失,沟壑纵横云贵高原:地势崎岖,石灰岩广布,多小型坝子,喀斯特地貌典型3、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南疆、天山-昆仑山之间面积大,沙漠广,西高东低,边缘有绿洲准噶尔盆地:北疆,天山-阿尔泰山之间沙漠小,多风蚀地貌,西侧有缺口柴达木盆地:地势较高,多戈壁沙漠,东有沼泽盐湖四川盆地:北高南低,内有丘陵平原,我国最大的外流盆地4、三大平原的特征和分布东北平原:面积大,黑土广,部分地区有沼泽华北平原:地势平坦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网纵横,湖荡密布5、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地势低,起伏缓,多为经济林木或辟为旅游区6、山脉构成地势骨架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以南塔里木盆地阿山以南为河套平原昆仑山脉以北塔里木盆地,以南青藏高原南岭以北江南丘陵,以南两广丘陵秦岭以北黄土高原,是黄河与长江分水岭大兴安岭以西内蒙古高原以东东北平原太行山以西黄土高原,以东华北平原巫山以西四川盆地以东长江中下游平原雪峰山以西云高原长白山以西东北平原武夷山以西江南丘陵,以东江南丘陵横断山以西青藏高原以东四川盆地贺兰山以西内蒙古高原以东宁夏平原阿尔泰山脉中国与蒙古的界山祁连山以北河西走廊,以南柴达木盆地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边界三、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气温:海拔高气温则低,冷空气背风坡气温较高降水:西高东低有利于水流深入,暖湿空气,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气流运动:东西向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夏委阻挡北上暖气流,使山脉西侧气候产生差异2、对河流的影响:流向:使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大海分水岭:山脉是分水崔,影响流域范围流速和落差:地势阶梯过渡带,形成巨大落差,晚形成峡谷急流3、对植被的影响:植被随劣质呈规律的垂直变化,阳坡与阴坡植被有明显差异4、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平原开发早,利于居住,城镇出现早,生产发达,经济发达山区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开发晚,经济基础薄弱丘陵、盆地地区经济发达高愿地区经济滞后5、我国地震带的分布:东南的台闽、华北太行沿线及津京唐、西南青藏高愿及川滇西北的新、甘、宁6、我国火山活动的分布:山西大同(死),长白山,黑龙江五大连池(休眠),台湾大屯和七星山,新疆于田附近昆仑山中的火中(活)7、我国的泥石流分布:多发于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4、中国气候一、中国冬夏气温分布及成因1、冬季气温分布:南北温差大,0度等温线大致是秦岭-淮河-线成因:纬度位置,冬季风影响2、夏季气温分布:全国普遍高温,除疙瘩高愿外,温差不大成因:纬度位置,青藏高愿地势高二、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及成因1、空间分布: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成因:海陆位置,东南西北分别考虑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影响2、时间分配:集中在夏秋两季,南方雨季长,年际变化大。
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中国是一个拥有广袤疆域、复杂行政区划、众多人口和多元民族的国家。
下面将对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进行详细介绍。
疆域方面,中国是一个处于东亚的东部国家,东临太平洋,陆地边界长度达到了2.8万多公里。
中国的疆域分为四个方面:陆地疆域、领海疆域、内水疆域和专属经济区疆域。
陆地疆域包括了中国的31个省级行政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以及一些无人居住的岛屿和礁石。
领海疆域是指从中国陆地基线起算,向外延伸至12海里的领海范围。
内水疆域是指离中国海岸线不超过12海里的海域。
专属经济区疆域是指从领海外延伸至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行政区划方面,中国的行政区划分为四个层级: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和乡级行政区。
省级行政区包括了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地级行政区包括了334个地级市、30个地区、2个自治州和1个盟。
县级行政区包括了2854个县。
乡级行政区包括了40314个乡镇和662674个村委会。
这种层级制度使得中国的行政管理更具有层次感和效率。
人口方面,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中国的总人口超过了14亿人。
中国的人口分布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较高,而西部内陆地区人口稀疏。
同时,中国正面临着老龄化问题和性别比例失衡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计划生育政策和社会保障措施。
民族方面,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根据宪法规定,中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占总人口的91.6%。
其他少数民族包括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推行了一系列的民族政策和措施,保障各民族的权益和发展。
总之,中国的疆域辽阔,行政区划复杂,人口众多且分布不均,民族多元。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将继续致力于加强国土管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解决人口问题和推进民族团结,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在继续讨论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方面的相关内容时,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中国的疆域争议、行政体系、人口变动和民族文化。
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
1. 中国的疆域
中国是一个位于东亚的国家,拥有广阔的疆域。
中国的疆域总面积约为9.6万
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三大国家。
中国的疆域边界与14个国家接壤,包括俄罗斯、蒙古、朝鲜、越南等国家。
中国的疆域在历史上有过一些变化。
自古以来,中国的疆域就已经不断扩展和
收缩。
在古代中国,疆域包括了当前的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
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外部势力的影响,中国的疆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到了现代,中国的疆域主要包括中国大陆、澳门、香港和台湾等地区。
其中,
中国大陆是中国的主要疆域,占据了中国总面积的绝大部分。
2.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中国的行政区划是按照行政区域划分的地方行政单位组织形式。
目前,中国的
行政区划分为四个层级,从上到下分别为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和乡级行政区。
在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
个特别行政区。
这些省级行政区进一步划分为333个地级行政区,包括市、自治州、地区等。
在地级行政区下面,还有2857个县级行政区,包括县、市辖区、自
治县等。
最后一层是乡级行政区,包括乡、民族乡、镇等。
中国的行政区划根据地理位置、行政管理和人口分布等因素进行了合理划分。
不同的行政区划有不同的行政权力和职责。
行政区划的设立和调整需要经过国家的批准和决定。
3. 中国的人口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截至2021年,中国的人口总数超过14亿人。
中国的人口密度相对较高,平均每平方公里的人口数量超过140人。
中国的人口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的人口密度较高,而西部地区的人口密度相
对较低。
这与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分布有一定关系。
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而资源较丰富的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中国的人口结构也有一些特点。
由于长期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的人口老
龄化问题日趋突出。
由于长期男性优先的传统观念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中国的性别比例存在明显的男性过剩情况。
4. 中国的民族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
汉族是中国最大的主体民族,占据了
中国人口的绝大部分,约占93%左右。
除了汉族以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如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
中国的各族群体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化和传统习俗。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平
等和民族团结,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鼓励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
中国的民族多样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种宝贵
资源。
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结起来,中国拥有广阔的疆域,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
中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和乡级行政区。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结构存在老龄化和性别比例失衡问题。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是主体民族。
中国政府高
度重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