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跨海大桥
- 格式:doc
- 大小:127.50 KB
- 文档页数:5
杭州湾跨海大桥,嘉善大桥建成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一杭州湾跨海大桥、嘉善大桥概况杭州湾跨海大桥概况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为继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和青岛胶州湾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后世界第三长的桥梁。
杭州湾跨海大桥主要投资来自浙江省地方政府和浙江民营企业,没有依靠国家投资,展现了浙江的实力。
也成为了目前浙江的地标。
大桥总投资超过161亿元人民币。
其中大桥部分长36公里,耗资118亿元;北岸连接线部分长29.1公里,投资17亿元;南岸连接线部分长55.3公里,投资34亿元。
来自民间的资本占了总资本的一半。
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后,直接缩短了宁波至上海、嘉兴、江苏的陆路距离120公里,以后这两岸的交往不必再经过杭州,可实现直接交流。
嘉善大桥概况 嘉绍大桥是继杭州湾跨海大桥后,又一座横跨杭州湾的大桥,加上今年一月开工的钱江隧道,钱江喇叭口将呈现出“一湾三桥”的格局,终端均北指上海。
整个嘉绍跨江大桥和接线高速公路,总造价为139亿元,大桥部分投资达63.5亿,将于2012年建成通车。
这是绍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也是浙江省继杭州湾跨海大桥后又一座世界级桥梁。
嘉绍跨江工程完成后,绍兴到上海的车程将由现在的3小时至少缩短一半。
嘉绍跨江工程北起嘉兴海宁,南接绍兴上虞,由三部分组成:嘉兴地界43公里的高速连接线,连接沪杭和乍嘉苏高速公路交叉口处;在绍兴地界有13公里的高速公路,与杭甬和上三高速公路交汇;中间跨江部分就是嘉绍大桥。
嘉绍大桥杭州湾 跨海大桥二、两座大桥建成的影响1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的影响(1)对杭州的影响杭州湾跨海大桥开工之前,杭州市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杭州位于杭州湾这个大喇叭口的顶端,杭嘉湖平原上,是自东海沿钱塘江西进的第一处较为便捷的渡江位置。
在钱塘江大桥建成以前,由北向南绕行杭州湾的交通几乎都需要经过杭州,杭州成了渡江的要道。
杭州湾跨海大桥攻略概述杭州湾跨海大桥是连接浙江省宁波市和舟山市的一座重要的大桥工程。
该大桥横跨杭州湾,总长约36.48公里,是中国目前最长的海上大桥之一。
这座大桥不仅是交通运输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一座风景优美的旅游景点。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游览攻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并规划您的旅行。
交通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连接宁波和舟山两地,因此您可以选择多种交通方式前往。
以下是常用的交通方式:飞机宁波栎社国际机场离宁波市区约30公里,距离杭州湾跨海大桥入口较近。
国内外有多条航线,方便前往。
舟山普陀山机场离舟山市区约40公里,机场提供多个国内航线,方便前往。
高铁/火车您可以乘坐高铁或火车到达宁波或舟山,然后在当地转乘公交车或出租车前往杭州湾跨海大桥。
自驾车如果您自驾车前往,可以通过S4杭州绕城高速公路、S2宁波绕城高速公路或S32宁台高速公路到达杭州湾跨海大桥。
游览路线杭州湾跨海大桥北桥头景区该景区位于大桥北侧,是游览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最佳起点。
您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大桥的壮丽景象,同时还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大桥建设的信息。
大桥主体景区大桥主体景区是游览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核心区域,您可以步行或乘坐观光车沿桥面欣赏风景。
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大桥的宏伟和壮丽,同时还可以远眺杭州湾的美景。
杭州湾跨海大桥南桥头景区该景区位于大桥南侧,是游览杭州湾跨海大桥的终点站。
在这里,您可以近距离欣赏到大桥的终点,同时还可以参观当地的旅游景点和购物区。
注意事项•在游览时请注意安全,遵守相关规定。
•请尊重自然环境,不 littering,保持景区的整洁。
•在旅行前请查询天气预报,带上合适的衣物和雨具。
•如果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旅行。
结语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既具有交通意义又拥有风景优美的大桥。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您对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游览攻略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
在您的旅行中,祝您玩得开心,留下美好的回忆!。
杭州湾跨海大桥运营方案一、背景介绍杭州湾跨海大桥是连接浙江省嘉兴市和江苏省苏州市的一座重要跨海通道,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交通意义。
该大桥全长约XX公里,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极大地促进杭嘉苏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运营管理机构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运营管理机构应设立专门的桥梁管理局,负责大桥的日常运营管理工作。
该管理机构应具备专业的桥梁管理和维护能力,确保大桥的安全运行。
三、收费标准为维持大桥的运营和维护,可以对过桥车辆收取适当的通行费。
收费标准应当合理公正,并且要公开透明,确保过桥车辆的权益。
四、安全管理大桥的安全是运营的首要任务。
管理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加强巡查和检测工作,及时处理安全隐患,确保大桥的安全稳定运行。
五、运营服务为提升过桥车辆的通行效率,管理机构可以使用先进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提供实时信息服务,指导车辆选择合适的通行时间和路线,优化通行体验。
六、环境保护在大桥运营过程中,要注意对周边环境的保护。
管理机构应落实环保政策,减少大桥运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七、社会责任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杭州湾跨海大桥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
管理机构应关注社会公众的需求,积极参与公益慈善活动,为当地社区的发展做出贡献。
八、总结杭州湾跨海大桥作为连接杭嘉苏地区的重要交通通道,其运营管理方案至关重要。
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营管理方案,才能确保大桥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管理机构应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水平,为过桥车辆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杭州湾跨海大桥多长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杭州湾跨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设计与建设是为了解决杭州湾地区交通压力问题,提高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
本文将介绍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基本情况以及它的重要意义。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全长为约36公里。
其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湾,连接浙江省的临海市与宁波市之间。
大桥的设计理念是在连接两个城市的同时,提供一个高效、安全的交通通道。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大桥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材料,以确保其在面对海风和海浪等极端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多跨连续梁桥,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
桥面宽度达到了32.5米,可容纳6车道的双向车流。
在设计中,特别考虑到了大量的交通流量和车辆的安全。
大桥建设期间还考虑到了环境和生态保护的问题,因此还建造了几个环保设施,包括净化水处理设施和噪音减少措施等。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区域间的交通压力,还促进了临海市和宁波市的经济发展。
大桥的建成使得两个城市的人员流动更加自由快捷,促进了人员和物资的交流。
特别是对于位于杭州湾的港口和工业区域,大桥的存在使得运输成本降低,提高了物流效率。
此外,杭州湾跨海大桥还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杭州湾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而大桥的建设更进一步方便了游客的到访。
游客可以通过大桥快速方便地到达杭州湾的各个景点,体验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
此外,杭州湾跨海大桥还为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杭州湾跨海大桥作为该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将进一步加强长三角地区各城市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大桥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区域间的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和人员流动,进一步推动区域的经济一体化。
总的来说,杭州湾跨海大桥作为杭州湾跨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解决了区域间的交通压力,还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
大桥的建成使得两个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将为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杭州灣跨海大橋製作︰zzw供片︰wymxw按鍵換頁改編︰Ying Qiang杭州灣海域的跨海大橋,它北起浙江嘉興海鹽鄭家埭,南至寧波慈溪水路灣,全長36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比連接巴林與沙特的法赫德國王大橋還長11公里,成為繼美國的龐恰特雷恩湖橋后世界第二長的橋樑。
大橋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設計時速100公里/小時,設計使用年限100年,總投資約140億元。
2003年11月14日開工,2008年5月1日晚11時58分正式通車。
大橋本身的經濟效益是吸引投資者看好的重要基礎。
據交通流量調查推測,2009年透過大橋的車流量達5.2萬輛,2015年達8 萬輛,2027年達9.6萬輛。
杭州湾大桥地图大橋總投資預計超過140億民眾幣,來自民間的資本占了總資本的一半,大橋收費年限為30年,收費標準預計為55元/輛。
大橋是中國自行設計、自行管理、自行投資、自行建造的,工程創6項世界或國內之最,用鋼量相當于7個“鳥巢”。
可以抵抗12級以上颱風。
大橋在海面上有4個轉折點,從空中鳥瞰,平面上呈“S”形蜿蜒跨越杭州灣,線形優美,生動活潑。
從立面上看,大橋也並不是一條水準線,而是上下起伏,在南北航道的通航孔橋處各呈一拱形,使大橋具有了起伏跌宕的立面形狀。
大橋設南、北兩個航道,其中北航道橋為主跨448米的鑽石型雙塔雙索面鋼箱梁斜拉橋,通航標準為3.5萬公頓級輪船。
南航道橋為主跨318米的A型單塔雙索面鋼箱梁斜拉橋,通航標準為3000公頓級輪船。
其餘引橋採用30米至80米不等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架構。
非通航孔分北、中、南引橋3大塊,其中海上部分橋樑長32公里。
在離南岸大約14公里處,有一個面積達1.2萬平方米的海中平台。
該平台在施工期間,作為海上作業人員生活基地,海上救援、測量、通信、海事監控平台。
大橋建成后,這一海中平台則是一個海中交通服務的救援平台,同時也是一個絕佳的旅遊休閑觀光台。
整個海中平台以匝道橋連通大橋,距離大橋約有150米左右。
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是连接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和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跨海大桥。
该桥横跨杭州湾,是中国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
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仅次于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的全球第二长跨海大桥。
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3年5月开工建设,历经七年时间,于2010年6月30日竣工通车。
整座大桥的设计采用了钢梁连续刚构的特殊结构,全桥长约36.48公里。
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采用了最先进的桥梁工程技术,结合杭州湾地区的地质和海洋环境特点,确保了大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该桥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曾面临许多挑战,包括深水、大潮差、海域复杂等,但通过工程师们的智慧和努力,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对于促进宁波市和杭州市的经济发展、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加强区域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宁波市和杭州市作为浙江省两个重要的经济中心,连接这两座城市的跨海大桥无疑将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此外,该桥还对于发展杭州湾地区的旅游业和海洋经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不仅在技术和设计上具有突破性,也成为了一座标志性的建筑。
大桥的桥面宽度和通行能力使得过往车辆能够畅通无阻,大大提高了交通效率。
在大桥的两旁,可以欣赏到杭州湾的美丽景色,同时还有设置了观景台供游客观赏。
这使得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不仅是一项交通工程,更是一座旅游景点。
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的竣工,极大地方便了宁波市和杭州市之间的交通,缩短了两座城市之间的距离。
这对于加快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推动区域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大桥的建设充分展示了中国在桥梁工程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为未来其他跨海大桥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总之,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中国浙江省的一座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它连接了宁波市和杭州市,加强了两座城市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为其他跨海大桥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为中国桥梁工程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杭州湾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中国浙江省境内连接嘉兴市和宁波市的跨海大桥,位于杭州湾海域之上,是沈阳——海口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15)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浙江省东北部的城市快速路重要构成部分。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3年6月8日奠基建设,于2007年6月26日完成合龙工程,于2008年5月1日通车运营。
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枢纽,上跨杭州湾海域,南至宁波市庵东枢纽立交,大桥全长36千米,桥梁总长35.7千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
海上观光平台设有"海天一洲",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中部,南航道以南1.7千米处。
一、杭州湾大桥概况打开地图,喇叭状的杭州湾呈现在长三角南翼。
南北两岸的宁波、嘉兴,隔着海湾相望了几千年。
公元2008年5月1日,36公里的巨龙飞跨过了这道天堑。
这一横,搭起了长三角“3小时交通圈”;这一桥,也成了人类一项伟大的杰作。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造过很多有影响的大桥,比如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在母亲河钱塘江上也造了很多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可以说又是我国建桥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或在建的最长的跨海大桥,总投资约118亿元。
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跨越宽阔的杭州湾海域后止于宁波市慈溪,全长36公里。
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总投资118亿元。
大桥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120多公里,成为沈海(沈阳-海口)高速公路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
2003年11月14日开工,经过43个月的工程建设,2007年6月26日全桥贯通,2008年五月一日正式通车。
杭州湾大桥的设计理念,采用了浙江、上海、江苏的吴越文化观念。
在桥型上,设计者采用了西湖苏堤的形态,集交通、观光于一体。
为兼顾杭州湾水文环境特点,“长桥卧波”的设计将大桥平面勾勒成S形曲线,优美、活泼的桥型让司机和乘客在行车、坐车时产生愉悦心理(禁止货车通行、禁止停车光、禁止超速行驶、禁止大危险品车辆、禁止应急车道停车。
)用钢量达80吨相当于再造7个鸟巢,混凝土用量达245万立方米相当于再造八个国家大剧院。
总投资额相当于在建21个武汉长江大桥。
摄像头能闻烟雾跨海大桥上每隔500米有一个摄像头,可以355度旋转,保证整个桥面没有任何盲点。
桥上还有一个秘密武器叫“事件监测器”,桥面上大到交通事故,小到违法停车、行车中向窗外扔东西这些“小动作”,都逃不过它的“眼睛”。
部分摄像头还能通过对火苗和烟雾的检测,在10秒内发现火灾。
大桥护栏每5公里变色大桥中间的隔离带也不是普通高速公路上的植物绿化带,而是一块块跟着护栏变换颜色的防眩板,有效防止对向车流灯光对视线的影响。
杭州湾跨海大桥收费标准杭州湾跨海大桥是连接浙江省嘉兴市和宁波市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交通通道之一。
作为一座跨海大桥,其收费标准一直备受关注。
下面将详细介绍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收费标准。
首先,根据相关规定,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收费标准分为不同类型的车辆。
一般来说,小型车辆(包括轿车、小型客车等)的收费标准相对较低,而大型车辆(包括货车、客车等)的收费标准则相对较高。
此外,根据车辆的通行距离和使用时间来计费,通行距离越长、使用时间越长的车辆,收费标准也相应增加。
其次,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收费标准还受到季节和时间的影响。
在旅游旺季或节假日,由于车流量增加,为了维护交通秩序和保障通行效率,收费标准可能会有所调整。
同时,在夜间或清晨等交通相对较少的时间段,为了鼓励车辆错峰通行,收费标准也可能有所优惠。
除此之外,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收费标准还与通行方式有关。
目前,大桥实行的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车辆通行时无需停车交费,而是通过ETC电子标签或车牌识别等技术进行自动扣费。
这种便捷的收费方式不仅提高了通行效率,也减少了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收费标准可能会根据相关政策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因此,车主在通行前最好及时了解最新的收费标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总的来说,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收费标准是根据车辆类型、通行距离、使用时间、季节和通行方式等因素综合考虑而定。
通过合理的收费政策,不仅能够维护大桥的正常运营,还能够促进交通秩序和经济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继续完善收费政策,为广大车主和市民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出行体验。
杭州湾跨海大桥收费标准杭州湾跨海大桥是连接浙江省嘉兴市和宁波市的一座重要跨海大桥,是杭州湾跨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从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以来,极大地方便了两地之间的交通,也成为了杭嘉湖平原经济带的重要交通枢纽。
然而,对于大多数车主来说,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收费标准。
根据相关规定,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收费标准主要分为小型车辆和大型车辆两大类。
对于小型车辆,包括轿车、小型客车等,收费标准为每辆车80元人民币。
而对于大型车辆,包括大型客车、货车等,收费标准则根据车辆的不同轴数而有所不同,具体收费标准如下:2轴,180元/车。
3轴,270元/车。
4轴,360元/车。
5轴,450元/车。
6轴及以上,540元/车。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上收费标准均为单程收费,来回通行需缴纳两次过桥费用。
此外,对于通行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车辆,还需遵守相关的通行规定,比如不得超速、不得占用应急车道等,否则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对于很多车主来说,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收费标准可能会觉得偏高,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修建和维护一座跨海大桥是需要巨大的投入的。
而且,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方便车辆通行,更是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升交通运输效率,改善人民出行条件。
因此,我们应该理解并支持相关部门对于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收费标准,同时也应该文明出行,遵守交通规则,共同维护好这座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
综上所述,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收费标准是根据车辆类型和轴数而定的,对于车主来说可能会感到有些偏高,但是我们应该理解并支持相关部门的收费政策。
同时,我们也应该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共同维护好这座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便利措施出台,让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舒适。
杭州湾跨海大桥————————————————————————————————作者:————————————————————————————————日期:杭州湾跨海大桥现在我们登上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
它北起嘉兴市海盐,跨越杭州湾海域,止于宁波市慈溪,全长36公里,超过了美国的切萨皮克海湾桥和巴林道堤桥等世界名桥,成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3年11月14日开工,2007年6月26日全桥贯通,2008年5月1日建成通车。
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总投资约140亿元,也有人说是118亿,不管它用了140亿还是118亿,反正如果把这些钱铺在桥面上估计还铺不完。
虽然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只有36公里长,但它建成后,直接缩短了宁波至上海、嘉兴、江苏的陆地行驶距离120公里,这两岸的交往就不用往杭州绕一圈了。
有人说,对大桥的命名宁波人和嘉兴人最不服气了,明明是宁波和嘉兴人出的钱(杭州湾跨海大桥由宁波、嘉兴两地以9:1的比例出资兴建),却叫杭州湾跨海大桥,听起来像是杭州的大桥,应该叫“甬嘉大桥”才对啊!上杭州湾大桥有四看:一是看技术;二看前途;三是看桥景;四是看灯光。
第一看技术。
它共获得25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9大系列自主核心技术,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
是一座桥最长、工程量最大、景观优美、科技含量高、施工环境非常复杂的世界级大桥。
为什么有那么多世界第一呢?那是杭州湾给的。
杭州湾是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与杭州湾并称世界三大强潮湾的还有亚马逊河口、恒河河口。
强潮湾的施工条件非常恶劣,一是“风大”,还经常产生卷风;二是“流快”,平均流速是2.39米/秒,实测最大流速5米/秒以上;三是“潮乱”,天下第一潮钱江潮看是好看,可对于建桥来说却是很要命的。
因此,一年有效施工工作日不足200天。
我已经听到了,下面有人在叫“哇”、“啊”!以后大家会发现,上大桥听到最多的就是这两个字,游客都为杭州大桥巨大的工程所惊叹,找不到形容词来形容大桥了。
也许大家还记得毛泽东对南京长江大桥的赞叹“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你看人家那才叫文化、叫水平。
而被毛泽东赞叹的南京长江大桥的正桥长度其实只有1.6公里,而我们脚下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他老人家如果在世的话不知会怎么样赞叹,但有一点是可以相信的,伟人肯定不会用“哇”、“啊”来赞叹大桥。
我也不会写诗,但可以告诉大家一些关于大桥的数据。
建桥用了多少水泥?240多万立方米。
大桥有几个桩呢?各类桩基7500多根。
用了多少钢材呢?约60多万吨。
单片梁最重的是多少呢?2200吨。
第二看前途。
杭州湾大桥有前途,也有钱途,这是肯定的,不然为什么要在杭州湾上扔它个140亿啊。
经济效益不用说了,“要从此桥过、留下买路钱”地球人都知道,关键是要看社会效益。
据统计,杭州湾南北往来自然车交通量达23000辆/日,其中上海及苏南地区往返宁波及浙江东南沿海之间的车辆已达万辆,且大部分需绕行杭州,沪杭甬高速公路交通量日趋饱和,大桥的建成使宁波至上海、嘉兴、江苏陆路距离缩短了120多公里。
23000辆车一日多跑120公里,一年要磨损多少轮胎,一年要浪费多少汽油呢?有人算了一下,大桥建成后每用5年,交通费用和交通事故减少所带来的社会收益就可以再建这样一座大桥了。
同时它还大大降低运输成本和节省旅客在途中的时间,同时可使沪杭甬高速公路交通量分布更为合理,缓解其交通压力,促进长三角经济的持续发展。
省钱还不是最重要的,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据世界经济权威人士预测,继巴黎、伦敦、纽约、东京、芝加哥之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将成为“第六个国际级都市圈”。
而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后,长三角地区城市之间距离将大大缩短,上海和宁波的陆上距离缩短了120公里,在沪杭甬之间形成一个二小时的“金三角”交通圈,浙东南和苏南距离缩短,苏、锡、常和甬、绍之间缩短到200多公里,从而提高了这些城市之间的“紧密度”。
当然对旅游的促进作用也是明显的,大桥一通很多人就想着过来看看,使得杭州湾跨海大桥成为了一个观光景点。
第三看桥景。
现在建桥不一样了,不仅要管好用、还要管好看。
杭州湾大桥的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它的景观建设了,桥景结合是一大闪光点。
桥景结合是21世纪世界桥梁建设的一种崭新理念。
景观设计师们借助西湖苏堤“长桥卧波”的美学理念,兼顾杭州湾水文环境特点,结合行车时司机和乘客的心理因素,确定大桥总体布置思路。
整座大桥平面为s 形曲线,总体上看,线形优美、生动活泼。
从侧面看,大桥也并不是一条水平线,而是南北航道的通航孔桥处各呈一拱形,从而使大桥具有了起伏跌宕的立面形状。
第四看灯光。
其实杭州湾大桥晚上看效果会更好, 36公里的景观灯、轮廓灯、照明灯都亮起来了,要体现大桥雄姿,莫过于灯光映衬,大桥简直象天上的彩虹坠入人间。
大桥的灯光系统分照明和景观两部分。
照明系统主要指路灯,有1844盏,每盏灯功率250瓦,平均每42米一盏。
每盏灯装有智能控制模块单独控制,这是一项世界独创技术,这样,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终端系统,根据大桥实际车流量来调整路灯亮度和路灯开启密度,以达到节能目的。
路灯的高度都经过精密设计,距桥面12米高,这样可以保证路灯能够照射到大桥的有效宽度,42米的间距能有效防止目眩光对行车的影响。
另外,照明系统中还包括雾灯,雾灯数目与照明灯相当,安装在灯杆约1.6米高处,只在雾天开启。
除了灯光,大桥的护栏颜色设计也充分考虑到了对司机视觉的影响。
如果不是桥下的海水,车中人根本感觉不到是在“桥”上,更像是上了一条普通的高速公路。
从南至北,一路行车过去,大桥的护栏颜色依次变化,颜色也由“暖”到“冷”,36公里的桥面被漆成了7种颜色,差不多每5公里一种颜色,从南至北分别为赤、橙、黄、绿、青、蓝、紫,如果从远处的水面上看过来,整座大桥就仿佛一条卧在海上的“七彩长虹”。
大桥护栏之所以变换颜色,主要是为了防止司机在行驶过程中产生视觉疲劳,增加安全系数。
大桥中间的隔离带也不是普通高速公路上的植物绿化带,而是一块块跟着护栏变化颜色的防眩板,全桥共有7.2万多片。
好,介绍完大桥,大家可以在车上稍作休息。
舟山跨海大桥现在我们登上是舟山跨海大桥。
舟山跨海大桥,又名舟山大陆连岛工程,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甬舟高速公路的主要组成部分。
舟山跨海大桥由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投资建设,起自舟山本岛的329国道鸭蛋山的环岛公路,经舟山群岛中的里钓岛、富翅岛、册子岛、金塘岛至宁波镇海区,与宁波绕城高速公路和杭州湾大桥相连接。
舟山跨海大桥跨4座岛屿,穿2个隧道,全长50公里,投资130亿元。
2009年12月25日下午在金塘岛举行了大桥通车仪式,当晚23时58分,大桥正式对社会车辆开放。
长期以来,因一水相隔,舟山孤悬海外,海岛经济受到极大制约。
弃水登陆,成为了舟山人心中越来越强烈的一个梦想,1999年9月26日,这个梦想终于可以实现。
在国家有关部门和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这座连岛工程的第一座桥——岑港大桥正式动工。
整个连岛工程由金塘、西堠门、桃夭门、响礁门和岑港五座跨海大桥及接线公路组成。
2003年,岑港大桥、响礁门大桥、桃夭门大桥全部建成,2004年完成扫尾工作。
3座大桥被称作大陆连岛工程一期工程。
2005年2月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的二期工程——金塘大桥、西堠门大桥项目获得国家正式立项,作为大陆连岛工程二期工程,是舟山有史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整座跨海大桥建成后,舟山与宁波、杭州的车程距离将大大缩短,再加上已经建成的杭州湾大桥,舟山经杭州湾南岸到达上海的车程也将缩短到3小时,将使舟山更紧密地融入长三角经济圈。
舟山跨海大桥是由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投资建设的跨海大桥,起自舟山本岛的329国道鸭蛋山的环岛公路,经舟山群岛中的里钓岛、富翅岛、册子岛、金塘岛至宁波镇海区,与宁波绕城高速公路和杭州湾大桥相连接。
舟山大陆连岛工程跨4座岛屿,翻9个涵谷,穿2个隧道,投资愈百亿元。
工程共建岑港大桥、响礁门大桥、桃夭门大桥、西堠门大桥和金塘大桥5座大桥,全长48公里,按高速公路标准设计,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100千米/小时,路基宽度22.5米,桥涵同路基同宽。
其中多座特大桥跨径均进入世界前10名。
其中,跨越西喉门水道、连接金塘岛和册子岛的西堠门大桥,是世界上仅次于日本明石海峡大桥的大跨度悬索桥。
舟山跨海大桥由岑港大桥、响礁门大桥、桃夭门大桥、西堠门大桥和金塘大桥5座大桥组成。
其中,岑港大桥是连岛工程的第一座跨海大桥,于1999年9月26日开工建设,2001年7月28日贯通。
岑港大桥跨越岑港水道,连接岑港和里钓岛。
全桥长为793米,双向四车道。
响礁门大桥是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的第二座跨海大桥,1999年12月25日动工建设,2002年12月12日架通。
响礁门大桥跨越响礁门水道,连接里钓岛和富翅岛,当时是华东最长的跨海大桥。
该桥全长951米,双向四车道。
2004年12月1日,通过岑港大桥、响礁门大桥的公交线路开通,里钓山、富翅告别了只能坐船到舟山本岛的历史。
桃夭门大桥是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的第三座跨海大桥,于2000年3月28日动工建设,2003年4月16日完工。
桃夭门大桥跨越桃夭门水道,连接富翅岛和册子岛,全长888米,双向四车道。
西堠门大桥主桥是舟山跨海大桥的第四座跨海大桥。
为两跨连续钢箱梁悬索桥,是5座大桥中技术要求最高的跨海特大桥梁,大桥主跨1650米,是世界上跨径最大的钢箱梁悬索桥,全长在悬索桥中居世界第二、国内第一。
此外,西堠门大桥还是世界上首座双箱分体式钢箱梁悬索桥。
在大桥建设过程中,国内首次采用直升机牵引先导索过海,其中放索系统与直升机分离的模式为国际首创,首次实现了先导索过海不封航作业。
金塘大桥是舟山跨海大桥的第五座跨海大桥。
金塘大桥为主跨620米的五跨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是世界上在复杂外海环境中建造的最大跨径斜拉桥。
金塘大桥于06年4月动工兴建,总投资77亿元,是舟山大陆连岛工程五座主桥中最长的一座,也是继杭州湾跨海大桥、东海大桥之后中国在建的第三长的跨海大桥。