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跨海大桥钢桩腐蚀防护
- 格式:ppt
- 大小:6.62 MB
- 文档页数:38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其中桥长35.7公里,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km。
总投资约107亿元,设计使用寿命100年以上。
大桥设北、南两个通航孔。
北通航孔桥为主跨448m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5000吨;南通航孔桥为单塔单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000吨。
大桥两岸连接线工程总长84.4公里,投资52.1亿元。
其中北连接线29.1公里,投资额17.8亿元;南岸接线55.3公里,投资额34.3亿元。
大桥和两岸连接线总投资约140亿元,实际建设工期43个月。
大桥的结构为双塔钢筋混凝土斜拉桥,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设计使用寿命100年,建设期限5年。
建成后,宁波杭州湾大桥将成为世界上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世界第一跨海大桥。
大桥设南、北两个航道,其中北航道桥为主跨448米的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为3.5万吨级轮船;南航道桥为主跨318米的A型单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为3000吨级轮船。
其余引桥采用30米至80米不等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
非通航孔分北、中、南引桥3大块,其中海上部分桥梁长32公里。
杭州湾跨海大桥在设计中还首次引入了景观设计的概念。
景观设计师们借助西湖苏堤的美学理念,兼顾杭州湾复杂的水文环境特点,结合行车时司机和乘客的心理因素,确定了大桥总体布置原则。
"长桥卧波"最终被确定为宁波杭州湾大桥的最终桥型。
根据设计方案,大桥在海面上有4个转折点,从空中鸟瞰,平面上呈"S"形蜿蜒跨越杭州湾,线形优美,生动活泼。
从立面上看,大桥也并不是一条水平线,而是上下起伏,在南北航道的通航孔桥处各呈一拱形,使大桥具有了起伏跌宕的立面形状。
此外,杭州湾跨海大桥所独有的海中平台堪称国内首创。
南航道再往南1.7公里,就在离南岸大约14公里处,有一个面积达1万平方米的海中平台,足有两个足球场面积。
该平台在施工期间将作为施工平台,是海中施工的据点。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该桥全长36km对于家住嘉兴海盐附近的朋友可能比较清楚,06年杭州湾大桥正式开通了。
那是一条修建难度相当高的大型工程。
现在由店铺带您了解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吧!杭州湾大桥全长36公里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的跨海大桥,是成千上万设计、工程学家和施工人员齐心协力、精诚合作的壮丽奇观。
该桥北起浙江省嘉兴市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市慈溪水路湾。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继上海浦东东海大桥之后,中国改革后第二座跨海跨江大桥。
从宁波到上海即可经过此桥。
全长36公里,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曾保持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世界纪录,现为继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和青岛胶州湾大桥之后世界第三长的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3年11月开工,2007年06月贯通,2008年05月01日通车。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千米,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千米,已经成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候选世界纪录,成为继青岛胶州湾大桥和美国庞恰特雷恩湖桥后的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和世界第三长的桥梁。
长桥卧波首先采用了浙江、上海、江苏的吴越文化观念。
在桥型上,设计者采用了西湖苏堤的形态,集交通、观光于一体。
为兼顾杭州湾水文环境特点,“长桥卧波”的设计将大桥平面勾勒成S形曲线,优美、活泼的桥型让司机和乘客在行车、坐车时产生愉悦心理。
而且如果建设成笔直的道路,容易造成视觉疲劳。
桥下航道杭州湾为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有台风、小气候形成的龙卷风,有混乱的流速、流向。
“长桥卧波”的设计也是出于大桥安全性的考虑,设计方专门为钱塘奇潮及过往海轮留了通道。
整座36公里的长桥有两处宽448米及318米的桥下通道。
桥下净空高、流速急,北通道为35000吨海轮留下了航道,南通道为3000吨以下海轮留出了航道。
杭州湾跨海大桥:解读“世界之最”的三大创新4月12日下午拍摄的杭州湾跨海大桥。
总投资约118亿元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南起浙江宁波慈溪市,北至浙江嘉兴海盐县,全长36公里,于2007年6月26日全线贯通,将于2008年5月1日通车,届时将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120公里。
中新社发华文武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五一”国际劳动节,6000名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有了收获,横跨杭州湾、连接浙江省嘉兴与宁波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试运营通车。
“杭州湾与亚马孙河口、恒河河口并称世界著名强潮海湾,在此海域架设世界最长大桥,没有成熟的先例可供借鉴,靠的是全体建设者的创新精神!”宁波市常务副市长、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指挥部总指挥王勇说。
这个由我国自行投资、自行设计、自行管理、自行建造的特大型国家基础建设项目的一组组天文数字背后,是一条条艰难的创新之路。
投融资体制创新--民营资本首度进入“国字号”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投资概算几经调整,最后定格在118亿元。
那么,这笔巨额资金从何而来呢?长期以来,我国大型基础设施“国字号”工程,尤其是大型桥梁、道路等项目,投资主体都是国家或地方财政资金,属于民间资本的投资禁区。
几年前,宁波市提出创新投融资体制,大桥建设,市财政不出一分钱。
“当时,大桥建设指挥部认真研究了国家投融资政策,得出结论,非禁即入。
也就是说,凡国家法律没有明文禁入的领域,都可以向民间资本敞开大门。
”大桥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金建明说。
根据商业法则,118亿元资金需要个人或企业出资成立独立的大桥投资公司,不足部分由投资公司向银行贷款。
按这一设计,总投资中银行贷款占65%,项目资本金占35%。
在项目资本金中,建设方宁波与嘉兴按9∶1的比例出资,共同组建杭州湾跨海大桥发展有限公司。
随着大桥正式动工,投资账单谜底揭开。
嘉兴投资方是一家国有企业;宁波方投资中,45%来自于国有的宁波交通投资公司,其余为雅戈尔集团、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等地方民间资本。
钢结构跨海大桥在海洋环境下的腐蚀与防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需求,跨海大桥成为了必然的产物,我国目前已建和在建的跨海大桥数量很多,这些跨海大桥不仅缓解了交通压力,还促进了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
由于钢材的强度高、韧性好、易加工,因此一般跨海大桥为钢结构桥梁,但是由于跨海大桥建在环境恶劣的海洋环境中,腐蚀严重影响了桥梁的使用寿命。
因此海洋环境下的盐雾腐蚀是跨海桥梁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也是桥梁受海水腐蚀是目前工程界面临的一个难题。
跨海大桥
海洋腐蚀环境包括海洋大气腐蚀环境和海水腐蚀环境,钢材在海洋环境中的具体位置不同其腐蚀机理和腐蚀类型也各不相同。
包括海洋大气腐蚀、海水腐蚀、潮差区腐蚀、飞溅区腐蚀、全浸区腐蚀等,为了研究不同区域的腐蚀必须从腐蚀介质入手。
海洋大气腐蚀环境:海洋大气腐蚀环境对金属腐蚀的研究同其它环境中的大气腐蚀是一样的,是由于潮湿的气体在金属物体表面形成一个薄水膜而引起的。
一般这种腐蚀大多发生在海上的船只、海上平台以及沿岸码头设施上,许多海滨城市受影响腐蚀现象是非常严重。
海洋环境对金属影响范围一般界定为20km左右,海洋大气中相对湿度较大,同时由于海水飞沫中含有氯化钠粒子,所以对于海洋钢结构来说,空气的相对湿度都高于它的临界值。
因此,海洋环境中的钢铁表面很容易形成有腐蚀性的水膜。
薄水膜对钢铁的作用而发生大气腐蚀的过程,符合电解质中电化学腐蚀的规律。
这个过程的特点是氧特别容易到达钢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