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名字里的故事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7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名字的含义,学会用简单清晰的语言讲述自己名字里的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己名字的热爱和尊重,激发学生对家族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了解名字的起源和含义,知道名字寄托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
2. 学会用简单清晰的语言讲述自己名字里的故事。
3.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倾听、表达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用简单清晰的语言讲述自己名字里的故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理解名字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交流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户口本、笔、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名字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名字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名字的起源和含义,理解名字寄托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
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讲述自己名字里的故事,交流心得体会。
4. 情景模拟:学生模拟在家庭、学校等不同场合,用简单清晰的语言介绍自己名字里的故事。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2. 板书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自己名字里的故事,并记录下来,第二天与同学分享。
2.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写一篇关于自己名字的故事的文章,字数不限。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调整。
2. 学生反思: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总结自己的收获,找出自己的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了解自己名字的来历,学会用自己的话讲述名字里的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倾听的习惯。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己名字的喜爱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对家人的感恩之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选自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主题为“口语交际”。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自己名字的来历,学会用自己的话讲述名字里的故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用自己的话讲述名字里的故事。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名字,引发学生对名字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 新课:让学生观察自己名字的笔画、结构,引导学生发现名字里的故事。
3.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名字里的故事,教师巡回指导。
4. 交流:每组选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教师点评并总结。
5. 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名字里的故事,教师点评并指导。
6. 总结: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讲述名字里的故事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导入:介绍自己的名字2. 新课:观察名字里的故事3. 讨论:分享名字里的故事4. 交流:全班交流名字里的故事5. 练习:讲述名字里的故事6. 总结:强调讲述名字里的故事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自己名字来历的短文。
2. 收集家人、朋友的名字故事,进行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
2. 在交流环节,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3. 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课后作业设计具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自己名字的来历,学会用自己的话讲述名字里的故事,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讨论、交流能力。
名字里的故事,汉字里的文化——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教学设计【我读教材】《名字里的故事》是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
教材分两个部分:一是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引导和提示,二是口语交际过程中应达到的要求(小贴士)。
“名字里的故事”包含名字的来历、含义及名字的趣事等。
课前,学生要围绕名字做充分的准备,如通过采访家人了解自己名字的故事,通过电话、询问、查资料等方式了解感兴趣的其他人的名字。
在课堂交流中,讲述人要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倾听别人说话时要懂得礼貌地回应。
从学习任务群的视角看,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可以归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
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童话故事,其内容与口语交际没有直接的关联,但在策略上可以建立联系,如利用所学的预测策略来猜一猜名字里的故事。
此外,在教学中要有充分的前阅读设计,无论是学生了解自己的名字还是其他人的名字,都离不开实用性阅读。
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围绕话题展开有层次的交际活动。
【教学目标】1.通过课前采访、阅读、梳理,了解自己及他人名字的来历、含义及有趣的小故事等。
(教学准备)2.能乐于分享所了解到的名字里的故事,做到“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地回应”。
(教学重点)3.在交流中感受姓和名的学问及家谱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情境设计】1.课前,采访自己的家人,多方面了解名字的相关信息。
2.课中,老师与学生初次见面,在真实情境中交流名字的故事。
3.课后,运用所学的方法制作“有声名片”,与西安市长安区万科城小学三(4)班结为联谊班级,课内外融合,创意表达。
【教学过程】活动一:真实情境导入,初聊名字里的故事一、猜猜你的名字,导入话题。
1.孩子们,你们知道吗?丁老师很喜欢研究名字,其实我刚看到你们名字的时候,就有很多猜想。
(举例猜学生名字的含义)老师猜得对不对呢?有请两位名字的主人。
2.邀请学生交流他们名字里的故事,点评。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名字背后的故事,理解名字的意义和重要性;2.掌握正确的拼读名字的方法;3.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提高口语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生活动1.学生自我介绍: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爱好等;2.学生讲述自己名字的寓意和来由;3.学生学习认读一些常见汉字。
2. 教师引导1.教师介绍自己的名字故事,如智慧、勇气、坚强等;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的拼读名字方法;3.教师教学常见汉字的认读和拼写技巧。
三、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1.教师先介绍自己的名字故事,如智慧、勇气、坚强等,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名字的由来和有关故事。
2.教师讲解汉字的基本构成和拼音的基本知识,让学生能够在认读汉字时掌握正确的读音和拼写方法。
2. 学生活动1.学生逐个介绍自己的姓名、来自哪里、家庭情况、爱好等,让学生能够积极与他人交流;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各自的名字通过口头讲述的形式与组员分享;3.学生讲述自己名字的寓意和来由,以此了解每个名字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名字的意义和重要性;4.学生学习认读一些常见汉字,如山、水、人、口、心、手等,并掌握正确的拼读和书写方法。
四、教学评估1.学生完成汉字写作练习;2.学生能够准确的认读自己和他人的名字;3.学生在小组分享中能够自由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故事和想法。
五、教学反思本次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活动通过让学生自我介绍、讲述名字故事和认读汉字等多种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热爱语文的兴趣。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建立起友好互助的小组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能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导语】本课主要通过引导学⽣发现并了解⾃⼰名字的含义来体会名字中包含的意义,以及⽗母为我们起名字时寄托在⾥⾯的希望和对我们的爱。
并且能够了解⼀些名⼈的名字的含义,以此增加语⽂的趣味性,提⾼学⽣对学习语⽂的积极性。
⽆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 教学⽬标: 1.通过⼝语交际,介绍⾃⼰的名字或他⼈的名字。
2.对名字进⾏详细的介绍,说清楚其中蕴含的意义。
3.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要勇于评价,学会评价。
教学重难点: 1.表达时要⼝齿清楚,思路清晰,讲清名字⾥蕴含的意义。
2.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要勇于评价,学会评价。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
每个⼈都有⾃⼰的名字,每⼀个名字往往都蕴含着⽗母对你们的期待与希望,你知道⾃⼰的名字⾥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请跟⼤家说⼀说! ⼆、⼩组合作,交流。
和同学说⼀说名字的含义或来历,可以是关于⾃⼰名字的,也可以是关于他⼈名字的。
听同学讲的时候,如果有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向同学提出来。
注意:要学会倾听,有不懂的地⽅,适时发问。
别⼈讲话时,要有礼貌地回应。
通过交流,你有什么收获? 四、全班交流。
1.每⼀组挑选⼀名同学,与全班同学互相交流,讲明名字⾥蕴含的故事,说清⽗母对⾃⼰的期待或希望。
注意:⼝齿清晰,讲述完整具体。
2.听了同学的发⾔,你有什么感受? 3.讲讲今后的打算。
4.师⽣共同点评 5.评⽐:谁讲得。
教学⽬标五、作业。
回家和家⾥⼈说⼀说,你从同学的讲述⾥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通过引导学⽣发现并了解⾃⼰名字的含义来体会名字中包含的意义,以及⽗母为我们起名字时寄托在⾥⾯的希望和对我们的爱。
并且能够了解⼀些名⼈的名字的含义,以此增加语⽂的趣味性,提⾼学⽣对学习语⽂的积极性。
篇⼆ 【教学⽬标】 1.通过调查交流,了解⾃⼰名字⾥的故事,了解名字的独特性和含义。
2.敢于发表⾃⼰的意见,能清楚明⽩的向别⼈介绍⾃⼰名字⾥的故事。
第四单元口语交际【教学目的】1.能乐于分享所理解到的名字里的故事,做到“把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地回应〞。
2.在交流中感受姓和名的学问及家谱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理解名字里的故事,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礼。
【教学难点】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能有礼貌地回应。
【教学准备】通过课前采访、阅读、梳理,理解自己及别人名字的来历、含义及有趣的小故事等。
【教学过程】活动一:情境导入,引入话题1. 情境导入,引入话题同学们,班级要举行一场“见名如面〞的活动征集,为了大家可以更好地参与这个活动,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与活动相关的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师:我们在第四单元里已经学习了如何预测,请你看着我们的交际课题“名字里的故事〞预测一下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预设:这节课我们会学习和名字有关的故事。
活动二:情景互动,创设交际气氛一、第一次交际:名字的含义1.出示老师姓名,学生预测猜测老师姓名的含义。
2.老师解释本人姓名的含义。
二、第二次交际:名字的来历1.讲述“名字里的故事〞师:〔出示全班学生姓名〕我们如今要在现场招募几位“名字里的故事〞讲述者,请有意愿的同学上台分享。
预设:我姓钱,我跟的是我爸爸的姓氏。
我的名字是鹤然,我名字的含义是我爸爸妈妈希望我幸福,像仙鹤一样可以自由的生活在大自然里。
预设:我姓于,因为我的爸爸姓于,我叫于闻正达,我名字来自“闻正音,传正道,通达天下。
〞这句话,我的爸爸妈妈希望我可以听取别人仁慈正确的话,传播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行走天下而心无挂碍。
点评:感谢两位同学的分享,通过他们的分享我们明白了我们的名字里原来有这么多的含义,含义的背后不仅仅是父母对我们的爱,更是一种美妙的祝福。
2.你说我应,生生互动提升才能讲述者交流他们名字里的含义和来历,同时讲述者可对倾听的学生进展提问,提问是否有不明白的地方或者学生是否知道了讲述者名字的含义和来历。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名字里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说说“名字里的故事”。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感悟父母对自己的期望与疼爱。
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
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有礼貌地回应,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及交际素养。
同时,通过这一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教学目标:
1.能与同学说说名字的含义或来历,了解名字里面隐藏的故事。
2.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
(重点)
3.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地回应。
(重点)
4.初步学习将自己听到的新鲜事讲给父母听。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在家问问长辈,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或故事;也可以了解家中其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故事;还可以了解知名人物名字的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称叫“点兵点将”。
老师的手指点到哪个小朋友,哪个小朋友就响亮清楚地把自己的名字报出来,好吗?
生:好!
师:(手指指向班中任意一个小朋友)
生1:王思博。
生2:张敏锐。
……
师:老师发现,你们的名字真好听。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各自的名字吧。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创设游戏的情境,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让学生愿意说。
通过“点兵点将”的游戏,让学生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名字,因势利导,引出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
二、教师示范,指导交际
师:聊什么呢?请小朋友读读书本中的第一段话,想一想,我们可以说什么?
生:(自由朗读)
师:谁来说说,我们可以聊什么?
生1:说说名字有什么含义。
生2:还可以说说名字里的故事。
师:有好多同学已经迫不及待要来介绍自己的名字了,不急。
想听听老师名字的含义吗?
生:想。
师:老师叫吴迪,我的名字是爸爸给起的。
爸爸希望我长大后成为一个有本领的人,能天下无敌,就给我取了这个名字。
但我名字里的“迪”可不是“敌人”的“敌”,而是“敌”的同音字“迪”。
师: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想说什么?
生1:老师,你的名字真好听。
生2:老师,看来你爸爸对你的期望很大。
师:同学们真有礼貌,在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地回应。
那现在你能说一说,刚才老师是怎样介绍清楚的?
生1:老师说了自己的名字是什么,是谁起的。
生2:老师接着说了自己名字的含义。
生3:老师最后还说了自己名字里的一个字。
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
我们在介绍的时候,要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
设计意图:通过读题,让学生初步知道本节课交际的内容,培养学生审题的习惯。
但如何说,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示范是比较好的方法。
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了解介
绍自己名字的顺序与方法,便于学生模仿练习。
更主要的是,教师的示范与学生后面的评价构成了一次真实的交际,在学生的练习中引出本次交际的要素,便于明晰训练目标。
三、学生练习,引导互动
师:现在你能像老师一样有顺序地、清楚地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吗?自己先练一练。
(生自由练习)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
生:我叫王思博,我的名字是爷爷取的。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希望我多动脑,多思考,还希望我多学习,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师:谢谢思博同学,让我们知道了你名字的含义。
哪位同学也来有礼貌地回应一下?
生1:你介绍的时候声音真响亮。
生2:你说清了自己名字的含义,希望你将来真的能做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师:大家在听的过程中,有没有特别感兴趣或不理解的内容,也可以向思博提出来。
生1:王思博,我想知道你的“博”是哪个字?
生2:我的“博”是“知识渊博”的“博”,也是“博士”的“博”,博士都是知识渊博的。
生3:谢谢你。
设计意图:要掌握交际的方法,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实践。
教师由扶到放,在指名学生介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礼貌地回应,同时让学生明白回应除了夸奖、感谢,还可以提出问题,将回应的范围扩大。
四、小组交流,分享互动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抓住讲话的主要内容来介绍,还能有礼貌地回应。
那接下来我们赶紧在四人小组内互相说说自己名字里的故事。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合作学习的要求。
(1.依次说说自己名字里的故事,说时能抓住主要内容。
2.在同学说完后,有礼貌地回应一下。
3.四人交流后,用打星的方式互相评一评。
抓住主要内容的一星,有礼貌地回应的再得一星。
)(分四人小组练习)
(师巡视,相机指导)
设计意图: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给每一位学生的交际创造了条件,保证了每位学生的练习机会。
通过学习任务单,明确了合作内容,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效率。
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运用打星、扣住交际要素的互评,更能提高本课口语交际的实效性。
五、集体交流,拓展练习
师:请各小组汇报交流成果。
说说各自的得星情况。
师:请小组上台展示。
生1:我的名字叫王瑞雪。
因为我出生的时候正好赶上大雪,我爸爸就希望“瑞雪兆丰年”,所以给我起了“瑞雪”这个名字。
生2:我的名字叫平静,因为我是一个女孩子,正好我姓“平”,爷爷希望我安安静静的,不淘气,所以给我起名“平静”。
生3:我的名字叫李德馨,我出生在艺术世家,父母希望我将来在艺术的道路上有所成就,所以就取了成语“德艺双馨”中的两个字作为我的名字。
生4:我的名字叫刘畅,因为我姓“刘”,父母希望我的一生都顺顺利利的,没有挫折,所以取了“流畅”的谐音“刘畅”。
师:请其他小组对他们的交流进行评价。
(生评)
师:你有没有了解到家里其他人或者知名人物名字的故事,能不能给我们讲讲?
(生互相介绍)
师:每个人的名字都有一个故事,每个人的名字都寄托着父母对我们的期待与关爱,通过了解小朋友的名字,我们还发现了汉语言文字的秘密与趣味。
让我们好好爱自己的名字,好好珍惜父母对我们的关爱。
今天回去后,与家里人说说,你从同学的讲述里知道了哪些新鲜事。
设计意图:通过集体展示,检验汇报活动成效,同时再次运用师生评议、生生评议的方式,强化本次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
适当的拓展练习让课堂内容更为丰富,再次激发了学生交际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