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帝国行政区划人口
- 格式:doc
- 大小:13.16 KB
- 文档页数:2
世界地图变迁史—欧洲匈牙利我们通过对1992年,2001年,2010,2019年出版的世界地图册的对比,来看一下30年来世界的变化。
我们分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北冰洋,南极洲分国家和地区逐一对比。
第二篇欧洲—匈牙利【国名】匈牙利(Hungary)。
【面积】 93023平方公里。
【人口】973.0万(2021年1月)。
主要民族为匈牙利(马扎尔)族,约占90%。
少数民族有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德意志等族。
官方语言为匈牙利语。
居民主要信奉天主教(66.2%)和基督教(17.9%)。
【首都】布达佩斯(Budapest)。
人口177万(2021年1月)。
【重要节日】3月15日:1848年革命和自由斗争纪念日;8月20日:匈牙利国庆节;10月23日:1956年革命和自由斗争纪念日暨1989年共和国成立日。
【地理】中欧内陆国。
东邻罗马尼亚、乌克兰,南接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西靠奥地利,北连斯洛伐克,边界线全长2246公里。
属大陆性气候,凉爽湿润,全年平均气温为10℃,夏季平均气温21.7℃,冬季平均气温-1.2℃,年平均降水量约为630毫米。
【历史】公元896年,马扎尔游牧部落从乌拉尔山西麓和伏尔加河湾一带移居多瑙河盆地。
1000年,圣·伊什特万建立封建国家,成为匈第一位国王。
1526年土耳其入侵,匈封建国家解体。
1541年匈一分为三,分别由土耳其苏丹、哈布斯堡王朝和埃尔代伊大公统治。
1699年起全境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
1848年爆发革命自由斗争。
1849年4月建立匈牙利共和国。
1867年成立奥匈二元帝国。
1919年3月建立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1949年8月20日宣布成立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并颁布宪法。
1956年10月爆发匈牙利事件。
1989年10月23日国名改为匈牙利共和国。
2012年1月,匈通过新宪法,更国名为匈牙利。
【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首都和19个州,设立24个州级市、274个市、2854个乡。
国家/地区名英文名域名政治中心英文名面积(KM2)阿尔巴尼亚Albania.al地拉那Tirana28748爱尔兰Ireland.is都柏林Dublin70282爱沙尼亚Estonia.ee塔林Tallinn45200安道尔Andorra.ad安道尔Andorra468奥地利Austria.at维也纳Vienna83871白俄罗斯Belarus.by明斯克Minsk207600保加利亚Bulgaria.bg索非亚Sofia110993比利时Belguim.be布鲁塞尔Bruxelles30528冰岛Iceland.ie雷克雅未克Reykjavik103000波兰Poland.pl华沙Warsaw312683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Bosnia andHerzegovina.ba萨拉热窝Sarajevo51129丹麦Denmark.dk哥本哈根Kopenhagen43094德国Germany.de柏林Berlin357000俄罗斯Russian.ru莫斯科Moscow17075400法国France.fr巴黎Paris551602法罗群岛(丹)FaroeIslands.fo托尔斯港Thorshavn1399梵蒂冈Vatican.va梵蒂冈Vatican0.44芬兰Finland.fi赫尔辛基Helsinki338145荷兰Netherlands.nl阿姆斯特丹Amsterdam41526黑山Montenegro.me波德戈里察Podgorica13812捷克Czech.cz布拉格Prague78864克罗地亚Kroatien.hr萨格勒布Zagreb56538拉脱维亚Latvia.lv里加Riga64589立陶宛Lithuania.lt维尔纽斯Vilnius65200列支敦士登Liechtenstein.li瓦杜兹Vaduz160卢森堡Luxembourg.lu卢森堡Luxemburg2586罗马尼亚Romania.ro布加勒斯特Bucharest237500欧洲各国人口面积及人口密马耳他Malta.mt瓦莱塔Valetta316马其顿Macedonia.mk斯科普里Skopje25333摩尔多瓦Moldova.md基希讷乌kishinev33700摩纳哥Monaco.mc摩纳哥Monaco 1.95挪威Norway.no奥斯陆Oslo386958葡萄牙Portugal.pt里斯本Lisbon92072瑞典Sweden.se斯德哥尔摩Stockholm449964瑞士Swiss.ch伯尔尼Bern41284塞尔维亚Serbia.rs贝尔格莱德Belgrad88000圣马力诺San Marino.sm圣马力诺San Marino61斯洛伐克Slovakia.sk布拉迪斯拉发Bratislava49000斯洛文尼亚Sloveni.sl卢布尔雅那Ljubljana20273乌克兰Ukraine.ua基辅Kyiv603700西班牙Spain.es马德里Madrid505925希腊Greece.gr雅典Athen131957匈牙利Hungary.hu布达佩斯Budapest93031意大利Italy.it罗马Rome301338英国UnitedKingdom .uk伦敦London244800直布罗陀(英)Gibraltar.gi直布罗陀Gibraltar 6.5人口密度人口(万)人口密度州分区性质364126.62欧洲东南欧国家42059.76欧洲西欧国家13429.65欧洲东欧国家6.8145.30欧洲南欧国家81196.70欧洲中欧国家96946.68欧洲东欧国家84075.68欧洲东南欧国家1036339.36欧洲西欧国家31.3 3.04欧洲北欧国家3983127.38欧洲东欧国家44887.62欧洲东南欧国家552128.09欧洲北欧国家8211230.00欧洲中欧国家141008.26欧洲东欧国家6380115.66欧洲西欧国家4.733.60欧洲北欧地区0.143181.82欧洲南欧国家52315.47欧洲北欧国家1650397.34欧洲西欧国家7252.13欧洲东南欧国家1027130.22欧洲中欧国家45079.59欧洲东南欧国家25239.02欧洲东欧国家33551.38欧洲东欧国家3.4212.50欧洲中欧国家49.4191.03欧洲西欧国家226895.49欧洲东南欧国家411297.47欧洲南欧国家20480.53欧洲东南欧国家356105.64欧洲东欧国家3.316923.08欧洲西欧国家47512.28欧洲北欧国家1085117.84欧洲南欧国家88319.62欧洲北欧国家770186.51欧洲中欧国家74084.09欧洲东南欧国家2.9475.41欧洲南欧国家540110.20欧洲中欧国家19998.16欧洲东南欧国家468977.67欧洲东欧国家452089.34欧洲南欧国家104679.27欧洲东南欧国家1019109.53欧洲中欧国家6011199.48欧洲南欧国家6095248.98欧洲西欧国家4.26461.54欧洲南欧地区。
每个世纪的世界主要人口大国排名(按古代国家实际分布情况) 2011-4-24 16:42:00 作者:阿澈79对于古代世界各国的人口数量统计和排名,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基于现代国家版图的历史回顾,另一种是按古代国家实际分布情况来进行统计。
对于前一种,目前已经有多个版本,而后一种则尚缺乏比较完整的版本。
本文探索按照古代国家实际分布情况来对每个世纪的世界主要大国进行人口统计和排名。
人口的数据主要从琼斯的《世界历史人口图集》和胡焕庸的《中国人口史》提取,参考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和葛剑雄的《中国人口史》。
这些参考书籍里面的人口数据很难说十分精确,但毕竟是目前为止在古代人口统计方面最权威的资料了。
但他们的数据是基于现代国家版图的历史回顾,主要难点在于把这些数据按古代国家实际分布的情况进行还原。
我首先把一个古代国家分解成相当于现代国家的各部分,然后根据上述的资料来估计其各部分的人口数量,再汇总统计这个古代国家的人口。
各国的人口数据包括其全部有效控制地区的数据,包括本土、殖民地和实际上已丧失独立性的属国的数据,但不包括那些仍保持独立性,只是象征性地称臣纳贡的属国和保护国。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21世纪,总计26个世纪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之中,有2个主体部分位于西亚,有2个主体部分位于欧洲,另有4个位于印度,其余18个均位于中国。
古代中国和印度的人口一直遥遥领先于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古代中国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构成比大体上在20-35%之间波动,古代印度(含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构成比大体上在18-30%之间波动。
因此,凡统一了中国或印度大部分地区的古代国家,均足以在当时的世界人口大国中处于数一数二的地位。
在18世纪工业革命之前,世界各国均处于农牧业社会,人均GDP 均相差不大,人口与综合国家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
虽然也有一些例外,如一些以军事立国的游牧国家,如匈奴、蒙古等,军事实力远超其人口的水平,还有一些专门从事贸易和手工业的城邦国家,如腓尼基城邦、希腊城邦等,经济实力远超其人口的水平,但只是一些特例而已。
奥匈帝国现在是哪个国家?导读:本文是关于生活中常识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一般将奥匈帝国的领土分为两个部分:内莱塔尼亚(Cislethania)和外莱塔尼亚,狭义的内莱塔尼亚仅指莱塔河以西的部分,即奥地利,但广义的内莱塔尼亚还包括斯洛文尼亚、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加里西亚和达尔马提亚等地区。
奥匈帝国有三个不同的政府:匈牙利政府、奥地利政府和一个位于皇帝之下的中央政府。
匈牙利和奥地利各有各自的议会和自己的首相。
皇帝的权力理论上是至高的,但实际上是有限的。
皇帝的中央政府负责陆军、海军、外交和对外贸易。
奥匈帝国内的一些地区如加利西亚和克罗埃西亚享受特别地位,它们拥有特殊的政府形式。
奥地利和匈牙利两个地区的共同政府由一个共同部长会议组成,这个共同部长会议的成员包括三个部长(财政、军事和外交),两个地区的首相,一些大公和皇帝本人。
两个议会各派出一个代表团,各六十人分别对共同部长会议的财政计划及其他议案讨论,这样每个地区政府对共同政府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力,不过总括来说,议会的联席是没有甚麼真正的权力,因为它仅能互相提出照会,在奥、匈两代表团两次照会均无法达成共识时,才分别进行表决,由始至终它都不能对中央的事务进行共同辩论及质询。
行政上,最终共同政府的部长仅对皇帝负责,而非议会及人民,而皇帝本人有权对外交和军事政策作最后决定。
两个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权力交叉往往导致摩擦和低效率。
尤其军队在这方面受到阻碍。
尽管军事是中央政府的职权范围,但奥地利和匈牙利政府有“徵兵、提供驻扎地、运输和补给,以及负责军队人员民事的和非军事事务的责任“。
因此每个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决定有很强的影响力,而每个地方政府都使用每一个机会来扩大它们自己的权力。
两个地区之间奥地利部分占总人口的约57%以及主要经济资源。
从1867年开始两个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最大的争执是关于每个政府向中央政府交纳多少费用的问题。
奥匈帝国是现在的哪个国家
奥匈帝国是现在的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
奥匈帝国在一战之后解体,分裂为多个国家。
在其领土上新成立了四个国家: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
同时其部分领土被意大利、罗马尼亚、波兰和南斯拉夫占领。
奥匈帝国从名字就能看出来,就是奥地利-匈牙利帝国,英语里面则是Austria-Hungary。
由于这是一个二元制帝国,所以主体国家有两个,但是如果非要说的话当然是奥地利更主体一点,毕竟奥皇兼任匈牙利国王。
奥匈帝国的主体主要是奥地利和匈牙利,在奥匈时代这是帝国内两个最大的国家,一战后奥匈解体主要解体为奥地利,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四个完整国家。
原匈牙利境内的特兰西瓦尼亚割让给罗马尼亚,奥匈东部领土如伦贝格等地割给波兰。
波黑,斯洛沃尼亚等地并入南斯拉夫。
原奥地利境内南蒂罗尔割让给意大利。
奥匈帝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其国内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占据50%以上的人口,故奥匈的各种国家级事务常需要其国内的12个民族代表来共同决定。
奥匈帝国是欧洲传统的五大强国和当时世界列强之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版图地跨东欧、中欧和南欧,面积大小为欧洲第二,仅次于俄罗斯帝国。
1。
世界历史上37个大帝国的面积、人口、GDP分项及综合排名世界历史上37个大帝国的面积、人口、GDP分项及综合排名一、世界历史上37个大帝国的基本情况根据世界历史上所有国家的面积、人口、经济总量、延续时间、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的影响和地区代表性等,选择了35个帝国,再加上20世纪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作为参照。
其基本情况如下:国家帝国时代起止年份极盛时统治范围统治核心地区古埃及帝国前1567-前1085年北非、西亚埃及赫梯帝国前1450-前1200年西亚土耳其亚述帝国前935-前605年西亚、北非伊拉克波斯帝国前550-前330年西亚、中亚、北非、东南欧伊朗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前305年东南欧、西亚、北非、中亚、南亚希腊孔雀帝国前324-前185年南亚印度秦帝国前230-前206年东亚中国安息帝国前247-226年西亚伊朗、伊拉克汉帝国前202-220年东亚中国罗马帝国前27-476年欧洲、北非、西亚的地中海沿岸意大利贵霜帝国16-233年中亚、南亚中亚、印度晋帝国265-420年东亚中国笈多帝国320-540年南亚印度拜占庭帝国395-1453年南欧、西亚、北非希腊、土耳其隋帝国581-618年东亚中国萨珊波斯帝国226-650年西亚、中亚、北非伊朗、伊拉克唐帝国618-907年东亚、中亚中国阿拉伯帝国632-1258年西亚、中亚、南亚、北非、南欧阿拉伯查理曼帝国768-843年西欧法国、德国宋帝国960-1276年东亚中国蒙古帝国1206-1368年东亚、中亚、西亚、东欧蒙古、中国满者伯夷帝国1293-1500年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帖木儿帝国1370-1507年中亚、西亚乌兹别克斯坦明帝国1368-1644年东亚中国印加帝国1438-1533年南美秘鲁桑海帝国1464-1591年西非马里葡萄牙帝国1510-1822年西欧、南美、非洲和印度洋沿海葡萄牙、巴西西班牙帝国1521-1826年西欧、北美、南美、非洲、东南亚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年西欧、中欧德国奥斯曼帝国1299-1922年西亚、北非、东南欧土耳其莫卧儿帝国1526-1857年南亚印度清帝国1644-1911年东亚中国俄罗斯帝国1721-1917年东欧、中亚、北亚俄罗斯英帝国1607-1947年遍布五大洲英国、印度法兰西帝国1605-1940年西欧、非洲、东南亚法国苏维埃联邦1917-1991年东欧、中亚、北亚俄罗斯美利坚合众国1776年- 北美美国二、37个大帝国极盛时期的面积排名各大帝国的面积指的是有效控制的面积,包括本土、殖民地和实际上已丧失独立性的保护国,但不包括那些仍保持独立性,只是象征性地称臣纳贡的属国和保护国。
中东欧16国介绍之作者:来源:《侨园》2018年第05期【国名】爱沙尼亚共和国。
【面积】45339平方公里。
【人口】131.3万。
官方语言为爱沙尼亚语。
【首都】塔林,面积为158.3平方公里。
【国家元首】总统柯斯迪·卡留莱德。
【简况】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东与俄罗斯接壤,南与拉脱维亚相邻,北邻芬兰湾,与芬兰隔海相望,西南濒里加湾,边界线长1445公里,海岸线长3794公里。
【行政区划】全国共分15个省,大小城镇254个。
【经济】自恢复独立以来,爱一直奉行自由经济政策,大力推行私有化,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经济发展迅速,年均经济增速在欧盟成员国内位列前茅。
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56.83億美元,世界排名第97位。
【资源】自然资源匮乏。
主要矿产有油页岩(已探明储量约60亿吨)、泥煤(储量约40亿吨)、磷矿(储量约40亿吨),石灰岩等。
森林面积22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8%,森林蓄积量4.66亿立方米。
【工业】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制造、木材加工、建材、电子、纺织和食品加工业。
【农业】农林牧渔业中以畜牧业和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主要饲养奶牛、肉牛和猪,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黑麦、马铃薯、蔬菜、玉米、亚麻和饲料作物。
【交通运输】公路:公路总里程16576公里。
2014年,公路货运总量3727万吨,同比增长12.6%;其中国际货物运输量1358万吨,同比增长40.1%;货物运输周转量6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6%;其中国际货物运输周转量为53亿吨公里。
【对外贸易】电子、通讯产品、矿产品、机械设备和木材、木质制品这四大类产品是爱最主要的进出口商品。
2012年以来,爱电子、通讯产品的进出口金额占比均逐年上升,机械设备进出口均逐年下降。
【人民生活】2014年爱沙尼亚居民月平均工资为1005欧元,比2013年提高6%。
月平均养老金为345欧元。
【对外关系】以欧盟和北约为经济、安全依托,重视与波罗的海及北欧国家的传统友谊,着力推动和加强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大参与国际事务力度,不断巩固与美国关系,对俄罗斯关系受乌克兰危机影响有所恶化。
在共享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及一级行政区代码表之前,我想先回顾一下我们之前探讨过的内容。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现在,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划,并且我也会共享一些个人观点和理解。
1. 亚洲1.1 我国在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及一级行政区代码表中,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一级行政区划非常复杂且庞大。
从北方的内蒙古自治区到南方的台湾省,我国的一级行政区划涵盖了广阔的地域和多样的文化。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我国的一级行政区划也反映了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点。
1.2 印度印度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其一级行政区划也非常复杂。
从北方的喜马拉雅山脉到南方的卡拉拉邦,印度的一级行政区划涵盖了广袤的地域和多样的民俗。
这种多样性不仅体现在地理上,也体现在宗教信仰、语言和文化传统上。
2. 欧洲2.1 英国英国是一个由四个国家组成的联合王国,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因此其一级行政区划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英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其一级行政区划在经济发展、教育和公共服务领域也具有显著的特点。
2.2 法国法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欧洲国家,其一级行政区划体现了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地理特点。
从巴黎到马赛,法国的一级行政区划展现了各种地域景观和城乡差异。
除了地理上的多样性,法国的一级行政区划在政治和行政管理上也具有独特性。
3. 美洲3.1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美国的一级行政区划包括50个州和一个特区。
每个州都有自己的行政管理系统和法律体系,因此在一级行政区划方面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美国的一级行政区划在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教育投入方面具有显著特点。
3.2 巴西巴西作为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其一级行政区划也呈现出丰富的地理景观和人文特点。
从亚马逊雨林到里约热内卢,巴西的一级行政区划反映了其生态多样性和文化传统。
【国名】奥地利共和国 (TheRepublic of Austria)【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
自上而下由红、白、红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旗面正中是奥地利国徽图案。
此旗的来历可追溯到奥匈帝国时期,据说当时的巴本堡公爵在与英王理查一世激战时,公爵的白色军衣几乎全被鲜血染红,只有佩剑处留下一道白痕。
从此,公爵的军队采用红白红为战旗颜色。
1786年约瑟夫国王二世把红白红旗作为全军战旗,1919年正式定为奥地利国旗。
奥地利政府机构、部长、总统等官方代表和政府驻外机构均使用带国徽的国旗,一般场合不用带国徽的国旗。
【国徽】为一只鹰。
黑色的雄鹰头戴金冠,两爪分别握着金色的锤子和镰刀,胸前的盾面上为国旗图案,鹰爪上还套有被打断的锁链。
鹰是奥地利的标志,璧形金冠象征市民,镰刀和锤子象征农工,锁链被打断象征奥地利人民获得自由、解放。
【国歌】《让我们拉起手来》【国花】火绒草【国鸟】家燕【国石】贵蛋白石【独立日】4月27日(1945年)【国庆日】10月26日(1965年)【国家元首】总统海因茨·菲舍尔 (Heinz Fischer) ,2004年7月就任,2010年4月再次当选;总理维尔纳·法伊曼,2008年12月就职,【自然地理】面积为83871平方公里。
位于中欧南部的内陆国。
东邻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南接斯洛文尼亚和意大利,西连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北与德国和捷克接壤。
山地占全国面积的70%。
东阿尔卑斯山脉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大格罗克纳山海拔3797米,为全国最高峰。
东北部是维也纳盆地,北部和东南部为丘陵、高原。
多瑙河流经东北部境内,长约350公里。
有与德国和瑞士共有的博登湖及奥匈边界的新锡德尔湖。
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年平均降水量约700毫米。
【人口】833.4万(2008年1月),绝大多数为奥地利人,其中外国人85.6万人,占10.3%。
少数民族有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匈牙利人,约占人口的0.52%。
每日一国:匈牙利匈牙利(匈牙利语:Magyarország[ˈmɒɟɒrorsaːɡ](聆听)),是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家[2],与奥地利、斯洛伐克、乌克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接壤,人口约1000万,首都为布达佩斯。
官方语言为匈牙利语,这是欧洲最广泛使用的非印欧语系语言。
[3]历史1914年的奥匈帝国地图说匈牙利语的分布图主条目:匈牙利历史于公元前12年至430年、即罗马帝国时期,今匈牙利南部为潘诺尼亚行省,罗马帝国灭亡后,各民族陆续地迁移至此。
首先到来的是匈人,在阿提拉的领导下,他们建立了强大的匈帝国。
匈牙利此名称可能来源于此,惟很多学者都认为应该来自突厥欧诺古尔(Onogur)人。
匈帝国解体后,日耳曼部落统治了此处近100年,接踵而来的是阿瓦尔人,在他们近200年的统治下,斯拉夫人开始渗入。
摩拉维亚、保加尔人、波兰人和克罗地亚人都曾经企图推翻阿瓦尔人,惟直至查理曼才成功将其击败。
查理曼死后,东法兰克王国逐步衰落,形势对斯拉夫人的崛起有利,大摩拉维亚领袖斯瓦托普鲁克雄心勃勃地企图建立大摩拉维亚公国。
匈牙利国家的形成起源于9世纪时,东方游牧民族马扎尔人从乌拉山西麓和伏尔加河一带、今巴什基尔,向西迁徙,于896年在多瑙河盆地定居。
马扎尔人的到来结束了此一地区的纷争。
传统上,马扎儿人国家被认为由阿尔帕德大公建立,他于9世纪末期带领马扎尔人来到潘诺尼亚平原。
1000年,匈牙利大公伊什特万一世在匈牙利推行天主教,并且获得教宗加冕成为首任匈牙利国王,建立匈牙利王国。
其早期历史同波兰和波希米亚密切相关,同时受到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影响。
1241年至1242年,拔都西征的攻击下,匈牙利曾经遭到严重破坏。
后来,匈牙利逐渐成长为中欧中一个强大独立的王国,既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又同西欧其它文明联系密切。
匈雅提·马加什于1458年至1490年统治匈牙利。
他进一步地加强了匈牙利国力和政府的权威。
奥匈帝国行政区划奥匈帝国曾经是欧洲历史上最庞大的帝国之一,其行政区划也是非常复杂的。
本文将从奥匈帝国的历史背景、行政区划的演变、各省份的特点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奥匈帝国的历史背景奥匈帝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期,当时的奥地利公国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
16世纪,哈布斯堡王朝开始扩张,逐渐控制了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地区。
1713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结束后,奥地利大公卡尔六世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地利王国和匈牙利王国成为他的领地。
1804年,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将自己加冕为奥地利皇帝,建立了奥地利帝国。
1867年,奥地利帝国与匈牙利王国签订了奥匈和约,成立了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成为奥匈帝国的君主。
二、奥匈帝国行政区划的演变奥匈帝国的行政区划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奥地利帝国时期和奥匈帝国时期。
1.奥地利帝国时期在奥地利帝国时期,奥地利王国是帝国的核心地区,下辖布尔根兰、施蒂利亚、上奥地利、下奥地利、蒂罗尔、克恩顿、萨尔茨堡、维也纳等省份。
每个省份下辖若干个县,县下辖市镇和村庄。
此外,奥地利帝国还控制了波希米亚、莫拉维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等地区,这些地区也被划分为若干个省份和县。
2.奥匈帝国时期在奥匈帝国时期,行政区划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帝国被划分为17个王国和地区,分别是: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兰、波希米亚、莫拉维亚、博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达尔马提亚、加利西亚、卢布林、克拉科夫、布加勒斯特、特兰西瓦尼亚和波斯尼亚。
这些王国和地区下辖若干个县,县下辖市镇和村庄。
三、各省份的特点1.奥地利奥地利是奥匈帝国的核心地区,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都非常发达。
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也是帝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奥地利的工业和农业都非常发达,尤其是奥地利的钢铁和煤炭产业,对整个帝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匈牙利匈牙利是奥匈帝国的次要地区,但在帝国的政治和文化生活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奥匈帝国行政区奥匈帝国,又称奥地利-捷克帝国,是中世纪最大的欧洲王国之一,其统治时期从1278年到1918年,历经了七个世纪。
在这段长久的蜕变过程中,奥匈帝国的行政区域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历史统治帝国的行政区域。
奥匈帝国的行政区域,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内部的帝国陆上领地、与国外关系紧密的海外领地和国外的殖民地。
首先,内部的帝国陆上领地,一般包括一级六自治领,二级十三领,三级若干自治连片领和四级沃达伯格各州。
其中,奥地利领是最具权威性的一级自治领,控制着其他五个一级自治领,而二级自治领则由五个同盟联合国控制,每个自治领都由指定的帝国代表团支配,隶属于相应的一级自治领。
三级、四级自治领的划分比较复杂,以及每个自治领内部的多民族多种语言族群分布情况,我们就不在此展开讨论。
其次是与国外关系紧密的海外领地。
奥匈帝国最具代表性的海外资本,莫过于穆斯塔霍夫帝国。
它位于科西嘉海湾东尾,始建于1815年,成立完毕于1850年。
它的土地面积覆盖石油、金属矿物和能源等资源,直辖于奥匈帝国。
奥匈帝国还曾在拉普兰群岛开设殖民地,作为其在太平洋的政治权威。
最后介绍的是国外的殖民地。
因为中世纪帝国大权独揽,奥匈帝国也曾派遣海军攻击过遍布地中海诸国,宣称海上领土归属于奥匈。
这些殖民地包括:比利时和荷兰的西贝拉尔德殖民地,土耳其的罗斯柴尔德殖民地,摩尔多瓦的特尔罗沃殖民地以及马其顿的贝尔格莱德殖民地。
总之,奥匈帝国的行政区域被陆地和海上领土分隔开来,其中包括六个一级自治领、十三个二级自治领、几个自治连片领和沃达伯格各州,以及国外的殖民地,如比利时、荷兰、土耳其、摩尔多瓦和马其顿等。
正是这种复杂而谋求平衡的行政结构,才使得奥匈帝国在历史上能够辉煌而又持久地存在下来。
奥匈帝国的行政区域结构十分复杂,其发展过程也有着多变的运动。
尽管如此,这一帝国仍保持着七个世纪之久的历史文明。
在如今的欧洲,奥匈帝国仍然是一个了解和学习的珍贵宝库,如果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它的行政结构,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在历史上的影响和地位。
奥匈帝国奥匈帝国奥匈帝国(德语:Österreich-Ungarn,又名:双元帝国)是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最后一个国家。
奥匈帝国的正式名称为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皇室领地以及匈牙利圣史蒂芬王冠领地,其是欧洲传统的五大强国和当时世界列强之一,其国土面积之辽阔、在当时欧洲排名第二,仅次于俄罗斯帝国。
中文名称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皇室领地以及匈牙利圣斯蒂芬王冠领地国家领袖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卡尔一世外文名称Austro-Hungarian Empire国土面积本土676,615平方公里(1914年)简称奥匈帝国、奥匈、双元帝国、二元帝国人口数量约5135万(1910年)所属洲欧洲人口密度78人/km²首都双首都:奥地利的维也纳、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主要民族奥地利人、匈牙利人、捷克人、波兰人、克罗地亚人、意大利人主要城市布拉格,格拉茨,林茨,萨尔茨堡,因斯布鲁克,萨拉热窝等主要宗教天主教、基督新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国歌《天佑皇帝弗兰茨》(皇帝四重奏)国家代码AHE官方语言德语、匈牙利语、捷克语、波兰语、克罗地亚语、意大利语等货币莱茵盾、奥匈帝国克朗(1892年起)时区UTC+1政治体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立法机构帝国议会存在时间1867年—1918年前身奥地利帝国(1804年-1867年)领土构成内莱塔尼亚、外莱塔尼亚国家格言牢不可破/不离不弃更多地理领土构成一般将奥匈帝国的领土分为两个部分:内莱塔尼亚(Cislethania)和奥匈帝国版图,匈牙利就占了1/3以上外莱塔尼亚(Translethania)。
狭义的内莱塔尼亚仅指莱塔河以西的部分,即奥地利,但广义的内莱塔尼亚还包括斯洛文尼亚、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加里西亚和达尔马提亚等地区。
这部分被统称为“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与领地”。
外莱塔尼亚,即莱塔河以东的部分,也不只包括匈牙利,而且还包括斯洛伐克、特兰西瓦尼亚、克罗地亚。
这部分领土被统称为“圣史蒂芬的王冠领地”。
一战后,奥匈帝国解体了,都成为哪些国家?谈秦说汉(277)1867年,奥地利帝国与匈牙利合并后,改组为奥匈帝国,匈牙利获得了高度的自治权,但奥地利的君王兼任匈牙利的国王,建立政合国,成为在欧洲仅次于沙皇俄国和奥斯曼帝国的第三大国。
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了第一次大战,导致了奥匈帝国战败解体。
从奥匈帝国分裂出的国家有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等,此外波兰、罗马尼亚、意大利也获得部分前奥匈帝国的领土。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塞尔维亚国庆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成为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俄罗斯帝国立即介入战争。
由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以及支持他们的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组成的同盟国与由俄罗斯帝国、英国、法国,以及支持他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等国组成的协约国展开血腥激战。
后来,意大利、日本以各自利益也加入了协约国与同盟国作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动了飞机、大炮、坦克等先进武器设备,历时4年,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被卷入了战争,最终同盟国战败。
这场帝国主义为各自利益的扩张与各大国之间的竞争而发动的非正义的战争,给全世界人民带来沉重的伤害的同时,也摧毁了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斯曼帝国。
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帝国主义被严重削略,世界各国关系重新洗牌。
•奥匈帝国分裂1918年,奥匈帝国各个地方相继宣布独立,奥匈帝国与协约国达成了停火协议,捷克首先宣布独立,匈牙利其次,特兰西瓦尼亚大多数地区加入罗马尼亚,其中还包括了很多匈牙利少数民族。
德国正式宣布投降,而奥匈帝国也宣告灭亡。
南部的斯拉夫地区联合组成了后来的南斯拉夫,奥地利和匈牙利成为共和国,后来匈牙利又恢复为王国。
奥匈帝国分解后,奥匈帝国的末代皇帝卡尔一世被放逐到葡萄牙属马德拉群岛。
一战前主要欧洲列强经济数据比较人口:1818年,奥地利(哈布斯堡帝国范围内)2981万人,法国2988万人,德国(1914年边界范围内,1870年以前不包括阿尔萨斯和洛林)2537万人,英国(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2010万人,沙俄(1914年边界范围内,不包括芬兰)4720万人。
1837年,奥地利哈布斯堡帝国3541万人,法国3369万人,德国3145万人,英国2564万人,沙俄6100万人。
1870年,奥匈帝国3392万人,法国(1869年以后不包括阿尔萨斯和洛林)3687万人,德国4080万人,英国3126万人,沙俄8450万人,意大利2586万人。
1890年,奥匈帝国3884万人,法国3838万人,德国4924万人,英国3748万人,沙俄11780万人,意大利3025万人。
1900年,奥匈帝国4253万人,法国3890万人,德国5605万人,英国4116万人,沙俄13290万人,意大利3235万人。
1913年,奥匈帝国4734万人,法国3977万人,德国6698万人,英国4565万人,沙俄17090万人,意大利3842万人。
首都人口:1850年,柏林41.9万人,圣彼得堡48.5万人,伦敦266.5万人,巴黎105.3万人,罗马17.5万人,维也纳44.4万人。
1910年,柏林207.1万人,圣彼得堡196.2万人,伦敦725.6万人,巴黎288.8万人,罗马54.3万人,维也纳203.1万人。
每十年移出欧洲人口数:1851-60年,奥匈帝国3.1万人,法国2.7万人,德国67.1万人,意大利5千人,英国131.3万人,沙俄无。
1861-70年,奥匈帝国4.0万人,法国3.6万人,德国77.9万人,意大利2.7万人,英国157.2万人,沙俄无。
1871-80年,奥匈帝国4.6万人,法国6.6万人,德国62.6万人,意大利16.8万人,英国164.9万人,沙俄5.8万人。
1881-90年,奥匈帝国24.8万人,法国11.9万人,德国134.2万人,意大利99.2万人,英国325.9万人,沙俄28.8万人。
一战后奥匈帝国解体,分裂成了哪些国家?一战对20世纪的世界政治格局有着深远影响,它严重的消弱欧洲各主要国家的力量,俄罗斯、奥匈、德意志、奥斯曼帝国因此瓦解,英法地位下降,美日兴起,促发了半殖民地,殖民地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潮,苛刻的战后条约也成为二战爆发的重大诱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诸国中,最为悲情的当属奥匈帝国,战后直接解体成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三个独立国家,南部地区成为南斯拉夫王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余部分被意大利、波兰、保加利亚等国瓜分。
作为帝国核心的奥地利仅保留了约8.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仅为1908年全盛期的13%左右,海岸线更是丧失殆尽,使这个战前拥有总排水量达37.2万吨,排行世界第八的海军大国,沦为了没有海军的内陆国。
奥匈帝国地理位置是什么原因导致奥匈帝国在10时间里,丧失了近90%的领土呢?下来阿越一起来了解下奥匈帝国的前世今生。
奥匈帝国的概况奥匈帝国的正式名称是“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皇室领地以及匈牙利圣史蒂芬王冠领地”,是一个双元制帝国,由奥地利、匈牙利及直属于帝国中央的波黑三部分组成。
前两者是帝国的两个主体,各自内政独立,各有自己的宪法、议会和政府。
但拥有共同的君主,在对外关系中是一个整体。
奥匈帝国的疆域地跨中欧、南欧、东欧,国土面积约68万平方公里,在当时的欧洲诸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帝国。
人口约5135万,仅次于俄罗斯和德意志,位居欧洲第三。
兵力庞大,仅次于俄罗斯、德国和法国,位居欧洲第四。
军工业发达,仅次于德国、英国和美国,位居世界第四,其中斯柯达兵工厂生产的重炮武器雄踞世界第一。
经济发达,仅次于美国、德国、英国、俄国、法国,位居世界第六。
国力极为雄厚,与英、法、德、俄并称为欧洲传统五大强国。
1867年的奥匈帝国奥匈帝国能有这等规模,与其统治家族息息相关,哈布斯堡家族号称欧洲最能赚家产的家族。
哈布斯堡王朝的奠基人鲁道夫一世,于1273年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并很快夺得了奥地利公国,作为家族根基。
当年的奥匈帝国在一战后分别分裂成多少国家?
奥匈帝国是欧洲传统强国。
也是1910年代世界(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俄罗斯、奥匈帝国、意大利、日本)八大国家之一,最终分裂成十个国家。
1.奥匈帝国建立于1867年,国土面积676万平方公里。
相当于中国的2/3那么大。
奥匈帝国领土面积在欧洲排第三,仅次于当时的沙皇俄国和奥斯曼帝国。
2.奥匈帝国真正的崛起是在1806年奥地利军队打败了法国皇帝拿破仑率领的军队。
打破了拿破仑战无不胜的神话,奥匈帝国组建了反法联盟。
最终在1815年将拿破仑的帝国灭亡了,奥地利趁机占领了欧洲很多地区。
3.历史上奥匈帝国与德意志帝国和沙皇俄国组成了战略联盟。
因此,在德国和俄罗斯的支持下,奥匈帝国占领了中欧和南欧很多地区。
4.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了波黑,1914年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在波黑被暗杀,这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5.奥匈帝国人口5135万,是由十几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
但是奥地利族人口和匈牙利族人口无法在奥匈帝国的人口结构中占主体地位,并且经常屠杀镇压其他民族的起义。
所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后,奥匈帝国爆发了民族矛盾,因此导致奥匈帝国解体。
6.从奥匈帝国分裂出来的国家有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波黑。
此外,奥匈帝国的部分领土还被波兰、罗马尼亚和意大利占领。
奥匈帝国行政区划人口
近几百年来,奥匈帝国的行政区划及其人口的变化在欧洲的世茂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介绍历史上奥匈帝国的行政区划人口及其影响。
奥匈帝国最初建立于公元8世纪,但其实它可以追溯到古代凯尔特人和匈牙利人,他们曾统治过欧洲中部大部分区域。
通过宣布公约,最终形成了以帝国为核心的区域统治体制。
自公元800年起,帝国的五大区域被划分为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
当时,人口数量随着帝国的扩张而不断增加,而且不同的民族和宗教在此区域中也出现了大量的分裂。
据估计,到1400年,在该大陆上居住着大约300万人,其中大约有一半来自奥地利,而捷克占比较少。
此时,大多数人以天主教为宗教,以拉丁语为母语。
随后,奥匈帝国经历了30年的内战,致使该地区的民族和宗教多样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当时的行政区划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1526年开始,将捷克、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拆分,形成独立的政体。
后来,在17世纪,奥地利国家的国境被重新划分,使得沃尔夫冈一次分离出来,占据独立的区域,使此地区更加多元化。
再有,到18世纪末,随着新出现的宗教派别和民族群体的加入,该地区的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400万。
同时,奥匈帝国也进一步扩大,统治了大部分欧洲中部地区,包括德国、捷克和匈牙利等。
但是从19世纪以后,奥匈帝国的统治结构出现了瓦解,国家分裂为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人口出现了大量的变动,据估计,这一
时期欧洲中部地区的人口规模已经超过1000万。
此外,这一地区多数人口改变了宗教信仰,一些新的民族群体也出现了,比如犹太人、阿尔巴尼亚人等。
在20世纪初,当欧洲再度陷入战争时,奥匈帝国的土地和人口又再度发生了变化,据估计,最后一次大型行政区划变更发生在1918年,其中大部分行政区划地区都被拆分,新生成的国家分别是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和克罗地亚等。
到20世纪末,当欧洲联盟成立时,奥匈帝国的土地和人口分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据估计,这一时期欧洲中部地区的人口数量达到了1600万。
此外,随着新政府的建立,一些原有民族和宗教群体也得到了保护,这一时期欧洲中部地区也正式组建了联盟组织,以促进该地区的繁荣发展。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自公元8世纪以来,奥匈帝国的行政区划和人口数量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变化也对欧洲中部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和宗教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未来,随着欧洲联盟的发展,我们期待奥匈帝国的人口进一步增长与发展,从而为当今欧洲建立一个繁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